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陽城遺址
⑴ 登封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多少處
登封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6處。如下:
名稱 朝代
太室闕 東漢版
少室闕 東漢
啟母闕 東漢
嵩岳權寺塔 北魏
觀星台 元
凈藏禪師塔 唐
王城崗及陽城遺址 新石器時代-東周
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 唐至清
會善寺 元至清
永泰寺塔 唐
法王寺塔 唐
中嶽廟 清
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 唐
大周封祀壇遺址 唐
崇唐觀造像 唐
劉碑寺碑 南北朝
⑵ 告成鎮的文物古跡
周公測景台
我國最早的天文觀測儀器是專用土圭觀測日影,而最早裝置圭表的觀測台是西周初年在陽城建立的周公測景(影)台,因周公營建洛邑選址時,曾在此建台觀測日影而得名。該遺址位於今登封市告成鎮。
周公不僅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在天文地理上也頗有建樹。他認為,在天上北極星是眾星之王,號稱「天帝之星」,位於天的中央。那麼觀星台就必須建在地的中央。經測定,他認為陽城(今登封東南告成鎮)為「天下之中」。於是,他就在這里立圭表測日影。其制與《周禮》所記土圭測日影之說相符。
表(直立的柱子)高八尺(267厘米),圭是與表相連的座子。太陽照射表的影子落在圭上,夏至之日正午投影最短,僅有一尺五寸(50厘米),冬至日的日影則最長。利用土圭觀測日影,就能比較准確地測定二至二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測定出太陽年的長度,這為歷法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在周初分封諸侯國時,周公還根據各地夏至時的日影長度來確定「諸侯受封土地的疆界」。
周公測景台為以後幾代所沿用。唐代時修建了石表,並留有當時的天文官南宮說所刻的「周公測景台」字樣。元朝郭守敬在該測景台北約20米處建造了永久性的觀星台,對原有的圭、表進行了改進,增設了能用來測量月亮位置的「窺幾」,當時,天文學家郭守敬在全國27個地方建立了天文台和觀測站,此處是其中之一。根據觀測和研究推算,郭守敬等編制了新的歷法《授時歷》。它採用的太陽回歸年長為365.2425日,和現今通行的公歷一秒不差,但卻早過了公歷300餘年。明清時曾對觀星台加以重修,抗日戰爭時期,遭到日軍炮火的破壞。周公測景台遺址現存的遺跡還有照壁、大門、戟門、周公祠、堯殿和部分明清碑刻。
周公測景台,比建於公元前二世紀的希臘亞歷山大天文台和羅得斯觀星台還早八百餘年。1961年,國務院公布。 觀星台
觀星台由台身與石圭、表槽組成。台身上小下大,形似覆斗。檯面呈方形觀星台,用水磨磚砌造。台高9.46米,連台頂小屋通高12.62米。台下邊寬16米多,上邊約為下邊之半。在台身北面,設有兩個對稱的出入口,築有磚石踏道和梯欄,盤旋簇擁台體,使整個建築布局顯得庄嚴巍峨。台頂各邊有明顯收縮,並砌有矮牆(女兒牆),台頂兩端小屋中間,由台底到台頂,有凹槽的「高表」。在凹槽正北是三十六塊青石平鋪的石圭(俗稱量天尺)。石圭通長31.19米。觀星台的建立反映了當時我國天文科學的巨大成就。 測影台在登封縣城東南十五公里的告成鎮北,建於唐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測影台又名「周公測景台」。台用青石製作,分台座和石柱兩部分:台座上大下小,呈梯形錐體,四邊稍有偏斜,各邊寬窄不等。石柱為表,台座為圭。
⑶ 關於夏朝在河南登封出土的文物有哪些
登封王城崗遺址來被認為與夏朝有自關,有些人認為就是禹都陽城所在。相關考古發掘材料見: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編著:《登封王城崗與陽城》,文物出版社,1992 年。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登封王城崗考古發現與研究(2002~2005)》,大象出版社,2007年。
⑷ 夏朝是在登封定都嗎
沒有確切的歷史記載,傳說夏朝都城幾經變更。禹在確立王權後,就在有崇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陽建立了陽城(河南登封縣告成鎮)作為都城。後又遷往陽翟(河南禹州)。
⑸ 迄今所發現的我國最早之城位於哪一處遺址
據《呂氏春秋》記載,城市早在夏代就已形成。「夏鯀作城」,這大概是回我國最早的城市了。在《史記答•夏本紀》中說,「禹辭,辟舜之子商均於陽城」。據裴駟的《集解》說,陽城在今河南潁川之陽城。河南登封縣告成鎮於1975年發掘出龍山文化晚期的一個小城堡(遺址),據分析它可能就是鯀作之城,但這畢竟有些無稽,所以更可能是夏禹時代的陽城。這座城市遺址是迄今所發現的我國最早之城。
⑹ 陽城遺址的出土文物
城內還出土有殘鐵器、銅鏃和陶鬲、釜、盆、盂、碗、豆、罐等。在一些陶版器上還印有「陽城倉器權」、「陽城」等戳記和其他陶文符號,證明這座城址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陽城。鑄鐵遺址在陽城南牆外,是戰國時期的鑄鐵作坊。在遺址上發現不少戰國時期的鑄鐵遺存。登封陽城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是當時著名的軍事重鎮,又是當時著名的冶鐵之地。
⑺ 相傳3000年前,周公在陽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測度日影嗎 有佐證嗎
