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文獻
㈠ 德江縣扶陽古城遺址的文獻記載
據史料記載:扶陽縣建於隋朝仁壽四年(公元年),初屬庸州、後屬思州,唐宋屬費州,廢於宋代。
《通典》卷第一百八十三頁載:「扶陽在扶水之北。」
《元和郡縣圖志》載:「扶陽縣,中下。東南至州(費州)八十五里。武德置,屬思州,貞觀四年屬費州。」
《舊唐書》載:「扶陽。隋仁壽四年庸州刺史奏置,以扶陽水為名。」
《新唐書》載:「費州涪川郡,下。貞觀四年析思州之涪川、扶陽,開南蠻置。土貢:蠟。戶四百二十九,口二千六百九。縣四:涪川,(中下。武德四年析務川置。貞觀四年以黔州之相永、萬資隸費州,十一年省。)扶陽,(中下。)多田,(中下。武德四年置,隸思州,貞觀元年隸務州,八年來屬。)城樂。(中下。武德四年招慰生獠置,隸思州,貞觀元年隸務州,八年來屬。)」
嘉靖《思南府志》載:「廢扶陽縣。 《元志》雲,在府西北八十里。隋於扶水之北置縣,屬庸州。唐屬費州,宋廢。」
《中國古代地名大辭典》載:「扶陽縣,隋置,唐初因之,後廢。故治在今貴州思南縣西北八十五里」。
此外, 《舊五代史》 、 《太平寰宇記》 、《輿地紀勝》 、 《武經總要》 、 《讀史方輿紀要》 、 《貴州通志》 、 《貴州古代史》等史籍均有扶陽縣的記載。
《元和郡縣圖志》記載扶陽縣城距離東南方的「州」城八十五里,(該「州城」指思州呢還是費州?)扶陽縣在歷史上隸屬於思州只有短暫幾年時間,自貞觀四年(公元630年)至宋廢一直隸屬於費州。李吉甫所指「州」應為費州無疑。費州城址在今德江縣潮砥鎮官宅村(見德江縣志)。「東南至州八十五里」,即扶陽縣城在費州城的西北方八十五里。按費州城西北方官路八十五唐里(1唐里等於180丈,1丈合今制307厘米)測算,該城址在今煎茶鎮到合興鄉一帶。嘉靖《思南府志》說扶陽縣城位於思南府城的的西北方,相距八十里。按思南府城西北方官路八十明裡(明代1里為180丈,1丈合今制326厘米)測算,該城址在今合興鄉一帶。
德江扶陽古城遺址
查看《中國古代地圖集》 ,扶陽縣城的圖標位置,處於今煎茶鎮至合興鄉一帶。
以上史料指出了扶陽城址所在的大體范圍,那麼,城址的具體地點在哪裡呢?
《舊唐書》說扶陽縣城「以扶陽水為名」, 《通典》和嘉靖《思南府志》明確指出扶陽縣城在「扶水北」.「扶水之北」。只要在煎茶鎮至合興鄉一帶先找到名「扶陽水」或「扶水」的河流,再從「扶水」的北面去找尋遺址,答案就會找到。
遍察煎茶鎮至合興鄉地境,只有合興鄉朝陽村有一河流舊稱「扶水河」,亦名「浮水河」,在河流北面一個名叫中寨的村寨,正好有一座古城遺址。據當地老人傳說,古城遺址舊稱「扶王城」,或稱「浮王城」「福王城」。這些稱謂也與「扶陽」諧音暗合。由此看來,合興鄉朝陽村中寨的古城遺址當是扶陽城址無疑了。
㈡ 哪個遺址的發現救活了 饒典 這個文獻
陶寺
㈢ 研究歷史時期是文獻記載更好還是遺址更好
應該還是文獻記載更好,文獻記載能夠建構出一個體系。
㈣ 關於遺址保護規劃的外文學術期刊文獻!!
