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遺址被盜
❶ 周朝遺留遺址還有多少
周原遺址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周原東起武功縣、西至鳳翔縣、北至北山、南到渭河,總面積數百平方公里;狹義的周原遺址指岐山、扶風兩縣接壤處的周原核心區20多平方公里。自漢代以來,周原出土了數以萬計的青銅器,是國內出土西周青銅器最多的地區,素有「青銅器之鄉」美稱。
❷ 周朝皇帝的陵墓在哪裡
周陵位於咸陽市北郊的渭城區周陵鎮,鎮因陵得名。
據陵內碑文可考,周陵是文武成康四王之陵及周公太公墓,是陝西省人民政府1956年8月公布的陝西省等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經風雨侵襲,周陵現遺存有文王坊、獻殿、東配殿、西配殿、周文王陵、周武王陵,保存完好的四十餘通歷代帝王祭祀周陵的碑石。陵園以東有周公墓、姜太公墓、周畢公墓、魯公伯禽墓,形成西周墓葬群。
東周建都洛陽,歷24王,共515年。周王陵分周山、王城、金村三個陵區,其中金村陵區即位於孟津縣平樂鎮境內金村、翟泉一帶。 金村位於漢魏故城北端,南臨伊洛平原,北有邙山屏障,《水經注》記:「翟泉在洛陽東北,周之墓地,悼王葬景王於翟泉,今洛陽太包中大冢是也。」太包位於漢魏故城東北角,1962年,考古工作者鑽探一座長19米,寬14米,深12米的大墓,墓道長達60米,大墓周圍又有20餘座大小墓葬、車馬坑等,這座大墓可能是周景王墓。《水經注.洛水》有記:「洛水有東北經三王陵東北出。」清王先謙《合校水經注》載:「三王或言周景王、悼王、敬王也......,悼、敬二王與景王俱葬於此,故世以三王名陵。」史書有記周威烈王陵也在金村一帶。1928年,金村發現周代大墓8座,被盜掘出數以千計的金銀器、青銅器、玉器等珍貴文物。加拿大懷履光、日本梅原末治分別將所盜文物編入《洛陽金村古墓聚英》二書。 金村周王陵出土文物之豐,大多精美富麗,形制特殊,堪稱絕無僅有,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❸ 周原遺址的文物保護
1982年周原遺址被國務院公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11月在周原遺址的基礎上建立起內周原博物館。館容內收藏著周原遺址出土的萬余件珍貴文物,其中國家級文物4件(組),國家一級文物173件(組),其它等級文物3000多件(組)。
2015年2月15日,規劃佔地18畝、總投資3300萬元的周原國際考古研究基地建設工程,在陝西省扶風縣法門鎮召陳村開工建設,建成後成為全國文博單位建立的第一個研究基地和國內外周文化研究中心。
❹ 周原的遺址
周原遺址,在岐山、扶風兩縣交界處的方圓2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經考古勘察,發現了周王室的宗廟、墓葬、府庫和文書檔案(銅器銘文與甲骨文)。其中西北部是宮殿和宗廟區域(今岐山縣鳳雛村,扶風縣召陳村)。東南部為國人居住區,也是冶造銅器、燒制陶器、刻制骨器的手工業作坊區(今扶風縣齊鎮、庄白、齊家黃堆鄉雲塘村)。西南部為墓葬區(今岐山縣京當鄉賀家村、禮村)。
從1976年起在岐山縣鳳雛村和扶風縣召陳村發掘出兩個大型建築遺址。鳳雛村建築遺址,南北長46米,東西寬23.5米,面積約1500平方米。房屋坐北朝南,以影壁、門道、中院、大廳、過廊、後室為中軸線,兩邊排列有東西廂房和耳房,其間都有迴廊連接。屋脊和天溝處用瓦(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瓦)。牆面和屋內地面皆用黃土、沙土、石灰攪拌的三合土塗抹鋪墊,質地堅硬光滑。檐柱和廊柱排列井然有序,門下有台階通向院落。院內有陰溝排水管道。這種兩進院的封閉式建築,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對稱嚴密的四合院建築形式。據推測該建築很可能是西周早期的「太廟」。召陳村建築遺址規模宏大,柱礎直徑達1.9米,柱礎形成網狀結構。這可能是座巍峨壯麗的宮殿建築。引人注目的是,在鳳雛村遺址中,發現了約17000多片卜骨卜甲。其中290多片有字,這些甲骨文記載了祭祀、征戰、狩獵、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內容。有的甲骨文字筆畫細如發絲,小如粟米粒,用放大鏡方可看清。據判斷此系金屬微型刻字,反映出中國微雕技術有著悠久的歷史。
