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棗庄老遺址

棗庄老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19 03:41:35

㈠ 薛城遺址的古代城址

薛國故城
明萬曆十三年《滕縣志·古跡考》載:「薛城,在薛河北、縣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古奚仲所封國,城則田文增築。」現古城址在滕縣官橋及薛城區夏庄一帶,距薛城10餘公里。故城歷經滄桑,凡2000餘年,至今城基猶存,清晰可見。夏禹時,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為夏車正,故城東南十餘公里有奚公山(今薛城區夏庄鄉境內),山上有奚公祠、奚公墓。戰國時期,古薛已是擁有6萬之家的名城。商朝時,奚仲十二世孫仲虺居邳,國自名薛(仲虺墓亦在今薛城區夏庄鄉境內)。周武王時,封任姓之後畛復國於薛,爵為侯。《路史》雲:「薛至奚仲至周隱王時,凡傳六十四世,有國一千九百餘年。」戰國初,齊國滅薛,齊威王少子田嬰封於薛,號靖郭君。田嬰去世後,田文襲父封爵,仍居薛,稱薛公,號孟嘗君。孟嘗君以「好客養士」而名聞天下,他善於用人,廣招賢士,門下有食客三千,是當時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後來薛公田文病逝,諸子爭立,齊、魏共滅之。
薛國滅亡後,秦代設薛郡,漢以後至魏晉均設薛縣。隋代廢薛後,為滕縣領屬之地。以後,薛漸為村落,不復舊名。
南常故城
南常故城位於薛城區原南常鄉南常村村北,坐落在鳳凰山之陽的一片平原地帶上。鳳凰山又名朝陽山,山勢連綿數里,上有三峰高低相錯,其間雜有參差的巨石,形似展翅的大鵬,俯瞰南常故城沃野平原。鳳凰山北麓有玉華泉,南麓有涼泉,二泉之水合流環繞故城,最後西流入漕河。東峰下有朝陽洞。
故城東有老鴣山,山西側有元代廣威將軍同知嶧州軍事周忠及其子武節將軍兼邳州節度副使周瑞昌的墓葬。南常故城東西長約550米,南北寬約440米,略呈長方形。故城東北隅,沿東牆基向北延伸出一個南北約100米的突出殘存土墩部分,俗傳為「北門」,亦稱「瓮上」,其餘地上盪然無存。故城附近,古墓很多,經常有畫像石刻出土。曾發現距今兩千年而完整無銹的漢代環首鐵刀、漢代石羊、和大批陶器。
南常故城,舊志一說為建陵城,一說為建陽城。故城坐落在白茅山、寨山之陽,南常村東北方向的一片平原地帶上,一條古河沿城址東部自北南流。
關於建陵城一說,《嶧縣志·古跡考》載:「建陵城在縣西四十五里白茅山之陽,漢衛綰封建陵侯即此。」但此說與文獻記載不符。《水經注》記載:「沭水,一瀆南徑建陵縣故城東,漢景帝八年(前149)封衛綰為侯國。」《地名大辭典》載:「建陵縣,漢侯國,後漢省,故城在今江蘇沭陽縣西北。」《中國歷史地圖集》所標漢建陵縣位置與《地名大辭典》的記載相同。由引可見,南常故城即建陵故城的說法顯系不當。
關於建陽城一說,《詩經·魯頌》記載:「居常與許。」東漢古文經學大家鄭玄注釋曰:「常,或作嘗,在薛之南。」從《中國歷史地圖集》上可查見春秋時期「常」的地理位置即今南常故城附近。由此可見,南常故城可視為春秋時期的常(嘗)邑。從今地名上看,故城南、北部有南常、前後北常等村,似皆以此城位置而定。《續山東考古錄》載:「建陽縣城在(縣)西微北四十五里,俗稱『建陵城』。」《地名大辭典》載:「建陽縣,漢侯國,後漢省,故城在今嶧縣西。」與《中國歷史地圖集》所標建陽城位置相同。因此,此城應是西漢時期建陽縣城所在地。
西周時期,區境內出現奚、常兩個城邑。 奚邑在今區境北部的奚村一帶,常邑在今南常、沙溝一帶,二邑隸屬於薛國。
孟嘗君田文,他的父親是齊威王之子,齊宣王之弟田嬰。田嬰受封於薛,時所謂薛公。孟嘗君其後也承襲了薛公之位。他之所以被稱為孟嘗君,可能是起先被封在嘗邑(亦即薛邑之旁的常邑)。孟嘗君為謚號,時稱「薛文」,或者尊稱「薛公」(參見《史記》)。
其謚號得之,應是「孟」是庶子之長,(伯,嫡子之長。)孟嘗君是田嬰的小妾所生,妾生之子為庶子,「嘗」、「常」古之通用,概於孟嘗君早年被封於古薛城之南的常邑有關,「君」當時是對有威望的人的尊稱。
故常邑是薛之下邑,是戰國田文父子時薛國南面的一個城市。因為當初靖郭君田嬰首先在薛國城內大修原薛國宗廟太廟,即原奚仲廟,並又補立自己的田氏宗廟於此,作為新的太廟;而孟嘗君又把齊國的宗廟之祭器遷於此,也即立薛城為田氏父子的「國都」,而其附城奚、常,只能稱邑。見於「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邑曰築,都曰城。」(《春秋左傳。庄公二十八年》)
大凡奚邑也不能夠稱城的原因,就在於此。由於薛國的太廟,奚仲廟早立於薛國城內,除了祭祀薛祖奚仲之外,還是頒布及其實施宗法制度、占卜、求巫的場所。奚公山上的奚公祠,或車服祠,作為墓前的祭祀祠,只有祭祀奚仲之功能。
安陽故城
故城遺址在今鄒塢鎮北安陽村北,為西漢新陽國遺址。《漢書·地理志》載:「新陽,侯國,隸屬於東海郡。」《嶧縣志·疆域考》載:「新陽國,鴻嘉二年封,故城在西北四十里,今安陽城。」《中國歷史地圖集》所標西漢之新陽國地理位置與上述記載相符合。
故城地處台型高地,長寬各約200餘米,呈正方形,東、西、南三面牆基比較明顯,有的地段竟高出地表4至5米,系由黃土夯築而成。故城內,地面散見許多陶器殘片。故城西北不遠為墓山,山之陽古墓成群,這處較大的墓群與新陽故城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古臨城遺址
古臨城遺址已無考,據明萬曆十三年《滕縣志》載:「(臨城)縣南七十里,臨山西,周四里。」相傳臨城為臨王官家所築,可臨王為何時代人也無可考證。現北臨城是否臨城故址亦無所考,僅考明洪武二年設臨城驛,驛址在今北臨城小學院內,由此可知,北臨城最晚也建在明代以前。北臨城北有鳳凰台遺址,這「鳳凰台」很可能是「烽火台」的訛名。根據現有考證推測,如果今北臨城不是臨城故城遺址,那麼,臨城故城遺址也不會離此太遠。