㈤ 大溪文化的紅花套遺址證實了哪個文獻
1973年在大溪文化的紅花套遺址發現了兩處保存較好的地臼。這一考古發現,證實了《周易·系辟下》關於上古時代「斷木為杵,掘地為臼」的記載。
㈥ 關於西域古國的文獻資料
中國史籍中最早關於樓蘭王國的具體記載,見於《史記·大宛列傳》。根據記載,我們知道樓蘭是一個西域小國,建國於鹽澤邊上,有城郭,然而「兵弱易去」。這里的「鹽澤」,指的是羅布泊。到漢代史學家班固撰寫《漢書》時,樓蘭王國有1570戶人家,共14100口人,國都名「打泥」。《漢書》進一步介紹了樓蘭的生態環境:「地沙鹵少田,寄田仰谷分國。國出玉,多葭葦(蘆葦)、枝柳(紅柳)、胡桐(胡楊)、白草(芨芨)。民隨畜牧,逐水草。有驢馬,多駱駝。能作兵,與婼羌同。」
漢昭帝時,樓蘭改國名為部善,並請求朝廷駐軍伊循。昭帝便在伊循城置都尉,行屯田。從此樓蘭便成為中央政府控制西域的戰略支點。東漢時,樓蘭在絲綢之路上依然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東漢政府在樓蘭大規模屯田,開發樓蘭。此後直至魏晉累幾百年之久,樓蘭一直是內地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樞紐,再後來,樓蘭便很少見於史載,逐漸地神秘消失了。
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在位於亞洲北部,一向寂寞荒涼、杳無人跡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之中,不時地閃現出西方冒險家的匆匆身影。使得這片廣袤數萬里、一直湮沒無聞的區域,一時間為世人所矚目。沉寂在沙海之中千百年前的古代綠洲遺址,逐漸被這些探險者所發現,一隊隊行色匆匆的駝隊,打破了沉寂千年的大漠。
樓蘭古城遺址是全國重點丈物保護單位,位於東徑89°55′22″,北緯40°29′55″″,若羌縣境內羅布泊以西,北距孔雀河故道南岸16公里,東距羅布泊北岸28公里處,整個遺址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樓蘭佛塔和「三間房」成為樓蘭遺址的標志,古城遺址包括城區面積10.8萬平方米和東郊墓地MA、HB、周圍寺院民居遺址及樓蘭貴族墓。1901年3月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維吾爾向導奧爾得克的幫助下發現了樓蘭古城,從挖掘出上的佉盧文簡牘「kroraina」一詞推定古城原名樓蘭。歷史上,樓蘭是西漢時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張騫通西域後,樓蘭成為東西方交通的重要孔道。魏晉之時,西域長史駐樓蘭城,使之成為西域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古絲綢之路南、北兩道早些時候就從樓蘭分道。樓蘭城作為亞洲腹部的交通樞紐城鎮,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過重要作用。漢朝、匈奴和周圍一些游牧民族國家經常為爭奪樓蘭進行大規模戰爭。樓蘭被人們稱為「一塊緊張的世界史的紀念碑」。曾盛極一時的西域重鎮在公元3世紀後迅速地悄然退出歷史舞台,直到一千七百年後的今天,還保持著她「謝幕」時的姿態,令人恍忽覺得歷史就發生在昨天,這一切至今還是個沒有真正揭開的謎底。到了唐代,「樓蘭」就幾乎成了邊遠的代名詞。李白的《塞下曲》中就有「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的詩句。
