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驛遺址
⑴ 昌國在什麼地方
昌國,古邑名。又名昌城。戰國齊地,後入燕。在今山東淄博市東南。燕昭王專封樂毅為昌國君,即此得名
張店屬,是龍山文化蔓延地區。從發掘的浮山驛和冢子坡兩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看,早在四五千年之前原始氏族社會,就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 張店東南3公里處的昌城村,商代曾是諸侯逄伯的封地,稱商城。
公元前284年的戰國時期,燕昭王因樂毅伐齊有功,封其駐守昌國城,為"昌國君"。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成一統,廢侯國,立郡縣,在昌國城設昌國縣,屬齊郡。
西漢承秦制,昌國縣屬青州齊郡。
東漢末年至南北朝時期,戰爭頻仍,郡縣遷改無常。南朝宋武帝劉裕曾僑置昌國縣於臨朐。至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廢昌國縣名,更為逄山。隋唐之後,由於連年戰亂,昌國故城廢墟尚存,但城名已不再現於史冊。
⑵ 淄博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假期這么熱,去哪涼快
1.聊齋城
來到淄博不能不去看看蒲松齡故居.現在的蒲松齡故居,已經發展成聊齋城旅遊景區.是淄川蒲家莊投資興建的。是以園林為表現形式,以聊齋故事為主題的組群式的大型名園景區,它位於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這里是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故里,屬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山東省五大旅遊景區之一。已形成柳泉、聊齋宮、狐仙園、石隱園、滿井寺、俚曲茶座、墓園等旅遊景點. 景區內的蒲松齡紀念館,較為完整地保留了蒲松齡當年居住的原貌。故居為典型的北方農村院落,郭沫若題寫的「蒲松齡故居」的金字門匾,高懸故居大門。院內有蒲翁當年著書的聊齋、蒲翁生平展室、蒲翁十分鍾愛的文石展廳和當代文人騷客的書畫展廳。柳泉,又名「滿井」,為當年蒲翁設茶采風之地。現立有沈雁冰題寫的「柳泉」石碑。青石砌就的泉口,泉水四溢,令遊人流連忘返。蒲松齡除《聊齋志異》外,還創作了上千首俚曲作品,俚曲茶座正是演唱觀賞俚曲的上佳去處。遊客駐足品茶,聽上幾段俚曲,自是一種難得的享受。狐仙園以聊齋故事為主體設計建造,內設蒲松齡生平及著作、蒲公開鋪設館生涯、名人書畫等展室。石隱園原系畢氏花園,蒲公設館畢府30年,寫下了大量有關石隱園的詩詞佳篇。園內怪石林立,綠樹成蔭。此園移到蒲翁故里,再現了蒲公舌耕筆耘的生活經歷。滿井寺為古寺重建,以雙重門拱牌坊為入寺山門,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鍾樓等建築。聊齋宮外景似瓊樓橫空,碧湖青山,如天上宮闕。宮內採用彩塑、電影特技、燈光聲樂等表現手段,藝術地再現了蒲翁筆下神妖鬼狐的藝術形象。漫步聊齋城,將拋卻一切煩惱憂慮,掃清鬧城之喧囂,耳目為之一新,盡情飽覽、深刻領會一代文豪蒲公筆下所描繪的神妖鬼狐世界。
行車路線:乘1路公共汽車到淄川車站,轉乘23路到蒲家莊 門票價格:32元
2.原山國家森林公園
原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城區西南部,於1992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總規劃面積1702公頃,下設鳳凰山、禹王山、望魯山、薛家頂和夾谷台五大景區,是我市唯一一家國家級森林公園,是全國青少年活動營地,淄博市的自然保護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環境教育基地。園內山勢險峻,地貌奇特,森林茂密,環境優美,文物景觀、自然景觀豐富,游樂健身場所眾多,是生態旅遊、回歸自然、休閑度假之勝地。
近年來,原山集團致力於發展旅遊事業,在合理保護自然資源的基礎上,不斷加大開發和建設力度,先後建成了森林樂園、民俗風情園、鳥語林、恐龍谷、原山旅遊賓館等二十餘處景點和配套設施,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的服務體系,一個高品位、大容量、有特色、高效益的國家森林公園已初具規模。成為淄博市旅遊行業的排頭兵,是山東省旅遊行業先進集體、旅遊消費信得過單位,並順利通過了國家AAAA級旅遊區(點)評定驗收。
行車路線:乘1路公共汽車到博山車站,轉乘11路到原山 門票價格:40元
3.臨淄中國古車博物館
臨淄中國古車博物館坐落在後李文化遺址上,是當代中國首家最系統、最完整、以車馬遺志與文物陳列融為一體的博物館。該館包括春秋殉馬車展廳和中國古車陳列展廳兩部分:後李春秋殉車馬、規模之大、配套之齊全、馬飾之精美、為當代全國之冠、列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該館內容集中國古車研究成果之大成,充分展示了我國車乘的悠久歷史和造車技術在世界車輛發展史上的領先地位。該館位於濟青高速公路126公里處,兩側並設有大型停車場,交通十分方便。
行車路線:乘1路公共汽車到博山車站,轉乘11路到原山 門票價格:40元
4.開元溶洞
「開元」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年號,距今1300餘年。唐朝20帝25傳290年不僅給我們留下了近5萬首唐詩,而且創造了「開元盛世」那一段歷史的輝煌,在這條已形成二十多萬年的古洞之中,既有雄奇壯闊的自然景象,更有新石器時期以來的珍貴文化遺存,特別是洞內開元年間的鍾乳石刻和遺跡文物,向我們真實再現了1300年前盛唐文化的一個側面,充分展示出開元洞博大深沉的豐富內涵,1300年後的今天,萬年古洞又逢盛世,得以開發重現人間,這也是將洞取名為「開元洞」的原因。
洞口上方「開元洞」三個字,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第25世孫、現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朱家縉先生所書。在開元洞開放前夕,國內權威的岩溶地質專家曾對開元洞進行過考察論證,一致認為,開元洞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在長江以北是罕見的布局,設計的精巧在山東省內獨一無二。因此,國內著名的岩溶專家趙俊芬親筆題寫了「山東第一洞」的美譽,開元洞當之無愧。
行車路線:乘1路公共汽車到博山車站,轉乘13路到開元溶洞 門票價格:30元
5.周村古街
周村古商業城位於周村城區中部,佔地17公頃,由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綢市街等古商業街區組成,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優秀歷史建築、省重點旅遊開發項目。古商業城南有山東討袁護國軍司令部舊址及魁星閣廟宇,北有明教寺、千佛閣、匯龍橋,是周村自然人文的集匯所在。
古商業城的主要街道又叫大街,是周村最大、最古老的一條商業街,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約公元1410年),明崇禎九年(公元
1636年),初步奠定了大街的雛形。它南起絲市街、銀子市街交口,北至朔易門,長約兩華里,北極閣攔腰橫跨中間,把大街分為南北兩段,現狀保留的基本為南段,全長400米。至清朝後期,章丘舊軍孟氏「八大祥號」先後來這里營業經商,遠近富商巨賈競相雲集,大街逐漸成為布行、雜貨行聚集經營的商業貿易中心。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周村辟為商埠後,商業貿易范圍進一步擴大,近如青島、濟南,遠至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的商號,都與這里發生了頻繁的生意聯系,大街商業的發展進入了鼎盛時期,諺雲:「大街不大,日進斗金」。
作為中國古商業文化的優秀代表--「大街古商城」,街區縱橫,街巷幽靜樸素,雖歷經百年風雨,仍保持著古樸的明清原貌和歷史本色。規模宏大,建築風格獨特,建設水平高,為山東所僅有、江北罕見,且至今仍在發揮其商業功能,被專家稱為「活著的古商業街市博物館群」。
周村大街古商城位於周村區中部,由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等古商業街組成,古商業街內店鋪林立,古跡眾多,有建於唐代的明教寺,建於清代的魁星閣,有聞名天下的「八大祥」等商業老字型大小,有「東方商人」孟雒川的故居等,是閣老劉鴻訓、宮保李化熙、武狀元王應統等歷史名人的故鄉,商業文化內涵豐富,人文歷史源遠流長,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優秀歷史建築。大街古商城總佔地面積32.7公頃,包括兩部分:一是重點保護區--指保安街以西,涿河以東,新建路以南,棉花市街以北,佔地19.7公頃,由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綢市街、芙蓉街等古街區組成;二是規劃控制區--指涿河以西,保安街以東,南下河街以北,新建路以南,以及千佛閣、匯龍橋、清真寺等古建築群,佔地13公頃。
2001年大街古商城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旅遊開發項目,整個項目預計總投資20124萬元。本著「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科學管理、滾動發展」的思路和"修舊如古"的原則分期建設。在保持主要古街區原貌的基礎上對沿街老店鋪全面維修,恢復孟雒川故居、三益堂印書局,擴建魁星閣景區,新建演藝廣場、絲綢博物館、民俗展館、花燈展館、錢庄票號展館等,整治繞城涿河,完善配套設施,用二至三年時間把大街古商城建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著名的融知識性、思想性、趣味性、藝術性為一體、充分展示中國古商業文化內涵的高檔次、高品位歷史、民俗文化游覽聖地。
行車路線:乘96路車到周村車站,可以乘坐人力三輪至古商業街.(禮拜天如不怕勞累,最好和幾位朋友騎自行車去,沿張周路向西即可到達.大約需90分鍾.)
