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橋遺址保護
『壹』 關於灞橋的說明文
[bà qiáo]
灞橋 (西安灞橋) 編輯
灞橋位於西安市城東,是一座頗有影響的古橋。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將滋水改為灞水並修橋,故稱「灞橋」。灞橋的修建從古至今,圖為其近景。
中文名 灞橋 外文名 Baqiao 地理位置 西安市城東 橋 柱 408個 橋 長 380米 橋 寬 7米
目錄
1 簡介
2 古代灞橋
3 灞橋詩文
簡介編輯
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將滋水改為灞水,並修「灞橋」。王莽地皇三年(22年),灞橋水災,王莽認為不是吉兆,便將橋名改為長存橋。 隋唐灞橋建於隋開皇三年(503年),位於早期灞橋下游300米處,唐至宋代沿用,元廢,是中國迄今發現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多孔石拱橋。
灞橋遺址於1994年在當地人在灞河取沙時意外發現,橋墩長約400米,已清理三孔橋洞(橋墩4座、殘券拱3孔),橋墩呈船形,長9.25~9.52米,寬2.4~2.53米,殘高2.68米。墩距5.14~5.76米。墩下以石條鋪成長方形底座,石板長達17米,其下布滿木樁章構成橋基。橋墩兩端設分水尖和吸水獸。出土隋唐時期的瓦、琉璃瓦、宋、金、元瓷片,以及北宋維修橋身時利用的唐碑等,2004年國慶節期間一場大水過後,又沖出隋代橋墩10座,殘長約100米,隋唐灞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清灞橋曾先後幾次廢毀,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陝西巡撫畢沅重建橋,但橋已非過去規模。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撫楊公恢才按舊制又加建造。橋長380米,寬7米,旁設石欄,橋下有72孔,每孔跨度為4米至7米不等,橋柱408個。1949年後為加固灞橋,對橋進行了擴建,將原石板橋改為鋼筋混凝土橋,現橋寬10米,兩旁還各留寬1.5米的人行道,這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運輸。
灞橋在唐朝時設有驛站,凡送別親人與好友東去,多在這里分手,有的還折柳相贈,因此,此橋也曾叫做「銷魂橋」,流傳著「年年傷別,灞橋風雪」的詞句。「灞橋風雪」從此成了長安勝景之一[1]
『貳』 關於灞橋的歷史典故
灞橋的歷史典故:
1、漢時灞橋上設有稽查亭,檢查來往行人。一夜,被「貶為庶人」的大將軍李廣獵歸路過此橋,喝醉了酒的灞陵尉攔住不準過去。李廣的隨行人員說:「這是原李將軍。」灞陵尉並未買賬:「今將軍也不得夜行,還說什麼原將軍!」
李廣無奈,只得在橋頭的稽查亭過了一夜。後來李廣官復原職,漢武帝拜其為右北平太守,走馬上任時,特向武帝要求灞陵尉與他同去。待灞陵尉一到軍中,即尋機殺之。看來,威名赫赫的飛將軍也難免小肚狹腸。這件事後來讓司馬遷寫在了《史記·李將軍列傳》中。
2、東漢末年,長安大亂,帝都百姓紛紛由灞橋東逃他鄉。著名文學家王粲在逃出長安後,曾站在灞陵岸上回首長安,寫下了那首著名的《七哀詩》,然後從灞陵岸古道南奔荊州。
3、灞橋的東邊,就是舉世聞名的驪山華清池。唐時楊貴妃「溫泉水滑洗凝脂」,灞橋上,年年龍鳳輦,皇帝與皇妃哪裡會想到人間的傷別。
4、公元880年末,黃巢起義軍佔領臨潼,唐王朝金吾大將軍張直方帶領文武官員數十人到灞橋向起義軍「迎降」。隨後,黃巢起義軍浩盪過灞橋進長安。
5、1936年末,「西安事變」前,愛國學生為了表達至死不渝的抗戰決心,平躺在灞橋上,擋住張學良從華清池開往西安城的小汽車,要求他當眾表明抗戰心跡,否則寧可被汽車壓死在灞橋上。
『叄』 陝西省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少處
陝西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表 共138處
延安革命遺址(1-23,延安市)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1-57,漢中市)
大雁塔(1-63,西安市)
小雁塔(1-64,西安市)
興教寺塔(1-67,西安市)
