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遺址分布
『壹』 高淳縣薛城遺址的具體位置詳細信息。
薛城遺址位於南京市高淳縣淳溪鎮薛城村薛四自然村,距高淳縣城約5公里,至今已有6300多年歷史,享有「金陵第一古村落」的美譽。
1997年在薛城鄉衛生院基建施工中發現,同年由南京市博物館和高淳縣文保所共同組成考古發掘隊進行發掘。經初步勘探,遺址總面積約6萬多平方米,首次搶救性發掘僅120平方米,共發掘墓葬115座,出土文物400多件。 薛城遺址的發現,引起了省、市、縣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全國各級各類新聞媒體多次予以宣傳,《人民日報》曾以《南京遠祖在薛城》為標題進行報道,1997年12月被評為全國重大考古新發現提名榮譽獎。該遺址地處古中江東北岸,東北倚靠寧鎮丘陵山區,東南有胥溪河水系通達太湖流域。遺址的發掘,為構築這一地區史前文化發展序列,進一步認識寧鎮地區和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02年,薛城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10月,舉行了薛城遺址出土文物展暨南京市博物館高淳考古站揭牌儀式。薛城遺址保護規劃第一期工程建有遺址出土文物陳列室,展廳面積300平方米,設置展板24塊,在原發掘現場搭建450平方米的鋼結構大棚,展現了下層居址原貌。2011年10月,薛城遺址公園建設工程立項建設,一期計劃投資3000萬元,涉及改建戶數約40戶,拆遷面積約9000平方米,建成後將大大改善遺址保護條件及周邊環境。
『貳』 高淳在哪裡
高淳縣位於江蘇省西南端,東部和北部分別與溧陽、溧水毗鄰,西南面與安徽省的當塗、宣州和郎溪三縣(區)接壤。全縣總面積802平方公里,轄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8個鎮(1個街道)、139個行政村,總人口42.5萬。境內西部為水網圩區,東部為丘陵山區,全境為固城湖、石臼湖和水陽江環抱,是首批「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陸路直上寧高高速,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45公里,寧望一級公路、蕪太公路直達寧杭高速;水路西進長江黃金水道,東連太湖蘇南水網,區位特點十分鮮明。2007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6.6億元,增長22%;財政收入8.52億元,增長46.6%,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86億元,增長3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0.65億元,增長29.6%,其中工業投入28.04億元,增長35.3%;農民人均現金收入5076元,增長28.6%。
高淳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境內薛城遺址展示了6000多年前的人類文明,古固城遺址是春秋吳瀨渚邑所在地,比古金陵邑還早208年;伍子胥率部開鑿的胥河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並仍在發揮航運作用的人工運河;打水滸、疊羅漢等民間武術長盛不衰,被評為「全國武術之鄉」;蚌仙舞、目連戲等傳統民間歌舞源遠流長,源於西周的儺舞「跳五猖」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目錄;高淳方言具有盛唐遺韻,為國內唯一現存的古吳語方言。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賜予高淳「江南聖地」的美譽。
近年來,高淳縣緊緊圍繞「工業強縣、生態立縣、特色興縣」發展戰略和「工業強縣、湖濱新區、邊貿中心」發展定位,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建設特色高淳,致力打造外源內生的產業特色、濱湖透綠的城市特色、藍天碧水的生態特色、吳風楚韻的人文特色,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具有鮮明特色的發展路子,2005年以來連續兩次躋身「全國百強縣」行列。工業經濟培育形成了機械電子、新型材料、綠色食品三大主導產業,擁有中國製造企業500強紅太陽集團、全國陶瓷行業出口創匯大戶高淳陶瓷等2家上市公司。生態農業做成品牌,是省生態農業先進縣、省無公害農產品水產品整體推進試點縣、省市重點水產品生產基地和綠色食品生產區,形成了固城湖牌水產品、淳青牌茶葉、雲溪牌香鵝、固城湖牌雙低油及食用菌、榨菜、早園竹、水生蔬菜「八大」主導產業及產品。