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塊石遺址
⑴ 渤海國二十四塊石遺址的介紹
渤海國(公元698年~926年),是我國唐朝時期以粟末靺鞨族為主體建立,統治東北地區的地方民族政權。698年,粟末首領大祚榮建立靺鞨國,自號震國王。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統轄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從此粟末靺鞨(Mòhé)政權以渤海為號,成為唐朝版圖內的一個享有自治權的羈縻(Jīmí)州。762年,唐廷詔令渤海為國。首都初駐舊國(今吉林敦化),742年遷至中京顯德府(今吉林和龍),755年遷至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寧安),785年再遷東京龍原府(今吉林琿春),794年復遷上京龍泉府。926年為遼國所滅,傳國十五世,歷時229年。
⑵ 龍王尖的遺址
武漢周邊的山寨建造得最為雄偉壯觀的當數黃陂李集的龍王尖了。龍王尖山寨是為御匪安民而修建,又名永安寨,坐落於李集街道東北和長軒嶺街道西的交界處。壯觀的山牆基本完整,蔚為壯觀,號稱武漢的長城。也是武漢的後花園一景。山寨北枕礦山,南瞻武漢,東眺龍王尖,西靠雙峰山。
主峰龍王尖海拔385.6米,主峰頂巔有一座古廟,名曰龍王廟,建於明宣德二年,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秋,山北坡突發大火,古廟被毀,僅留下現存的一堆山石。龍王尖石寨在建修過程中,就已成為周邊民眾「避匪」、「躲長毛」的「難民集中營」,難民最多時達三萬之眾。寨牆上均砌有「哨口」、「箭窗」、「磙木檑石發座」、「烽火台」等。寨內昔日有四通八達的大小道路,現已消失在稠密的灌木、藤蔓、野草之中。
龍王尖古寨始建於景泰七年(1456年)。當時明朝政治腐敗,社會動亂,不時有匪盜來黃陂西北鄉燒殺搶掠。為「御匪安民」和防範山火,1456年冬村民集資建龍王尖石寨,至清同治七年秋石寨建成,時任黃陂知縣劉昌緒前往祝賀,並為城堡命名永安寨,即長久平安之意。
龍王尖城堡建成後,圍城的石寨周長約12.5千米,圈地約1.5平方公里。石寨倚山踞嶺,氣勢磅礴,聳立在雲纏霧繞的群峰之上。寨牆由塊石、條石、片石大小間壓,縫隙填塞碎石土渣干砌而成。寨牆平均高3.5米,全寨共有四大寨門,以南寨門為最大、最牢固、最壯觀。石寨按九曲八卦陣建造,,砌有「哨口」、「箭窗」、「磙木檑石發座」、「烽火台」等。內牆半腰有1.1至1.4米寬的巡道(也稱走道)。哨口、箭窗一般1.8至2米一個,主要用於瞭望、發射銃彈和飛箭。烽火台有多座,其中一座置龍王廟峰巔,一座置西寨門。這座山寨,易守難攻,如遭圍攻,寨內有糧有水,便於堅守待援,三兩月可不下山寨。
咸豐九年(1859年),湖廣總督官文曾為建設中的龍王尖石寨題寫了「固若金湯」的匾牌一塊,以示褒獎。在明清兩百多年間,石寨成為周邊民眾「避匪」的難民集中營。難民最多時達數萬之眾。咸豐末年,寨內修建了一條包括客棧、醫葯店、雜貨店、米鋪、鐵匠鋪、裁縫鋪、木匠鋪、磨坊、酒坊、染行、賭場的街道,稱作天街或生意街。
---黃陂有數十座明清時期修築的古石寨。如洪關山寨、西峰尖寨、平峰頂寨、張家寨、周家寨、諶家寨等等。石寨均為干砌,大小不等,各自聳立在山巔和懸崖峭壁之上。而今這些石寨毀損嚴重,幾乎全部成為殘垣破壁。惟有龍王尖石寨,保存尚算完好———寨牆中下部基本完好,石板屋多數存留半牆以上。
---龍王尖石寨自成一個小天地,一個較特別的社會聚落點,它是研究明清兩朝、尤其是咸豐同治時期社會狀況的理想標本。
---此外,一些與龍王尖歷史文化及景觀相關,歌頌善良、正義、勇敢、純潔、孝悌的故事傳說,如「龍王為民降雨」、「綠林擒賊」、「腳夫六里坡拾金餅」、「黃鷹石」、「月母子屋」等。
⑶ 渤海國二十四塊石遺址的遺址簡介
