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遺址
⑴ 河北省有什麼名人故事的遺跡
1. 黃帝,我們現在知道黃帝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部落聯盟的總稱.史傳黃帝部落由甘肅的姬水遷入今河北省中北部.並與當時來自山東的赤尤部落和河南的炎帝部落,在河北大地上(涿鹿、坂泉等地)上演了奠定中華民族的一系列戰爭,最終三部融合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前身。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從甘肅遷入河北並完成一系列戰爭並最終融合,決不是一個很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過程,很可能是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則從甘肅遷入河北到一系列戰爭的完成,可能已經在河北大地上繁衍了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照現在的觀點,完成這一系列偉大戰爭的黃帝(部落聯盟)是河北人。
2. 堯,三皇五帝之一,史傳是河北人。
3. 商王朝發跡於河北、山東東北部和河南黃河以北地區,其中河北邢台是商古都之一.則商王朝開國者,不可排除不是河北人.
4. 伯夷,不食周粟的河北(盧龍)人.
5.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6. 趙奢,戰國名將,戰國中後期整兵團殲滅秦軍之第一人.
7. 廉頗,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慷慨重義,以勇氣聞於諸侯.
8. 樂毅,趙國靈壽(今河北省平山縣)人,戰國名將,領五國之兵連下齊國七十二城.
9. 藺相如,戰國名相,英勇大義,智慧宏達,千古佳談.
10. 荀子, 今邯鄲一帶人,諸子百家之一.
11. 公孫龍, 戰國時哲學家,名家學說的代表人物。
12. 毛遂,戰國名士,「毛遂自薦」從此成中華美談.
13. 高漸離,戰國俠士.
14. 趙陀,河北正定人,越南開國始皇帝,至今越南將其列為人文始祖.
15. 孟姜女,中華烈女,千古流傳.
16. 徐福,據傳為日本天皇老祖,秦時齊人徐福(滄州戰國時屬齊,安陽內黃戰國時屬趙)率三千河北兒女東渡日本,至今河北有千童縣,每年有大批日本人來千童縣祭祖,(可憐那群東渡的河北兒女,或許是因日本的水土起了突變,留下後來的一批孽種)河北人看了哭笑不得.
17. 董仲書,漢初大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始作俑者,功罪千秋評說.
18. 趙飛燕,環肥燕瘦.
19. 東漢名臣群,劉秀起兵於河北,當時一大批河北名臣,記不清了,有興趣者翻書看去.
20. 祖沖之,中國古代著名數學家.
21. 酈道元, 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范陽(今河北涿縣)人。
22. 扁鵲,中華名醫.
23. 李春,中國古代著名建築學家.
24. 張角,漢末農民起義領袖.
25. 劉備,河北涿州人,蜀漢皇帝.
26. 張飛,河北涿州人,三國名將.
27. 趙雲,河北正定人,三國名將.
28. 張頜,河北河間人,三國名將.
29. 程普,三國名將.
30. 祖狄,東晉北伐名將,中華英雄,從此「聞雞起舞」,志士不忘.
31. 冉閔,漢家男兒,中華英雄.
32. 高昂,漢家男兒,中華英雄.
33. 李淵,唐開國皇帝,甘肅成紀人,其祖乃趙國趙郡(河北趙縣)人.
34. 竇建德, 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東北)人,隋末河北義軍首領,李家統一中國的最大挑戰者,當時是鹿死誰手未可知.
35. 劉黑闥,隋末河北義軍首領.
36. 花木蘭,拓拔魏河北人,中華女豪傑,千古美名傳.
37. 魏徵,唐初名相,中華鐵膽直臣.
38. 盧照齡,著名詩人,初唐四傑之一.
39. 高適,著名邊塞詩人.
40. 盧綸,著名邊塞詩人.
41. 賈島,唐代著名詩人.
42. 安祿山,燕趙胡人.
43. 史思明,燕趙胡人.
44. 河朔四鎮,讀讀唐史,強!
45. 黃巢,唐末農民起義領袖.
46. 五代燕趙英雄群,太多了,我也記不清,有興趣翻翻書去.
47. 柴榮,河北邢台人,北周開國皇帝.
48. 趙匡胤,河北涿州人,宋朝開國黃帝.
49. 趙普,宋朝開國名臣.
50. 三蘇(蘇洵/蘇軾/蘇轍),四川人,祖籍河北省欒城縣,蘇轍有《欒城集》,以念其祖.
51. 穆桂英,北宋女將.
52. 盧俊義,河北大名縣人.
53. 燕青,河北大名縣人.
54. 柴進,河北滄州人.
55. 武松,河北清河人,因殺人逃入陽谷縣.
56. 丘處機,宋末元初道學家.
57. 關漢卿,河北保定安國人,元曲大家.
58. 紀曉嵐,河北滄州人,清名臣,《四庫全書》主編.
59. 張之洞,河北南皮人,洋務運動重臣.
60. 劉春霖,中國最後一個文狀元.
61. 河北武狀元群,看看清二百多年來的武狀元名單,河北一省約佔四分之一,其它各省望塵莫及.啥叫尚武之鄉!
62. 曹雪芹,漢籍旗人,祖籍河北,文學大家.
63. 霍元甲,天津靜海縣人,燕趙俠士,民族英雄.如果天津人不是河北人,至少是燕趙人,如果連燕趙人也不是,則霍元甲不是天津人.(靜海本屬滄州,建國後才劃入天津,且靜海講滄州話,不是大家熟悉的天津話.)
64. 趙三多,河北衡水人,義和團領袖,首先在山東率領義和團起義.
65. 大刀王五,河北保定人,燕趙豪傑,京城俠士.
66. 燕子李三,河北滄州人,俠義大盜,名震中華.
67. 李大釗,中國共產黨早期領袖.
68. 張作霖,東北王,遼寧海城人,祖籍河北.
69. 張勛,大軍閥,鞭子軍首領,長江巡查使,江西人,祖籍河北.
70. 王士珍,北洋三傑之龍,河北正定人.
71. 馮國章,北洋三傑之狗,河北河間人.
72. 馮玉祥,祖籍安徽,生長於河北保定,保定土話保持一生.
73. 佟麟閣,中國抗//日將領,民族英雄。直隸高陽(今屬河北)人.
74. 張愛齡,祖籍河北豐潤,近代上海著名女作家,功罪任評說.
75. 郭小川, 現代詩人。河北豐寧縣人
76. 狼牙山五壯士,河北保定人,民族英雄,燕趙遺風.
77. 董存瑞, 河北張家口市懷來縣人,民族英雄,燕趙遺風.
78. 馬本齋,河北滄州人, 回民,中華抗//日英雄.
79. 王二小,少年抗//日英雄.
80. 小兵張嘎,少年抗//日英雄.
