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大溪猿人遺址

大溪猿人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19 14:52:46

A. 我國原始社會古村落遺址有哪些

我國的原始社會遺址如下:
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
四川巫山龍骨坡(前200萬年)
安徽繁昌人字洞(前200萬年)
山西芮城西侯渡(前180萬年)
雲南楚雄元謀人(前170萬年)
河北陽原小長梁、東谷蛇(前100萬年)
四川古藺石屏野貓洞
以上,在地質學上屬更新世早期。
陝西藍田人(前100萬年)
南京市郊區「南京人」(前六十二萬年至五十八萬年)
北京周口店人(前505萬年)
山西芮城河
河南南召雲陽
河北鄖縣梅鋪
大冶石龍頭
安徽和縣陶店
貴族黔西觀音洞
遼寧營口金牛山
本溪廟後山
以上地質年代屬更新世中期(前五十萬年至三十萬年左右)。其中最著名的是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特徵:以打制石器為主要生產工具,過著採集和狩獵生活。
舊石器時代中期遺址
廣東陽春獨石子
遼寧營口金牛山人(從猿人到早期智人過渡)
陝西大荔甜水溝人(從猿人到早期智人過渡)
山西襄汾丁村(從猿人到早期智人過渡)
山西陽高許家窖人(從猿人到早期智人過渡)
廣東曲江馬壩人(典型的早期智人)
貴州相梓岩灰洞
湖北長陽下丁家(典型的早期智人)
遼寧喀左鴿子洞
四川資陽縣黃鱔溪
雲南富源大河鄉茨托村(早期智人)
以上地質年代屬更新世晚期(距今約十萬年前)。
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雲南麗江木家橋人
黑龍江呼瑪十八站
吉林安圖明月鎮人
內蒙烏審旗薩拉烏蘇沿岸
寧夏寧武水洞溝
山東新泰鳥珠台新泰人
山西朔縣峙峪
貴州普定穿洞人
河南安陽小南海
河北陽原虎頭梁
安徽泗洪下草灣人
山西沁水下川
內蒙呼和浩特大窯
四川漢源富林
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
廣西柳江通天岩
青海可可西里
西藏定日蘇熱、申扎雄梅
台灣台南左鎮、台東長濱
以上地質年代屬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開始,距今前三萬至一萬年,同屬晚期智人。
舊石器與新石器時代的過渡期遺址
陝西大荔沙苑
河南許昌靈井
山西懷仁鵝毛口
山西沁水下川
封開黃岩洞
江西萬年仙人洞
廣西南寧豹子頭
哈爾濱顧鄉屯
滿洲里扎賚諾爾
廣西武鳴
洞庭湖區人工培植水稻遺址
湖南城頭山古城遺址及水稻田、祭壇遺址
以上地質上屬全新世,距今前一萬年至七八千年。北方新石器時代遺址(前六千年至二千年)
磁山、裴李崗文化遺址(武安西和新鄭西北)遍布武安以南和河南中部(前六千年至五千年)
北辛庄、大汶口文化遺址(前五千四百年至二千五百年)。在山東滕縣東南和泰安縣南,其文化遺存的堆積可分為三期,後期約為公元前4550至4350年間,與磁山文化基本是同一時期。前二千五百年以後,發展為山東龍山文化。
老官台文化遺址(前六千年左右),在陝西華縣。
大地灣文化遺址(前五千八百年至五千四百年),在甘肅秦安縣。分布在渭水流域及漢水上游。
以上均早於仰韶文化,在上述幾處遺址中已發現了穀物,人們已掌握了種植、飼養、漁獵,制陶術及編織技術,早於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遺址(前五千年至三千年)屬黃帝族文化,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文化遺跡,地區較廣泛,代表性較強,是考古學上的重要時期。
仰韶在河南澠池。以此為代表的文化遺址遍布於豫、陝、晉、冀等省以及東至魯西北,北至河套,西至寧夏隴西,南至鄂西北,分為半坡(西安)、廟底溝(三門峽)、西壬村(山西芮城)、王灣(洛陽)、大河村(鄭州)、後崗、大司空樹(安陽)等類型。
其中:後崗文化下層屬炎帝族文化,上層為小屯文化,屬商文化。
山西襄汾陶寺村古城遺址(約四五千年前)
馬家窖文化遺址(前3300-2050年)
馬家窯在甘肅臨洮,以此為代表,包括石嶺下、馬家窯、半山、馬廠四種類型。主要分布於東起甘肅渭河流域,西至河西走廓和青海河湟地區,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個分支,又名甘肅仰韶文化。
龍山文化遺址(前2900-1900年)屬夏文化。
以山東章丘龍山鎮城子崖為代表,分布於山東、蘇北、皖北、河南、河北、山西、陝西、及遼東半島南端、鄂西北、河套東北隅等地。分為廟底溝二期文化,以安陽後崗為代表的河南龍山,以城子崖、日照為代表的山西龍山文化(典型的龍山文化),以長安客省庄為代表的陝西龍山文化,以襄汾陶寺為代表的陶寺型龍山文化五種類型
齊家文化遺址(前二千年左右)
在甘肅廣河齊家坪遺址為代表,分布於東起甘肅涇渭,西抵青海河、湟,南至甘南白龍江流域,北入內蒙阿拉善。上承馬家窯文化,晚期進入青銅時代早期,約與中原夏朝同時。
紅山文化遺址(前3500年左右)
以內蒙赤峰市東北紅山後遺址為代表,分布於內蒙東南部、遼寧西部、河北北部、吉林西北部。相對時間與中原仰韶文化大致相當。
南方新石器時代遺址(前五千年至二千年)
青蓮崗(江蘇淮安東北),青蓮崗遺址在江蘇淮安東北,北陰陽營文化(南京市南大校內)(前五千四百年至三千年),以此為代表廣泛分布在江蘇淮河下游和寧鎮地區以及安徽東南部。
西藏昌都卡若和拉薩市北郊曲貢村遺址(前五千五至四千年)。
四川廣漢月亮灣三星堆古蜀國文化遺址(還在發掘中)(前三千年至一千年)
江川李家山、昆明晉寧石寨山戰國,西漢時期古滇文化遺址(前二百年左右)
昆明官渡區羊甫頭戰國時期滇王國文化遺址(正在發掘中)(前五百年左右)
大溪文化(前四千四百年至三千三百年)
以四川巫山大溪遺址為代表分布於東至湖北江陵、公安,南至湖南澧水流域,洞庭湖北岸,北抵漢水中游等地。
屈家嶺文化(前三千五百年至前二千六百年)
以湖北京山屈家嶺遺址為代表,分布於湖北江漢平原至河南南陽盆地。
河姆渡文化(前五千年至前三千三百年)
以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為代表,分布於寧波紹興平原的東部,越海東達舟山群島。
馬家濱、崧澤文化(前五千年至四千年)
以浙江嘉興馬家濱遺址為代表,分布於錢塘江以北,西北至常州一帶太湖流域。舊稱江南青蓮崗文化。後發展為上海青浦縣東的崧澤文化,其後,又發展為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前三千三百年至二千三百年)
以浙江餘杭良渚鎮遺址為代表,分布於太湖流域及寧波、紹興平原西部,舊稱杭州灣龍山文化。
其他原始文化:
普遍分布於長江中下游以南,越海至台灣、海南島。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起,延續時間較長,各地文化面貌亦各不相同。

B. 中國古代文明遺址有哪些

黃河水和黃河精神哺育了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在古老的黃河流域,演出了一幕專幕壯麗輝煌的劇目,回報母屬親河的養育之恩。
150萬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其後,100萬年前的蘭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生活繁衍,繼續為黃河文明的誕生默默耕耘。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晚期智人,奏響了古老黃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他們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帝王統領著中華民族把古代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頂峰。火葯、指南針、造紙、印刷術,唐詩、宋詞、元曲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發明創造和科學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