㈡ 棗庄有什麼歷史

江北水鄉 運河古城 鐵道游擊隊的故鄉
----山東棗庄

棗庄,是一方美麗、富饒、英雄的土地,位於山東省南部,東依沂蒙山,西瀕微山湖,南接兩漢文化勝地徐州,北臨孔孟之鄉曲阜、鄒城。京杭大運河台兒庄段從南部穿過,68.5公里的河道,35平方公里的流域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總面積4573平方公里,2008年總人口382萬人,人口增長率0.44%,轄市中、薛城、山亭、嶧城、台兒庄五區和滕州市。棗庄,處於「一山、一水、兩漢、三孔」黃金旅遊線上,是一座充滿活力、獨具魅力的新興旅遊城市。既有北方城市的豪放,又兼具江南水鄉的秀美,素有添加新圖片添加新圖片「魯南明珠」之稱。旅遊資源豐富,風景名勝眾多,人文古跡薈萃,蘊藏著深厚的旅遊發展潛力,新的旅遊形象定位為「靈山秀水的鐵道游擊隊故鄉」。棗庄,山川秀美,環境優美。「天下第一崮」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山奇峰秀,林木蔥郁,森林覆蓋率97%,是令人嚮往的天然生態氧吧;入選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冠世榴園依山傍水,幽雅奇秀,是生態觀光休閑勝地;具有千年歷史古韻的滔滔古運河,宏偉壯麗,運河古鎮風情濃郁,被世界旅遊組織專家稱為「京杭大運河僅存的清代運河文化遺產」;湖光山色的岩馬湖是山東省十大水庫之一和棗庄市最大的水庫;風景奇絕的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2002山東十大優秀新景點;具有萬頃紅荷、百里蘆盪的滕州微山湖濕地被譽為「江北第一濕地」和中國「荷都」;以「旱海奇觀」聞名的蓮青山林蔭如海,奇石林立;萬畝長紅棗園,花果飄香,被列為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自然風景迷人的龜山被列為省級地質公園。棗庄,自然景觀優美,歷史文化悠久燦爛,名勝古跡眾多。這里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墨子的故鄉。「自薦」而名傳後世的毛遂,「鑿壁偷光」的大經學家、西漢丞相匡衡,明代「博學宏詞」的大文學家賈三近等歷史名人,都是棗庄靈山秀水哺添加新圖片添加新圖片育出來的傑出人物。7300多年前的北辛文化遺址,古滕國、古薛國等眾多古遺址,添加新圖片孟嘗君父子田文、田嬰墓和眾多的漢墓及明永樂皇帝妃子權妃墓,添加新圖片全國漢畫像石陳列之最的漢畫像石,都是融人文之精華神奇魅力的體現。棗庄,不僅是綠色生態旅遊的勝地,還是紅色旅遊的熱土。近代有震驚世界的台兒庄大戰,運河支隊的英烈,魯南戰役的輝煌,更有聞名遐邇的鐵道游擊隊的雄風,棗庄因此博取了「鐵道游擊隊的故鄉」的美稱。如今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群雕巍然屹立在美麗的微山湖畔。坐落在風景如畫的古運河畔的台兒庄大戰紀念館,再現了當年參加台兒庄大戰的愛國將士浴血奮戰的宏偉場面。2005年,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台兒庄大戰紀念地被列入全國100個重點紅色旅遊景區,棗庄市與井岡山、西柏坡、延安一起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全國重點調度的20個紅色旅遊城市。近幾年來,棗庄結合城市經濟轉型,不斷加大投入,著力將旅遊業培育成支柱產業,優化旅遊環境,加快旅遊設施和景區景點建設步伐,形成了以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台兒庄大戰紀念地為主的紅色旅遊片區,以紅荷濕地、大運河、運河古鎮、岩馬湖為主的親水旅遊片區,以蓮青山、抱犢崮、熊耳山、龜山、周村水庫為主的休閑度假旅遊片區,以冠世榴園、萬畝棗園、洪門葡萄村為主的農業生態旅遊片區,以墨子故里、薛國故城、北辛文化遺址、毛遂、孟嘗君墓為主的古文化旅遊片區。在市內旅遊線路上,形成了從紅荷濕地沿大運河至台兒庄、冠世榴園、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再到抱犢崮、熊耳山、蓮青山、滕州古文化旅遊區的兩日旅遊環線。魯南沃土為根,滾滾運河為脈。棗庄盛景美不勝收!

