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天庭作者不詳
① 西游記後唐僧師徒在天庭任職。簡介記不全了是一部動畫片。挺搞笑的。叫什麼名字
最游記
一個宗抄教和文明襲起源的地方──桃源鄉,人類和妖怪在那裡和平共處,但反派角色玉面公主想讓牛魔王蘇醒而引發怪物突然作亂,致使桃源的妖怪們變得狂暴,世界失去了平衡!為取回妖怪們的自我意識,也為了讓桃源鄉恢復原狀,觀世音菩薩命令三藏一行人前往西域找出原因,並阻止事情的惡化。
② 西遊記中天庭代表是什麼教是反面角色嗎
樓主問的有點主觀了。
不錯,,天庭一方是道教的,最大內的自然是三清了,
跟他們對立的就是容佛教了。
可是兩派爭斗,沒有正義不正義之分的,只求達到目的呢。
至於在書里到底有沒有反面角色呢。我認為沒有。
有的只是讓人深思的角色。這本書的偉大之處就在於此,裡面每個人物都有著認人思考的地方。
例如紅孩兒好了,大家看電視看書看到他都十分開心一小孩么,本領又大。可是你想,不管在書上還是電視上,對他的描述,他哪一點像牛魔王的兒子了,還有他用的本領,三昧真火,老牛可不會這么厲害的本領。還有他怎麼知道老孫怕煙怕火。所以你可以想像,他的來歷沒這么簡單,當然大家都普遍認為他是太上老君的兒子。
所以看書還是不要看這么表面,一心想分正邪。
③ 西遊記作者介紹及歷史背景
1、作者簡介:吳承恩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說家。他生於一個由學官淪落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貧。吳承恩自幼聰明過人,《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文下筆立成。」
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補上「歲貢生」,後流寓南京,長期靠賣文補貼家用。晚年因家貧出任長興縣丞,由於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不久憤而辭官,貧老以終。
2、歷史背景:唐太宗貞觀元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徒步游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
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
後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3)西遊記天庭作者不詳擴展閱讀
《西遊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所以說《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開創者。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像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遊記》以它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
《西遊記》的藝術特色,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像,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
《西遊記》的藝術想像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說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孫悟空活動的世界近於童話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豐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於現實生活,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人情。
《西遊記》的人物,情節,場面,乃至所用的法寶,武器,都極盡幻化之能事,但卻都是凝聚著現實生活的體驗而來,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折射出世態人情,讓讀者能夠理解,樂於接受。
④ 誰有,西遊記之惑亂天庭的小說全本的,百度雲
⑤ 西遊記作者簡介
吳承恩(約1504年-約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江蘇淮安人。
吳承恩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大約活了將近80歲。
吳承恩出生於一個由下級官吏淪落為小商人家庭,他的父親吳銳性格樂觀曠達,奉行常樂哲學,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 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貼。少年時代他就因為文才出眾而在故鄉出了名,受到人們的賞識,認為他科舉及第,「如拾一芥」。《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他除奮好學外,特別喜歡搜奇獵怪,愛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籍。如《百怪錄》、《酉陽雜俎》之類的小說野史,這類五光十色的神話世界,潛默化中養成了搜奇獵怪的嗜好,隨著年齡的增大,這種愛好有增無減。這對他創作《西遊記》有著重大的影響。 30歲後,他搜求的奇聞已「貯滿胸中」了,並且有了創作的打算。50歲左右,他寫了《西遊記》的前十幾回,後來因故中斷了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後完成《西遊記》的創作。
⑥ 《西遊記》原著里,豬八戒、沙僧被貶後,為什麼再也沒去過天庭
首先,被貶戴罪之人,災禍未滿,擅自返回天庭屬於罪上加罪。
其實天庭就跟人間的皇帝是一樣的,一旦有人被判定犯罪,如果不是死罪的話,一般都是發配邊疆或者充軍,打發到苦寒之地接受處罰,在清宮戲中,我們經常看到皇帝會把犯罪的人發配到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永生不得入關,豬八戒和沙僧也是一樣的遭遇,未經過皇帝允許,擅自離開發配之地是罪上加罪,可以隨時隨地處決的。
正好佛家向他們伸出了橄欖枝,他們順勢抓住,給他們指明了一條光明大道,未來可期,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對比天庭的默不作聲,不仁不義,他們在等到新出路之後,肯定會攀附新主子,那麼舊主子自然就不會再去想著巴結了,再去天庭意義也不大,說不定去了還被冷嘲熱諷一頓,何必呢!
