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龍山游記翻譯

龍山游記翻譯

發布時間: 2021-02-23 23:44:54

❶ 《九月九日登龍山》古詩原文及翻譯

作者:張九齡
郡庭常窘束,涼野求昭曠。楚客凜秋時,桓公舊台上。
清明風日好,歷落回江山望答。極遠何蕭條,中留坐惆悵。
東彌夏首闊,西拒荊門壯。夷險雖異時,古今豈殊狀。
先賢杳不接,故老猶可訪。投吊傷昔人,揮斤感前匠。
自為本疏散,未始忘幽尚。際會非有欲,往來是無妄。
為邦復多幸,去國殊遷放。且泛籬下菊,還聆郢中唱。
灌園亦何為,於陵乃逃相。知

❷ 文言文在線翻譯 游記

不論是哪一種游記,在寫作時都要要注意以下幾點:
1、游記中的線索
有人說,寫文章如同串珠,沒有一根線索將其中各個要素聯結起來,這篇文章就會支離破碎,或者雜亂無章。寫游記更是這樣,一定要有一條合理的線索貫穿其中。這條線索也可以說是寫作的順序。
游記中,最常用的寫作順序可能就是行蹤了。即按照游覽的先後次序來寫。比如一篇參觀動物園的游記,就可以按照參觀的順序一一記述。此外,還有以景物的組織關系、方位關系等作為記游的線索的。我們建議大家初學寫游記時,一定要用一定的線索來組織文章,以求在一開始就養成條理清晰的寫作習慣。
2、游記中的主體
主體指的事做這件事的人或集體。既然是游,就一定有游的主體。在游記的寫作中,如果缺少了人,就與說明文或寫景散文差不多了。對游記中主體的點明也有多種不同的方式,可以在一開始就點明,比如在一篇游記的開始,一位作者就這樣寫道:「今天,我們班的同學在班主任李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北京大學",點明游記的主體是"我們班的同學和李老師」;此外,游記的主體還可以在寫作過程中自然出場,也可以在文章結尾指出。
3、游記中的寫景
對景物的描寫也是游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是主體,景是客體。游記中的寫景,應根據寫作的需要,有選擇、有重點地寫。游記中的景物描寫最好能夠配合文章的主題。如一位同學寫一篇游覽長城的文章,就分別著重對長城的古老壯觀與周圍干凈整潔的景區環境進行了描寫,將景物描寫與文物保護與環境保護的主題緊密地結合了起來。
4、游記中的地點
在寫游記時,一定要注意說明游覽或參觀的地點,比如海洋館、大草原、科技館等。
5、記游要分清主次
游記雖然是對游覽過程的記錄,但卻不是面面俱到的記錄。我曾看到過一位大學生寫的游記,從早上起床寫起,然後寫怎樣吃早飯、怎樣出門坐車、路上都見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一一寫到,一直到最後怎樣回到了家裡。一篇游記,寫了上萬字。卻沒有任何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這樣的寫作不是游記,而是流水帳,是沒有人願意讀下去的。
游記中,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觀、對表現文章主體有重要作用的事物等,要重點描寫,其它的則應該一筆帶過,或者乾脆略去不寫。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會主次分明,主題突出,玲瓏有致。

