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碼頭遺址出土
1. 誰有龍海海澄月港公園的歷史
月港古文化 月港古文化 1、海澄文廟 文廟亦稱孔廟,始建於明隆慶元年(1567年), 坐落於月溪西面的龍海二中校園內, 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主殿大成殿、前殿的兩廂、 後殿的崇聖閣以及廟前的泮池仍保存完好,古風猶存。 2、容川碼頭、武聖殿和古店鋪遺址 從文廟出來,向東走50米, 再沿西門橋南面的小路走進去,就可以看到多處歷史遺跡了。 當年的港市遺址,今仍依稀可見。 江岸一里多的古港口,還能見到七個古碼頭。 並在古碼頭附近出土過古船的大鐵錨(今存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 在容川碼頭舊址,有一道石板路伸入江中, 碼頭以東的港口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 橋上仍可見橋墩殘垣。 容川碼頭附近的「豆巷」,是當年月港最熱鬧的貿易集市。 百餘公尺的筆直巷道上,街容店貌仍作為古跡按原樣保存。 豆巷內有供奉關帝公的「武聖殿」。 3、晏海樓 港口的東端, 有始建於明萬曆八年(1580年)的六角柱形四層古軍事建築——晏海樓。 據《海澄縣志》記載:月港極盛之時,倭寇常來偷襲。 民族英雄戚繼光曾率兵在月港打擊倭寇。 為加強海防,海澄縣城築起石城牆,駐兵防守, 並建晏海樓、鎮遠樓,「以障海口東北之虛」。 如今,晏海樓仍巍然屹立。 晏海樓又名八卦樓, 它象一座寶塔矗立在龍海市海澄鎮東北角古月港的港口附近。 初建於明代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餘年。 原系一座軍事望台,今為龍海市名勝古跡之一。 古月港原是龍溪縣八、九都地方,處於沿海邊陲, 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年), 「豪民私造巨舶,揚帆外國,交易射利」, 已成為「繁華甲一方」的「東南小蘇杭」, 官方雖三令五申地宣布海禁, 都不能阻遏它和東、西洋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關系。 因月港的繁華而誘致 東洋倭寇前來劫舟奪貨、焚屋殺人; 歐洲殖民者以浯嶼為據點,勾引走私商人搞秘密買賣, 並進行武裝劫掠,造成東南海疆長期不安寧。 明朝政府在民族英雄戚繼光肅清侵犯月港的倭寇之後, 於隆慶元年(1567年)在月港設立海澄縣治,寓意「海疆澄清」。 後在原有古堡基礎上建築海澄石城,駐兵防守。 為加強對海盜的監視偵察, 知縣翟寅於萬曆八至十一年間(1580—1583年), 在縣城東北角上始建一座兩層的瞭望台,「以障海口東北之虛」, 寄寓「波平海晏」的願望,取名晏海樓。 樓的底層設有槍眼多處, 並辟一條暗道直通縣衙(今黨校食堂)。 這樣,晏海樓瞭望台與周圍九都堡、溪尾銃城、 大泥銃城、鎮遠樓等互為犄角,互相呼應, 形成一個較完整的防禦系統。 晏海樓建成後,在明末清初的戰亂中多次遭受嚴重破壞。 如明天啟、崇禎年間(1621—1644年)大股海盜在閩南沿海一帶劫掠燒殺, 而波及月港; 明末清初鄭成功軍隊與清軍也在海澄進行多年爭奪戰, 故晏海樓只剩下殘破的樓基。 清康熙三十六年至四十八年(1697—1709年)知縣陳世儀任內修建一次, 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知縣嚴景「從新重建, 厚築基址,累石增高」至四層。 後門石碑上刻有「攬秀毓奇」四個字。 民國八年(1919年)和解放後的1958年也曾整修過。 我們今天看到的八卦樓,便是清代重建的造型。 晏海樓作為明代月港(海澄)興衰的象徵, 它吸引著不少當時的文人墨客,登樓懷古,賦詩酬唱。 現存乾隆版本《海澄縣志》就記載著明清兩朝的名人詩賦, 如張燮的《登晏海樓》七律詩,詹明章《晏海樓賦》等。 現存晏海樓有四層,高約30米 ,對角寬約8米。 登上四樓,憑欄遠眺,壯麗山河,盡收眼底。 4、萃賢坊 從晏海樓出來,不遠就是月港公園, 內有一尊銹跡斑斑的明代大炮,還有幾塊石碑, 從後門出去,就到了中山路,一眼就可以望見萃賢坊。 萃賢坊是明嘉靖己酉年(1549年)龍溪知縣林松、 縣丞劉宗用為贊譽弘治甲子科吳元、 正德丁卯科林浩、庚午科張賀、癸酉科陳萸、 丙子科陳令、嘉靖戊子科高寬登相距考中進士的業績而立, 為石仿木結構,四柱三門式,單檐廡殿頂,正脊微弧, 正吻為魚尾狀,正樓柱頭用「丁」字拱出兩跳挑檐承托屋頂, 補間斗拱為二斗三升式,保存較好,但北次間被民房圍砌。 5、城隍廟 城隍廟建於明隆慶五年(1571年),歷史上曾有多次大規模修葺, 如明崇禎六年(1633年)和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城隍廟為三進三殿,主體硬山式建築廟群保存相當完好。 廟座北朝南,廣場寬敞,規模頗大,木雕藝術,古雅別致,亦頗壯觀。 城隍廟奉祀漢代忠烈人物,系從福州城隍廟分靈, 故海澄城隍廟掛匾為秩二品「威靈公」。 據史冊記載:福州城隍廟在清初被升格為福建都城隍,統轄台灣, 因為康熙年間,台灣是一個府,隸屬福建,時「九閩」,因此。 福州城隍廟則是全省各地以及台灣島上城隍廟的祖廟。 周苛是漢高祖劉邦的御史大夫,堅守滎陽城,當項羽攻下城池時, 周苛被俘,項羽封他為上將軍,享萬戶侯, 但周苛忠貞不降,並怒斥項羽,於是被烹而死。
記得採納啊
2. 圓明園考古首次發現半圓形碼頭,為何說與乾隆帝有關呢
圓明園紫碧山房遺址已完成一期2000平方米的考古發掘,即日起啟動瓦片、琉璃等出土文物的室內整理修復工作。記者今天上午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此次考古中首次發現了半圓形碼頭,通過碼頭形狀可考證乾隆船隊停靠方式。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圓明園西北角的紫碧山房遺址,由於一期考古已經完成,為了保護現場,遺址已經被欄桿圍了起來並有專人值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圓明園課題組成員張利芳從2016年紫碧山房考古發掘工作獲批啟動以來,一直在跟進考古進度,一年多的「陪伴」讓她對這里了如指掌。「紫碧山房建於雍正時期,乾隆二十五年前後對這里進行過大規模的改建。」張利芳說,雖然圓明園以園林景觀為主,但內部建築也都有不同的功能,比如祭祖、聽政、上朝、休閑娛樂等,而紫碧山房就是皇帝休閑娛樂的場所。「乾隆又很喜歡江南風格的園林建築,所以紫碧山房也是一個有山有水有石有溪澗的江南野趣風光園林建築。」
走進遺址,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坑。「其實這是河道的一部分。」張利芳告訴記者,紫碧山房的南側臨水,歷史資料顯示是一條名叫北長河的河道,皇帝坐船從東邊過來,停船靠岸後可以直接下船,步行十幾步就能進入紫碧山房的宮門。
坑深兩米左右,坑內可見兩組石砌的檯子,兩組石台底部的直線距離不足一米,從外觀看靠東的是方型,靠西的是半圓型。「這是這次考古最重要的發現,在圓明園的考古發掘當中,這是第一次發現了半圓形碼頭。」張利芳說,兩組石台都是碼頭,用於泊船。「設想一下,皇帝坐船從東邊過來,船身順勢停靠在東側的方形碼頭,讓皇帝、妃子等重要的人先下船,船再往前行幾米到半圓形的碼頭停放,半圓形碼頭從上到下有個梯形的坡度,正好和船頭的弧度吻合,方便固定船頭。」
張利芳說,目前這些都是設想,考古發掘完成之後,還要進行大量的考證工作來解開這些謎團。更重要的是,半圓形碼頭在歷史資料上是沒有記載的。「我們的考古工作能發現歷史遺跡的『五臟六腑』,找到『毛細血管』,這才讓我們真正興奮。」
紫碧山房主體部分佔地1.37萬平方米,一期考古發掘面積2000多平方米,其中包括圓明園的最高點寒山,以及值房、宮門、紫碧山房殿、含余清、澄素樓等建築遺跡以及碼頭、石橋、圍牆、道路、河道等附屬設施,出土了瓷片、琉璃及石質建築構件等少量文物。發現了早期散水、牆基、山體攔土牆及「滿堂紅」基礎、排水道等新遺跡現象,基本摸清了該建築遺存建於三合土夯築的「滿堂紅」基礎之上的工程做法。大部分建築基址的「滿堂紅」基礎是近幾年圓明園考古發掘見到的最厚的,有的厚達兩米,體現了清代皇家對建築質量精益求精的追求。
記者了解到,圓明園紫碧山房遺址二期考古發掘工作要等待上級部門批復才能啟動。二期啟動之後,同一期一樣,也將開放為公眾考古基地,市民可預約參觀。
記者:葉曉彥
編輯:TF001
來源:北京晚報
3. 寧波餘姚出土漢代文簡,漢代的寧波是什麼樣的
寧波餘姚出土漢代文簡,那麼漢代的寧波是什麼樣的?