C. 請問四川在歷史上產生過幾個古文明

四川古文化序列概述

趙殿增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四川盆地是巴蜀文明的起源和發展的搖籃,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以來特別是近二十年來的考古發現,為我們探討四川古文化的內涵和發展序列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並涌現出一批頗有見地的研究成果。這里在吸收前輩和今人學者的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一些看法,作為引玉之磚。本文主要是概述一下四川盆地及周邊地區漢代以前古文化的地域分布、年代序列、發展過程的簡況,略談各期各區文化之間的基本關系,以及長江上游古代文明和古蜀歷史發展的簡要歷程。
長江上游的古文化最早產生於一二百萬年前的更新世早期。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是兩處早期人類化石——「巫山猿人」和「元謀猿人」。 「巫山猿人」出土在四川省巫山縣大廟鎮龍骨坡村,發現有四顆猿人牙齒和一段下頜骨,距今年代約204萬年前⑴,同出的有石器和獸骨,稱為「龍骨坡文化」 ⑵。「元謀猿人」出土在雲南省元謀縣上蚌那村,發現有兩顆猿人的上門齒,距今年代約170萬年前,同出的有石器和用火遺跡⑶。這些發現對探索人類起源具有重要意義,也證明長江上游有悠久的古文化歷史,是人類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在數萬年前的更新世晚期階段,長江上游發現有多處古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時代文化。在四川盆地就有「資陽人」⑷、「銅梁人」 ⑸、鯉魚橋文化⑹、富林文化⑺、回龍灣洞穴遺址⑻等眾多文化遺存,表明數萬年前長江上游己是古人類的一處重要聚居地。
進入數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四川盆地及周邊地區的古文化遺存不僅數量大大增加,而且各地區文化面貌呈現出不同的特徵,開始形成一些區系文化類型。它們之間文化因素和面貌有明顯的區別,同時又在不同階段不同層面上產生過各種形式的聯系。各地區性文化本身特色都非常明顯,它們之間橫向的區別遠大於縱向的聯系,因此還未能形成清晰的年代譜系。對四川盆地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主要是分區來進行介紹的,各區的年代先後參差不一。不過從總的時代來看,大約存在著一種從盆地外緣向內部發展的趨勢,其中可能主要是從北面、東面和西北面向盆地中心區域發展。但它又不是簡單的傳播,而是一種復雜的、多層次的文化交流。要理清其中的關系,尚需做大量的工作。
從現有資料分析,四川盆地及周邊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初步分為新石器時代早中期、中期、晚期三個發展時期,可以劃分成六個地區文化類型,各自又有若干個不同的發展階段。這里大體按年代早晚分區作一簡述,並對其文化關系和發展序列進行初步的分析。
漢水上游的新石器在長江上游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時代最早。距今7000年左右的「前仰韶文化」時期,在漢中西鄉發現了「李家村文化」, 它與陝西老官台文化、河北裴李崗文化時代相當,以圈足碗、平底缽、小乳突狀三足器為特色⑼。在仰韶文化階段,漢水上游出現了龍崗寺等一批典型遺址和墓地,主要遺存屬於半坡類型,距今年代為6000-6000年左右⑽。此外還發現幾處有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和龍山文化階段的遺址,距今年代在4、5千年前,說明漢水上游地區也存在著以磨光黑陶和紅胎黑皮陶為特徵的龍山文化⑾。
川北山丘區,是四川盆地內目前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時代較早的地區。其中廣元中子鋪遺址下層文化發現有類似李家村文化的小乳突狀三足器,距今年代為6、7千年前,可能與李家村文化有一些關系。但中子鋪遺址的典型器物是細石器和夾砂繩紋陶罐等,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⑿。中子鋪遺址上層文化則以夾砂紅褐陶、飾繩紋、口沿呈花邊狀的陶罐等為特色,與廣元張家坡、鄧家坪,巴中月亮岩、通江擂鼓寨、綿陽邊堆山等遺址共同構成了川北山丘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個地方文化類型,距今年代為5500年左右至4000年前⒀。它們與川西平原和川東三峽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之間有較密切的關系。
川東三峽區是四川盆地新石器時代文化又一個發展較早的地區,主要遺存分為兩個階段。在仰韶文化階段,三峽以東出現了發達的彩陶文化——大溪文化,典型器物有彩陶瓶、碗,紅陶豆、罐,黑陶杯等,距今年代為6300-5000年左右。不過大溪文化的主要分布區在江漢平原的西部,最西只到達巫山大溪遺址,並未在四川盆地內發展起來⒁。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階段,川東三峽地區出現了豐富多樣的古文化,近幾年在三峽庫區發掘和初步命名的有哨棚嘴一期文化⒂(或稱中壩文化)、魏家梁子文化⒃、老關廟文化⒄等,典型器物有寬平沿盆(罐)、花邊口繩紋深腹罐、缽、碗等,時代距今約在5000-4000年間。這些文化與三峽以東的湖北龍山文化、川西平原區的寶墩文化、以及川北、川西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都有一些關系,構成了四川盆地新石器時代晚期古文化群體。
從川西北高原峽谷區,沿橫斷山脈向南,到川西南高山河谷區,是一個文化和民族走廊地帶,這里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也呈現出復雜多樣的面貌。川西北高原峽谷區的岷江上遊河谷中,曾發現有類似於馬家窯文化的彩陶文化遺存,時代可能早到距今5000年前,但並未深入到四川盆地之內⒅。另有一些地方特色突出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出現,如中路文化等,在5000-3000年前形成自身的發展序列⒆。川西南高山河谷區的安寧河、雅礱江流域,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典型遺址有橫欄山遺址⒇、禮州遺址(21)、轎頂山遺址(22)等,地方特色明顯,有些年代可延續到距今3000多年,並與商周秦漢時期西南夷一些少數民族文化遺存有某種聯系。
四川盆地中心區的新石器文化出現較晚,大約到4500-4000年間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階段,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川西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才迅速發展起來,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寶墩文化」 (23),很快建成了頗具規模的史前城址群(24),並與繼後出現的高度發達的三星堆文化有直接的關系,成為四川考古學文化和文明起源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一環。
四川盆地大約在距今4000年以後逐步進入青銅時代。四川正式形式成高度發達的古代文明,是在距今4000-3200年左右青銅時代前期的「三星堆文化」階段。三星堆文化是在本地「寶墩文化」(又曾稱為「三星堆一期文化」)的基礎之上,廣泛吸收了夏、商等其他文化因素,形成了具有特獨面貌的一種考古學文化(25)。它以三星堆遺址的第二、第三期為典型代表,以小平底罐、高柄豆、三瘦袋足器、鳥頭形器把等為典型陶器群(26)。其分布范圍主要是在從成都平原到三峽內外的一條帶狀地區,至少可分為典型遺址除了三星堆遺址之外,還有新都桂林村遺址、成都十二橋遺址的早期階段,三峽以西的中子鋪遺址、哨棚嘴遺址的中期階段(27),萬縣中壩子遺址(28),以及三峽以東的中堡島遺址上層、朝天嘴遺址、紅花套遺址(29)等數十個遺址,成為當時四川盆地當時一種主要的考古學文化。
三星堆文化階段在三星堆遺址形成面積達360萬平方米的宏偉的古城,出現了密集的房屋遺址和相關聚落群體,發現了眾多祭祀坑和灰坑、作坊、墓葬,出土有大量青銅器、玉石器、金器和象牙等珍貴文物,表明三星堆遺址己經形成了一個重要的方國(30)。它以其獨具特色的原始宗教信仰、神奇優美的造型藝術、多元文化的有機融合等為顯著特徵,成為長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在中華民族早期文明的形成和發展史上佔有光輝的篇章(31)。
在三星堆文化興起之後,寶墩等到史前城址群迅速廢棄,被三星堆古城所取代。三星堆文化本身尚可分為兩期和若干段。不同地區的三星堆文化又可以分為幾個區系類型。大約在距今3200年前後,三星堆文化逐步被新興的「十二橋文化」所取代。三星堆遺址也於距今3000年左右被徹底廢棄,四川盆地的古文化中心轉移到成都地區,古蜀文明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十二橋文化」是四川盆地青銅時代中期的一種考古學文化,距今年代約在3200-2600年前。它介於「三星堆文化」和春秋戰國時期的「晚期巴蜀文化」,構成了四川盆地考古學文化序列的又一個重要環節。十二橋文化以1985-1989年發掘 的成都十二橋遺址為典型代表(32),近幾年來在成都市西部先後發掘了撫琴小區(33)、指揮亍(34)、新一村等十多個文化面貌相似的古遺址,構成了「十二橋遺址群」。在四川盆地及周邊地區,也發現有的許多接近於十二橋文化的古文化遺存,如雅安沙溪遺址(35)、漢源麻家山遺址、閬中坪是遺址(36)、三峽以西的中壩遺址、哨棚嘴遺址的晚期階段,以及三峽以東的中堡島遺址、朝天嘴遺址、紅花套遺址等數十個遺址的上層遺存,乃至於漢水上游的部分遺址和寶雞茹家莊遺址(37)等。其分布范圍大大超過了三星堆文化。是四川盆地分布廣泛的一種重要的考古學文化。特別是近兩年發現發掘的成都金沙遺址(38)和黃忠遺址,大大豐富了十二橋文化的內涵。
十二橋文化以尖底器物為重要的器形特徵,包括尖底杯、尖底盞、尖底罐,還有高直領壺、侈口罐、淺圜底釜等。以十二橋遺址下層和新一村遺址為代表,十二橋文化可分為商周、西周到春秋兩期,各自又可分若干段(39)。十二橋文化早期包含有某些三星堆文化因素,三星堆遺址的第四期也應歸屬於十二橋文化的范疇。十二橋文化晚期除了尖底器形制變化之外,還較多 地出現矮圈足豆、侈口罐、淺圜底釜等器物。十二橋遺址木建築群、羊子山遺址大型土台(40)、彭縣竹瓦亍多組列壘(41)、特別是金沙遺址大批金、銅、玉、石禮器的發現,包括金帶、玉琮、銅人、石虎等,證明十二橋文化是繼三星堆文化之後古蜀文明發展的又一個高峰。春秋時期十二橋文化類型的遺址大多曾被洪水沖毀,從而留下了某種文化缺環。
四川盆地青銅時代晚期,即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古蜀文明發展的最後一個高峰,這就是以船棺葬土坑墓群和「巴蜀式銅兵器」為代表的文化,傳統上稱之為「巴蜀文化」 (42),近幾年來為了將它們與三星堆、十二橋等早中欺期巴蜀文化區別開來,改稱為「晚期巴蜀文化」 (43)。「巴蜀式銅兵器」的典型器物有柳葉形劍、長校矛、煙荷包式鉞、三角形戈等。銅容器以釜、鍪、甑為典型器物組合。銅禮器以壘 、壺、鼎、豆等,而且常常以五件為一套。還出土有許多巴蜀式印章。晚期巴蜀文化的遺址發掘的比較少,僅有成都市青羊宮遺址(44)、上汪家拐(45)等幾處。但戰國時期巴蜀文化的墓葬群和銅兵器己廣泛分布於四川盆地全境和附近一些省份,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文化群體。成都市商業亍大型船棺葬(46)、新都戰國木槨墓(47)、涪陵小田溪土坑墓群(48),可能是巴蜀王族或國王的陵墓。表明晚期巴蜀文化階段形成了古蜀文明發展的最後一個高峰。
公元前316年秦並巴蜀,巴蜀文化在較寬松的管轄之下得到進一步發展,一直到西漢中期漢武帝前後。這就形成了秦漢初期四川地區本土文化與漢文化的一個相互融合的階段。從考古學文化來看,戰國時期高度發達的船棺葬、土坑墓群和「巴蜀式銅兵器群」,在秦並巴蜀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仍然得到保持和發展,巴縣冬筍壩、昭化寶輪院(49)、什邡城關鎮(50)等一批大型船棺葬、土坑墓群,一直沿用到戰國末年至西漢時期,典型器物則在與外來文化因素結合中不斷變化。涪陵小田溪巴王族陵墓也有的晚至戰國晚期(如3號墓年代在公元前278年以後)。與此同時秦漢文化因素迅速傳入,出現了羊子山172號墓(51)等以秦漢典型器物為主的墓葬。都江堰水利工程也在這時興建起來,巴蜀地區成為了「天府之國」。
到公元前100年左右的漢武帝以後,四川地區的古文化面貌與新興的多元一統的漢文化基本融為一體,長江上游古文化的發展到此告一段落。
這里再適當與歷史文獻相結合,探索一下長江上游古代文明和古蜀歷史的發展歷程。
考古資料是古文化發展的某種反映,但它不等同於歷史,更不可能全面解釋歷史。考古學文化的分期與分區,主要依據的是物質文化實物資料的劃分,各階段的界限都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象歷史學那樣以某個事件或具體年代明確劃分開。也就是說,考古學文化地劃分並不等同於歷史的分期,兩者不應進行簡單的類比。另一方面,重大的社會變化和歷史發展階段,又會在物質文化上反映出來。所以某地有代表性的考古學文化也必然與當地的大的歷史發展階段有某種內在的聯系,特別是進入青銅時代的歷史時期更是如此。基於這種認識,我們在主要介紹考古學文化資料的基礎上,適度結合有關歷史文獻,對長江上游重要考古文化所表現的古代文明發展和古蜀歷史的歷程,進行了一些宏觀的探索。
歷史學家一般都認為古蜀國曾有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氏等幾代首領是大體可信的。從四川盆地歷史沿革和考古學資料所反映的古文化序列中可以看出,兩者之間存在著某種內在的關系。幾代歷史學家和考古工作者己對兩者的聯系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半個世紀來,研究者己基本認同以船棺葬和「巴蜀式銅兵器」為代表的春秋戰國時期的 「晚期巴蜀文化」 或「巴蜀文化」,是「開明氏蜀國」的物質文化遺存,表現了巴蜀文化在秦並巴蜀之前最後一個歷史階段的面貌。三星堆遺址深入發掘之後,多數學者己傾向於三星堆文化的繁榮階段是「魚鳧氏蜀國」時期的看法。近十幾年來十二橋文化遺址群的一系列重要發現,填補了三星堆文化與晚期巴蜀文化之間的缺環,從而提出了「十二橋文化」有可能是「杜宇氏蜀國」時期物質文化遺存的觀點。至於「三星堆文化一期文化」即「寶墩文化」階段,則可能與蠶叢氏或柏灌氏蜀王有關。這就初步確認了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氏蜀國的物質文化遺存。這就為深入研究古蜀王國的歷史提供了有利條件(52)。
從文明進程的角度看,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橋文化、晚期巴蜀文化、秦漢初期的古文化分別處於古蜀文明的起源、形成、發展、與秦漢文化的不同階段,經歷了從古國、方國到帝國這樣一個完整過程,成為中華文明共同體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也集中代表了長江上游古代文明的發展歷程。
通過對考古發現的實物資料的描述和歸納,可以具體地概括以四川盆地為重點的長江上游古文化序列。李學勤先生最近強調指出:「可以斷言,如果沒有對巴蜀文化的深入研究,便不能構成中國文明起源和發展的完整圖景。考慮到巴蜀文化本身的特色,以及其與中原、西部、南方各各古代文化間具有的種種關系,中國文明研究中的不少問題,恐怕必須由巴蜀文化求得解決」(53)。希望經過眾多學者的不斷努力,會更好地展示四川盆地以巴蜀文化為中心的古文化發展進程和具體面貌,探討其在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D. 我國有史以來全部重大的考古發現有哪些