西安城牆(1-104,西安市)
西安碑林(1-125,西安市)
葯王山石刻(1-128,銅川市)
半坡遺址(1-139,西安市)
豐鎬遺址(1-143,西安市)
阿房宮遺址(1-151,西安市)
漢長安城遺址(1-152,西安市)
大明宮遺址(1-156,西安市)
黃帝陵(1-162,黃陵縣)
秦始皇陵(1-164,西安市)
茂陵(1-165,興平市)
霍去病墓(1-166,興平市)
昭陵(1-170,禮泉縣)
乾陵(1-171,乾縣)
順陵(1-172,咸陽市)
西安事變舊址(2-6,西安市)
藍田猿人遺址(2-47,藍田縣)
周原遺址(2-50,扶風縣)
司馬遷墓和祠(2-56,韓城市)
瓦窯堡革命舊址(3-35,子長縣)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3-36,西安市)
大佛寺石窟(3-49,彬縣)
鍾山石窟(3-51,子長縣)
昭仁寺大殿(3-109,長武縣)
西嶽廟(3-126,華陰市)
西安清真寺(3-135,西安市)
秦雍城遺址(3-204,鳳翔縣)
秦咸陽城遺址(3-207,咸陽市)
黃堡鎮耀州窯遺址(3-226,銅川市)
長陵(3-233,咸陽市)
杜陵(3-234,西安市)
橋陵(3-243,蒲城縣)
姜寨遺址(4-20,西安市)
鄭國渠首遺址(4-31,涇陽縣)
魏長城遺址(4-32,華陰市)
甘泉宮遺址(4-39,淳化縣)
統萬城遺址(4-43,靖邊縣)
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4-47,西安市)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4-48,麟游縣)
灞橋遺址(4-49,西安市)
華清宮遺址(4-53,西安市)
武侯墓(4-68,勉縣)
泰陵(4-69,咸陽市)
永陵(4-70,富平縣)
仙游寺法王塔(4-80,周至縣)
府州城(4-93,府谷縣)
韓城大禹廟(4-126,韓城市)
西安鍾樓、鼓樓(4-161,西安市)
水陸庵(4-162,藍田縣)
延一井舊址(4-250,延長縣)
甜水溝遺址(5-110,大荔縣)
花石浪遺址(5-111,洛南縣)
元君廟—泉護村遺址(5-112,華縣)
康家遺址(5-113,西安市)
老牛坡遺址(5-114,西安市)
櫟陽城遺址(5-115,西安市)
京師倉遺址(5-116,華陰市)
良周遺址(5-117,澄城縣)
東渭橋遺址(5-118,高陵縣)
玉華宮遺址(5-119,銅川市)
西漢帝陵(5-183,咸陽市)
唐代帝陵(5-184,富平縣)
三原城隍廟(5-413,三原縣)
鳩摩羅什舍利塔(5-414,戶縣)
公輸堂(5-415,戶縣)
倉頡墓與廟(5-416,白水縣)
泰塔(5-417,旬邑縣)
香積寺善導塔(5-418,西安市)
西安城隍廟(5-419,西安市)
白雲山廟(5-420,佳縣)
八雲塔(5-421,周至縣)
涇陽崇文塔(5-422,涇陽縣)
彬縣開元寺塔(5-423,彬縣)
韓城普照寺(5-424,韓城市)
韓城文廟(5-425,韓城市)
韓城城隍廟(5-426,韓城市)
黨家村古建築群(5-427,韓城市)
耀縣文廟(5-428,銅川市)
澄城城隍廟神樓(5-429,澄城縣)
重陽宮祖庵碑林(5-466,戶縣)
慈善寺石窟(5-467,麟游縣)
洛川會議舊址(5-509,洛川縣)
楊家溝革命舊址(5-510,米脂縣)
龍崗寺遺址(6-189,南鄭縣)
石峁遺址(6-190,神木縣)
石摞摞山遺址(6-191,佳縣)
李家村遺址(6-192,西鄉縣)
北首嶺遺址(6-193,寶雞市)
東龍山遺址(6-194,商洛市)
橫陣遺址(6-195,華陰市)
鳳凰山遺址(6-196,岐山縣)
李家崖城址(6-197,清澗縣)
梁帶村遺址(6-198,韓城市)
楊家村遺址(6-199,眉縣)
法門寺遺址(6-200,扶風縣)
麟州故城(6-201,神木縣)
秦東陵(6-284,西安市)
張騫墓(6-285,城固縣)
明秦王墓(6-286,西安市)
蔡倫墓和祠(6-287,洋縣)
精進寺塔(6-769,澄城縣)
長安聖壽寺塔(6-770,西安市)
長安華嚴寺塔(6-771,西安市)
百良壽聖寺塔(6-772,合陽縣)
昭慧塔(6-773,高陵縣)
開明寺塔(6-774,洋縣)
大秦寺塔(6-775,周至縣)
太平寺塔(6-776,岐山縣)
武陵寺塔(6-777,永壽縣)
神德寺塔(6-778,銅川市)
法王廟(6-779,韓城市)
北營廟(6-780,韓城市)
五門堰(6-781,城固縣)