4. 柳孜運河碼頭遺址的歷史沿革
柳孜原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上的一個鎮,因運河的開通而繁榮。通濟渠唐宋時稱汴河,流經濉溪縣境40餘公里,歷隋、唐、宋三代五百餘年,南宋時淤塞廢棄。柳孜鎮,古稱柳子鎮,位於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境內,始建於東漢,因隋煬帝開掘的大運河之通濟渠段穿鎮而過而逐漸繁榮,成為唐宋時期淮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重鎮,「運漕商旅,往來不絕」。
盡管名為柳孜運河碼頭遺址,但是柳孜後來的考古證明,所謂的碼頭遺址實為橋梁遺址。
抗日戰爭期間,在柳孜鎮隅子街口,離地面五米深的地方,發現一條由南向北深入地下的石台階。石階均用兩米長、六十厘米寬、三十厘米厚的青石塊砌成。當時,即斷定是位於大運河南岸的一座大型石碼頭,由於兵荒馬亂,無人顧及考證發掘。
建國後至1984年,在濉溪縣境內,還因群眾燒窯取土、修築宿永公路、興修水利等,多次挖開了大運河斷面。河槽口寬四十米,底寬十五米。堤為夯土結構,坡度較小,河床內為淤泥沙土,從地表向下七米,仍未見原始土層。
1999年年初,百善鎮以西宿永公路段拓寬工程開工。在對穿過柳孜村一段工程進行裁彎取直的新路基礎施工時,施工方挖掘中出土大量瓷器等文物。結合當地老人所講抗戰時深入地下五米石階的傳說,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淮北市博物館、濉溪縣文管所共同組成考古發掘隊,對該路段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這次考古發掘,共開探方8個,累計揭露面積930平方米,歷時近200天。發掘出一處石構築物遺址、8隻唐代沉船,以及隋唐宋金時期瓷器件、灰坑一座,還有大量鐵器、骨器、石器、畫像石、動物骨骼等,出土瓷片數十萬件。這次考古發現,被評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古文記載
據《宿州志》記載:柳孜為巨鎮,有廟宇99座,井百眼。著名東晉音樂家桓伊和「竹林七賢」之一稽康就是生長在這里,可見當時柳孜文風之盛。然而,滄海桑田,瞬息萬變,南宋光宗五年(公元1194年),黃河泛濫,洪水奪淮入海,通濟渠從此淤塞,柳孜鎮也因此衰落下來。
5. 大運河商丘南關碼頭遺址怎麼樣
大運河商丘南關碼頭遺址,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是隋朝至宋朝時期的古運河遺址,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柳孜隋唐大運河碼頭遺址的謎終見答案
通濟渠,又稱新汴渠,唐宋時期稱汴河。《隋書·煬帝紀》記載:「大業元年(605)三月辛亥,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自板渚引河通於淮。」通濟渠修通後,唐宋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漕運和河運治理制度。因承受黃河的泥沙,唐代每年疏通一次。到北宋末期,政權衰敗,運河的管理制度也逐漸鬆弛了,黃河數次大決口,導致通濟渠河高出地面5米之多。通濟渠的說法不一,史載不一,且有新舊之說,老汴河向東一直流到肖縣、徐州入泗水,西漢時稱鴻溝或狼湯渠,東漢時稱汴渠,直到隋初年古汴河還在沿用。新汴河是隋煬帝另外開挖的河道,稱通汴渠,新舊汴河分叉點在開封。新汴河過開封後折向東南,路程較古汴河為短。
關於通濟渠的流經路線,考古界一直爭論不休,沒有定論。一種說法為經陳留、雍邱、襄邑、寧陵、考城、宋城、宋邱、虞城、肖縣、徐州匯入泗水。另一種根據《元和郡縣圖志》、《來南錄》和《開河記》載,通濟渠與汴渠分離後,經陳留、雍丘、襄縣、寧陵、宋城、虞城、谷熟、永城、臨渙、甬橋(今宿州)、虹縣至泗州洪澤湖入淮。還有其他不同的文獻記載和專家的觀點。
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的考古重大發現為這一千年古運河路線之謎揭開了謎底,證明了通濟渠的確切走向,填補了中國考古史上的一項空白。並且為研究中國運河考古史找到了突破點。
7. 神秘海域中的遺跡是什麼年代建築
日本與那國島海域遺跡
被稱作「天然之城」的日本與那國島
半個世紀前,在日本琉球群島的與那國島(Yonaguni)南端,潛水員們在海底潛水時發現了人造建築物的遺跡,包含被珊瑚覆蓋的方形結構物、巨大帶稜角的平台、以及如街道、樓梯及拱門狀的建築等。這可說是一座像是祭壇之類的古城遺跡,其范圍東西長約200公尺,南北寬約140公尺,最高處約達26公尺。
日本琉球群島的與那國島海底遺跡中帶有平整、呈直角的階梯建築與那國島海底遺跡中築有階梯的巨大平台。
一九八六年,當地的潛水員將這座海底城命名為「海底遺跡潛水觀光區」,經過報導之後引起了世人的注意。其後琉球大學成立「海底考古調查隊」開始長達八年的調查,包含在石桓島東南至東西方沿岸的海底,又陸續發現各種石砌建築、柱穴、人頭雕像、拱門、石器及幾何圖形的海龜雕塑等。另外還發現「+」、「V」等形狀的線刻文字,與一個直徑76公分長的牛隻形狀的石頭雕刻。
處往下看,遺跡的四周圍有市街、農地,最大的一處遺跡全長100公尺、高25公尺,由巨大的岩石所築成。據琉球大學「海底考古調查隊」以計算機合成方式繪制的立體圖顯示,該遺跡可能是古文明居民聚會祭拜的神廟。神殿北面有二個半圓形的柱穴,考古學家認為是舉行儀式前沐浴之處,而神殿東方有拱形城門,城門附近有兩塊重疊巨石,上方留有長方形人工雕孔,據推測應為經過加工而成的城堡的基石。
巨石構成的遺址的立體圖
此外也在與那國島東南海岸著名的「立神岩」下方海底,發現高達數公尺的人頭雕像,其五官及臉孔清晰可辨。稍後在附近的「石碑岩」巨石上,發現了一些無法解讀的類似文字的雕刻痕跡。
與那國島海底高達數公尺的人頭雕像長度超過十公尺的「石碑岩」上面發現無法解讀的,類似文字的雕刻痕跡。
琉球大學地質地球科學系木村政昭(Kimura
Masaaki)教授在一九九九年九月接受訪問時,表示遺跡以目測即可清楚的辨識是由人工完成的組合。各種證據都顯示遺跡的確是人造的,包含四周街道的分布,以及階梯呈直角狀的平坦接面,石塊上圓形的孔穴極似以石柱插入後遺留的痕跡等。而人造物及象形文字的發現,更證實與那國島南方的海底遺跡,確實是人類文明的遺址。
美國波士頓大學修奇(Robert
Schoch)教授潛水考察遺跡後表示,這一系列由一公尺高的石塊組成的巨大台階,應是一種階梯式金字塔。雖然可以假設石塊破裂後經由水的自然腐蝕可以產生這樣的結構,但他從未發現有什麼過程可以產生這樣鋒利的階梯斷面。倫敦大學的考古學家摩爾(Jim
Mower)說如果這個遺址確實為人造的,建造者至少有如美索不達米亞及印度河古文明的文明水平。
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石井輝秋(Teruaki
Ishii)助理教授指出,這個海域所在的陸地露出地面的時間,至少是萬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期的事。而以現代科學的認識來看,萬年前的人類還處於原始人追著野獸跑的石器時代,根本沒有能力建造這種建築物。有人認為這很可能是一個不為人知的人類文明留下的證據。我們不禁要問:是否真有繁榮先進的古代文明?日本的海底遺跡是一個特例嗎?