1、北京周口店遺址與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2、雲南元謀人遺址
3、陝西藍田人遺址
4、金牛山遺址及金牛山人
5、馬壩人遺址
6、泥河灣舊石器時代遺址群
7、丁村遺址
8、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
9、玉蟾岩遺址
10、裴李崗遺址
11、賈湖遺址
12、興隆窪遺址
13、大地灣遺址
14、仰韶遺址
15、半坡遺址
16、姜寨遺址
17、後岡遺址
18、廟底溝遺址
19、大汶口遺址
20、河姆渡遺址
21、大溪遺址
22、城頭山遺址
23、屈家嶺遺址
24、崧澤遺址
25、馬家窯遺址
26、柳灣墓地
27、牛河梁遺址
28、城子崖遺址
29、良渚文化遺址群
30、石家河遺址群
31、陶寺遺址
32、王城崗遺址
33、齊家坪遺址
34、卡若遺址
35、石峽遺址
36、東灣仔北遺址
37、圓山遺址
38、二里頭遺址
39、東下馮遺址
40、夏家店遺址
41、大甸子遺址和墓地
42、偃師商城
43、鄭州商城遺址
44、盤龍城遺址
45、安陽殷墟遺址
46、吳城遺址
47、新干大墓
48、三星堆祭祀器物坑
49、周原遺址
50、豐鎬遺址與墓地
51、琉璃河遺址
52、晉侯墓地
53、三門峽虢國墓地與上陽城遺址
54、晉國故城遺址
55、鄭韓故城
56、燕下都遺址
57、曾侯乙墓
58、紀南城周圍的墓葬群
59、中山王陵
60、銅綠山礦冶遺址
61、秦咸陽城及秦宮殿遺址
62、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63、睡虎地與龍崗秦墓
64、漢長安城遺址
65、居延漢代遺址與簡牘
66、西漢帝陵與陵園遺址
67、燒溝漢墓
68、銀雀山漢墓
69、滿城漢墓
70、漢代楚王陵
71、馬王堆漢墓
72、南越王墓
73、石寨山滇人墓地
74、漢魏洛陽城
75、樓蘭故城遺址
76、尼雅遺址
77、鄴城遺址
78、走馬樓孫吳簡牘
79、南京東晉——南朝帝王陵墓和大族家族墓地
80、集安高句麗王室與貴族墓葬
81、雲崗石窟
82、龍門石窟
83、敦煌莫高窟
84、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
85、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
86、隋唐洛陽城遺址
87、隋代虞弘墓
88、唐代帝陵陪葬墓
89、法門寺塔基與地宮
90、阿斯塔那墓地
91、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
92、南唐二陵
93、白沙宋墓
94、遼陳國公主墓
95、龍泉青瓷窯址
96、耀州窯遺址
97、西夏王陵
98、古格故城遺址
99、元大都遺址
100、明定陵