㈢ 山東棗庄有哪些古建築啊 求他們的歷史背景

滕國故城:位於在滕州市區西南7公里。據史料記載,「故城周圍二十里內有子城」。現故城城垣依稀可見,沿外城西牆南去,有一段塹壕,俗稱「西海子」為昔日的護城河;「子城」在外城中央。城內有滕城村,村周是一片蔥綠的果園和農田,煥發著勃勃生機。城東北隅有一高台,為「文公台」,亦稱「靈台」,台下一池,傳為「靈池」。檯面有一巨石,上刻李白手書。台前有兩株古槐蒼勁古樸,左右對峙,枝繁葉茂。傳為唐貞觀年間所植,距今一千多年,當地百姓尊為「神樹」。1992年,滕州市政府對文公台進行了重修,台上殿宇迴廊,雕梁畫棟,青磚碧瓦,殿堂聳立。殿內陳列著「文公問政」的蠟像,文公求孟子治國方略,及然友、畢戰等人物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台東側新建的碑林,陳列著歷年來徵集的碑碣、墓誌。在1977年12月被山東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旅遊景區。
奚仲故里:「車神奚仲故里」,境內有奚公山、奚公祠、奚仲墓等遺址,「車神奚仲」的傳說被山東省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把奚仲品牌做大,薛城區深入挖掘和大力發展奚仲文化,佔地4100畝、分三期建設完成、總投資超5000萬元的「中華車祖苑」已開工建設。「中華車祖苑」位於薛城區陶庄鎮境內的奚公山,相傳是奚仲造車的發源地,同時也是有記載的奚仲活動的主要地區。 南常故城:南常故城位於薛城區原南常鄉南常村村北,坐落在鳳凰山之陽的一片平原地帶上。南常故城東西長約550米,南北寬約440米略呈長方形。故城東北隅,沿東牆基向北延伸出一個南北約100米的突出部分,俗傳為「北門」,亦稱「瓮上」。故城附近,古墓很多,經常有畫像石刻出土。曾發現距今兩千年而完整無銹的漢代環首鐵刀、漢代石羊、和大批陶器。 中陳郝瓷窯遺址:中陳郝,它不僅是薛城區的一個古老村莊,更是一處我國北方地區瓷窯燒制業的發祥地。早在1300多年前的北朝時代,這里就開始了瓷器的燒制。中陳郝村也就形成了交易市場。歷隋唐,經五代,至宋元,這個交易場所興旺昌盛。由於各時代瓷器燒制業的發展,瓷窯遍布村莊四周,故有七十二座缸瓦窯之說。燒制瓷器離不開水,所以河流從村中穿過。河上橋梁橫卧,橋下舟船競游,水中白帆點點,橋上車水馬龍,喧鬧異常,故而留下十橋之記載。沿河靠橋,廟宇林立,善男信女,燒香拜佛,絡繹不絕。故舊有九廟之傳文。因此,直到現在這里還流傳著「九廟十橋七十二座缸瓦窯」的掌故。 墨子紀念館:坐落於荊水河濱、龍泉塔畔,是集學術研討、圖書資料收藏、科技教育、參觀游覽於一體的綜合性庭院式建築群體。墨子紀念館始建於1993年,2007年6月進行升級改造,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是一座專門研究墨子文化、收集墨子資料、展示墨子研究成果的場館。墨子紀念館由東、西、北三部分組成,東院為展廳,主要有序廳,綜合廳,科技廳,聖跡堂,軍事廳等。西院建有目夷亭和名人題詞碑廊。北部為圖書資料樓,收藏國內外墨學研究圖書資料。

㈣ 山東棗庄的歷史名人、歷史古跡以及歷史故事

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墨子的故鄉。「自薦」而名傳後世的毛遂,「鑿壁偷光」的大經學家、西漢丞相匡衡,明代「博學宏詞」的大文學家賈三近\孟嘗君父子田文、田嬰和明永樂皇帝妃子權妃

薛國故城
薛國故城在滕州市南部的官橋鎮,距滕州市區約17公里。它東依沂蒙余脈,西傍微山湖畔,南連蘇淮平原,北望龍嶧兩山,戰國時期「這里就是擁有六萬余家」的大都會了。薛國故城是我國地面上最長、當今保存最好的古代城池。城分外城和內城兩部分,外城平面呈不規則方形,周長為10615米,城牆逶迤起伏,現存城垣高出地面4—7米,底部寬20至30米。夯層厚19—22厘米,夯窩直徑6—7厘米。有城門5座,南面2座,其它三面各一座,形成於戰國時期。居住遺址9處,制陶、冶鐵、冶銅、制骨作坊10餘處。內城在大城的東南隅,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周長2750米。牆寬10米左右,城壕寬8米,內城門即西周、春秋的薛城,並一直延續到漢代。
滕國故城
「滕」作為「國」見於史籍,大約在距今四千年前,我國進入奴隸制社會的時期。西周初年,武王克商後,封其異母弟叔綉於滕,爵為侯,立為滕國。
南常故城
南常故城位於薛城區原南常鄉南常村村北,坐落在鳳凰山之陽的一片平原地帶上。鳳凰山又名朝陽山,山勢連綿數里,上有三峰高低相錯,其間雜有參差的巨石,形似展翅的大鵬,俯瞰南常故城沃野平原。鳳凰山北麓有玉華泉,南麓有涼泉,二泉之水合流環繞故城,最後西流入漕河。東峰下有朝陽洞。故城東有老鴣山,山西側有元代廣威將軍同知嶧州軍事周忠及其子武節將軍兼邳州節度副使周瑞昌的墓葬。南常故城東西長約550米,南北寬約440米略呈長方形。故城東北隅,沿東牆基向北延伸出一個南北約100米的突出部分,俗傳為「北門」,亦稱「瓮上」。故城附近,古墓很多,經常有畫像石刻出土。曾發現距今兩千年而完整無銹的漢代環首鐵刀、漢代石羊、和大批陶器。