❸ 庫爾勒龍山游記作文600字

暑假裡,爸爸媽媽帶著我去新疆省庫爾勒市探親,那兒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中午,我們先坐車到蘭州,直到晚上才坐上了發往庫爾勒市的列車。列車緩緩地開動起來,越來越快,依次經過了「金張掖」,「銀武威」,「玉門關」,「嘉峪關」等地之後,就進入了一望無際的戈壁灘。茫茫戈壁灘人煙稀少,一路上,幾乎沒碰見幾個人影和花草樹木,有時偶爾會看見幾座茅草屋,在從飛馳的列車外中飄然而過。經過了近36個小時的旅程,終於到了庫爾勒,一下車,真把我嚇了一跳,庫爾勒市的高樓大廈和戈壁灘相比真是天壤之別,這里的一切都那麼美好,既大又干凈,沒有一處堆積垃圾的地方,居然連垃圾箱都那麼干凈,遇見的人個個溫文爾雅,待人禮貌又熱情大方。庫爾勒不僅干凈,綠化也很好,新疆是一個缺水的地方,應該說綠化是很困難的,更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庫爾勒市的花草到處都是,每一塊方土幾乎都有一根灌溉的小水管,正是因為這樣,才使這里的花草長的那麼誘人,那麼芬芳。俗話說的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嘛。第二天,我們去了「孔雀公園」,公園里有許多好玩的游戲,比如卡丁車、摩天輪、碰碰船我只玩了幾個特別有趣、特別刺激的游戲,直到我走的時候都意猶未盡。接著,我們又去了蓮花湖,美麗的荷花在湖面上緊緊地湊在一起,彷彿一堵美麗的花牆,蓮花湖的快艇也挺多,有好幾十隻吧。啊,坐上快艇的感覺真的很刺激,在加快速度時,我連氣都喘不過來了,到了湖中心時,我看見了一片沙灘,上面搭了幾座涼棚,底下坐了好多遊客,他們都赤足在沙灘上又蹦又跳,我也高興的脫掉鞋襪跑向沙灘,誰知越往前跑沙灘越燙人,剛開始我還能堅持住,可是還沒有到涼棚,我就受不了,這時我才知道太陽有多厲害。姨奶奶和舅舅們看見我這個樣子都哈哈大笑起來。在新疆,我玩的好高興,美麗的新疆,真的讓人難以忘懷。

❹ 浴雪龍山古文翻譯 急~~~ 選自張岱《陶庵夢憶》卷七

天啟六年的十二月,大雪有三尺多深。晚上的時候天放晴了,我登上龍山,坐在城隍廟的山門上,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馬小卿、潘小妃這幾個人陪伴伺候。

眾山都被雪覆蓋住了,月亮的光輝也顯得稀薄了,月亮顯不出光亮,雪都白花花的。坐久了覺得有點清冷,蒼頭(蒼頭:指以青色包頭巾裹頭,這里指年紀大的伙計)送酒來了,我勉強舉起大杯子抗寒,酒氣上升,積雪將酒氣吞噬,竟然喝不醉。

馬小卿唱曲子,李岕生吹洞簫和著馬小卿的曲子,聲音被寒氣所震懾,艱澀得出不來。三更的時候我們(准備)回去睡覺,馬小卿、潘小妃互相抱著從百步街旋轉滾落,一直到山腳下,滿身是雪的站著。我坐著一輛小羊頭車,拖著滿身的冰凌回來了。

原文:

天啟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許。晚霽,余登龍山,坐上城隍廟山門,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馬小卿、潘小妃侍。萬山載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

坐久清冽,蒼頭送酒至,余勉強舉大觥敵寒,酒氣冉冉,積雪欱之,竟不得醉。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簫和之,聲為寒威所懾,咽澀不得出。

三鼓歸寢。馬小卿、潘小妃相抱從百步街旋滾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頭車,拖冰凌而歸。

此文出自明代張岱所著的《陶庵夢憶》


(4)龍山游記翻譯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記述關於明末散文家張岱所親身經歷過的雜事的著作,它詳細描述了明代江浙地區的社會生活,如茶樓酒肆、說書演戲、斗雞養鳥、放燈迎神以及山水風景、工藝書畫等等。

其中不乏有對貴族子弟的閑情逸致、浪漫生活的描寫,但更多的是對社會生活和風俗人情的反映。同時本書中含有大量關於明代日常生活、娛樂、戲曲、古董等方面的紀錄,因此它也是研究明代物質文化的重要參考文獻。

張岱出身於仕宦之家,自幼珠環翠繞,過著富貴溫柔的生活。優裕的家庭環境培養了他諸多藝術愛好,詩文、戲曲、音樂、繪畫、園林無所不通……然而明朝末年。

作者將近50歲時,清兵南下,江山易主,張岱的前途化為泡影,此番失落當中,張岱避居剡溪山,故交朋輩多死亡,葛巾野服,意緒蒼涼。語及少壯秋華,自謂夢境,著書十餘種,率以「夢」名。

明末清初時代風雨飄搖的產物,是張岱半世生涯的真實寫照,亦是張岱人生里程中血與淚的凝結。

在《陶庵夢憶》中,記錄著張岱前半生浪漫生活的種種得意,既讓我們看到了明末豐厚的民俗文化積淀,又讓我們體味到了世俗中的種種物質給人們帶來的愉悅。

它所包含的豐富而深湛的文化信息,如對園林藝術的獨到見解,對奇花異卉的生動描述,對江南風情的如實記錄,對戲曲理論和實踐的精妙評論等等,無不充滿著樂趣和知識。

這是一部用藝術家的審美眼光來描繪的明末市井風俗史,又是一曲抒張性靈、情感率真直露的詠嘆調,滲透著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調與精神風貌。