關漢卿,河北安國人,元朝著名劇作家,寫出了《竇娥冤》等名作。
祖沖之,河北淶水人,南北朝時著名數學家,是世界上首位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第七位。
曹雪芹,河北豐潤人,清代文學家,著有《紅樓夢》。
李大釗,河北樂亭人,我國現代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者,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董存瑞,河北懷來人,解放戰爭中戰斗英雄,革命烈士,捨身炸碉堡,用生命為解放隆化鋪平道路。
河北位於北京、天津兩市的外圍,自古即是京畿要地。作為清代皇室的「郊遊」場所,河北省東北部的承德是我國最早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里有清代最大的皇家古典園林承德避暑山莊,中國最大的皇家寺廟群——「外八廟」,清代皇家游獵的場所——木蘭圍場。河北是中國的文物大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8處,名列全國第三位,著名的還有邯鄲趙王城遺址、涉縣媧皇宮、響堂山石窟,衡水景州塔(景縣舍利塔)、北齊高氏墓群,保定直隸總督署、古蓮花池、清西陵、滿城漢墓、定州塔,唐山清東陵、滄州鐵獅子、趙州橋、正定隆興寺、邢台大開元寺、邢台唐帝陵、邢台殷商遺址、內邱扁鵲廟、沙河宋璟碑、崆山白雲洞、天河山、邢台峽谷群、南和白雀庵等。在悠悠歷史古跡的背後,河北省也不乏擁有風景秀麗的自然景觀:北戴河、秦皇島南戴河和唐山沿海的天然海濱風光,優美旖旎的邢台南太行自然風光,遼闊壯美的壩上草原,野趣天成的淶水野三坡,險峻又不失秀美的嶂石岩……山、水、草原各種景緻相映相成,為「燕趙大地」增添了不少色彩。部分地區古屬冀州,故簡稱冀。
趙邯鄲故城 在邯鄲市。歷經8王,共158年,邯鄲一直是趙國的都城;漢代是五大都市之一。邯鄲故城是由趙王城及大北城兩部分組成。趙王城在市西南,距市中心約4公里,是趙都的宮城遺址,分東、西、北三城,平面呈品字形,總面積512萬平方米。遺址北臨渚河,地處太行山余脈,土築殘垣高3-8米,蜿蜒起伏,氣勢雄偉。城內地面上有布局嚴整的大型夯土台,如龍台、北將台、南將台等,地下有面積寬廣的夯土基址。龍台最大,東西寬265米,南北長285米,高19米,是當時主要宮殿基址,顯示了我國封建社會初期都市建築的基本面貌。
叢台 在邯鄲市內。相傳是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前325-前299在位)為閱兵與歌舞而建。原名武靈台,登台縱覽古城,樓閣園林,湖光山色,盡收眼簾。台西有小湖,湖心有亭名望諸榭,以戰國時燕將樂毅號望諸君命名。台北有七賢祠,內有燕趙名人韓厥、程嬰、公孫杵臼、藺相如、廉頗、趙奢、李牧的塑像。現叢台已擴建為叢台公園。
學步橋 在邯鄲市內,南北橫跨沁河之上。據文獻記載,原為木橋,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改成石拱橋。全長35米,寬8.3米,通高4米。橋名出典於《莊子·秋水》篇,謂春秋戰國時期邯鄲人步履優美,燕國壽陵的少年前往學步,不但沒有學會趙國的步法,反而連自已固有的步法也忘記了,弄得不會走路,只好爬了回去。
左權墓 在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內。左權(1905-1942),湖南醴陵人。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副參謀長。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省遼縣(今左權縣)南艾鋪十字嶺反掃盪戰斗中英勇犧牲,當時安葬在涉縣石門村。1950年10月21日移葬邯鄲。
響堂寺石窟* 在邯鄲市峰峰礦區。分南北兩窟。窟內石雕精美,聞名遐邇。和村東石窟始建於北齊。當時北齊王朝有兩個政治中心,一是鄴都(今臨漳縣),一是晉陽(今太原市)。響堂地處兩都來往必經之地,山青水秀,風景優美。北齊文宣帝高洋於此營造宮苑,鑿窟建寺。後隋、唐、宋、元、明歷代均有增築和修葺。是我國古代建築、雕刻、書法、繪畫藝術的珍貴遺產.
在石家莊市的就有趙縣的趙州橋、正定的大佛寺、平山的中山國遺址、藁城的台西商遺址、新樂的伏羲台、元氏的封龍山、開發嶺南的趙坨先人墓。 以上是在石家莊市的文化古跡。關於名勝, 在石家莊市境內的有全國四大懸空寺之一的蒼岩山橋樓殿、全國三大地貌之一的嶂石岩地貌、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迴音壁--嶂石岩迴音壁。還有石家莊是趙雲的故里、魏徵的故里、蘇軾的祖籍所在地。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⑵ 鄧卅市文化遺址都有哪些
1.八里崗遺址
位於城郊鄉白庄村八里崗組,湍河南岸,目前探明遺址面積約為5萬平方米,屬於新石器時代至銅石並用時代以及,約為仰韶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期間,1994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2.太子崗遺跡
位於市區東北25公里穰東鎮東南500米左右,屬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至龍山文化期間遺址,因南北朝時期南朝陳皇帝陳後主(就是寫辭賦出名那個)而得名,遺址在崗上,高出地面10米,面積約25萬平方米。
3.吾離冢
位於市區東南八里王煤氣站附近,為鄧侯吾離的墓,距今2600多年,號稱「鄧州第一冢」,也是全球鄧姓公認的始祖。
4.魏冉冢
位於大東門外,有名「穰侯冢」。該墓呈丘狀,高約5米,周長42米,此墓是否為戰國時期秦丞相魏冉之墓,存疑。
5.房山秦漢墓群
位於市區東南11公里處,腰店鄉房山村北側,墓群共有戰國到漢代墓葬200餘座。
6.石華表
位於老一小校內,立於泮池橋頭,屬於西漢早期,故此又稱「漢華表」,碑文可見。門口的金元碑暫無資料。
7.六門堤遺址
位於鐵西岔股路以西韓凹村北,應該已經不存在了,因為我外婆家是韓凹的,我小時經常去韓凹玩,後來大興抽沙時,河堤被破壞的不像樣子了。
8.涅陽城遺址
位於穰東鎮西北1500米處的張砦村,遺址已經難以辨認,出土有大量的漢代文物。
9.冠軍城遺址
位於張村鎮冠軍村附近,面積20萬平方米,屬於漢代遺址,就是漢武帝封霍去病冠軍侯的封邑,出土的石華表現在放在老一小。
10.霍去病墓
位於張村鎮冠軍村以西的中學操場上,屬於霍去病的衣冠冢,由於墓比較大,後來人們不停來拉土建房,目前,墓已不可辨認。
11.長冢店漢畫像石墓
位於文渠長冢店村以北,73年5月發掘的,屬於東漢中期的石墓,墓室內雕刻的畫像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12.岑彭墓
位於市區東南20公里處的安眾村以北,屬於漢光武帝時期,被封為征南將軍,後被刺殺。
13.杜茂墓
位於文渠孔樓村小龍廟東南100米處,也是漢光武帝時期的大將,主要是抗擊匈奴有功,被封為廣武侯。
14.賈復墓
位於市區西北張村鎮路庄村下窪西南,東漢劉秀時期的破虜將軍,封膠東侯,墓已不存,被群眾拉土給平了,曾在此墓發現磚券門,但沒有發掘,馬上封存了。
15.南北朝時期彩色畫像磚墓
位於張村鎮許庄村西南,於1957年興修水利工程時被發現,1958年發掘,墓室構造復雜,富麗堂皇,尤其是券門的壁畫飛天圖,在文化節引起了不少專家的關注。後來出了一本2塊錢的書叫《鄧縣彩色畫像磚墓》,現在有些專業網站上還有賣的。