樓蘭王國的歷史還遠不是一個樓蘭古城所能揭開的。根據孔雀河故道下游太陽墓地和小河 5號墓地出土的干屍,考古專家向人們揭示了樓蘭的歷史:上溯4000年左右的一段時期,樓蘭地區生活著一支以游牧為生的金發碧眼的原始歐洲人種,他們留下幾具干屍,就神秘地走了。其後的2000多年,樓蘭找不到一絲痕跡,史書中也沒有半點墨跡。漢一晉時期,樓蘭地區出現了蒙古人。這時的樓蘭演繹出農業文明,並以其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理位置,傳遞著東西方文明。而在晉代之後的1500年,樓蘭再次消失得無影無蹤,直到100年前,人們才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東緣,偶然看見了樓蘭殘破的城牆和佛塔。
有的學者認為:斯文·赫定發現的這個樓蘭古城既不是早期樓蘭王國的都城,更不是樓蘭改國名為鄯善後的國都(扌於)泥城,因為樓蘭古城碳 14測定的年代不早於東漢。斯坦因在黃文弼發現的土垠遺址西南不遠處發現了一座漢代古城(編號LE城),新疆考古研究所稱其「方城」,位於羅布泊北岸之西,鐵板河末流的河網地帶,「方城」距離樓蘭古城24公里,北京大學林梅村教授認為這是早期的樓蘭都城。
當時的樓蘭王國還是羅布泊附近一個半耕半牧的弱小國家,絲綢之路開通後,樓蘭成為中西交通的樞紐。由於樓蘭王安歸與匈奴勾結,不斷地在絲綢之路上劫殺漢使,漢朝大將軍霍光便派傅介子前往西域刺殺安歸。傅介子帶著刺客來到樓蘭,假稱要賞賜安歸金幣。安歸大喜,應邀與傅介子一起飲酒,傅介子有意灌醉安歸,將其扶到屏風後,命兩名刺客殺了安歸。左右王公貴族見狀紛紛逃散。傅介子立即召告樓蘭國民:「安歸王對漢朝犯下了死罪,天子派我來殺掉他,現在漢朝的部隊已趕到,改立在長安納為人質的安歸的弟弟尉屠焉為新國王。」傅介子斬下安歸的首級,派快馬送回長安,懸於長安未央宮北門下示眾。
平定樓蘭之亂後,漢昭帝即詔立尉屠焉為新王,並改樓蘭國名為鄯善,授予國印,賜宮女為妻及大批車馬和輜重。行別時尉屠焉對漢昭帝說:「我長期在長安居住,現在回去當國王,孤身一人,恐難服眾。而且前王子尚在,回去後恐被其仇殺。樓蘭國中有伊循城,那是一塊富饒美麗的綠洲,天子可派一名將領率部隊到那裡屯田積谷,也使臣有所依靠。」於是漢朝即派一名司馬,帶兵40人隨尉屠焉一起回西域。尉屠焉繼位後,於公元前77年將國都從羅布泊北岸的樓蘭故都(方城)遷到(扌於)泥城(今若羌縣城),漢朝在(扌於)泥城以東的伊循城(36團米蘭遺址)也設立了伊循都尉。此後樓蘭故都沒有再發展,估計只有原王室貴族仍居住在這里,從2003年樓蘭貴族墓的發掘,也說明了這一點。
東漢時期,班超的兒子班勇繼承父業任西域都護,派手下索勵率酒泉、敦煌兵千人到羅布泊屯田造房,並召集鄯善、焉耆、龜茲等國士兵各一千人在孔雀河下游攔河築壩,引水開荒,積粟百萬。由於孔雀河被攔,導至下游樓蘭故都水源斷絕而廢棄。屯田士卒在羅布泊西岸起「白屋」,建新城,逐漸形成了今天可看見的有「三間房」的樓蘭古城,並將此發展成為西域長史府治所。
2003年3月19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樓蘭考古隊在對樓蘭被盜墓葬進行清理時,發現了墓室中的壁畫。這座墓葬距LE方城約4公里,距離樓蘭古城24公里。墓室規模較大,前後室均繪壁畫,前室東壁所繪身著華麗服裝的男女人物形像,是墓主人高貴身份的顯示。專家否定了這是樓蘭「王陵」的說法,推測其為3世紀前後「城內一個貴族家族的合葬墓。
說法一:樓蘭消失於戰爭,公元五世紀後,樓蘭王國開始衰弱,北方強國入侵,樓蘭城破,後被遺棄。
說法二:樓蘭敗於乾旱缺水,生態惡化,上遊河水被截後改道,人們不得不離開樓蘭。樓蘭曾頒布過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環境保護法律。
說法三: 樓蘭的消失與羅布泊的南北游移有關, 斯文·赫定認為,羅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歐洲人種部落生活在樓蘭地區,1500多年前樓蘭再次進入繁榮時代,這都和羅布泊游移有直接關系。
