烽燧遺址上
『壹』 下圖是1930年在甘肅北部居延漢代烽燧遺址中出土的漢代木簡。它記錄了這座烽燧所擁有的兵器及其他駐屯
選D,活字印刷是北宋的,楷書雛形於漢末三國,發展成熟於兩晉,定型於隋唐,所以不可能是楷書。
『貳』 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的敦煌漢塞
敦煌漢塞沿疏勒河南岸,由東向西延伸。西漢的塞牆止於疏勒河下游榆樹泉盆版地東側的馬迷兔權,在現敦煌市境內長約 145公里,其間有大、小方盤城和馬圈灣等烽燧遺址,一般保存較好。塞牆構築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湖灘、沼澤地區,塞牆多先以蘆葦束作框架,內填砂礫,再平鋪蘆葦層,如此層層疊壓而上,底寬約 3米,頂寬約1.5米,現存最高者約3.75米。戈壁地區多產紅柳,則以紅柳枝束為框架,築法與蘆葦作材料者相同。
『叄』 烽燧的著名烽燧
哈密地區尚保留各時代的烽燧共51座,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地區。
其中尤數巴里坤縣保存的烽燧數量最多,共有29座,哈密市和伊吾縣則分別有19座和3座。
哈密地區最早的烽燧建於唐代,現境內尚遺存唐烽燧4座,這就是哈密二堡的拉克蘇木烽燧、柳樹泉的下馬不拉克烽燧、巴里昆三塘湖烽燧、伊吾前山闊吐爾肖納烽燧。它們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而現今保存的絕大部分烽燧則都是清代建築的。目前烽燧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巴里坤縣城往西至薩爾喬克一線,這里每隔2—3千米就有一座,連綿相望有13座之多,城如岑參詩所雲:「寒驛遠如點,邊烽互相望」,蔚為絲綢之路的一大壯觀!
薩爾喬克烽隧和巴里坤南湖濱的兩個烽燧形狀基本相同基座成正方形隧體為向上收縮的稜柱形均為夯土建築夯土中夾有紅柳枝並多用圓木構架。
薩爾喬克烽隧長寬各8米,高7米多,隧體上下穿架著四層直徑8厘米左右的木棍。
巴里坤湖濱烽隧離公路400米,隧題高大完整,長寬均達10米以上,高9米多,隧體中穿鑿的圓木直徑粗達25厘米。 庫車的烽燧約建於漢宣帝年間,也就是西域都護府在烏壘設立之後,完善於唐朝。現存烽燧遺址在庫車境內分布有三條線:
第一條偏北傍山,東起輪台西烽燧,西止鹽水溝關壘,是漢朝西域都護府防止匈奴南侵的軍事報經線。
第二條線東起輪台西烽燧,沿國道314線西行,止於新和縣羊塔克庫都克烽燧。
第三條線從塔里木鄉唐王城,沿渭干河西北行,與第二條烽燧線在科西吐爾重合,西接庫木吐拉,東北接克孜爾喀拉罕烽燧。
庫車烽燧線雖有三條,但大都成為廢墟。烽燧遺址保存最完整的是克孜爾喀拉罕烽燧,位於縣城西北十公里處,烽燧平面呈長方形,由基地往上逐漸縮收分呈梯形,高約13米,夯土結構,上建望樓,木柵殘跡尚存,是古代西域絲綢之路北道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座烽燧遺址。 位於黃石關西1700米處海拔721.7米的西尖上,石築烽燧,遺址直徑15米,殘牆高1.5米。
最後一處烽燧在青島市黃島開發區現在的保稅區東側,距海濱200米的長城上。土築烽燧遺址被周圍農田、墳地、機耕路所蠶食,現遺址東西18米,南北8米,高4.5米。
大墩烽燧簡介 屬唐代護路烽燧,位於吐魯番--托克遜公路旁,東北距吐魯番市22公里。其北部為闊圖坦爾古城,周圍為鹽鹼化草甸。殘高約7米,長寬各約10米,中間夾雜紅柳枝。
『肆』 烽火台的鄂州三江港發現三國烽燧烽火台遺址
眼前這個長滿灌木和雜草的土堆,竟然有著不同凡響的身世。23日,一批文博專家和回大學答教授開始對鄂州市華容區五徑山三國烽燧遺址把脈問診。
經初步考證, 是三國時期東吳長江沿線烽燧遺址之一。鄂州博物館文博專家說,2009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過程中,普查工作組發現了一批三國東吳長江沿線烽燧遺址。其中,五徑山遺址呈不規則橢圓形台地,殘存面積約500平方米,夯築在五徑山頂部正中,長約50米,寬約30米,面積約1500平方米,目前未採集到文物標本。