16.宋代小長城遺址
位於杏山山區,是南宋時期的戰防設施,宋將孟珙屯兵於此,抗擊金國。在殺了岳飛,宋金議和時候,以鄧州南、西各四十里為界,作為宋金邊界。
17.賈黯墓
位於張村鎮冠軍村西北側,慶歷六年時高中進士及第第一名,和老范是同時代人,兩人應該喝過,老范還送他兩個字「不欺」。
18.東頂祖師殿
位於溝林鎮賀營村,始建於宋代,明之後毀於戰亂,1994年重修。
19.大金鄧州創建宣聖廟碑
位於城區老一小門口,碑文大部分可辨,原為鄧州宣聖廟內存放,該廟位於百花洲附近,後戰亂被毀。
20.大元重修宣聖廟碑
位於老一小大門,碑文大部分可辨。
21.文廟石牌坊
位於城區老一小,牌坊是在1988年5月發現的,創建於1582年。
22.鐵鉉墓
位於龍堰鄉閻營村,鐵鉉是明初時期的兵部尚書,死於朱棣爭位,他傾向於朱允炆一方,被朱棣殺害於南京,鄧州的鐵鉉墓是其衣冠冢。
23.鄧州磚城牆
解放後被毀,至今蹤跡全無。
24.鄧州土城牆
1499年由知州吳大有組織修築,民間傳說為張果老修築,解放後因為群眾大量取土,尤其是近二十年的發展,土城牆遭到了嚴重破壞。
25.清真西寺
位於小西關,修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為伊·斯#蘭@教的禮拜場所。保存基本完好。
26.清真南寺
位於三賢路,大約始建於明朝。
27.白塔
位於夏集鄉白塔王村,始建於明代,清代重修,為圓形五級密檐式磚結構,高10米,外壁粉刷為白色,故稱白塔。為紀念王姓自山西洪桐縣遷來而建。
28.望鄉台
位於原來的市委招待所院內,建於明代,長16米,高5.1米,原來上面有三間房,後被拆除。該台寓意為人死之後登台望別故鄉,然後再赴四川豐都。
29.李升墓
位於市區西南部,李賢之父,也就是李閣老他爸,死於1466年,墓地按照明制一品規格,封土已不存。
30.李賢墓
位於市區西南,也就是俗稱的「閣老墳」,明成化天順年間內閣首輔李賢之墓。
31.張巡故里碑
位於市區東北部前李灣村北側,是明萬曆年間知州趙沛為紀念唐代鄧國公張巡所修建。
32.大丁祠堂
位於市區河北裴營鄉帶大丁營村,明嘉靖年間始建,後經四次擴建,為丁氏家族祭祀其祖先的場所,現僅存拜亭一座,房屋三間。
33. 汲灘陝山會館
位於汲灘鎮中學校園內,建於清代。由於汲灘以前是鄧州的水路中心,有「小漢口」的稱號,貨物集散之地,陝西和山西的商賈看中此地,合資建館,方便商會協調。
34.彭而述墓群
位於彭橋鎮彭橋街,是清代雲南左布政使彭而述的家族墓地,現存石碑十通,墓誌兩方等。
35.進士陵園
位於桑庄鄉尹集村,屬清代所建,由於當地高氏家族出了五代進士,一代舉人,其後裔建陵園以示紀念。
36.花洲書院
位於城區東南,這個都太熟了,知名度也非常高,不再復述。
⑶ 文翁興學的舊址在哪裡
四川成都。
文翁興學,西漢最早興辦地方官學之舉。文翁自景帝末為蜀郡(今四版川)太守。及武帝設五權經博士,因感蜀地偏僻,有蠻夷風,欲激勵後進,乃從郡縣小吏中,選拔張叔等開明有才者十餘人,派遣至京師,受業於博士,或學習律令。
減省太守府私人用度,購置土產饋贈博士。數年後,蜀生學成還歸,皆予重用,並向朝廷薦舉,有官至郡守、刺史者。又興建官學於成都市中,招收郡治以外四郊屬縣子弟。學生均免除徭役。
(3)高氏遺址擴展閱讀
公元前143年至公元前141年間,蜀郡太守文翁曾創建文翁石室,是中國的第一所地方官辦學校。「文翁石室」創立不久,即以學風卓犖,人才輩出而名冠西南。公元前124年,漢武帝下令全國效仿文翁興辦學校。
二百多年後東漢安帝時的一場火災,石室連同成都城一起遭到了嚴重破壞。直到公元194年才由蜀守高氏予以修復。同年,發生了著名的「州奪郡學」事件,石室被辟為益州州學。
⑷ 集安市高句麗遺址具體描述
呃~~~~
高句麗的遺址其實都很小,而且門票挺貴的
開放景點有:將軍墳,好太王碑,太王陵,禹山貴族墓地(我們當地叫五盔墳),丸都山城(旁邊是洞溝古墓群山城墓區)
網上比我自己說的好,所以就找了幾個能說明白的短文
將軍墳最有名:
位於吉林省集安市東北約4公里的龍山腳下,因其造形頗似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因此被譽為「東方金字塔」,推算為公元四世紀末五世紀初高句麗王朝第二十代王長壽王之陵。整座陵墓呈方壇階梯式,高13.1米。墓頂面積270平方米,墓底面積997平方米,全部用精琢的花崗岩砌成。墳階七層,每層由石條鋪砌而成,每塊條石重達幾噸。第五階有通往墓室的通道,蓋棺石板重50多噸,每面三個護墳石各重10餘噸,其勢宏偉壯觀。
這座方「壇階梯石質」古墓,採用精琢花崗石砌築,共七階,第一階為四層石條鋪砌,其中最大一塊長5.7米,寬1.12米,厚1.10米,重約32噸左右。其餘六級,每階皆由三層石條砌成。整個陵墓呈正方形,底部面積997平方米,頂部面積為270平方米。在陵墓的第五階正中,有早年打開的閑道,可通墓室。墓室呈方體,邊長5米,高5.5米,四壁用6層石條砌築,墓頂覆蓋一塊巨大而完整的石板,平面達50餘平方米,重約50多噸。墓室內的地面上並排置放著兩個石棺床,棺木及隨葬品早已盪然無存。墳的上下到處都是巨大石條,光是墳的外緣石條就用了1100多塊。在墳的頂端,四邊的石條上留有排列整齊的圓洞,墓頂的積土中有板瓦、蓮紋瓦當和鐵鏈一類構件,可以看出是亭閣建築的遺跡,這與北方其他民族的喪葬習俗極為吻合。將軍墳後面原有兩至四座陪葬墓,一字等距排列;現僅存一座,建築樣式與主墓相同,規模則小的多,可能是近臣或妃子的墓葬。據考證,將軍墳應是一座高句麗王陵,當在4世紀末到5世紀初建築。高句麗王朝始建於公元前37年,到這時已傳到十九代王好太王和二十代王長壽王。好太王已有陵墓。將軍墳距好太王陵不遠,且墓道朝向太王陵。國內有關專家學者認為,此應是高句麗第二十代王長壽王的陵墓。「將軍墳」之稱是清末當地老百姓叫的,一直流傳至今。昔有《別金相登將軍墳》一詩曰:「將軍墳墓幾干秋,墳外年年江水流。桂酒椒漿傷往事,荒煙蔓草賦閑游。三輔霸業今何在,百濟名邦早已休。獨有英雄埋骨處,峨峨高峙龍山頭。」
好太王碑:
集安市區城東4公里外的禹山腳下、通溝平原上,坐落著一個外形宏偉的大型方壇階梯石室墓——這就是高句麗第19代王「好太王」的陵墓。陵東北200米處,有一座高大、端莊、通體黝黑的石碑,這便是被譽為「東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
據史料記載,好太王碑建於東晉安帝義熙十年(公元414年),迄今已有1590年的歷史。它是用一塊完整巨大的角礫凝灰岩石柱稍加修鑿而成。碑高6.39米,四面幅寬不等,在1.34至2米之間。碑體重約37噸,碑身略呈方柱形,無碑額。整座石碑未藉助任何外力,直接矗立在一塊不規則的花崗岩石板上。
「好太王」名談德,於公元391年18歲時即位,39歲死亡,謚號「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專家研究表明,好太王在位的22年間是高句麗歷史上的空前繁榮發展時期,他憑借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東討西征,占遼東、驅倭寇,侵漢江、降扶余,使高句麗疆域空前擴大。
好太王碑是長壽王為紀念其父的功業而樹立的。碑的四面刻有碑文,為漢字隸書,方嚴厚重。四面碑文豎行共44行,行間以界格,每行41個字,原有文字1775字。上千年的歲月磨蝕,以及晚清、民國時火焚除苔和不當拓字,使碑體遭到一定程度的損壞,可識之字目前僅為1600字左右。碑文文意大體明了,惟斷句、考證所涉及歷史、考古諸多問題爭議不少,中外學者因此著書立說,各陳己見。
丸都山城:
丸都山城位於集安市區2.5公里處,修建在起伏險峻的丸都山上,海拔最高處為676米,是我國地方民主政權高句麗時代最為典型的早、中期山城之一。它既是國內城的軍事守備城,又曾作為高句麗王都使用,在高句麗歷史發展進程中起過重要作用。丸都山城與國內城相互依附,互為都城,形成了世界王都建築史上附合式王都的新模式,為世界古代城史書寫下了壯麗的篇章。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丸都山城是憑借自然山勢的走向構築城垣,城牆高低起伏。東、西、北三面城垣所在山脊最高海拔676米,外臨陡峭的絕壁,內抱較為平緩的坡地,北高南低,形如簸萁狀,平面呈不規則的四邊形,城周長為6395米,目前,山城東牆、北牆西段、西牆北段保存較好,高處可達4-5米,由20餘層修琢工整的長方形和方形石條構築,結構嚴謹。石材一般長40—90厘米,寬20—50厘米,厚10—30厘米。自下而上,逐層內收,上部築有1米高左右的女牆,女牆內壁下部有一排築洞,相距2米左右。全城有城門6處,南側谷口處有一處瓮門,東北面城牆上各發現兩處門址,南牆西部有一處城門址,西城牆上至今未發現門址。山城內有泉水兩處,一在城西北角,一在城東山腳下。在南城門匯於一處,經瓮門下涵洞注入通溝河。城內有地面遺址3處,蓄水池1處,墓葬37座。宮殿遺址在東側山坡下,南北長96.5米,東西寬80米,進深作三層階地,每層階地設排列有序的礎石,地面上有大量的紅色瓦礫。這種因地制宜的創造具有濃郁民族特色,是高句麗民族建築才華、築城理念的充分展示,高句麗在丸都山城營造方面的奇思妙想,使其成為中世紀都城建築的傑出範例。
太王陵:
太王陵是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的陵墓,始建於公元391年。是現存高句麗王陵中唯一確知年代、葬者的典型墓葬。
好太王陵是一座大型方壇階梯石室墓,早年被盜,幾經兵燹戰亂,階壇傾頹。光緒年間,墓上出土大量的蓮花紋瓦當和文字磚。磚的側面有模壓陽文「願好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羅振玉先生著《好大王陵磚跋》收入《唐風樓金石文字跋尾》一書(1908年)。池內宏著《通溝》中著錄及照片。I984年,集安市博物館清理太王陵環境時,出土一批蓮花墳瓦當和文字磚。
根據墓上出土多件□願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文字磚,以及蓮花瓦當的年代,陵墓的建造年代,斷定此墓為好太王的陵墓。墓東北200米為好太王碑。
好太王名安,亦稱談德,公元391年即位,公元412年棄世,在位22年。好太王統治時期是高句麗國家政治、經濟、軍事重要發展時期,好太王碑記載:□恩澤洽於皇天,威武振被四海,掃除不佞,庶寧其業,國富民殷,五穀豐熟。口好太王一生東征西討,開拓疆土,是高句麗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代表性人物。
好太王陵的方壇構築前曾下挖80厘米的基槽,奠基90厘米,由於一千六百多年的地層變化,方壇基部變動較大,邊長66米左右,近於正方形,殘高14.8米,方向近於正西(263度-265度)。
經過調查清理發現,太王陵的內外結構與將軍墳略有不同,太王陵目前可見16級階梯,第一級階壇由5重修琢工整的石條壘砌,頂部修築墓室,東西2.95米,南北3.25米,藻井上部石條稍內收,蓋頂石系一整塊長園形石板頭長徑8.4米,短徑5米,厚0.8米,墓室高3米,墓道長5.3米,寬1.85米。
墓室內置一座兩坡水硬山式石槨,經修復,石槨長2.4米,寬2.7米,高2.05米。石槨內並排兩座石棺床,長2.2米、寬1.2米,中間無空隙,四周邊緣突起。石槨用沉積頁岩精磨而成,呈綠、蘭、紫三色,各部由榫卯結構結合,西側槨山牆開門,兩扇石門,通向墓道墓門。
好太王陵是高句麗王陵喪葬制度的綜合載體,在考證王陵的史料極度匱乏的情況下,對於研究高句麗王陵結構、喪葬制度,建築理念等信息具有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了解好太王統治時期的社會政治狀況、經濟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價值。
五盔墳五號墓(這個墓區只有這個壁畫墓開放):
五盔墳五號墓為石室壁畫墓。覆斗形封丘,周長120米,高5米。
抗日戰爭時期,此墓曾被掘開。日本學者有著錄,稱之為「通溝17號墓」或「四葉冢」。1962年春,吉林省博物館對其進行了清理。
五號墓的墓室低於地平面3~4米,由墓道、甬道、墓室構成。方向158度(東南)。
墓室由修琢工整的石條砌築,平面呈長方形,東西4.37米,南北3.56米。四壁高2.18米。梁枋以上作兩重抹角疊澀藻井,上覆蓋頂石,墓室舉高3.94米。
墓室內置三座石棺床,東西並列,中間為一整塊花崗岩石材修鑿而成,兩邊石棺床緊靠東西兩壁,各由一大一小兩塊石材構成。
墓室四壁、藻井、棺床及甬道兩壁繪有精美的壁畫。壁畫直接繪在平整的石壁上。先以纖細的墨線或紅線起稿,然後設色,有紅、褐、綠、黃、白、粉紅等顏色,最後以濃重的墨線勾勒定稿。顏色均為礦物顏料,以動植物膠調合而成。至今仍很鮮艷。
甬道兩壁各繪一力士,面向墓室,手持弓箭和綮戟,足踏蓮台,護衛墓室及主人棺槨。
南壁被甬道分為兩部分,各繪一朱雀,紅勝如火,展翅修尾,相對而立於蓮台之上。
北壁玄武,一條大蛇纏在一隻大龜上,兩首相對。蛇身有黃、綠及紅褐色格紋,龜背為紅褐色,無甲紋。
東壁青龍,南向騰飛,龍身為黃、綠、紅褐色,以黑色斜方格勾勒鱗紋,四肢飾白羽。墓室壁畫中共有龍39條,形體、顏色大體相同。
西壁白虎,身著白色,墨線勾出虎皮紋,亦南向作飛撲姿勢,與青龍相對稱。
朱雀、玄武、青龍、白虎,並稱四神,亦稱四靈。是遠古時潮,人們對天上28顆星宿構成四組圖象的稱謂。戰國至秦漢墓葬及建築中常有四種形象的磚、石、瓦當等。人們以為是上天為正四方而派出的神靈。因此有南朱雀、北玄武、東蒼龍、西白虎之說。
藻井部分以神仙、羽人、飛天、伎樂仙人為主。最典型的是第一重抹角石的四幅畫。從東北角開始,為伏羲女媧,皆人首龍身,一為男相,手捧日輪;一為女相,手捧月輪。是人類起源傳說中的始祖。東南角為一牛首人,手執禾穗在前。據文獻記載,神農氏牛首人身,教人以五穀。後隨一羽人,手持火把,或為燧人氏,教人用火。南方正中一人扶車輪,手持槌子敲打,旁邊一人在樹下鍛鐵,同為傳說中人物,應該是造車的羲仲父子形象。西北角繪一乘龍仙人,頭戴平天冠,衣著袍服,後面有一人乘飛廉,手持灬ξ
⑸ 北齊鄴城在什麼地方
鄴城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之一。後趙、前燕、東魏、北齊先後在此建都,魏時曹操也曾以此為北方政治中心。鄴本有二城。北城為曹魏在舊城基礎上擴建,東西七里,南北五里,位於漳水之北,城西北隅自北而南有冰井、銅雀、金鳳三台。近代漳水南移,故址大都已在漳水之北,即今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南鄴鎮、三台村迤東一帶(距縣城約18公里}。南城興建於東魏初年,在今漳水之南,東西六里,南北八里六十步,較北城大,在今河南安陽縣境內。
「鄴」之名始於黃帝之孫顓頊孫女女修之子大業始居地(鄴,業之居住地之意)。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鄴城作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於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
六朝古都鄴城將重浮地面 千年前為戰火所毀