最終,豬八戒和沙僧取得了真經,被佛祖封為凈壇使者和金身羅漢,也算得道了,結果很不錯。
⑦ 西遊記文言文版描寫天宮的段落
初登上界,乍入天堂。金光萬道滾紅霓,瑞氣千條噴紫霧。只見那南天門,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寶玉妝成。
兩邊擺數十員鎮天元帥,一員員頂梁靠柱,持銑擁旄;四下列十數個金甲神人,一個個執戟懸鞭,持刀仗劍。外廂猶可,入內驚人:里壁廂有幾根大柱,柱上纏繞著金鱗耀日赤須龍;又有幾座長橋,橋上盤旋著彩羽凌空丹頂鳳……
——出自《西遊記》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
譯:第一次登入天界,就好像進入了天堂。那金光萬道伴隨著滾滾紅霞,祥雲瑞氣籠罩著紫色的煙霧。只見那南天門,是用碧沉沉琉璃,和明晃晃的寶玉裝扮而成。
南天門的兩邊各站著數十名鎮天元帥,每個人都持著武器靠站在樑柱旁;周圍站立著十多個金甲神人,一個個拿著刀劍,持著鞭戟。南天門外廂雖然驚人,卻不及內里出彩:內廂有幾根大柱子,每一根都纏繞著金鱗耀日赤須龍;還有記作長橋,橋上盤旋著彩羽凌空丹頂鳳……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
(7)西遊記天庭作者不詳擴展閱讀:
《西遊記》對後世的影響:
《西遊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所以說《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開創者。
自《西遊記》之後,明代出現了寫作神魔小說的高潮。有朱星祚的《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鄧志謨的《鐵樹記》、《飛劍記》、《咒棗記》、許仲琳的《封神演義》等。
《西遊記》對戲曲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清代宮廷大劇《昇平寶筏》是西遊戲,十本,240出。《西遊記》不但有續作、仿作,對後世的小說、戲曲、寶卷、民俗都產生影響,清朝子弟書里都有《西遊記》的鼓詞,可見影響之大。
⑧ 找一本小說,主角是天庭上的一名小神仙,無意中撿到一本西遊記,然後········,求小說名
是《重寫西遊》,作者:雲墨月
第一回 路旁拾書方開始,殿上搶旨明去路
⑨ 西遊記:原著里寫的道教天庭就那麼弱么
《西遊記》對於佛道二教,一般在學界有四種觀點:崇道抑佛、崇佛抑道、不抑佛道、抨擊佛道。
【一】
崇道抑佛者認為,《西遊記》中的「真經」是脫胎於道教內丹經書《真經歌》中的「真經」,其實質就是道教內丹學中的「真金」(即元氣)。理由如下:
——二者本來都沒有字;
——都是一部共5048卷的大藏經;
——都是大乘佛經;
——都與「造化」有關;
——都能度人成佛成仙。
這一說法得到很多人的贊成,這些人將《西遊記》取「真經」的過程看成道家煉丹的一個生活化實例。這是從崇道的方面入手的。
也有直接論述抑佛的。僅從人物形象看,《西遊記》中唐僧是個窩囊廢,「膿包」(悟空語)。不僅沒有丁點兒法力,更沒有絲毫的英雄氣概,他懦弱、愚昧、懵懂、偏執。缺乏主見,耳根又軟,喜聽奉承和讒言。他面對妖怪的襲擊萬分恐懼,要麼是啼哭不止,要麼是瑟瑟發抖。他怕的是死,懼的是回不了長安。他擔心路途遙遠,困難重重,到頭來不僅取不來真經,反而會白白丟掉性命,對於取經他沒有多大的信心。遇到困難他不是眼淚婆娑,就是跌足嘆息。一切都要依賴悟空,但如果悟空不合他心意了又會使出殺手鐧來加以制裁。