吳堡石城(6-782,吳堡縣)
周公廟(6-783,岐山縣)
榆林衛城(6-784,榆林市)
張良廟(6-785,留壩縣)
扶風城隍廟(6-786,扶風縣)
玉皇後土廟(6-787,韓城市)
玄武廟青石殿(6-788,合陽縣)
慶安寺塔(6-789,渭南市)
咸陽文廟(6-790,咸陽市)
盤龍山古建築群(6-791,米脂縣)
姜氏庄園(6-792,米脂縣)
豐圖義倉(6-793,大荔縣)
靈岩寺摩崖(6-864,略陽縣)
石泓寺石窟(6-865,富縣)
楊珣碑(6-866,扶風縣)
萬安禪院石窟(6-867,黃陵縣)
易俗社劇場(6-1066,西安市)
渭華起義舊址(6-1067,華縣)
吳旗革命舊址(6-1068,吳起縣)
保安革命舊址(6-1069,志丹縣)
『肆』 灞橋忙罷歷史,什麼時候開始的
灞橋位於西安市城東,是一座頗有影響的古橋。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回,將滋水改為灞答水並修橋,故稱"灞橋"。灞橋的修建從古至今。
灞橋遺址於1994年在當地人在灞河取沙時意外發現,橋墩長約400米,已清理三孔橋洞(橋墩4座、殘券拱3孔),橋墩呈船形,長9.25~9.52米,寬2.4~2.53米,殘高2.68米。墩距5.14~5.76米。墩下以石條鋪成長方形底座,石板長達17米,其下布滿木樁章構成橋基。橋墩兩端設分水尖和吸水獸。出土隋唐時期的瓦、琉璃瓦、宋、金、元瓷片,以及北宋維修橋身時利用的唐碑等,2004年國慶節期間一場大水過後,又沖出隋代橋墩10座,殘長約100米,隋唐灞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清灞橋曾先後幾次廢毀,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陝西巡撫畢沅重建橋,但橋已非過去規模。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撫楊公恢才按舊制又加建造。橋長380米,寬7米,旁設石欄,橋下有72孔,每孔跨度為4米至7米不等,橋柱408個。1949年後為加固灞橋,對橋進行了擴建,將原石板橋改為鋼筋混凝土橋,現橋寬10米,兩旁還各留寬1.5米的人行道,這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運輸。
『伍』 西安事變的灞橋是哪座橋
西安事變的灞橋,也就是:霸橋,
霸橋位於西安城東12公里處,是一座頗有影內響的古橋。容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將滋水改為灞水,並修了橋,故稱「灞橋」。橋長380米,寬7米,旁設石欄,橋下有72孔,每孔跨度為4米至7米不等,橋柱408個。
始建於漢。漢唐時送客多到此橋作別。故橋在今橋西北十餘里處,後因「灞水」東徙,橋移今址。《三輔黃圖·橋》:「 霸橋在長安城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 王莽時,霸橋災,數千人以水沃救不滅,更霸橋為長存橋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三》:「霸水又北逕枳道,在長安縣東十三里……水上有橋,謂之霸橋。」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二折:「你覷那霸橋北,涇河岸東,俺只見淹淹的血水渲做江湖。」
1936年末,「西安事變」前,愛國學生為了表達至死不渝的抗戰決心,平躺在灞橋上,擋住張學良從華清池開往西安城的小汽車,要求他當眾表明抗戰心跡,否則寧可被汽車壓死在灞橋上。
1949年後為加固霸橋,對橋進行了擴建,將原石板橋改為鋼混凝土橋,現橋寬10米,兩旁還各留寬1.5米的人行道,這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運輸
『陸』 西安灞橋遺址現在還能看到嗎,具體位置在那
西安隋唐灞橋遺址在灞橋鎮柳巷村灞河河道,1994年,陝西省考古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可以坐230路、233路、243路、301路、718路,灞橋火車站下。
『柒』 灞橋為什麼叫「灞橋」
灞橋區地處西安市城東,是城六區之一,東與臨潼區、藍田縣接壤,西與雁塔區、新城區、未央區相連,南與長安區為鄰,北以渭河與高陵區相望。灞橋區內有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龍山文化的米家崖遺址和關中八景之一「灞柳風雪」。