遺址所在地三江港作為武漢新港的核心港區正在建設。鄂州職業大學教授童力群認為,「三江口」在《三國演義》多次提到,是三國時期的一個重要地理位置,其范圍至少涵蓋了現在的段店鎮和臨江鄉。專家呼籲,加強五徑山烽燧遺址保護,並提出了打造「三江口古煙墩文化產業園」的設想。華容區已將其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伍』 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的遺址資料
Yumen Guan ji Changcheng Fengsui yi
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
Beacon Sites at the Yumen Pass and along the Great Wall
敦煌一帶的漢代障塞烽燧,一直沿用至魏晉時期。東晉以後,逐漸廢棄,鮮為人知。1906~1916年,英人斯坦因(Aurel Stein,1862~1943),兩次對敦煌境內漢代烽燧遺址進行考察、編號,獲漢代簡牘700餘枚。1944年,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和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合組西北科學考察團歷史考古組,調查了南湖、小方盤城遺址及其以東的漢代烽燧遺址。1979年以來,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對河西漢代障塞烽燧遺址進行全面調查,並對敦煌西北的馬圈灣漢代烽燧遺址進行了發掘。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包括大方盤、小方盤):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代。位於敦煌市西北90公里的戈壁灘上。包括三 部分:玉門關遺址 ,又名小方盤城,是西漢玉門都尉治所遺址,關城周垣尚在,方形,夯土修築,現存關城城牆南北長26.4米,東西寬24米,高9.7米;河倉城,又名大方盤城,是漢至魏晉時期我國西部防線儲備糧秣等給養的軍需倉庫,呈長方型,夯土修築,坐北朝南,東西長132米,南北寬17米,牆高6.7米。倉城南100米處築有一烽燧,名日「河倉燧」;長城烽燧,由砂礫石夾蘆葦(或紅柳)間層疊壓築成,保存最好的一段長約400米,殘高3.25米,基寬3米,上寬1米,外側有一條寬6?7米的「天田」,是西漢邊境的防禦設施。 玉門關,位於敦煌城西北90公里的戈壁灘上,為漢代西陲兩關之一,是絲綢古道西出敦煌進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經關口,自古為中原進入西域之門戶。
現在的漢玉門關遺跡,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聳立在東西走向戈壁灘狹長地帶中的砂石崗上,南邊有鹽鹼沼澤地,北邊不遠處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長城,長城北是疏勒河故道。東西走向的長城蜿蜒逶迤,一望無際,每隔5里或10里,就築有一座方形烽火台,在長城烽燧的周圍,還有明顯房屋遺跡。在東西長城之南,另有一支南北走向的長城,繞過玉門關西側,向南直達陽關,關城北坡東西走向車道直通西域。
『陸』 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的地理位置
關於漢代玉門關址的確切位置,長期以來是史學界爭論的一個問題。多數人認為玉門關設於小方盤城。有的學者對此提出疑問,認為應在小方盤城之西或西北近年,據馬圈灣新獲漢簡,有人提出西漢玉門關址似在馬圈灣西南0.6公里的羊圈灣,王莽末年廢棄。東漢初,玉門關東遷至小方盤城西側的塞牆上。此問題的最終解決,還有待於今後的調查與發掘。
1963年甘肅省公布小方盤城、大方盤城及長城烽燧遺址為省級保護單位,樹立了保護標志。1981年重新樹立石刻保護標志,並於小方盤城遺址設專人負責保護工作。
