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萬遺址
⑴ 我國境內最早的文化遺址有哪些
半坡來
在我國陝西西安附自近的半坡村,發現了距今約五六千年的原始農耕聚落遺址.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製石器,主要糧食作物是粟,我國是最早種植粟的國家
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遺址(Hemu Site )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
良渚文明
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發現於浙江餘杭良渚鎮而得名,距今約5250~4150年,在1936年被發現,經半個多世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初步查明遺址分布於太湖地區。
這些都是比較早的文化遺址,你可以去網路看一下。
⑵ 怎樣尋找古代遺址
可以根絕歷史書,和北方考古紀實等方法,舊遺址,也就是部落的遺址,皇宮的遺址,歷史書和地理書都有記載。歷史書上記載,什麼時候定都那裡,有多少部落,一點一點探究。
⑶ 中國新石器時代有哪些重要的古城遺址
新石器時代按照時間順序來分主要有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
早期主要文化遺存有裴李崗文化和磁山文化為代表。
中期主要有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和紅山文化為代表。
其中大汶口文化遺址位於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區大汶口鎮,大汶河東西貫穿,將其分為南北兩片。遺址總面積80餘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2~3米,是大汶口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大汶口遺址包括了大汶口文化發展的全過程,距今4500~6400年,為新石器時代遺址。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仰韶文化遺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城北9公里處的仰韶村。並於1961年3月,國務院將其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山文化是位於遼寧西部、內蒙古東部距今五千多年的農業文明,是中國已知出現最早的文明。1988年,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重點大遺址,2006年又被列入重設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3年,赤峰市與朝陽市宣布將聯合對紅山文化進行申遺。
晚期主要以龍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為代表。
良渚文化遺址位於杭州城北18公里處餘杭區良渚鎮。1936年發現的良渚遺址,實際上是餘杭縣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之間許多遺址的總稱。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居的地方。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是長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遺址。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2012年良渚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6年,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良渚古城遺址總面積為290萬平方米,是中國目前所發現的同時其規模最大、建築水平最高的古城遺址,堪稱「中華第一城」~
⑷ 誰知道隨州市萬店鎮點將台遺址、天子墳古墓葬在什麼位置
在萬店泉水寺向里走到石板老對面那個山頭:我小時候就在那裡住。經常在那邊玩:
⑸ 關於黃河的資料
黃河(Yellow River),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9.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大長河。它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的卡日曲,呈「幾」字形。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最後流入渤海。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及沿岸流域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之一,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黃河為中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全長5464公里,居世界第五、亞洲第二(僅次於長江);平均流量1775立方米/秒(世界大河中屬非常小的流量規模);流域面積逾75萬平方公里。黃河及沿岸流域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150萬年前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西候度猿人;100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出現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出現晚期智人。
黃河依次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九省,在中國北方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個巨大的「幾」字,又隱約像是我們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龍。正如詩人左河水在以黃河表達中華民族精神的《黃河奔海》中所曰:「幾環咆哮卷沙騰,一路狂濤氣勢宏。 裂岸穿峽驚大地,帶雲吐霧嘯蒼穹。」黃河流經地形區分別為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約古宗列曲是黃河的正源,源頭位於青海巴顏喀拉山的雅拉達澤峰,幹流長度5500公里,平均流量1774.57立方米/秒,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萊州灣)。上、中游分界點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口鎮,中、下游分界點是河南省的桃花峪。黃河的入海口河寬1500米,一般為5
00米,較窄處只有50米,水深一般為2.6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米~1.6米。
⑹ 在世界歷史上有哪些很出名的消失了的遺址
巴比倫空中花園:
與羅得斯島巨像一樣,考古學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園的遺跡,事實上,不少在自己著作中提到空中花園的古人也只是從別人口中聽回來,並沒有真的看過,到底空中花園是否純粹傳說呢?