E. 中國發現的史前文明有哪些

泥河灣文化
按地質年代和考古鑒定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即以小長梁遺址和馬圈溝遺址為代表的泥河灣早期遺址群(距今約150—200萬年),以侯家窯遺址為代表的泥河灣中期遺址群(距今約10—30萬年),以虎頭梁遺址為代表的泥河灣晚期遺址群(距今約萬年). 是迄今為止,東亞地區發現的最早的具有確切地層的人類活動遺址,對人類起源於非洲衣索比亞的一元論提出了挑戰。

良渚文化
距今5300年至4300年,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代表之一,1936年才被發現,目前發現的遺址集中分布在上海周邊的長江三角洲地區

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是東北地區以出土玉器為主要特徵的新石器文化,萌芽於公元前8000~6000年前後,發展於公元前5000~4500年前後,輝煌於公元前4000~2500年前後,一般把公元前6000~3000年這一時期帶有紅山文化特徵的玉石器通稱為紅山文化

仰韶文化
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廣泛,延續之久長,內涵之豐富,影響之深遠,而成為中國諸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支主幹,它展現了中國母系氏族制繁榮至衰落時期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

半坡文化
半坡文化屬黃河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位於陝西省西安半坡村。年代約為公元前4800—4300年,半坡村的原始居民是定居的,以氏族或部落為單位,建立村落。半坡是一個沒有貧富差別的原始社會

三星村遺址
三星村遺址位於江蘇金壇市西崗三星村,年代為公元前4500—3500年左右。它對長江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和文明起源等課題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為中國新石器時代區域研究、體質人類學研究增添了新資料。相當於長江下游地區崧澤文化早期到馬家浜文化中晚用。出土的距今6000年前的石鉞,是一件禮器,表示擁有者的權力、身份、地位。較目前最早最完整的良渚文化玉鉞的年代早1000餘年。

等等,當然沒有瑪雅文明那麼神奇,不過我國的史前文明還是很實在的

F. 中國史前文明

肯定有的,
《中國史前神話解密》 《人類文明起源研究》
還有歷代史書中有引用過,如《太平御覽》中引用過的《三五歷記》等
都是描繪中國有史前文明的書籍
泥河灣文化 按地質年代和考古鑒定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即以小長梁遺址和馬圈溝遺址為代表的泥河灣早期遺址群(距今約150—200萬年),以侯家窯遺址為代表的泥河灣中期遺址群(距今約10—30萬年),以虎頭梁遺址為代表的泥河灣晚期遺址群(距今約萬年). 是迄今為止,東亞地區發現的最早的具有確切地層的人類活動遺址,對人類起源於非洲衣索比亞的一元論提出了挑戰。
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至4300年,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代表之一,1936年才被發現,目前發現的遺址集中分布在上海周邊的長江三角洲地區。
中國發現的遠古人類遺址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著名的北京猿人距今約四五十萬年。

舊石器時代指距今約一萬年以前的時期,新石器時代指距今一萬年左右到四千年左右的時期。

泥河灣文化 按地質年代和考古鑒定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即以小長梁遺址和馬圈溝遺址為代表的泥河灣早期遺址群(距今約150—200萬年),以侯家窯遺址為代表的泥河灣中期遺址群(距今約10—30萬年),以虎頭梁遺址為代表的泥河灣晚期遺址群(距今約萬年). 是迄今為止,東亞地區發現的最早的具有確切地層的人類活動遺址,對人類起源於非洲衣索比亞的一元論提出了挑戰。

距今2萬~10萬年間浙江寧紹平原是越族人發展的一個基地。

距今1.5萬年寧紹平原自然環境惡化,迫使越族人幾次大規模遷徙。

以下是新石器時期我國主要文化遺存簡單記略:

距今1萬年左右,有一支越過錢塘江進入今浙西和蘇南丘陵地帶生息繁衍創造了馬家浜文化。

紅山文化是東北地區以出土玉器為主要特徵的新石器文化,萌芽於公元前8000~6000年前後,發展於公元前5000~4500年前後,輝煌於公元前4000~2500年前後,一般把公元前6000~3000年這一時期帶有紅山文化特徵的玉石器通稱為紅山文化。

賈湖遺址 賈湖遺址的地層比較單純,主要為裴李崗文化遺存,絕對年代為BC7000—BC5800年,距今9000年左右。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遺存,提供了連接黃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間新石器文化關系的一個連接點。發現有房子、陶窯、墓葬與陶器、石器、骨器等。出土的缽、雙耳壺與錐足鼎等陶器具有裴李崗文化同類陶器特徵。有契刻符號的龜甲與石器 ,其契刻符號可能與原始文字有關。

磁山文化是中國華北地區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河北武安縣磁山發現而命名。1973年發掘。年代約為公元前5400~前5100年。該文化與裴李崗文化關系密切,有人把兩者連稱為「裴李崗·磁山文化」。

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發現於浙江餘杭良渚鎮而得名,距今約5250~4150年,在1936年被發現,經半個多世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初步查明遺址分布於太湖地區。在杭州市餘杭區良渚、安溪、瓶窯三個鎮地域內,分布著以莫角山遺址為核心的50餘處 良渚文化遺址,有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內涵豐富,范圍廣闊,遺址密集。八十年代以來,反山、瑤山、匯觀山等高台 土冢與祭壇遺址相復合,。

仰韶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廣泛,延續之久長,內涵之豐富,影響之深遠,而成為中國諸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支主幹,它展現了中國母系氏族制繁榮至衰落時期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

半坡文化屬黃河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位於陝西省西安半坡村。年代約為公元前4800—4300年,半坡村的原始居民是定居的,以氏族或部落為單位,建立村落。半坡是一個沒有貧富差別的原始社會。

三星村遺址 三星村遺址位於江蘇金壇市西崗三星村,年代為公元前4500—3500年左右。它對長江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和文明起源等課題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為中國新石器時代區域研究、體質人類學研究增添了新資料。 相當於長江下游地區崧澤文化早期到馬家浜文化中晚用。出土的距今6000年前的石鉞,是一件禮器,表示擁有者的權力、身份、地位。較目前最早最完整的良渚文化玉鉞的年代早1000餘年。

安徽凌家灘文化遺址 安徽省含山縣銅閘鎮凌家灘村,遺址總面積約160萬平方米,經測定距今約5300年至5600年,是長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遺址還出土了兩件科學文化史上有著特殊意義的文物——玉龜和玉版。專家推測,玉龜和玉版,有可能就是遠古洛書和八卦。在即將開始的安徽凌家灘文化遺址的第五次發掘,將採用紅外線攝影技術,尋找可能存在的5000年前的文字。

石家河文化 銅石並用時代文化,距今約4600─4000年。因發現於湖北省天門市石河鎮而得名。此地有一個規模很大的遺址群,多達五十餘處。該文化已經發現有銅塊、玉器和祭祀遺跡、類似於文字的刻劃符號和城址,表明它已經進入文明時代。陶器大部分為黑色,不過也有不少紅色的陶杯和陶塑,是該文化的一大特色。
陶塑個體均很小,有獅、象、虎、雞、魚、龜,還有人像。這些小塑像集中出土於窖穴之中,有祭祀的味道。在埋小孩的瓮棺中,往往出有不少玉器,造型豐富,有人面、飛鷹、豬龍、蟬、璜、管等,雕刻精細,工藝水平相當高。
該文化出現如石家河遺址群那樣的中心聚落,由鄧家灣、土城、肖家屋脊等數十處遺址組成。當時的經濟生活以稻作農業為主。在鄧家灣遺址發現了銅塊和煉銅原料孔雀石,標志著冶銅業的出現。琢玉工藝崛起,特色鮮明,玉器有人面雕像、獸面雕像、玉蟬、玉鳥、玦、璜形器等,都屬於小型玉器。鄧家灣遺址的個別地段,集中出土了大批小型陶塑,有的一座坑中竟達數千件之多。所塑有鳥、雞、豬 、狗 、羊 、虎、象、猴、龜、鱉以及抱魚跪坐的人物等。這些陶塑可能供原始巫術、祭祀活動之用,鄧家灣似為專門產地,通過交換輸往各地。
石家河文化晚期大小墓差別懸殊。肖家屋脊一座大型土坑墓長3米多 ,隨葬品百餘件 ;另一座成人瓮棺中有小型玉器56件,居該文化已發現的玉器墓之首。鍾祥六合大多數瓮棺內隨葬玉石器及玉石料。這些表明人們以玉器為財富。一般認為,該文化已處於原始社會瓦解階段。