6.沂源九天洞
沂源九天洞位於秀麗的魯山南麓,1991年正式向遊人開放,後經多次繼承性擴大開發,但設施相對比較落後,科學含量低。2001年初,中國著名的洞穴科學家、中國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授為首的設計組對九天洞進行了全面的科學調查、鑒定與設計,並完成了燈光改造工程,使九天洞的面貌煥然一新,其科學化與現代化設計均居全國游覽洞穴的先進水平。讓遊客通過九天洞之行獲得神奇而美妙的、增廣科學知識的多方面收獲與享受。
此洞之所以稱為「九天」,是因為神話傳說中天有九層,即九天,而這個洞也有九個大的洞廳,景觀可與神話中的天宮相妣美,所以叫九天洞。這九個廳分別是:①天地之間廳,即燈箱大廳;②步天廳;③天河廳;④天宮廳;⑤天街廳;⑥天國花園廳;⑦巡天廳;⑧夢幻天堂廳;⑨別有洞天廳。 九天洞發育於地持年代上的古生代奧陶紀石灰岩岩層中,該石灰岩系海(相)中沉積岩層,其生成年代距今為4.4-5.0億年,九天洞的形成卻只有一百萬年左右的歷史。九天洞洞腔長518米,高5-18米,遊程往返約1.2
公里,洞體結構十分穩定,洞內化學堆積類型十分豐富,多達37種;其中稀有類型有7種,大面積的球狀和針狀結晶體、月奶石、石花、石蓮被譽為「九天四絕」,是全國稀有景觀類型最多的溶洞,同時又是石花面積最大的溶洞,具有重要的科學和觀賞價值。1994
年中科院陳詩才教授鑒定九天洞是「中國最大的石花洞穴」;1999年北京師范大學盧雲亭教授評定為「中國溶洞精品景觀博物館」;
2001年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授經過科學考察後認為,「九天洞石花,類型之多樣,面積之廣大,國內外無與倫比」,並稱之為「天下第一石花洞」。
行車路線:從淄博車站乘坐到沂源的公共汽車到土門鎮 門票價格:35元
開放時間:8:00-17:00
7.峨庄瀑布群
峨庄鄉地處魯中山區,淄川城東40公里。這里青山、碧水、藍天,空氣清新宜人,是著名的省級自然生態保護區和旅遊風景區。平均海拔450米以上,年降水量在500-900毫米,年平均氣溫在11.3攝氏度。峨庄瀑布群北端離鄉政府駐地南600多米。景區南北高差200多米。沿河長12華里,瀑連塘,塘連瀑,秀水塘灣飛瀑不斷。沿河林木蔥郁,別有風致。它具有四川九寨溝之自然美,沿河六個古村,具蘇南周庄之古典。沿景區青山連綿色彩多變。風景如畫。春賞花海霧凇,夏觀瀑布飛雨,秋看瀑布白霧,冬品冰花雪界。 主要景點和休閑處有:土泉大瀑布,垂釣、卧虎山賞景、土泉草灘;魚鷹、飛鴨、奔兔;十二生肖泉群、劉奇宋代古石樓、石碾、古樹。亭子園泉群、響泉大瀑布、自然游泳場、秦龍湖泛舟、三無島小憩、游樂園、龍灣峽觀瀑、五潭垂釣、蘆葦藏雁、杏花谷賞花、煙柳河漂流、淘米灣石板憶古、石海觀景、瀑布源泛舟、紫峪龍蟠等。
地址:淄博市淄川區峨庄鄉。
近現代文物
序號 名稱 時代 所在地 公布年份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淄齊故城 西周~戰國 臨淄區齊都鎮 1961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蒲松齡故居 清 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 1977
2 臨淄墓群 春秋~漢 臨淄區齊故城周圍 1977
3 桐林田旺遺址 新石期時代晚期 臨淄區朱台、路山鄉之間 1977
4 馬鞍山抗日遺址 抗日戰爭時期 淄川區口頭鄉 1977
5 小龐遺址 新石器時代晚期 桓台縣田莊鎮 1977
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浮山驛遺址 新石器時代中期 張店區傅家鄉 1984
2 愛國遺址 新石器時代晚期 周村區周村鎮 1984
3 皇姑頂遺址 新石器時代晚期 周村區萌水鎮 1984
4 冢子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晚期 張店區馬尚鎮 1984
5 前埠遺址 新石器時代晚期 桓台縣果里鄉 1984
6 商家遺址 商周~漢 周村區賈黃鄉 1984
7 唐山遺址 東周 桓台縣唐山鎮 1984
8 寨里古瓷窯址 北齊~唐 淄川區寨里鄉、大張鄉 1984
9 磁村古瓷窯址 唐中期~金 淄川區磁村鄉 1984
10 郝家古瓷窯址 北宋 淄川區嶺子鎮 1984
11 南萬山古瓷窯址 元 博山區白塔鎮 1984
12 西坡地古瓷窯址 金~元 淄川區西河鎮 1984
13 齊長城遺址 春秋戰國 博山區境內 1984
14 昌國故城 春秋 張店區灃水鎮 1984
15 安平故城 春秋 臨淄區皇城鄉 1984
16 高陽故城 北魏 臨淄區高陽鄉 1984
17 景公墓 戰國 張店區四寶山鄉 1984
18 蘇相墓 戰國 淄川區二里鄉 1984
19 稷山墓群 漢 臨淄區齊故城南10公里 1984
20 傅永墓 北魏 張店區傅家鄉 1984
21 萬璋墓 戰國 張店區衛固鎮 1984
22 趙執信墓 清 博山區土門頭庄 1984
23 顏文姜祠 明清 博山區山頭鎮西神頭村 1984
24 碧霞元君行宮 明清 博山城區西南 1984
25 趙執信故居 明清 博山區城東村17號 1984
26 趙執信別墅 明清 博山區秋谷街 1984
27 振衣閣 明 周村區王村鎮西鋪村 1984
28 金嶺鎮清真寺 明 臨淄區金嶺鎮 1984
29 匯龍橋 明 周村區 1984
30 楊寨塔 金元 淄川區楊寨鄉 1984
31 千佛閣古建築群 清 周村區 1984
32 王氏祠堂(忠勤祠) 明 桓台縣新城鎮 1984
33 四世宮保坊 明 桓台縣新城鎮 1984
34 華嚴寺 明 桓台縣田莊鎮 1984
35 王漁洋祠 清 桓台縣新城鎮 1984
36 金嶺寺石佛造像 北魏 臨淄區高陽鄉 1984
37 西天寺石佛造像 北魏 臨淄區西關 1984
38 朱家終村石佛造像(東寺) 唐 臨淄區齊陵鎮 1984
39 興福寺石佛造像 明 臨淄區辛店鎮園林所院內 1984
40 劉德培起義軍營居處 清 博山區李家鄉福山山頂 1984
41 劉德培起義軍建「大漢政府」舊址 清 淄川區淄城二路243號 1984
42 黑鐵山起義指揮部舊址 抗日戰爭時期 張店區衛固鎮太平村 1984
43 「太河慘案」紀念地 抗日戰爭時期 淄川區太河村 1984
44 北海銀行地下印刷所舊址 抗日戰爭時期 臨淄區北羊鄉許家莊 1984
45 周村革命烈士陵園 現代 周村區周村公園東側 1984
46 德國管理營業大樓,德國大夫住宅 中華民國 淄博礦務局 1984
47 淄川日本神社,碧霞祠鍾樓、炮樓 中華民國 淄博礦務局 1984
⑶ 淄博市內哪個公園好玩
人民公園。
火炬公園
植物園
兒童公園
蓮池公園
⑷ 山東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跨地區
大澤山 :在膠東半島西部,主峰在平度、萊州間。
磨箕山 :在莒南縣、莒縣交界處。
龜蒙頂 :在蒙陰、平邑兩縣交界處。
孟良崮戰役遺址: 在蒙陰、沂南兩縣交界的沂蒙山區。
昆嵛山 :橫亘於文登、牟平兩縣市交界處。
德州市
蘇祿王墓* :在德州市北郊北營村中。
樂陵市
文廟 :在樂陵市區內。
五里冢 :在樂陵市城關鎮。
惠王冢龍山文化遺址; 在樂陵市楊安鎮。
「魏王城」遺址: 在樂陵市大顧家村北。
「萃賢亭」遺址:在樂陵市舊樂陵村。
理元寺遺址 :在樂陵市奎台鄉。
漢三女冢: 在樂陵市。
禹城市
雙槐冢 :在禹城市禹城鎮。
元孫郁墓 :在禹城市梁家鄉。
邢寨汪龍山文化遺址; 在禹城市梁家鄉。古高唐城遺址 :在禹城市袁營鄉。
禹王亭遺址: 在禹城市。
八棱經幢: 在禹城市。
金代鐵鍾:在禹城市。
陵縣
東方朔墓: 在陵縣神頭鎮西南。
東方朔畫贊碑: 在陵縣城文化館內。
漢神頭墓群: 在陵縣神頭鎮。
侯家古墓: 在陵縣邊臨鎮。
秦厭次古城遺址: 在陵縣神頭鎮。
寧津縣
明建清真寺: 在寧津縣長官鎮東街回民區。
齊河縣
尹屯龍山文化遺址: 在齊河縣。(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商周文化遺址 :在齊河縣。
晏嬰冢 :在齊河縣。
武城縣
竇建德點將台: 在武城縣。
慶雲縣
唐棗 :在慶雲縣周尹村東北。
無棣故城遺址: 在慶雲縣。
大丁廟古墓群:在慶雲縣。
平原縣
千佛塔: 在平原縣崔家廟。
龍門: 在平原縣平原鎮。
明建文昌閣: 在平原縣恩城。
夏津縣
大成殿: 在夏津縣。
明植古棗樹: 在夏津縣三十里鋪村東。
臨邑縣
龍泉寺: 在臨邑縣。
明監宗御史邢侗「來禽館」遺址: 在臨邑縣臨邑鎮。
漢白玉丈八佛: 在臨邑縣德平鎮。
漢末文人彌衡故里遺址: 在臨邑縣德平鎮。
彌衡井: 在臨邑縣德平鎮。
