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陽古城遺址
Ⅰ 保定上谷八景指的是哪裡
上谷八景即:
【市閣凌霄】【奎樓應宿】【橫翠朝暉】【漣漪夏艷】【東皋回春雨】【西剎秋濤】【雞水答環清】【狼山競秀】
上谷,又稱上谷郡,現懷來縣大古城村北約1000米處,還殘存著古城遺址--古稱沮陽,又稱造陽,這是古上谷郡的郡治城所在地。自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把河北中北部改為上谷郡,保定位於其中。後來人們就把保定稱為上谷。上谷八景,就是保定八景。對於保定八景,很可惜現如今八景之中已所剩無幾,對於想了解保定悠久歷史文化、直觀保定輝煌過去的人們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Ⅱ 請問沈陽最早建城時間是什麼年代叫什麼
最早建城的時間是公元前30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就是戰國七雄那個時期,應該屬於燕國的一個重鎮,最早的城名應該是「侯城」
Ⅲ 古時上谷指現在哪裡
上谷,又稱上谷郡,在懷來縣大古城村北約1000米處,還殘存著古城遺址-回-古稱沮陽,又稱答造陽,這是古上谷郡的郡治城所在地。
上谷郡始建於戰國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因建在大山谷上邊而得名。當時,燕昭王派曾在東胡做人質歸來的大將秦開擊敗東胡,使東胡北退千餘里,將燕國的北部疆土拓展至遼東。其後,沿北部邊界修築長城,置上谷、漁陽(治今北京密雲一帶)、遼東(治今遼陽市)、遼西(治今遼寧義縣西)、右北平(治今內蒙古寧城縣)五郡,上谷郡是燕國北疆西部第一郡。
上谷郡為燕國北長城的起點。其地北以燕山屏障沙漠,南擁軍都俯視中原,東扼居庸鎖鑰之險,西有小五台山與代郡毗鄰,匯桑乾、洋河、永定、媯河四河之水,踞桑洋盆地之川。所轄范圍大致包括今張家口市懷來縣、宣化縣、涿鹿縣、赤城縣、沽源縣以及北京延慶縣等地。
Ⅳ 如何尋找候城
遼東郡郡治襄平,在今遼寧遼陽市老城區,轄區從醫巫閭山以東直至朝鮮半島北部,包括整個遼東半島。所以,從燕設五郡開始,沈陽地區就屬於遼東郡管轄。但是,沈陽歸遼東郡哪個縣管轄?縣城在哪裡?沈陽城始建於哪一年?由於缺少文獻記載,使這些重要問題長期以來沒有得到解決。
瀋河區熱鬧路戰國墓出土陶壺與陶瓮
候城在哪裡《漢書·地理志》記載:「遼東郡(秦置,屬幽州),戶五萬五千九百七十三,口二十七萬二千五百三十九。縣十八:
襄平、新昌、無慮(西部都尉治)、望平、房、候城(中部都尉治)、遼隊、遼陽、險瀆、居就、高顯、安市、武次(東部都尉治)、平郭、西安平、文、番汗、沓氏。」這是遼東郡屬縣的最早記載。清代以來,許多研究歷史地理的學者,多將候城推定在今天的沈陽附近,或定在沈陽北,或定在沈陽南,也有人認為就在沈陽市內。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將候城標注在沈陽市東南二十里古城子。但這些都是一種推測,因為歷史並沒有記載候城的准確位置。所以,關於這個問題的解決, 只能寄希望於考古資料。1958 年和1980年,在沈陽市瀋河區熱鬧路和大東區新光機械廠倉庫院內都發現了典型的戰國墓葬,在沈陽市內和郊區多處出土了大量戰國刀幣、布幣窖藏,證明戰國時期,沈陽附近已經有人類居住。1971年和1975年,先後在沈陽故宮大政殿前和盛京路北側的沈陽市公安局瀋河分局院內發現了從戰國到清代的大型遺址。揭露面積分別為500 平方米和1000平方米。文化層厚達6米以上,最下面是戰國、秦漢文化層,往上依次為遼金文化層、元明清文化層。這6米多的文化層就像一部凝固的史書,一頁一頁記載著沈陽城發展和變遷的歷史。在最下面的戰國、秦漢文化層中,發現大型建築台基一處,夯築堅實,平面呈凸字形。出土大批戰國晚期的繩紋板瓦、筒瓦以及漢代的「千秋萬歲」瓦當等建築構件,還有陶器、錢幣等生活用品。另外,還發現古井兩口,一口用青磚砌成井壁,另一口用十五節釉陶井圈上下套接而成。