「中國」這一名稱在西周周武王時期意為「中央王國」。相傳3000多年前,周公在陽城(今河南專登封)用土圭測度日屬影(今登封嵩山有周公測影台遺址),測得夏至這一天午時,八尺之表於周圍景物均沒有日影,便認為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謂之中國。
均是傳聞了~真不真應該沒人知道
⑻ 河南登封的告城鎮在哪
告成鎮,原為古陽城。唐女皇武則天於公元696年登嵩山、封中嶽,取大回功告成之意,遂改陽城為告成答。告成鎮位於登封市東南1公里處,嵩山箕山之間,潁河橫貫腹地。清乾隆縣志:「陽城和太室,都居九州中心,位置非常重要。」這里向有天中地心之說。全鎮南北長15公里,東西長8公里,呈倒「手」形。總面積87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19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3806人,其中農業人口42954人,分居103個自然村。1998年10月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河南省改革發展建設綜合試點鎮」。主要有「周公測景台、元代觀星台、古陽城遺址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可以在登封市市標轉盤南五十米左右的城鎮汽車站里乘坐城鎮班車到達。票價二元五角。
⑼ 登封有什麼名勝古跡
(1)漢三闕(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廟闕) 1、太室闕 2、少室闕 3、啟母闕 (4)嵩岳寺塔(我專國現存年代屬最早的密檐式磚塔) (5)觀星台(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台(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周公測景台與元代觀星台) (6) 凈藏禪師塔(我國現存最早的八角形磚塔) (7)初祖庵大殿及少林寺塔林 (8)王城崗及陽城遺址 (9)會善寺 (10)永泰寺塔 (11)法王寺塔 (12)中嶽廟 (13)嵩陽書院(宋代四大古書院之一) 河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三處) (1)"天下第一古剎"--少林寺 (2)崇福宮 (3)劉碑寺造像碑 (4)大周封壇碑記 (5)石淙河摩崖題記 (6)八方遺址 (7)南嶽廟 (8)曲河瓷窯遺址 (9)崇唐觀石造像 (10)清涼寺 (11)城隍廟 (12)潁陽遺址 (13)黃城遺址
⑽ 如果將河南登封王城崗遺址復原,除了城堡宮殿外,還有什麼國家機構
天蚨園是春秋時期鄭國國君鄭庄公到嵩山潁地出行時安營紮寨的行宮,後賜名天蚨園。歷史上著名的潁考勸孝,掘地見母的故事都是發生在天蚨園,又是「天蚨六德」經商思想和春秋時期「尊國強略」爭霸思想的發源地!當年一席「天蚨對」話,天蚨園走出兩個相國,一個潁考叔,一個管仲,輔佐了兩個君主,成就春秋霸業!在「天蚨對」中潁考叔提出 「尊國強略」思想,從此視天子權威如兒戲,強者為尊,以實力爭霸的時代開始了,鄭庄公選賢任能,勵精圖治,開創鄭國之極盛,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的第一任霸主!二十年後,天蚨園又走出了一位偉大的人物--管仲,受「天蚨六德」經商思想的影響,在齊國大力發展商業貿易,齊國很快強盛起來。管仲又向齊桓公提出了實現在中原稱霸的謀略,打起了「尊王攘夷」的旗號,開始了兼並諸侯、統一中國的霸業,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潁考叔是引子,管仲則把爭霸引入了高潮!
二百多年後戰國初期,鬼穀子又走進了天蚨園,自稱「王禪老祖」,創立鬼谷門。鬼穀子,穎川陽城人(即今登封市東南),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具有通天之智,鬼穀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韜三略,又擅長於外交家的縱橫之術,更兼有陰陽家的祖宗衣缽,預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稱鬼穀子是一位奇才、全才。史載:卻說周之陽城,有一處地面,名曰鬼谷。以其山深樹密,幽不可測,似非人之所居,故雲鬼谷。內中有一隱者,但自號曰鬼穀子,相傳姓王名詡,晉平公時人,在嵩山與宋人墨翟,一同采葯修道……其人通天徹地,有幾家學問,人不能及。那幾家學問: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性,卻病延年,服食異引,平地飛升。此時嵩山天蚨園儼然成了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第一軍事學堂,當年鬼穀子曾在天蚨園教出了幾個牛B的學生:孫臏與龐涓,蘇秦與張儀。這4人運用鬼穀子傳授的兵法韜略和縱橫辯術在列國出將入相,呼風喚雨,左右了戰國亂世的政局。
天蚨,始於億萬年前,天蚨園,縱情於嵩山的春秋戰國第一庄園,今天在少室山前還有黃泉遺址,登封告成北溝村還有鬼谷洞,登封還有「智管子不智管子」的方言,2008年鄭庄公在嵩山少室山南麓,構築天蚨人文精神命脈,終打造成隱士仙居,帝王離宮,羲之蘭亭,世外桃源之風格經典庄園,並復原了當年鬼穀子授課的講堂,講堂中高懸天蚨神像,前有王禪老祖的坐椅,潁考叔和管仲則位列兩邊,香火不斷,此後政商領袖,文人墨客,名門貴胄,學子精英,多流連於此,雲游嵩山,品味天蚨!
古人雲:孟軻膺儒以磬折,莊周述道以翱翔,墨翟執儉確之教,尹文課名實之符,野老治國於地利,騶子養政於天文,申商刀鋸以制理,鬼谷唇吻以策勛,屍佼兼總於雜術,青史曲綴以街談,春秋一席天蚨對,潁管二相霸業擂,鬼谷授徒天蚨園,縱橫戰國傳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