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綏濱金代遺址

綏濱金代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22 03:28:52

1. 說說阿城的來歷~

阿城的歷史沿革

(1)金代以前 考古工作者認為,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地質年代屬於第四紀更新世晚期)起,就有人類勞動、生息和繁衍在今天的阿什河流域。在阿城縣小嶺鎮發現距今約1萬年,考古學上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存。先秦時期,阿什河流域是肅慎人(又稱息慎、稷慎)居住和活動的地帶。從西漢中期至兩晉,肅慎改稱挹婁,隸屬夫余國,阿城當在夫余國之東部地區。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夫餘人為勿吉人所逐。至北朝末期(約在六世紀中葉),勿吉人已逐漸形成了粟末、伯咄、安居骨、拂涅、號室、黑水、白山等七部。阿什河(當時稱安居骨水)流域是安居骨部勿吉人活動的中心地區。從隋初至唐高祖武德時期(6世紀80年代至7世紀20年代)勿吉、靺鞨雙號兼用。靺鞨也分七部,其名稱、方位及內容與勿吉都基本相同。阿什河下遊河灣地區是安車骨部靺鞨人主要活動地區。唐中期阿什河流域為渤海王國(698—926年)屬境。渤海王國曾在阿城設莫頡府治,領高、莫二州,莫州即附郭州,與府治(阿城)同地;高州在今賓縣一帶。今雙城、五常、延壽、尚志、扶余、榆樹一帶,亦歸莫頡府領屬。渤海王國後為契丹人所滅。從契丹族的興起到遼朝的建立,黑龍江各族大部分被遼征服,在動亂中,各族又有了分化和組合,出現了女真族——遼太宗耶律德光大同元年(947年)改黑水靺鞨為女真,因避遼真宗耶律宗真之諱,女真一度改稱女直。女真人一部分屬遼籍,稱熟女真,亦稱曷蘇館女真,大體上居於混同江(即今之松花江)之南;江北未屬遼籍的稱生女真,完顏部是生女真中最強大的一部。部落長函普所率的一支生女真居住今綏濱縣蜿蜒河流域,完顏為蜿蜒之音轉,並以完顏為姓,函普後被追尊為金朝始祖。從一世始祖函普至四世獻祖綏可的大約五六十年間,蜿蜒河一帶的生女真人各部散居野處,不相聯屬,處於原始社會末期階段,多以漁獵為生,雖已知耕種,皆屬園藝性質,大規模的田野耕作尚未出現。獻祖綏可時期完顏部的經濟生活有了飛躍的發展和進步。這時由於渤海遺民大部南遷,舊地空虛,可任其遷徙馳騁,綏可乃教人「燒炭煉鐵」。10世紀末至11世紀初,完顏部「徙居海古水,定居安出虎水之側」。海古水即今之海溝河,安出虎水即今之阿什河。從四世獻祖綏可起,經過約一個世紀的時間,女真族完成了從原始氏族制向階級社會的轉化。遼朝天祚帝耶律延禧天慶五年(1115年),阿骨打稱帝,國號大金,建元收國,奠都會寧(在今阿城鎮南4里許)。作為階級統治的政權金朝的建立,標志著從原始氏族向階級社會轉化的成熟和完成。
(2)金、元、明、清時期金都會寧,系金朝早期(1115——1153年)都城。初為州,太宗時升府,熙宗時定上京之號,領有會寧、曲江、宜春三縣。上京會寧府先後歷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等四帝。貞元元年(1153年)遷都於燕。金朝埋藏,安出虎水流域的居民除女真人外,還有一部分從中原及遼東來此「實內地」的漢人,還有一些契丹人、渤海人,成為多民族的聚居區。居民大都被編入猛安、謀克,猛安謀克是金朝實行的一種兵民合一的基層政權形式。金朝初期是早期奴隸制政權,至世宗及章宗初年,大體上完成了全國的封建化。13世紀初,蒙古族的強大和對外戰爭,逐漸削弱了金朝勢力。金哀宗完顏守緒天興二年(1233年),蒙古軍隊統一了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金上京故地亦為蒙軍所佔,天興三年(1234年),長達119年的金朝始告滅亡。
元初,完顏故地女真人大量南遷,原金代上京會寧府一帶,各族雜居,並一改金朝盛世時的繁榮景象,地曠人稀,耕地荒蕪。金上京會寧府故地在元朝初年屬合蘭府開原路。位於開原路的東北邊緣。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皇慶元年(1312年),元朝為了加強對東北部的統治,由開原路中析置水達達路,今阿城一帶正是開原與水達達兩路交界之地(西與南屬開原中,東與北屬水達達路),歸水達達路所屬。「水達達」是指居住在松花江中下游、黑龍江下游和烏蘇里江流域一帶靠漁獵為生的女真諸部,亦稱為「打魚水達達」、「水達達女真」、「女真水達達」。《滿洲源流考》「水達達」作「碩達勒達」,滿語「隱避處」之義,也是指社會經濟比較後進地區的居民。開原、水達達兩路皆屬遼陽行中書省。金上京會寧府故地,元初只有一遺址,並無建置。至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初,才在這里設官司施治,置海西遼東道巡防捕盜所。據《析津志》所載,在金上京故城設上京站、海歌站,《經世大典》稱海哥站為海吳站或海胡站,站址在今縣城東北之海溝,在今阿什河附近設斡木火站(亦稱阿木火站、阿木河站),還在離海哥站70里的今之蜚克圖設鹿魯吉站,亦稱鹿魯站。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撤海西遼東道巡防捕盜所,立上京會寧府故址為鎮寧州。鎮寧州仍是通往征東元帥府——奴兒干城的重要州治。