震驚世界的台兒庄大戰,運河支隊的英烈,魯南戰役的輝煌,更有聞名遐邇的鐵道游擊隊的雄風,棗庄因此博取了「鐵道游擊隊的故鄉」的美稱

㈤ 棗庄的名勝古跡

棗庄山川秀美,英才輩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豐富多彩。近幾年來棗庄旅遊設施及景點建設不斷發展完善,形成了以「山」為主的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旅遊區。此處群山綿延不絕,峰頭林立,周圍由巢雲觀、君山望海、十八羅漢洞等景點;以「果」為主的萬畝石榴園游覽區園內有青檀寺、一望亭、園中園、權妃墓、三近書院、中日友好碑廊等景點。以「水」為主的台兒庄古運河風景區。上游部分已開發成月河公園風景區,由台兒庄大戰紀念館、李宗仁史料館、賀敬之文學館等景點組成。下游部分依然保持著康乾盛世時古民居的原貌。以「古」為主的滕州古文化旅遊區的總體布局。

1.抱犢崮

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山東省棗庄市山亭區境內,也是國家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65.5公頃,森林覆蓋率為96.8%,海拔584米,被譽「魯南小泰山」空氣中負養離子含量為7.2萬個/cm3,屬超「天然氧吧」,抱犢崮以其獨有的「雄」、「奇」、「險」、「秀」而被列為魯南72崮之首,今又被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為「天下第一崮」。抱犢崮目前屬國家「AAA」級景區,並於2004年被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省十佳森林公園.2005被評為山東十大魅力景點。

2.棗庄冠世石榴園

棗庄冠世榴園生態文化旅遊區位於山東省棗庄市區南部、嶧城區西部的群山之陽,東西長45華里,南北寬6華里,面積達12萬畝。該園區有榴樹530餘萬株,48個品種,始建於西漢成帝年間,距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素以歷史之久,面積之大,株數之多,品色之全,果質之優而聞名海內外,為目前我國最大的石榴園林,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認證為「基尼斯之最」,因而被譽為「冠世榴園」,並被列為「花之路」旅遊熱線上的重要景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3A級景區,是一處集自然山川,生態園林、民俗宗教、人文歷史、觀光游覽、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她像一顆隨節令變幻色彩的璀璨明珠,鑲嵌在魯南的青山綠水之間,而掩映在這座山川園林中的一處處人文古跡,是魯南文化史的縮影,引發著不同層次的遊人發思古之幽情。

3.棗庄熊耳山

位於山東省棗庄市山亭區境內的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是以熊耳山為主體,集崮群、「雙龍大裂谷」、溶洞群、岩崩地質災害遺跡等自然景觀為一體,自然狀態原始,生態環境優美,景區內崮形山體成群出現,數量眾多,形態獨特,堪稱國內少有地質地貌奇觀。

4.甘泉禪寺

甘泉寺位於山東省棗庄市卓山北側。始創於何年何月,已無法考證,或曰始建於宋代,但均無確鑿證據。相傳曾有一名士考中狀元,唐皇見其一表人才,便將皇姑許配給與他。狀元為了逃婚棄國回家,來到這里依山靠泉,建了座寺廟,出家做了和尚。皇姑追夫心切也來到這里,見郎君已出家,無奈便在寺廟前建了尼姑庵。傳說雖無文字記載,不足為證,然寺內現存千年樹齡的銀杏古樹,足以佐證該寺歷史之悠久。

5.店子鎮長紅棗基地

店子鎮長紅棗基地位於棗庄市山亭區境內的蓮青山和越峰山兩道主山脈的環抱之中,由大面積的優質棗園、丘陵棗林、路側棗網、圍山棗帶構成,農業觀光旅遊開發面積達65平方公里。店子鎮長紅棗基地以獨特的山鄉景色、優越的生態條件、優質的丘陵棗林和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形成集林果生產、生態農業和觀光游覽為一體的生態文化旅遊區,顯示出良好的旅遊發展前景。 該景區素有」山區小江南「的山亭區西北部店子鎮,屬丘陵山區,境內蓮青山海拔603米,是棗庄市境內花崗岩山脈的第一高峰,越峰山海拔473米,共坐落大小山頭86座,總面積6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80%以上,山上叢林密布,綠樹成蔭,果林連片,環境優美,無建設性破壞和污染源,景區內有滕(州)至威(海)和店(子)至徐(州)兩條省級公路交通干線匯接,並與三條農業旅遊路線相連,距京福高速、104國道、京滬鐵路半小時車程,距我區熊耳山、抱犢崮國家地質森林公園不足半小時車程,距京航大運河、臨沂機場和徐州機場50多分鍾車程,交通便利,出入方便,可進入性強。

6.熊耳山洪門葡萄村

抱犢崮-熊耳山-洪門葡萄村位於棗庄市山亭區東南部,1992年被統一規劃為「山亭農業生態旅遊示範園」,總面積178平方公里。近年來,園內堅持以農業資源為依託,以農產品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旅遊為突破口,大力發展農業旅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被省委、省政府評為「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和「農業創匯示範區」。該景區素有「天然公園」之稱的山亭區東南部,總面積17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49%,區內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協調和諧,無建設性破壞和污染源存在,區內有3條公交專線直達該景區,距離京福高速,104國道20分鍾車程,距京杭大運河不足半小時車程,距徐州機場90多分鍾車程,交通便利,出入方便,可進入性強。