說法四:樓蘭消失與絲綢之路北道的開辟有關。經過哈密(伊吾)、吐魯番的絲綢之路北道開通後,經過樓蘭的絲綢之路沙漠道被廢棄,樓蘭也隨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說法五:樓蘭被瘟疫疾病毀滅。一場從外地傳來的瘟疫,奪去了樓蘭城內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僥倖存活的人紛紛逃離樓蘭,遠避他鄉。
說法六:樓蘭被生物入侵打敗。一種從兩河流域傳入的螻蛄昆蟲,在樓蘭沒有天敵,生活在土中,能以樓蘭地區的白膏泥土為生,成群結隊地進入居民屋中,人們無法消滅它們,只得棄城而去。
樓蘭文明消亡的啟示
塔里木河下游科考隊在探尋古樓蘭如何消亡之謎時,深切地感受到了只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自身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專家分析發現,水源和樹木是羅布荒原上綠洲能夠存活的關鍵。樓蘭古城正建立在當時水系發達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並曾有水土滋養中長勢繁茂的胡楊樹供其取材建設。盡管更多學者指責樓蘭人不加控制的砍伐了樹木,毀掉了自己的生存根基,但科考隊通過本世紀初發現的琺櫨文和竹簡等文獻資料了解到,世界上最早的保護森林的法律正出自於這里。
從法令的嚴厲程度不難看出,保護已是刻不容緩,樹木與水源是唇齒相依的關系,沒了綠色的依託,綠洲變沙漠就是指日可待了。
樓蘭曾有積粟百萬、威服外國的壯舉,曾有狹制絲路、左右西域的輝煌,然而人類活動的加劇以及水系的變化和戰爭的破壞,使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最終導致樓蘭地區由綠洲變成了荒漠。成敗興衰之間的落差只能給後人留下未盡的思考,憑吊遠去的文明。
㈦ 二里頭遺址的文獻記載
根據眾多史料記載,夏都斟鄩的位置大致在伊洛平原地區,洛陽二里頭遺址的考古發掘也基本證實了這一點。 經碳14測定,二里頭遺址絕對年代,在約公元前1900年左右,相當於夏代,距今有4000多年的歷史,總面積為3.75平方公里,內有大型宮殿遺址。眾多考古學家認為,二里頭文化遺址就是夏代都城遺址,即夏斟鄩的所在地。
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今本《竹書紀年》又載:「仲康即帝位,據斟鄩。」
《括地誌》雲:「故鄩城在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蓋桀所居也。」
《史記·夏本紀》雲:「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羿即後羿,為東方夷族的一個首領,他乘太康無道、夏民怨憤,入居斟鄩,執政,拒太康於外。太康卒,扶仲康即王位,仍居斟鄩。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載:「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
《國語·周語上》載:「昔伊、洛竭,而夏亡。」
本著嚴謹的角度來看,夏朝以及其都城確實還未發現能證明自身的系統文字。但根據二里頭遺址范圍以及都城規模來看,其所在地區為上古三代中原王朝統治中心地區,其代表的王朝,若不是史書記載的夏朝,那是其他王朝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㈧ 如何在歷史研究中有效的利用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
歷史文獻(史部文獻)是文獻的一部分。是關於歷史方面的文字資料、言論資料、實物資料。我們一般把歷史研究中能運用的資料稱作「史料」,而史料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
<1>文字史料,如二十五史、甲骨文等。
<2>實物史料,象古跡遺址,古器物等。
<3>口傳史料,象民間流傳的英雄史詩、歷史傳說等。