明初,在海西東水路城起點底失卜站(今雙城縣花園村,半拉子古城)和海西西陸路城起點肇州站(今肇東之八里川)附近的拉林河、蜚克圖河、阿什河流域及今之三肇地區是海西女真部的中心。明英宗正統以後所建的兀失衛(亦稱阿失衛、阿實衛)和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所建的肥河衛(亦稱淝河衛、費克圖衛)等衛所就是明朝設在今阿城境內阿什河、蜚克圖河流域的兩個衛所。後在兀失衛中又析置岳希衛(又據《賓州府政書》丙編載:「明則稱費克圖、岳希阿二衛,至我朝興龍長白征服二衛,改岳希阿為阿什河」)。在海西東水陸城站還有兩城和三站在今阿城境內。兩城是尚京城和扎刺奴城。尚京城亦稱上京城,在今阿城白城;扎刺奴城在今阿城蜚克圖附近,三站是阿什河站、海胡站和魯路吉站。海胡站在今阿城海溝,魯路吉站在今哈爾濱東郊,皆是明朝時期通往奴兒干都司的重要城、站、衛、所。明後期,金上京會寧府故址一帶為女真棟鄂部的一支所居住,這支女真族稱翁鄂洛或翁克洛、瓮克洛。翁鄂洛是滿語河灣的意思。清初,稱金上京會寧府故址為翁鄂洛城。
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統治者遷都北京後,為抵禦外來的侵略和加強對東北地區的開發和統治,在原盛京(今沈陽)直轄地區先後設置了奉天、吉林、黑龍江三將軍,統率官兵,分地管轄,統治東北各族人戶,鎮守邊陲。吉林將軍初駐寧古塔(今寧安),順治十年(年)稱吉林將軍為駐寧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年)改稱鎮守寧古塔等處地方將軍。康熙十五年(1676年)將軍移駐吉林烏拉,仍稱鎮守寧古塔等處地方將軍。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稱鎮守吉林烏拉等處地方將軍。雍正四年(1726年)鎮守寧古塔等處地方將軍在金代上京會寧府故址,置阿勒楚喀協領衙門,設副都統銜協領一員,撥兵駐防。雍正七年(1729年),協領衙門移駐新城(今阿城鎮),新城仍名阿勒楚喀。
(3)阿勒楚喀城 清代之阿勒楚喀城即今之阿城鎮,始建於雍正七年(1729年)。阿勒楚喀系滿語「嘎拉哈」的「支兒」,引伸為「耳」,因阿什河水彎彎曲曲,狀似人耳,故河名以阿勒楚喀稱之,城名又以河名命之。阿勒楚喀築城之初,有南北二門,周圍745丈,城高7尺,用木板建城,城壕深8尺,廣1丈。乾隆四十年(1775年)因阿勒楚喀木城傾圮,照舊式重修。乾隆四十二年,在西崗子修建伊斯蘭教清真寺。乾隆四十八年改為土城。同治元年(1862年)在城東南角建成文廟。同治五年,馬國良(渾號馬傻子)率農民起義軍攻進阿勒楚喀城,開倉、放獄,衙署、滿官學、課稅局等處皆毀於火。同治七年,副都統海瑛加廣舊城。將舊城南、西、北三面向外展拓,街市原在衙署城外,此次展修,始將街市圈入城內。建土垣,高1丈,周18里、辟四門,東曰保安,西曰鎮靜,南曰承化,北曰平易。因阿勒楚喀城為多方要路集聚之地,同年又辟便門六(東二、西三、南一),計十門。至同治十年,阿勒楚喀城風雨摧殘,坍塌頹圮,則由本城大小商鋪集資重修。光緒二十年,又將城垣維修,同年法國傳教士還在北門里建天主堂一處。光緒二十五年,英國傳教士在西崗子設福音堂一處。光緒二十六年七月,阿勒楚喀城為入侵俄軍所佔(俗稱「跑毛子」),城池重遭嚴重破壞。光緒二十八年副都統達桂主持重修,閉東西便門各一,共留八門。南北大街長4.5里(即今之延川大街),東西大街長2里(即今之解放大街),城高8尺,壕深6尺,城與壕相連。在城內十字街北和老西門外各修地橋一座,深六七尺,四街分築水溝,皆流入阿勒楚喀河。保安門外有石橋1座,橋南有暖泉三四眼,冬不結冰。承化門外有石橋1座,迤東里許,又有石橋1座。平易門外亦有1座大橋,這些橋下均有小溪流入阿勒楚喀河。在阿勒楚喀城內,先後修有牌樓3座,皆阿勒楚喀、拉林、雙城堡3城官紳所立。
副都統衙署在阿勒楚喀城東部,設有大堂、二堂、串堂、印庫、銀庫、左右兩司以及印務處、銀庫辦事房、更房等共40餘間。副都統住房在衙署東,隔道,共計官房35間。滿義學在衙署西,稅課司與汲涌房均在十字街西。監獄在衙署右邊,前有照壁1座。公倉與義倉在城北門里,計有倉廒40餘間。城外東南有演武廳3間,前有抱廈1間,右邊設有馬趟,以備副都統春秋二季閱看八旗官兵等教演騎射。八旗官房在南門外東部,順城牆按次向東排設,城內還有查街辦事房3間。
宣統元年(1909年)阿城設縣,阿勒楚喀城為縣衙駐地,縣名乃阿勒楚喀城名之簡化。