建築、造船水運、水產業三大特色經濟蓬勃發展,高淳是江蘇省「建築之鄉」,全縣擁有國家一級資質企業10家,4.5萬多建築大軍;造船水運業享有「中華民間造船水運第一縣」美稱,目前全縣在運船舶1073艘155.7萬噸位,其中造船水運專業村武家嘴村連續12屆被評為「金陵首富村」;水產業,「固城湖」螃蟹擁有省內第一家國家級中華絨螯蟹原種場、全國第一個螃蟹生態養殖標准、全省惟一的國家級中華絨螯蟹標准化生產綜合示範區、全國第一張有機螃蟹認證證書等「四個第一」的美譽,去年全縣螃蟹生態養殖規模達21萬畝,產值達6.8億元。邊界貿易發達,擁有全國最大的螃蟹專業批發市場——高淳水產批發市場等五大專業市場和皖南腹地100萬消費群體,初步構建了區域性商貿流通中心,是江蘇省商貿十強縣(市)。生態、文化旅遊特色鮮明,擁有高淳老街3A級景區和遊子山、瑤池山莊等4個2A級景區。
『叄』 江蘇高淳有哪些旅遊景點
『肆』 高淳區薛城遺址的東經多少度北緯多少度
經定位,高淳區薛城遺址經緯度:北緯N31°21′43.00″ 東經E118°51′29.76″
具體見如下定位的經緯度示意圖:
高淳區薛城遺址經緯度
註:完全沒有問題,希望幫助到您。請及時點擊採納。
『伍』 南京地區最早的人類遺址情況
出土距今35萬年的南京猿人頭骨化石和一大批動物化石,這是在南京地區發現專 該項考古被評為屬1994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九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南京人化石地點》考古報告被評為"第二屆夏鼐考古學成果獎"二等獎,"江蘇省第二屆文博學術論著獎"特別獎。
南京象山等地一批六朝家族墓地的考古發掘,獲得了六朝家族,特別是王氏、謝氏、李氏、高氏家族的墓葬規制與習俗的珍貴資料,被評為1998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高淳薛城遺址的發掘,出土了大批的新石器時代文物,其中彩陶、玉器極為珍貴,是繼南京北陰陽營遺址發現後,南京又一處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被評為1997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提名獎。
此外南京市博物館的考古集中在南京地區的史前考古、六朝考古、明代考古等方面,收獲豐碩。湯泉牛頭崗古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六朝建康城遺跡考古、六朝帝王陵寢考古調查、明故宮遺址考古調查、明代龍江船廠遺址考古調查,都是考古研究工作的重要課題。
『陸』 歷史文化名城之南京有哪些歷史遺跡
有:南唐二陵 、明孝陵、六合文廟、夫子廟、雞鳴寺等。
1、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祖堂山南麓,包括李昪及其皇後的欽陵和李璟及其皇後鍾氏的順陵,是五代十國時期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於1950至1951年由南京博物院組織發掘,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唐二陵相距約100米,均依山為陵,岡阜環抱,形勢甚佳。由南唐江文尉和韓熙載設計。東為欽陵,西為順陵,二陵均為磚結構多室墓,早年多次遭到盜掘,但陵墓建築完整。
前者刻字填金,標明了陵名及下葬年代,後者有數以百計的男女宮中侍從俑、舞俑以及各種動物俑,為南方唐宋墓中所罕見。
南唐二陵發掘有600多件文物出土,其中玉哀冊、陶俑等尤為珍貴。玉哀冊記錄了封建帝後的祭文,也是判定墓主身份的主要依據。為研究五代十國時期的帝王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2、明孝陵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墓。因皇後馬氏謚號「孝慈高皇後」,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明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先後調用軍工10萬,歷時達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為陵」舊制,又創方墳為圜丘新制。將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達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為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文化與環境美學相結合的優秀典範。