香港《大公報》報道,該報記者近日從河北臨漳縣文物保管所獲悉,名列內地「大遺址保護項目」的鄴城遺址展示工程已全面啟動,國家將投入二點三億元人民幣的專項資金,發掘和展示鄴城遺址。在整個工程規劃完成後,這座現時被埋沒農田底下的古代都城將重新浮現地面,在人們面前展現其原貌。
鄴城始建於春秋時期,先後成為曹魏、冉魏、前燕、北魏、東魏、北齊六個朝代的都城,是當時北方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著名的建安文學就誕生在這里。鄴城於北周末年毀於戰火,遺址現大部分被漳河淹沒,地表上僅存一些殘缺不全的城垣遺址及高出地面的金鳳殘台和銅雀台的東南角。
目前,鄴城遺址大部分被埋於村莊和農田下,是內地唯一未被現代大城市壓住的都城遺址。遺址展示工程規劃共分三期十五年進行,近期遺址內道路系統基本成型,中期遺址城市格局逐漸清晰,遠期規劃完成後,鄴城遺址的都城風貌將完整地展示出來。工程開始後,遺址上的十五個村莊,二萬三千多人將陸續被遷走。
據鄴城文物保管所所長王福生介紹,鄴城遺址將獲得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地面遺存以現場原狀展示,地下遺址發掘後回填按原狀在地面上模擬展示,並建成博物館、數據館,進行相關文物數據的陳列展示,將成為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古代都城研究基地。
鄴城是中國第一個依據城市規劃有步驟建設的都城,全城強調中軸安排,王宮、街道整齊對稱,結構嚴謹,分區明顯。這種布局方式上承秦漢,後啟隋唐,後代都城的規劃都以此為例。特別是它對後來的長安、洛陽、北京城的興建乃至日本的宮廷建築都有深遠影響。日本的中國都城調查團曾多次前往鄴城進行調研,他們推斷,日本最早的都城難波宮的建築並非受了洛陽古都的影響,而是受了鄴城古都的影響。
消失在地下的"六朝古都"
古「鄴城」的歷史背影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有過無數具有坐標意義的古城,而位於邯鄲臨漳縣境內的古鄴城遺址便具有這種意義。
鄴城始建於公元前685年,毀於公元580年,先後6次成為國都,曾經有著無邊的繁華與熱鬧,遺憾的是這座「六朝古都」未能倖存至今。
遠遠望去,這曾經記載過人類文明進程的鄴城遺址,現如今大部分已深埋於漫漫黃土之中。而聞名古今的金虎台和銅雀台的遺跡夯土層依然屹立著,似乎還在訴說著歷史雲煙。回望歷史,那些耳熟能詳的典故似乎又鮮活地呈現在眼前———西門豹治漳河於此,銅雀台的風流傳說於此,曹操雄霸天下的故事發生於此……
戰國初期魏文侯時,漳河邊的鄴城百姓怕河水淹沒家園,在河伯要娶親的謊言欺騙下,每年都被迫出錢,將被選定的女子投入漳河。後來,西門豹戳穿河伯娶親的鬼把戲,鑿渠十二條,引漳河之水灌溉民田,百姓安居樂業。
聞名的「銅雀台」也在鄴城遺址。其實,關於銅雀台的意義,人們似乎對其建築與功用並不太感興趣,倒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詩句才是人們最難忘卻的記憶。文人墨客們似乎從來不願意錯過英雄美人的故事演繹,於是銅雀台上杜撰大喬小喬春深被鎖的描寫更吸引聽故事的人。於是,三國時周郎的命運變得多情而無奈,而曹操的形象卻從未博得聽眾的稱贊,是指責與批判伴隨著梟雄的名聲走到現在。
據史書記載,建安15年,曹操為鞏固統治地位,大興土木營建鄴都,興建了銅雀台。後相繼建造了金虎台(後趙時因避建武帝石虎諱改名為「金鳳台」)和冰井台,史稱「銅雀三台」。「三台」建在鄴城西城牆北,金鳳台在南、冰井台在北、銅雀台居中,由南到北一字排開。銅雀台高十丈,有屋百餘間,金鳳台和冰井台分別高八丈。金鳳台上有屋190間。冰井台上有屋140間,內有三座冰室,每室內有井數眼,深15丈。傳說中「三台」曾建橋,無水為何建橋呢?有一說認為這是軍事需要。據說,「三台」相距六十步,上建有兩座浮橋相連,假如一台被攻佔,浮橋可被廢除,而使其他兩台獨立。然而,這么長的兩座浮橋是如何懸空而架的,至今還是個歷史之謎。但是卻因此產生了一種說法,認為由這兩座浮橋諧音而演繹出「銅雀春深鎖二喬」的詩句和故事流傳民間。
銅雀台無疑是一座軍事要地,但是它留在人們記憶里的彷彿是一處享樂之所。那時,一代梟雄曹孟德常常在此與文人騷客宴飲賦詩、與姬妾宮女歌舞歡宴。
傳說中,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就誕生於此,當年曹操重金贖回被南匈奴掠走的著名女詩人,這位才女不負眾望,在銅雀台上即興演奏出這首至今流傳的名曲。還有,陳思王曹植「援筆立就」的那篇登台賦,文字曠遠清麗。
鄴城西依太行,北臨漳河,為兵家必爭之地,鄴城也因戰爭,在營建與破壞中輪回。鄴城遺址由北、南兩座相連的城組成,稱鄴北城和鄴南城,今漳河橫貫其間。
建安九年,曹操平袁紹,營建鄴城,後定為王都。魏文帝曹丕稱帝後移都洛陽,仍以鄴城為五都之一,此即鄴北城。其後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冉魏、前燕均建都於此。北朝後期東魏天平元年由洛陽遷都鄴城,天平二年起用4年時間興建鄴南城,是為東魏北齊的都城。鄴北城仍繼續使用。在北齊高氏都鄴27年後,大象二年被北周所滅,城市被焚。隨著歷史朝代的更迭,一代名都成為廢墟,多少文人墨客至此觸景生情,感傷萬千。
⑹ 溫州有哪些古老的建築
溫州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玉海樓(含孫詒讓故居)
瑞安市城關鎮道院前街
清
蒲壯所城
蒼南縣蒲城
明至清
浙南石棚墓群
瑞安市篁嶼鄉石村棋盤山石棚墓
商、周
平陽縣錢倉鎮垂楊村龍山頭石棚墓
蒼南縣錢庫鎮桐橋村桐橋石棚墓群
劉基廟、墓
文成縣南田鎮新宅村華蓋山南麓、西陵村墳前山
明、清
永昌堡
龍灣區永中鎮新城村
明代
南閣牌樓群
樂清市仙溪鎮南閣村
明、清
四連碓造紙作坊
甌海區澤雅鎮石橋村
明代
高氏家族墓地
樂清市北白象鎮高嶴村
明代
仕水矴步
泰順縣仕陽鎮溪東村
清代
利濟醫學堂舊址
瑞安市城關鎮公園路4號
1885~1902年
聖井山石殿
瑞安市大南鄉聖井山山巔
明至清
順溪古建築群
平陽縣順溪
清
赤溪五洞橋
蒼南縣赤溪鎮過溪村
宋
芙蓉村古建築群
永嘉縣岩頭
明至清
泰順廊橋
泰順縣
清代
曹灣山遺址
鹿城區上戌鄉渡頭村
新石器時代
國安寺塔
龍灣區瑤溪鎮皇嶴村五峰山下
宋
觀音寺石塔
瑞安市安陽街道辦事處周湖村萬松山南麓
宋
護法寺橋和塔
蒼南縣望里鎮護法寺村望洲山山坳
宋
樂清東塔
樂清市樂成鎮東側東塔山之顛
宋
八卦橋和河西橋
瑞安市陶山鎮陶峰村、花園村
宋
棲真寺五佛塔
平陽縣敖江鎮羅垟村羅垟山棲真寺前
宋
真如寺石塔
樂清市磐石鎮重石村真如寺前
宋
金昭牌坊和憲台牌坊
永嘉縣岩頭鎮上村、花坦鄉花三村
明
楠溪江宗祠建築群
永嘉縣碧連鎮、花坦鄉、潘坑鄉
明至清
五尺鄉、東皋鄉、渠口鄉、大若岩鎮
玉岩包氏宗祠
泰順縣泗溪鎮玉岩村
明至清
雪溪胡氏大院
泰順縣雪溪鄉橋西村石門樓
清
泰順土樓
羅陽鎮、三魁鎮、仕陽鎮
清至民國
萬排鄉、東溪鄉等鄉鎮
紅十三軍軍部舊址
永嘉縣五尺鄉五尺村
1930年
⑺ 黎黃陂路的歷史
黎黃陂路 是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的一條街道,以辛亥起義領導人黎元洪名字命名,東南到沿江大道,西北到中山大道,長604米,與兩側的蘭陵路等平行。中間與洞庭街、鄱陽街、勝利街等街道相交。
黎黃陂路所在地域於1897年劃入漢口俄租界。1900年租界當局修築此路。在1925年以前原名阿列色耶夫街、夷瑪街,屬漢口俄租界,從沿江大道(原河街)到中山大道(原亞歷山大街)。交匯道路有洞庭街(原鄂哈街)、鄱陽街(原開泰街)、勝利街(原瑪琳街)。
1946年元旦,國民政府在收回全部租界後,命名為黎黃陂路。