7.台兒庄大戰紀念館

一九三八年春,中國軍隊重創日本侵略軍兩個精銳師團,殲敵萬餘人,取得了抗日戰爭初期繼平型關大捷後的又一重大勝利,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台兒庄大戰。時隔半個多世紀,英雄的台兒庄人民沒有忘記血與火的歷史,沒有忘記為保衛這塊土地而犧牲的千萬將士。為了弘揚民族精神,對子孫後代進行愛國主義傳統教育,經中宣部批准,台兒庄人民政府於一九九二年十月十二日,投資1900萬元興建了台兒庄大戰紀念館。台兒庄大戰紀念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古運河畔,佔地面積3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集展覽館、影視館和全景畫館於一體,氣勢宏偉庄嚴。展覽館內陳列著台兒庄大戰時中日雙方資料、實物6000餘件;影視館主要播放當年外國戰地記者拍攝的戰役實況,使人對台兒庄大戰有進一步的了解。 全景畫館是一個十八邊形的筒式建築,高二十八米,直徑四十三米,建築面積3100平方米,是國內反映戰爭題材的三大全景畫館之一。全景畫館包括繪畫、地麵塑形、實物、燈光、音響等五個部分,藝術地再現了中國軍隊在台兒庄從陣地戰到巷戰痛擊日軍,取得勝利的歷史過程。大北門激戰、清真寺拉據戰、西北門爭奪戰等典型戰斗場景,作為表現重點。整個畫面高十六點五米,周長一百二十四點一米,畫面首尾相連。巨幅畫面與逼真的塑型有機結合,配有特殊的燈光、立體音響,戰斗氣氛極為濃烈,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台兒庄大戰紀念館自開館以來,每年接待遊客達50多萬人次,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

8.棗庄李宗仁史料館

李宗仁史料館坐落在運河北岸、月河西岸,原火車站遺址上,與台兒庄大戰紀念館隔河相望,為造型獨特的哥特式建築。三面環水,碧波盪漾,綠樹成蔭,環境優雅,為當地的一大旅遊景點。全面介紹了李宗仁先生的一生,特別是揮師抗戰御倭和回歸祖國前後的愛國壯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程思遠先生題寫了館名。李宗仁史料館共分5個展廳和1個影視廳,以李宗仁先生一生「青春戎馬,晚節黃花」和他指揮的著名台兒庄大戰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主線,以大量翔實、珍貴的歷史資料、百餘件極其寶貴的李宗仁先生的遺物、原始影視錄像,全面展示了李宗仁先生曲折的愛國人生。

9.滕州古文化旅遊區

滕州古文化旅遊區有距今7300年的「北辛文化」遺址,春秋戰國時期的滕國、薛國故城遺址,孟嘗君陵園,毛遂墓,龍泉塔,漢畫像石館等。

10.墨子國際研究中心

墨子國際研究中心位於滕州市城區東部風景秀麗的荊河西畔,佔地面積10200平方米,建築面積4100平方米。碧瓦粉牆,門闊窗高,莊重古樸,輝宏壯觀。主要建築有:墨子聖跡堂、墨堂、義利堂、匯文堂、圖書樓等。還有墨子講學石雕胸像、《墨子》全書石刻、名人題辭碑廊、角樓、迴廊和目夷亭等景觀。其中,近10萬字的《墨子》全書石刻,共有刻碑80塊,總長度近百米,環院一周,洋洋灑灑,精美絕倫。

11.漢畫像石館

漢畫像石館位於滕州城區東部,於1996年9月16日建成開館,佔地面積1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館內現有東、南、西、北四面畫廊及精品展室,共陳列漢畫像石386塊,內容分為社會現實生活類、神話故事、奇禽異獸類和歷史人物故事類,為目前全國陳列漢畫像石之最。

12.鐵道游擊隊紀念園

位於薛城區臨山路東首,佔地面積9公頃,它以「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為主體建築,廣場、甬道、碑廊、清風台、金山墓、八大亭等景觀散布其中,錯落有致。鐵道游擊隊紀念碑高33米,於1995年8月15日落成。游擊隊戰士持槍沖殺的鑄銅人物塑像,矗立於紀念碑頂端。底座正面鐫刻碑文,兩側為花崗岩浮雕,再現了游擊隊員英勇殺敵的場面;碑前及兩側八級台階,代表8年抗日戰爭,碑體正面為豎起路軌的造型,體現游擊隊員們活躍在鐵路線上,浴血奮戰的深刻含義;50根枕木象徵著世界反法西 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碑體中央鑲嵌著原國家主席楊尚昆親筆題寫的「鐵道游擊隊紀念碑」八大金箔貼面大字。

13.王學仲藝術館。

王學仲藝術館位於滕州城區東部,建於1988年3月,建築面積125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展廳、講座室、書畫廳、文物陳列室和藝術資料收藏室。館藏王學仲先生及歷代名人字畫500餘幅,文物200多件,充分展示了王學仲先生的高風亮節和爐火純青的書法造詣。館內花牆竹影,曲徑通幽,極富蘇州園林之特點,被書畫藝術界雀為「江北蘭亭」。

14.清真古寺

清真古寺位於台兒庄東北角,由郁家花園改建成。當時主要建築有講堂、西大殿、望月樓、配房等,主要為回民做禮拜、誦經的場所。寺內彈痕累累,是當年台兒庄大戰敵我雙方反復爭奪的戰略要地。望月樓已於文革期間被毀。