清涼禪院遺址: 在臨邑縣清涼店村北角。
東營市
南宋大殿: 在東營市。
營子遺址: 在東營市。
冢頭墓群: 在東營市。
孤島溫泉: 在東營市河口區。
墾利縣
勝利引黃閘: 在墾利縣勝利鄉。
廣饒縣
孫武園: 在廣饒縣城。
南宋大殿: 在廣饒縣城內西北隅。
冢頭墓群: 在廣饒縣。
傅家遺址: 在廣饒縣廣饒鎮。
大汶口文化遺址: 在廣饒縣傅家。
馬鳴寺碑 :在廣饒縣大王鎮。
東呂古墓: 在廣饒縣大王鎮。
東水磨遺址: 在廣饒縣稻庄鎮。
營子遺址: 在廣饒縣石村鎮。
寨村遺址 :在廣饒縣石村鎮。
馬跑泉 :在廣饒縣丁庄鎮。
唐頭營遺址: 在廣饒縣丁庄鎮。
永寧寺石造像: 在廣饒縣李鵲鄉。
百冊石造像 :在廣饒縣李鵲鄉。
西辛張遺址 :在廣饒縣李鵲鄉。
張郭遺址: 在廣饒縣小張鄉。
小張石造像: 在廣饒縣小張鄉。
南趙石造像: 在廣饒縣小張鄉。
草橋遺址: 在廣饒縣花官鄉。
柏寢台: 在廣饒縣花官鄉。
南口遺址: 在廣饒縣花官鄉。
利津縣
鐵門關遺址: 在利津縣前關村。
望參戰國遺址: 在利津縣。
元王升墓: 在利津縣。
荷澤市
牡丹區
菏澤牡丹之鄉: 在牡丹區。
曹州牡丹園: 在牡丹區。
鄄城縣
堯王墓: 在鄄城縣。
萬全庄石獅: 在鄄城縣。
杏花崗陳王台: 在鄄城縣。
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劉忠墓: 在鄄城縣劉垓村。
單縣
百獅坊-百壽坊: 在單縣城內。
鄆城縣
肖堌堆商代文化遺址: 在鄆城縣。
五代唐塔: 在鄆城縣。
萬人堌堆: 在鄆城縣武安鎮。
明柏林寺: 在鄆城縣漢石橋鄉。
曹縣
安陵堌堌堆: 在曹縣韓集鎮。
郗堌堆: 在曹縣。
梁堌堆: 在曹縣。
郜堌堆:在曹縣。
商、漢古遺址: 在曹縣普連集鎮。
定陶縣
官堌堆龍山文化遺址: 在定陶縣。(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仿山: 在定陶縣。
戚姬寺: 在定陶縣杜堂鄉。
梁王台: 在定陶縣。
項梁墓: 在定陶縣。
巨野縣
五代唐永豐塔: 在巨野縣巨野鎮。
明建文廟 :在巨野縣巨野鎮。
西漢御史大夫卜式石碑: 在巨野縣營里鄉。
「巨野教案」遺址: 在巨野縣夏官屯鄉。
麒麟台古遺址: 在巨野縣夏官屯。
東明縣
竇堌堆龍山文化遺址: 在東明縣。(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荊台集龍山文化遺址: 在東明縣。
唐單雄信墓: 在東明縣城關鎮。
清大成殿: 在東明縣城關鎮。
黃河渡口: 在東明縣高村集北。
成武縣
大台龍山文化遺址: 在成武縣。(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唐開元石塔: 在成武縣。
壽峰: 在成武縣。
文亭山: 在成武縣成武鎮城西。
春秋防城遺址: 在成武縣孫廟鄉。
濟南市
七十二泉 多分布於濟南市舊城區。
趵突泉: 在濟南市西門橋南。
李清照紀念堂: 在濟南市趵突泉公園內漱玉泉北。
珍珠泉: 在濟南市泉城路北。
黑虎泉: 在濟南市黑虎泉西路 。
五龍潭: 在濟南市舊城西門外,南距趵突泉約0.5公里。
大明湖: 在濟南市舊城北部。
小滄浪: 在大明湖西北岸亭園。
厲下亭: 在大明湖中小島上。
北極閣: 在大明湖東北岸。
遐園: 在大明湖南岸、南門西側。
辛稼軒紀念祠: 在大明湖南岸原李公 (鴻章) 祠內。
解放閣: 在濟南市黑虎泉西路,隔護城河與黑虎泉相望。
萬竹園: 在濟南市西青龍街與花牆子街的轉角處。
廣智院舊址: 在濟南市廣智院街 (今文化西路103號)。
濟南道院: 在濟南市上新街南首。
南大寺: 在濟南市禮拜寺街。
千佛山: 在濟南市南郊。
興國禪寺:* 在千佛山之陰半山坳中。
黃石崖造像: 在濟南市東南螺絲頂山主峰西側黃石崖。
大佛頭造像: 在濟南市歷城區佛慧山北。
大佛寺造像: 在濟南市歷城區西南青銅山南壁懸崖上。
玉函山造像: 在濟南市歷城區玉函山上。
龍洞山: 在濟南市歷城區東南。
四門塔*: 在濟南市歷城區柳埠村青龍山麓神通寺遺址東側。
龍虎塔: 在濟南市歷城區柳埠村四門塔西北白虎山下。
千佛崖造像: 在濟南市歷城區柳埠村龍虎塔西白虎山崖壁上。
九頂塔: 在濟南市歷城區柳埠村靈鷲山九塔寺內。
華不注山: 在濟南市歷城區北部。
張養浩墓: 在濟南市歷城區北園張庄村東。
房彥謙墓: 在濟南市歷城區西採石村東北。
章丘市
城子崖遺址:* 在章丘市龍山鎮東北。
李開先墓: 在章丘市埠村鎮東稻庄村南。
百脈泉: 在章丘市明水鎮。
舊軍: 在章丘市明水北19公里刁鎮。
赫胥氏陵: 在章丘市臨濟村。
漢代酈食其墓: 在章丘市臨濟村。
終軍墓: 在章丘市臨濟村。
馬融墓: 在章丘市臨濟村。
漢平陵王墓: 在章丘市山後寨。
董東大汶口文化遺址: 在章丘市。(有關大汶口文化,請見山東泰安市名勝古跡中的介紹。)
齊長城遺址: 在章丘市。
東平陵故城遺址: 在章丘市。
趙八洞石刻造像: 在章丘市。
長清區
五峰山: 在長清區城東南,為泰山支脈。
洞真觀: 在五峰山東側志仙峰下。
蓮花洞石刻造像: 在五峰山西峭壁上。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在長清區孝堂山上。
靈岩寺*: 在長清區東南方山下、泰山西北麓。
千佛殿 :在靈岩寺內。
辟支塔 :在靈岩寺內。
墓塔林: 在靈岩寺西。
積翠證明龕 在長清區靈岩寺後方山之巔。
濟陽縣
商周時期鄺 冢遺址: 在濟陽縣。
小李遺址: 在濟陽縣。
劉台遺址: 在濟陽縣。
玉皇冢遺址: 在濟陽縣。
龍山文化遺址: 在濟陽縣鄺家村。(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平陰縣
洪範池: 在平陰縣洪範池鄉。
多寶佛塔: 在平陰縣翠屏山 (水山) 頂的玉皇閣院內。
書院泉: 在平陰縣。
石門邑大汶口文化遺址: 在平陰縣。(有關大汶口文化,請見山東泰安市名勝古跡中的介紹。)
斗祭台商周文化遺址: 在平陰縣。
項王墓 :在平陰縣。
明文學家於慎行墓: 在平陰縣。
北安故城遺址: 在平陰縣安城。
商河縣
商蘆坊遺址: 在商河縣。
漢小宮庄墓群: 在商河縣。
濟寧市
太白樓: 在濟寧市南部舊城牆之上。
浣筆泉: 在濟寧市浣筆泉路西。
崇覺寺鐵塔*: 在濟寧市鐵塔寺內。
漢碑群: 在濟寧市鐵塔寺街市教育局院內東北隅。
聲遠樓: 在濟寧市鐵塔寺街。
東大寺: 在濟寧市小閘口古運河西岸。
曲阜市
魯國故城:* 在曲阜市舊城區。
仰聖門: 即曲阜市舊城正南門,正對孔廟。
闕里坊: 在曲阜市孔廟東牆外闕里街。
孔廟*: 在曲阜市舊城內。
欞星門 :即孔廟大門。
奎文閣: 在孔廟同文門與十三御碑亭之間。
十三御碑亭: 在孔廟大成門前。
杏壇: 在孔廟大成殿前甬道正中。
大城殿: 孔廟內宮殿式主體建築。
寢殿: 在大成殿之後,為孔廟三大殿之一。
聖跡殿: 在孔廟寢殿之後。
漢魏六朝碑刻陳列館: 在孔廟東廡。
玉虹樓法帖石刻: 嵌於孔廟東西廡北端。
孔子故宅: 在孔廟東路承聖門內。
詩禮堂: 在孔廟故宅井前。
魯壁: 在孔廟故宅井之後。
孔府*: 在曲阜市城內,西與孔廟毗鄰。
孔府大門: 在曲阜孔府。
重光門: 在孔府大堂前。
六廳: 在孔府大堂東西兩廂。
大堂: 在孔府二門內。
二堂: 在孔府大堂之後。
三堂: 在孔府二堂之後。
內宅門: 在孔府三堂之後。
前上房: 孔府內宅第一進院落的正廳。
堂樓: 在孔府前上房之後。
鐵山園: 即孔府後花園。
孔府西學院: 在孔府西路。
慕恩堂: 在孔府東路。
孔林*: 在曲阜市城北1.5公里。
享殿: 在孔林洙水橋北。
萬古長春坊: 在曲阜城北通向孔林的神道中。
孔子墓: 在孔林內東享殿後。
孔尚任墓: 在孔林東北隅、環林路外側。
孔令貽墓: 在孔林東偏北、環林公路東側。
尼山孔子廟: 在曲阜市東南30公里尼山東麓。
洙泗書院: 在山東曲阜市舊城東北4公里,面洙 (水) 背泗 (水)。
顏廟: 在曲阜市舊城北部陋巷街。
梁公林: 在曲阜市舊城東13公里防山之北。
孟母林: 在曲阜市小雪鄉鳧村東、馬鞍山麓。
周公廟: 在曲阜市舊城東北1公里周、漢宮殿舊址上。
少昊陵: 在曲阜市區東4公里舊縣村東北。
石門山: 在曲阜市區東北25公里處。
九龍山崖墓: 在曲阜市九龍山南坡。
兗州市
興隆塔: 在兗州市城東北隅原興隆寺中。
西吳寺新石器遺址:在兗州市小孟鄉。
北辛文化遺址: 在兗州市小孟村北。
屯頭大汶口-龍山遺址: 在兗州市。
新嶧商周文化遺址:在兗州市。
春秋瑕邱故城址: 在兗州市。
春秋、秦漢遺址 :在兗州市二十里鋪。
古乘丘城遺址 :在兗州市故縣村北。
舊石器人類墓葬群: 在兗州市王因。
漢樊城遺址: 在兗州市黃屯。
元高唐州判薛瑞墓碑: 在兗州市薛家廟村東南。
鄒城市
孟廟*: 在鄒城市區南關。
孟府*: 在鄒城市區南關,東與孟廟毗鄰。
孟林: 在鄒城市區東北四基山西麓。
朱檀墓: 在鄒城市區北九龍山南麓。
鐵山摩崖石刻*: 在鄒城市區西北鐵山之陽。