匪夷所思的海底金字塔
與那島海底金字塔
除了與那國島南部之外,在與那國島最西端的西崎海域也有重大的發現。一九九○年潛水人員在西崎海域海底,發現了一個以岩石堆砌的龐大金字塔。這個金字塔型結構寬一八三公尺、高二七ܧ四三公尺,由長方形的巨石構成,總共有五層。而大金字塔附近還發現幾座小的石墩,形狀類似於大金字塔,是由石板拼成階梯狀的袖珍金字塔,寬約十公尺、高二公尺。
參與研究的琉球大學地質學家判斷這個建築是人工產品,並非自然產物,否則應該有經過腐蝕而成的碎片聚集其上,但是完全沒有找到這樣的石塊碎片。此外金字塔周圍有類似街道環繞的遺跡,也顯示這不是大自然產生的。美國波士頓大學地質學者潛水考察後也表示,這一系列由一公尺高的石塊組成的巨大台階,應是一種階梯式金字塔。雖然可以假設石塊破裂後經由水的自然腐蝕可以產生這樣的結構,但他從未發現什麼過程可以產生這樣鋒利的階梯斷面。倫敦大學的考古學家則表示建造者至少有如美索不達米亞及印度河古文明的文明水準。
據東京大學地質學教授指出,這個海域所在的陸地露出地面的時間,至少是萬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期的事。而以現代科學的認識來看,萬年前的人類還處於原始人追著野獸跑的石器時代,根本沒有能力建造這種金字塔型建築物。有人認為這很可能是一個不為人知的人類文明留下的證據。我們不禁要問:是否真有繁榮先進的古代文明?而日本的海底遺跡難道是一個特例嗎?
神秘的台灣澎湖虎井、東吉嶼海底古城牆
海底延伸出的古城牆
據台灣古籍《澎湖縣志》中的描述,從虎井高處俯視可以看到海底有一片綿延的城牆,當時文人稱之為「虎井澄淵」。一九八二年,國內資深潛水人謝新曦找到了澎湖虎井古沉城正確的位置,引起考古人士的關切。
這座古牆遺址呈十字形形狀,以指北針測量呈九十度,為不偏不倚的南北、東西走向。主體為玄武岩構成,表面長滿海草,東西向總長約160公尺、南北向總長約180公尺,城牆厚度上端約1.5公尺,底部約2.5公尺,有些部分被侵蝕而呈凹凸不平,但搭建城牆的岩石塊接縫極為平整。在北部另有呈圓盤形的構造物,外牆直徑約20公尺,內牆則約15公尺。
有學者認為古城牆只是桶盤、虎井特殊柱狀玄武岩節理地形,一直延伸入海,形成沉城假象。但據地質學家研究表示,自然的岩石若形如城牆,應該是全部連續的,若是人造的話會有中斷處;另外若城牆很直,長度又很長,人造的可能性極高。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堆成沉城城牆的玄武岩,每塊岩石大小相當一致、角度垂直、石頭縫隙間又有填充物;此外城牆凹口呈十字形,且接砌面平整,非常符合人造建築的標准。
以《上帝的指紋》一書聞名全球的英國作家漢卡克(Graham
Hancock),偕其夫人在二○○一年八月間會同中、日人員潛水探勘後,說明海底古城牆石塊堆砌的方式,明顯與玄武岩自然節理不同,應為人工堆砌。他指出「虎井古城牆方位正好是東西走向和南北走向,表現出人造建築講究方位的特色」;另外搭建城牆的一塊塊大石頭,表面很平滑,接縫處平整的程度「可以將刀子插入」,因此他認為城牆為人造工事而非自然力量所能形成。
漢卡克並表示,當今的人類文明歷史有一個既定的主流模式,但是這個主流的模式卻無法解釋這些持續大量出現的考古發現,為何共同有著「史前文明」的影子?事實上,人類史上有很多失落的部分是現代歷史還無法告訴我們的,而這些失落的線索,很可能就如同澎湖虎井古沉城一樣埋在海底,深藏人類文明興衰的秘密。
除了虎井留有未知的人類文明的遺跡外,二○○二年中華水下考古學會(當時為籌備會)召集人謝新曦宣布,他與一群攝影、歷史、文化等十多名專業人士在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學系副教授田文敏協助下,利用水下聲納掃瞄輔助,於東吉嶼西北水深25至30公尺處發現一處百米長古石牆。這處古石牆平均高度1公尺、寬度50公分,呈東西走向。依聲納掃描數據顯示,同樣的石牆有四到五道,牆面的小凹洞中還夾雜著小卵石。謝新曦指出,由牆面外形及周遭海床分析,應該是人為堆砌的石牆。
印度外海發現近萬年古城遺址
二○○一年,印度國家海洋科技研究所的海洋學者,在印度西部外海坎貝灣(Gulf of
Cambay)進行檢測水質污染程度研究時,意外在水下120英尺處,發現兩座距今至少九千五百年的古城遺址,科學家認為古代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可能因此大幅改寫。
這兩座遺址位於印度西部古傑拉特(Gujarat)外海40公里處,從其地質結構推斷,古城為范圍廣達9公里的大型聚落遺址,其中包括一座防禦碉堡,以及一處和現代奧運比賽規格游泳池大小差不多的公共浴池。經過對其中發掘到的陶器、木雕、骨骼及骷髏的殘片進行初步測試,推定其中兩件殘片的年代為公元前七千五百年。另外從遺址中還發掘出類似建材的物品。出土古物中有一片布滿銘刻的大石板,正由學者研究其銘刻是否為迄今發現的最古老書寫形式。
有些專家認為,這項發現對文明歷史需要大幅修正提供了確鑿證據,研究古文明十多年的漢卡克到遺址實地考察,他說,從聲納掃描顯示的古城基礎來看,其建築可能有三層樓高,圍牆長達400英尺,而且有高度的幾何特性。
英國杜蘭大學的考古學者堪耐特說,如果印度的新發現屬實,過去的文明歷史理論需要全盤檢討。
巴哈馬海底遺跡
一九五八年,美國動物學家范倫坦博士(Dr J. Manson Valentine)在大西洋巴哈馬群島進行海底觀測研究時,意外發現群島附近的海底有一些奇特的建築。這些建築呈特殊的幾何圖形,也有的為筆直線條綿延數海哩。一九六八年,范倫坦博士在巴哈馬群島的北比密尼群島附近海域又發現巨大的丁字形結構石牆,長達450公尺,並有兩個分支與主牆形成直角,並且石牆是由每塊超過1立方公尺的巨大石塊所砌成。隨後更發現結構更復雜的平台、道路及類似碼頭的建築結構,還有一座雙翼的棧橋,整個建築遺址呈現出類似港口的分布。
古巴水域發現的古城遺址
據二○○一年十二月七日BBC報導,加拿大ADC探測公司在古巴西海岸作業時,利用復雜的聲納設備,在水下650公尺深處,發現了一座可能被大海淹沒幾千年的古代城市遺址。
探勘人員是在二○○○年第一次發現了這座水下城市。當時,他們使用的掃描設備掃描出了一些具有對稱排列的石頭結構,很像一個城市的規劃。
七月時研究人員帶著先進的能進行攝影的水下探測裝備重新來到這一地點。水下攝影得到的圖像證實了這一海域的確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平滑石頭群。從外表看來,這些石頭像是經過切割的花崗岩,呈現金字塔狀及環狀等造型。
古巴著名的地理學家埃特雷迪(Manuel
Iturralde)隨後也加入了這項工程,並在哈瓦那的一個國際會議上介紹他的發現。雖然未提到消失的城市與古文明,但他說「還沒有一個解釋可以說清楚那些建造物」,「我們必須時時准備接受一些料想不到的東西,接受那些不是在現有框架中的東西、或是現有知識無法告訴我們的東西。這也就是這次調查的另一個挑戰。」
百慕達海域
百慕達海域的特殊發現
此外,歐洲科學家在著名的百慕達三角洲海底探測時,也發現百慕達海底聳立著一座無人知曉的巨型金字塔,金字塔邊長300公尺、高200公尺。塔上有兩個明顯為人工建造的巨洞,海水急速從這兩個巨洞流過,形成巨大旋渦,使四周一帶水域波濤洶涌,海面霧氣騰騰。而要推算這座海底金字塔建造的時間相當困難,但已知這一帶陸地沉入海底的時間至少在數萬年前。