【二】
但有人認為,《西遊記》中有意無意的揚佛抑道,是非常明顯的。最典型的就是濃墨重彩地描寫道教至尊玉皇大帝及其形形色色的天兵天將,被初悟道的孫悟空打得人仰馬翻。道教祖師太上老君雖將其擒住,但最後還被悟空蹬倒八卦爐,太上老君也被他「一捽,捽了個倒栽蔥」,至此,道教的權威被一個小小的潑猴攪得威風掃地,在萬般無奈時只有清佛祖。在佛法無邊的面前,孫悟空連翻多少個筋斗也沒有逃出如來的掌心。最終被鎮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綜觀全書,這一說法似乎有理有據。萬壽山五庄觀的鎮元大仙,是「地仙之祖」,但只能與孫悟空稱兄道弟。他法力無窮,但仍比觀音菩薩略遜一籌。黑風山熊羆是個道教信徒,其同黨就是道士。車遲國國王和比丘國國王都是迷信妖道,或者迫害僧尼,或者欲食小兒心肝。烏雞國的青毛獅子精、木仙庵的樹精、盤絲洞的蜘蛛精、黃花觀的蜈蚣精等都是妖化為道。相反,盡管佛教中也有出了敗類或妖魔,如偷袈裟的老和尚、小雷音寺假佛祖等,但不僅數量遠小於道教妖魔,而且對社會的危害總體不大。
【三】
也有很多學者認為,《西遊記》中的佛道是相容而共生的,兩者沒有地位的高下之分。比如:
——孫悟空大鬧天宮,玉皇大帝扛不住,就去請如來佛;
——教孫悟空法術的師父須菩提祖師,本是一個佛教人物,卻又「說一會道,講一會禪」,更多的以道士形象出現;
——孫悟空、豬八戒是佛門弟子,作者又常常以金公、木母這種道教色彩濃烈的詞彙稱呼;
——孫悟空偷吃人參果後又與鎮元子結為兄弟等等。《西遊記》里佛道二教融合得親密無間,兩個不同的宗教系統卻又和諧地構成一個統一的神話世界。
【四】
甚至,還有人認為,《西遊記》對佛道都有強烈的抨擊,說《西遊記》的主題是——揭露政權和神權結合下的社會黑暗。
佛道二教犯下的罪過隨便列幾條:
——唯我獨尊,肆虐蒼生。上天動不動就發怒,如七十八回玉帝供桌不慎被推到,招致三年大旱。
——縱妖下界,禍害蒼生。取經路途上大部分為禍一方的都是佛界的或是仙界的,有菩薩、壽星、坐騎等等,以致孫悟空一遇妖魔就駕起筋斗雲,取經如來、菩薩,或是直登凌霄寶殿找玉帝。這樣描寫,正是為了揭露妖魔在天上的後台,為讀者展示社會災難的根源之所在。要是沒有悟空的抗議,這些佛道界的妖魔也許不知還要禍害多少老百姓。
——包庇妖孽。那些來自佛界或仙界的妖魔,被制服後往往得到寬恕,而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當然,反對者說這是佛教寬大慈悲的體現)
————————————————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提到《西遊記》:「或雲勸學,或雲談禪,或雲講道,皆闡明理法,文詞甚繁。然作者雖儒生,此書則實出於游戲,亦非語道,故全書儀偶見五行生剋之常談,尤未學佛,故末回至有荒唐無稽之經目,特緣混同之教,流行來久,故其著作。乃亦釋迦與老君同流,真性與元種雜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隨宜附會而已」。
魯迅先生認為《西遊記》並未宣揚佛道,裡面涉及這么多佛道的內容,只是宗教故事長期流行於世所致。
但不管怎樣,在《西遊記》在神奇瑰麗的故事背後,隱藏著作者對當時社會現實中的種種黑惡現象的不滿,進而給予了嚴肅的批判。
