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窪遺址
⑴ 黃泥窪鎮的介紹
黃泥窪鎮位於遼陽縣西部,東鄰沙嶺鎮,南與柳壕鄉毗鄰,西與小北河鎮接壤,北鄰燈塔市界。鎮政府駐地黃泥窪村,距縣政府(直線距離)24公里。全鎮轄14個行政村,即付五道、關口門(龍灣)、黃金屯、伙食倉(道岔子)、二檯子村(胡台)、頭檯子、煙台、黃泥窪、中泗河、三道崗(西坨子)、馬泉村(鍋坑)、代耳灣(六弓台)、南甸子、西岔子,43個自然屯,119個居民組,12175戶,37528口人。其中農業人口35741人,非農業人口1787人。民族有漢、滿、回、朝鮮和錫伯族。黃泥窪鎮的歷史積淀厚重,境內有明代長城遺址、明朝中期始建的金溝窯磚瓦場等。還出土了大量的春秋時期的貨幣。成立於清代的遼陽縣最早的女子學校和19世紀60--70年代的遼陽縣師范學校均建在該鎮。1958年設黃泥窪鄉,後撤鄉屬沙嶺公社,1984年復置黃泥窪鄉,1984年建鎮。1996年,面積105平方千米,人口3.8萬人,轄黃泥窪、西坨子、中泗河、三道、馬家、鍋坑、六弓台、代耳灣、煙台、頭檯子、三檯子、胡家台、黃金屯、龍灣、關口門、付五道、伙昌、道岔子、西岔子、南甸子20個行政村。2002年,鎮政府駐黃泥窪,人口3.7萬人,面積107平方千米,轄黃泥窪、付五道、關家口門、龍灣、胡家台、黃金屯、道岔子、伙食倉、二檯子、頭檯子、煙台、西坨子、中泗河、三道崗、馬泉、鍋坑、六弓台、代耳灣、南甸子、西岔子20個行政村。
⑵ 燕長城的燕長城遺址
燕長城遺址位於昌平縣流村鄉、老峪溝鄉和高崖口鄉交界線。北起黃樓院(原稱皇龍院)北山樑,連接在明朝重新修建的八達嶺長城上(此段原為秦統一後所修),南經泥窪,鍋頂山,老峪溝村南鰲魚嶺折向馬刨泉的北祁嶺,在大村東山出昌平縣境。南北長約30公里。
燕長城
昌平縣古代屬燕國,此段長城始建於戰國末期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當時燕國北方常受東胡人的入侵,俘去大將秦開作為人質。秦開回燕以後,在北部邊境線上,西起造陽(今懷來),東到襄平(今遼陽),修築了防禦牆,秦統一六國後,長城防禦工程北移,有些沿用原長城的走向和基礎,其餘廢除不用。這段長城荒廢之後,自然坍塌嚴重。城牆大部分殘高1.5米,寬2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