埃及赫拉克利翁古城和東坎諾帕斯古城
被稱為「泥沙之城」的埃及赫拉克利翁古城和東坎諾帕斯古城。
在埃及北海岸尼羅河入海口,那裡曾經存在兩大聞名於世的古城,它們以繁華富有和規模宏大而著稱。它們分別是赫拉克利翁古城和東坎諾帕斯古城。如今,它們都已被淹沒於海水之中。
公元前大約500年左右,赫拉克利翁和東坎諾帕斯曾經是埃及繁華的貿易中心,是希臘船舶沿著尼羅河進入埃及的重要咽喉要道。此外,它們還是重要的宗教中心,那裡的神殿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信徒前來朝聖。然而,一直到最近,我們所知道的這些都來自於一些古代文字的記載。據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公元前五世紀時所著的一本書中描述,這兩座城市似乎是愛琴海上的兩個島嶼。
根據這些線索,法國考古學家弗蘭克-高迪奧開始在尼羅河三角洲以西數公里外的阿布齊爾海灣進行搜尋。然而,直到2000年前他在阿布齊爾海灣仍是一無所獲。2000年,高迪奧宣稱他在7米深的海水中發現了兩處遺址,包括殘牆、倒塌的廟宇、欄桿和雕塑等。第一處遺址大概位於距離現在海岸線1。6公里處。在隨後的挖掘中,高迪奧的考古團隊還發現了公元前600年的錢幣、護身符和珠寶首飾等。考古學家從一塊石板上的文字中了解到,這座城市名稱為赫拉克利翁。石板上刻著當時的稅務法令,最後簽署者為奈科坦尼布一世。奈科坦尼布一世曾經是公元前380年到362年間的埃及統治者。考古團隊還確認了兩座廟宇,廟宇里分別供奉著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赫拉克利斯和埃及主神阿門。就在就在赫拉克利斯神廟北方,潛水者還發現了許多青銅器。考古學家認為,這些青銅器可能主要用於祭祀。第二處遺址發現於數公里之外,考古學家認定它為東坎諾帕斯古城遺址。
兩座古城由運河和灌溉渠以及現已經不存在的一條尼羅河支流相連。兩座城市均建在河岸邊的泥沙地上,沒有任何固定的支撐和樁基。每當尼羅河洪水泛濫之時,地基就會不斷下沉,洪水也漸漸把古城淹沒於水下。
牙買加皇家港口
被稱作「海盜之都」的牙買加皇家港口。
在17世紀,牙買加皇家港口是加勒比海地區重要城市之一,它也因為海盜和淫亂而臭名昭著。皇家港口曾經被認為是「地球上最邪惡的城市」。如今,這個邪惡城市已經被大海所吞沒。
皇家港口大概位於牙買加金斯敦海灣的入口處,當地人口最高時達到1萬人。當地財富主要來自於海盜業。海盜船和武裝民船常常在大海上劫持從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返回歐洲的船隻。該城市的消失並不是因為道德上的墮落,而是因為它建立在一片沙洲之上,而且高出當時的海平面不足1米。1692年,一場巨大的地震將該市震成一片廢墟。城市的三分之二沉入海灣,地震造成大約2000人死亡。據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考古學家唐尼-漢米爾頓介紹,「當初建造在牢固地基上的建築物如今仍然完好無損地坐落於海水中。」
數百年來,考古愛好者對這座水下城市一直充滿了好奇,希望能夠從中找到當初海盜們的傳奇故事。也許最具戲劇性的發現來自於20世紀60年代的一次探險,當時考古學家發現了一隻懷表。懷表指針精確地定格在上午11時43分,這個時間正是那次大地震發生的瞬間。
以色列亞特利特雅姆古村落
被稱作「農業生產革命遺址」的以色列亞特利特雅姆古村落
在以色列海法附近的地中海海域中,距離岸邊大約一公里的位置,那裡沉沒著一個古老的村莊。這座古老的村莊如今在水下保持完好,大量的象鼻蟲躲在村莊的糧倉中,人類的骨架平靜地躺在各自的墳墓里,一個神秘的怪石圈仍然站立在那兒,就像當初剛剛被豎立時一樣。
這個水下村莊就是亞特利特雅姆古村落。亞特利特雅姆古村落大約存在於公元前7000年前,面積約為4萬平方米,是目前已發現的最古老的沉沒定居點。那裡沒有規劃完整的街道,因此考古學家將其定位為村莊,而不是城鎮。不過在這個古村落中,人們居住的是大型石頭房屋,房屋中有鋪砌的地板,家中有庭院、有壁爐,還有存儲設施。
這個水下村落被淹沒了長達9000年時間,直到1984年以色列海洋考古學家埃胡德-加利利首次發現它。從1984年起,加利利每年冬天都會潛入水下對這個村落進行考察。通過該村落,人們對新石器時代的人類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加利利解釋說,「從該村落遺址看,當時的人們正經歷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革命。」
從動物的遺骨看,亞特利特雅姆村民不僅僅會捕獵野生動物,同時還會畜養綿羊、山羊、豬、狗和牛等家畜。在農業方面,他們還會種植小麥、大麥、扁豆和亞麻等。在漁業方面,他們已經學會了使用魚鉤,而且從魚骨分析可以看出,他們還會存儲魚類並進行交易。他們不僅僅會使用魚鉤釣魚,還會潛入水中捕撈。因此,考古學家在對一些墳墓中男性骨骼進行分析後發現,這些男性村民都由於長期在冰冷的水中潛水而使耳部受損。
在村落中,最奇怪的事物就是那個由7塊600多公斤重的巨石組成的圓圈。加利利認為,「這個石圈和英國的巨石陣有些相似,但規模較小。」在圓圈中間,有一個淡水噴泉。在附近一些石板上有一個個水杯狀的標記。考古學家們認為,這個怪石圈可能是用於求水儀式。
加利利認為,最後一個冰川期結束後,海平面仍在繼續升高。亞特利特雅姆村落最終被海水所侵蝕並淹沒,村民被迫放棄他們的家園。
亞特蘭蒂斯古城
被稱作「傳奇之城」的亞特蘭蒂斯古城
關於亞特蘭蒂斯古城的一切說法,都來自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360年,柏拉圖在一本著作中活靈活現地描述了關於亞特蘭蒂斯古城的詳細情況。據柏拉圖的描述,亞特蘭蒂斯是一個島國,大約存在於9000年前,面積比利比亞和小亞細亞合在一起還要大,與赫拉克利斯之柱遙遙相對。此外,亞特蘭蒂斯還是一個海上強國,人口眾多,文明高度發達。但是,後來該國慢慢變得貪婪和腐敗。它的軍隊曾征服過埃及和北非,後來卻在雅典城下慘敗於古希臘人之手。接著島上發生空前的自然災難,整個島國在一天一夜之間沉沒於大海之中。
對於亞特蘭蒂斯古城的沉沒地,至今未能找到。因此,它也引起了諸多神話猜測和相關考古研究,不過這些猜測和研究大多都依據柏拉圖的著作。德國物理學家雷納-庫內認為,亞特蘭蒂斯古城應該位於西班牙南部海岸的某個地區,後來在公元前800到500年間被一場洪水沖毀。通過衛星圖片可以看到,在西班牙南部海岸的沼澤地里,有兩個矩形結構的痕跡。庫內認為,這是亞特蘭蒂斯古城中的一些廟宇遺跡。瑞典地理學者埃爾林森認為,只有愛爾蘭才符合柏拉圖的描述。
2009年2月,有媒體報道稱,網民利用谷歌地球服務,已經找到了「失落之城亞特蘭蒂斯」的實際位置,即位於距非洲海岸960公里的大西洋海底中。不過,谷歌公司發言人隨後出面辟謠。谷歌發言人表示,這種說法不具任何真實性,網民在谷歌地球上看到的疑似海底城市遺址網格線,只不過是海床數據採集船在數據處理過程中劃過的聲吶線而已。至此,關於「亞特蘭蒂斯現身谷歌地球」的謠言不攻自破。但是,這也讓人們對這一傳奇之城產生了更多的好奇與聯想。