渤海國二十四塊石遺址自20世紀50年代發現以來,先後在俄羅斯濱海區、回朝鮮的平壤、中國的答吉林、黑龍江一共發現了二十多處。其中,敦化市「江東二十四塊石」,因其留有比較多的人類文化信息而在國際考古界最為有名。從吉林省敦化市到黑龍江省寧安上京龍泉府這一段150多公里的路上,一共發現了10處二十四塊石,平均 15公里一塊;約占總數的一半。敦化境內有四處。俄羅斯遠東的烏蘇里斯克也發現一處。關於其用途一直沒有定論,是許多歷史研究者探究的對象。
⑷ 渤海國二十四塊石遺址的中國東北境內的二十四塊石遺址
彎溝二十四塊石遺址位於黑龍江省寧安市鏡泊湖鄉彎溝村東開闊地帶內的高阜之上。
⑸ 如今的長城遺址是什麼樣的
從這段遺址還可以看到,築長城的民工和駐兵是把附近的山石一塊塊切割下來,磨平後干內砌在城上,每塊石片重容的約有二三十千克,輕的約有四五千克,這樣干砌起來的長城,歷經千年而不塌。
歷經2200多年的風吹日曬、雨雪沖刷,長城石塊原來所用的青色、半黃色石料,至後來,表面已蒙上了一層黑色、棕黑色的氧化物。站在高處,依然可見這段秦長城順山勢上下。
⑹ 吉林省北宋古代遺址
吉林並不在北宋的疆域,北宋時期的古代遺址有:
渤海國二十四塊石遺址,位於敦化市東南。
楊木頂子山城,位於和龍市頭道鎮石國水庫東南10華里,楊木頂子溝的山頂部。
永勝遺址,位於敦化市江東鄉永勝村北。
小城子古城遺址,位於位於朝陽鎮東北約7公里的小城子村。
羅子溝古城,位於汪清縣羅子溝鎮古城村東側。
雙城子古城,位於位於德惠縣朝陽鄉向西北2.5公里。
友誼村遼墓群,位於梨樹縣白山鄉友誼村至鄭家村一條東西走向的慢崗之上。
⑺ 敦化有什麼著名的地方
http://ke..com/view/6787.html?wtp=tt
敦化市位於吉林省東部山區,長白山腹地,東經127°28′-129°13′,北緯42°42′-44°30′。總面積11957平方千米。總人口48209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65619人;少數民族人口數34815人,朝鮮族佔全市人口的4.87%。郵編:133700 代碼:222403 區號:0433
編輯本段名稱由來
敦化市的歷史較為悠久,原名敖東城(亦稱阿克敦)保留了清代古城池的名字。「敖東」系滿語「鄂多哩」 (又稱額多力)的轉音,其語意不詳。縣名敦化,取自四書《中庸》「大德敦化」一語。含有「以德治理」之意.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敦化市位於東經127°28′至129°13′、北緯42°42′至44°30′之間;居吉林省東部,屬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縣級市,居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西部。距吉林省首府長春市直線距離211公里;距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駐地延吉市直線距離116公里。屬長白山脈的東部山區。
敦化市東部、東南部以哈爾巴嶺為界與汪清縣、龍井市、安圖縣相鄰;東部、東北部以小溝嶺為界與黑龍江省相接;南部隔二道松花江與撫松縣毗鄰;西部以張廣才嶺為界與樺甸市、蛟河市相連;西北部以張廣才嶺為界與黑龍江省接壤。國家公路鶴大線—302國道(鶴崗至大連)由黑龍江省鶴崗市、寧安市經由敦化市雁明湖鎮的小溝嶺及官地、江南等鄉鎮進入敦化市,再經江源鎮、大蒲柴河鎮至冬青嶺進入吉林省安圖縣,途徑敦化市境內140多公里。國家公路圖烏線—210國道(圖們至烏蘭浩特)由安圖縣經由大石頭鎮的哈爾巴嶺、大石頭鎮區、大橋鄉進入敦化市,再經江南鎮、秋梨溝鎮至黃泥河鎮進入吉林省蛟河市,途徑敦化市80多公里。