崗山摩崖石刻*: 在鄒城市區北崗山北麓,分布在名叫「狼溝」的山谷中。
葛山摩崖石刻: 在鄒城市東北葛爐山西麓花崗岩石坪上。
嶧山 :在鄒城市東南。
魚台縣
武景亭遺址 :在魚台縣。
孔廟大殿: 在魚台縣。
魚台舊城遺址: 在魚台縣。
棲霞堌堆新石器遺址: 在魚台縣李閣鄉。
武棠序遺址: 在魚台縣武台鄉。
金鄉縣
文峰塔: 在金鄉縣。
魚山堌堆商文化: 在金鄉縣。
白垞集: 在金鄉縣。
嘉祥縣
青山寺: 在嘉祥縣城西南7.5公里。
武氏祠: 在嘉祥縣武翟山 (一作武宅山)下。
武氏墓群石刻 :在武氏祠內。
劉賀廢壙: 在嘉祥縣金山之陽山腰處。
曾廟: 在嘉祥縣城南20公里南武山南麓。
微山縣
微山島: 在微山縣南、微山湖中。
仲子廟: 在微山縣魯橋鎮仲淺村。
伏羲廟: 在微山縣兩城鄉劉庄西。
汶上縣
寶相寺塔: 在汶上縣城西北隅。
分水龍王廟: 在汶上縣南旺鎮北。
關帝廟: 在汶上縣汶上鎮。
唐故城遺址: 在汶上縣汶上鎮。
古闞城遺址: 在汶上縣南旺鎮。
魯桓公墓遺址: 在汶上縣南旺鎮。
明建宋公祠: 在汶上縣南旺鎮。
白英祠: 在汶上縣南旺鎮。
古桃城遺址 :在汶上縣軍屯鄉南桃村。
軍屯漢墓葬群:在汶上縣軍屯鄉。
任庄金代石刻: 在汶上縣軍屯鄉。
古陽城遺址: 在汶上縣郭樓鄉。
文殊般若碑: 在汶上縣白石。
唐鄭王城遺址: 在汶上縣白石鄉鄭城村。
北齊水牛山摩崖石刻: 在汶上縣白石。
明代郭林石刻群: 在汶上縣白石。
界牌周代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苑庄。
唐陽城故址: 在汶上縣義橋。
周馬神廟遺址: 在汶上縣義橋。
大徐龍山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康驛鄉。
徐海大汶口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康驛鄉。
中店漢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次丘鄉。
東周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次丘鄉。
泗水縣
卞橋: 在泗水縣城東25公里卞橋村東,橫跨泗河上游支流上。
泗水泉林: 在泗水縣城東25公里陪尾山下。
小黃溝大汶口遺址: 在泗水縣。
下蘆城遺址: 在泗水縣。
古卞城遺址: 在泗水縣。
仲廟遺址: 在泗水縣泗水鎮。
北魏漢陽縣故城遺址: 在泗水縣故縣村北0.5公里。
安山寺: 在泗水縣泗張鄉。
梁山縣
馬刨泉: 在梁山縣北崑山上。
梁山: 在梁山縣南,北瀕東平湖。
梁孝王墓: 在梁山縣。
十里杏花村: 在梁山縣。
聊城市
光岳樓: 在聊城市舊城中心。
傅家塋: 在聊城市舊城城南1.5公里。
山陝會館:* 在聊城市東關古運河西岸。
隆興寺鐵塔: 在聊城市東關原隆興寺內。
臨清市
舍利寶塔; 在臨清市西北運河東岸。
清真寺: 在臨清市西、衛運河東岸先鋒橋畔。
螯頭磯: 在臨清市汶河分汊處。
高唐縣
梁村塔: 在高唐縣城北梁村。
戰國齊盼子墓: 在高唐縣涸河西南。
東漢華歆墓: 在高唐縣涸河西南。
高唐文廟: 在高唐縣高唐鎮。
大觀八行碑: 在高唐縣高唐鎮。
唐代大覺寺遺址: 在高唐縣梁村鎮。
清平縣迎旭門遺址: 在高唐縣清平鎮。
金代信武將軍虞寅墓: 在高唐縣谷官屯村。
陽谷縣
古阿井: 在陽谷縣東北阿城鎮。
景陽崗: 在陽谷縣城東南17.5公里。
茬平縣
三十里鋪龍山-戰國文化遺址: 在茬平縣。
孟嘗君練兵場遺址: 在茬平縣。
魯連仲祠堂: 在茬平縣王老鄉。
尚庄遺址: 在茬平縣。
檯子高遺址: 在茬平縣孫橋鄉。
教場鋪龍山文化遺址: 在茬平縣。
莘縣
馬陵道古戰場遺址: 在莘縣西南大張村附近。
東魯店遺址: 在莘縣。
齊桓公會盟台遺址: 在莘縣朝城鎮。
鄭板橋縣衙舊址: 在莘縣古城鎮。
韓國昌墓: 在莘縣董杜庄鄉。
東阿縣
曹子建墓碑: 在東阿縣城南20公里魚山西麓曹植墓北側。
青冢子龍山文化遺址 :在東阿縣楊柳鄉。(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冠縣
黑旗軍起義紀念地: 在冠縣。
蕭城遺址: 在冠縣北館陶鎮。
武訓大殿: 在冠縣。
臨沂市
羅炳輝墓: 在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內。
洗硯池: 在臨沂市區考棚路西側北段。
銀雀山金雀山漢墓群 :在臨沂市區東南部,東臨沂水河。
漢竹簡墓: 在臨沂市內。
王羲之故居: 在臨沂市內蘭山區洗硯池街。
寶泉寺遺址: 在臨沂市羅庄區。
湯頭溫泉: 在臨沂市河東區湯頭鎮。
東周-漢代墓葬群: 在臨沂市黑墩鄉鳳凰嶺一帶有墓葬88座。
沂南縣
漢畫像石墓: 在沂南縣城西北寨村。
陽都故城遺址: 在沂南縣磚埠鎮沂河西岸。
郯城縣
郯國故城: 在郯城縣郯城鎮北。
觀竹寺遺址: 在郯城縣新村北。
黑龍潭遺址: 在郯城縣。
郯子林: 在郯城縣。
沂水縣
穆陵關齊長城遺址: 在沂水縣城北50公里。
漢東安故城: 在沂水縣後朱雀村南。
西漢皇冢子漢墓群 :在沂水縣後朱雀村北。
北代莊周、漢遺址: 在沂水縣北代庄村東。
崮子頂大汶口文化遺址: 在沂水縣。
薛王台龍山文化遺址: 在沂水縣高庄鄉馬蘭村。(
蒼山縣
荀子墓 :在蒼山縣蘭陵東南1.5公里。
蘭陵古墓: 在蒼山縣。
南朝梁詩人何遜墓 :在蒼山縣長城村內。
費縣
費縣故城遺址: 在費縣。
玉環山仙人洞: 在費縣。
上冶玉泉觀: 在費縣上冶村。
西蔣龍山文化遺址: 在費縣新橋鄉石橋村。(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玉泉書院 :在費縣上冶村
戰國防城遺址: 在費縣方城村。
苑上商代遺址: 在費縣朱田鄉。
漢墓群: 在費縣朱田鄉。
唐銀杏樹: 在費縣朱田鄉。
春秋古台遺址: 在費縣劉庄鄉。
魯郎城故址: 在費縣劉庄鄉。
平邑縣
功曹闕 :在平邑縣城。
天寶山: 在平邑縣天寶鄉境內。
左寶貴衣冠冢 :在平邑縣地方鎮地方村西,北依紅石嶺。
曾點基墓: 在平邑縣南武城。
澹臺滅明墓: 在平邑縣南武城。
「康成石室」: 在平邑縣南武城山。
莒南縣
向國故城遺址: 在營南縣。
舊石器遺址: 在莒南縣朱蘆。
龍山文化遺址: 在莒南縣朱蘆
蒙陰縣
蒙山三關:白馬關、九女關、紫荊關 在蒙陰縣。
「中山晚照」 在蒙陰縣坦埠鎮中山之陽。
西漢盧縣故城遺址 :在蒙陰縣故縣村。
「堂阜遺址」: 在蒙陰縣常路村北。
岱崮保衛戰遺址: 在蒙陰縣岱崮鎮。
孟良崮戰役遺址: 在蒙陰縣垛庄鎮泉橋村東。
清建清真寺大殿: 在蒙陰縣南芙蓉村。
臨沭縣
郭家山遺址: 在臨沭縣。
北構頭古墓群: 在臨沭縣鄭山鄉。
新石器龍山、岳石山遺址: 在臨沭縣北溝頭村東北50米。
徐賀城古遺址: 在臨沭縣醋庄鄉。
卡麻科古遺址: 在臨沭縣店頭鄉。
案子古遺址: 在臨沭縣周庄鄉。
冠山仙人洞: 在臨沭縣山裡村。
長春寺銀杏樹: 在臨沭縣山裡村。
後利城遺址: 在臨沭縣蛟龍鎮。
馬庄古遺址: 在臨沭縣曹庄鎮。
西南嶺古墓群: 在臨沭縣曹庄鎮。
明建清真寺; 在臨沭縣張賀城村北。
陳官莊古墓群遺址: 在臨沭縣石門鎮。
青雲山古墓群: 在臨沭縣青雲鄉。
坊口北嶺古墓群: 在臨沭縣青雲鄉。
黃家屯古槐: 在臨沭縣青雲鄉。
青島市
前海棧橋: 在青島市南青島灣中。
八大關: 在青島市東部。
匯泉: 在青島市東南。
小青島: 在青島市南青島灣中,與前海棧橋隔海相望。
湛山寺: 在青島市東部湛山西南、太平山東麓。
康有為墓: 在青島市浮山南麓,大麥島村北山。
小魚山: 在青島市市南區福山支路西端。
觀象台: 在青島市市南區觀象二路15號。
嶗山: 在山東半島西南、青島市區東部。
太清宮: 在嶗山東南蟠桃峰下、嶗山灣畔。
上清宮: 在嶗山東南部、太清宮西北。
華嚴寺: 在嶗山東部那羅延山 (亦稱華嚴山) 麓。
太平宮: 在嶗山東部上苑山北麓、仰口灣畔。
明霞洞:在嶗山南部昆侖山 (亦稱玄武峰) 腰。
華樓宮: 在嶗山北部華樓山。
九水: 在嶗山白沙河上游。
龍潭瀑: 在嶗山南部八水河上游,北距上清宮約1公里。
膠南市
琅琊台 在膠南市夏河城東南5公里。
東皂戶遺址 在膠南市。
向陽村遺址 在膠南市寶山鄉。
齊長城遺址 在膠南市市美鄉徐家前夼。
龍山文化遺址 在膠南市西南部。(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西漢祝茲城遺址 在膠南市膠河鄉柏鄉。
膠州市
三里河文化遺址 在膠南市。
西庵遺址 在膠南市張家屯鎮。
秦柏欄將軍墓 在膠南市柏蘭村。
元武義將軍盧琮墓 在膠南市柏蘭村。
牧馬城 在膠南市。
漢祓國古城 在膠南市。
三官廟 在膠州市雙京村。
⑸ 淄博的發展史
