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盧氏人遺址
❶ 盧氏的名人有哪些
盧姓歷史名人
盧 芳:東漢曾被封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稱為武帝曾內孫劉文伯,聯合三容水地區羌、胡貴族起兵,後被匈奴單於立為帝。公元40年投降東漢,被封為代王。盧芳是盧氏唯一稱帝的人。
盧照鄰:唐朝詩人。被譽為"初唐四傑"之一,所作詩多憂苦憤激之詞,以《長安古意》最為有名。
盧 鏜:明朝大將。在浙東參與水陸十餘戰,斬敵千餘,成為抗倭名將,名僅次於戚繼光、俞大猷。
盧文紹: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呂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種,糾正錯誤多處。著有《群書拾補》。
盧 摯:元代文學家。詩文與劉因、姚遂齊名,世稱"劉盧"、"姚盧"。 盧賢拔:曾被太平天國封為丞相、鎮國侯。太平天國早期文獻、奏章制度多由他撰定草創;歷任北洋軍師長。
唐代有盧氏宰相8人:盧冏、盧承慶、盧翰、盧邁、盧慎、盧杞.
盧嘉錫,當代科學家,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
❷ 盧氏縣被稱為「河南小西藏」,為何這里的人都說陝西話
不少人都好奇,不應該都是哪裡的人說哪裡的方言,說哪裡的話嗎,為何盧氏縣卻被稱為「河南小西藏」,又為何,這里的人們居然說著陝西話。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原來在河南有一處縣城是地處河南、陝西交界地帶的,北面、東面、東南面分別與河南的靈寶市、洛寧縣、欒川縣、西峽縣接壤,而西南面則與陝西的洛南縣、丹鳳縣、商南縣3縣接壤。
說起古縣,又不禁想念起它的旅遊業。不僅境內旅遊資源數不勝數,更是擁有全國罕見的火焰山谷——紅石谷。並且坐擁大大小小99級火山岩瀑布和300多個潭池的豫西大峽谷、有著"北國灕江"之稱的盧氏雙龍灣以及道教文化聖地熊耳山等。據說,這里也是被稱作「天然氧吧」的地方,可見其空氣的優良,將來有時間一定要來體驗一把。
❸ 歷史上的盧氏的名人
歷史名人
盧芳:東漢曾被封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稱為武帝曾孫劉文伯,聯合三水地區羌、胡貴族起兵,後被匈奴單於立為帝。公元40年投降東漢,被封為代王。盧芳是盧氏唯一稱帝的人。
盧植:今河北省涿州人,東漢官吏、學者,通古今學,剛毅有大節,常懷濟世志,董卓專權用事,議謀廢立,眾皆唯唯,植獨抗論。
盧循:范陽涿縣(今屬河北)人,東晉大將,為士族出身。
盧辯:范陽涿縣(今屬河北)人,南北朝時北周大將,北周世宗死時,官至大將軍。
盧群:范陽(今北京市)人,唐代兵部郎中,以勁正聞,官至鄭滑節度使,盧群為范陽名門望族之一。
盧綸: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人,唐代詩人,所作詩歌多送別酬答之作,少數反映邊塞軍士生活,為「大歷十才子」之一,遺有《盧綸集》。
盧鏜:明朝大將。在浙東參與水陸十餘戰,斬敵千餘,成為抗倭名將,名僅次於戚繼光、俞大猷。
盧摯:元代文學家。詩文與劉因、姚遂齊名,世稱「劉盧」、「姚盧」。
盧仝:范陽人,苦讀書,不願出仕,其詩多反映民間疾苦,好飲茶,為茶歌。
盧鴻:河北省涿州人,唐朝畫家,博學,嵩山隱士,拒絕出仕,工籀書,擅山水樹石。
盧摯:河北省涿州人,元代文學家,詩文與劉因,姚遂齊名,世稱「劉盧」、「姚盧」,官至翰林學士承旨。
盧坤:河北省涿縣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在道光初年歷任湖廣總督、兩廣總督等要職,1834年,英軍兵艦侵入虎門,被其驅逐。
盧思道:隋代散騎侍郎,隋文帝駕崩,寫輓歌八首,時稱「八米盧郎」。
盧照鄰:幽州范陽人,唐朝詩人。被譽為「初唐四傑」之一,所作詩多憂苦憤激之詞,以《長安古意》最為有名。
盧祖皋:浙江省永嘉人,宋代詩人,慶元進士,工樂府,詞風樸素,意境清遠,有《蒲江集》。
盧象升:江蘇省宜興人,明代抗清名將,清兵三路南下,他孤軍奮戰,戰死沙場。
盧文紹: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呂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種,糾正錯誤多處。著有《群書拾補》。
盧賢拔:曾被太平天國封為丞相、鎮國侯。太平天國早期文獻、奏章制度多由他撰定草創;歷任北洋軍師長。
盧戇章:原名擔,字雪樵,感化里古嶼保古庄村人。縣考名列前茅,府試卻落第,從此不人科場。當時,「歐化東漸」,盧戇章參與基督教活動,受西方文化影響尤深。這使他與科舉制度進一步決裂。他說「求學期於濟世,尋章摘句胡為哉?」同治十三年(1874年),盧戇章往新加坡半工半讀,專攻英文。光緒四年(1878年)回到廈門,住在鼓浪嶼日光岩下,應英國傳教士馬約翰的聘請,助譯《英華字典》。由於他兼通英語華語,所以中外人士都奉他為師。