鐵路長圖線(長春至圖們)由蛟河市進入敦化,經由威虎嶺、大川、黃泥河、秋梨溝、太平嶺、敦化、大橋、大石頭、哈爾巴嶺等9個站點計程99.5公里,然後進入安圖縣。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轄渤海、勝利、民主、丹江 4 個街道辦事處,以及大石頭、黃泥河、官地、沙河沿、秋梨溝、額穆、賢儒、大蒲柴河、雁鳴湖、江源、江南 11 個鎮和黑石、青溝子、翰章、紅石、大橋 5 個鄉,另外還有 1 個省級經濟開發區。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公元1677年(康熙十五年),清政府頒布《寧古塔等處禁止流民例》,正式宣布寧古塔管轄一帶為封禁區,敦化為清皇室發源地,屬封禁之例,但北部驛路沿線卻不在封禁之內。當時由於種種條件所限,雖然明令封了,但卻阻止不了外來漢民私自開墾荒地。一傳十,十傳百,大多來自山東、河北等地的人流不斷湧入這號稱東大荒的敖東城(亦名鄂多里,又名阿克敦),來開墾這無人管理的土地。加之土匪橫行,社會治安狀況也很糟糕。公元1878年(光緒四年),吉林將軍派員前來視察,並於當年成立了阿克敦荒務局,從此打開了二百年的封禁。趙敦諴調來負責向民眾放荒事宜,次年就放出 熟地2774垧,以後逐年都有發放。到公元1882年,共放出熟地近萬垧。隨之人口也不斷增加。公元1880年(光緒六年)吉林將軍銘安奏請建縣,公元1881年1月25日清政府批准。當時清廷歷法沿用農歷,是為光緒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經過一年籌備,包括建城池,搭班子,修縣衙,於公元1882年(光緒八年)敦化縣正式建成。
編輯本段建制沿革
1945年9月,成立敦化縣民主政府。10月,劃歸吉合區行政委員會延邊地區行署管轄。11月10日,敦化縣劃歸吉林省永吉地區管轄。
1946年1月,成立敦化縣政府。劃歸吉遼省吉東分省管轄。
1946年7月,吉東分省撤銷,劃歸吉東專區管轄。將敦化縣北部的黃泥河、黑石、額穆、官地、沙河站等地域劃出,另置額穆縣。
1947年2月15日,將吉東專區劃出琿春等4個縣,另立延邊專區。將吉東專區駐地移敦化,因名吉敦專區。敦化縣隸屬吉敦專區。
1947年9月25日,撤銷吉敦、延邊兩個專區,再次組成吉東專區。敦化縣隸屬於吉東專區,下轄6個區。
1948年3月,吉林省政府撤銷額穆縣,其所轄地域仍舊劃歸敦化縣建制。3月27日.吉東專區改為延邊專區。敦化縣下轄12個區,86個村。
1948年6月22日,吉林省政府奉東北行政委員會命令,撤銷吉南、吉北兩個專區,敦化縣從延邊專區劃出,歸省直轄。1949年,成立敦化縣人民政府。1958年10月,敦化縣由省直轄劃歸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1968年,撤銷敦化縣人民委員會,成立敦化縣革命委員會。1980年,撤銷敦化縣革命委員會。成立敦化縣人民政府。
1985年2月28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發[1985]36號)文件通知,國務院2月11日國函字[1985]24號文件批准,撤銷敦化縣,設立敦化市(縣級)。新設立的敦化市,仍由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
編輯本段鄉鎮區劃沿革
1954年8月,敦化縣轄12個區,85個村。
1956年9月,敦化縣轄3個鎮、27個鄉、16個街道。敦化縣人民政府更名為敦化縣人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更名為鄉、鎮人民委員會。
1958年,成立18個人民公社,95個管理區。1962年5月,敦化縣轄3個鎮、18個公社:計95個生產大隊。
1980年初,敦化縣轄17個公社、3個鎮:計327個生產大隊,999個生產小隊。
1985年12月,敦化市轄5個鎮、8個鄉,計213個生產大隊。
1988年9月,敦化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9個鎮、11個鄉;計1 82個居民委員會、380個村民委員會。