『柒』 趙長城遺址的烽燧
長城沿政線設有烽燧和障城。
烽燧 共發現 6 處,大青山前 3 處,烏拉山山前 3 處。
蘆房溝烽燧 位於土右旗美岱召鎮上協力氣村東北 1 公里的大青山南城高地上,平面呈方形,邊長 6 米,殘高 1.7 米,粘土夯築,夯層厚 10 厘米,夯層中夾有灰陶片。
沙兵崖烽燧 位於土右旗溝門鄉沙兵崖村西北 3 公里的大青山山前平地上,東距蘆房溝烽燧約 15 公里,平面呈方形,縱截面呈梯形,底邊長 3.5 米,高 4 米,黃土夯築,夯層厚 13 厘米,夯窩直徑 7 厘米。
廟灣烽燧 位於土右旗溝門鄉廟灣村北 0.5 公里的大青山水澗溝口 東岸台地上,台地高出水澗溝約 4 米,東距沙兵崖烽燧約 10 公里,下面呈長形,縱截面呈梯形,底邊長 5.7 米,頂邊長 5 米,高 3.8 米,夯層厚 8 —— 15 厘米,夯窩直徑 7 厘米。
大壩灣烽燧 位於包頭市西郊哈業胡同鄉雷家圪旦村北烏拉山大壩溝溝口西側,大壩溝障城東牆北端,緊貼趙長城,呈圓錐狀隆起,底徑 20 米,頂徑 6 米。殘主,高 3.5 米。
梅力更溝烽燧 共 2 處,梅力更溝位於包頭市西郊哈業胡同鄉鄉政府西北約 8 公里處,一處位於梅力更溝東岸,緊貼趙長城,另一處位於梅力更溝西岸梅力更溝南障城北牆中部外側,二烽燧均呈圓錐狀,底徑約 20 米。
『捌』 漢代保存最完整的烽燧遺址是什麼
哈密絲路烽燧
哈密地區尚保留各時代的烽燧共51座,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地區。
其中尤數巴里坤縣保存的烽燧數量最多,共有29座,哈密市和伊吾縣則分別有19座和3座。
哈密地區最早的烽燧建於唐代,現境內尚遺存唐烽燧4座,這就是哈密二堡的拉克蘇木烽燧、柳樹泉的下馬不拉克烽燧、巴里昆三塘湖烽燧、伊吾前山闊吐爾肖納烽燧。它們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而現今保存的絕大部分烽燧則都是清代建築的。目前烽燧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巴里坤縣城往西至薩爾喬克一線,這里每隔2—3千米就有一座,連綿相望有13座之多,城如岑參詩所雲:「寒驛遠如點,邊烽互相望」,蔚為絲綢之路的一大壯觀!
薩爾喬克烽隧和巴里坤南湖濱的兩個烽燧形狀基本相同基座成正方形隧體為向上收縮的稜柱形均為夯土建築夯土中夾有紅柳枝並多用圓木構架。
薩爾喬克烽隧長寬各8米,高7米多,隧體上下穿架著四層直徑8厘米左右的木棍。
巴里坤湖濱烽隧離公路400米,隧題高大完整,長寬均達10米以上,高9米多,隧體中穿鑿的圓木直徑粗達25厘米。
庫車的烽燧
庫車的烽燧約建於漢宣帝年間,也就是西域都護府在烏壘設立之後,完善於唐朝。現存烽燧遺址在庫車境內分布有三條線:
第一條偏北傍山,東起輪台西烽燧,西止鹽水溝關壘,是漢朝西域都護府防止匈奴南侵的軍事報經線。
第二條線東起輪台西烽燧,沿國道314線西行,止於新和縣羊塔克庫都克烽燧。
第三條線從塔里木鄉唐王城,沿渭干河西北行,與第二條烽燧線在科西吐爾重合,西接庫木吐拉,東北接克孜爾喀拉罕烽燧。
庫車烽燧線雖有三條,但大都成為廢墟。烽燧遺址保存最完整的是克孜爾喀拉罕烽燧,位於縣城西北十公里處,烽燧平面呈長方形,由基地往上逐漸縮收分呈梯形,高約13米,夯土結構,上建望樓,木柵殘跡尚存,是古代西域絲綢之路北道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座烽燧遺址。
烽燧
馬圈灣烽燧
馬圈灣烽燧位於小方盤城西11.5公里,馬圈灣與鹽池灣之間的戈壁走廊上。北距塞牆3米。烽燧平面長方形,底部長8.35米,寬7.6米,殘高1.87米,為三層土墼夾一層蘆葦疊砌。東南角砌有登頂台階。堡早期築於烽隧東側,堡門西開,堡內有過道和套房三間,房內均有灶。火焚毀後廢棄,改築於烽燧南側,門向南開。堡南22.3米有東西向的長方形牲畜圈。出土漢代簡牘1221枚,記載有關出入玉門關、玉門關侯及其管轄范圍和屯兵、屯田活動等。其他遺物300餘件,有糧食、麻紙、毛筆、石硯、絲織殘片、毛織殘片、絲綿、麻布、麻鞋、竹編織器、漆器、木器、骨器、鐵器、銅器、五銖錢等。據分析,此遺址為西漢玉門侯官治所。
齊長城烽燧
