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仰韶遺址
⑴ 後人在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村落遺址有哪些發現
著名的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村落遺址,就坐落在一塊面臨滻河的凸地上,南依白鹿原,再向南橫亘著雄偉的秦嶺山脈。在古代,白鹿原上生長著茂密的樹木,滻河裡流著清澈的河水。人們在這里勞動生產,安居樂業,過著原始氏族公社的生活。這個遺址由居住區、制陶作坊和公共墓地三部分組成。僅居住區就已發現房屋46座,從發掘資料看,當時的建築技術已經有了相當的水平,這說明當時人們已較重視聚落的選址。半坡人已能確定方向,房屋、墓地、人骨埋葬都朝著一定的方向,如墓坑與墓葬的方向為正西偏北20°左右。墓地絕大部分集中在居住區以北。他們一定是有了確定方向的方法。日出東、日落西是最簡單的方法之一。臨潼姜塞遺址約5.5萬平方米,居住區中心為大廣場,周圍地勢稍高,分布著一群群建築群,每組建築群又以一大型房屋為主,所有房屋門朝廣場。居住區周圍挖有深、寬各2米的壕溝,留有通道。村落布局反映了當時的地理知識水平。
⑵ 我國仰韶文化遺址共有多少處
1916年,當瑞典人安特生教授在山西勘探銅礦資源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批古新生代回的生物答化石,安特生教授以及當時地理測繪研究所所長丁文江先生隨即對古新生代化石進行大規模收集整理工作。1921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曾經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全國有統計的仰韶文化遺址共5213處,具體分布情況是:陝西省2040處、河南省1000處、山西省1000處、甘肅省1040處、河北省50處、內蒙古自治區約50處、湖北省23處、寧夏回族自治區7處、青海省3處。
⑶ 仰韶酒的文化遺址
仰韶村文化遺址,位於三門峽市澠池縣城北9公里處的仰韶村。1921年經中國政府批准,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和我國考古學家袁復禮一起進行了首次發掘。根據出土文物,確認是我國遠古文化的遺存。按照考古學慣例,把首先發現地作為該文化類型的名稱,故名「仰韶文化」。仰韶村文化遺址坐落在仰韶村南邊的緩坡台地上,北依韶山,東、西、南三面環水,東北到西南長900餘米,西北到東南寬300餘米,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文化土層堆積厚度2—4米。主要出土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蚌器。用於農耕的石器有斧、鏟、鑿、錛等工具;用於狩獵的有石鏃、彈丸、石餅等;用於紡織的有線墜、紡輪、骨針、骨錐等。當時人們的生活用具均為陶質,有陶鼎、罐、碗、盆、缽、杯、瓮、缸等。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陶器上精美的裝飾圖案,其紋飾有寬頻紋、網紋、花瓣紋、魚紋、弦紋和幾何圖形紋等,精美的彩陶是仰韶文化獨具的特徵。
仰韶文化以農耕為主,屬於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的社會階段。它以黃河中游為中心,南達湖北,北抵內蒙,是黃河流域非常強大的一種遠古文化。仰韶文化的發現,宣布了「中國無石器時代文化」論調的徹底破產,因而仰韶村文化遺址被中外考古界譽為「文化聖地」。
1961年3月4日,仰韶村文化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⑷ 仰韶文化遺址有哪幾個文化層
仰韶文化遺址總面積近3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米,最厚達4米。有四個文化層相疊壓,自下而上是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龍山文化中期。遺址中最有價值的是數十斤5000年前的小米,說明我國農業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