1993年10月12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敦化市馬號鄉,設立江源鎮。
1995年12月,敦化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10個鄉;計186個居民委員會、393個村民委員會:民主街道、渤海街道、勝利街道、丹江街道、大石頭鎮、黃泥河鎮、官地鎮、沙河沿鎮、秋梨溝鎮、額穆鎮、賢儒鎮、大蒲柴河鎮、大山嘴子鎮、江源鎮、江東鄉、江南鄉、大橋鄉、沙河橋鄉、林勝鄉、太平嶺鄉、黑石鄉、青溝子鄉、翰章鄉、紅石鄉。
1999年12月13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敦化市林勝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官地鎮管轄;撤銷沙河橋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沙河沿鎮管轄;撤銷太平嶺鄉、江東鄉、江南鄉、設立江南鎮,將原太平嶺鄉、江東鄉、江南鄉管轄的行政區域劃歸江南鎮管轄.鎮人民政府駐江東。
2003年11月19日,州人民政府《關於敦化市紅石鄉政府駐地遷址及大山嘴子鎮更名為雁鳴湖鎮的批復》(延州政函[2003]283號):根據省民政廳《關於敦化市紅石鄉政府駐地遷址的批復》(吉民行批[2003]9號)和《關於敦化市大山嘴子鎮更名為雁鳴湖鎮的批復》(吉民行批[2003]10號)精神,州人民政府同意敦化市將紅石鄉政府駐地遷移到紅石鄉臨江村,並將大山嘴子鎮更名為雁鳴湖鎮。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敦化市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是國家重點林區之一。主要樹種有紅松、白松、落葉松、水曲柳、紫椴等 30 多種,林產工業是工業生產的基礎,有纖維板、膠合板、木製傢具等骨幹工廠。敦化市野生動物品種占延邊地區總數的 69% ,主要珍稀動物有東北虎、梅花鹿、紫貂、黑熊、水獺等。野生植物中珍貴葯用、食用植物主要有山參、黨參、五味子、木耳、靈芝等行銷國內外市場,其中鹿茸產量居全國之首。礦產有金、銅、大理石、泥炭等。其中:泥炭最豐富,儲量約 3 億立方米,石墨儲量約 1.4 噸,可開發優質礦泉水資源 10 余處。敦化有一江十七河,牡丹江就發源於此,水域總面積 1 萬多公頃,可開發水電站 40 多處。
編輯本段經濟建設
敦化是省級經濟開發區,享受充分的優惠政策,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已列為國家星火密集區、電氣化試點市、綜合改革試點市、商品糧基地、煙葉基地、黃牛繁育和加工基地,獲全國衛生城、國家科技工作先進市、省級精神文明先進城市。
敦化市工業生產基本上形成了以木材加工、中成葯、建材、造紙等為主的綜合加工體系。科技、教育、文化、體育也有新的發展。同時,這里還是吉林省實行開邊通海戰略的重要交通接匯處河客貨集散地。近幾年來,這里正形成前所未有的投資熱潮,現已確立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基礎設施日趨完備。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
敦化市是一座風景秀麗的古城,文物古跡甚多。主要有六頂山渤海古墓群、貞惠公主墓、敖東遺址、城山子山城遺址、二十四塊石、依克唐阿碑、抗日烈士陳翰章之墓,這些燦爛的古代文明,吸引了眾多的考古專家和遊人紛紛來此考察、觀光。另外敦化還有亞洲最大的佛教女眾道場正覺寺,它建造出全國乃至世界的景觀之最,屬佛教建築中所罕見,在中國乃至在世界上都是富有特色的佛教旅遊勝地。在敦化城東 72 公里處,有一座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雁鳴湖度假村。其四周湖區,峰巒疊障,山水相連,風景如畫。著名作家張笑天的《雁鳴湖》就是以此為背景所寫的。這些獨特的景觀都令人心馳神往,留連往返。