井底發現的遺物有井架和殘破的陶罐。出土的錢幣有秦半兩、漢五銖、王莽貨泉等。在古井附近,發現一隻陶罐,裡面裝有一千多枚小銅錢,原來是用繩子穿系著,盤置罐中,發現時已銹結成一大塊。
錢幣的面文為陽文「一化」,這是戰國晚期的燕國流通貨幣。大型夯土台基顯然不是一般民居,而是官府一類的大型建築的基址,「千秋萬歲」瓦當更是官署上才有的構件。這一重要發現為考察沈陽城的歷史提供了重要資料,有人認為這可能就是候城遺址。但當時並沒有發現城牆的遺跡。
沈陽市公安局瀋河分局院內出土的漢代井圈
沈陽故宮院內出土的戰國陶撲滿(儲蓄罐)
宮後里城牆遺址發掘現場
1993年3月,在沈陽故宮北牆外的宮後里修建東亞廣場時,發現了一段古城牆。城牆東西走向,黃土夯築,最高處殘高二米以上,夯層每層厚十三厘米左右,夯窩密集,清晰可見。從遺跡和出土文物可以確定,這段城牆經過三次修築,始築於戰國晚期,漢魏時又先後兩次補修。在城牆的北側,還發現了當年的護城河遺跡,可知這段城牆屬於古城的北牆。在城牆內外,還發現了大量戰國、漢代板瓦、筒瓦等建築構件和瓮、釜、甑、豆等陶器殘片,還有半兩、五銖等錢幣以及銅箭鏃、木箭桿等兵器,這說明當時城內曾有大量的軍隊駐守。可惜,由於工程時間緊迫,沒有允許考古工作者做充分的發掘,只是搶救性地清理了古城的北牆西段和西北角拐彎部分約一百七十餘米。而且,這段可以作為沈陽城歷史見證的重要遺跡也沒有保留下來,已經被永久地壓在東亞廣場(今興隆大家庭) 下面了。
這段城牆的發現意義重大,它為沈陽城找到了根,解決了多年來沒有解決的沈陽城的始源問題。考古的第一手資料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沈陽城最早建於戰國,而且城的位置就在沈陽老城區。沈陽故宮和沈陽市公安局瀋河分局都發現了戰國秦漢的文化層,說明當時這些地方都屬於城內。據此推測,戰國、秦漢時沈陽城的南牆應在盛京路以南,東牆應在瀋河分局以東。這樣算來,城的規模可能在每邊二百米左右。而瀋河區熱鬧路熱愛里、大東區新光機械廠倉庫院內發現的戰國墓,其墓主都是城內的居民。這些戰國墓, 無論形制還是隨葬品,都與河北燕下都等地出土的戰國墓相同,說明這些居民應該都是從燕國內地遷來的。
宮後里城牆遺址西北角夯土層
候城始建於何時沈陽老城區的古城址發現後,學術界比較一致地認為,這座古城就是候城縣城。但是,候城縣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意見不一。一種意見是候城始建於戰國,另一種意見認為候城縣始見於《漢書·地理志》,在此之前未見候城縣之名,所以,候城縣應當始建於西漢。戰國和秦在東北地區只設置了五郡,郡下面尚沒有屬縣。這後一說法實際是不對的。《史記》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記載,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燕王盧綰反,勃以相國代樊噲將,擊下薊,……破綰軍上蘭,復擊破綰軍沮陽,追至長城。定上谷十一縣,右北平十六縣,遼西、遼東二十九縣,漁陽二十二縣。……勃既定燕而歸,高祖已崩矣。」這里記載周勃「定」上谷等五郡各若干縣,是平定的意思,不是建立的意思。這就證明,五郡下面這些屬縣在公元前195年以前已經設立了。這里說的「 遼西、遼東二十九縣」, 與《漢書·地理志》所記載的遼西郡十四縣、遼東郡十八縣只少三個縣。在遼東十八縣中,候城排在第六,所以,公元前195年前,已有候城的建置是沒有疑義的。那麼,遼東郡的這些縣會不會是漢高祖在公元前195年以前設置的呢?這從秦末漢初遼東的形勢來看也是不可能的。在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前後,遼東地區一直處於割據紛爭局面。公元前209年,韓廣被燕人擁立為燕王,控制遼東。公元前206 年,項羽封韓廣為遼東王,封原燕將臧荼為燕王。不久,臧荼殺韓廣兼並其地。劉邦為了拉攏臧荼,也承認他為燕王。公元前202年,劉邦擊潰項羽後,臧荼立即叛漢,出兵與劉邦爭奪天下。劉邦親率太尉盧綰擊敗臧荼,封盧綰為燕王。