3、六合文廟
六合文廟位於南京市六合區,又名學宮,始建於唐咸通年間,規模居中國第五。文廟主體建築為大成殿。
另外還有奎星亭、照壁、泮池、靈欞門、戟門、東西廡、崇聖堂、明倫堂等古建築,總面積為8000平方米,是江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築。以文廟為首的萬壽宮、清真寺等古建築群,古韻深厚,是六合重要的文化積淀。
4、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江南貢院以西,即南京孔廟、南京文廟、文宣王廟,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也是中國四大文廟。
為中國古代文化樞紐之地、金陵歷史人文薈萃之地,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現為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重要組成部分。
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主要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群組成,佔地極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閣、欞星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
夫子廟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與上海城隍廟、蘇州玄妙觀和北京天橋為中國四大鬧市。
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咸康三年(337年),宋景祐元年(1034年)改建為孔廟,在六朝至明清時期,世家大族多聚於附近。
故有「六朝金粉」之說。范蠡、周瑜、王導、謝安、李白、杜牧、吳敬梓等數百位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有這里創造了不朽的業績,寫下了千古傳誦的篇章。
5、雞鳴寺
雞鳴寺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東麓山阜上,又稱古雞鳴寺,始建於西晉,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譽,是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
雞鳴寺歷史可追溯至東吳的棲玄寺,寺址所在為三國時屬吳國後苑之地,300年(西晉永康元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東晉以後,此處被辟為廷尉署,至527年(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使這里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
1387年(明朝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拆去舊屋,擴大規模,重建寺院。朱元璋題額為「雞鳴寺」。後經明宣德、成化、弘治年間擴建,院落規模宏大,佔地達百餘畝。後來古寺毀於咸豐戰火,雖同治年間重修,規模已大大縮小,但香火卻一直旺盛不衰。
1958年改為尼眾道場。1983年起,在原住持宗誠法師的帶領下,依明清時規模形制,雞鳴寺逐步恢復並對外開放,成為南京一重要寺院。1992年,《新白娘子傳奇》劇組因當時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來到南京古雞鳴寺借用葯師佛塔來拍雷峰塔相關劇目。
『柒』 高淳區的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吳王余祭在離今高淳區城東面十五公里的地方築「子羅城」。因城高堅固取名「固城」 ,即今固城鎮 。並以此為基礎設立「瀨渚邑」。因為古中江又名「瀨水」,固城就建在中江北岸的沙灘上,所以取名「瀨渚」。三年後楚靈王下固城。楚平王為太子時據守固城,後人又把固城叫做「楚王城」。
周景王五年(公元前540年),吳遷其邑於陵平山下,名陵平。十六年(公元前529年),楚國又攻打吳國,並奪取、佔領陵平,更名平陵。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吳國攻下固城。進城後,伍子胥下令燒毀城內所有殿宇樓閣。史書記載:「吳伐楚燒固城,大火逾月未熄。」固城成了一片焦土。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打敗吳國,固城被越軍佔領,劃到了越國的會稽郡。