2. 黑龍江省博物館的館藏文物

黑龍江省博物館有各類藏品108584件(套),其中歷史文物、藝術品29341(套),自然標本件(套)。一級文物83件(套),二級文物898件(套),三級文物4151件(套)。其中歷史文物、藝術品藏品的來源,主要是上級有關部門調撥,自然標本一部分是早年收藏,一部分是該館挖掘、採集和徵集的。此外有圖書4萬多冊,館藏自然標本較多。岩石、礦物、土壤、動植物和古生物化石標本共7萬多件。歷史文物、少數民族文物及繪畫等共有3萬多件。(2014年數據) 到2015年10月19日,省博藏品統計數量已達627982件。
歷史文物銅坐龍:1956年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白城金上京會寧府遺址出土。銅龍為黃銅質鑄造而成,它集龍、麒麟、獅、犬形象和特點於一身。龍呈蹲坐式,龍首微揚,張口似吟嘯,肩微前弓,前左腿翹起,其爪飛踏瑞雲,瑞雲與後腿相連,前右腿略向前方直立,爪與地面相連,龍尾上翅向外捲曲,龍首、肩部和四肢飾有卷鬣。在龍的前右腿、尾部及瑞雲處有以雙向分開的扁錠殘跡,當時與它物相連接固定而鑄。 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鏡:保存完好的金代銅鏡,鏡面光亮,呈銀白色,球狀鈕,做工十分精緻。鏡背圖案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是一幅以山水畫為背景的人物故事畫面,這面山水人物故事紋銅鏡是1975年從中國黑龍江省綏棱縣境內的一座金代貴族墓葬中出土的,這面銅鏡就是女真貴族曾經使用過的一件器物,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銅鏡出土時沒有銹蝕,而且保存完好,這在傳世的中國古代銅鏡中十分罕見。 雙鹿紋玉佩:長4厘米、高3.4厘米、厚0.4厘米。金代。黑龍江省綏濱縣奧里米金墓出土。佩飾由和田白玉精雕而成,玉質透明溫潤,略呈三角形,造型精巧別致,構圖清新典雅。底部兩棵隨風搖曳的樹構成三角形狀,樹下站立兩只馬鹿,左側公鹿引頸長鳴,體態健美;右側母鹿回眸凝望公鹿,神情親昵。兩鹿上方,有一隻大雁盤旋低回,振翅翱翔,似欲南歸。該玉雕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 石雕飛天:長8.3、寬6.73、厚1.3厘米 。金代。黑龍江省綏濱縣中興墓葬出土。圖案中部為一佛教中的飛天女神,其面相豐腴,頭梳雙髻,袒露上身,衣帶飄揚,四周襯以卷雲紋,造型顯然受到唐宋壁畫中飛天的影響,它是研究黑龍江地區女真文化及其與中原地區密切關系的重要實物。 自然標本普通蝙蝠:耳短寬,體形較東方蝙蝠小;背部褐色,閃爭光,與頸部的淺白色對照,呈明顯的兩色。齶褶7行。普通蝙蝠分布廣泛。 原始牛:東北第四紀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的典型物種,與猛獁象、披毛犀、東北野牛、王氏水牛、普氏野馬生活在同一個時期。原始牛生存在第四紀晚更新世晚期的我國北方,距今1萬至5萬年前。原始牛生活在陸地上,是一種體型龐大、性情兇猛的動物,個體比現代黃牛大一倍以上,有兩只長角適應於茂密的草原、開闊的森林環境及寒冷環境。 普氏野馬:又叫蒙古野馬,是當今世界上僅存的野馬,具有6000萬年的進化史,被世人譽為「活化石」。它保留著地球上唯一馬的原始基因,具有別的物種無法比擬的生物學意義,是比大熊貓還珍稀的物種。晚更新世時期,普氏野馬的分布相當廣泛,在中國北方許多晚更新世動物群和古人類遺址中都發現野馬化石。 披毛犀:已絕滅的一種哺乳動物,歸於奇蹄目犀科雙角犀亞科。已知披毛犀的化石分布范圍幾乎遍布歐亞大陸北部,最北界限大約在北緯72°,最南到北緯33°,生活在距今1.2萬年至4萬年之間, 大致相當於大冰期的晚期到冰後期之前的階段,它適應於寒冷草原與平原的生活。 書畫類藏品《蠶織圖》:卷軸,絹本、線描、淡彩。全長1100厘米,畫心縱518厘米、橫27.5厘米,跋縱460、橫28.7繪制時代南宋。 《西域輿圖卷》:黑龍江省博物館藏十大鎮館之寶候選藏品,是清代乾隆時期宮廷畫家徐揚在乾隆征服西域時所創作的一部繪畫作品。款署「臣徐揚」,下鈐作者陰文篆書印章一方。這幅長卷原收藏於清宮內府,後流散在外,1958年由收藏者哈爾濱市民楊德軒捐贈給黑龍江省博物館珍藏。《西域輿圖卷》為設色紙本,手卷,全長18.2,寬0.52米;畫長15.1,寬0.485米;紙地保存完好,裝裱整潔,畫面布局恰當,構圖繁復精到,工筆細膩、勾勒點皴、敷染得宜,整個畫面以淺赭調為主。 《蘭亭序》:此圖為南宋作品,全長141.1厘米,寬37厘米。引首為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題寫的「曲水流觴」四個字。整幅圖卷描繪了東晉時期,以王羲之為首的42位文人雅士,在浙江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於溪水邊飲酒賦詩、觀山賞水的情景。睹畫思人,讓人很容易想像出當年蘭亭集序的盛況。 《蠶織圖》:南宋時期。描繪了中國古代種桑、養蠶、織布等與蠶織相關的勞作過程。全長1100厘米,畫心橫27.5厘米、縱518厘米,跋縱460厘米。畫首鈐有「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御書房鑒藏寶」、畫尾鈐有「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蕉林梁氏書畫之印」。

3. 古代鶴崗是什麼地方

位於鶴崗市綏濱縣境內的完顏河流域是遼金代完顏氏族(金兀術)的發祥地。遼金五國城之一的奧里米古城、中興遺址,記載了滿族祖先女真人征戰和生活的歷史。位於鶴崗西郊和南郊的松鶴西湖公園有女真人篤斯女齋、薩滿廟,將軍石山莊是努樂哈赤戰東海時水師訓練場和點將台,在這里可以尋找到女真人融入中華大家庭的足跡。
(1)完顏氏族發地完顏河:位於鶴崗市綏濱縣境內的完顏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的完顏氏家族,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金兀術(完顏兀術)的老家。公元十世紀以前,生女真人完顏部在黑水之地逐水草而穴居,一黑水支幹稱完顏河。十世紀中葉,完顏部首領綏可為率眾遷出黑水,定居阿什河,開始了種植五穀的農耕生活,並開始了對生女真各部的統一,形成一個強大部落聯盟。
(2)奧里米古城遺址:奧里米古城是遼代五國城之一,系女真族在松花江下游所建立的五大城市中的重要城鎮,是遼金時代北方少數民族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地域。古城座落在綏濃縣敖來河畔,呈長方形,會北朝南,城內陶瓷殘片遍布。城牆均為夯土築造。在城西北部已被考古人挖掘出金代墓群,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
(3)將軍廠山莊——努爾哈赤水師訓練場、點將台:位於鶴崗市南郊21公里處,佔地500公頃,園內有將軍石山和阿凌達湖。這里曾經是努爾哈赤將軍征戰東海的水師訓練場和點將台。後人把努爾哈赤點將的石山稱為將軍石山,山頂部突兀矗立的巨石稱將軍石。這個公園也因此而得名將軍石山莊。山莊園內有兒童樂園、湖心島、槐蔭亭、觀浪亭和神鳥亭隔湖相望,湖下有一小細鱗河繞山而過,環境幽雅,湖光山色令人神往。