關於灞橋為什麼叫「灞橋」,普遍的說法是這樣的:陝西境內有一條河流名為灞河,它發源於藍田縣霸塬鄉麻家坡以北、秦嶺北坡,屬渭河南岸一級支流。灞河古稱「滋水」,春秋時秦穆公不斷向外擴張,稱霸西戎後改「滋水」為「霸水」,後來又在「霸」字旁加了三點水,成為「灞水」。
秦漢時,灞河上架了一座木橋,當地人稱其「灞橋」,是我國最古老的石墩橋。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橋發生水災,王莽認為是不祥之兆,便將此橋改為「長存橋」。隋唐灞橋建於隋開皇三年(503年),位於早期灞橋下游300米處,從唐代沿用到宋代,元代荒廢,是中國迄今發現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多孔石拱橋。
古代的灞橋一直居於關中交通要沖,連接著西安東邊的各主要交通干線。《雍錄》上指出:「此地最為長安沖要,凡自西東兩方而入出?i、潼兩關者,路必由之」。唐朝的王昌齡在其《灞橋賦》中也說:「惟於灞,惟灞於源,當秦地之沖口,束東衢之走轅,拖偃蹇以橫曳,若長虹之未翻」。
1994年,當地人在灞河取沙時意外發現灞橋遺址,該遺址橋墩長約400米,已清理三孔橋洞(橋墩4座、殘券拱3孔),橋墩呈船形,長9.25?9.52米、寬2.4?2.53米,殘高2.68米、墩距5.14?5.76米。同時,這里還出土了隋唐時期的瓦、琉璃瓦、宋、金、元瓷片,以及北宋維修橋身時利用的唐碑等。2004年國慶期間一場大水過後,又沖出隋代橋墩10座,殘長約100米,隋唐灞橋因此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灞橋在唐朝時設有驛站,凡送別親人與好友東去,多在這里分手,有的還折柳相贈,被稱為「銷魂橋」、「情盡橋」、「斷腸橋」,流傳著「年年傷別,灞橋風雪」、「初程莫早發,且宿灞橋頭」、「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它離恨一條條」的詩句。
(圖片來自網路)
『捌』 西安灞橋是什麼朝代留下來的
嗯,西安市灞橋是秦始皇時代留下來的,因為西安市還是比較古老的,他是13古都。
『玖』 灞橋的簡介
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將滋水改為灞水,並修「灞橋」。王莽地皇三年(22年),灞橋水災,王莽認為不是吉兆,便將橋名改為長存橋。 隋唐灞橋建於隋開皇三年(503年),位於早期灞橋下游300米處,唐至宋代沿用,元廢,是中國迄今發現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多孔石拱橋。
灞橋遺址於1994年在當地人在灞河取沙時意外發現,橋墩長約400米,已清理三孔橋洞(橋墩4座、殘券拱3孔),橋墩呈船形,長9.25~9.52米,寬2.4~2.53米,殘高2.68米。墩距5.14~5.76米。墩下以石條鋪成長方形底座,石板長達17米,其下布滿木樁章構成橋基。橋墩兩端設分水尖和吸水獸。出土隋唐時期的瓦、琉璃瓦、宋、金、元瓷片,以及北宋維修橋身時利用的唐碑等,2004年國慶節期間一場大水過後,又沖出隋代橋墩10座,殘長約100米,隋唐灞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清灞橋曾先後幾次廢毀,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陝西巡撫畢沅重建橋,但橋已非過去規模。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撫楊公恢才按舊制又加建造。橋長380米,寬7米,旁設石欄,橋下有72孔,每孔跨度為4米至7米不等,橋柱408個。1949年後為加固灞橋,對橋進行了擴建,將原石板橋改為鋼筋混凝土橋,現橋寬10米,兩旁還各留寬1.5米的人行道,這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運輸。
灞橋在唐朝時設有驛站,凡送別親人與好友東去,多在這里分手,有的還折柳相贈,因此,此橋也曾叫做「銷魂橋」,流傳著「年年傷別,灞橋風雪」的詞句。「灞橋風雪」從此成了長安勝景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