淄博地區歷史悠久。公元前 四千五百年的大汶口文化遺址,已在張店區的浮山驛,冢子坡,臨淄區宋家莊,後李冠庄。薛家莊,淄川區的口頭等地發現多處: 淄博原系淄川與博山兩縣簡稱。1938年10月下旬,清河特委分為淄博,清河兩個特委。1945年8月,成立淄博特區,設專員公署,屬魯中行政公署領導。管轄博山,淄川兩縣和博山市,專屬機關駐博山,至此淄博才作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行政區劃名稱確定下來。1964年1月,二次成立淄博特區,仍管轄兩縣一市。同年7月,撤銷,淄川博山兩縣並入魯中區一專區。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8月成立魯中南區淄博特區,管轄淄川博山兩縣,張店周村兩市,和博城,黑山,原山三個直轄區專屬機關駐博山。1949年7月淄博特區與華東財政經濟辦事處工礦部合並,成立淄博工礦特區,屬山東省政府領導,管轄淄川博山兩縣 張店周村兩市。1950年5月,淄博工礦特區與清河專區合並。成立淄博專區,管轄:博山 淄川 桓台 臨淄 長山 鄒平 章丘 章歷八縣。11月,專區內部又劃出淄博 張周兩市。1953年7月,淄博專區改為淄博工礦特區.1955年3月,淄博工礦特區改為淄博市,管轄博山 張店 周村 洪山 昆侖 黑領 楊寨七個區,為省轄市。1958年9月,全市管轄博山 淄川 張店 周村四個區,市委 市人委機關駐博山。1959年1月淄博市與惠民專區分設,恢復為省轄市,管轄淄川 博山 張店 四個區,市級機關由博山遷至張店。1969年12月,昌濰專區的臨淄縣劃歸淄博市,改為臨淄區,全市管轄五個區。1983年10月,惠民專區的桓台縣又劃歸淄博。後來的 高青和沂源我就不知道哪一年的了。。。
⑹ 淄博陶瓷(瓷磚)有多少年歷史了
幾千年。
淄博陶瓷歷史悠久,馳名中外。據史料記載和考古學家研究考證,在新時器時代,淄博地區的先民,已掌握制陶術。
大汶口文化時期開始製造和使用陶器,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今張店區傅家鄉浮山驛、臨淄區齊陵鎮的宋家莊、
後李家莊、薛家莊和淄川區口頭村等人類遺址,均出土過此時期做的陶器。距今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陶器制
作已分布比較廣泛,今已發現此時期的人類遺址10餘處。以臨淄區桐林--田旺遺址,張店區馬尚鎮冢子坡,周村區周
村鎮愛國村,萌水鎮水磨頭村,賈黃鄉商家村,淄川區太河村,博山區石馬等遺址出土的陶器都頗有代表性。產品以黑
陶為主,也有少量灰陶、紅陶等。其中漆黑光亮、器壁厚度僅為0.5~1毫米的「蛋殼陶」,為史前淄博制陶工藝的傑
出代表。
從商代到西周大約九百年的時間里,淄博的制陶工藝顯著進步,並燒出釉陶器。
春秋戰國時期, 制陶業繁榮。陶器生產不僅大量製造生活器皿,而且開始轉向磚、瓦、下水管道、建築陶等,出
現了用灰陶製做的量器和隨葬用的彩繪陶、陶俑及動物雕塑等。生產組織形式, 則出現了官營和民營制陶作坊。齊
國臨淄並設有主管制陶手工業的官吏--陶正。臨淄附近出現了規模較大的制陶作坊。
秦漢時期, 制陶業仍以生產日用陶和建築用磚瓦為主。西漢以後,陶工們又掌握了鉛釉製作技術,燒制出了低溫
綠色釉陶器。1957年淄川雙溝鄉南鋪村出土的綠色釉陶壺和1976年在淄川寨里鎮漢墓中出土的綠色、褐綠色盆、罐、
缽等器物均具有較高水平, 反映出陶器製作已開始向瓷進化。到北朝時期(公元386~581年)淄川寨里窯開始燒造青
釉瓷。《中國陶瓷史》1982年本稱: 「山東省淄博寨里窯,這是目前唯一已知的北方青瓷的產地之一。它位於淄博
市淄川區城東約十餘〔市〕里,年代為北齊時期。它發展較早,持續生產的時間頗長,是北方青瓷一個重要的產地」。
隋唐五代,除寨里窯燒造青釉瓷外,又有一批新窯場崛起。淄川磁村窯自唐代中期開始由燒制陶器轉入生產黑釉
瓷、青釉瓷及醬色釉、茶葉末釉等產品。黑釉瓷當時較河南、陝西為大,釉質晶瑩滋潤,色黑如漆。
宋金時期,窯場蜂起,生產規模擴大,技藝日趨精進。著名窯場有淄川磁村、郝家、鞏家塢、坡地窯,博山區的大
街南首、北嶺、萬山窯等。磁村窯由於規模較大,官府曾在此設官收稅,博山北嶺村並建有「窯神廟」。當時的品種
之多,裝飾技法之純熟也是前所未有。
元代,由於連年戰亂,陶瓷業受到嚴重摧殘,部分窯場廢棄,傳統技藝失傳。元世祖以後,雖部分窯場恢復生產,但
品種很少, 器形厚重,裝飾單調,以黑釉、褐色釉、白地黑花為多見。元末,又橫遭戰禍與洪水之害,一些著名窯場如
磁村、坡地、萬山等從此一蹶不振。
明朝, 採取降低商稅和廢止元代對手工業工人實行工奴制度後,陶瓷業恢復。生產向博山境內轉移。1559年(嘉
靖三十八年)博山出現「陶者以千數」的盛況。主要窯場有:北嶺、大街南首、八陡、西河、窯廣、山頭、李家窯等。
天啟年間,西河窯場有大、小窯百餘座,成為名噪一時的陶瓷產地。
清代前期和中期,博山已成為淄博陶瓷的集中產地和銷售中心,以「瓷城」遐邇聞名。當時,窯場遍布城區四方,
終日煙火不斷。部分手工業戶已由家庭手工業逐步發展成為手工作坊, 窯戶間的分工隨之形成,有的專利坯釉,有的
專制匣缽,有的專事燒成,產品各具特色。城內則瓷器張列,窯貨設市,商賈輻輳,產品除供省內,河北、河南、江蘇、
東北三省皆盛銷之。《山東通志》稱「其利民不下於江右之景德鎮矣」。但產品以銷農村為主,實用精品甚少,多系
黑釉,裝飾簡練。
十九世紀末,德、日帝國主義競相擴大對山東的經濟掠奪, 大量傾銷「洋瓷」,淄博陶瓷業遭到空前打擊,一些
著名的窯場,如務店窯、八陡窯、窯廣窯日見蕭條,昔日繁盛的瓷城博山亦黯然失色。
「戊戍變法」以後,在維新派的推動下,為擺脫外國資本對山東陶瓷業的威脅和打擊,1905年,山東巡撫批准山東
省勸業道,撥庫銀二萬兩,在博山下河(今消防隊附近)興辦工藝傳習所,以改良制瓷工藝技術,改觀博山瓷器粗俗之貌,
促進當地窯業復興。該所建立後,經過試驗恢復了失傳多年的茶葉末釉。在白瓷、彩繪、烤花及陳設品的生產方面
也取得一定成效。由於該所經營管理腐敗,連年虧損,最後以倒閉而告終。陶瓷業經此熏陶濡染,則有新的轉機,
1918年博山地區已恢復發展的窯場達60餘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乘歐洲列強無力顧及遠東之機,擴大和加強了對山東的軍事佔領和經濟掠奪。
首先,由渡部逸次郎於1916年在博山火車站以北白虎山下, 建立日華窯業工廠,聘用日本專業技術人員,僱用當地陶
工製造陶管及耐火磚。
⑺ 賴氏家族元魁學仕廷軍帝國永光華是誰的後代
淄博[1]歷史悠久,是齊文化的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歷史上第一本手工業方面的專著《考工記》、第一本農業方面的專著《齊民要術》以及最早闡述服務業的專著《管子》都是在這塊土地上寫成的。齊文化具有開放進取、兼容並蓄的特質,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淵源之一。戰國時期,齊國成立的稷下學宮稱世界東方第一所高等研究學府,囊括了百家爭鳴的所有學派的代表人物,淄博臨淄的稷下,一個神聖的名詞,中國唯一一次百家爭鳴的發生地,一個令古往今來無數賢才雅士魂牽夢繞的地方。戰國中期,諸侯兼並戰爭加劇,齊國為實現「一匡天下」 的理想,於齊都臨淄稷門附近建稷下學宮,廣招天下賢良博學之士到稷下學宮傳道授業、著書論辯。稷下學宮存在的一百五十年間,各派雲集、平等共存,百家爭鳴、學術自由,求實務治、經世致用,孕育或發揚了縱橫家、儒、道、法、名、陰陽、兵、雜等各家學說,使齊國成為天下學術文化的中心。稷下學宮的出現及其成就,不但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世界文化史上輝煌的一頁。雄辯縱橫家蘇秦、張儀、孟子、李斯和韓非子的老師荀子、滑稽大師淳於髡、陰陽家鄒衍、法家名士慎道等各色人物「你方唱罷我登台」,帶來了堪比西方雅典學派的學術盛世。2004年12月,全國首家民辦法律研究所——淄博齊銘法律研究所又作為中國大陸首家由律師主持發起的專業法律研究研討機構,將繼續秉承稷下學宮的精英文化學術陣地的作用,努成作為縱橫家、法家主流文化和各家思想的學術化、普世化和實踐者。目的是將稷下學宮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致百慮、和而不同的「和同」精神發揚光大,同時迎合當前創建和諧社會、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國家政策,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作出一份貢獻。