⑸ 仰韶中期文化遺址有哪些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文化的中期階段。仰韶文化早期文化遺址有20餘處,分布山西各地回。中期文化答遺址有芮城縣西王村遺址、翼城縣北橄遺址、晉中地區遺址、大同馬家小村遺址等。
西王村文化遺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彩色陶器,最常用的色彩有黑、白、紅三色,彩色圖案多為弧線和圓點等幾何形線條組成的花卉或禽鳥,造型生動。曲腹碗、盆和雙唇小口尖底瓶是代表性生活用具。此外,遺物中還有大量的生產工具和動物骨骼化石。
北橄遺址位於翼城縣城東10千米處,文化遺物包括石、骨、陶質的生產工具,主要器型有小口尖底瓶、缽、罐、釜、瓮、鼎、盆等。
晉中地區遺址的陶器的基本組合為重唇口尖底瓶、大口素麵瓮,以及盆、缽、罐、缸等,彩陶十分發達,以黑彩的圓點、鉤葉、弧邊三角形構成植物花葉圖案。
馬家小村房屋遺址都是半地穴式的。器物最多的是陶器。陶器種類有常見的尖底瓶、盆、罐,也有比較特殊的四系罐、四系瓮。
⑹ 仰韶文化遺址的介紹
仰韶文化遺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城北9公里處的仰韶村。 仰韶文化,因在河南澠池仰韶村發現,故名。仰韶文化也稱彩陶文化,多數是粗陶。這是當作同系統文化的代表名稱。1921年,經中國政府批准,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和我國考古學家袁復禮一起進行了首次發掘。根據出土文物,確認是我國遠古文化的遺存。按照考古學慣例,把首先發現地作為該文化類 型的名稱,故名仰韶文化。
⑺ 仰韶文化遺址
仰韶抄文化遺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城北9公里處的仰韶村。 仰韶文化,因在河南澠池仰韶村發現,故名。仰韶文化也稱彩陶文化,多數是粗陶。這是當作同系統文化的代表名稱。1921年,經中國政府批准,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和我國考古學家袁復禮一起進行了首次發掘。根據出土文物,確認是我國遠古文化的遺存。按照考古學慣例,把首先發現地作為該文化類 型的名稱,故名"仰韶文化"。
⑻ 仰韶村遺址的遺址概況
1982和1921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仰韶村遺址進行發掘,發現仰韶村遺址主要包括有仰韶文化中期(廟底溝類型)、仰韶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 (廟底溝二期文化) 和龍山文化晚期 (河南龍山文化) 四層互相疊壓的文化堆積,其中仰韶文化晚期包含了兩個層次的不同年代的遺存。其上還有東周文化的遺存。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仰韶村遺址的發現和考古發掘標志著中國史前考古學和近代考古學的誕生,仰韶村也獲得了中國考古學聖地的殊榮。 1920年秋發現,1921年瑞典學者J.G.安特生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由於當時還沒有掌握科學的地層學方法,因而把遺址中不同時期的文化遺物混為一談。
1931年,梁思永在錯綜復雜的地層堆積中,明確了仰韶、龍山和商代文化的疊壓關系,首次判斷出這些文化的發展序列,這就是後岡三疊層。這也為探索以仰韶村遺址為代表的豫西地區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的關系奠定了基礎。
1951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鼐、安志敏等學者對仰韶村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在路旁斷崖上發掘了半個灰坑,坑壁用草拌泥塗抹平整,灰坑中的陶片具有仰韶和龍山兩種文化的因素,因此仍被認定為仰韶和龍山混合文化的遺存。