4. 匈奴和滿族有關系嗎

沒有關系。

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興起於今內蒙古陰山山麓,他們披發左版衽。據《史記·匈奴權列傳》中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中國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漢初稱雄中原以北的強大游牧民族。

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是滿族的故鄉。滿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以及後來的挹婁、勿吉、靺鞨和女真。肅慎人是東北地區最早見於記載的居民之一,他們生活在長白山以北,東濱大海以及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肅慎人以狩獵游牧為主業,擅騎射,性勇猛。

(4)綏濱金代遺址擴展閱讀:

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漸漸被漢化,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等都是其後裔,這也是岳飛的詩句中的「胡虜」、「匈奴」的所指。匈奴作為一個民族在中國北方消失了,但其姓氏及其文化習俗仍部分保留了下來。

建立大夏國的赫連勃勃,子孫後姓劉,我國陝北姓劉的很多,其中或許就有匈奴的後裔。匈奴進入中原後多以部落或氏族為姓,如姓呼延的、姓獨孤的也有可能是其後裔。

5. 鶴崗市的變化歷史

鶴崗原為湯原縣下的一個小鎮,俗稱鶴立鎮。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擬於此鎮設置鶴立縣,後因種種原因未遂。

此地是隨著煤炭業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自民國三年(1914年)曹鳳陽在此發現炭層後。民國五年(1916年)由沈松年等人向政府提出申請,並獲得了採掘權。民國七年1918年)開始開采,同年譽軍鮑貴卿以及財政廳長,實業廳長等人,以個人名義投資,成立鶴崗煤炭礦有限公司,並計劃擴大礦區,鋪設一條從礦山到松花江岸的輕便鐵道。

民國八年(1919年)六月劉尚清(黑龍江省財政廳長)任總辦。民國十五年(1926年)十一月自礦山站(一名石頭河)到蓮江口鐵路竣工,民國十六年(1927年)二月開始營業。九·一八事變後,建立偽滿洲國,於康德元年(1934年)五月,在此設立滿洲炭礦株式會社,此後。鶴崗煤礦由滿洲炭礦株式會社經營。隨著煤炭開采業的不斷擴大,此地迅速發展起來。

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偽滿洲國實行行政機構改革之際。由湯原、蘿北兩縣析置鶴立縣,隸屬三江省管轄。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撤銷三江省,鶴立縣劃歸合江省所轄。

解放後,鶴立縣升置市,名為興山市。

1951年改興山市為鶴崗市,後為黑龍江省所轄。

1906年(清光緒三十工年)黑龍江省開始出放「鶴欄位」毛荒。1916年清丈完畢。此時在今鶴崗附近出現數十個墾荒村落。1918年(民國7年)沈松年與孫丙午等人合資15萬元成立興華煤礦公司,開發石頭河地方煤礦。1926年鶴崗鐵路開通,煤礦發展。1929年3月,鶴崗煤礦公司駐礦事務所設街基管理員管理街政事務,從此礦山設治,名興山鎮。

1932年8月11日,日本侵略軍侵佔興山湖,1938年日偽將興山鎮改治興山街,隸屬湯原縣。1939年改隸鶴 立縣。日本侵略者為了加強殖民統治,1941年5月將興山街改為特翰街。還駐有日本憲兵分隊、日本關東軍守備以,設「鶴崗刑務署」、「鶴崗矯正輔導院」兩所監獄。1944年二月興山街改稱鶴崗街。抗日戰爭勝利後,共產黨、民主政府接管鶴崗,於1945年12月20日建立興山市,先後隸屬鶴立縣、合江省、松江省。

1949年11月24日,興山市改稱鶴崗市,為松江省轄市。1954年鶴崗市為黑龍江省轄市。1958年鶴崗市劃歸合江專署領導。1966年鶴崗市改由省直轄。

1980年4月24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鶴崗市東風區、躍進區,設立南山區;撤銷鶴崗市群力區、反修區,設立東山區;紅衛區更名為興山區;紅旗區更名為興安區。

1987年11月6日,將佳木斯市的蘿北縣、綏濱縣劃歸鶴崗市。

6. mo he (革末 革曷)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祖先

應該不是吧~!

一、來源與分布



肅慎族系挹婁之後,先後出現的族稱為勿吉、靺鞨,大體在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曰靺鞨。勿吉為中原人所知,是在5世紀下半葉。勿吉一詞含義,為「深山老林」之意,是今滿語「窩集」在古代的漢字異用。被用作族稱,是因該族散居深山密林中以狩獵為生之故。

靺鞨稱號始見於史書在563年(北齊河清二年),但最初靺鞨之「鞨」寫作「羯」,《北齊書·武成帝紀》河清二年條就是這樣寫的:「是歲,室韋、庫莫奚、靺鞨、契丹並遣使朝貢。」河清三年條記靺鞨朝貢也是作「靺羯」。565年(北齊天統元年)史書中開始出現「靺鞨」,同上書天統元年條載:「是歲,高麗、契丹、靺鞨並遣使朝貢。」二年、三年、四年條記其來貢,也皆作「靺鞨」,而未用「靺鞨」。在這以後,「鞨」並未完全取代「羯」,直到唐、宋、元三朝的史料中,有時還出現將靺鞨寫作靺羯。如714年(唐開元二年)唐冊封大祚榮的大臣崔忻返回途中在今大連市黃金山的刻石、《通典·烏洛侯傳》、《文獻通考·室韋傳》,都是將靺鞨寫成靺羯。《契丹國志》中也是靺鞨與靺羯互見。