廟底溝文化與仰韶文化形式由於時代、地域或部族的不同,有其獨特的內容,因首先在廟底溝發現,所以稱廟底溝類型文化。"碳化"測定為公元前3910年,上下浮動125年。

河姆渡文化 年代約為公元前4360年—前3360年。主要分布於浙江寧紹平原。以夾炭黑陶為主,少量加砂、泥質灰陶,均為手制,燒成溫度800—930℃。

北陰陽營文化 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南京市北陰陽營遺址而得名。分布在江蘇省寧鎮地區和安徽省東南部。估計年代為公元前4000~前3000年。北陰陽營文化大致處於母系氏族社會末期,但已孕育著父系氏族社會的萌芽。

馬家浜—崧澤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4000—前2685年。主要分布於上海、江蘇南部與浙江北部。以紅陶為主,少量灰陶、黑陶、黑皮陶,有夾砂、泥質、夾炭陶。燒成溫度760—1000℃。陶器大部分手制,少量輪修。
大汶口文化 年代約為公元前4040—前2240年。分布於山東、江蘇北部、河南東部、安徽東北部。有泥質、加砂陶,早期以紅陶為主,晚期灰、黑比例上升,並出現白陶、蛋殼陶。手制為主,晚期發展為輪制陶器,燒成溫度900—1000℃。器型有鼎、鬶、盉、豆、尊、單耳杯、觚形杯、高領罐、背水壺等。許多陶器表面膜光,紋飾有劃紋、弦紋、籃紋、圓圈紋、三角印紋、鏤孔等。彩陶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紅、黑、白三種,紋樣有圈點、幾何、花葉等。

大溪文化 年代約為公元前3825—前2405年,主要分布於三峽地區和湖北西部長江沿岸。多泥質陶,細泥陶、加砂陶比較少,還有少量的夾炭陶;紅陶為主,少量灰陶、黑陶。以手制為主,少量輪修,燒成溫度600—800℃。

城頭山古文化遺址 城頭山古城內遍地可見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的陶片和文化堆積。城頭山城始建於6000年前的大溪文化時期,距今5000年左右屈家嶺文化時期又經過兩次築造。陶鬶、陶觚和陶溫鍋的發現,說明城頭山及周邊地區,5000年前飲酒已相當普遍和講究,酒文化的發展已達到相當水平。

盤龍城遺址 盤龍城遺址位於武漢市黃陂盤龍城經濟開發區葉店村,是我國長江中游地區首次發現的商代早期城市遺址(距今3500年),也是迄今我國發現的同時期保存最好的城址之一。

良渚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3300~前2000年,正式進入歷史時代的吳越應該就是良渚人與吳越人有著某種關聯的一種印證,其後馬橋文化可能是他的繼承者尚無根據;良渚文化先民分為兩只一隻到達粵北融入石硤文化,一隻與中原部落交戰,被吸收同化融合,出現在龍山文化之中。分布在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是承繼崧澤文化發展形成的,得名於杭州附近的良渚遺址,良諸文化的稻作農業、竹木製作、養蠶、絲織、麻織等都有重要發展。尤為令人注目的是發現了以琮、璧、鉞為主的大量玉器,浙江餘杭的反山和瑤山、江蘇武進的寺敦等地都出土有良渚文化的精美玉器,不僅說明制玉工藝精湛,而且其器形和紋飾多反映了社會上層建築的深刻變化。

馬家窯文化 年代約為公元前3190—前1715年。受仰韶文化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主要分布於甘肅和青海的東北部,以洮河、大夏河和湟水的中下游為中心。

石峽文化是嶺南地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得名於廣東曲江石峽遺址,其時代約為公元前3000—前2000年之間。

屈家嶺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2550—前2195年。主要分布於長江中游江漢地區。早期以黑陶為主,晚期灰陶為主,少量紅陶。陶器以手制為主,少量輪修,燒成溫度900℃左右。
龍山文化 年代約為公元前2310—前1810年。繼承仰韶文化因素發展起來。早期主要分布在關中、晉南、豫西一帶。晚期主要分布於河南、和河北的南部。

馬橋古文化遺址 馬橋古文化遺址含3層不同時代的文化遺存 :上層為春秋戰國時代印陶文化遺存;中層出土大量商代石、骨、陶器,為太湖地區早期印陶文化的典型遺存,被命名為馬橋文化;下層發現新石器時代建築遺跡和墓葬,為距今4000年的良渚文化遺跡。文化遺存下面還有一條貝殼沙帶,說明遺跡所在地是古代海岸。遺跡的發現對於研究上海地區古海岸位置和成陸年代具有重要意義。

齊家文化 年代約為公元前1890—前1620年。繼馬家窯文化而發展起來。主要分布於甘肅、青海、寧夏等地。

小結:我國的古代神話傳說,大多來源於新石器時代,由於年代的久遠,文史資料的匱乏,思想的蒙昧等給我們的先民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二十世紀以來,隨著考古學的發展,使我們有機會近距離的接觸他們,這無疑對我們正確地認識人類的歷史和文化有重要的意義!夏商周的斷代工程已經可以暫告一段落,而新石器時期的文化即史前文明的研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另一巨大任務!有待我國廣大的考古,文字,歷史等學者的進一步努力。

G. 長江三峽一帶地區的遺址和遺跡有哪些

長江三峽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大峽谷,還是我國乃至亞洲最早居住古人類的地區之一,是中國和世界人類遠古文明出現最早的發源地之一

著名古人類學家裴文中曾預言說:「我們現在稱北京猿人為我們的老祖宗,但北京猿人的老祖宗又在哪裡?我覺得應該到長江三峽一帶探尋。」現在,考古學家在大量的遺址遺跡中已經找出三峽人類活動的大致輪廓,在舊石器時代遺址的巫山龍骨坡,發現200多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證明「巫山人」是全球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人類;新石器時代遺址大溪文化展示了三峽人類的聰明才智;三峽地區古代巴人的遺址和墓地反映了三峽是巴人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是解開古代巴人歷史之謎的主要地段。長江文明堪與黃河文明媲美。

三峽也是是中國古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華夏文明的另一個搖籃和重要通道。在歷史進程中,長江串接起下游的吳越文化、中游的荊楚文化、上游的巴蜀文化。而三峽,像一個巨大的紐結,溝通了江漢平原和成都平原,將巴蜀文明和荊楚文明連接起來,造就了完整的長江文明。三峽兩岸夏商周遺址、秦時棧道、楚國陽台、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奉節白帝城,雲陽張飛廟、夷陵(湖北宜昌)古戰場,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八陣圖、永安宮、涪陵白鶴梁、黃陵廟等古代建築和文化遺跡,與雄偉壯麗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向人們展開了一冊數千年文化歷史的巨卷。可以說,百里三峽是一根哺育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臍帶,如果沒有這個通道,中華民族文化史就是殘缺的。

三峽是中國讓人記憶最深刻的景觀,小學課本收入的《長江之歌》使不少人第一次認識長江的豪邁;中學課本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名詩,和劉白羽的《長江三峽》,讓我們進一步領略了三峽的雄奇與壯麗;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三峽》一文中把長江三峽那獨具魅力的風光名勝和意境渲染得淋漓盡致,一次又一次的加深了我們對三峽的印象。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公里。我們通常所的三峽風光是指泛從重慶到宜昌全長600公里的峽江風光。整個三峽位於崇山峻嶺之中,兩岸山高谷深,懸崖絕壁,群峰競秀。三峽「山水峽林泉洞,包羅萬象;雄奇秀險峻幽,無奇不有」;其景色之壯觀,氣象之宏闊,占盡天下所有自然景色,被稱為天然博物館,是世界知名的旅遊熱線,位居全國十大風景區之首。