盧永祥:原名盧振河,字子嘉。濟陽人。皖系軍閥。幼時家貧,1890年投軍。1895年考入北洋武備學堂,畢業後任淮軍隊官,後任武衛右軍管帶、山東武衛右軍先鋒隊右營幫帶、北洋二十鎮協統。因鎮壓灤州起義軍有功,先後加記名總兵、提督、副都統軍銜。歷任陸軍第六鎮第十一協統領、第三鎮第五協統領。中華民國成立後,任陸軍第十師師長,淞滬護軍副使和護軍使,會辦江蘇軍務,浙江督軍等職。袁世凱稱帝後,封一等男爵,袁死後歸入皖系。1924年與江蘇督軍齊燮元因爭奪上海,發生「江浙戰爭」,任浙滬聯軍總司令。兵敗後逃往日本。段祺瑞當政後被任命為江蘇宣撫使。曾出資為家鄉建小學、印縣志等。1933年病死於天津。
盧嘉錫:福建省廈門市人,著名的科學家。他在結晶、新材料的研究中,始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盧嘉錫不到40歲就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學部委員。1981年榮任中國科學院院長。
❹ 河南省三門峽市境內的什麼古道遺跡
河南省三門峽市境內的崤函古道遺跡,是我國古絲綢之路上一處極其珍貴的文化遺存,崤函古道遺跡位於陝州區硤石鄉車壕村西南約2000米,距三門峽市36公里,為古代中原通往關中的咽喉,是東至洛陽、西達長安的交通要道。
春秋時期著名的秦晉之戰在此鏖兵,唐代詩人杜甫夜宿於此,目睹官兵抓人、民不聊生的凄慘景象,寫下了著名詩篇《石壕吏》。
2006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絲綢之路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崤函古道是其唯一道路遺產。
(4)河南盧氏人遺址擴展閱讀:
崤函古道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鎖鑰要塞,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地理地貌使然。黃河出龍門峽谷後,由北向南,到今風陵渡口,南遇秦嶺峻峰,北堵中條山脈,不得不在此拐彎向東,在兩山之間滔滔東去,成了這條古道北邊的一條天然屏障。
其南,是秦嶺自華山、亞武山向東高峻崇險的余脈小秦嶺,不可逾越。在這河與山之間的三、四級台地,是海拔都在500-700米的黃土高原,長年的雨水沖蝕,形成了一道道陡深的沖溝。只有在黃河南岸的一級台地,地勢平緩,狹窄修長,是一條天然的交通通道。二是人文因素。
在崤函古道的西端是關中平原,東端是河洛平原,北邊是晉南平原。這個地區,是中華文明發源的核心地區,至少從2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中期到宋代之間的4000多年間,都是中國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
因此,不管是豫、秦、晉三個文明核心區之間還是長安與洛陽兩京之間的一切交流與流通,崤函古道勢必成了必經之地和唯一通道。特別是兩周和漢、唐時期實行的「兩京制」,崤函古道成了一條名符其實的京畿大道。
❺ 河南面積最大的三座縣盧氏、西峽和靈寶,誰的發展潛力更大
靈寶市。它位於豫秦晉三省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靈寶市交通網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
❻ 春秋時期盧氏國遺址
在悠久歷史長河裡,盧氏是一個最古老的文化名城,遠在五千年前,盧氏人民就在這片土地生息繁衍。也可以說盧氏歷史就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它同祖國血脈相連,與祖國同根同宗同族。它的血液流通著祖國民族的血液。遠在新石器時期,出土文物就表明,盧氏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是河洛文化之源。
但至今有人值疑,盧氏歷史這么悠久,為什麼全國百強古縣市遺址就沒有盧氏縣呢?筆者認為一,地方對盧氏研究重視不夠,古藉文物不同被毀(如盧氏古城),以值證據不清。二,打造品牌與開發力度不強,使古跡盪然無存。為了大示宣傳盧氏文化,打造盧氏歷史不被丟失,以證後人無誤,我們必須以行動正確探討盧氏,以免誤害千秋。當前在宣傳文化保護和保護盧氏古文化遺產中,眾說紛紛,有說盧氏是古國,有說冠雲山就是盧氏山的,有人說盧氏三角城就是盧氏古國遺址的。這些都無憑無據,無證可考。我認為,探源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出土文物為史證。假想憑造只會遺誤千秋。作為一位盧氏人,作為一位盧氏愛好者,赤誠盧氏這片土地,好奇研究盧氏之根由。本人有不同觀點和認識,不周之處還望大家指正。
本人認為盧氏不是古國,他是氏族社會遠古部落圖騰。盧氏是號不是姓,盧氏遠古的尊盧部落以虎頭為圖騰,以耕田為生,以藤條編器皿──「盧器」。因此,繁體「盧」字上為虎字頭,中為田,下為皿。
麒麟或獬豸作勢吞鼎器內之「人」,為巫覡驅邪之族。
❼ 陸豐市碣石盧氏來歷