勿吉與靺鞨雖出現於不同歷史時期,但並非族稱的改換,而是同一語詞在不同時期的異譯。因為今讀hè之「鞨」,不見於《說文解字》;羯,《說文解字》作「居謁切」,即讀ji,與吉(ji)音同。以今讀音而論,靺羯(m6 jié)與勿吉(wùji)音也相近。可見,靺羯與勿吉只是同音對譯用字不同,靺鞨是靺羯的改寫。

勿吉、靺鞨族的來源,一般都根據史書記載,認為它源於挹婁。其分布區域,《魏書》只籠統說「存高句驪北」,《北史》、《隋書》也未對其地域作完整介紹,只是在敘述諸部所在地時,講到它們在白山(今長白山)、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和黑水(今黑龍江)地區。按兩唐書載,其地「東至於海,西接突厥,南界高麗的,北鄰室韋」。相當於今地理,東臨日本海,西約以今俄國結雅河及我國嫩江附近與室韋、契丹相鄰,南在今松花江上游地區及圖們江處與高麗接壤,北達鄂霍次克海及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在這一區域內,「數十部」靺鞨人散居各地。其中著名的七部大體是:粟末部最南,抵長白山而居,約在以今吉林省吉林市為中心的第二松花江地區;伯咄部在粟末部東北,在今拉林河流域;安車骨部在伯咄部東北,即今黑龍江省依蘭縣東南和以東地區;拂涅部在伯咄部東,今牡丹江下游以東至興凱湖一帶;號室部在拂涅部東,約在今興凱湖南的綏芬河流域;黑水部因居黑水兩岸得名,分布在今松花江注入黑龍江處附近下至博朗湖一帶的黑龍江南北地區;白山部在粟末部東,約居於今牡丹江上游及其以東的延邊地區。七部之外的諸小部分布,只知在今黑龍江以北和俄國濱海地區,尚有思慕、郡利、窟說、莫曳皆、虞婁、越喜等部。

此外,在隋末唐初先後有兩批靺鞨人遷出上述地區,移住今遼寧省朝陽市一帶。第一批約在612年(隋大業八年)。是年,隋煬帝楊廣征高麗,當時附於高麗的靺鞨南境的厥稽部酋長突地稽,率其部及另七部凡千餘家歸隋,隋煬帝安置他們於柳城(今遼寧省朝陽市)。八部為:厥稽部、勾使來部、窟突始部、悅稽蒙部、越羽部、步戶賴部、破愛部、步括利部。唐太宗李世民時,此八部又一度被移居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城區西南)昌平城。第二批在668年唐亡高麗國後,被遷的主要是後來創建渤海國的大祚榮所在的粟末靺鞨(即原靺鞨粟末部)人。他們在唐對高麗的戰爭中,站在高麗一邊與唐抗爭,高麗國亡後被強迫遷於營州(州治在今朝陽市)。

二、社會生產與社會組織



勿吉、靺鞨族的社會生產,比挹婁時期有了長足進步,但在大多數領域還只是量的增加,尚未達到引起社會變革的程度。狩獵業還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社會生產部門之一,尤其在北部和東北部地區更佔有重要地位。角弓和楛矢既是他們的狩獵工具,也是他們的戰鬥武器。為了增強弓箭的殺傷力,獵取皮大、毛厚和肉多的大野獸,他們常在每年七八月間「造毒葯,傅矢以射禽獸」。在捕打的小獸中,貂最為他們重視。勿古人為了多獵取貂鼠,流行著一種習俗,父母若在秋冬死時,「以其屍」作誘餌「捕貂」。貂是一種毛皮小獸,對一個尚未進入文明社會的民族來說,貂對於解決日常生活所需本無多大意義,有這一情況出現,聯系在此之前中原地區已有「挹婁貂」美名流傳,顯然是為了交換。因此推斷,勿古人的狩獵生產已不同於原始的狩獵活動。

農業有了進一步發展。耕作方法已採用「耦耕」,達到相當於中原地區春秋時代的耕作水平。農作物的品種有粟、麥、穄,並種植一種名「葵」的蔬菜。糧食作物已食用有餘,出現了「嚼米醞酒,飲能致醉」。畜牧業以養馬、喂豬為最普遍,且已有了一定的規模。如北魏太和初(元年,477)勿吉人向北魏朝貢,一次就獻馬500匹;靺鞨人養豬,一些富戶已多「至數百口」。豬和馬之所以成為他們主要的飼養牲畜,是因為豬是他們的衣食之源,「食其肉而衣其皮」;馬則是他們與中原地區主要的交換物之一,這在挹婁時期已存在,當時已「有馬不乘,但以為財產而已」。

手工業發展也很顯著,以車、船的製造最突出。南北朝時他們會造步行推的小車,到隋唐時期已能製作馬拉大車。船的製造比制車歷史早,當時已較普遍地用作水上交通工具。勿吉使臣朝貢北魏,從其境至今洮兒河一段路程,就是乘船往返。乙力支在北魏談到,他們已與百濟商量,准備「從水道並力取高句麗」,說明他們社會內已有了能運送大批人員的船隻。他們也能加工鐵製品,如考古發現相當於勿吉時期的黑龍江省綏濱同仁遺址下層文化,出土了鐵錛、小刀、鐵鏃、鐵帶卡等;屬於靺鞨遺存的吉林省永吉縣大海猛遺址等處,發現的鐵制兵器和生產工具有刀、劍、匕首、矛、鏃、鎧甲、馬具及斧、錛等。