公元前195年,燕王盧綰又反叛,周勃又來遼東平叛定燕。事實上,漢朝的勢力直接控制遼東,最早也只能從周勃定燕之後算起。而在此之前,遼東早已設縣。所以,遼東等五郡設縣,不是從漢代開始的。
沈陽市公安局瀋河分局院內出土的戰國板瓦
宮後里出土的戰國繩紋半瓦當和饕餮紋半瓦當殘件
那麼,遼東等五郡下面的縣是不是秦朝設置的呢?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 滅燕,二十六年(前221年) 滅齊,統一中國,採納廷尉李斯的建議,不搞分封制,天下「皆為郡縣」,分全國為三十六郡。由前面引述的《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可知,在秦時,遼東、遼西已設二十九個縣。但這些縣是燕設還是秦設,史無明文。不過,《戰國策·秦策一》記載,燕國的上谷郡已有三十六縣。另外,《資治通鑒·周紀三·赧王上》記載,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率兵伐齊,「燕師乘勝長驅,齊城皆望風奔潰」,「六月之間,下齊七十餘城,皆為郡縣」。齊國是戰國時代沒有實行郡縣制度的國家,樂毅「下齊七十餘城,皆為郡縣」,就是把燕國所實行的郡縣制度推行到了齊地。這就反證,燕國在奪取遼東等五郡後,在如此廣大的區域內,不可能只設五郡而不設縣。也就是說,秦朝在東北地區設置的郡縣,可能是沿襲燕國之舊制而來的。著名的歷史學家金毓黻在《東北通史》中就說過:「實則,戰國之世,各國多設郡縣,而燕設遼東、遼西二郡更有明文,秦於東北之地,不過仍燕之舊貫耳。」現在,地下考古資料又證明,在戰國時期,沈陽老城區已有城池存在。所以,候城始設於戰國時期,也就是秦開設置遼東郡的同時,它的上限在公元前300年。這不但有文獻的根據,而且有考古資料的證明。
建平縣境內的燕秦長城遺址
候城釋義沈陽城初名候城,這個名稱在歷史上存在了幾百年。
當初為什麼叫候城?候,有守望、偵察的意思。在古代,長城邊塞上用來瞭望敵情的設施稱作「候」,又作「堠」,所以,又有「亭候」「候望」等名稱,皆取此義。「漢制,每塞要處,別築為城,置人鎮守,謂之候城,此即障也。」(《漢書·武帝本紀》顏師古注)「障者,塞上險要之處,往往修築,別置候望之人,所以自障蔽而伺敵也。」(《漢書·李陵傳》顏師古注) 從名稱來源可知,候城的修築,是與長城有密切關系的。最初,沈陽的候城可能就是長城塞上的一座障城,後升為縣城。
秦開北破東胡,東逐朝鮮之後,在設置五郡的同時,又修築了長城以拒胡。但這道長城在什麼位置,走向如何,卻沒有明確的記載。
司馬遷關於燕長城的記載也只有「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寥寥十幾個字而已。造陽,即燕上谷郡治,漢代稱沮陽,地在今河北省懷來縣東南十公里大古城子;襄平,遼東郡治,遺址在遼寧省遼陽市舊城。司馬遷所說「自造陽至襄平」,不是指長城從造陽城到襄平城,而是以造陽和襄平代表上谷郡和遼東郡。也就是說,燕長城的西端起點應在上谷郡的西部邊界,東端起點應在遼東郡的東部邊界。考古工作者經過近幾十年的調查,已經基本搞清了上谷、漁陽、右北平和遼西四郡的燕長城的走向和結構,但遼東地區卻始終沒有發現長城的准確遺跡。遼西的南北兩道燕秦長城從朝陽地區到阜新後,即無蹤跡可尋。長城再從阜新向遼東的走向和結構,現在還沒有從考古學上得到確認。過去有種觀點認為,遼東長城從阜新來,然後「經彰武、法庫、鐵嶺、開原一帶,跨越遼河,再折而東南,經新賓、寬甸,向東直至當時國界」。