面對如此浩繁的資料,人們已不在用「汗牛充棟」來形容其多了,而稱之為「資料爆炸」或「知識爆炸」或「文獻的海洋」。面對這一汪洋大海,你要想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不能或者不善檢索是絕然不行的。所以文獻檢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要培養自己的史學檢索意識:
①對歷史學科要有學習乃至研究的興趣,否則其它就根本談不上。此點不必多論。
②在合適的時期初步選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課題,這樣就可以根據需要檢索、搜集資料,並不斷感到研究的進展,保持旺盛的興趣。否則什麼都收集,什麼都不精不深,慢慢就會勞而無功,進而不果而終。
③要經常密切注意學術動態。平時注意積累,隔一段時間要翻看一下史學刊物,特別是動態刊物,掌握最新動態及研究成果。也免於積的過多。翻檢費時費力,而使興趣下降。
④要養成逛書店的習慣,通過逛書店了解史學著作情況,雖不一定都賣,但翻翻看看,也有益於了解動態。特別是關於史學書目,史學索引,史學動態之書,如有財力,最好買一些,個人用起來方便。
⑤上網瀏覽和檢索。
檢索工具類型:
1、書目,也稱目錄,它是將一批相關的圖書進行著錄並加以系統編排的一種揭示和報道文獻的工具。它們揭示的文獻內容包括書名、作者、卷冊、版本、價格及文獻所屬學科源流等。
2、索引,記錄和指引文獻事項或單元知識,並按一定系統組織起來的一種檢索工具類型。它的異稱很多,有的叫「通檢」,如顧頡剛的《尚書通檢》;有的叫「檢目」、有的叫「韻編」,這是中國式的叫法;還有兩種外文譯音叫法,一叫「引得」,是從英文「index」音譯而來,,二是借用了日文漢字「索引」(讀さくいん),為現在的通行叫法。
3、文摘,對文獻情報的高度濃縮,它是把很多篇文章的內容進行摘錄,並按照一定的分類法或主題法編排起來的一種檢索工具。
根據課題的要求,進行文獻檢索可分為三個步驟:
一、分析檢索命題
二、選擇檢索方法和檢索工具
(一)追溯法 :以你已經掌握到的某種文獻的作者在文獻末尾所附的參考文獻為線索逐一追蹤查找的方法。
(二)常用法:指的是利用專門的檢索工具來查找文獻的方法。
(三)分段法,也稱循環法:這是追溯法與常用法的綜合,就是先利用檢索工具查得一批文獻資料,再利用這些文獻資料所附的參考文獻追溯查找,並且可以分期、分段地交替進行,直到滿足要求為止。
三、確實檢索途徑和檢索標識
中文檢索工具的排檢方式大體有兩大類
一類按漢字字順排列,通常稱為字順法,包托形序法、號碼法和音序法三種。
另一類是按內容編排,稱標題法,包括分類法、主題法、時序法和地序法。
㈨ 有關中國宮殿的文獻
中國的宮殿
節選自李澤厚《美的歷程》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築亦然。它的體制、風貌大概始終沒有脫離先秦奠定下來的這個基礎規范。秦漢、唐宋、明清建築藝術基本保持了和延續著相當一致的美學風格。
這個藝術風格是什麼呢?簡單說來,仍是作為中國民族特點的實踐理性精神。
首先,各民族主要建築多半是供養神的廟堂,如希臘神廟殿、伊斯蘭建築、哥特式教堂等等。中國主要大都是宮殿建築,即供世上活著的君主們所居住的場所,大概從新石器時代的所謂"大房子"開始,中國的祭拜神靈即在現實生活緊相聯系的世間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脫離世俗生活的特別場所。自儒學替代宗教之後,在觀念、情感和儀式中,更進一步發展貫徹了這種神人同在的傾向。於是,不是孤立的、擺脫世俗生活、象徵超越人間的出世的宗教建築,而是入世的、與世間生活環境聯在一起的宮殿宗廟建築,成了中國建築的代表。從而,不是高聳入雲、指向神秘的上蒼觀念,而是平面鋪開,引向現實的人間聯想;不是可以使人產生某種恐懼感的異常空曠的內部空間,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內部空間組合;不是陰冷的石頭,而是暖和的木質,等等;構成中國建築的藝術特徵。