瞿塘峽是三峽中最短的峽谷,以雄奇之美著稱於世。瞿塘峽山勢雄峻,兩岸的山就像大斧切成的一樣,其中夔門山勢尤為雄奇,是瞿塘峽的代表景觀,也是長江三峽在景觀上特徵最明顯的景觀。古人詩稱夔門為:「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人們常稱「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險,夔門天下雄」。

巫峽是三峽中最長的峽谷,以幽深秀麗聞名中外。巫峽最享盛名的是巫山十二峰,峰峰奇絕,就像一串翠綠的寶石鑲嵌在江畔,其中以神女峰最富魅力。由於巫峽濕氣蒸騰不散,容易成雲致霧,隨時可見雲霧或纏繞於山腰,或飄浮於江面之上,因此,古代騷人墨客游歷三峽時,感受最深的莫過於三峽的雲和三峽的雨。

H. 求湖北地區的太古文明!!

戰國時,今荊州市江陵縣紀南城為楚郢都遺址,亦是長江流域「楚文化」的中心,楚國曾建都於此達411年。

約公元前2550——前2070年,帝堯時為樊國。

公元前2070——前1600年,夏為古三苗之地。

公元前1600——前1046年,殷商時為鄂國。

公元前770——前476年,春秋時為楚之別都。

公元前475——前221年,戰國時為鄂邑。

公元前323年(楚懷王六年),懷王封其弟啟為鄂君,

公元前278年(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屈原放逐江南,行吟鄂渚。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置鄂縣,屬南郡。

(這是我網路的,具體你還是去大學的圖書館查查,或者歷史學教授)