齊長城考察中共發現烽燧遺址13處,多數建在長城上的山峰頂和高崗上,還有的築在長城外側500米左右丘阜上,也有設在長城內側的。
楊家山烽燧
位於長清與肥城邊界海拔293米的楊家山頂,石砌,殘牆高1米。
萬南烽燧
位於長清長城鋪北2500米,104國道東側,萬德村南頭。現有10米高土台,長31米,土台上燃火點高6米,直徑約15米。
梯子山烽燧
位於歷城與泰安邊界梯子山西頂。直徑4米,石牆坍塌,殘高1米。
南天門烽燧
南天門東側山頂上有園形烽燧遺址,直徑8米,石牆已坍塌,殘高2.5米。
錦陽關烽燧
錦陽關東700米處的山頂上為烽燧遺址,當地稱煙火台。現建築已無存,基礎尚可辨認。
西尖烽燧
位於黃石關西1700米處海拔721.7米的西尖上,石築烽燧,遺址直徑15米,殘牆高1.5米。
穆陵關烽燧
關城東西兩側250米處各有一座烽燧遺址。 坍塌後直徑15米,高3米。日寇侵華時曾在東烽燧遺址上建碉堡,當地現稱「鬼子樓」。
馬家旺南山烽燧
位於安丘馬家旺南山齊長城內側50米的山崗上。遺址直徑15米,高5米,石牆基尚存。
長城嶺烽台
齊長城在三楞山進入莒縣東莞鎮境內,稱為長城嶺,北南走向長4.5公里,在大店子村西折向東行。烽火台位於齊長城拐彎處外側400米處高阜上。東北距大店子村900米,土築橢圓形,遺址東西35米,南北21米,高4米。當地稱烽台。
大山烽台
在五蓮縣汪湖鎮大山村東南500米海拔172.5米的丘頂上,處齊長城外側,東距長城嶺約5公里。土築圓形烽燧遺址,東西25米,南北20米,高5米。當地稱烽台。
烽台頂
位於膠南市六汪鎮與市美鄉公路西側小丘頂上, 海拔177.7米,土築圓形,遺址直徑30米,高2.5米。當地稱烽台頂。烽台頂東1000米處有較大村莊名「豐台」,系由「烽台」演變而來。
於家河烽燧
最後一處烽燧在青島市黃島開發區現在的保稅區東側,距海濱200米的長城上。土築烽燧遺址被周圍農田、墳地、機耕路所蠶食,現遺址東西18米,南北8米,高4.5米。
大墩烽燧簡介
大墩烽燧
屬唐代護路烽燧,位於吐魯番--托克遜公路旁,東北距吐魯番市22公里。其北部為闊圖坦爾古城,周圍為鹽鹼化草甸。殘高約7米,長寬各約10米,中間夾雜紅柳枝。
『玖』 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的介紹
中國漢代長城關來隘及障塞烽燧自(烽火台)遺址。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北境。1其距離敦煌市區100公里,參觀約需0.5小時。史籍記載,漢武帝為抗禦匈奴,聯絡西域各國,隔絕羌、胡,開辟東、西交通,在河西「列四郡,據兩關」,分段修築障塞烽燧。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由令居(今甘肅省永登縣) 築塞至酒泉(今甘肅省酒泉市),元封四年(前107),由酒泉築塞至玉門關。王莽末年,西域斷絕,玉門關關閉,漢塞隨之廢棄。東漢初,西域大道北移,後坑以西的塞牆再未復建,在小方盤城西側新築南北向塞牆,塞牆以南掘壕置「天田」(壕內平鋪細沙,以檢查越塞者的足跡),直至陽關(位於今敦煌西南的南湖鄉)。
『拾』 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的馬圈灣烽燧
馬圈灣烽燧(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號D21) 位於小方盤城西11.5公里,馬圈灣與鹽池灣之間的戈壁走廊上。北距塞牆 3米。烽燧平面長方形,底部長8.35米,寬7.6米,殘高1.87米,為三層土墼夾一層蘆葦疊砌。東南角砌有登頂台階。堡早期築於烽隧東側,堡門西開,堡內有過道和套房三間,房內均有灶。火焚毀後廢棄,改築於烽燧南側,門向南開。堡南 22.3米有東西向的長方形牲畜圈。出土漢代簡牘1221枚,記載有關出入玉門關、玉門關侯及其管轄范圍和屯兵、屯田活動等。其他遺物 300餘件,有糧食、麻紙、毛筆、石硯、絲織殘片、毛織殘片、絲綿、麻布、麻鞋、竹編織器、漆器、木器、骨器、鐵器、銅器、五銖錢等。據分析,此遺址為西漢玉門侯官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