15.漢代冶鐵遺址

漢代冶鐵遺址位於薛國故城中部,村東梨園附近,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200米,堆土厚約1米,斷面有窯址及窯壁殘塊等遺跡。地面上暴露出豐富的鐵礦石、礦渣和鐵器殘片,可辨認的器形有犁、鏟、斧等,就是當時鑄造鐵農具的作坊。1961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了試掘,發現了「山陽」「巨野」字樣的農具范,範文書陰文、陽文兩種,皆三字,一為「山陽二」,一為「巨野二」,根據文獻記載,西漢在此置鐵官。

16.北辛文化遺址

北辛文化遺址位於官橋鎮薛河故道的北辛村,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古代先民從事生產活動理想的區域。發掘面積2583平方米,經測定,其代距今7300年,是中國古代社會中母系氏族社會趨向繁榮的發展階段。北辛遺址的發掘與「北辛文化」的命名,是海岱文化區,新石器時代的一次重要發現,是山東大汶口文化發展的源頭,她將山東的始前考古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17.古皇城遺址

古皇城遺址位於蓮青山深處,面積6.6平方公里,原建有宮殿、大殿、前殿、後殿、五彩門、三官門、御河橋、點將台等,歲月久遠,多數建築不復存在,現宮殿遺址、點將台、御河橋、城牆依稀可見。

18.小邾國遺址

小邾國遺址地處山亭區山城街道西南10千米的東江村境內,位於東江村南一台形高地中部,海拔約95米,當地人把此地叫作城頂。北依馬山,東西為綿延群山,西部為沃野平川,十字河經遺址東流向南又折西流入薛河,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十分優越,是古代堪輿學家的活動境地。

小邾國是春秋時期名顯一時的諸侯國,但是只存在於《春秋》、《左傳》之類的古籍之中,其地址一直沒有得到確認。2002年6、7月份間,東江村村民在村南高土台南側賣土時,發現古代墓葬,隨後報告給市文物部門,市文物部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墓地進行了考古鑽探,隨即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一批珍貴文物。

經考證,該墓群為春秋時期小邾國的貴族墓地。共發掘墓三座,出土隨葬品93件,其中青銅器63件(其中24件有銘文),陶器17件,玉器12件,骨器1件。由青銅器銘文推斷,一號墓為小邾國國君顏友之墓。這一考古發現,為研究小邾國的地理位置、埋葬制度及顏氏文化等提供了寶貴實物資料,引起了國內外考古界、史學界及古文字學界的廣泛關注,破譯了小邾國2800年的歷史之謎。

19.棗庄古道:南北大官道

現今的棗庄區域在古代有一條南北大道,秦贏政東巡、漢司馬遷游歷,曾路經於此。元代以後成為南北交通要道,稱之驛道,在滕縣轄區,北自界河入境,南至沙溝(今薛城區)出境,全長130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滕州知州薛原義於城東門以南建滕陽驛,於臨城(今薛城)建臨城驛,北有界河驛(鄒縣轄);嘉靖年間於沙溝設巡檢司、弘治年間更名遞運所、萬曆年間改稱守備府。滕縣轄鋪舍19處,自北往南有柏山、萬安、鮑冢、辛章、馮庄、鄭庄、掌大、蘆村、臨城、小庄、沙溝、壇山、魏村。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滕縣整修南北大官道,有碑記之:「滕縣系九省通衢,而地勢窪下,道路偏陷,遇陰雨過客幾乎斷行。知縣趙邦清於萬曆二十三年拾月大加修理。自北界河起至南沙溝界牌止,共修理過官道壹百叄拾里」;清道光二十六年《滕縣志?宦績》載:趙邦清還曾「植樹表道,自界河以南數十里柳蔭蔽日,左右引泉脈為渠,藝藕花,行人出其中,香風冉冉」,這是地方誌對道路整修、綠化美化的較早記載。

明清時期,這條大道連接南、北二京,為國內主要官道之一,曾有過「輪蹄絡繹,丞困於迎送,夫疲於督責,馬斃於奔走」的繁忙景象。明代「嘉定四先生」之一的李流芳路經薛北滕南大官道,有《滕縣道中》詩:「山欲開雲柳乍風,杜梨花白小桃紅。三年三月官橋(今滕州市官橋鎮)路,策蹇經過似夢中」;又有「谷城山曉青如黛,滕縣花開白似銀」詩句。清代著名詩人王漁洋《滕縣道中》詩:「薛北滕南幾問津,遠山如畫黛眉新。惟餘一事堪惆悵,不見花開白似銀。」因此引得多位詩人的尋究、唱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經過南北大官道,宮廷畫家徐揚作《南巡紀道圖》記載,經滕縣、嶧縣地名有:「界河驛、滕縣、南沙河鎮、陰平社、馬蘭村、台庄。」

民國初年驛道改稱公路,仍為交通要道。1923年山東省路政局整修濟南至韓庄段公路,路寬4至9米,工程簡易,利用舊橋,一年而成。1941年,日本侵略軍在滕縣城區往北沿津浦鐵路西修築道路,寬5米,兩側各有3米多寬的封鎖溝,每3至5里路築一碉堡,為日軍運輸專用。1947年4月,國民黨滕縣政府整修南北公路,至1949年其走向是:北起界河鐵路西,在大馬廠穿越鐵路東邊,經北沙河、十里鋪、七里溝西進入滕縣城;在馮庄西進入時家店(分岔道至夏鎮),在鄭庄西進入柴胡店,經前、後官路口在皇殿崗西進入臨城(分岔道至鄒塢),經西小庄、鄒庄西、麥穰店、關爺廟進入沙溝(分岔道至嶧縣);經張家廠、劉家莊西、新莊西、高家河西、馬家山西、官莊西穿越鐵路至韓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京滬鐵路西側公路暢通,原古道逐漸廢棄,或改為鄉間小道,或耕路為田。