編輯本段歷史名人
趙大老爺,名敦諴,山東省萊陽縣四家樓人。進士出身,是敦化縣的首任縣知事,當時人們都把七品縣官稱為大老爺,是敦化縣建治的奠基者,為敦化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勛。
孫玉勝中央電視台分黨組成員、副台長、高級編輯。兼中央數字電視傳媒有限公司總裁。
1960年6月出生於 吉林省敦化市,1980年-1984年就讀於吉林大學。1984年7月畢業分配到中央電視台,曾任新聞采訪部副主任、 主任、新聞評論部主任、新聞中心副主任,1998年2月任新聞節目中心主任,2000年任中央電視台副總編,2005年5月任現職。
1987年採制的新聞《一條馬路隔斷了兩個企業的產需聯系》獲全國新聞評比特等獎,同年編輯製作了全國第一部 全面介紹中國改革開放的6集系列片《時代的大潮》;
1993年獲中國新聞界編輯最高獎--首屆"韜奮新聞獎";199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1997年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15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93年、1994年和1996年分別參與策劃並創辦了"東方時空"、"焦點訪談"、 "新聞調查"和"實話實說"。1997年參與策劃實施了72小時大型直播"香港回歸特別報道", 期間為駐香港總部節目負責人。1999年參與策劃實施了"國慶50年慶典"、"澳門回歸"、 "相逢2000"等特別節目。同年參與組織創辦新聞欄目"現在播報"。
⑻ 廣西有哪裡地方發現了古人類遺址
廣西已成為國內繼北京周口店之後又一古人類研究的熱點地區。其中重要的發現有麒麟山人、柳江人、白蓮洞人和甑皮岩人4處古人類化石產地及百色古人類文化遺址等。 1、麒麟山人:1 956年1月裴文中發現於來賓縣橋鞏合龍村的蓋頭洞(當地壯語稱「卡姆』』,漢譯作豬洞或牛洞)。因山形似麒麟而得名,山長110m,洞口距地表高7m。出土化石有殘破的人類頭骨化石和粗製的石器及人工打制石片,推斷其生存年代處於晚期智人階段,即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後期,為第四紀更新世晚期。據近年研究同柳江人、甑皮岩人化石的臉部特徵對比表明,麒麟山人有可能屬壯族先民的始祖,並且很有可能是用火的先人。麒麟山人的發現,對正在形成中的蒙古人種華南類型以及現代廣西少數民族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2、白蓮洞人:1956年元月,裴文中等在來賓發現麒麟山人之 後又發現了白蓮洞遺址。白蓮洞位柳州市南郊12km,地處白面山(海拔249.8m)北坡,洞口距地表高27m,由高大寬敞的前廳(約7000 m2)和後穴道(長1870m)組成,洞內有長370m的地下河。當時雖未發現巨猿和古人類化石,但在堆積層中卻發現了古人類活動的遺物,如用礫石打制的石器擊破的軟體動物外殼和少數鹿牙等化石,還有扁尖的骨椎和粗製骨針。後來,於1973~1982年,經柳州市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自然博物館的協助下曾4次發掘,計發現2枚人類牙齒化石,出土的石器500餘件,大都為舊石器時代的打制石器和少量新石器時代的磨光石器,』還有一種穿孔石器,被認為是用於農業播種點穴用的,表明白蓮洞人當時已經有了原始的農業經濟。在遺址中尚出土3500餘件動物化石,說明白蓮洞人以狩獵經濟為主;使用火的痕跡非常明顯,燒火堆積有2處,均呈橢圓形,直徑1.03、0.45m,厚30、15cm,土質發紅,有灰白色灰燼夾雜其中,並有燒過的動物骨骸,說明白蓮洞人已有熟食的生活習慣,是人類從野蠻進入文明生活的標志。