今天,黎黃陂路兩側仍保留了大約17處租界時代遺留的歐式建築。包括華俄道勝銀行舊址、俄國巡捕房舊址、中華基督教信義大樓舊址、美國海軍青年會舊址、俄租界工部局舊址、高氏醫院舊址、基督教青年會、順豐洋行、邦可花園、惠羅公司、巴公房子、首善堂和萬國醫院舊址等。
1997年,江岸區政府建設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進行紀念。這是一條背街小路,沒有中山大道的車水馬龍,沒有江漢路的商業繁華,走在這條馬路上,依然可見的是一幢幢不同風格的建築、房屋,只是它們比起前面那些街面的建築來就矮小秀氣了許多,但也更加的寧靜平和,貼近了市民許多。剛剛種下的枇杷樹在曾是俄國巡捕房(1902年)的門口,迎風微顫,一幅不識舊時時光的年少模樣;那被盆花和青藤掩映的一幢錯落有致的紅色房屋,誰又能知道曾經是日偽政府的放道局的所在呢?你仔細看,從一棟辦公樓前斑駁的牆上,竟可以發現隱約可識的「YOUNGMAN~S CHRISTION AS-SOCIATION」(美國海軍青年會)的字樣!當夕陽西下,暮色漸起,騎著單車回家的人們匆匆從1918年建的俄國皇親巴提耶夫兄弟的別墅旁駛過,這時你不會再為這座城市的世俗氣而厭棄,一股回家的暖意會隨著暮色蘊藉上心頭。
⑻ 南京地區最早的人類遺址情況
出土距今35萬年的南京猿人頭骨化石和一大批動物化石,這是在南京地區發現專 該項考古被評為屬1994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九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南京人化石地點》考古報告被評為"第二屆夏鼐考古學成果獎"二等獎,"江蘇省第二屆文博學術論著獎"特別獎。
南京象山等地一批六朝家族墓地的考古發掘,獲得了六朝家族,特別是王氏、謝氏、李氏、高氏家族的墓葬規制與習俗的珍貴資料,被評為1998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高淳薛城遺址的發掘,出土了大批的新石器時代文物,其中彩陶、玉器極為珍貴,是繼南京北陰陽營遺址發現後,南京又一處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被評為1997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提名獎。
此外南京市博物館的考古集中在南京地區的史前考古、六朝考古、明代考古等方面,收獲豐碩。湯泉牛頭崗古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六朝建康城遺跡考古、六朝帝王陵寢考古調查、明故宮遺址考古調查、明代龍江船廠遺址考古調查,都是考古研究工作的重要課題。
⑼ 高句麗遺址的相關說明
王氏高麗與高句麗的區別
王氏高麗立國於高句麗滅亡250多年之後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了朝鮮半島的另一個政權新羅,翌年又滅亡了後百濟國,統一了半島中南部大部地區。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麗的大臣李成桂廢王自立,並在1393年以「朝鮮、和寧等國號奏請」明朝,明賜李成桂為朝鮮王,王氏高麗遂改號朝鮮,學界一般稱之為李氏朝鮮或簡稱李朝。此即我國明清時期的朝鮮國。
歷史上,曾出現過兩個名為高麗的政權。一是立國於公元前37年,在我國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出現的名為「高句麗」的地方政權,我國史書也稱之為「高麗」。另一個立國於公元918年,在朝鮮半島,也名為「高麗」。為將其區分,學界一般以「高氏高麗 」稱呼前者,因為其統治者姓高;以「王氏高麗」稱呼後者,因為其統治者姓王。因為兩個政權都名為高麗,後人或以為二者有前後相繼的關系,或將其混為一體,致使人們對高句麗歷史的認識產生極度混亂,而實際上二者是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政權,主要體現在:
一、兩個政權立國時間懸殊,歷史發展歸屬不同
高氏高麗建國於公元前37年,最初為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管轄,後逐漸強盛,但並未斷絕和中央王朝的臣屬關系,進入隋唐時期後,因其不遵從隋唐兩朝詔令,不斷擴張,並阻塞朝鮮半島其他政權入貢中原王朝的道路,結果導致隋唐兩朝的征討。公元668年,高氏高麗終於為唐朝統一。高氏高麗的轄境最初完全由唐朝安東都護府(治所最早在今平壤)管轄,幾十年後有一些轄境為我國歷史上另一個地方政權渤海占據,一些劃歸興起於朝鮮半島南部的政權新羅,一些仍由安東都護府管轄;高句麗族則絕大部分被唐朝遷徙到中國內地,後和漢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圍各族之中,其王族後也絕嗣,立國7個世紀之久的高氏高麗最終消失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而王氏高麗立國於高氏高麗滅亡250多年後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朝鮮半島的另一個政權新羅,翌年又滅後百濟國,統一了半島中南部大部地區。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麗的大臣李成桂廢王自立,並在1393年以「朝鮮和寧等號奏請」明朝,明賜李成桂為朝鮮王,王氏高麗遂改號朝鮮,學界一般稱之為李氏朝鮮或簡稱李朝,此即我國明清時期的朝鮮國,其疆土發展為現在的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和韓國,人民發展為現在的朝鮮族和韓族。
二、統轄區域不同
高氏高麗初立國於我國境內的鴨綠江支流渾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區,後擴展到鴨綠江以東以南地區和圖們江附近,統治中心最初在今遼寧桓仁縣,後遷至今吉林集安,公元427年遷至平壤。高氏高麗在我國南北朝時期達到極盛,最強盛時期的疆域四至大致是:東至日本海,西以遼河為界,北達今吉林省琿春市一帶,南到北漢江以北。據《高麗史·地理志》載,王氏高麗在建國110年後的疆域最北在今大同江以北龍興江一線,其北是我國歷史上的地方政權渤海國的轄境,渤海滅亡後是我國的邊疆民族女真人的活動地域。也就是說,王氏高麗的轄境基本上是繼承了新羅的疆域,其北部地區雖然有一部分與高氏高麗的轄境重合,但在高氏高麗滅亡初期即已經歸新羅所有。由此看,王氏高麗統轄的區域並非高氏高麗的舊地,早期在今平壤以南,一在南一在北,王氏高麗占據平壤以北是後來的事情,全部佔有半島鴨綠江以東和圖們江以南地區則是14世紀末葉,但此時王氏高麗已經為李朝取代,因而在統治區域上兩個高麗也難以構成繼承關系。
三、轄境內民族構成不同