下面是我從豆丁網上找的湖北的史前文明詳細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湖北的史前文明
一.舊石器時代 建始直立人遺址 位於建始縣高坪鎮麻扎坪村。原稱巨猿洞,俗稱龍骨洞。1968年至2000年間曾在此進行了9次發掘,發現早期直立人牙齒化石5枚和石器、骨器,同時發現包括步氏巨猿在內的80多個種屬的哺乳動物化石,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遺址之一。遺址為東西向穿山洞,海拔750米,洞長120米,高6—7米,寬2—15米。洞內為早更新世堆積,東洞發掘區剖面自上而下可以分為13層,直立人牙齒化石分別出自東洞的第八層、西洞的第八層和西支洞的第五層。距今約120-250萬年,是我國首次發現的直立人與巨猿共生的化石點,對研究巨猿的生存、遷徙和滅亡以及巨猿與人類發展譜系提供了寶貴資料。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鄖西猿人遺址 位於鄖西縣城東10餘公里安家鄉神霧嶺東坡。俗名白龍洞。距今約50萬至100萬年,為我國8處猿人遺址之一。1976年、1977年在此發現8枚猿人牙齒化石和猩、犀、熊、獾、鹿、牛、豪豬、鼠狗、大熊貓、劍齒象、劍齒虎等20多種動物的牙齒、頭角、骨骼、糞便化石。後來,又發現了一批人工鑿痕的打制器和用火的跡象,被稱為「鄖西猿人文化」。白龍洞內景物壯觀,穹窿式、攢尖式、藻並式景物互相接連,上懸千姿百態的「石鍾」、「石乳」、「石幔」、「石佛」,各種景象栩栩如生。
學堂梁子遺址 位於鄖縣青曲鎮彌陀寺村,是一處舊石器時代的遺址。遺址先後發現兩具早期人類頭骨化石,發現石製品300多件,主要是以當地礫石為原料製作的大型石器,有石核、石片、尖狀器和刮削器等,並出土似手斧的兩面器。還發現大熊貓、東方劍齒象等第四紀更新世早期的哺乳動物化石20餘種。命名為「鄖縣直立人」,簡稱鄖縣人。距今100萬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梅鋪猿人遺址 位於鄖縣梅鋪龍骨洞。1975年在此發現三枚猿人牙齒化石20多種動物化石。經鑒定為早期猿人,命名為「鄖縣亞種」。距今100萬年----60萬年。
長陽人遺址 位於長陽縣城西南45公里大堰鄉。為一海拔約1300米的洞穴。洞口高約2米,闊約6米,平面呈不規則狀。1956年以來先後發現人類的上頜骨和牙齒及共存的古脊椎動物等化石。經鑒定,人的上頜骨和牙齒比之北京猿人具有顯著的進步性質,但也存在著原始特徵。其時代為晚更新世早期或稍晚,距今約10餘萬年,故定名為「長陽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龍洞遺址 位於鄖西縣香口鄉。2004年在香口鄉黃龍洞發現四枚牙齒化石,經鑒定為晚期猿人,距今10萬年----4萬年。
雞公山遺址 位於荊州市荊州城小北門外4公里處的郢北村雞公山,是一處距今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居址和舊石器時代加工場遺址。遺址內文化層厚達1米多,由於遺址周圍系純粘土層,沒有岩石,可見其加工石料來自遠處。遺址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遺址內發現有由5個礫石圍成的圓形石圈和腳窩等居住遺跡,石圈直徑約2米,其內放置有少量尖狀器和砍砸器。據推測,石圈應是當時人類居住的圓形窩棚的遺跡。遺址中還出土有石製品數萬件,石器類型以小型刮削器為主。此外,在遺址的南部還發現有一處石器製作場所。雞公山遺址是中國首次發現的平原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居住遺址。現已在原地建立了遺址博物館,面積達1200餘平方米。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秋木溝遺址 位於鄖西縣河夾鎮小秋木溝村。為舊石器時代遺址。曾在此發現4件石器,其中有1枚高約10厘米的錐形石質砍砸器,重約700千克,3枚石英質的刮削器,重約100千克。
古犀牛洞遺址 位於神農架紅坪。為舊石器時代遺址。古犀牛洞海拔2000多米。1996年發掘,為舊石器遺址。共出土各種動物化石和舊石器實物1000多件,在出土的動物化石和骨骼殘骸中,有犀牛、大熊貓、野牛、斑鹿、水鹿、劍齒象、獼猴、豹、狼、獐、麂、豪豬、竹鼠、羊、熊等。其中,犀牛已被拼出8個個體,劍齒象也已拼出6個個體。另外,出土的舊石器有20餘件,如砍砸器、刮削器、石錘以及石葉、石片等。這些舊石器大多以黑色燧石為原料,也有少量以英砂岩為原料的,多為擊打加工而成,該洞的發現對鄂西北古人類活動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樟腦洞遺址 位於房縣白窩鄉棗陽村。為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遺址出土石製品二千多件,以中小型者為主,器形有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和鑽具等,以邊刃刮削器數量最多。 此外在清江兩岸,還發現了距今九至十二萬年的鰱魚山遺址和距今十三萬年左右的伴峽小洞遺址。這兩處都發現了人類的用火遺跡和珍貴的舊石器,還發現了距今二萬七千年的榨洞舊石器晚期文化遺址,發掘了三萬多件文物。
二.新石器時代 屈家嶺文化遺址 位於京山縣城西南30公里的屈家嶺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村落廢墟的遺址。發現於1954年。面積約40萬平方米。距今已有4800餘年,為我國最早的古城遺址之一。遺址中發現有多處房屋、窖穴、墓葬等遺跡。出士遺物中以彩陶紡輪、彩繪黑陶和蛋殼彩陶最具特色。陶制的鼎、豆、碗等器皿均為雙弧形折壁,具有獨特的風格。此外,該遺址中還發現有大量生產工具和粳稻穀殼。陶質禽鳥模型及玉飾品的出現,反映出當時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面貌。農業的進步和象徵父權崇拜的"陶祖"的出現,說明當時社會的發展已進入父系氏族的社會階段。屈家嶺遺址發現的文化遺存因其具有的濃厚地方色彩,被命名為"屈家嶺文化"。屈家嶺遺址是屈家嶺文化的命名地,它的發現對於認識長江中游地區和江漢平原的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雕龍碑遺址 位於棗陽市鹿頭鎮武庄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氏族公社聚落遺址。年代為距今6000年左右。發現於1957年,1990~1992年間進行了發掘。遺址中發現有房址、窖穴、墓葬等遺跡,並出土有各種生產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動物骨骼數千件。其中不少器物是同時代其它遺址中所沒有的,尤其是一幢類似現代單元房並配有拉門的房屋基址,在中國尚屬首次發現,在世界古遺址中也屬罕見。它的發現,對於研究新石器時代南北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石家河遺址 位於天門市石河鎮,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群。年代為距今4000~5000年。石家河遺址發現於1957年,遺址總面積約8平方公里,由三房灣、譚家嶺等數十處遺址構成。該遺址群的文化遺存從相當於大溪文化階段開始,經屈家嶺文化至石家河文化,形成了一個基本連續的發展序列。遺址群的中心為一座由城牆、城壕和外圍台崗構成的古城。出土物中以大量陶器、陶塑工藝品和小型玉器最具特色。此外,在遺址中還發現有銅塊等,證明石家河文化已進入銅石並用時代。石家河遺址群是石家河文化的命名地,它的發現為探索長江中游文明的起源找到了重要的突破口。
陰湘城遺址 位於荊州市馬山鎮北約4公里處,為新石器時代古城址。該城址平面呈圓角長方形,中部的一條縱向沖溝將遺址分為東、西兩部。城址東西長約580米,南北殘寬約350米,面積約20萬平方米。東、南、西三面城垣基本保存較好,現存城垣寬度一般為10~25米,城垣外有城濠。已發現房屋基址13座、陶窯4座、瓮棺8座、灰坑及水稻田的遺跡,城濠內發現了大量的動植物遺跡和文化遺物。其中出土的漆木鉞柄,是目前中國新石器時代惟一的一件保存完好、且色澤艷麗如新的漆木器,使長江中游漆工藝的時代提前了2000多年。此外還發現了大型分間房子,為研究當時城內居住形式、房屋建築結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門板灣遺址 位於應城市西南約3公里處,是一個以城址為中心,城外分布有數個半從屬聚落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在遺址的中部,有城址一座,平面略呈方形,面積約20萬平方米,西垣保存最好,至今高出地面3~4米,城內東北部和西北部各有一個面積較大的高台地,城垣外有濠溝。城址內發現大型房屋建築,面積為115.5平方米。房屋內分四室,外有走廊,門窗等皆保存較好。房子周圍有由圍牆構成的面積達450平方米的大型院落。門板灣遺址的城牆與城濠以及大型房屋建築皆保存較好,為迄今新石器時代考古發現之罕見。
走馬嶺遺址 位子石首市焦山河鎮走馬嶺村與滑家當鎮屯子山村的交界處,為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核心是一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古城址,東西最大長度370米,南北最大寬度300米。城垣自上而下以黃、褐、灰白粘土夯築。在東城垣中部和西城垣南北兩端分別築有城門。在城內發現有面積達100平方米的大房子,面積在30~50平方米的多分間式中型房子和面積在8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子。土城垣包含物多為屈家嶺文化早期的陶器殘片,且被屈家嶺文化晚期灰坑和墓葬所疊壓,由此推斷該城始築於屈家嶺文化早期。走馬嶺屈家嶺文化古城是迄今為止長江流域能夠確認的時代最早、面積最大的原始社會晚期城址之一。走馬嶺遺址的發現為長江中游地區早期城址和埋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
關廟山遺址 位於枝江市問安鎮關廟山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6000至4000年,是長江流域同年代文化遺址中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遺址。遺址現存面積約4萬平方米。發現有房址10座,另有瓮棺等遺跡。房址多為長方形或方形地面建築,房址內有坡頂、竹骨泥牆、隔牆等遺跡。小型房基面積35平方米,中型房基面積52平方米。磨製石器品種多,製作精細,多為斧、錛類工具。陶器有口徑達76厘米的陶盆、蛋殼胎彩陶,還發現有陶鼓、陶搖鈴等陶質樂器。大型陶盆、蛋殼胎彩陶的出現及內黑外紅的燒造工藝,均表明關廟山陶器製造工藝的領先地位。遺址中豐富的大溪文化遺存,基本上包括了該文化的各主要階段,對研究大溪文化的內涵、特徵、分期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馬家垸遺址 位於沙洋縣五里鎮,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城垣保存完整,平面為梯形,東西牆各長640、南牆400、北牆00米,西牆緊鄰東港河,並引東港河水環繞城址一周為護城河。南北城牆的中部各有一缺口,但還不能肯定就是當時的城門。西牆中段偏北至城的東南隅有一古河道,情形和下面介紹的石家河城址相似。城內採集到大溪、屈家嶺和少量石家河文化遺物,故城址的年代總不越出這個范圍。
陶家湖遺址 位於應城市區西約18公里的四龍河中游。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城池呈橢圓形,南北最大距離約5000米,東西寬850米,總面積約67萬平方米。城垣為土築,殘存城垣高出地面1~4米,城垣外有護城河環繞,城內南部有大面積台地,在此地面發現有大量新石器時代文化遺物,認定為屈家嶺文化時期。
雞鳴城遺址 位於公安縣獅子口鎮境內,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1996年發掘。東西400、南北500米,面積約20萬平方米,外有護城河,唯東牆中段不知何時何故斷缺,城垣平面近似一個C字。城內中央有高出周圍1米,面積約4萬平方米的台地,上發現大量紅燒土堆積,當是遺址的主要居住區。以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雞嶺遺址 位於隨州市曾都區洛陽鎮金雞嶺村。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距今約4100年左右。遺址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計有墓葬12座,瓮棺葬(兒童或嬰兒墓)15座,房屋10座,窯6座,溝25條,灰坑52個;共出土文物七百多件,其中石器類有刀、斧、鑿、箭簇等,陶器類有鼎、瓮、罐、盤、杯、碗、缽、器蓋等,玉器類有玉環等。其中紅釉陶鼎、蛋殼陶碗、穿孔石刀堪稱同時期器物中的精品。該聚落由生活居住區和制陶作坊區組成。在生活居住區發現1號房基全部由石塊砌成,房基結構為較規整的長方形,面積近150平方米。這種大型石砌房基在整個長江中游同時期都屬於首次發現。 城背溪遺址 位於宜都紅花套鎮。為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距今6900年前。1984-1985年發掘。出土陶器和石器1630件。石器有打制、琢制、磨製,以打制的刮削器最多,此外有砍砸器,打制石斧,磨製石器有斧、錛。 陶器採用泥片貼塑法製作。陶系主要是夾砂夾炭紅褐陶,少數灰褐陶和泥質陶,一部分器表施紅衣,胎黑色。多數陶器有紋飾,以淺而錯亂的繩紋為主,細繩紋、印壓紋、刻劃紋等少。器形主要有釜、缽、碗、支座等。此外出土的稻穀殼是湖北最早的成熟稻作農業的證據。
後港遺址 位於沙洋縣後港鎮城河村。1983年發現,2007年發掘。面積為100萬平方米,為大型城址,且護城河、城壕、城垣保存比較完整。僅次於天門市石家河城址,屬於石家河文化。
店子頭遺址 位於巴東縣官渡口鎮肖家坪村。為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遺址面積達7000平方米。1994年發現,1998年發掘。分為9個層位。器形陶器類有罐、釜、支座、碗、鑿、砍砸器、穿孔石飾、石片等;發掘出一些獸骨,可辨認的動物有豬(牙)、羊(牙)、鹿(牙、角)、魚(腮、鰭)、大型動物碎骨、犀牛骨(牙)等。在遺址中清理出兩座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墓葬。
官莊坪遺址 位於秭歸縣香溪鎮官莊坪。為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1994~2000年進行了6此發掘。面積6000平方米。共發現灰坑27個、灰溝3條、墓葬6座、房基4座。其中屬於新石器屈家嶺文化時期的灰坑5個,房基1座;屬於二里頭時期的墓葬4座、灰溝1條;東周時期灰坑19個,房基1座 、灰溝1條,墓葬2座;屬於宋、明時期的灰坑2個、灰溝1條、房基2座。新石器屈家嶺文化遺存中灰坑都是不規則圓形淺底,遺物以泥質灰陶碗、盤、豆及夾砂黑陶罐、鼎等為主。房基僅發現柱洞及墊土層。其中77號墓(距今4000年前),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唯一一處以大熊貓作為殉葬品的墓葬。
楠木園遺址 位於巴東縣官渡口鎮楠木園村。海拔110~140米,面積逾100000平方米。遺存的地層中含有豐富的碎骨,其中以魚的鰓蓋為主,獸骨也占相當比重。遺物主要有石器和陶器。石器主要有斧和刀,石核、石片略少。陶器以飾繩紋的夾砂深褐色陶為大宗。器類有圜底釜、支座、平底缽、圈足碗、壺等。這類遺存中的釜、支座與城背溪文化同類器接近,其年代略晚於城背溪文化或與城背溪文化晚期同時代。
神農洞 位於隨州市東北60公里歷山。傳神農氏誕生於此,故名。昔日穴口上建有神農廟,內塑其像,常年祀之。後屢修屢毀,僅存神農洞。洞口「方一步」,洞內可「容數人立」,壁石凝蒼顯綠,極具古色。
相關鏈接 1.舊石器時代(距今約250萬年~距今約1萬年)以使用打制石器(見石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地質時代屬於上新世晚期更新世,從距今約250萬年前開始,延續到距今1萬年左右止。其時期劃分一般採用三分法,即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體上分別相當於人類體質進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階段、早期智人階段、晚期智人階段.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在世界范圍內分布廣泛。由於地域和時代不同,以及發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區的文化面貌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 2.新石器時代 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見石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於1865年首先提出的。這個時代在地質年代上已進入全新世,繼舊石器時代之後,或經過中石器時代的過渡而發展起來,屬於石器時代的後期。年代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1956年在長陽紗帽山發現距今10萬年古人類化石,命名為「長陽人」1970年在建始龍骨洞發現六枚猿人牙齒化石,經鑒定屬「步氏巨猿」距今250萬年----200萬年。1975年在鄖縣梅鋪龍骨洞發現三枚猿人牙齒化石,經鑒定為早期猿人,命名為「鄖縣亞種」。距今100萬年----60萬年。1976年在鄖西縣神霧嶺(俗稱白龍洞)發現八枚猿人牙齒化石,距今100萬年----50萬年。1989.1990年在鄖縣曲遠河口出土了兩具完整的顱骨化石,命名為「鄖縣人」,距今100萬年。2004年在鄖西縣黃龍洞發現四枚牙齒化石,經鑒定為晚期猿人,距今10萬年----4萬年。據以上考古成果梳理出鄂西猿人發展層次即從建始人-----鄖縣人-----鄖縣亞種人----鄖西人----長陽人------鄖西智人這一脈胳,進而推斷出鄂西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並早於黃河文明。