希臘帕夫洛彼特里
被稱作「荷馬時代港口」的希臘帕夫洛彼特里
當年,特洛伊戰爭中或是《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史詩中的勇士們登船遠征的時候,他們或許就是從帕夫洛彼特里港口出發。希臘帕夫洛彼特里市應該是已知最早沉沒的城市。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海洋地質學家尼古拉斯-弗萊明於1967年潛入該海域發現了這片古城遺址。弗萊明認為,「帕夫洛彼特里最適合作為中轉站。」
帕夫洛彼特里曾經是銅器時代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如今已沉沒於希臘最南端的一個海灣里,遺址位於水面4米以下。1968年,弗萊明在學生和捲尺的幫助下,對帕夫洛彼特里遺址進行了測量和研究。他發現遺址上到處散落著公元前1600年到1100年的古希臘邁錫尼文明時期的破碎陶器。然而,他並沒有在遺址上發現碼頭或是港口的任何痕跡。
此後的30多年,人們對於帕夫洛彼特里並沒有更多的認識。直到2009年夏天,英國諾丁漢大學考古學家喬恩-享德森與希臘考古學家伊利亞斯-斯朋德利斯利用激光定位技術和聲吶掃描技術對該遺址進行了細致的探測。他們發現,帕夫洛彼特里遺址比1968年弗萊明所發現的規模要大得多。此外,他們還發現了兩塊巨型石刻墓碑,一個大型會堂和一些至少是公元前2800年的陶器。享德森認為,「所有這些都證明,帕夫洛彼特里市比以前想像得更重要。它或許是古希臘拉哥尼亞王國的主要城市之一,可能有許多王室成員居住於此。」考古學家還認為,它可能還與荷馬史詩中許多歷險故事存在著重要聯系。弗萊明說,「這里極有可能是特洛伊戰爭中勇士們遠征出發的港口,至少它應該是荷馬時代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
此外,弗萊明還對該地區的海岸線進行了仔細的研究,試圖找出帕夫洛彼特里市沉沒於海底的原因。他認為,最可能的解釋就是地質構造運動。該城市大約於公元前1100年被遺棄,但是這究竟是由一系列小地震所引起的還是因為一次災難性事件所引起的,至今未有定論。
英國丹維奇市
被稱作「海底教堂」的英國丹維奇市
在中世紀,丹維奇曾經是東英吉利的首府,也是當時英格蘭十大城市之一。丹維奇也曾是一個繁華的漁港城市。然而,從建立一開始,丹維奇就命中註定必將被海水淹沒。丹維奇市建立在松軟的水成岩地基之上,這種地基很容易被當地巨大的海浪所侵蝕。1286年,丹維奇市遭受了第一次巨大的打擊。升高的潮水和巨大的海浪席捲了該市400多棟商店和住房。從此以後,丹維奇市開始慢慢地被海水所破壞而沉入海底。該市共有16座巨石造成的教堂,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消失,直到1919年最後一座教堂「萬聖」教堂沉沒。
由於當地潛水條件非常危險,因此此後五十多年都無人問冿這座曾經繁華的都市。直到1971年,考古愛好者斯圖亞特-培根才終於找到「萬聖」教堂的塔樓。如今,城市的一些殘骸甚至都被海水沖刷得乾乾凈凈。不過,在當地海床上還留下了許多巨石造成的教堂。去年,培根和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地理學者大衛-
塞爾利用聲吶技術又在海床上找到了另外兩教堂,它們分別於15世紀和17世紀相繼沉沒於海底。
2009年6月,當地潛水愛好者從「聖彼德」教堂上採集了部分石頭做成了教堂石雕。今年7月,英國威塞克斯考古中心又利用聲吶技術在海底淤泥中找到了另一座教堂。塞爾計劃明年繼續利用聲吶設備在附近海域中尋找更多的海底教堂。
當初繁華的丹維奇市如此已向內陸退化為一個小村莊。對於那些沉沒於海底永不見天日的中世紀教堂來說,「萬聖」教堂的塔樓就是它們的海底墓碑。
傳說中的Mu大陸文明
十九世紀末,英國上校James
Churchward於駐防印度期間,在一個極特殊的機緣下,由一位印度教古寺院的住持手中得到一塊Naccal碑文,這是一種極為艱澀難懂的文字,上校費盡艱難終於在一位印度高僧的指點下,讀出了一個偉大古文明的興衰史。一九二六年上校出版了關於Mu大陸文明的著作《遺失的大陸》,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Mu大陸」的傳奇故事。
Mu大陸的位置根據碑文上的記載位於現今的太平洋海域上,人類在Mu大陸上曾經發展出一個偉大繁榮的文明,創造出高度的文學、藝術、工藝、製造等文化。當時居民擁有高度的建築技術,能夠建造大型建築物、金字塔、石碑及城堡、道路等。據說Mu大陸的首都和各都市中都鋪有整齊的石板道路和運河,都城中的牆壁裝飾著閃亮的金飾,所有人都過著奢華的生活。Mu大陸居民也十分精於航海技術,航海足跡遍布各大洋,甚至發展出強大的殖民帝國,當時Mu大陸被稱為「世界文化的屋頂」。
然而繁華的Mu大陸,卻在突如其來的大災難中瞬間消失於水平面下。怵目驚心的慘劇首先來自於猛烈的火山爆發,引發了強烈的地震及狂暴的海嘯,並不斷引出新的火山爆裂。最後在火山熔漿狂噴及地動山搖的地震下,地面像海浪般的跳動、火柱濃煙遮蓋了天空,大地上的一切如倒塌的積木般往下陷落,火山熔岩及撲天蓋地的海嘯穿過其上,就在一瞬間,Mu大陸完全消失在太平洋下。
Mu大陸的事跡雖然可以視為一個傳說故事,但我們如果願意用另一個角度思考,可以發現人類文明經過毀滅後再重新發展的可能性的確是存在的。
8. 廣西那裡有古代遺址
一、古遺址
(一)柳城巨猿洞
年 代:舊石器時代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城縣
簡 介:
柳城巨猿洞位於柳城縣社沖鄉新社沖村西南的楞寨山上。巨猿洞發現於山西麓的峭壁上,洞口距地面約90米。巨猿洞包括巨猿洞Ⅰ號洞及Ⅱ號洞,洞內長28米,面積180平方米。
柳城巨猿洞遺址於1956年發現。1956年至196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對巨猿洞先後進行了六次考古發掘,洞內堆積物厚2至4米,由上而下可分為六層。出土巨猿下頜骨化石3件,巨猿牙齒化石1100多枚。伴生動物化石包括從高等靈長類到低等脊椎動物化石數千件,它們分屬哺乳動物的靈長目、嚙齒目、食肉目、長鼻目、奇蹄目、偶蹄目六類。主要有猩猩、金絲猴、獼猴、華南毫豬、碩箭豬、擬豺、小豬獾、水獺、似中國黑熊、大熊貓小種、桑氏鬣狗、最後鬣狗、豹、德氏花面狸、靈貓、果子狸、東方劍齒象、似鋸齒三棱齒象、雲南馬、爪獸、裴氏獏、柴氏犀牛、最後雙齒尖河豬、多突起河豬、柳城豬、丘齒鼷鹿、湖麂、鳳岐祖鹿、雲南黑鹿、廣西巨羊等,其中有不少為新種。柳城巨猿洞地質時代為更新世早期,距今約100萬年。
柳城巨猿洞是世界上迄今發現巨猿化石最多的一處洞穴,出土的巨猿化石代表著77個巨猿個體,它的發現對於研究巨猿的形態及人類進化系統諸方面均有重大的價值。出土的其他動物化石作為更新世華南動物群的典型的代表,不僅為解決柳城巨猿洞的地質年代提供了確鑿的證據,而且對研究華南更新世早期動物群的分類等問題亦具有重要的價值。