1890年,扶風縣任家出土一窖青銅器,達120餘件。著名的毛公鼎、大克鼎、小克鼎和衛鼎等,都出土於此。其中毛公鼎的銘文497字,記載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為國獻策之事,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現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大克鼎高近1米,直徑1米,造型宏偉、壯麗。現存於上海博物館。1957年,岐山縣京當鄉董家村出土了一窖青銅器共37件,其中衛鼎、衛盉等銘文,記載了西周中期有關土地的轉讓和買賣情況,對研究探討西周中期土地制度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資料。1974年冬,扶風縣庄白村南出土了窖藏青銅器103件,為建國後一次出土數量最多的窖藏青銅器。其中名氣最大的是牆盤。牆盤的銘文長達284字,記述史牆的家族史,並追述了文、武、成、康、昭、穆諸王的世系,曾運往北京在保和殿展出1年零3個月。另外,岐山禮村出土的大、小盂鼎、南宮編鍾都具有極高的史料和藝術價值。
❺ 西周王陵在哪裡在周原嗎考古學家們在周原做了大量工作,沒有發現,在豐鎬嗎
據《周易》、《漢書》記載,周朝王陵不封不樹,即:地面上沒有明顯痕跡,也沒有栽種樹木,這給考古工作者帶來了諸多困難。
清代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經過考證,曾對周原(今陝西寶雞扶風縣與歧山縣交界處的北部)境內的相傳的文王姬昌、武王姬發、成王姬勇誦、康王姬釗和附近的周穆王姬滿和宣王姬靜及周公姬旦、太公望、魯公伯禽等人的墓葬逐一樹碑立記,但經後人考證又多有異議。
解放後,考古部門經過多次勘探試掘,在周原境內發現大批西周墓葬,但大多是中小型長方形豎穴墓。作為周王朝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宗廟所在地,周原應有王陵,但多年考古沒有重大發現。
2004年2月,有關部門對周原遺址進行普查時,在周公廟風景區發現一處兩周時期最高等級的大型墓葬群。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聯合組成考古隊,對周公廟地區進行了大規模調查、鑽探,共發現9座4條墓道大墓,4座3條墓道大墓,還發現車馬坑13處。許多專家判定9座4條墓道大墓和4座3條墓道大墓應是周代王陵。因為只有周王,才能享受到這麽多條墓道。甚至認為這里要麽是西周13個王,要麽是周公旦及其子孫。也有專家認為這些帶4條墓道的墓葬規模普遍偏小,不大可能是王陵。盡管意見不統一,但這畢竟為尋找西周王陵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資料。
❻ 考古就是盜墓吧
考古表示古代遺存中(尤其是原始社會)所觀察到的共同體。
「考古」這一名詞,專在漢語中出現很早,如北宋屬時期的學者呂大臨就曾著《考古圖》(1092年)一書,但當時所謂「考古」,僅限於對一些傳世的青銅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與近代意義上的考古學含義有很大的區別。
[1] 12日公布了2015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包括: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江蘇興化、東台市蔣庄良渚文化遺址,陝西寶雞市周原遺址,漢魏洛陽城宮城太極殿遺址和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遺址。
❼ 中國歷史上12月25 到31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新中國成立之前
1161年(陰歷金海陵王正隆六年十一月乙未日)——金海陵王完顏亮為其部將浙西兵馬都統制完顏元宜所弒,金軍南侵完全失敗 1711年——哥本哈根發生鼠疫 1789年——法軍再次佔領羅馬並征服那不勒斯王國 1806年——拿破崙進入波蘭的華沙 1891年——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體育教師詹姆斯·奈史密斯公布了他發明的籃球運動的第一個說明。 1901年——馬可尼發明無線電 1904年——俄兵亞齊夫執斧劈華人 引起全國人民抗議 1912年——北京政府頒布《戒嚴法》 1916年——法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凡爾登戰役中打敗德軍 1931年——蔣介石第二次下野 1931年——黃顯聲組建「遼寧抗日義勇軍」 1939年——電影《亂世佳人》舉行首映式 1944年——美國建立五星上將軍銜 1948年——淮海戰役國軍第十二兵團被殲,黃維被俘。
新中國成立之後