沿路設施有驛站、官廳、歇馬亭、馬神廟等;清乾隆年間,滕縣善國門外、陳公祠遺址處建皇亭一座,立「皇恩浩盪」碑,現已無存。今滕州市現存明萬曆二十三年整修南北大官道碑於滕國故城碑林;薛城區現存西倉五孔古橋和北臨城一孔古橋及建橋碑,北臨城街是保存較為完好的一段舊道。

20.運河村落遺址

在古運河南岸、清真南寺北部,有一片古運河村落。這里的草屋茅舍的歷史大都在50—150年間,其中大部分保持了原貌。草屋茅舍、泥牆茅頂、參天古木集聚於古運河畔,形成了典型的古運河村落,呈現出古樸、清幽的田園風光。這里有大量的傳說故事和淳樸的民風民俗,如「神樹」傳說在當地廣為流傳,還有貞節牌坊、九龍廟等古遺跡。隨著運河文化旅遊區開發的全面啟動,這些古運河村落將成為運河水鄉田園旅遊的理想目的地。

㈥ 薛城遺址有哪些特點

薛城遺址是我國西周、春秋時期薛國都城遺址,位於山東省滕州市張汪鎮與官橋鎮之間。

據《左傳》記載:

薛祖奚仲為夏車正,始居薛。以後仲虺為湯左相,亦居薛。

夏、商時期的薛都是否在此尚不能肯定。戰國初期,齊國滅掉薛國。公元前298年,齊湣王封靖郭君田嬰於薛。田嬰死後,其子孟嘗君田文嗣立。

薛國故城位於薛城區以北,滕州市之南。故城分外城和內城兩部分。外城平面呈不規則形,尤其是北面更嚴重,總長10千米。大部分城牆在地面上留有殘跡。

薛國故城有城牆的夯層。已探出大城門6座,南面牆3座,由東到西分別為古午門,大城門,水門,其他三面各一座。形成於戰國時期。

內城在大城的東南隅,平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東牆與南牆較直和外城城牆合一,西牆和北牆已湮沒地下。內城在南、西、北三面各探出一座城門,門道寬8米左右。內城似即西周、春秋的薛城,並一直延續到漢代。

內城北半部和北牆外,有大面積遺址,文化堆積厚兩三米,時代包括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商、西周、東周和漢。

外城中部皇殿崗村東一帶,有大規模的戰國至漢代的冶鐵遺址,堆厚約一米的地面上暴露出大量的鐵礦石、鐵渣、已完全氧化的銹鐵塊、鑄范和鐵器殘片。可辨認的器形有斧、鏟、犁、鋤等諸多的農具。

鑄范上有字的非常多,分陰文和陽文兩種類型,但都是三個字,一種是「山陽二」,一種寫著「巨野二」。

皇殿崗村西南有戰國、漢代的建築遺跡,出土「千秋萬歲」卷雲瓦當和銅兵器。

外城內北部的陳庄、渠庄一帶附近,也發現有小型的冶鐵和制陶遺址。

大城內皇殿崗遺址東的尤樓村東南,即原內城的北門附近,有史籍上多次記載的薛國太廟宗廟,即薛縣內奚仲廟一座,現在依然遺存著北大殿台基,和殘存的東西兩座膳房等。

內城東部及東牆內外有大面積西周早期至東周墓地。東門外300米東有前掌大遺址,是商周時期的薛國貴族墓地群,主要集中在村後的河崖頭和村前的崗子地。

古城內東北隅的狄庄村北有兩座土冢,傳為孟嘗君父子墓。墓用自然石堆砌成石槨,據《水經注》記載,孟嘗君墓為鐵鑄棺槨,兩晉之前就早已被盜一空。這一帶曾出土有「薛子仲安」、「走馬薛仲寺」銘文的銅器。

在一座春秋晚期的九鼎墓中,一槨兩棺,槨室北側殉葬一中年女性,腰坑殉葬一老年男性,槨蓋上殉狗一條,隨葬品有青銅禮器、兵器、車馬器和陶器、海貝等。銅禮器有列鼎、鬲、簋、簠、壺、盤、匜等。

古城北門外偏東的京滬鐵路旁有戰國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趙勝的門客毛遂墓地。

西周時期,薛城區境內出現奚、常兩個城邑。奚邑在今區境北部的奚村一帶,常邑在今南常、沙溝一帶,二邑隸屬於薛國。

對於薛國故城冶鐵遺址處的皇殿崗高台,歷代名人墨客過薛憑吊孟嘗君的詩文中,對該處宮殿高台及其周為城池的殘垣多有描述與感傷。

曾經身為北宋宋仁宗時代「鐵官」的陳洎,專門來考察在秦漢時期專門設置鐵官的薛郡薛縣,感傷之餘,乃作《過田文墓》一詩,以示弔古傷今。

詩中寫道:

當年聞奏雍門琴,話著池台淚滿襟。

何況今朝陵谷畔,池台無計可追尋。

㈦ 山東棗庄歷史發生過什麼事

最有名氣的就是抗戰時期的台兒庄戰役、又稱台兒庄大捷,山東棗庄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領導下,以台兒庄為重心的廣大魯南地區與侵華日軍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台兒庄戰役,中國軍隊贏得了自抗戰以來一次空前勝利。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棗庄成立的鐵道游擊隊與日軍鬥智斗勇,以游擊戰術擊敗日本侵略者。