(二)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群
年 代:舊石器時代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東縣
簡 介:
布兵盆地洞穴遺址群位於田東縣祥周鎮,布兵盆地位於田東縣百色盆地東南部,是中國南方一個小型斷陷盆地,喀斯特地貌發育,洞穴極為豐富,目前有十餘個洞穴發現古代遺存。
該洞穴遺址群於1999年被發現。2002年至今,廣西自然博物館和田東縣博物館對布兵盆地茅草洞、吹風洞、么會洞、感仙洞、霧雲上洞、寶來洞、霧雲洞、陸那洞、小山洞、中山洞、鯉魚洞(原名定霧洞改名為鯉魚洞)和村空洞等進行了長期的調查、發掘和綜合研究。在吹風洞發掘的5.5平方米范圍內,出土哺乳動物化石1007件,包括哺乳動物化石915,巨猿牙齒化石92件。哺乳動物群共24種,是典型早更新世早期的代表性種屬,吹風洞動物群的時代為早更新世早期,距今約200萬年左右。2004年么會洞兩次發掘的面積30平方米,發現625件哺乳動物化石和8件石製品,哺乳動物22種。其他洞穴均出土過動物化石或石製品。
布兵盆地洞穴遺存,發現了豐富的動物化石、人類化石和石製品,對於研究東亞早期人類的起源、現代人類的起源和中國南方第四紀環境變化意義重大。
(三)那賴遺址
年 代:舊石器時代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縣
簡 介:
那賴遺址位於田陽縣城西面約3千米,坐落於田州鎮興城村與那坡鎮六合村交界處的山包上,面積約5平方千米。
該遺址於2003年發現,屬右江南岸四級階地,高出山腳約70米,網紋紅土層厚1-4米,礫石層距地表10-25米。遺址內散布著豐富的打制石器及加工碎片,器型有手斧、手鎬、砍砸器、刮削器等。在遺址的最高點有一處約50平方米的核心區,石製品分布密集。2005年廣西文物工作隊等對那賴遺址進行局部搶救 性發掘,出土大量的砍砸器、手斧、手鎬、刮削器等石製品和玻璃隕石。經對與手斧同地層出土的玻璃隕石進行年代測定,該遺址的年代為距今80.3萬年。
那賴遺址是一處大型舊石器時代遺址,在遺址內發現的有一定規模的石器加工場,是百色盆地舊石器遺址中的首次發現,可能是迄今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舊石器時代石器加工場。那賴遺址石製品豐富,種類齊全,保存較好,是百色舊石器的重要成員,對研究我國南方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
(四)曉錦遺址
年 代:新石器時代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資源縣
簡 介:
曉錦遺址位於資源縣資源鎮曉錦村下錦自然村後龍山,距縣城東北方13千米,西面約3千米為資江,西南約30千米為潯江,遺址面積1萬平方米。
該遺址1997年底發現,廣西考古研究所隨後對該遺址進行了為期四年的考古發掘,發掘面積740平方米。該遺址發現了大量柱洞、灰坑、水溝和10餘座房址,以及陶窯和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陶片、石器、部分完整器及數萬粒碳化稻米等一批重要的文化遺物。
曉錦遺址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可以確認為是桂北新石器時代的一個新的文化類型;發現的大量柱洞、灰坑、墓葬等,在廣西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是首次發現;碳化稻米的發現也屬首次,是兩廣地區發現年代最早的一批標本,對研究稻作農業的起源和稻作文化的傳播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五)大浪古城遺址
年 代:漢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
簡 介:
大浪古城遺址位於北海市合浦縣石灣鎮大浪村委古城頭村。城址東、南、北三面為護城河,西面臨周江古河道。
大浪古城在20世紀60年代被縣文物部門調查發現。2002年廣西區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始對古城進行考古調查、勘探與發掘。城址呈正方形,邊長220米,面積 48,400平方米。城址東、南、北三面有護城河,西面臨江。城牆殘寬5~20米,殘高1~5米。四面城牆的中部均有缺口,可能為城門,除西南角已被破壞外,其餘三個角均較寬大且高出周圍城牆體, 可能為角樓。現護城河已淤塞,但輪廓清晰。城址內出土數量眾多的刻劃紋和幾何印紋陶片、建築石構件等遺物,在城中央發現建築遺址,西門外古河道邊還發現了與城門相連的碼頭遺跡,包括弧形夯土平台、台階踏跺和船埠等。初步確定大浪古城遺址可能是《漢書》記載的海上絲綢之路合浦港之一。
大浪古城的發現,對尋找西漢中期的合浦郡郡治有很大的幫助,也為研究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這個具有世界性影響的重大課題,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實物質料。
(六)草鞋村遺址
年 代:漢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
簡 介:
合浦草鞋村遺址位於北海市合浦縣廉州鎮草鞋村西南側的小嶺上,遺址西臨南流江分支—廉州西門江。
遺址於20世紀80年代發現。2007年至2008年,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遺址分布面積 13,310 平方米。發現陶窯、磚窯共22座,建築遺址5處,水井5口及一批作坊遺跡,呈環狀分布於小嶺的坡坎四周。出土雲樹紋和獸面紋瓦當、幾何印紋陶片、陶器及大量的筒瓦、板瓦殘片,也有米字紋、方格紋及方格帶戳印紋陶罐,水波紋陶缽,瓦當,陶墊,陶拍、網墜等。初步確定為漢代嶺南地區重要的官營手工業作坊,為集制陶作坊和窯場於一體的漢代遺址。
草鞋村遺址考古的一個重要收獲是大規模、完整的漢代制陶作坊遺跡的發現,遺址規模之大、功能之系統、保存之完整,在我國南方地區漢代考古上較為少見。對研究中原磚瓦製作技術南傳和漢代官營手工業制度,尋找漢代合浦港及合浦郡治具有重要的史證價值。
(七)越州故城
年 代:南朝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浦北縣
簡 介:
越州故城位於欽州市浦北縣石埇鎮坡子坪村,距縣城60千米,城址南濱南流江,依山築就。
1963年廣東省考古隊對位於城址內子城(官廳地)進行試掘。越州故城呈方形,坐北朝南,北高南低。東西南北門對稱,城牆殘高3~8米,城基最寬處約16米,全部城牆均以紅黃色泥與粗沙混合夯築,每隔百步有一突出城牆外的「馬面」,全城周長2080米,佔地面積370畝。東南面為一內城碼頭,穿過護城濠與南流江相連,城址內十字街道與東西南北門對稱,呈方形,東北城牆依山築就,穿山為城門。內城建在西面的一座山崗上,南北長130米,東西寬160米,也呈方形。內城南北寬130米,東西160米,城牆基寬3~6米,殘高1~2米,全城四周有護城濠。城內出土有筒瓦、板瓦、獸面瓦當、水波紋、素麵陶罐殘片、青黃色釉陶碗殘片等。