1949年——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成立 1961年——納粹戰犯艾希曼在以色列被判死刑 1965年——美國兩艘飛船在太空軌道相會 1966年——中共中央《關於農村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指示》(草案),把「文化大革命」動亂推廣到農村。 1970年——中國與智利建交。智利位於南美洲西南部,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首都聖地亞哥。 1974年——越戰轉折點:北越軍隊攻佔福平省 1975年——各地在押的原國民黨縣、團以上黨、政、軍、特人員一律獲得釋放 1976年——在陝西扶風周原遺址中出土了一批西周窖藏青銅器。其中一個"史牆盤",腹底的銘文共18行284字 。 1978年——《天安門詩抄》出版 1980年——中日合作開發渤海油田第一口控井開鑽 1982年——北葉門地震中死亡人數達到2000多人 1982年——首屆茅盾文學獎授獎儀式舉行 1983年——中國女子足球隊成立 1984年——蘇聯向哈雷彗星發射了第一顆「韋加」(金星和哈雷彗星的俄文縮寫)行星際站。並在幾天後發射第二顆行星際站。這兩個行星際站將於1986年3月6日和9日先後與哈雷彗星相會。在此之前,它們將在1985年6月到達金星,並在那裡進行考察。在行星際站上裝有參加考察的各國專家研製的有各種功能的科學儀器,將把搜集到的科學資料發回地球。 1985年——《劉少奇選集》下卷出版發行 1985年——京秦復線電氣化鐵路全線正式開通。年設計運量870萬噸。京秦復線電氣化鐵路西起北京豐台西站,經雙橋、豐潤、秦皇島,東至山海關,全長341公里。西端與豐沙大電氣化鐵路相接,主要承擔山西煤炭至秦皇島港下水的任務,同時分流京山線部分直通運量,是晉煤外運的北路重要通道。 1986年——中國民航安24RV型,在高空遇結冰事件,並實施緊急迫降。造成6人遇難,41人倖免。 1988年——北大研製出新一代電子出版系統 1989年——第4個《洛美協定》簽署 1990年——位於中國安徽的黃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991年——秦山核電站並網發電 1992年
❽ 周原遺址的歷史沿革
公元前12世紀末至前11世紀初,周人的首領古公亶父率領族人遷至此地,開始營建城郭,作為都邑之用。公元前11世紀後半葉,周文王遷都豐都後,周原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西周末年,由於西戎入侵的破壞,遂成廢墟,廢棄不用。三千多年以前,居住在豳(今陝西長武、彬縣一帶)的姬姓部落,由於經常受到戎狄的侵擾,在其首領古公但亶父率領下,舉族遷徙,「渡漆、沮、逾梁山,止於岐山下」,定居周原,建立了岐邑,經古公亶父、王季、文王三代在這里勵精圖治,國力日強,左為殷商「三公天下有其二」的西方強大的諸侯國。
周原作為周人重要發祥地和祭祀天地、祖宗、神祇的聖地,一些重大國事活動都在此舉行,西周滅以後,岐邑毀於兵火,但周人在周原的活動遺跡被歷史保留下來。
西漢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周原就開始發現西周青銅器。
清代道光帝年間,先後出土了大盂鼎、大豐簋、毛公鼎等銅器。
20世紀50年代後期起,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西北大學、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先後在此調查、試掘。
1974年在庄白村一個窖藏中出土了銅器103件,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出土銅器數量最多的一個窖藏,這也是學術價值最高的一批青銅器,其中有銘文的佔74件,少者1字,多者284字。
1975年董家村一個窖藏出土了銅器37件,其中的衛鼎、衛盉等器物的銘文中,記載了西周中期有關征伐、租田、訴訟等有關的內容。
從1976年開始,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北京大學考古系、西北大學考古系聯合對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初步查明,宮殿建築(或宗廟)的遺址分布在岐山鳳雛和扶風召陳兩處。
1977年,在鳳雛建築遺址的窖穴內,出土了17萬片卜骨和卜甲,其中多是卜甲。在200多片卜甲上有刻辭,最多者30字。
1979年在扶風齊家也發現了5片有字的甲骨,內容主要是記述了周人和商王朝及其它方國的關系。
此後,不斷有青銅器出土,其數量之多,器型之大,造型之美,鉻文之珍貴,實為罕見。