如果是這樣走向的話,沈陽就離長城比較遠。近年來,考古發現的一些新線索暗示,長城可能離沈陽不會那樣遠。如,與沈陽比鄰的鐵嶺新檯子鎮邱家台磚場在取土時發現一大型遺址,出土大量燕、秦、漢時期遺物,包括大批燕國明刀錢。這很可能是長城附近一個頗具規模的居住址,也可能是一座城址。在沈陽市東陵區高坎鎮沿渾河北岸一帶發現了幾處漢代烽火台,當地村民過去在平地時,曾在有些漢代烽火台上發現過戰國的刀幣,說明這些烽火台很可能早到戰國時期。另外,在沈陽新樂遺址附近,也發現一座烽火台,經考古工作者發掘,證明始建於戰國時期。
另外,在沈陽北部和東部郊區,還有許多與烽火台有關的地名,如「大檯子」「二檯子」「三檯子」,原來都可能有這個時期的烽火台。在一些明代烽火台附近常常發現戰國的貨幣,很可能這些明代烽火台利用了早期的烽火台。根據這些發現,有人提出,燕秦長城很可能是從法庫縣葉茂台一帶向東南來,經鐵嶺南,然後向南,在沈陽北部轉向東,沿渾河進入撫順境內。
瀋河區濱河路漢墓出土陶俑
20世紀80年代以來,撫順市博物館在撫順境內的渾河及其支流蘇子河沿岸一百五十公里的范圍內發現了五十餘座漢代的烽火台。在這些烽火台上和台周十幾米或幾十米方圓內,普遍發現有漢代遺物,常見的有繩紋板瓦、簡瓦和各種陶制器皿,有時還可採集到鐵農具和兵器。考古學家孫宋道先生經過研究,認為這些烽火台就是漢代遼東長城的列燧遺跡。如果上述這些論斷能夠成立,戰國燕長城確實是從沈陽境內通過的話,候城一名的來源就比較好解釋了。
候城位於遼東郡首府襄平北六十公里的渾河北岸,臨近長城,確有瞭望敵情、守護邊境的作用。西漢時,候城又成為中部都尉治,負責遼東郡中部一線的長城防衛。可見,候城最初的設置主要在於軍事方面,但由於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縣一級建置,成了一個地區的政治中心,這就為它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Ⅳ 古代上谷在那
上谷,又稱上谷郡,在懷來縣大古城村北約1000米處,還殘存著古城遺址--古稱沮陽,又稱造陽,這是古上谷郡的郡治城所在地。
Ⅵ 懷來的歷史
現在的懷來縣,歷史上曾稱之為沮陽、懷戎。公元916年,遼太祖建置州縣統治,改懷戎為懷來,這是懷來作為地域名稱之始。「懷戎」和「懷來」均有安撫北方少數民族,使之臣服、照順之意。可見懷來、涿鹿一帶古代是少數民族聚居地,也是拱衛故都、捍衛邊陲的戰略要地。中國有系統的歷史,一般認為從黃帝開始。相傳遠古時期,黃帝在阪泉(原懷來城東)之野與炎帝部落三度交戰,克服了炎帝。後來炎黃兩族聯合起來共同在黃河流域長期生活下來,構成了以後華夏族的主幹。
現今懷來有行政區劃是經過兩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不斷演變而成的。
歷代區劃沿革
以郡縣制劃分政區,形成了春秋時期。周武王封昭公於燕,燕高上谷郡,郡治(治,指行政官署所在地)在造陽,即今懷來縣大古城遺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第十五郡便是上谷郡,懷來屬上谷郡沮陽縣。上谷郡治設地沮陽。
漢代,上谷郡治仍在沮陽,轄十五個縣。今懷來地域且居、泉上、沮陽三縣。太守為郡的最高長官,漢代飛將軍李廣、大將軍霍去病曾任上谷郡太守。
魏、晉、南北朝時期,全國政區變動頻繁,但其制度基本沿襲漢代。到北齊時,在今涿鹿保岱設置了懷戎縣,今懷來縣地屬懷戎縣。
唐初,改郡為州,懷來屬北燕州。貞觀八年改燕州為媯州。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今懷來屬河北道(道,是政區單位)媯州懷戎縣,州治設在懷來舊城。
五代十國前期,懷來仍屬懷戎縣。公元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塘割燕雲十六州賄賂契丹,勾結契丹滅掉後唐,建立後晉。從此今延慶、懷來、宣化、大同一帶為契丹遼地。