據《南齊書》記載,越州是當時的軍事政治中心,越州城自置至廢,經歷了我國南朝時期宋、齊、梁、陳四個王朝,約廢於隋朝中葉。越州故城是目前廣西保存較好的南朝城址之一,對研究南朝歷史、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八)中和窯址
年 代:宋
類 型:古遺址
所在地: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
簡 介:
中和窯址位於梧州市藤縣藤州鎮中和村,距縣城約10千米的北流河東岸。
遺址於1963年發現。1964年、1973年分別由自治區博物館和自治區文物工作隊、中山大學等進行了發掘清理,1981年9月和1986年6月時任故宮博物院陳列部主任李輝柄主任率隊曾兩次到中和窯址考察採集標本。通過挖掘清理發現20多座瓷窯,主要分布在北流河沿岸長約2千米,寬約0.5千米的小山丘上。兩次試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中和窯的結構,為斜坡式龍窯,依山勢而建,呈長方形。分窯門、火膛、窯床、煙囪四部分。窯長一般為10~60米,寬為1.5~3米。燒制方法早期採用一缽一器仰燒法,晚期兼用迭燒法。瓷器品種式樣繁多,有各式碗、盞、盤、碟、杯、洗、盒、缽、壺、罐、瓶、燈、爐、盂、熏爐、魂瓶、枕、腰鼓和印花模具等,以碗、盞、盤、碟等日用器為主。紋飾豐富多彩,主要以纏枝花卉為主,有折枝、纏枝花卉、海水游魚、海水戲嬰、印花模具瓷質有尖狀蘑菇形、半球狀蘑菇形、平頂等式樣。印面所刻花紋分陰、陽兩種,頗具特色。其中一件飛鳥花卉印花模具,背面刻「嘉熙二年戊戌歲春季念龍參造」年款。中和窯址的年代應在北宋至南宋的後期,是以生產外銷瓷為主的地方民窯。
藤縣中和窯址的發現,擴大了我國青白瓷窯址的分布范圍,填補了廣西青白瓷研究的空白,為研究中國陶瓷發展史、研究我國古代外銷陶瓷提供新的資料,為研究宋代廣西手工業和社會經濟、文化以及對外友好往來,特別是與東盟各國往來有重要意義。
9. 歷史文物簡介
想要知道些什麼文物??
如:霸州文物概況
館藏文物
石器及石質品 共19件,多出土於霸縣一磚、信安磚廠、信安龍泉寺、勝芳等地。其中舊石器中晚期鹿角化石2件;新石器時期石斧1件;明代墓誌10件;石碑5通(清代1通、民國2通、現代2通)石牌頭1件。
陶瓷器
陶瓷器多為原霸中西遺址、鹽水河遺址、六郎城遺址、城二宋元碼頭遺址出土。陶器221件、瓷器133件,陶器有戰國時代的夾沙陶鼎、灰陶壺;商周時代的繩紋罐、陶簋、陶紡輪;漢代的陶鼎、紅陶雙系罐、陶馬;宋遼時代的紅陶盆、陶盤、香爐、檑石等。瓷器有南北朝的三系瓷柱子、黃釉瓷碗、提梁瓷罐;五代的小片小瓷碗;唐代的黃釉雙系小瓷罐、黃釉缽;宋代的白綠釉瓷燈碗、雙系瓷瓶、鈞瓷碗、孔雀蘭器物蓋;宋遼時代的開片瓷碗、白底黑花瓷罐、剔花荷葉型碗;元代的醬釉飛鳳罐、開片白瓷罐、「大吉利」瓷瓶;明代的青花小瓷碗、醬釉瓷罐、黑釉雙系小瓷罐、醬釉大口瓮、醬黃釉帖花罐等。
銅器
銅器41件,多為原霸中西遺址,六郎城遺址,城二宋元碼頭遺址出土。其中有:商代的青銅劍、青銅戈;戰國時代的錯金帶勾、青銅劍、銅鏃;漢代的昭明鏡、大蹴球銅鏡;唐代的菩薩銅像、釋伽牟尼銅像、銅俑、銅鈴;宋代的三佛像銅器座、嬰嬉銅鏡、圓形帶柄銅器;金代的獸鳥紋銅鏡;元代的銅印(元帥都監之印)、荷花鏡、銅簪;明代的宣德爐、關羽銅像、蓮花座、銅獅、銅犼、銅象;清代的銅帳勾等。
古錢幣
古錢幣有秦半兩、漢五銖、宋代錢幣、清代錢幣、民國銅元共約20公斤。
鐵器
鐵器6件,有漢代的鐵帶勾;金元時代的鐵篙頭、鐵馬蹬;民國時期的大鐵錨;現代的手榴彈、地雷等。
其他
其他 30件,其中有料鐲、玉環、玉板指、瑪瑙串、骨珠、草珠等。
10. 古代「海絲」的三大港著名口都在哪
廣州、泉州、寧波
廣州:史上唯一逾二千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廣州古稱番禺,位於南海之濱,憑借自身擁有的海上交通中心的優越條件,成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惟一的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從3世紀30年代起,廣州已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廣州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由廣州經南海、印度洋,到達波斯灣各國的航線,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元代時,廣州的中國第一大港的位置被泉州替代,但廣州仍然是中國第二大港。在海上絲綢之路2000多年的歷史中,相對其他沿海港口,廣州被認為是唯一長期不衰的港口。明初、清初海禁,廣州長時間處於「一口通商」局面。
目前保存在廣州市內各地的「海上絲綢之路」的遺址共有20多處,包括南海神廟、懷聖寺(光塔寺)、光孝寺、清真先賢古墓、蓮花塔、沙面西式建築等,其中懷聖寺就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早的清真寺。中山四路的秦代造船工場遺址。光學寺,它是中國古代四大佛教翻譯基地之一,有宋代羊城八景「光孝菩提」。位於下九路的西來初地、是印度名僧達摩首登廣州的地方,建有西來庵,是今華林寺的前身。南海神廟,是古代揚帆出海前要祭拜的海神廟,歷代皇帝都派人前來祭海,留有許多御碑。建於唐代的懷聖寺與光塔是古代阿拉伯人來廣州經商的重要遺址,在唐宋時期這里曾居住過12萬阿拉伯人,是盛極一時的「蕃坊」所在地。相關的文化古跡還有六榕寺與花塔、琶洲塔、赤崗塔、蓮花塔、海幢寺、荔枝灣、長洲島竹崗外國人公墓、瑣羅亞斯德教徒墓地等,文化遺產之豐富程度令人嘆為觀止。
廣州港無疑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上最重要的港口,世界上亦屬罕有。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廣州在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上的地位與作用,可以稱為「歷久不衰的海上絲綢之路東方發祥地」。
泉州:元代為世界第一大港
泉州位於福建南部,東瀕浩瀚的東海,北、西、南三面環山。晉江穿過城市南部,注入東海。自秦至初唐,先後屬閩中郡、閩越國、建安郡、晉安郡、南安郡、豐州、武榮州地。唐景雲二年(711年)改武榮州為泉州。開元六年(718年)州治由南安縣遷至今泉州市地。後12年建城郭。五代時節度使劉從效擴城,環城及在巷陌中遍植刺桐,因此別稱刺桐城。至元代拓至周回三十里。
泉州一帶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以白糖、茶葉、陶瓷、綢緞、麻布、酒類、乾果稱著。唐末五代時,造船業已具相當規模。城東南泉州灣海岸線曲折蜿蜒,與台灣海峽相接,有天然的良港,以後渚港、安海港等最為有名。
