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的遺址
① 榫卯的樣式,特點,最早出現那古代建築遺址
榫,剡木入竅也。復俗謂制之榫頭。亦作筍頭。榫卯(sǔn mǎo)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採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這是古代漢族建築、傢具及其它木製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
幾十種不同的「榫卯」,按構合作用來歸類,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型:
一類主要是作面與面的接合,也可以是兩條邊的拼合,還可以是面與邊的交接構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帶榫」、「扎榫」等。
另一類是作為「點」的結構方法。主要用於作橫豎材丁字結合,成角結合,交叉結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雙榫」、「雙夾榫」、「勾掛榫」、「鍥釘榫」、「半榫」、「通榫」等等。
還有一類是將三個構件組合一起並相互連結的構造方法,這種方法除運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聯合結構外,都是一些更為復雜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見的有「托角榫」、「長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② 河姆渡遺址所發掘出來的木榫卯結構,它在新石器時代是如何加工而成的呢
其實,在我國的江南一帶,還發掘出大量木材加工工具。一是伐木工具:主要是石回斧,江蘇答吳縣出土的石斧、木柄與石斧頭結合,也用榫卯結合固定。用這種斧子伐木,斜砍成大半圈凹槽,不斷地砍,最後截斷。二是成材工具:截斷長木的橫斷操作,使用石斧,與上面的工藝相同。方木、板材的劈木,用石斧、石楔及木棒、槌等榫卯的加工,榫頭用石斧製作;卯眼則用石鑿、骨鑿、角鑿、木棒及槌等工具。這說明當時人們已經很會動腦筋想辦法了。
在我國史前時代,人們已經能如此巧妙地加工生產,建造房子,這說明中國人自古勤勞、勇敢、聰慧,創造出舉世聞名的璀璨文明。
③ 榫卯結構的歷史
1973年,距離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發現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回人答們稱之河姆渡遺址,在遺址人們發現了大量榫卯結構的木質構件。
這些榫卯結構主要應用在河姆渡干欄式的房屋的建造上,有凸型方榫、圓榫、雙層凸榫、燕尾榫以及企口榫等。
④ 榫卯是什麼時期出現的
中國榫卯的起源可能比漢字還要早。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榫卯技術已經出現在回原始先民們居住的木結構的答房子中。
參考http://www.qikan.com.cn/Article/yssc/yssc200611/yssc20061110.html
⑤ 中國已知最早採用榫卯技術構築木結構房屋是哪裡發現的遺址以及該類型房屋結構是怎樣的
長江下游的來浙江余自姚河姆渡村發現的建築遺址距今約六七千年,這是中國已知最早採用榫卯技術構築木結構房屋的一個實例,已發掘的部分是長約23米。進深約8米的木架建築遺址,推算原是一座長條形的體積相當大的干欄式建築。木構件遺物有柱樑、枋、板等,許多構件上都帶有榫卯。根據出土的工具來推測,這些榫卯是用石器來加工的。這一實例說明,當時長江下游一帶木結構建築技術水平高於黃河流域。
⑥ 中國已知最早採用榫卯技術構築木結構房屋在哪裡
長江下游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村發現的建築遺址距今約六七千年,這是中國已知版最早採用權榫卯技術構築木結構房屋的一個實例,已發掘的部分是長約23米。進深約8米的木架建築遺址,推算原是一座長條形的體積相當大的干欄式建築。木構件遺物有柱樑、枋、板等,許多構件上都帶有榫卯。根據出土的工具來推測,這些榫卯是用石器來加工的。這一實例說明,當時長江下游一帶木結構建築技術水平高於黃河流域。鄧福星還列舉了在中國江蘇邳縣大墩子出土的陶屋模型。尖攢式屋頂,四周出檐,四壁一門三窗,外牆還刻有狗的圖形,作為5000年前的房屋建築,其基本結構與文明社會的住室已十分接近。
⑦ 中國最早的木構建築遺址
浙江餘姚河姆渡的那個應該是最早的,至少是最早採用榫卯技術的一個實例。距今六七千年。我查過中國建築史的資料,還有一本中國建築文化講座的書,綜合比較得出的答案。
⑧ 榫卯特點,樣式,最早出現那古代建築遺址
榫卯(sǔn mǎo)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採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回榫答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這是古代漢族建築、傢具及其它木製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
榫卯結構的組合能夠有效的限制傢具木構件之間向各個方向的扭動,比如說用鐵釘連接的T字型結構,使用一段時間後,豎棖與橫棖通常會被扭曲,改變角度,用榫卯製造的這種結構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榫卯結構優於鐵釘結構的另一方面就是不容易氧化,不會被銹蝕。用材優質的古典傢具能使有幾百上千年,就有這方面的因素在裡面。
⑨ 河姆渡遺址中榫卯木作技術的出現有哪些意義
河姆渡遺址的發現把我國出現榫卯木作技術的時間從金屬時代前推了3000多年。遺址中所發現的企口板、銷釘孔兩種木構銜接法,令人驚嘆不已,至今仍為木工工藝所沿用。
⑩ 古建築榫卯結構
1、穿斗式 漢時成熟,南方各省多用。沿進深方向布柱,柱比較密,而柱徑略小,不用梁,用「穿」貫於柱間,上可立短柱,柱頂直接承檁。優點是用料較小,山面抗風性能好;缺點是室內柱密而空間不夠開闊。
2、抬梁式 春秋時成熟,北方各省多用。沿進深方向布置石礎,礎上立柱,柱上架梁,樑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構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間用橫向的枋聯系柱頂,梁頭與瓜柱頂做橫向的檁,檁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連成一個整體優點是室內少柱或無柱,可獲得較大的空間;缺點是樑柱等用材較大,消耗木材較多。
3、井乾式 將圓木或半圓木兩端開凹榫,組合成矩形的木框,層層相疊作為牆壁——實際是木承重結構牆。它耗材量大,建築面闊和進深受木材長度限制,外觀厚重,應用不廣。
4、干闌式:西雙版納的傣族村寨為了避免貼地潮濕,使樓面通風,防避蟲獸侵害,防洪排澇,隨形就勢等原因.形成了一種上下兩層的建築,上層住人,下層喂養牲畜.