高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高句麗族為主。高句麗族的族源是我國上古時期古老民族穢貊人東遷後的夫余、高夷、沃沮、小水貊、東穢等,後又融合了衛氏朝鮮遺民的後裔、漢人、鮮卑人等。這些來自於不同民族的成員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漸融合一體,史書和學界一般以高句麗族稱之。王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新羅人為主。王氏高麗本即是新羅國民所建政權,兼並新羅和後百濟之後,新羅人和百濟人成為了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新羅人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地區的辰韓和弁韓人,高氏高麗滅亡後雖然有一部分高句麗人加入其中,但不是新羅人的主源。百濟則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馬韓人。也就是說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以來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人為主,大量的史書記載也表明王氏高麗人和我國古人是把王氏高麗看作「三韓氏舊」的。這些源於半島南部的民族成員,在王氏高麗數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逐漸融合為一族,史書和學界一般稱之為高麗族。王氏高麗為李氏朝鮮取代後,朝鮮也因此取代高麗,成為其族稱,並沿用至今。
四、王氏高麗非高氏高麗後裔王氏高麗的王族也並非是高氏高麗的後裔
關於王氏高麗建國者王建的族屬,《高麗史》的作者認為「高麗之先,史闕未詳」,但據我國學者考證,王建極有可能是西漢樂浪郡漢人的後裔,因為王氏是當時樂浪郡的望族,且人戶很多。王建在臨死時親授的《十訓要》中不僅未言自己是高氏高麗的後裔,而是說自己出身平民,並稱「賴三韓山川陰佑」,統一了馬韓、辰韓和弁韓「三韓」,其後代也多以擁有「三韓」自居。以常理推之,如果王建是高氏高麗後裔,出於統治的需要,定當會大肆宣傳,也可證王氏不是高氏的後裔。
總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王氏高麗都難以和高氏高麗構成繼承關系。
1. 高句麗民族是古代東北地區夫餘人所建立的。其領土主要部分處於漢朝的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公元前37年,夫餘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麗縣轄區內建立政權,國都為紇升骨。
2. 高句麗歷史上,對中國時叛時附。高句麗帝國的擴張大致上始於大武神王高無恤時代,也就是王莽竄漢時代。王莽貶高句麗為下句麗,從此引發了戰火。高句麗連戰得手,擊敗新莽政權,佔有樂浪。並吞並了周圍的小國,勢力進入朝鮮半島。後光武帝劉秀擊敗高句麗,收復樂浪,以朝鮮半島上清川江為界,以北歸東漢,以南歸高句麗。後來,高句麗趁五胡亂華時期大舉入侵,名義上尊奉北方政權,但暗中掠奪土地,到南北朝末,不僅佔有了遼東四郡,而且征服了朝鮮半島上的新羅、百濟政權,迫使其臣服。
3. 隋統一後,為收復遼東四郡地方,發動了對高句麗的戰爭,隋煬帝失敗引發國內的叛亂。隋亡後,唐王朝仍然不忘收復四郡,終於在公元668年滅亡高句麗,高句麗人大部分被唐軍俘虜後帶入內地,分布在河北山東地區,一部分逃入百濟,新羅。百濟,據說是高句麗貴族所建立的國家,後來唐也滅亡了位於朝鮮半島的百濟。
4. 在高句麗滅亡後250年,新羅人的大將王建弒主自立,建立了王氏高麗政權。之所以叫高麗,是新羅曾經臣服於高句麗,自居為高句麗繼承者。但是,新羅人是朝鮮半島上的三韓人(馬韓、弁韓、辰韓)的後裔,與夫餘人的高句麗沒有血緣關系,有高句麗人融入其中,不等於就是高句麗人。王氏高麗為李氏高麗取代,李氏高麗臣服於中國,自稱「中國孝子」(朝鮮《宣祖本紀》37),明清都是如此,直到1910年日韓合並,李氏高麗滅亡。李氏高麗是南北朝鮮的前身。無論王氏高麗還是李氏高麗,領土都不出朝鮮半島。
5. 朝鮮人自己以前也不認為是高句麗後裔。建立王氏高麗的王建在臨終前的「十訓錄」中稱自己建國「賴三韓山川庇佑」,可見自認為是三韓後裔,不是高句麗人。在文化傳承上,王氏高麗直到今日朝鮮族繼承了高句麗很多,但日本繼承中國文化也很多,不能說中國歷史就是日本歷史。
6. 人們之所以將王氏高麗錯誤地看作是高句麗的繼承者,和我國的史書記載有一定關系。我國古代將高句麗簡稱為高麗。高句麗又稱為「高氏高麗」。宋代以前,史書對高句麗的歷史定位是准確的,由於戰亂導致的文獻失散及王氏高麗的誤導等原因,到了宋代之後史書的記載開始出現了混亂,乃至明顯的錯誤。
《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最早將高氏高麗寫入王氏高麗傳的,《宋史》則是「王建承高氏之位 」一語的始作俑者。這三部史書的記載直接影響到了以後的幾部史書。《明史》則較前幾史有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為對明王朝冊封李成桂為朝鮮國王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不僅承襲了上述錯誤,而且為李氏朝鮮政權的沿革作出了一個完整但是錯誤的交代,將屬於中國歷史的箕子朝鮮、衛氏朝鮮、漢四郡、高句麗都納入到了朝鮮史中。其結果不僅「高麗」這一我國古代邊疆民族使用的稱號,為源出於三韓的新羅的繼承者王氏政權冒名頂替,而且作為王氏政權繼承者的李朝,又將箕子朝鮮所用的「朝鮮」戴在了自己的頭上。
因此,王氏高麗並不是高句麗的繼承者。漢代興起於朝鮮半島的馬韓、辰韓、弁韓發展為新羅、百濟;百濟為唐朝滅亡,新羅又為王氏高麗取代;後來李氏朝鮮取代王氏高麗,最終發展為近代韓國與現在的朝鮮半島南北朝。這些政權的疆域從來就沒有超出過朝鮮半島及其附屬島嶼。
王氏高麗對高句麗歷史的歪曲
高麗王朝自稱繼承高句麗,自《舊五代史》開始,歷代正史卻將不分高氏高句麗與王氏高麗王朝,並承認兩者有繼承關系。關於中國史書不辨兩個高麗的原因,從《續資治通鑒長編》卷323宋元豐五年(1082)二月己巳條可以看出:「史館修撰曾鞏言:『竊考舊史,高句驪自朱蒙得紇升骨城居焉,號曰高句驪,因以高為氏,歷漢至唐,高宗時其王高藏失國內徙。聖歷中,藏子德武安東都督,其後稍自為國。元和之末嘗獻樂工,自此不復見於中國。五代同光、天成之際,高麗王高氏復來貢而失其名。長興三年乃稱權知國事王建遣使奉貢,因以建為王。建子武,武子昭,昭子伷,伷弟治,治弟誦,誦弟詢,相繼而立。蓋自朱蒙至藏,可考者一姓九百年,傳二十一君而失國。其後,復自為國,而名及世次興廢之本末,與夫王建之所始,皆不可考。」 高句麗21王的譜系清晰可考,但高句麗滅亡之後幾百年,怎麼會出現一個王建的高麗來,史館坦承「皆不可考」。然而,王氏高麗向宋朝奉上了一個將王氏高麗和高句麗連接起來的「高麗世次」,公式繼承高句麗社稷。中國各政權從此不辨兩個高麗,承認高氏高句麗與王氏高麗王朝有繼承關系。
《資治通鑒》卷201中記載了唐高宗對高句麗的看法,他認為高句麗百姓也是他的百姓,這表明唐對高句麗所屬的態度:「戊寅,上幸九成宮。夏,四月,丙辰,彗星見於五車。上避正殿,減常膳,撤樂。許敬宗等奏請復常,曰:「彗見東北,高麗將滅之兆也。」上曰:「朕之不德,謫見於天,豈可歸咎小夷!且高麗百姓,亦朕之百姓也。」不許。戊辰,彗星見。」
中國史書高麗混淆追源
王氏高麗立國於918年,1392年為李氏朝鮮取代,時跨我國五代中期至明朝初期,故《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都有《高麗傳》或《朝鮮傳》,並都將高氏高麗的歷史略述於前,從而形成了王氏高麗為高氏高麗繼承者的錯誤認識。
綜觀這些史書的記載,《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最早將高氏高麗寫入王氏高麗傳的,《宋史》則是「王建承高氏之位」一語的始作俑者。這三部史書的記載直接影響到了以後的幾部史書。
《舊五代史.高麗傳》,北宋薛居正撰著,全文如下:
【高麗,本扶余之別種。其國都平壤城,即漢樂浪郡之故地,在京師東四千餘里。東渡海至於新羅,西北渡遼水至於營州,南渡海至於百濟,北至靺鞨,東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其官大者號大對盧,比一品,總知國事,三年一代,若稱職者不拘年限;對盧已下官總十二級。外置州縣六十餘,大城置傉薩一人,比都督;小城置道使一人,比刺史;其下各有僚佐,分曹掌事。其王以白羅為冠,白皮小帶,咸以金飾。唐貞觀末,太宗伐之,不能下。至總章初,高宗命李績率軍征之,遂拔其城,分其地為郡縣。及唐之末年,中原多事,其國遂自立君長,前王姓高氏。唐同光、天成中,累遣使朝貢。周顯德六年,高麗遣使貢紫白水晶二千顆。】
《新五代史.高麗傳》,北宋歐陽修撰著,全文如下:
【高麗,本扶餘人之別種也。其國地、君世見於唐,比他夷狄有姓氏,而其官號略可曉其義。當唐之末,其王姓高氏。同光元年,遣使廣評侍郎韓申一、副使春部少卿朴岩來,而其國王姓名,史失不紀。至長興三年,權知國事王建遣使者來,明宗乃拜建玄菟州都督,充大義軍使,封高麗國王。建,高麗大族也。開運二年,建卒,子武立。乾祐四年,武卒,子昭立。王氏三世,終五代常來朝貢,其立也必請命中國,中國常優答之。其地產銅、銀,周世宗時,遣尚書水部員外郎韓彥卿以帛數千匹市銅於高麗以鑄鐵。六年,昭遣使者貢黃銅五萬斤。高麗俗知文字,喜讀書,昭進《別敘孝經》一卷、《越王新義》八卷、《皇靈孝經》一卷、《孝經雌圖》一卷。《別敘》,敘孔子所生及弟子事跡;《越王新義》,以「越王」為問目,若今「正義」;《皇靈》,述延年辟穀;《雌圖》,載日食、星變。皆不經之說。】
《宋史》為元人脫脫等撰寫,書中為王氏高麗傳單列一卷,其內容為:
【高麗,本曰高句麗。禹別九州,屬冀州之地,周為箕子之國,漢之玄菟郡也。在遼東,蓋夫余之別種,以平壤為國邑。漢魏以來,常通職貢,也累為邊寇。隋煬帝再舉兵,唐太宗親駕伐之,皆不克。高宗命李勣征之,遂撥其城,分其地為郡縣。唐末,中原多事,遂自立為君長。後唐同光、天成中,其主高氏累奉職貢。長興中,權知國事王建承高氏之位,遣使朝貢......】
後記述的是王氏高麗和宋朝交往的史實。
《遼史》和《金史》也為元人脫脫等撰寫,自然是沿用了《宋史》的有關記載不需一一引述。
《元史》,明宋濂、王韋等撰,也為王氏高麗單列一傳,其開頭為:
【高麗本箕子所封之地,又扶余別種嘗居之。其地東至新羅,南至百濟,皆跨大海,西北度遼水接營州,而靺鞨在其北。其國都曰平壤城,即漢樂浪郡。水有出靺鞨之白山者,號鴨淥江,而平壤在其東南,因恃以為險。後闢地益廣,並古新羅、百濟、高句麗三國而為一。其主姓高氏,自初立國至唐乾封初而國亡。垂拱以來,子孫復封其地,後稍能自立。至五代時,代主其國遷都松岳者,姓王氏,名建。自建至燾凡二十七王,歷四百餘年未始易姓.......】
《明史》,清張廷玉等撰,此時李氏朝鮮已經取代了王氏高麗,故,《明史》所立傳為《朝鮮傳》,其開頭為:
【朝鮮,箕子所封國也。漢以前曰朝鮮。始為燕人衛滿所據,漢武帝平之,置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漢末,有扶餘人高氏據其地,改國號曰高麗,又曰高句麗,居平壤,即樂浪也。已,為唐所破,東徙。後唐時,王建代高氏,兼並新羅、百濟地,徙居松岳,曰東京,而以平壤為西京。其國北鄰契丹,西則女直,南曰日本,元至元中,西京內屬,置東寧路總管府,盡慈嶺為界。明興,王高麗者王顓。太祖即位之元年遣使賜璽書。二年送還其國流人。顓表賀,貢方物,且請封。帝遣符璽郎偰斯齎詔及金印誥文封顓為高麗國王,賜歷及錦綺......(洪武二十五年)冬,成桂聞皇太子薨,遣使表慰,並請更國號。帝命仍古號曰朝鮮。】
從上述這些史書的記載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舊五代史》將高氏高麗和王氏高麗混雜在一起僅僅是之後各史誤記的開端。如果說新舊五代舊對兩個高麗關系的記載還不很明確,中間還缺乏有效的連接,那麼《宋史》用「長興中,權知國事王建承高氏之位」王句話就將二者緊密的聯系在起。
《元史.高麗傳》從內容上看不僅是承襲了《宋史》的錯誤,而且將箕子朝鮮的史實也引入了《高麗傳》。
《明史》則較前幾史有了更大的發展,為對明王朝冊封李成桂為朝鮮國王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不僅承襲了上述錯誤,而且為李氏朝鮮政權的沿革情況做出了一個完整,但是錯誤的交代:
箕子朝鮮---->衛氏朝鮮------>漢四郡------->高句麗------->東徒復國--------->王氏高麗---------->李成桂改號前的朝鮮--------->李氏朝鮮
更為錯誤的是,為了使記載更加圓滿,將唐王朝滅亡高句麗時對高句麗人的「
西徒」即遷入內地,變成了「東徒」(《明史》以前的史籍雖有『東遷』說,但是指王都『東遷』平壤),以使後述的「王建代高氏,兼並新羅、百濟地」合理化。
如此,不僅王氏高麗變成了高句麗的繼承者,而高句麗也成了箕子朝鮮的繼承者,更有甚者,李成桂在篡奪了王氏高麗政權後將國號改為朝鮮則成為了是對箕子朝鮮的繼承。
就這樣,不僅「高麗」這一我國古代邊疆民族使用的稱號為源出於三韓的新羅的繼承者王氏高麗政權襲用,而且作為王氏高麗政權繼承者的李朝又將箕子朝鮮所用的「朝鮮」戴在了自己的頭上,由此也帶來了今人在認識我國古代東北地區地方政權沿革狀況方面出現了許多錯誤的看法。
最後值得說明的是,我們指出古人的不足並不是指責古人,最主要的目的是澄清史實,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實際上王建是奪的弓裔之位,而其一生最大的敵人是甄萱。這兩支勢力都是直接從新羅分裂出來的。根據三國史記的記載,弓裔本為新羅王子。
弓裔所建之國,稱為『泰封』,甄萱所建之國稱為『後百濟』(該政權實際上是純粹是都是新羅人),王建奪弓裔之位後建立高麗。朝鮮半島出現了,原新羅(已經衰敗)以及(王氏)高麗和後百濟三隻勢力。
但是這三支勢力全部都是出自新羅。與兩百多年前的百濟和高句麗已沒有多大關系。
仔細看以下內容就可知,甄萱實際上是新羅人。弓裔的身份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其實公元十世紀上的半島三國,全部都是新羅和從新羅分裂出的勢力。和兩百多年前的三國沒有可比性。
《三國史記.甄萱傳》
甄萱,尙州加恩縣人也。本姓李,後以甄為氏。父阿慈介,以農自活。後起家為將軍。初,萱生孺褓時,父耕於野,母餉之,以兒置於林下,虎來乳之。鄕黨聞者異焉。及壯,體貌雄奇,志氣倜儻不凡,從軍入王京,赴西南海防戍。枕戈待敵,其勇氣恆為士卒先。以勞為裨將。
唐昭宗景福元年, 是新羅眞聖王在位六年。嬖豎在側,竊弄政柄,綱紀紊弛,加之以飢饉,百姓流移,群盜蜂起。於是萱竊有覦心,嘯聚徒侶,行擊京西南州縣。所至響應,旬月之間,眾至五千人,遂襲武珍州,自王。
猶不敢公然稱王,自署為新羅西面都統指揮兵馬制置持節都督全武公等州軍事,行全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國漢南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
是時,北原賊良吉雄強。弓裔自投為麾下,萱聞之,遙授良吉職為裨將。萱西巡至完山州,州民迎勞,萱喜得人心,謂左右曰:「吾原三國之始,馬韓先起,後赫世勃興,故辰、卞從之而興。於是百濟開國金馬山,六百餘年,摠章中,唐高宗以新羅之請,遣將軍蘇定方,以船兵十三萬越海,新羅金庾信卷土,歷黃山至泗比,與唐兵合攻百濟滅之,今予敢不立都於完山,以雪義慈宿憤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