在南朝時,泉州就有與海外友好往來的記錄。晚唐成為外貿港。五代時閩王王審知的侄兒王延彬任泉州刺史17年,「每發蠻舶,無失墜者,人稱招寶待郎」。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在此設福建路市舶司。南宋時泉、廣常相提並論。其海舶往來東海、南海,非常活躍。寶慶元年(1225年)趙汝適提舉福建市舶時,已知通商貿易的國家和地區達50餘個。朝廷規定福建沿海的商船都須由泉州市舶司領取「官券」才能出海。泉州城鎮南門附近形成蕃商聚居的「蕃人巷」。宋廷允許設立「番學」,讓「土生蕃客」就讀。高宗紹興末年,蕃商捐資在東郊興建公墓。宋末有阿拉伯人後裔、海商巨賈蒲壽庚「提舉泉州市舶司,擅番舶利者三十年。」宋代泉州造船業發達,有「泉舶」之稱。1974年,泉州後渚港古碼頭遺址發現一艘南宋海船,殘長24.2米,殘寬9.15米。尖底橢圓形船底有較好的適航性,外塗以白灰防腐,為有泉州特點的南方型海船。結構合理,採用雙層板和三層板的施工工藝精湛,橫艙壁與周邊肋骨很好配合。船內出大批香料木和胡椒等貨物。
元世祖在至元十四年
(1277年)首先准許重建泉州市舶司,有元一代不變。又命唆都、蒲壽庚「詔諭諸蕃」,委蒲壽庚長子蒲師文為正奉大夫宣慰使左副都元帥兼福建路市舶提舉,旋又命為海外諸蕃宣慰使。泉州海外交通貿易進入黃金時期。海上貿易東至日本,西達東南亞、波斯、阿拉伯、非洲。海舶蟻集,備受稱贊「刺桐是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出口陶瓷、綢緞、茶葉、鋼鐵等,進口香料、胡椒、葯材、珠貝等。
泉州古代海外交通貿易遺存豐富。著名的如:唐代始建的開元寺,唐宋時印度、西域僧人屢居此寺;伊斯蘭教聖靈山墓,據明代何喬遠《閩書》載,唐武德年間,穆罕默德遣門四人來華,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四賢傳教泉州卒葬於此,墓旁現存有元代阿拉伯文碑和明代鄭和行香碑;始建宋代的伊斯蘭教清凈寺;九日山宋代祈風石刻;草庵元代浮雕波斯摩尼佛像;始建於南宋的天後宮等等。並大量保存著歷代阿拉伯人墓。
寧波:經久不衰的東海大港
寧波,秦漢屬會稽郡,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從越州分置明州,以境內有四明山得名。後曾改為餘姚郡,宋為慶元府,元為慶元路,明初改明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後稱為寧波府,今寧波市。這里地處東海之濱,甬江寬闊,河床發育穩定,內河航運四通八達,地方平坦富饒,港市地理條件優越。
在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發現6支木槳,經C14測定距今約7000年,並出大量鯨魚和鯊魚遺骸。在距河姆渡不遠的吳興錢山漾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中,又發現4700多年前的木槳和絲織品。這都為探索浙江海上交通的萌芽,提供了重要的線索。方士徐福奉秦始皇命赴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求仙人,相傳在此率童男女數千人乘船入海。《漢書?地理志》吳地條稱,「會稽海外有東鯀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後漢書?東夷列傳》也說,「會稽海外有東鯀人,分為二十餘國。又有夷洲及澶洲。傳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仙不得,徐福畏誅不敢還,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數萬家。人民時至會稽市。」《三國志》言,「東鯀人時至會稽貨布」。至遲在東漢初年,寧波地區已與日本有交往。
到了唐朝,明州成為中國的大港之一。浙江地區經濟迅速發展,既是魚米之鄉,又是建造唐舶之所,越窯青瓷產地,還有深受海外歡迎的湖紡和杭緞,為海外貿易的發展奠定基礎。明州成為日本遣唐使主要登岸港之一。唐朝政府規定,遣唐使到明州後,在此辦理入京手續,需時數月至一年。民間海外貿易,日本著名學者木宮泰彥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中,把公元782年~1191年間作了統計,中國大商人李鄰德、李延孝、李處人等商團由明州啟程,來往於日本達百多次,平均三年往返一次。他們帶去大量的絲綢、瓷器、經卷、佛像、書籍、葯品出售,販回砂金、水銀和錫。明州也和新羅、環王(越南)、室利佛逝(印尼巨港)、占卑(蘇門答臘)等國商人通商。絲綢、陶瓷遠銷海外,易以諸國的砂金、黃銅、人參、葯材、香料、珠寶、象牙、犀角等珍品,再轉銷各地。
1974年,寧波餘姚江唐代出海口附近發現一艘沉船,從中找到幾百件越窯青瓷器、長沙窯青釉褐彩器和少量黑釉器,同出一塊刻「乾寧五年」款方磚,都證明這是一艘唐船。可能由此啟航赴海外。韓國曾發現唐代長沙窯青釉褐彩貼花壺,上有「卡家小口,天下有名」字樣;在日本築野市大門出土的一件青釉壺,腹部呈瓜狀,三處施橢圓形褐綠斑,與寧波沉船中長沙窯和越窯青瓷壺式相同,褐彩綠斑也相同。在日本和印度尼西亞的多個地點、馬來西亞的彭亨、巴基斯坦卡拉奇東郊的班布爾、西南海岸的阿里卡美、在印度河上的布拉明納巴德、波斯灣的阿拉伯重要港口席拉夫、伊拉克的薩麻拉等遺址、埃及開羅的前身福斯塔城遺址,都發現唐代越窯青瓷碎片,其中不少應經明州外運。
明州海外貿易在唐代尚不及揚州,至宋代則超而過之。兩宋時,靠北的外貿港先後為遼、金所佔,或受戰事影響,外貿大量轉移到明州。宋代曾遷兩浙路市舶司於此,或同時於「杭明廣三州置市舶司」,通稱「三司」。南宋建都臨安(杭州),明州與之靠近,外貿地位更形重要,因進口貨物增多,往往一時不及轉運,還建了市舶庫。「天聖十年(按:1032年),(高麗)遣使言,欲遠契丹,乞改途由明州詣闕,從之。」高麗來明州的使者和商人日多,北宋官府在此興建了高麗行使館,供他們旅居。又有兩艘大型遊船,專供他們出海遊玩。同時,北宋使者和商人到高麗也從明州出發。「商人……興販必先至四明而後再發」
,與日本的友好往來和通商貿易也有發展。日本木材價廉物美,進口甚多。與婆國(爪哇)、占城、勃泥、三佛齊及真里富國(柬埔寨)等各國都有通商交往。阿拉伯商人來明州漸多,因而建造波斯館,專門接待阿拉伯人。他們長期聚居的街巷稱波斯巷,附近建有清真寺。兩浙路絲綢生產規模大、技術精、品種增多,宋龍泉窯舉世聞名,雕版印刷在全國名列前茅,這些產品不少通過明州(慶元府)遠銷海外。
寧波在元代亦設市舶司,仍為中國主要外貿港口之一。商船來往繁忙,故於碼頭重建來遠亭。1975年夏天,在朝鮮發現一艘沉船,內裝瓷器、漆器、銅器等文物12000多件,一銅砝碼鐫「慶元路」字樣,說明此應為由寧波啟航的海舶。
寧波建港歷史久遠,對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長期起著重要作用,無疑是東海之濱十分重要的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