斗拱:中國古建築中用以連結柱,梁,桁,枋的一種獨特構件.始見周代銅器,到漢代其特點已基本形成,唐代是我國斗拱發展的又一重要階段。斗拱是我國木構架建築特有的結構構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的昂組成.在結構上挑出承重,並將屋面的大面積荷載傳到柱上.斗是斗形木墊塊,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鬥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這樣逐層縱橫交錯疊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
結構包括:斗:立方塊上開是自口,位於下昂翹之間。升:立方塊上開橫向口,位於栱頭上。昂:斜出的梁桁。栱:曲木如弓,與枋平行。翹:曲木如弓,與枋垂直,與栱相似。坐斗:斗之特殊類型,全攢斗拱最下之座托。
斗拱的作用:①增加承托的作用.②增加擠壓面(原始作用).③撐跳檐檁.以上兩點是斗拱的最基本的功能.④防雨,早期用夯土牆,怕雨水,但挑檐長度有限,只好再置一檁,以增其長.⑤抗震,純靠榫(音損sun)卯結構,在外力不大時是剛性的,外力大時是可活動的,抵消了地震所產生的能量。⑥裝飾作用。⑦等級標志,明清結構作用已漸消失,成了純粹的裝飾,等級的標志。⑧模數作用。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級的官式建築上,大體分為外檐斗拱和內檐兩類.從具體部位分為柱頭斗拱,柱間斗拱,轉角斗拱.
1鬥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在清代作為衡量建築尺度的 標准。
斗耳:鬥口兩側凸起的部分
斗腰:鬥口下垂直部分
斗底:斗下傾斜的部分
平盤斗:沒有斗耳的,常用於角科 29栱:是置於坐斗內或跳頭上的 短橫木栱的名稱依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凡是向內外出跳的 栱,清式叫翹(華栱或卷頭)
.1 瓜栱(宋稱瓜子栱):跳頭上第一層橫栱
.2 萬栱(慢栱):跳頭上第二層橫栱
.3 廂栱(金栱):最外跳在挑檐檁下的 ,最內跳在天花枋下的
.正心瓜栱(泥道栱)出坐斗左右的 第一層橫栱。正心萬栱:(慢栱)出坐斗左右的 第二層橫栱。
.單栱:坐鬥口內或跳頭上只置一層栱的,二層的叫重栱。
.計心造:跳頭上置橫栱的
.偷心造:跳頭上不置橫栱的
主要構件:昂:斗拱中斜置的構件,起杠桿作用。由 上下昂之分。以下昂使用為多,上昂用於室內,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鬥口制:取平身科大斗所開口的尺寸為一鬥口,相當於材的九分,鬥口分十一等,最大鬥口用六寸,每一等級差半寸,十一等鬥口則為一寸,如柱徑為六鬥口,柱高為六十鬥口。鬥口制是單向模數,等分十一級,計算簡化。
.4、單槽:內柱將平面劃分為大小不等的 兩個區域。(山西晉祠聖母殿)
5、東西堂制:大朝居中,兩側為常朝。漢代開東西堂制之先河,晉、南北朝(北周出外)均行東西堂制。隋及以後均行三朝縱列之周制。
6、都柱:秦漢宮室遺址與崖墓中,有的平面中央僅設一根柱子。
7、倒座房:為外客廳及賬房、門房;正廳為內客廳.
另外,倒座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如果說房屋的位置(尤其指朝向), 還是與正房相比較來講, 正房是座北朝南,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倒座房", 也就是座南朝北啦.在北方的民俗中,倒座房是不吉利的表示.
E.1、額枋(闌額):柱子上端聯系與承重的構件。有時兩根疊用,上面的清謂之大額枋,下面叫小額枋(宋稱由額)。二者之間用墊板(宋稱由額墊板),使用於內柱間的叫內額,位於柱腳的叫地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