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國打敗越國,固城再屬於楚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改瀨渚邑為溧陽縣,因地處瀨水的北岸,「瀨」與「溧」古音相通,古人又習慣以水之北為「陽」,這是高淳置縣開始。縣境范圍含今高淳區、溧陽市全境及溧水區南境,縣治今在固城鎮。秦初到東漢四百多年間,固城是今高淳區、溧陽市、溧水區南境所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三國吳時,廢溧陽縣建制,作為屯田之用,在原縣境東部置永平縣(今溧陽市境內),治今溧陽市城南古縣村附近,是今溧陽市內設縣之始。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除永世縣地外,又恢復設立溧陽縣,屬丹陽郡。
隋時,廢永世縣並入溧陽縣;不久溧陽縣並(古)丹陽縣(縣治在今江寧小丹陽鎮)東部區域,改稱溧水縣,最初縣治改在今高淳開化,後遷至今溧水區永陽;此時的溧水縣轄區除了包括秦置溧陽縣整個區域外,還包括(古)丹陽縣東部地區。至此高淳使用長達810年的溧陽縣之名終結。
唐朝(620年)分溧水縣東部地區異地置溧陽縣,即今溧陽市的前身,縣治初在今溧陽市舊縣村。
明孝宗朱佑樘的弘治四年(1491年)高淳建縣。
明朝弘治年間從溧水縣分出置高淳縣至今,縣治為淳溪鎮,屬應天府。縣因高淳古鎮而得名。高淳鎮即今淳溪鎮。
清,改明應天府為江寧府,高淳屬之。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期間,高淳縣屬天京省江寧郡。
清同治三年(1864年),陷天京,高淳復屬江寧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高淳縣隸江蘇省。
1914年,於省、縣兩級間設道,高淳屬江蘇省金陵道。
1927年,廢道,縣隸於江蘇省。
1934年,江蘇省實行行政區督察制,高淳縣屬溧陽行政督察區。
1935年9月,改屬第十行政督察區(駐江寧)。
1937年12月7日,侵華日軍陷高淳縣城,建立偽政權;民國高淳縣政府撤至第五區青桂塘,受江南行署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
1949年5月2日,屬於蘇南行政公署鎮江地區專員公署領導。
1953年1月,撤銷蘇南行政區,成立江蘇省,高淳縣屬江蘇省鎮江專區;1958年改為常州專區,高淳屬之。
1959年,改為鎮江專區,高淳縣屬鎮江專區。
1983年3月1日,實行市管縣體制,高淳縣由鎮江專區劃回南京市管轄。
2013年2月,經國務院、省政府批復同意:撤銷高淳縣,設立南京市高淳區,以原高淳縣的行政區域為南京市高淳區的行政區域。
2013年5月,高淳區新晉「國保」有兩處,是薛城遺址和固城遺址。
2015年7月,淳溪鎮、古柏鎮撤鎮設街:撤銷南京市高淳區淳溪鎮,以原淳溪鎮行政區域設立高淳區淳溪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北嶺路219號;撤銷南京市高淳區古柏鎮,以原古柏鎮行政區域設立高淳區古柏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韓村集鎮。
『捌』 高淳在戰國時期屬於那國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吳王余祭在離今高淳區城東面十五公里的地方築「子羅城」。因城高堅固取名「固城」 ,即今固城鎮 。並以此為基礎設立「瀨渚邑」。因為古中江又名「瀨水」,固城就建在中江北岸的沙灘上,所以取名「瀨渚」。三年後楚靈王下固城。楚平王為太子時據守固城,後人又把固城叫做「楚王城」。
周景王五年(公元前540年),吳遷其邑於陵平山下,名陵平。十六年(公元前529年),楚國又攻打吳國,並奪取、佔領陵平,更名平陵。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吳國攻下固城。進城後,伍子胥下令燒毀城內所有殿宇樓閣。史書記載:「吳伐楚燒固城,大火逾月未熄。」固城成了一片焦土。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打敗吳國,固城被越軍佔領,劃到了越國的會稽郡。
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國打敗越國,固城再屬於楚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改瀨渚邑為溧陽縣,因地處瀨水的北岸,「瀨」與「溧」古音相通,古人又習慣以水之北為「陽」,這是高淳置縣開始。縣境范圍含今高淳區、溧陽市全境及溧水區南境,縣治今在固城鎮。秦初到東漢四百多年間,固城是今高淳區、溧陽市、溧水區南境所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三國吳時,廢溧陽縣建制,作為屯田之用,在原縣境東部置永平縣(今溧陽市境內),治今溧陽市城南古縣村附近,是今溧陽市內設縣之始。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除永世縣地外,又恢復設立溧陽縣,屬丹陽郡。