作品對當時的統治階級給予了辛辣的嘲諷和無情的批判。作品裡所描寫的天上人間,實際上都沒有一塊干凈的「樂土」,神聖威嚴的天宮和地府,在冠冕堂皇的外衣之下,隱藏著腐敗和丑惡。唐太宗魂游地府時,判官崔珏因為生前是「先皇帝駕前之臣」,更因收到當朝宰相魏徵的求情,而他與魏徵又是「八拜之交,相知甚厚」(第十回)所以就私改生死簿,讓唐太宗得以延年二十,還魂陽世。烏雞國那個獅猁怪,因為他「官吏情熟」,與神佛閻王有親,所以就仗勢欺人,不但霸佔王位,害死國王,而且使烏雞國王「無門投告」,有冤難伸 (第三十七回),一個國王尚且有如此經歷,黎民百姓的生存狀況可想而知。
最具諷刺意味的是,當唐僧師徒四人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了西天「極樂世界」時,卻因為「不曾備得人事」,被阿儺、伽葉二尊者「掯財作弊」,不肯「白手傳經」。為了取得真經,唐僧只得把那隻「沿途化齋」的飯碗——紫金缽盂都獻了出去。書中寫道:「那阿儺接了,但微微而笑。被那些管珍樓的力士,管香積的庖丁,看閣的尊者,你抹他臉,我撲他背,彈指的,扭唇的,一個個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經的人事!須臾把臉皮都羞皺了,只是拿著缽盂不放。更可氣的是如來的話語:「佛祖笑:『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止討了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來子孫沒錢使用。」 (第九十八回) 從這里,我們一眼可知貪腐的源頭是在哪裡。
即便是最高統治者,作品也大膽的給予無情的諷刺和揭露。車遲國的那個國王,根本不懂為君之道,是非不辯,寵信奸佞,把邪道奉為國師,是個十足的昏君。胡適先生考證的吳承恩大概生於正德之末(約1520年),死於萬曆之初,恰好經歷了嘉靖朝的昏庸政治。我們把車遲國王和嘉靖皇帝比一比,就不難發現,這位國王的一言一行,就是現實中崇奉道教,自號什麼「靈宵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的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璁的一面鏡子。
嘉靖皇帝在位長達45年(1521—1566),當時文有楊廷和、海瑞,武有俞大猷、戚繼光,朝中不乏能人志士,但嘉靖帝對內不修朝綱,不問政事,任由嚴嵩、嚴世蕃父子專擅朝政;對外疆界荒蕪,武備鬆弛,使得倭患不斷,黎民塗炭。而他自己的主要興趣和唯一志向僅僅在於向神仙祈禱和覓取道家的秘方以期長生不死。書中描寫的其他帝王也好不到哪去:比丘國王受妖道蠱惑要拿小兒作葯引;寶象國國王,「愚迷肉眼不識妖精」,與黃袍怪「認了親眷」;烏雞國國王同青毛獅子精「八拜為交,以兄弟稱之」,即便書中備受稱譽的鳳仙郡郡侯,也只是個不能齊家(連妻子也管不好)、不能治國(紓解民困)窩囊廢而已。
人間的帝王或崇信邪道或沉迷女色,多是昏庸無能之輩。那麼天上的玉帝呢?這個庄嚴的偶像,在《西遊記》里也是一個賢愚莫辯,專橫獨斷人物。一方面,他對待孫悟空這樣的造反者,在太白金星,太上老君一夥的策劃和支持下,設騙局,搞陰謀,軟硬兼施,無所不用其極;另一方面,對黎民百姓,極盡欺壓之能事,例如對鳳仙郡里的那些順民,因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一己之私怨,遷怒全體人民,三年不雨,把人往絕路上逼。書中借鳳仙郡郡侯之口描繪了鳳仙郡民的慘狀:「一連三載遇乾旱,草子不生絕五穀。大小人家買賣難,十門九戶俱啼哭。三停餓死二停人,一停還似風中燭。」而玉帝的暴行卻看不到盡頭:「有一座米山,約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約有二十丈高下。