遼金時期,地方行政區為道、府(亦稱州、軍)、縣三級制。公元916年,遼太祖襲可汗州,改懷戎為懷來。屬可汗州清平軍懷來縣,州、縣治均在舊懷來城。
宋朝雍熙四年分河北為東西兩路,懷來為東路。
明代中期,正統十四年,在今懷來境內土木堡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 1451年明王朝為了加強懷來的軍事防禦,修建了沙城堡城、新保安城、土木堡城、愉林堡城。
清代,全國設十八個省,省下設府、州、廳、縣。懷來、新保安兩衛都屬直隸省宣化府,為東路。康熙三十二年,懷來改衛為縣,保安、土木、榆林並入懷來縣,屬宣化府。
民國十八年,懷來縣同今張家口市壩下諸縣一並劃歸察哈爾省。民國二十四年,懷來縣轄6個區,6個鎮,284個村。
一九三七年蘆溝橋事變後,日偽統治下的懷來縣屬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宣化省。轄6區6鎮19個行政村。
一九三七年十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派張湘軍等同志率領一支獨立游擊隊來到懷來、涿鹿交界地開展抗日游擊活動,並逐漸在日寇統治薄弱的東南、西南、東北各邊界地區先後建立了宣涿懷、懷涿懷、昌(昌平)宛(宛平)懷、龍(龍關)延(延慶)懷聯合縣。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日軍宣布投降,八月二十二日我軍收復懷來城,全縣光復。中共冀察區平北地委決定撤銷懷宣聯合縣,恢復懷來縣建制,中共懷來縣委、縣政府駐沙城鎮。
一九四六年十月,國民黨反動軍隊向懷來縣進攻,中共懷來縣委、縣政府撤離沙城,轉點到南北兩山,堅持對敵斗爭。一九四七年十一月,根據對敵斗爭的需要,成立了龍宣懷聯合縣,屬平北地區。
一九四八年底,懷來縣獲得第二次解放,恢復懷來縣制,隸屬察哈爾省冀察地委、專署領導。中共懷來縣委、縣政府設在懷來城。
一九五一年五月,因建官廳水庫,懷來城被淹,縣委、縣政府遷址沙城。
一九五二年,懷來縣劃歸河北省張家口地區管轄。全縣轄懷來、沙城、新保安三個鎮,七個區。
一九五三年六月,全縣進行劃鄉工作,七個區高65個鄉,轄287個行政村。一九五六年又撤區並鄉將全縣65個鄉合並為31個鄉,轄272個行政村。
一九五八年,全縣實行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管理體制,廢除了鄉(鎮)村制,實行社隊制。同年十月,懷來、涿鹿兩縣合並,統稱懷來縣。
一九五九年五月,撤銷張家口專區,改為張家口市,懷來縣屬之。
一九六一年四月,懷、涿兩縣分設,懷來縣又恢復原制。五月,張家口專區與張家口市分設,懷來縣屬張家口專區所轄,下設28個公社。
一九八四年,全縣撤銷社隊制,改建鄉村制。撤銷28個人民公社,279個生產大隊,設置沙城、新保安、官廳3個鎮,25個鄉,279個行政村。
一九八五年五月,恢復建立王家樓回族鄉。
一九九一年十月,東花園鄉撤鄉建鎮。
一九九三年六月,張家口地區行署撤銷,實行地市合並,懷來縣隸屬張家口市。
一九九六年,為適應經濟發展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需要,懷來縣合並鄉鎮,全縣設沙城、新保安、官廳、東花園4個鎮,13個鄉,279個行政村 。
二000年十月一日縣政府又將北辛堡、桑園兩鄉撤鄉建鎮,使我縣增為六個鎮。
Ⅶ 請問哪位大哥知道河北省懷來縣文物古跡的情況,有哪些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哪些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謝謝!