1956年河南陝縣廟底溝遺址的發現,才為發現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承繼關系提供新的地層論據。在廟底溝遺址,仰韶文化層上面疊壓著龍山文化早期的遺存,具有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的過渡性質,因此被命名為廟底溝二期文化。
20世紀80年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仰韶村遺址進行了第三次發掘,確認遺址包含仰韶和龍山兩種文化,且二者是繼承和連續發展的關系。同時確認了仰韶村文化遺址共分四種文化類型,即仰韶文化中期的廟底溝類型、仰韶文化晚期的西王村類型、龍山文化早期的廟底溝二期類型和龍山文化晚期的三里橋類型。經過數十年的田野考古調查和發掘,仰韶文化及受仰韶文化明顯影響的遺址已發現數千處,它們的分布以陝西、河南、山西為中心,影響遠達甘肅、湖北、河北和內蒙古邊緣地區。 在仰韶文化層中發現有圓形和橢圓形的窖穴。出土石器有斧、鏟、刀、鑿、鏃、網墜、彈丸、犁形器以及刮削器、砍砸器等。陶器數量很多,以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為主,器形有鼎、灶、釜、甑、缽、盆、碗、壺、罐、瓮、尖底瓶等。紋飾有線紋、繩紋、籃紋、弦紋、劃紋、附加堆紋等。還有一定數量的彩陶。彩陶以黑彩最多,圖案有圓點紋、弧線紋、帶狀紋、直邊或弧邊三角紋、月牙紋、網狀紋等。在龍山文化層中發現 4座房基和30多個窖穴,出土一批石器和相當數量的陶器。陶器以灰陶最多,器形有鬲、鼎、罐、盆、缸、豆、碗、斝、杯、器蓋等。
⑼ 仰韶文化遺址的考古歷史
1951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小規模發掘,發現這里有四層文化層相疊壓,回自下而上是答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龍山文化中期。
1961年3月,國務院將仰韶文化遺址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中國歷史博物館組織中國 和美、英、日等國的考古專家進行國際田野文物考察,在仰韶村附近的班村,發現了大量珍貴文物,其中最有價值的是數十斤5000年前的小米,說明中國農業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
⑽ 仰韶村遺址是怎麼發掘的
在河南省澠池縣城北,有一處三面臨水的小村莊,因北望高聳的韶山,故稱仰韶。20世紀20年代,仰韶村發生了一件人類文化史上的大事,這就是仰韶遺址的發現。
最先揭開仰韶遺址神秘面紗的是瑞典地質和考古學家安特生,1921年,他帶領一支發掘隊來到仰韶村,尋找中華遠古文化的遺存。經過30多天的挖掘,獲得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及人骨標本,他撰寫了《中華遠古之文化》一文,詳細報道了仰韶村遺址的發掘成果,並按照考古學的慣例,將這批以彩陶為主要標志的遠古文化命名為「仰韶文化」,又稱彩陶文化。仰韶文化的發現。揭開了中國考古學研究和原始社會史研究的第一頁。中國近代考古學由此開端,仰韶村也從此馳名中外,成為史學界、考古學界嚮往的古文化聖地。
新中國成立以後,仰韶遺址又先後進行了兩次發掘,再次獲得了大批文化遺存,澄清了遺址的文化內涵,同時修正了安特生的一些錯誤認識,為研究中國史前社會發展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研究表明,仰韶遺址長900餘米、寬300餘米,面積30萬平方米。
仰韶中期彩陶盆仰韶遺址所代表的仰韶文化年代距今約7000—50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的中期,是黃河流域勢力最為強大的史前文化,也是中國同時期各類新石器文化中分布范圍最廣泛的一支,共發現遺址1000多處,主要分布區以陝、晉、豫為中心,西達河西走廊,東至魯西,北達冀中和內蒙古河套一帶,南至漢水流域。