1982年周原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11月在周原遺址的基礎上建成周原博物館。
2015年2月15日,規劃佔地18畝、總投資3300萬元的周原國際考古研究基地建設工程,在陝西省扶風縣法門鎮召陳村開工建設,建成後成為全國文博單位建立的第一個研究基地和國內外周文化研究中心。
2015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在周原遺址內發現了一處西周晚期中低級貴族墓地。其中一座編號為M30的墓葬內,發現了6件青銅器、7件陶器和1件漆器,根據銘文顯示,墓葬的主人名叫姬生母。
❾ 彭加木考古隊的其他人 後來怎樣
考古 (綜合性科學研究) 編輯
考古表示古代遺存中(尤義有很大的回區別。
[1] 12日公布了2015年中答國考古六大新發現。包括: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江蘇興化、東台市蔣庄良渚文化遺址,陝西寶雞市周原遺址,漢魏洛陽城宮城太極殿遺址和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遺址。
❿ 中國近代考古五大新發現
近年還有很多考古發現,只列舉下面幾例:
2010年度古新發現:「南澳1號」明代沉船:
「南澳Ⅰ號」是我國沿海經過正式考古調查和發掘的明代沉船,它為解決中國海外貿易、航海、制瓷等諸多學術課題提供了翔實可靠的實證材料,研究明代中國經濟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和線索。以陶瓷為例,沉船中大量的漳州窯系產品極富特色。由於漳州窯的屬性,目前國內傳世與出土的器物均不多見,窯址發掘亦多為殘件;本次發掘不僅提供了品種極為豐富的成品,同時也填補了16-17世紀間大航海時代我國海外貿易政策轉變、東南沿海經濟結構變化等資料的空白。
2011年考古發現:河南鄭州老奶奶廟舊石器時代遺址:
老奶奶廟遺址位於鄭州市西南郊、二七區侯寨鄉的櫻桃溝景區內。在50平方米發掘范圍內,發現3000多件石製品、12000多件動物骨骼及碎片、20餘處用火遺跡,以及多層迭壓、連續分布的古人類居住面。這處新發現非常清楚地展示了當時人類在中心營地連續居住的活動細節,同時也發掘出土一系列與現代人行為密切相關的文化遺存。老奶奶廟遺址的發現進一步將近年來在嵩山東南麓調查及發掘的數量眾多的舊石器地點完整地連接起來。這些地點既有臨時活動場所,也有長期居住的中心營地,還有專門的石器加工場所,以及擺放石堆與大象頭骨的特殊活動遺跡。其分布明顯成群組聚集,構成多個以基本營地為中心,各類臨時活動地點成放射狀分布的遺址群。遺址群沿古代河流兩側分布,有各自相對獨立的活動領域。新發現確切證明,早在距今3~5萬年前中原地區已有繁榮的舊石器文化與復雜的棲居形態。
2012年考古發現:內蒙古遼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遺址:
遼上京城址位於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東南,由皇城(北)和漢城(南)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西山坡是上京皇城西南的一處自然高地,也是全城的制高點,尚存三組東向的建築基址。其中北組的中部偏後,有三座地面保存較高的圓台形建築基址,編號為YT1、YT2和YT3。
根據發掘的遺跡形制和遺物可知,YT1應是一座磚木混合結構的六角形佛教建築基址。於遼代始建,至少進行過兩次大規模修築,金代以後才逐漸廢棄。YT2和YT3可確認是六角形塔基,二塔基的包磚、散水的做法和規格均與YT1相同。本次發掘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遼代都城遺址考古。根據考古發現的遺跡和遺物,可以確認西山坡是一處遼代始建的佛教寺院遺址,位置重要,規模龐大。佛寺北組為東向的長方形院落,四周有院牆。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為大型的六角形磚木混合結構建築(YT1),左右兩側對稱布置小型的六角形磚塔(YT2、YT3),前有小型建築基址和廣場。YT1建築結構特殊,柱礎雕刻蓮花紋、龍鳳紋,出土刻畫寫實、彩繪貼金的泥塑造像,這些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座基址的等級和功能。這次發掘成果確認了西山坡建築遺址是佛教寺院的建築性質,對重新認識遼上京皇城遺址的形制布局將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本次考古新發現為研究遼代考古、歷史、佛教和建築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實物資料。