約前6010年—約前5600年(後李文化時期) 據考古工作者對淄博地區最早的古文化遺址——臨淄區齊陵鎮後李官莊「後李遺址」出土的陶器考證,生活在這一地區的先民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已開始製作陶器。其早期產品均為夾砂陶,以圓底器為主,器類單調,均以手制。是我國最早製作陶器的產地之一。 約前5500年—約前4300年(北辛文化時期) 今張店區傅家鎮浮山驛村、黃家村附近皆產陶器,所制器物有缽、鼎、壺、罐等工藝水平較後李文化時期有明顯進步,開始大量製作泥質陶,具有山東地區新石器時代北辛文化的鮮明特色,距今約七千年左右。 約前4040年—約前2240年(大汶口文化時期) 陶器生產較前有新的發展,生產范圍擴大。主要分布在今張店、臨淄、淄川境內,迄今已發現此時期的遺址30餘處,其早期產品多為紅陶,中晚期為灰陶、白陶及彩陶,在使用原料、成型、燒成等方面,先人們已積累了豐富經驗。 約前2010—約前1530年(山東龍山文化時期) 制陶業在前代基礎上已發展到相當水平。陶器製作成為氏族部落的一種專業勞動。普遍採用快輪成型,產品以黑陶、灰陶為主,種類很多。其中,黑又亮的薄壁陶最著名,產地分布較廣,今臨淄、張店、淄川、周村、桓台、博山、沂源區縣共有產地60餘處。 夏商周 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夏朝) 夏朝是我國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根據淄博地區已發現的「岳石文化」考證,這一時期的陶器生產仍很發達。主要集中在臨淄、桓台、淄川、沂源、周村境內。 約前16世紀—約前11世紀(商代) 制陶手工業與夏代相比有較大發展,主要分布在臨淄、張店、淄川、桓台、周村等地,以燒制泥質灰陶和夾砂灰陶為主。 前11世紀—前771年(西周時期) 西周初年,武王封姜尚為齊國君,都治臨淄。對制陶手工業頗為重視,專門設置「陶正」(官)管理陶器生產,臨淄附近出現官營作坊。齊國制陶業較前發達,始制白釉陶器及磚、瓦等建築用陶。 前770—前476年(春秋時期) 各地仍以生產鬲、鬶、盆、豆、盂等日用灰陶器和瓦、水管道等建築陶為主,制陶業中出現了產品分工。 前475—前221年(戰國時期) 淄博地區制陶業開始形成作坊集中的手工業生產,許多私營作坊出現。產品由日用生活品擴大到明器、陶制工具。隨著城邑建設的擴大,建築陶空前發展。 漢魏六朝 前221—前207年(秦代) 秦統一中國後立郡縣制、設齊郡,治臨淄,轄今淄博大部地區。制陶業無大發展。仍生產日用陶和建築用磚瓦。 前206—25年(西漢) 制陶業復興,淄川地區發展尤快,建築用陶的燒造技術和品種較前代有了顯著進步和擴大。陶塑,異軍突起。 25—220年(東漢) 低溫綠色釉陶器製作成功。各種陶器大量生產。制陶技術進入了新階段。 220—420年(三國·兩晉) 除西晉得到短暫統一、社會一度安定外,一百多年裡北方連年戰亂,兵連禍結,淄博地區的制陶業一度逆轉。臨淄以及市區北部的陶器生產逐步衰退,制陶業由北向南轉移。 534—550年(北朝·東魏) 今淄川區寨里村窯場興起,以燒造青釉瓷開創淄博瓷器之先河,為中國北方最早生產青瓷的產地。 550—577(北朝·北齊) 寨里窯制瓷工藝明顯進步,產品質量日漸精進。以青釉蓮花瓣尊為代表,其胎骨堅致、釉色瑩潤,造型優美,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水平。同時,燒造黃色鉛釉陶器。 隋唐五代宋金元 581—618年(隋代) 寨里窯繼續燒造青釉瓷。 618—907年(唐代) 「貞觀之治」後,淄川磁窯務(今磁村)窯場崛起。713年(開元元年)於村南建規模宏大的佛教寺院「華嚴寺」。中期,以盛產黑釉瓷標新立異,並兼產青釉、醬色釉產品,創制茶葉未釉。晚期,各種色釉比較純正,器類復雜,形制多樣。 907—960年(五代) 磁村窯首創白釉瓷器,並採用高溫綠斑彩裝飾。 960—1008年(北宋早期) 由於農業、手工業、商業進一步發展,淄博地區的陶瓷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新窯場不斷出現。顏神店(今博山)、八陡、坡地、萬山和淄川鞏家塢、郝家村一帶窯場相繼興起。 1068—1077年(北宋·熙寧年間) 顏神店窯戶集資於北嶺村建窯神廟,窯業日盛。磁村窯以生產白釉瓷為主。燒窯燃料由柴改煤,裝飾出現了剔花、刻花。 1108年(北宋·大觀二年) 顏神店、坡地、萬山、郝家村一帶已發展成為主要陶瓷產地。 1205年(金·泰和五年) 磁村窯工藝技術進入鼎盛時期。燒成採用匣缽、碗籠、裝飾首創二次燒成釉上彩、篦紋、粉杠、白釉黑花、紋胎及各種雕塑。顏神店窯業盛況空前,品種之多,規模之大,堪與磁村窯場相媲美,所產青瓷印花和低溫三彩釉獨樹一幟。 1294年(元·至元三十一年) 淄川坡地、萬山及顏神鎮、八陡等地窯場在前代基礎繼續燒造傳統產品。但器物一般都渾厚體重、裝飾單調。以黑釉、白釉黑花器為多見。 1365年(元·至正二十五年) 淄博地區連年兵燹和天災,民不聊生。陶瓷業遭到嚴重破壞。雨點瓷、茶葉末釉及前代優秀技藝均失傳。著名的磁窯務窯場一厥不振。 明清 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 陶瓷生產得到恢復發展。主要產地集中在顏神鎮一帶,規模較大的窯場有李家窯、北嶺、山頭、窯廣、八陡、西河、福山等。 1558年(明·嘉靖三十六年) 顏神鎮窯業空前繁榮,「陶者以千數」,四方商販,聚集於此,八陡窯以生產琉璃瓦獨擅其能。 1662年(明·天啟二年) 西河窯場殊盛,有窯百座,產缸、盆、及黑釉碗等。業陶者在村東建窯神廟。 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 淄川大昆侖西山一帶發現白釉石(白葯石),繼此顏神鎮附近窯場用以製做白釉產品。 1652年(清·順治九年) 顏神鎮陶瓷業迅速恢復。鎮內大街南、李家窯及山頭、窯廣、八陡等窯場日盛。 1662年(清·康熙元年) 顏神鎮及周圍十里鄉村窯場四起,鎮內窯貨設市,山頭、西河村窯貨有市所,產品銷周圍數縣,「百里之外鄉村僻址有其縱跡」。 1665年(清·康熙四年) 顏神鎮人孫廷銓所著《顏山雜記》成書,對當地陶瓷、琉璃、煤炭生產作了較詳細記載,是一部研究博山清代早期陶瓷歷史的重要著作。 1670年(清·康熙九年) 葉先登篡《顏神鎮志》成書,其「物產」篇對當地陶瓷記載頗細。 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 清廷下令割益都縣孝婦、懷德二鄉;淄川縣簸箕掌、趙庄、大峪等二十一庄;萊蕪縣樂疃、樵嶺前等七庄新建博山縣。縣治顏神鎮。「博山」之名始此。設縣後,大街南首窯、李家窯繼廢。 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 淄川峪頭河村(今渭頭河村)孫氏建窯生產黑陶碗,乃此地最早陶瓷廠家。 1753年(清·乾隆十八年) 博山陶瓷業空前興旺,北嶺、務店、山頭、窯廣、八陡、福山為當時7大窯場,產品各俱特色,爭奇斗妍。博山城內商旅輻至,已成為相當繁盛的陶瓷生產中心和銷售中心。 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 萬山地區窯業日盛,重修窯神廟。 1794年(清·乾隆五十九年) 山頭鎮窯場集巨資新建窯神廟於村北,其建築甚是壯觀,迎壁以陶瓷壁畫裝飾,匾額楹聯及各處布置華麗精巧,當時藝術之工與窯業盛況可見一斑。 1819年(清·嘉慶二十三年) 淄川峪頭河村業陶者發展到六七家,生意興隆,於村西建窯神廟。 1834年(清·道光十四年) 博山陶瓷業產銷兩旺,業陶瓷者集資重修北嶺窯神廟。 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 博山縣福山村窯業具有相當規模,是年,後產陶瓷者有17家,窯爐28座。 1852年(清·咸豐二年) 福山村窯戶集資於村南建窯神廟。 1869年(清·同治八年) 歐洲人阿·威廉遜到博山參觀考察陶瓷業,後在《北中國旅行記》中對博山陶瓷業作了評介。 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 福山村窯戶王順清請五龍村窯工胡立存兄弟二人傳授盆類產品製作技術,福山始有古子盆、元魁盆。 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 德帝國主義強迫清政府締結「中德膠澳租借條約」,攫取了在山東境內修築鐵路和在沿鐵路兩側三十里開采礦產的權利,淄川、博山劃為德國勢力范圍。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 6月 膠濟鐵路、張博支線全線通車。下半年博山、淄川部分外銷產品始用鐵路運輸。 本年 石金元在博山北嶺村創辦「義祥窯廠」,楊佃福在山頭創辦「福同德窯廠」。