⑺ 波斯波利斯宮廷的「萬國門」遺址展現了什麼風采
整個波斯波利斯王宮,是一組設計嚴謹的巨大建築群。它主要由兩種不同風格的建築物組成:一種稱為塔恰拉,這是國王的寢宮;一種稱為阿帕丹,這是國王的接見大廳,可容納1萬人。
阿帕丹始建於公元前492年。在大殿的柱基下曾發現一個石匣,內藏金版、銀版奠基銘文兩塊,重約9.6公斤。銘文用三種楔形文字寫成,載明它是大流士下令所建。但是,大殿最後竣工是在薛西斯時期,他給大殿裝飾了琉璃磚浮雕,修建了雄偉的「萬國門」。
波斯波利斯宮廷的大台階,其上為守衛宮廷的蘇薩衛士雕像阿帕丹本身建在一個高2.5米的人工平台之上。大殿面積約3600平方米,是一個正方形建築物,牆體用磚坯建成,地面用淺綠色泥土築成。宮殿的大門、小門都是木質的,上面蒙著金片。考古學家在大殿廢墟的灰燼中,曾經發現殘存的金片就是從門上掉下來的。大殿和柱廊的頂部由72根細長的石柱撐起,每根石柱高約20米,這些石柱現僅剩下13根。阿帕丹四周有堡樓,旁邊是國王的寢宮,寢宮的柱子是木質的,高約7~11米。
阿帕丹的地面比平台高出4米,東面和北面有台階通向大殿,右面台階兩旁的浮雕,刻著國王近臣的雕像。這些近臣有波斯人、米底人,他們都戴著項圈、手鐲,手持鮮花。浮雕塗有紅色、藍色、金黃色和天藍色顏料,顏料的殘跡至今清晰可辨。左邊台階上有33個民族代表人物的雕像,他們都帶著禮物或貢賦來朝見國王。一般認為,這可能是新年期間各族上層分子前來波斯波利斯朝見大流士的朝覲圖。這些雕像展示了各個民族不同的風采,可以說是波斯帝國的民族雕像博物館。
波斯波利斯宮廷的「萬國門」遺址
⑻ 走近大辛巴威遺址有哪些發現
大辛巴威遺址坐落在位於贊比西河與林波皮河間的丘陵上。在它最繁華的時候,大辛巴威是一座大城鎮,佔地約0.78平方千米,人口估計達1.8萬人。遺址由兩個主要石砌建築組成,還包括一塊建有其他次要建築的巨大區域。在一座一邊是峭壁的岩山上,人們用未加工的石塊砌好了圍牆,並且用它圈出了一系列場院。在鄰近的谷地里,是更大的一些獨立的場院。在其中幾塊場院當中,建有與短牆相連的圓形的用桔稈和泥土做頂的房子。其中最大最復雜的一塊場院之中,還留有多次修建和擴建的痕跡。它的外牆和它里邊的一座實心石塔高達10米。
雖然規模宏大,修建精巧,但是大辛巴威的石砌建築並不復雜。它是用易於運輸的花崗岩石稍稍修整之後砌成的,砌的過程中沒有使用任何灰泥粘合。這種石頭可能采自當地一座有名的半球形花崗岩小山,山上的石頭層層疊疊,極易採挖。狹窄的門道頂上是石門楣,這種門楣能夠支撐上面的磚層。通過敞開的逐漸變窄的入口,可以進入大圍場。門楣入口建於20世紀早期,工藝比較粗糙,它取代了已經倒塌的門楣入口。其他建築是用經過日曬後堅硬耐久的搗拌泥土磚砌成的。盡管規模龐大,建築精良,但大辛巴威遺址和南部非洲的許多建築,在建築風格和技術上仍有許多相同之處。最早的簡單石牆可能建於10世紀。到了13世紀後半期,石砌場院、平台和秸稈泥房才被建成。而主要的建築階段則介於13世紀晚期和15世紀中期。今天所能見到的大辛巴威遺址的所有的主要建築,都建成於那段時間。
⑼ 北京有哪些遺址
金中都遺址,在現在的豐台區萬泉寺一帶。元大都遺址,只剩下土城牆了,在西直門北到學院路那裡。房山的北京猿人遺址。萬園之園圓明園遺址。順義區的地道戰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