2013年考古發現: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漢木槨墓: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和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組成聯合考古隊對位於成都市金牛區天回鎮「老官山」地點一處西漢時期墓地進行了搶救發掘工作,共發掘了西漢時期土坑木槨墓4座。墓葬均早期被盜。墓葬為豎穴土坑木槨墓,分為有底箱和無底箱兩類。墓葬方向和大小相近。方向為南北向,槨室長5~7米、寬3~4.5米、高2~2.2米。共出土遺物620餘件,其中陶器有罐、鼎、盆、缽、瓮、壺、井、灶等;漆木器有耳杯、奩、幾、盤、盒、木俑、馬、璧、杖、器座、案、半圓形器、織機模型等;銅器有弩機、帶鉤、扣飾、錢幣有「半兩」和「五銖」;另有少量鐵器、竹編器、草(棕)編器等。重要收獲有M1出土的50餘支木牘、M2出土的玉質印章和4件竹木製織機模型、M3出土的920餘支(編號數量)竹簡及人體經穴漆人像等。M1出土木牘書寫內容為官府文書和巫術兩類。M3竹簡為醫簡,經初步整理,醫書暫定名為《五色脈診》《敝昔醫論》《脈死侯》《六十病方》《病源》《經脈書》《諸病症侯》《脈數》《醫馬書》。墓葬年代初步推測為西漢景帝、武帝時期。出土四部織機模型應是迄今國內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多綜多躡織機,填補了中國乃至世界絲綢紡織技術研究的空白;首次在四川出土的醫簡是繼馬王堆之後出土的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醫簡醫學文物。
2014年考古發現:廣東鬱南磨刀山遺址與南江舊石器地點群:
磨刀山遺址位於廣東省西部雲浮市鬱南縣。該遺址是廣東省首次發現並經科學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曠野類型遺址。4個月的搶救性發掘取得突破性收獲——這里是廣東目前確認年代最早的古人類文化遺存。這一發現填補了廣東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將該地區最早有人類活動的歷史由距今13萬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數十萬年前,是廣東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該遺址的發現既是嶺南及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進展,為華南乃至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貴的新材料,同時也為深入研究華南—東南亞地區舊石器文化的關系、區域人類起源與演化歷史以及東西方文化比較等國際熱點課題提供了重要的新契機。
2015年考古發現:郭家廟曾國墓: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郭家廟曾國墓地位於棗陽市吳店鎮東趙湖村,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曾國墓地,總面積120萬平方米以上,分為郭家廟曾國墓地和曹門廟墓區。郭家廟墓地分布在兩個相對獨立的山崗上,北崗為郭家廟墓區,南崗為曹門灣墓區,總面積達120萬平方米以上。墓地東距周台遺址、忠義寨城址1公里,西距九連墩戰國楚墓群1.5公里。2002年和2014年對郭家廟墓地的兩次發掘,證實這一墓地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曾國高等級貴族墓地。2014年的考古發掘,因其重大的學術價值被評為當年的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此次展覽是首次將2002年和2014年郭家廟墓地的發掘成果展出。郭家廟曾國墓地與葉家山西周早期曾國墓地、文峰塔曾國墓地、擂鼓墩曾國墓群共同構建了曾國考古學的年代序列,為研究曾國歷史與周代封國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考古發掘是指為了科學研究,經文物行政部門批准,根據發掘計劃,對埋藏文物的地方、對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進行調查、勘探和發現、挖掘文物的活動或工作。考古發掘的文物,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