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 山東省工藝傳習所總辦黃華委古董商王子久於博山下河街(今博山消防隊附近)設立工藝傳習所,研究改良博山陶瓷。這是山東第一個官辦窯廠。 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 博山縣成立商會,窯行、爐行為分會。 1909年(清·宣統元年) 山頭窯匠侯兆良試成茶色、燎綠、燎藍顏色釉。 1910年(清·宣統二年) 陶瓷藝人陳希齡在博山工藝傳習所研製成功茶葉末釉,使失傳數百年的這一歷史名釉恢復生產。 1911年(清·宣統三年) 博山工傳習所研究白瓷、烤花,出品尚佳,後因受顏料所限未能推廣。 1916年,山東護國軍政府在 周村 成立。 山東抗戰史上國共兩黨關系的轉折點是 魯村會議。 1937年12月,姚鍾明、廖容標領導了黑鐵山起義成立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 1947年2月,華東野戰軍在淄川的 大荒地(今洪山)召開前委擴大會議。 1947 年7月陳毅、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發起了 南麻戰役。 淄博解放是1948 年。 195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省轄淄博市
淄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齊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淄博是齊文化的發祥地。 淄博經歷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三個階段。西周建立後,姜尚封齊,開創"泱泱大風"的齊國文化。淄博地區作為齊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數百年,被譽為"海內名都",至西漢前期仍"鉅於長安"。齊國故城淄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臨淄作為春秋戰國時期"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冠"的齊國都城長達800年之久。在此期間,風雲變幻,波瀾壯闊,姜太公、齊桓公、齊威王、管仲、孫武、晏嬰、田單、司馬穰苴等名君賢相、英帥良將,不僅創建了"臨淄之中七萬戶,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如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揚"的這個海內外聞名的東方名都,也創建了一部雄壯曲折的齊國史。在先秦的歷史舞台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悠久的歷史,為淄博遺留了大量的文物古跡,臨淄故城及其周圍地帶文物古跡浩繁,被譽為"地下博物館"。臨淄的後李文化在我國北方屬首次發現,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殷商文化在淄博皆有跡可尋。清代文壇大家蒲松齡和他的巨著《聊齋志異》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越來越受到國內外的關注,淄川區蒲家莊,也成為一個風光優美、宛若仙居的聊齋文化旅遊區。清代文壇領袖王漁洋、趙執信和蒲松齡被後人並稱為孝婦河畔三名人,蘊藏深厚的齊文化,使淄博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積淀深厚的文化旅遊之都。
⑻ 張店古稱黃桑店,至哪個朝代,稱之為張店
1955年4月25日,張店區首次以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劃出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版圖上。
作為一個行政區,她是年輕的。
但作為一個區域她卻又是古老的。
她是大汶口文化的延伸地,早在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會晚期,就有人類生活居住在這片土地上,創造著中華古老的文明,位於張店區傅家鎮浮山驛村南的的浮山驛遺址就向我們昭示著這個事實。
張店,古稱黃桑店。在春秋時期,成為五霸之首--齊國的重要商旅之道。燕昭王因樂毅伐齊有功,封其為昌國君,昌國故址就在今天的張店區東南灃水鎮城東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之後,在昌國城設昌國縣。至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廢昌國縣、更名逄山。宋末金初,張店漸為興旺。至元代,張店已發展為淄川縣三鎮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張店的行政區劃幾經變化,但始終分屬長山、桓台、淄川、臨淄、青州五縣邊緣分區管轄。1946年6月張店第一次解放,其多縣分治的歷史宣告結束。
1948年8月至1954年4月,張店的建制和隸屬關系發生多次變化。
1948年8月8日,張店市劃歸淄博特區管轄。
1949年8月,淄博工礦特區成立,張店市劃歸淄博工礦特區領導。
1950年3月,淄博工礦特區與清河專區合並,成立淄博專區。張店市整建制劃歸桓台縣領導,並改建為桓台縣第九區。
1950年11月28日,山東分局批准成立張周市。原屬桓台縣第九區的張店,改為張周市第二區,中共桓台縣九區區委改為中共張周市二區區委。
1955年3月9日,淄博工礦特區改稱為淄博市,原張周市建制撤銷,張周市第二區改為淄博市張店區。
1955年4月25日,張店區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張店區的歷史從此掀開了新的篇章。
⑼ 黃河文化的歷史及經濟發展
黃河是一條地上河,有史以來,見於記載的決徙計一千五、六百次,其中較大改道26次。它曾向南奪淮入海,也曾向北自靜海東流。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在蘭考銅瓦廂決口而於1875年形成今道。因而,就地理角度而言的「黃河三角洲」,應指西起鄭州,東南至淮河口,東北至天津靜海這一大片扇形區。因黃河自泰沂山脈以南東流入海的歷史不是太久,而且人們講「河流三角洲開發」這一概念,也只是上世紀末葉的事,所以往往立足於河流現狀來界定「三角洲」,這一意義上的黃河三角洲就是狹義的「三角洲」了。若從文化角度而言,以生產生活類型、社會結構模式、風俗習慣特徵、文化心理心態等作為考量參數,黃河三角洲就主要是指由今濱州和東營及它們周邊地區那基本相似的地形地貌、基本相近的生態環境而孕育出的形態基本相同的傳統文化。這一地域文化的發展經過了孕育形成期、交流融會期、開發興盛期。一、黃河三角洲文化的孕育形成期由鄒平孫家遺址所見,至遲在距今8500年的史前期後李文化時代,黃河三角洲就出現了人類生活的足跡。大汶口文化時代至夏商,黃河三角洲故地逐步形成較多的民眾聚落。從文獻的角度考量,《左傳·昭公十七年》載郯子講述的其先祖少昊氏「以鳥名官」中,任司寇之職的爽鳩氏一族,即聚居在齊地北部。《左傳·昭公二十年》載:「齊侯至自田,晏子侍於遄台。……公曰:『古而無死,其樂若何?』晏子對曰:『古而無死,則古之樂也,君何得焉!昔爽鳩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後太公因之。古者無死,爽鳩氏之樂也,非君所願也。』」遄台,據《臨淄文物志》考,在今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西北部。晏子所雲,應指今臨淄及其周邊這一廣大地區。代爽鳩氏、季荝、逢伯陵居此地區的蒲姑氏之都城,《史記·齊太公世家》作「薄姑」,言曾為齊胡公所都。《水經注·濟水注》曰:「濟水又經薄姑城北。《後漢郡國志》曰:博昌縣有薄姑城。《地理書》曰:呂尚封於齊郡薄姑。薄姑故城在臨淄縣西北五十里,近濟水。」又,張守節《史記正義》引《括地誌》言「薄姑城,在青州博昌縣東北六十里」。博昌,原為齊故邑,在今博興縣南二十里;後幾度遷徙,唐時還治故址。那麼,古之爽鳩氏、季荝、逢伯陵、蒲姑氏所都,當在今博興一帶;但其勢力控制范圍應當比這大得多,大概包括今小清河中下游地區。杜預注《左傳·昭公二十年》文曾曰:「爽鳩氏,少昊氏之司寇也。