以仰韶村等重要遺址的發掘為基礎,綜合地域和時代所造成的文化面貌上的差異,可以將仰韶文化分為三個主要地區、七種類型、三個發展階段。其中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是仰韶文化的發展中心,可分為北首嶺、半坡、廟底溝和西王村等類型,代表了這一地區仰韶文化發展的全過程;在豫中地區可分為廟底溝、大河村類型;在豫北冀南一帶,則可分為後岡、大司空類型。各類型之間在文化面貌上各自有地域特色。
仰韶文化向人們展現了中國母系氏族由繁榮至衰落時期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當時人們過著定居生活,有比較穩定的村落。人們從事鋤耕農業生產,種植粟、黍、稻穀等作物,飼養豬、狗、羊和馬等家畜,採集榛子、栗子、松子和朴樹子等果實及水生物等。彩陶盆內多見魚紋和網紋等形象,是當時漁獵活動的真實寫照。
仰韶文化的房子有圓形和方形半地穴式、圓形和方形地面式,晚期還出現了方形地面連間式,始終以半地穴式房子最為流行。屋內正對門向的中心設一火塘,有些灶坑內嵌有保存火種的夾砂陶罐。有的在門內兩側築有低矮的小牆,有的在門道與居室之間有淺方坑形的門坎。屋內居住面和壁面都塗抹草拌泥土並修整得光滑平整,部分經過烘烤,十分堅硬。圓形房屋周壁牆中有密集的壁柱,室內中間有多根主柱以支撐屋頂,復原起來似現在的蒙古包形式。方形房子結構與圓形房子大體相同,也在坑壁和室內挖有柱洞,復原起來呈四角攢尖的方錐體。
埋葬制度多樣,有單人葬、多人葬、單人一次葬和集體二次葬,葬式有仰身直肢葬、俯身葬、屈肢葬,個別的實行同性合葬,還有瓮棺葬形式。成人都有成片的公共墓地,同一氏族的成員比較集中地埋葬在一起,隨葬品一般比較平均,看不出太明顯的貧富差別。兒童瓮棺則成群或零星地分布在居住區的房屋旁邊,以瓮、罐、缽、盆為葬具。
仰韶文化的制陶技術已相當成熟,最能代表當時的工藝水平。仰韶人有專門燒陶的窯場,有橫穴窯和豎穴窯兩種形式。陶窯由火膛、火道、窯算和窯室等部分組成,陶坯置於窯室底部多孔的窯箅之上。火焰經過底部的火道、火孔進入窯室,燒造出精美的紅陶。一般都用泥條盤築法製成,普遍採用慢輪進行修整,雖然以手工方法製成,但器形規整、色澤光潤、構思巧妙。在陶器表面還施加各種紋飾,其中裝飾作用最強的是彩陶花紋,這是當時最有成就的一種原始藝術。仰韶文化的彩陶紋飾構圖精巧合理,與優美的器物造型相結合,達到了相當完美的境地,成為中國原始藝術創作的範例。半坡類型的彩陶紋飾,以紅地黑花為主,也有原地紅花或加白衣飾黑、紅兩色花的,主要有人面形紋、魚紋、鹿紋等動物形象和象徵草木、穀物的植物花紋。神話化的人面紋圖像,頭上和嘴角都有化妝式的裝飾,似含有某種巫覡性質。魚紋佔主導地位,數量多、變化大、形象也逼真,其組合有單體和復體兩種形式,不少圖案是兩條以上的魚紋相重疊或相連形成一組紋飾,非常生動。廟底溝類型的彩陶紋飾進入了成熟發展期。以弧線、弧邊三角、曲線、圓點和半圓形、鳥紋裝飾等元素,採用二方連續的裝飾方法,構成整組花紋環繞器壁,顯得絢麗多彩,還出現了多彩紋飾,白地或紅地自邊,紫紅彩、白彩相間,更顯得富麗堂皇。
仰韶文化還有一定數量的刻畫符號,目前主要發現在圜底缽口沿的黑彩寬頻紋上,有50多種。這些符號多是在陶器燒成後刻畫上去的,最多的是一道豎劃,其次是二道豎劃、X形、Z形、正鉤形、倒鉤形、T字形等形狀,也有的像植物形,還有其他多種形式。一般認為是起源階段的簡單文字或者是具有文字性質的符號。
在長達2000多年的歷史行程中,仰韶文化不斷吸收周邊文化因素,又給周圍文化以不同程度的影響,逐漸形成為中華民族原始文化的核心部分,共同為中華民族文化機體的形成創造了條件。仰韶遺址的發掘,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中國的遠古文化,在撩開史前文化面紗、觸摸中華文明起源的同時,也拉開了中國田野考古的序幕,在當時起到了科學認識本民族發展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作用,同時也讓外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在歷史上創造的輝煌,它一經發現,立刻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標志,為中國考古學研究的進一步開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