隋時,廢永世縣並入溧陽縣;不久溧陽縣並(古)丹陽縣(縣治在今江寧小丹陽鎮)東部區域,改稱溧水縣,最初縣治改在今高淳開化,後遷至今溧水縣永陽;此時的溧水縣轄區除了包括秦置溧陽縣整個區域外,還包括(古)丹陽縣東部地區。至此高淳使用長達810年的溧陽縣之名終結。
唐朝(620年)分溧水縣東部地區異地置溧陽縣,即今溧陽市的前身,縣治初在今溧陽市舊縣村。
明孝宗朱佑樘的弘治四年(1491年)高淳建縣。
明朝弘治年間從溧水縣分出置高淳縣至今,縣治為淳溪鎮,屬應天府。縣因高淳古鎮而得名。高淳鎮即今淳溪鎮。
清,改明應天府為江寧府,高淳屬之。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期間,高淳縣屬天京省江寧郡。
清同治三年(1864年),陷天京,高淳復屬江寧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高淳縣隸江蘇省。
1914年,於省、縣兩級間設道,高淳屬江蘇省金陵道。
1927年,廢道,縣隸於江蘇省。
1934年,江蘇省實行行政區督察制,高淳縣屬溧陽行政督察區。
1935年9月,改屬第十行政督察區(駐江寧)。
1937年12月7日,侵華日軍陷高淳縣城,建立偽政權;民國高淳縣政府撤至第五區青桂塘,受江南行署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
高淳區行政區劃圖
1949年5月2日,屬於蘇南行政公署鎮江地區專員公署領導。
1953年1月,撤銷蘇南行政區,成立江蘇省,高淳縣屬江蘇省鎮江專區;1958年改為常州專區,高淳屬之。
1959年,改為鎮江專區,高淳縣屬鎮江專區。
1983年3月1日,實行市管縣體制,高淳縣由鎮江專區劃回南京市管轄。
2013年2月,經國務院、省政府批復同意:撤銷高淳縣,設立南京市高淳區,以原高淳縣的行政區域為南京市高淳區的行政區域。
2013年5月,高淳區新晉「國保」有兩處,是薛城遺址和固城遺址。
2015年7月,淳溪鎮、古柏鎮撤鎮設街:撤銷南京市高淳區淳溪鎮,以原淳溪鎮行政區域設立高淳區淳溪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北嶺路219號;撤銷南京市高淳區古柏鎮,以原古柏鎮行政區域設立高淳區古柏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韓村集鎮。
http://ke..com/link?url=4GKsnLzpX-99KsHUMgt__
『玖』 高淳老街的由來或來歷
高淳老街的由來:
古時候陸上交通不方便,而水上運輸卻十分發達,並且凡是臨近碼頭、港口的地區都較為繁榮,高淳歷史上就是有名的魚米之鄉。
淳溪老街就緊靠高淳當時最繁忙的一條漕運通道官溪河,在宋代,官溪河碼頭停靠的船隻長達數里,歷來是與蕪湖、無錫齊名的米市之一。
官溪河上通蕪湖、安慶,下達蘇州、杭州,是太湖水系中蘇杭地區通往長江下游的安徽、江西、湖北等地距離最近,也是最安全的咽喉水路。
碼頭上南北貨物繁多,東西客商雲集,成為商業活動頻繁之地。因為老街商業的繁榮,為商業活動提供服務的其它行業也迅速發展起來,在明清時代,老街已日臻完善成為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集商貿、飲食、風俗為一體的商業街市。
(9)高淳遺址分布擴展閱讀:
高淳老街始建於明代,後經明清兩代500多年的不斷添磚加瓦,逐漸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一條長800餘米的街道,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
是華東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古街,有著金陵第二夫子廟、金陵第一古街的美譽。老街兩側分布著成片的明清建築群,老街東西全長800餘米,因呈一字形,又被稱為一字街。
粉牆青瓦,飛檐翹角,造型既有皖南徽派風貌,又具有鮮明的地方傳統風格,充滿了古色古香的味道。比較有特色的是,老街道路中間是用粉紅色的胭脂石橫向鋪設。
兩邊用青條石縱向圍繞,整條街面色鮮艷,整齊美觀,色調和諧,歷經八百年風吹雨打,人行車壓,依然堅固耐用。
老街兩側商鋪林立,現存300多間商鋪,呈合面式店房,建築為磚木結構,上下二層,只要經營當地特產,很少能看到旅遊紀念品,少了浮躁的商業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