據近期的測定研究,人牙化石迄今已有3.7萬年的歷史。3、柳江人:1958年9月,柳州市東南新興農場的工人在農場西面的岩洞內挖掘肥料時,於一個海拔230m,高出附近地面70~80m的通天岩中,發現了一具較完整的頭骨,引起場領導的重視,立即報告省里轉報北京。隨後經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發掘,相繼發現4個胸骨和5個腰椎骨以及大熊貓、箭豬、中國犀、東方劍齒象、巨狹、獾卜水獺、竹鼠、獼猴、猩猩、果子狸、陸龜和牛、鹿類等一批動物化石。1959年9月,該人類化石經吳汝康研究定名為柳江人,認為是原始黃種人(早期智人)的中年男性。後經1986年再研究,認為柳江人屬蒙古人種中的晚期智人類型,迄今已有4萬~5萬年歷史,其體型特徵與現代人基本相同,比古人階段的馬壩人(廣東)和丁村人(山西)進步,比新人階段的山頂洞人(北京)和資陽人(四川)原始,其生存時代屬第四紀更新世晚期,是廣西乃至全國最早的現代人化石。據最新資料,經廣西自然博物館、南京師范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對通天岩出土地點的文化層,進行鈾法年代測定,柳江人可能生活在距今7萬年至13萬年之間或更早。4、甑皮岩人:甑皮岩位於桂林市南郊峰林平原上獨立山的西南側,於1965年由自治區和桂林市文管會組織的文物普查隊發現。前部為一岩屋式洞穴,寬12m,深15m,高3~5 m.,底面積約200m2,文化層堆積厚3m左右;後部為地下水道向山內延伸,水位低於洞底3~4m,渚水終年不涸。經1973-1975年發掘,洞內文化層為灰色粘土、碎塊石,出土男女老少嬰完整骨骸30多具,屬原始集體合葬,以屈肢蹲葬為主,另有骨器數十件,陶片近千,動物化石及水生螺蚌類骨殼數千,還有火塘、灰坑等遺跡。文化層之上為厚l0~80cm的鈣板覆蓋。據北京大學、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對取自鈣板表(底)層及文化層內的螺殼、動物骨骼經碳14測年數據,分別為3370、6600、11310、7580年;而陶片於1978年由上海博物館用熱釋光法測定為10550年,其燒成溫度僅680·相當原始,為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瓷器。由此推測,該洞穴古人類的生活年代距今大約在7500~1萬年左右。認為是新石器時代較早的古人類。
⑼ 陽都的古文化
悠久燦爛
幾十萬年前,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創造出了燦爛的古文化。龍山文化遺址44處,夏文化遺址1處,商周文化遺址31處,漢文化遺址90處。統計的是數字,證明的卻是生存、棲息在沂南土地上的遠古人類用血汗寫下的奮斗歷史。較有代表性的是位於大庄鎮的「西司馬古遺址」。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300米,面積15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1 —1.5米。屬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遺存,內涵豐富,保存較好。1992年6月,被山東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發掘保護的還有屬龍山文化的「苗家莊古遺址」,大汶口、龍山文化遺存較好的「東柳溝古遺址」等等。
到夏代,沂南境域已屬東夷,商屬人方,西周至春秋為陽國,秦始設立郡縣,置陽都縣,隸屬琅琊郡。兩漢、三國、西晉沿襲之。古陽都縣陽都故城遺址,沂河西岸半里許,桑泉水(即今汶河)南五里黃疃庄,陽都故城址猶在」。經考察和有關資料確認,此地為漢之陽都縣陽都故城遺址,系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諸葛亮的祖居地和誕生地。1993年在孫家黃疃庄建了諸葛亮故里紀念館。1995年沂南縣承辦了全國第八屆諸葛亮學術研討會。