農牧業的迅速發展和鐵器的普遍使用,不僅表明其社會生產力有很大發展,而且決定了靺鞨人的社會組織將臨近文明社會。事實也正是這樣,這時雖然氏族組織還存在,但已出現分解和重新組合。前述著名七部,是七個發達的部落,史書所說其「凡為數十部」或「離為數十部」,是將一些氏族和部落合在一起說的,隋煬帝時遷居柳城的突地稽所率厥稽部等八部,就是粟末部下的一些氏族。各部在社會迅速前進中,「強凌弱」,互爭雄長,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盟主地位的斗爭,到了唐初,眾多的靺鞨部落已以區域形成了南部以粟末部,北部以黑水部為核心的兩大部族集團(或說部落聯盟),並以新的稱號: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作為聯盟的名稱。這種以區域形成的部落聯盟,是人類社會組織由以血緣為紐帶向以地域為單位發展的一種過渡。靺鞨人由於有這一變化,從此兩個聯盟集團便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粟末靺鞨在7世紀末建立震國政權後,吸收了高麗、夫余等族遺民發展為渤海族;黑水靺鞨則在較長時期內保留原有稱號,進入10世紀後才改稱女真。

勿吉、靺鞨人的氏族社會,據史載和考古資料,可以看到以下一些特點:其一,各部落和氏族居於不同地區,各自在一個首領領導下,獨立地組織生產和生活,尚未形成全族的統一首領。史書所記「邑落各自有長,不相總一」;或「離為數十部,酋各自治」,是對這一社會情景的描述。但是到了6世紀末7世紀初(隋代),由於頻繁的兼並戰爭,社會中出現了號稱「大莫弗瞞咄」的渠帥;其二,每個部落有自己的武裝。在著名七部中,大部落有「勝兵七千」,一般的為3000;其三,已確立了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婦女已成了男子的附屬物,丈夫對妻子已握有生殺大權。正是由於這種夫權制的確立,所以其社會內部存在「其妻外淫,人有告其夫者,夫輒殺妻,殺而後悔,必殺告者,由是姦淫之事終不發揚」;其四,居住是「鑿穴以居,開口向上,以梯出入」。住屋面積約30平方米左右。為了防止外部的侵掠,已有了城堡建築。城址在牡丹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以及黑龍江中下游地區均有發現。據介紹,在黑龍江省的東部、南部各地,發現了「數以十計的勿吉城堡」,皆依山傍水,一般長寬皆只有幾十米;其五,兩極分化在不少部落內已存在,個別地區已出現家庭奴隸。隋末遷到柳城的厥稽等八部,至唐代已有「家僮數千人,以財力雄邊,為夷人所憚」。

這一時期其社會所以如此迅速的發展,中原地區先進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影響,起了促進作用。僅據史載勿吉與中原王朝的官方來往說,它們於延興年間派乙力支朝貢建國於黃河流域的北魏後,於太和初(元年為477)、九年、十年、十三年、十七年,自景明四年「迄干正光」(503—525),「貢獻相尋」。

540年到北齊時,「朝貢不絕」。朝貢使團的人數,有時一次多達500餘人。據日人池內弘統計,勿吉在近100年內,他們到中原朝獻有30餘次。在這種表示臣屬關系的來往過程中,一方面他們以貢品形式把大批土特產品運到中原地區,太和初一次就貢馬500匹;另一方面,他們返回時,中原朝廷又「回賜」大量錦帛、絹、金銀製品等物。這種一來一往,豐富了兩族的物質生活,特別是促進了勿吉社會的經濟發展。綏濱同仁遺址出土的鐵鑄、鐵鐮等,形制均與中原地區出土的同時期同類器物相仿,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原地區經濟、文化對勿吉、靺鞨社會發展的影響。

三、黑水靺鞨



前面談到,靺鞨諸部在相互兼並過程中,子7世紀初形成了北部以黑水部,南部以粟末部為核心的兩個部落聯盟集團,有了黑水靺鞨與粟末靺鞨新稱號。7世紀末,東北地區發生了契丹、奚等族反唐的大動亂,粟末靺鞨在這一動亂中建國稱號,不久改稱渤海。遠處邊陲的黑水靺鞨,則選擇了加強與唐王朝聯系,保持原來民族特色的發展道路。兩《唐書》對這一變化,以《靺鞨傳》或《黑水靺鞨傳》介紹靺鞨族的發展變化,以《渤海靺鞨傳》或《渤海傳》敘述粟末靺鞨為主幹建立的渤海國的興衰。

黑水靺鞨共有16部。其中除作為主體的黑水部外,已知的部名有思慕、郡利、窟說、莫曳皆、拂涅(原為著名七部之一)、虞婁、越喜、鐵利等八部,另七部名稱史失記載。他們分布在東包庫頁島至今日本海,西約在嫩江和俄國結雅河附近與室韋為鄰,北達鄂霍次克海,南以嫩江下游和松花江北岸,沿松花江至今依蘭縣附近再折而東北向至海與渤海地相接(渤海未強盛前,今牡丹江下游以東至海也為黑水靺鞨所有)。在這個區域內,已知八部(後四部後臣屬渤海)所在分別為:思慕部居於今俄國布列亞河(清稱牛滿江)和阿姆貢河(清稱恆滾河)上游地區;郡利部分布在黑龍江入海口附近;窟說部在庫頁島北部地區;莫曳皆部居庫頁島東南部;拂涅部分布在牡丹江下游以東的今密山縣一帶;虞婁部約有興凱湖以東至海之地:越喜部在烏蘇里江以東地區;鐵利部居住在今黑龍江省依蘭縣附近。

黑水靺鞨的社會狀況,總的看來,較南面的粟末靺鞨低下,但其區內各部發展水平並不平衡。居於黑龍江下游以西、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一些部落,還以漁獵為業,過著「夏出隨水草,冬入處」地穴的原始游獵生活;分布在黑龍江中游附近的一些部落,雖然還穴居,但考古發現表明,這里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已具備了出現貧富分化、向階級社會過渡的條件,如在今俄國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阿愛羅波爾特地區柯奎鎮,發現了靺鞨古城,出土的遺物中有空首鐵斧等。再如前面提到的上限至勿吉、下限可至女真早期的位於松花江注入黑龍江附近的綏濱縣同仁遺址,上下層文化中皆出土了削、鑄、鐮、帶扣等多種鐵器。