季荝,虞夏諸侯。逢伯陵,殷諸侯,姜姓。蒲姑氏,殷周之間代逢公者。」基本勾畫了商周之交以前此一地域文化的發展序列。因此,可以說商周之交以前是黃河三角洲文化的孕育形成期。近幾十年的考古發掘也證明了在小清河中下游地區、小清河南北部都有大量史前文化遺存。如鄒平孫家遺址、章丘西河遺址、小荊山遺址、張店浮山驛遺址、章丘董東遺址、廣饒傅家遺址、五村遺址、鄒平丁公遺址、陽信的小韓遺址、桓台郇召遺址、齊家遺址等。也就是說,在齊人據有此地之前,在黃河三角洲中心區域的小清河中下游的鄒平、博興、廣饒、陽信等地,都形成了較大的人類聚落群,成為當時文明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據近幾十年來黃河三角洲的考古成果,可大致勾畫商周之交以前黃河三角洲文化的發展概況:與後李文化相應的有鄒平孫家文化、章丘西河文化等;與北辛文化相應的有張店浮山驛文化、章丘董東文化;與大汶口文化相應的有廣饒的傅家文化和五村文化、鄒平的丁公文化;與龍山文化相應的有鄒平鮑家文化、博興利城文化等。與岳石文化相應的出土遺址所展示的黃河三角洲早期文化聚落更多。由考古成果與上述文獻記載相互發明可見,商周之交前的黃河三角洲早期文化主要產生在今小清河中下游南北部:在史前傳說時代為爽鳩氏文化,在虞夏時代為季荝氏文化,在殷商時代為逢伯陵氏文化,在殷周之際為蒲姑氏文化;而後有周代的齊文化。這是黃河三角洲文化的孕育形成期。統而觀之,黃河三角洲文化孕育形成期的特點可以歸結為:(1)社會生產工具的製造水平並不落後於同時期的中原地區,陶器數量大於石器數量;(2)其居住中心自西向東轉移,由今章丘、鄒平逐漸向東、向北輻射發展到今廣饒、陽信、惠民、沾化等地,這與史前先民向退海地的開發有關;(3)有尚蚌和崇尚外飾的風氣,說明此地生活水平相對較高,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作支撐。二、黃河三角洲文化的交流融會期 自周秦至宋元為黃河三角洲文化的交流融會期,它大致又可分為如下三個發展階段。周初,姜太公受封於營丘,黃河三角洲故地被納入姜齊勢力范圍,黃河三角洲早期文化與這一地區的主流文化——齊文化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並且由於姜太公初封於齊時就執行「因其俗,簡其禮」的政策,採納土著文化的進步因素,因而建立在二者結合基礎上的黃河三角洲文化,既保持了較高的物質生產發展水平,又吸納了齊文化的革新、開放、包容精神,推動了當地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吸引了眾多周邊居民匯聚此地,開發經營,使得人口漸眾。《戰國策》卷29《燕策一》「燕王噲既立」章記齊王曾「令章子將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眾以伐燕」。既言「北地之眾」,就說明臨淄以北的黃河三角洲故地已有較為密集的人口,否則不會組織可隨「五都之兵」伐燕的「北地之眾」。密集的人口,使得人均可耕地面積日漸減少,必然會向退海之地開荒要糧;加之周邊地區民眾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斷遷徙到這一肥沃的退海之地求生存、求發展,就逐漸引發了「開發東部退海之地」這一黃河三角洲中後期物質文化生產的主旋律。與齊文化融合後,黃河三角洲文化獲得了更多的與其他地域主流文化交流的機會。魯地禮樂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諸種信條、齊地開放文化中的尚實求變精神、燕地尚賢文化中的禮賢下士思想、趙地俠義文化中的慷慨仗義之風,都對此時的黃河三角洲文化產生多重影響,使此地出現了諸多文化名人。如以《孫子兵法》名世而後輔佐吳王成就霸業的先秦兵家的代表人物孫武,如隱居於陵(今鄒平長白山)而絕齊楚聘相的「於陵學派」創始人田仲,如疾呼「義不帝秦」、又勸降聊城燕將而後隱居少海(今桓台花溝)的義士魯仲連等。在他們的思想學說中,體現出多種地域文化融合的印記。這一階段,是黃河三角洲文化與周邊地區文化主要是齊文化融合的階段。秦並六國,車同軌,書同文,在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實施一統政策;漢武帝獨尊儒術,漢成帝將儒家思想推行到民間,於是在思想文化層面也逐漸出現一統局面,從而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漢民族,形成以儒學為核心的漢民族文化,即我們今天所講的中華傳統文化。黃河三角洲文化也融合到中華傳統文化中來,不但在物質生產方面與中原地區有了更多交流,在思想文化層面也與中央文化逐步融合,像其他地域一樣,出現了諸多通經致用的經學名家。如從濟南人伏勝,到同郡人張生,到千乘(今廣饒)人歐陽和伯及同郡人倪寬,到歐陽和伯之子及曾孫高,形成了一個顯赫的今文《尚書》「歐陽學」傳經派別,對西漢學術乃至西漢政治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又如齊人轅固(今桓台縣田莊鎮轅固村有轅固冢)曾與竇太後辯論儒家道家優劣,著《齊詩傳》三卷傳世,是今文經學「齊《詩》學」的代表(均見《漢書·儒林傳》等);又如三國時樂安人孫炎,受學於東漢經學大家鄭康成之門人,人稱「東州大儒」,曾力駁王肅《聖證論》對鄭玄經學之諷。這些著名人物的出現,表現出此時的黃河三角洲文化具有與中央王朝文化更多的趨同性。這一階段,是黃河三角洲文化與中央文化即漢文化融合的階段。魏晉南北朝時期,北地多乾旱,使得北方游牧民族不斷南下,出現了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運動。此時的黃河三角洲地區不但經歷了空前的戰亂,也承受了游牧文化的沖擊。特別是鋪天蓋地而來的佛教文化,適應了亂世人們尋求精神寄託的需要,在黃河三角洲獲得大發展,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據不完全統計,黃河三角洲在北朝時期的寺院就有近20座。黃河三角洲地區發現的佛教造像,至今尚有北魏太和二年(478年)王上造釋迦多寶瓶坐像等銅佛教造像20餘尊,有北魏孝昌三年(527年)所造石佛教造像15尊。這一階段,是黃河三角洲文化與外來的游牧文化和佛教文化融合的階段。經過這三個階段的文化融合,黃河三角洲文化匯入漢民族文化發展的洪流,在廣納博採中原文化主要是經學文化以及外來的游牧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基礎上,黃河三角洲文化呈現出斑斕豐富的色彩。三、黃河三角洲文化的開發興盛期 明清以降為黃河三角洲文化的開發興盛期。宋代起,中國文化中心南移,北方政治動盪,戰亂不已。至元末明初,由於元軍與紅巾軍在魯北展開拉鋸戰,尤其是燕王朱棣歷時四年的「靖難」戰火,使得黃河三角洲地區生靈塗炭,社會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文化受到嚴重摧殘。為了改變土地荒蕪、少人耕種的狀況,洪武、永樂年間,明政府從山西洪洞、河北棗強等地大規模移民至黃河三角洲。據《山東省地名志》及各縣市史志、族譜、碑刻提供的資料,三角洲絕大多數村莊為明初立村。明初大規模的移民充實了該區域的人口,使得黃河三角洲的農業經濟逐步繁榮起來。清末民初,黃河三角洲又出現了第二次移民高潮,魯西南之曹州、嘉祥、巨野、汶上等縣水旱災民多遷至今墾利、利津、沾化沿海墾荒種地、下海捕魚。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開發建設,山東省政府有組織、有計劃地向黃河三角洲東北部移民,大規模的移民有6次,以墾利縣為主。新移民的流入,使黃河三角洲文化出現兩大新特點:在物質文化方面,墾荒種田成為社會生產的主旋律;在精神文化方面,民間向學蔚然成風,出現了較多文化望族。由於歷代移民的勤力開墾,黃河三角洲經濟漸次得以恢復,文化教育隨之發展繁榮,各縣均設立學校。明中葉起,黃河三角洲各縣學及官辦書院林立,民間所辦的書院、私塾、村塾、義學星羅棋布。以鄒平縣為例,僅清代恢復、創辦的書院就有伏生書院、范公書院、長白書院等8處,黃河三角洲一時人才濟濟。有清一代,僅鄒平縣就有68人登進士第,中舉者更達252人。這樣的文化氛圍,造就了明清時期一大批譽滿府縣乃至全國的文化名人。他們多父子兄弟傳學,形成文化望族。如曾引領清代詩壇學壇的新城(今桓台)王士禛父子兄弟,如明清時期「一門十二進士」的濱城杜氏家族等等。這諸多文化望族的出現,是黃河三角洲精神文化繼春秋戰國後再度繁榮的主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