沂南文化古跡眾多。縣級23處。其中興盛的兩漢曹魏時期,遺存下大量彌足珍貴的漢代畫像和石雕。歷史最久遠的當數位於銅井鎮三山溝村的「漢元風鳳凰刻石」。兩只鳳凰分別刻在拔地而起的花崗岩石上,刻大鳳凰的一石,刻像左上角刻有「鳳凰」二字,刻小鳳凰的一石,刻像右側刻有「三月七日鳳」、「東安王欽元」、「元鳳」字樣。雕刻技法是在原生粗糙石面上施陰線刻,構圖簡單疏朗,顯出古樸的原始趣味。畫面上所刻之字《中國書法大詞典》著錄為漢隸,評價書法淳古、質朴。傅惜華先生所著《漢代畫像全集》收錄了此畫像。「元鳳」為西漢昭帝劉弗陵年號,距今已有兩千餘年。「漢元鳳鳳凰刻石」是全國現存最早有確切紀年的畫像石。
「北寨漢畫像石墓」,是沂南縣乃至中國的文化瑰寶。學術界普遍認為這是一座東漢末年家族式墓葬中的主要墓室。墓室280塊石質構件都是按一定尺寸預制,然後安裝。墓室由前、中、後三個主室及東三側室、西二側室組成,並建有衛生間。室內有畫像石42塊,畫面73幅,畫面總面積44.227平方米。畫像氣勢恢宏,刻工細膩流暢,保存完好,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歷史價值,是漢畫像石發展鼎盛時期最富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被譽為「齊魯小敦煌」。這是我國已經發現的漢畫像石墓中畫像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此墓作為詞條,已收入《辭海》、《中國大網路全書》,畫面「七盤舞」已收入《辭源》作為詞條「七盤舞」的插圖。畫面「豐收宴饗圖」曾作為教材選入中學歷史課本。中央電視台曾從中華文明精品的角度攝制了專題片。北寨漢墓已於200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已發現的漢代畫像石刻,較臨沂市其他縣區要多。這些石刻文物,有的已經融入一方人民的精神生活。青駝鎮的「青駝」就是一例。青駝鎮駐地青駝村因其村西有一對青石雕刻的「駝」而得名。「駝」身長1.7米,似獅類虎,背有雙翼,昂首闊步,給人以精力充沛之感。在青駝村,千百年來人們視其為村之祥兆,村之靈魂,衍化出了許多神奇的傳說。
除漢代石刻外,雙堠鎮還有兩處比較完整的石刻造像。朝山有83尊,雲慶山有50尊,每尊都高約0.3米。蘇村鎮夏孟寺後唐碑、張庄鎮法雲寺明碑等寺廟碑碣也都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另外,苗家曲信量橋、河陽白龍橋也是珍貴的古建築。縣境內還有廟官莊漢古墓群等多處未發掘的古墓群。
⑽ 寧安市民風民俗
〔民風民俗〕
寧安市是一個集漢族、滿族、朝鮮族、回族等多個民族的聚居回地,民間文答學也體現出多民族的特點,各族人民都有自己的民間文化。
順治十年以後,寧古塔時滿族就和漢族等各民族共同生活在這里。由於長期雜處,各民族文化互相影響,因而形成了寧古塔滿族文化的既有「山野之風」又有「中土之禮」的民族特色。
滿族的民間口頭文學比較典型地反映了這一古老民族的經濟生活、意識形態、信仰崇拜、性格素質、語言特點、風土民情等。
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傳統。朝鮮族男人和老年婦女喜歡穿素白衣服,年輕婦女喜著色澤鮮艷的綢緞。服裝特點是短衣長褲,婦女短衣長裙。
回族兄弟不擅長歌舞,但在文娛活動上也有他獨特的藝術愛好。他們喜歡耍龍燈、舞獅子。男女以長衫為主。喜著藍、青、灰、白顏色。男人常戴白色圓布帽,婦女頭部愛蒙青紗。
風俗傳說是圍繞風俗習慣及節日活動而形成的。這些傳說以文學手法來說明某種風俗形成的原因,節日活動的構成,飲食起居的特別規定等等。這些傳說依靠風俗帶上了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