在中國建築的空間意識中,不是去獲得某種神秘、緊張的靈魂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種明確、實用的觀念情調。正和中國繪畫理論所說,山水畫有"可望"、"可游"、"可居"種種,但"可游""可居"勝過"可望"、"可行"。中國建築也同樣體現了這一精神。即是說,它不重在強烈的刺激或認識,而重在生活情調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禮拜才去一次的靈魂的洗滌之處,而是能夠經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場所。在這里,建築的平面鋪開的有機群體,實際已把空間意識轉化為時間進程,就是說,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樣,人們突然一下被扔進一個巨大幽閉的空間中,感到渺小恐懼而祈求上帝的保護。相反,中國建築的平面縱深空間,使人慢慢游歷在一個復雜多樣樓台亭閣的不斷進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適和對環境的和諧。瞬間直觀把握的巨大空間感受,在這里變成長久漫遊的時間歷程。實用的、入世的、理智的、歷史的因素在這里占著明顯的優勢,從而排斥了反理性的狂迷意識。正是這種意識構成許多宗教建築的審美的基本特性徵。
中國的這種理性精神還表現在建築物嚴格對稱結構上,以展現嚴肅、方正、井井有條(理性)。所以,就單個建築來說,比起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建築來,它確乎相對低矮,比較平淡,應該承認遜色一籌。但就整體建築群說,它卻結構方正,逶迤交錯,氣勢雄渾。它不是以單個建築物的體狀形貌,而是以整體建築群的結構布局、制約配合而取勝。非常簡單的基本單位卻組成了復雜的群體結構,形成在嚴格對稱中仍有變化,在多樣變化中又保持統一的風貌。即使像萬里長城,雖然不可能有任何嚴格對稱之可言,但它的每段體制則是完全雷同的。它盤纏萬里,雖不算高大卻連綿於群山峻嶺之顛,像一條無盡的龍蛇在作永恆的飛舞。它在空間上的連續本身即展示了時間中的綿延,成了我們民族的偉大活力的象徵。
這種本質上是時間進程的流動美,在個體建築物的空間形式上,也同樣表現出來,這方面又顯示出線的藝術特徵,因為它是通過線來做到這一點的。中國木結構建築的屋頂形狀和裝飾,佔有重要地位,屋頂的曲線,向上微翹的飛檐(漢以後),使這個本應是異常沉重的往下壓的大帽,反而隨著線的曲折,顯示向上挺舉的飛動輕快,配以寬厚的正身和闊大的台基,使整個建築安定踏實而毫無頭重腳輕之感,體現出一種情理協調、舒適實用、有鮮明節奏感的效果,而不同於歐洲或伊斯蘭以及印度建築。就是由印度傳來的宗教性質的寶塔,正如同傳來的雕塑壁畫一樣,也終於中國化了。它不再是體積的任意堆積而繁復重累,也不是垂直一線上下同大,而表現為一級一級的異常明朗的數學整數式的節奏美。這使它便大不同於例如吳哥寺那種繁復堆積的美。如果拿相距不遠的西安大小雁塔來比,就可以發現,大雁塔更典型地表現出中國式的寶塔的美。那節奏異常單純而分明的層次,那每個層次之間的疏朗的、明顯的差異比例,與小雁塔各層次之間的差距小而近,上下渾如一體,不大相同。後者盡管也中國化了,但比較起來,恐怕更接近於異域的原本情調吧。同樣,如果拿一九六八年在北京發現的元代城門和人們熟悉的明代城門來比,這種民族建築的藝術特徵也很明顯。元代城門以其厚度薄而傾斜度略大的形象,便自然具有某種異國風味,例如它似乎有點近於伊斯蘭的城門。明代城門和城牆(特別像南京城的城牆)則相反,它厚實直立而更顯雄渾。盡管這些都已是後代的發展,但基本線索仍要追溯到先秦理性精神。