懷來縣歷史悠久,文物古跡分布甚廣,至今留存著許多歷史文化遺產及革命紀念專地、紀念物。
省級屬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燕長城、明長城、鎮邊城、馬戰遺址、北辛堡墓群。
縣級文物有:大古城(沮陽)城址、鎮邊城舊城、存瑞鎮南山堡村董存瑞烈士紀念館等20處。
此外,還有秦上谷郡遺址、北魏時期的古崖居、明代土木之變顯忠祠、新保安戰役遺址。
2000年6月國務院公布雞鳴驛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雞鳴驛城是國內現存最大、保存最好、功能最完備的騎路驛城。2003年9月,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向全世界公布了2004年100所瀕危遺產名單,其中中國5處,雞鳴驛城被列為第一。
Ⅷ 上谷的沮陽遺址
上谷郡沮陽古城址抄在懷來縣襲大古城村北約1000米處,由大、小相連的兩個土城組成,這種構築特點與易縣燕下都十分相近,證明是屬於同一歷史時代、同一文化類型的建築。大城的北牆和西牆已沒入官廳水庫,只有東城牆和南城牆斷斷續續地部分遺留,城址殘存面積45萬平方米。小城位於大城東南隅外側,與大城合牆並列,殘存著五段城垣,土質堅實,平面近梯形,城址面積約14.2萬平方米。在上谷郡遺址採集到的遺物有陶器、銅器、鐵器、骨器和石器等。根據考古學知識對這些標本進行時代分期,發現屬於戰國時期的陶器殘片占陶器總量的絕大多數,屬於秦漢時期的次之,屬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較少,遼代以後的極為少見。由此可證實,該城址最為繁榮的時期在戰國中、晚期至秦漢時期。南北朝時期較為蕭條冷落,隋唐時已淪為一般村落,遼代以後已逐漸被廢棄。
Ⅸ 古代的上谷郡指哪
上谷,又稱上谷郡,現懷來縣大古城村北約1000米處,還殘存著古城遺址--古稱沮陽,又稱造陽,這是古上谷郡的郡治城所在地。
Ⅹ 請問漢朝時的:雁門、上郡、代郡、雲中、漁陽、上谷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1、雁門:今位於山西代縣,所在地在山陰縣廣武城南的咽喉要道上,高為15米左右,特點是東西兩翼,山巒起伏。
2、上郡:今綏德縣,秦惠王十年(前328年)魏獻上郡15縣於秦,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在膚施縣。西漢、東漢時沿置,郡治未變。漢靈帝末,因羌胡大擾而遷徙,曹魏時與其他郡縣並為新興郡。
3、代郡:
(1)西漢時:今河北省蔚縣代王城,不久為代郡,郡治桑乾縣,轄代、桑乾、道人、當城、高柳、馬城、班氏,延陵,且如、平邑、陽原、東安陽、參合、平舒、靈丘、廣昌、鹵城等縣。
(2)東漢時:在今山西陽高縣西北。轄代、當城、平舒、桑乾、北平邑、東安陽、馬城、班氏、道人、靈丘、狋示等縣。
4、雲中郡: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西漢時期,將雲中郡劃分為雲中郡和定襄郡。東漢時期,又重新設置了雲中郡。
5、漁陽:今天津市武清區泗村店鎮舊縣村。歷兩漢、三國、西晉、南北朝至北魏,漁陽郡始徙治雍奴
6、上谷郡: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小南辛堡鎮大古城村(清史誤將古上谷郡郡治認為在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故至今在宣化城中屹立有古上谷郡的牌坊),因建在大山谷上邊而得名。
(10)沮陽古城遺址擴展閱讀:
上谷郡的歷史沿革: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上谷郡亦名列其中。郡設郡守,也稱郡將,本為武官,後漸為地方行政長官。漢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改稱太守,太守之下設郡丞和郡尉,分管民事和軍事。漢代飛將軍李廣就曾任上谷郡太守。
秦漢時期,上谷郡下轄十六個縣(漢棄斗辟縣後為十五個)。三國曹魏時郡治曾移至居庸,大古城仍為沮陽縣治所;西晉時上谷郡治又遷回沮陽。
五胡十六國中的後趙、前燕、前秦、後燕諸朝,上谷郡轄地范圍雖幾經變化,但郡治城卻一直沿用。南北朝時期,北魏改上谷郡為平原郡,仍與沮陽縣同治。北魏以後上谷郡與沮陽縣從記載中消失。
據史料記載:
北魏末年,北方六鎮爆發了聲勢浩大的邊民起義,特別是孝明帝正光六年(525年),柔玄鎮人杜洛周發動的上谷郡農民起義,以「真王」為年號,攻克燕州(今涿鹿),並一路南下,先後佔領涿州、定州。
上谷郡城很有可能毀於這次農民起義的戰火,以致廢棄。由此推算,上谷郡城自戰國燕昭王時始設,一直到北魏後廢棄,共經七個大的歷史時期,10個封建王朝,歷808年。
上谷郡治城廢棄已近1480年,戰火創傷、歲月磨蝕、河流改道、沖刷淹沒,已使城址殘缺不全。但根據保留下來的斷壁殘垣以及文物考古的結果,我們仍就能想像出上谷郡當年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