古盧氏遺址在長清縣城西南10公里處,現屬歸德鎮。俗稱「盧城窪」。古盧城略呈方形,頗似一隻朝靴。面積約4平方公里。據史書載,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黃河決口,水淹盧城,致古盧城全城下陷,變成一個南北長約2000米,東西約1800米的大凹窪。讓人費猜的是東城牆沒有下陷,據年長者講,現在的國庄正西那一段城牆,在20****30年代高處尚有6——7米而巍巍然屹立著。1958年以前,盧城窪周邊的村莊還分別以盧城東門、盧城西門、盧城南門和盧城北門命村名。是年,黃河決口,再次沖淹盧城,將低凹千年的盧城窪淤為平地。古城不見了,西、南之門更是難覓其蹤。水患過後,「西門」分為石官莊、周庄、董庄三村;「南門」分為劉庄、高庄;而「東門」、「北門」則改稱國街和褚集。自此,「盧城」之名便不復存在,只有深埋於地下歷數千年滄桑的盧邑古城給後人留下許多難於破譯的謎團。
記得採納啊
❽ 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有幾個鄉鎮,都是什麼鄉鎮
截至2019年10月,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有9鎮10鄉,分別是城關鎮、東明鎮、杜關鎮、官道口鎮、范里鎮、五里川鎮、朱陽關鎮、官坡鎮、雙龍灣鎮、文峪鄉、橫澗鄉、沙河鄉、潘河鄉、木桐鄉、徐家灣鄉、雙槐樹鄉、瓦窯溝鄉、湯河鄉、獅子坪鄉。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鄉鎮:
1、杜關鎮
杜關鎮位於盧氏縣城北部25公里處,北部和西部與靈寶市蘇村鄉、五畝鄉交界,東部與官道口鎮相連,南部與潘河鄉、沙河鄉、東明鎮接壤。全鎮總面積20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萬畝,林地面積24.3萬畝,森林覆蓋率62.8%。
2、官道口鎮
官道口鎮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地處盧氏縣、靈寶市、洛寧縣三縣市交界處,距離盧氏縣城35公里,209國道和鄭盧高速公路、三淅高速公路交匯貫通,系盧氏出入三門峽、洛陽、鄭州等地的「北大門」,是「盧氏北部重鎮」。
3、朱陽關鎮
朱陽關鎮位於河南省盧氏縣境東南部邊陲,盧氏縣東南門戶,鎮政府駐地距縣城66公里,東及東南與西峽縣桑坪鎮為鄰,南與盧氏縣瓦窯溝鄉相鄰,西北與五里川鎮、湯河鄉接壤,東西寬15公里,南北長16公里,總面積137.5平方公里。
4、文峪鄉
文峪鄉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東北部,交通便利,因孔子曾到此講學建文廟而得名,境內有紅石谷.櫻桃溝景區、盧敖煉丹遺址。
5、瓦窯溝鄉
瓦窯溝鄉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西南山區,地處兩省三縣交界,東與南陽市西峽縣相鄰,西與陝西省商南縣接壤,209國道穿境而過,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73公里,距三淅高速朱陽關站12公里,南與312國道相接,是出入三門峽、盧氏縣的南大門。
❾ 盧氏旅遊景點都是哪裡
盧氏旅遊景點
1·雙龍灣風景區
2·豫西大峽谷
3·九龍山風景區
4·九龍洞風景區
5·玉皇尖森林公園
6·湯河溫泉
7·城隍廟
盧氏是全國唯一有化石實物可考的「人龍相揖別」的地區。盧氏境內有古文化遺址63處,其中古生物化石點22處。自1934年法國生物學家德日進到盧氏開展科考工作以來,盧氏一直是中外古生物科學家矚目的地方。其中被科學界命名為「盧氏跗猴」的古生物化石是國內發現年代最為久遠的原始靈長類動物標本,被專家稱為是建國以來晚始新世哺乳動物研究最重要的收獲之一。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盧氏朱陽關、五里川一帶不斷發現恐龍蛋化石,再次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關注。目前,盧氏是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基地,是古生物學家前來考察最為頻繁、最為關注的地區。專家們認為,「盧氏跗猴」和盧氏恐龍曾生活在距今4000多萬年前的同一地區、同一時代。恐龍滅絕後,「盧氏跗猴」演變成為人類。特別是1976年至1979年,盧氏兩次發現的共4片10萬年前智人頭骨化石和2枚牙齒化石,更為「盧氏跗猴」向人類的演變提供了佐證。
盧氏是河洛文化之源。盧氏古為尊盧氏部落,屬於伏羲氏的分支,後演變為古盧氏國。盧氏國由於地處偏僻,不對鄰國構成威脅,一直作為相對獨立的氏族國延續至建縣。盧氏是全國唯一有大禹手書真跡的地方,境內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處、商代文化遺址8處。專家論斷,盧氏是洛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是河洛文化之源.盧氏也是革命歌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誕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