也由於是世間生活的宮殿建築,供享受游樂而不只供崇拜頂禮之用,從先秦起,中國建築便充滿了各種供人自由玩賞的精細的美術作品(繪畫、雕塑)。《論語》中有"山節藻 ","朽木不可雕也",從漢賦中也可以看出當時建築中繪畫雕刻的繁富。斗拱、飛檐的講究,門、窗形式的自由和多樣,鮮艷色彩的極力追求,"金鋪玉戶"、"重軒鏤檻"、"雕梁畫棟",是對它們的形容描述。延續到近代,也仍然如此。
中國宮殿
中國古代帝王所居的大型建築組群,是中國古代最
重要的建築類型。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以皇權為
中心的中央集權製得到充分發展,宮殿是封建思想意識
最集中的體現,在很多方面代表了傳統建築藝術的最高
水平。
河南偃師二里頭商代早期宮殿遺址是現知最早的宮
殿,以廊廡圍成院落,前沿建寬大院門,軸線後端為殿
堂。殿內劃分出開敞的前堂和封閉的後室,屋頂可能是
四阿重屋(即廡殿重檐)。整個院落建築在夯土地基上。
以後,院落組合和前堂後室(對於宮殿又可稱為前朝後
寢)成了長期延續的宮殿布局方式。
河南鄭州、湖北黃陂盤龍城和河南安陽殷墟有商代
中期和晚期宮殿遺址。盤龍城的朝、寢已可能分別設置
在前後相續的2座建築中,陝西岐山西周宮殿遺址,是一
座完整的兩進四合院,沿中軸線設置了屏(照壁)、門
屋、前堂和後室,左右廊廡圍合。據記載,東周的宮殿
布局是在宮外立雙闕,有5重大門及外朝、治朝和內朝3
座大殿。戰國時期高台建築盛行,燕國下都和趙國邯鄲
都是在中軸線上串連的一些高台上建築宮殿。秦國宮殿
在陝西咸陽北部高原的南沿,1號宮殿遺址居中,依塬作
基築台,台上構屋,經復原是二元式的闕形(見咸陽1號
宮殿)。秦始皇還在咸陽仿建六國宮殿,又在渭河以南
建阿房宮,規模十分巨大。西漢長安主要有未央、長樂、
建章諸宮,以未央宮為朝會宮殿,諸宮各有宮牆,主要
宮門處建雙闕,中軸一線布局規整對稱,其他地方比較
自由地布置園林池沼和次要建築,它們的規模都很宏大。
漢洛陽(北魏)城內有南北兩宮。秦漢的離宮苑囿也很
多,是中國宮殿建設的第1次高潮。曹魏鄴城宮殿集中在
城內北部,朝會正宮居中,東為寢居的東宮,西為銅雀
苑。但當時一般宮殿布局多取南北縱深的方式,大致是
在宮城內設前朝、後寢,宮城北常有苑囿。如南朝建康、
魏晉和北魏洛陽都是這樣。這個時期宮內的朝會部分還
流行過3座大殿呈品字形布局的方式。唐長安有3座宮殿,
即西內、東內和南內。西內以太極宮為朝會大宮,以凹
字形平面的宮闕為正門(承天門),內有太極殿,兩儀
殿兩重殿庭,即唐代的大朝、常朝和日朝,相當於周制
的天子三朝。兩儀殿以後還有甘露殿院庭。中軸線左右
各有對稱布置的一串院庭,安置宮內衙署,形成一片井
然有序的大面積組群。此外,宮內還有其他殿亭館閣共
36所。太極宮東連東宮,西連掖庭宮,分居太子和後妃。
東內即大明宮,在長安城外東北,大部面積已經發掘或
探測。朝會部分與太極宮相似,在丹鳳門內順置含元、
宣政和紫宸3座大殿為三朝,左右也各一路。含元殿及左
右兩閣合成凹字形平面宮闕,氣勢輝煌。大明宮後面是
太液池園林區,沿湖有許多游觀建築,其中有的是樓閣,
規模極大,它和含元殿都是中國古代建築盛期建築藝術
最高水平的代表。南內興慶宮較小,是離宮,宮內有占
地甚大的湖面。唐東都洛陽宮殿也是在凹字形平面宮闕
的後面布置兩組殿庭,合成三朝,左右也各有一路。武
則天時在這里建築兩座高樓代替原來的兩組殿庭,前為
明堂,下方上圓共3層,後為天堂5層,規模空前。隋唐
時期在兩京之間及其他地方還建造了許多離宮,形成了
中國宮殿建設的第 2次高潮。北宋汴梁(今河南省開封
市)和南宋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宮殿都是就舊時州
衙改建,規模氣勢已大不如唐。但汴梁由內城正門到宮
前正門之間所建的丁字形宮前廣場則是北宋的卓越創造。
在凹字形宮闕宣德門內前後建大慶、紫宸兩組殿庭,也
是三朝串連,左右也各一路。寢宮則在此區以外。在常
朝、日朝之間隔以通向宮城東西門的橫街。此外,宋宮
各殿還常採用工字形平面,這些對金元直至明清的宮殿
都有很大影響。金中都宮殿大都仿自汴梁,據載宮內正
中為皇帝正殿,後為皇後正位,仍是前朝後寢的概念。