米山邊有一隻拳大之雞,在那裡緊一嘴,慢一嘴,嗛那米吃。面山邊有一隻金毛哈巴狗兒,在那裡長一舌,短一舌,餂那面吃。左邊懸一座鐵架子,架上掛一把金鎖,約有一尺三四寸長短,鎖梃有指頭粗細,下面有一盞明燈,燈焰兒燎著那鎖梃。直等雞嗛了米盡,狗餂得面盡,燈焰燎斷鎖梃,那方才該下雨哩。」這是何等殘暴的統治,不給人民一點出路,卻還要假仁假義的美化自己的惡行,厚顏無恥的自稱「公平」(第八十七回)。在這些統治者身上,人們可以看到人間那些昏庸貪婪,作威作福的封建帝王和官僚的真面目。
《西遊記》盡情地嘲弄,諷刺了統治階級的昏庸無能,荒淫殘暴,揭露了當時社會那種官官相護,徇情枉法,貪贓行賄等種種黑暗腐敗現象。也對當時社會上的地方強梁以及東、西廠、錦衣衛特務等黑惡勢力給予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師徒四人在取經途中遇到的許多妖魔鬼怪,大多是當時社會中欺壓良善,危害人民的社會黑惡勢力的寫照,作者都對他們進行了無情的撕破,赤裸裸地擺放在我們面前。取經途中,幾乎每一座山都有妖精或者是強盜,他們佔山為王,禍害一方。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在平頂山佔山為王,搶劫過往客商;通天河裡的靈感大王,吃擺渡過河的客商,見了唐僧還要吃唐僧肉;波月洞里的黃毛怪,搶了國王之公主,霸佔為妻;牛魔王夫婦控制了火焰山的地盤,因收不到保護費,就不讓下雨,導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
總而言之,盡管《西遊記》的作者充分馳騁浪漫主義的奇思妙想,把讀者引向遠離塵俗的神魔世界,但細細讀來,我們仍然可以發現,作者想像的翅膀飛得再高也沒有離開的現實的土壤。西遊記中的人物設定和情節展開,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基本都有其真實的身影。「不論是作者精心構建的神魔體系,還是眾神佛妖魔的形象特徵,都是現實社會的折光與投影。」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西遊記》依然有其深刻的現實意義。只要把西遊記里的人物關系和當今林林總總的社會現象一對比,每個人都能感覺到這根本不是什麼浪漫主義的神話,分明是現實題材的一部大戲。作者醞釀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系與現代社會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出入,不論是神,是魔,一旦置於作者所構建的體系之中,它們的行為便都顯得「人化」了。其相互間的關系,越看越近乎現實社會的人際關系。因此,我們可以說:作者對書中人物的諷刺和批判就是對現實社會的諷刺和批判!恰如魯迅先生所說:「『諷刺』的生命是真實,不必是實有的事,但必須是會有的實情。」
⑩ 西遊記取經途中的妖怪都有天庭背景,這體現了作者什麼用意
有背景的情況下 就當孫悟空最後要打死的時候 主人出現了 最後還是活著帶回去了版 或者就連土地公權都知道這個妖怪的背景 而就這個孫悟空不知道 而那些沒有背景被咬 要麼被神仙殺死 要麼被孫悟空打死 其他人都在旁邊看著 那些有背景的就好比現在的富二代 那些沒背景的就好比那些農民工 沒有人在乎農民工 而那些富二代 不管做什麼事情 都有人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