黑水靺鞨人有以下一些特點和風俗:人皆強悍兇猛,無憂愁悲傷,貴壯賤老;善步戰,每恃其勇,常為鄰近民族之患;人喜編發,綴野豬牙和插雉尾作冠飾;死者不用棺槨,埋入士後殺其生前騎馬以祭等。以上這些一方面表明,黑水靺鞨尚未跨出原始社會門檻,同時又看到階級社會的某些因素已在其社會內出現。

黑水靺鞨獨自與中原王朝來往,是在8世紀初。在此之前,在唐王朝與高麗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因戰場主要在遼東地區,距其境遠,他們基本上未介入。後來契丹首領李盡忠在營州起事反唐,武則天調集唐軍鎮壓東北地區諸少數民族的反抗,他們怕災禍及已,與粟末靺鞨人同向當時北方強族突厥請吐屯官,以求保護。唐中宗李顯在8世紀初復位後,對粟末靺鞨等改用「招慰」政策。黑水靺鞨隨即派出使臣「假道」震國(即渤海),與唐聯系,歸服唐朝。

722年(開元十年),其酋倪屬利稽朝唐,唐玄宗李隆基以其所領為勃利州,任命他為刺史。

725年,因安東都護薛泰奏請,唐在其境置黑水軍。次年,唐又在其地置黑水州都督府(簡稱黑水府),以其首領為都督,諸部部長為刺史,另派人任長史至其地「監領之」。至此,黑水靺鞨地區正式納入唐王朝的版圖。後來,渤海日趨強盛,唐又因「安史之亂」後無力東顧,於是其南部的拂涅、虞婁、越喜、鐵利等部為渤海兼並,北部的一些部落似也一度臣屬渤海。10世紀初,當渤海衰亡之際,黑水靺鞨在逐漸向南發展的同時,其兀兒、胡獨鹿兩首領所在的部落,先後於924、925年(後唐同光二年、三年)派人向後唐朝貢。

932年(後唐長興三年)以後,黑水靺鞨轉附於正在崛起的契丹,並以契丹人對他們的稱呼「女真」為新號。

7. 鶴崗的歷史!越全越好。。。

鶴崗市地處北國邊陲,雖然開發較晚,但歷史文化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
1.遠古遺存

鶴崗地區遠古就有人在此居住,世代傳承,創造了極具地方色彩的文化。鶴崗俗稱「鶴立崗」,取鶴立山崗之意。傳說在上古時期,一群美麗的仙鶴來到這個山青水秀的地方,飛落山崗,繁衍生息,鶴崗因此得名。「鶴立崗」滿語含義為「養鹿場」,所以,鶴崗又有「鹿城」之稱。不只有美麗的傳說,在鶴崗這塊土地上還發現了不少遠古遺址、遺跡,如黑頭山原始社會遺址、東山包原始村落遺址、鯰魚哈小山遺址和富力石斧、峻德石斧等。

(註:這里所說的鶴崗俗稱「鶴立崗」沒有完全講述清楚,是先有上古傳說以漢文得名,還是根據滿文音譯而得名,或者恰巧漢文應對了滿文的音調?

鯰魚哈小山遺址我無從而查,不知與寶泉嶺農場四隊是否同址。如果同址,我們的第二故鄉堪稱歷史悠久哈。特別希望王朋老師能進一步挖掘這段史實。)

2.遼金文化

鶴崗這塊富饒的土地上早就有人類居住,商周時期肅慎人在此居住,這是見於文獻記載的黑龍江地區最早居民。兩漢時期,肅慎人的後裔被稱為挹婁;到北朝時,稱為勿吉;唐朝時稱為靺鞨。唐時屬河北道黑水都督府轄區。遼金元明清時期,生活在這里的是女真人,遼屬東京道烏隈於厥部;金屬上京胡里改路;元朝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干都指揮司管轄;清朝屬黑龍江督軍管轄。民國時期,鶴崗地區屬黑龍江省湯原縣管轄。目前,鶴崗地區發現了邵家店古城、奧里米古城遺址、永生金代(平民)古墓群等遼金文化遺存。

(註:肅慎,挹婁,勿吉,靺鞨((音mò hé)為同一系民族,為女真人先世。先秦稱肅慎,兩漢稱挹婁,魏晉稱勿吉,隋唐稱靺鞨,是後世滿族一脈相承的祖先。

奧里米古城遺址就在綏濱附近,歷史上蘿北、綏濱一帶曾在遼金時期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非常繁榮,後突然一夜之間文明消失。)

3.抗日文化

鶴崗是一座依煤而立的資源型城市。1914年開始發現煤田,1918年開始開發煤礦,始稱興華礦山,簡稱興山。1932年8月,日本侵佔礦山,開始長達十餘年的野蠻開采,他們不顧人民的死活,採取「要煤不要人」、「以人換煤」的政策,瘋狂掠奪。十餘年來,大批的礦工被打死、餓死、病死、累死,死後屍體被拋入荒山溝,形成多處「萬人坑」。目前,鶴崗市的東山萬人坑建設已初具規模,這是對人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基地。另外,趙尚志烈士紀念館、狼窩二戰展覽館、紅軍紀念碑等也都從不同的側面記述了抗日戰爭。

4.宗教文化

鶴崗地區信奉伊斯蘭教教徒最多,信奉基督教、佛教、道教教徒也不少,宗教氣氛濃厚。其中,普陀山宗教文化風景區位於普陀山中部,擁有全國東南西北中五方普陀中的北普陀寺,影響較大。另外,三寶寺、露天大佛、露天觀音等也較有名。

除此而外,鶴崗市近年在少數民族文化、煤炭文化、知青文化、黃金文化和俄羅斯猶太文化等方面也進行了一些開發建設,這些建設規模不大,尚未形成較大影響。

8. 樺樹皮被廣泛使用數千年,在古代樺樹皮都被如何使用的

樺樹皮文化是北半球特有的一種文化形態。從中國東北地區、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歐洲波羅的海沿岸一直到北美洲,均有樺樹皮文化的分布。從地理分布上,樺樹皮文化集中於從北緯40°到70°之間這一廣闊的范圍內,大致包括了整個北寒溫帶和部分北寒帶地區。