I. 中國歷史遺跡

一、長江三峽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大峽谷,還是我國乃至亞洲最早居住古人類的地區之一,是中國和世界人類遠古文明出現最早的發源地之一

著名古人類學家裴文中曾預言說:「我們現在稱北京猿人為我們的老祖宗,但北京猿人的老祖宗又在哪裡?我覺得應該到長江三峽一帶探尋。」現在,考古學家在大量的遺址遺跡中已經找出三峽人類活動的大致輪廓,在舊石器時代遺址的巫山龍骨坡,發現200多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證明「巫山人」是全球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人類;新石器時代遺址大溪文化展示了三峽人類的聰明才智;三峽地區古代巴人的遺址和墓地反映了三峽是巴人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是解開古代巴人歷史之謎的主要地段。長江文明堪與黃河文明媲美。

三峽也是是中國古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華夏文明的另一個搖籃和重要通道。在歷史進程中,長江串接起下游的吳越文化、中游的荊楚文化、上游的巴蜀文化。而三峽,像一個巨大的紐結,溝通了江漢平原和成都平原,將巴蜀文明和荊楚文明連接起來,造就了完整的長江文明。三峽兩岸夏商周遺址、秦時棧道、楚國陽台、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奉節白帝城,雲陽張飛廟、夷陵(湖北宜昌)古戰場,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八陣圖、永安宮、涪陵白鶴梁、黃陵廟等古代建築和文化遺跡,與雄偉壯麗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向人們展開了一冊數千年文化歷史的巨卷。可以說,百里三峽是一根哺育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臍帶,如果沒有這個通道,中華民族文化史就是殘缺的。

三峽是中國讓人記憶最深刻的景觀,小學課本收入的《長江之歌》使不少人第一次認識長江的豪邁;中學課本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名詩,和劉白羽的《長江三峽》,讓我們進一步領略了三峽的雄奇與壯麗;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三峽》一文中把長江三峽那獨具魅力的風光名勝和意境渲染得淋漓盡致,一次又一次的加深了我們對三峽的印象。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公里。我們通常所的三峽風光是指泛從重慶到宜昌全長600公里的峽江風光。整個三峽位於崇山峻嶺之中,兩岸山高谷深,懸崖絕壁,群峰競秀。三峽「山水峽林泉洞,包羅萬象;雄奇秀險峻幽,無奇不有」;其景色之壯觀,氣象之宏闊,占盡天下所有自然景色,被稱為天然博物館,是世界知名的旅遊熱線,位居全國十大風景區之首。

瞿塘峽是三峽中最短的峽谷,以雄奇之美著稱於世。瞿塘峽山勢雄峻,兩岸的山就像大斧切成的一樣,其中夔門山勢尤為雄奇,是瞿塘峽的代表景觀,也是長江三峽在景觀上特徵最明顯的景觀。古人詩稱夔門為:「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人們常稱「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險,夔門天下雄」。

巫峽是三峽中最長的峽谷,以幽深秀麗聞名中外。巫峽最享盛名的是巫山十二峰,峰峰奇絕,就像一串翠綠的寶石鑲嵌在江畔,其中以神女峰最富魅力。由於巫峽濕氣蒸騰不散,容易成雲致霧,隨時可見雲霧或纏繞於山腰,或飄浮於江面之上,因此,古代騷人墨客游歷三峽時,感受最深的莫過於三峽的雲和三峽的雨。

J. 有哪些國外或國內的遺跡

長江三峽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大峽谷,還是我國乃至亞洲最早居住古人類的地區之一,是中國和世界人類遠古文明出現最早的發源地之一

著名古人類學家裴文中曾預言說:「我們現在稱北京猿人為我們的老祖宗,但北京猿人的老祖宗又在哪裡?我覺得應該到長江三峽一帶探尋。」現在,考古學家在大量的遺址遺跡中已經找出三峽人類活動的大致輪廓,在舊石器時代遺址的巫山龍骨坡,發現200多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證明「巫山人」是全球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人類;新石器時代遺址大溪文化展示了三峽人類的聰明才智;三峽地區古代巴人的遺址和墓地反映了三峽是巴人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是解開古代巴人歷史之謎的主要地段。長江文明堪與黃河文明媲美。

三峽也是是中國古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華夏文明的另一個搖籃和重要通道。在歷史進程中,長江串接起下游的吳越文化、中游的荊楚文化、上游的巴蜀文化。而三峽,像一個巨大的紐結,溝通了江漢平原和成都平原,將巴蜀文明和荊楚文明連接起來,造就了完整的長江文明。三峽兩岸夏商周遺址、秦時棧道、楚國陽台、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奉節白帝城,雲陽張飛廟、夷陵(湖北宜昌)古戰場,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八陣圖、永安宮、涪陵白鶴梁、黃陵廟等古代建築和文化遺跡,與雄偉壯麗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向人們展開了一冊數千年文化歷史的巨卷。可以說,百里三峽是一根哺育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臍帶,如果沒有這個通道,中華民族文化史就是殘缺的。

三峽是中國讓人記憶最深刻的景觀,小學課本收入的《長江之歌》使不少人第一次認識長江的豪邁;中學課本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名詩,和劉白羽的《長江三峽》,讓我們進一步領略了三峽的雄奇與壯麗;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三峽》一文中把長江三峽那獨具魅力的風光名勝和意境渲染得淋漓盡致,一次又一次的加深了我們對三峽的印象。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公里。我們通常所的三峽風光是指泛從重慶到宜昌全長600公里的峽江風光。整個三峽位於崇山峻嶺之中,兩岸山高谷深,懸崖絕壁,群峰競秀。三峽「山水峽林泉洞,包羅萬象;雄奇秀險峻幽,無奇不有」;其景色之壯觀,氣象之宏闊,占盡天下所有自然景色,被稱為天然博物館,是世界知名的旅遊熱線,位居全國十大風景區之首。

瞿塘峽是三峽中最短的峽谷,以雄奇之美著稱於世。瞿塘峽山勢雄峻,兩岸的山就像大斧切成的一樣,其中夔門山勢尤為雄奇,是瞿塘峽的代表景觀,也是長江三峽在景觀上特徵最明顯的景觀。古人詩稱夔門為:「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人們常稱「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險,夔門天下雄」。

巫峽是三峽中最長的峽谷,以幽深秀麗聞名中外。巫峽最享盛名的是巫山十二峰,峰峰奇絕,就像一串翠綠的寶石鑲嵌在江畔,其中以神女峰最富魅力。由於巫峽濕氣蒸騰不散,容易成雲致霧,隨時可見雲霧或纏繞於山腰,或飄浮於江面之上,因此,古代騷人墨客游歷三峽時,感受最深的莫過於三峽的雲和三峽的雨。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