元大都宮殿仿自金中都,也是前朝後寢。元代後期可能
在後寢以北至宮城北門之間建造了御花園。元大都的宮
前廣場自宮城正門穿過皇城正門直達都城正門,串連兩
座,其丁字形廣場移至皇城以外,加強了氣勢。明北京
宮城稱紫禁城,都城南牆和宮城南牆都在元大都的基礎
上南移,但前者南移較多,所以加長了宮前的長度,在
宮城正門午門和皇城正門承天門之間增加1座端門,宮前
廣場串連為三,氣勢更大。宮內布局為前朝三大殿、後
寢三大宮和御花園,朝寢均各由3殿組成,都坐落在工字
形石台上,仍存有宋金工字殿的遺意。宮城橫軸前移至
前朝之前,使中軸線上的氣勢更為貫通。中軸左右前部
是文華、武英兩殿,後部是東西六宮和外六宮,它們是
中軸的襯托。宮城以北的景山也是明代的創造,清代乾
隆時在山上建五亭,恰當地起到收束軸線的作用。明宮
為清代所沿用,同時又在北京和承德建造了許多離宮。
明末時清朝的前身後金政權在沈陽建造過一組宮殿,具
有地方的和女真族的特色。除清代的離宮以外,北京和
沈陽宮殿是現僅存的兩組宮殿(見北京宮殿、沈陽宮殿)。
明清時期是中國宮殿建設的第3次高潮。
唐代長安大明宮麟德殿復原圖
山西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畫中的金代宮闕(摹本)
由北京紫禁城內望景山
沈陽故宮鳳凰樓
中國宮殿傳承有序,各代都有所增益。其總的設計
思想都在於強調秩序和邏輯,以渲染皇權意識,具有鮮
明的民族的和時代的特色。
㈩ 十三行遺址的學術書目
(依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林嘉偉,1995,十三行遺址出土凹石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碩士論文。
劉斌雄,1963,台北八里坌史前遺址之發掘。台北文獻:52-64。
Liu, Pin-hsiung. 1963. Excavations and Discaveries at Tapenkeng and Other Prehistoric Sites of Pali District. Asian Perspective 7, no. 1/2: 214~223. 邱敏勇,2002,家豬或野豬﹖:再論十三行遺址出土豬的畜養和狩獵。古今論衡:24-36。
卲慶旺,2004,趨向科學的造形:從考古出土頭顱再現古十三行人的面貌為例證。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翁佳音,1998,論十三行遺址的主人:荷蘭時代的十三行番社。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14-26。
楊君實,1961,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及大坌坑兩史前遺址調查報告。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5-70。
臧振華,2001,十三行的史前居民。台北縣: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臧振華、劉益昌,2001,十三行遺址:搶救與初步研究。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文化局。
臧振華、劉益昌、邵慶旺、Pietrusewsky, Michael,2001,十三行人面貌復原工作過程。北縣文化:23-28。
臧振華、劉益昌、塗勤慧、Pietrusewsky, Michael,2001,十三行遺址出土人骨初步報告。北縣文化:18-22。
張菁芳,1992,十三行遺址出土人骨之形態學與病理學分析及其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研究所碩士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