(7)棗庄老遺址擴展閱讀:

台兒庄戰役簡介: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赴前線,台兒庄是山東省嶧縣的一個小鎮(今屬山東棗庄市),位於津浦線台棗(庄)支線及台濰(坊)公路的交會點,扼運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門戶,在軍事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1938年3-4月,中國軍隊同日本侵略軍在這里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會戰,擊敗了日軍兩個精銳師團,取得了震驚世界的輝煌勝利。因為這次會戰的地點在台兒庄,故稱為台兒庄會戰。

台兒庄會戰是在抗戰初期日軍大舉進攻和中國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動下發生的。當時,日軍攻陷了南京,急欲打通津浦線,奪取徐州,然後循隴海線西進,取道鄭州南下,佔領中國抗戰的中心城市——武漢。

為了阻止日軍的進攻,中國軍事當局調集了七八萬軍隊,於1937年10月12日任命李宗仁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駐節徐州,指揮津浦線的防禦戰。

㈧ 棗庄市有什麼文化遺址,古建築

台兒庄!

㈨ 棗庄的文化歷史

棗庄是一塊古老的土地,根據考古發現,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夏時南部為鄫國,北和西北為滕國和薛國。後幾經變稱,明時,北置滕縣,南置嶧州,後降嶧州為縣。清循明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棗庄地區分屬台棗專署和尼山專署,1950年5月,屬滕縣專署。1953年7月,屬濟寧專署。1960年1月,撤銷嶧縣,建立縣級棗庄市。1961年9月,定為省轄市。1979年,滕縣由濟寧專區
劃歸棗庄市。棗庄市駐地,早在唐寧時就形成村落,因多棗樹而得名。近百年來,隨著煤炭工業的發展,逐步演進為集鎮,現已建成以能源生產為主,煤焦化工、建材、食品、電力、紡織、機械、電子等門類比較齊全具有中等規模的工業城市。

在這塊土地上,近百年來發生過多次震驚中外的歷史事件。1923年,「桿子」首領孫美瑤率部在津浦鐵路臨城與沙溝之間毀軌,將2次特快列車上的中外旅客300餘人,其中外籍旅客39人,劫持到抱犢崮,製造了轟動世界的民國第一大案「臨城劫車案」。1938年3月,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棗庄境內台兒庄會戰,戰役歷時33天,共消滅日軍1萬多人,最後以日軍潰敗而告終。1940年鐵道游擊隊成立,這支搞日武裝活動在棗庄、臨城的鐵道線上,打洋行、扒鐵道、炸火車、拔據點,打得日本侵略軍聞風喪膽。

在這塊土地上,幾千年來涌現出許多重要的歷史人物。戰國時,齊貴族田文,號孟嘗群,受封於薛,門下有食客3000,先後出任齊相、秦相和魏相,是當時名揚四海的顯赫人物。薛人毛遂,為趙國平原群門下,自薦出使楚國,說服楚王聯合抗秦,「毛遂自薦」被歷代傳為佳話。漢初薛人叔孫通才智過人,被漢高祖劉邦拜為博士,後為太子太傅,為漢王朝的建立和鞏固起了重要作用。西漢曾縣人匡衡,自幼勤奮好學,曾流傳「鑿壁偷肖」的故事,在朝遷中官至太子太傅、丞相等職,被歷代推為名人。明隆慶進士賈三近學識淵博,曾兩次出任現南京光祿寺卿,據考證《金瓶梅》作者即為此人。另外,墨子、滕文公、疏廣、疏受等都是享有千古盛名的歷史人物。

㈩ 薛城遺址的古文化遺址

沙溝遺址
該遺址位於沙溝鎮沙溝五村村內,遺址南部有條古河道穿過,整個遺址幾乎全部被村莊覆蓋,只中間留有空地。遺址為高出河床兩米左右的台地,東西長約450米,南北寬約400米,總面積約18萬平方米。在遺址范圍內,地面散見許多陶器殘片。經三次考古調查,搜集各類標本達300餘件(片)。石器有石斧、石鏃、石環、石錛、石鏟等,陶器有盆形鼎、罐形鼎、鏤孔杯、高足杯、罐、盆、鬲、豆、器蓋等,陶質有磨光黑陶、褐陶、夾砂紅陶及少量的白陶。另外,還發現幾座殘墓,一為兒童墓葬,頭東腳西,骨架上覆蓋紅陶罐片;一為成人墓葬,仰身直肢,頭東腳西,有隨葬品黑陶杯、罐、白陶鼎等;另一墓為南北向,出土有褐陶鬲、罐等。前兩墓屬於新石器時代,後一墓屬於東周時期。該遺址現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奚村遺址
該遺址位於夏庄鄉奚村磚廠的南部,大明河東岸,南靠河北庄西部田灣村北,河西岸是龐庄村,總面積約兩萬平方米。此遺址在耕土下是文化層,出土文物有石斧、夾砂紅陶鼎足、壺片、磨光黑陶殘片等,根據出土文物初步鑒定為新時器時代遺址。
灰谷堆遺址
該遺址位於夏庄鄉潘樓村東南約500米、古蟠龍河北岸。明萬曆十三年《滕縣志·古跡考》載:「仲虺墓在奚仲墓東,俗呼為灰谷堆,灰虺訛也。」由此知奚仲之十二世孫商湯左相仲虺葬於此。整個遺址呈台形,總面積約7.5萬平方米,表面暴露有大量的夾砂泥質褐陶、灰陶及黑陶殘片,所見文物有鬲腿、豆柄以及其它器物的口沿、底等,根據器物的殘片,初步定為商周遺址。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