經過建國以後幾十年的發展,東北地區的漁獵民族全部實現了定居,其單一的漁獵生產方式已經被以現代農業為主體的多元經濟模式所取代,但是,古老的樺樹皮文化並未因此而消亡。他們製作的樺樹皮製品成為國內外博物館的收藏品,赫哲族的樺樹皮製品還被送到很多國家展覽。

9. 滿族祖先肅慎是怎樣的人

肅慎,又作息慎、稷慎、肅昚。它作為一個族稱在文獻中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專稱,一是作為他族的別稱或代稱。前者僅見於先秦至西漢的史籍中,且都語焉不詳。從這些記載看,中原人對先秦肅慎的了解只限於來自北方(《左傳》等),向中原「貢楛矢石砮」(《國語》等)和「大麈」(《逸周書》)。其可考的文化特徵不過石鏃和捕鹿。與之相反,漢魏以來的挹婁諸族則不同。自從王欣率軍追擊高句麗王宮而「至肅慎氏(即挹婁的別稱)南界」(《三國志·毋丘儉傳》),中原對挹婁有了較為詳細的了解。其後,隨著中原王朝在北方的勢力延伸,中原與北方各族的交流與融合漸趨深入,中原對挹婁等族的認識也逐漸清晰、細致。史書對他們的描述越來越詳盡,這些族不僅地望可考,而且其風俗、物產等情況也都大致明了。

那麼,地域等方面皆不可考的肅慎為什麼被認作面貌可考的挹婁等族的先祖呢?其一,人們關於先秦時期肅慎的記載和傳說對後世影響深遠。根據《左傳》、《國語》、《山海經》、《史記》和《漢書》等文獻的記載,從傳說中的虞舜、禹到有文字記載的商周時代,「海外肅慎」一直來服。

這使「肅慎來服」成了聖王威德遠播的豐功偉績,為後世所景仰。《大戴禮記·少閑》稱頌虞舜、禹、成湯、文王「民明教,通於四海,海外肅慎,北發渠搜,氐、羌來服」。漢武帝雲:「朕聞……周之成、康……教通四海,海外肅昚,北發渠搜,氐、羌徠服。」(《漢書·武帝紀》)《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傳》也謂:「自虞暨周,西戎有白環之獻,東夷有肅慎 因而,歷代帝王均把「肅慎來貢」作為衡量文治武功,體現威德及於四海的重要指標,十分重視來進貢的「肅慎」族。《國語·魯語》不僅首次明確記述了肅慎所貢為「楛矢石砮」,還說「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遠也,以示後人使永監焉。故銘其栝曰『肅慎氏之貢矢』」,以分異姓,「使無忘服也」。

由於早期文獻對肅慎記載過於簡略,好大喜功的中原王朝便把進貢「楛矢石砮」與肅慎等同起來,即使族稱不同也要強加以「肅慎」或「肅慎後裔」之名。《三國志·挹婁傳》謂:「挹婁……青石為鏃,古之肅慎氏之國也」。《隋書·東夷傳》也記靺鞨「自拂涅以東,矢皆石鏃,即古之肅慎氏也」。有意思的是,《三國志》雖在作傳時名為挹婁,但在記載其他史事尤其是言及向中原進貢時都用「肅慎」代指。《後漢書》亦然。唐代房玄齡等人撰寫的《晉書》,更是全以「肅慎」代稱晉時的挹婁。宋、齊、梁、陳諸書以及《南史》亦如此。

遍檢文獻,古史對「肅慎族系」的記錄大多源自「貢楛矢石砮」。就這樣,向中原貢(甚或使用)「楛矢石砮」的挹婁等族都被好溯古比附的史家貼上了「肅慎」的標簽,這是「肅慎族系」觀得以形成的主觀原因。從高句麗國王高璉「獻肅慎氏楛矢石砮」(《宋書·蠻夷列傳》)看,「肅慎氏楛矢石砮」甚至成為一種「品牌」,深得中原王朝的喜愛,連高句麗國也以此為貢。

其二,挹婁及其以後各族之間有一定的親緣關系。據考古資料分析,松花江南岸三江平原地區的滾兔嶺文化的居民就是文獻所記載的漢魏時的挹婁族(賈偉明、魏國忠:《論挹婁的考古學文化》,《北方文物》1989年3期)。之貢,皆曠世之功。」

直接繼承了滾兔嶺文化的鳳林文化是新發現的一種考古學文化(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龍江友誼縣鳳林城址1998年發掘簡報》,《考古》2000年11期),它很可能是勿吉所創造的。而同屬挹婁文化系統的波爾采——蜿蜒河文化(分布在黑龍江中游以下),在隋唐時期發展成為以綏濱同仁遺址為代表的考古遺存。

有學者認為後者的族屬就是靺鞨族黑水部(馮恩學:《黑龍江中游地區靺鞨文化的區域性及族屬探討》,《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3期)。

而以綏濱3號墓葬為代表的遼代遺存和以綏濱中興和奧里米城址及其附近的墓葬為代表的金代遺存,一般被認為是女真人的遺存,與同仁遺址遺存屬於同一譜系(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七星河》,科學出版社,2004年)。因此,從考古發現看,挹婁以至女真各族具有不同程度的傳承關系。

其三,挹婁、勿吉、靺鞨等族在文化面貌上存在共性。考古學研究表明,棲息生長於三江地區的挹婁等族在文化特徵上也具有相同之處:陶器都以夾砂褐陶為主,皆手制。多見罐、瓮和平底碗。大都素麵,或有簡單紋飾;有較多的石器和骨器;半地穴式房屋;有穩定的農業,漁獵經濟仍佔有一定地位。

這與文獻中挹婁各族在「夫余東北千餘里」或「高麗北」、「處於山林之間」、「常為穴居」、「好養豕」、產貂、「善射」的記載相吻合。這些使得對東北原始部族了解不深的中原人產生誤解:他們原來是一家人。這可說是「肅慎族系」觀產生的客觀原因。

10. 綏濱縣 綏濱鎮

。。。你想干什麼?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