縱覽《陶庵夢憶》8卷127篇,所寫多是瑣屑之事,涉及城市覽勝、山川景物、風俗人情和文學藝術等各方面,其中超過一半描寫的都是民俗節慶、民間游樂、市井眾生、戲劇和茶食方物等。

筆下人物有文藝界的名流,但更多的是活躍在城市裡的商人、說書先生、手工藝者、花匠甚至藝妓、優伶等不登大雅之堂的人物,可謂是一部俗世散文集。

然而書中雖多俗人俗事,讀來卻不覺其俗,反有超然出塵的雅韻,更為難得的是張岱散文的詩意並不僅僅浮於表面流於形式,而是有著豐厚的底蘊,甚至是他堅守人格的精神力量,可謂是「體用一源,顯微無間」。

❺ 求《游青山記》的翻譯

本文選自李澄中《白雲村文集》卷四。是清翰林院檢討李澄中游當塗青山、謁太白墓後寫的一篇游記。文章大體分兩部分,前部分主要記他泛姑溪至太白墓祠一路的所見所聞;後部分著重記他登青山追蹤南齊詩人謝遺跡及所見周圍的景色情況。最後說他平生嚮往李白和謝,此行攜酒以奠,只不過略表心意而已。予既客姑孰,聞拾遺太白先生墓在青山,因偕僧息機攜酒一樽,泛姑溪往奠之。於時風日清美,綠水垂楊相映。三里為白雷峰諸山,不及登。再十里為龍山,晉參軍孟嘉九日風吹落帽處。復五里,舍舟登岸,行稻塍上,逶迤二三里,至先生祠。祠半荒廢,後即先生墓,碑鐫「唐名賢李太白之墓」八字;左右古松六株,檀一株,榆一株,祠內柏一株,祠外槐一株,皆數百年物。昔先生歿殯於龍山東麓,其後范傳正觀察宣歙,命當塗令歐陽縱訪得其女孫二人,始知伯禽止一子,出遊不知所之。縱遵先生遺令改葬青山之側。地舊為謝公宅,蓋先生平生最慕宣城,其詩曰「臨風懷謝公」,又曰:「宅近青山同謝」,先生之蛻骨與結異代之德鄰,其精誠之所積歟。乃復入舟,約八九里,東南陟山背,時斜日將目 真 ,兩童子相抉掖,幾不辨門徑所在。聽鍾聲自高林達澗底,為凄動者久之。是夜宿山中,曉起登樓,望湖山一氣如幾案間物。下出山門,觀所謂謝公池者。池闊半畝許,中有赤鯉長三尺,寺僧言,每將雨,則躍出水面以為驗。太白沒後,代宗初,搜羅俊逸,拜先生左拾遺,先生已不逮矣。此事世無知者,見范傳正所為先生墓碣,故附錄之。予乘興來游,無意而得其祠墓所在,俯仰瞻眺,不禁風流湮墜之悲焉。故人祝子駿公適宰是邑,聞予言,立捐俸補其頹缺,並悉數墓門之樹,勒石壁間,以告來者。嗚呼!人患不修名耳,豈患百世無知己哉。予既高駿公之義,夙昔予之所以嚮往乎先生者,亦藉以少酬也已。 【注釋】 拾遺:官名,唐時置左右拾遺。代宗初,朝廷曾拜李白左拾遺。白、雷峰:白即白山。雷峰,山名,即月盤山,又名景山,在當塗縣城東南15公里處,因山上有雷神殿(即德清道院)故又俗稱雷公山。稻塍:指稻田間的界路,俗稱田埂。牛溲馬勃:牛溲,牛溺,一說為車前草;馬勃,屬擔子菌類,即馬屁勃。韓愈《進學解》:「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此指祠宇的冷清荒涼。當塗令歐陽縱:此誤,應為「當塗令諸葛縱」。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聞之憫然,將遂其請,因當塗令諸葛縱會計在州,得諭其事。」謝宣城:即謝,時任宣城太守,人稱「謝宣城」。臨風懷謝公:見李白《秋登宣城謝北樓》詩。宅近青山同謝:見李白《題東溪公幽居》詩。蛻骨:道家語。謂學仙者必服金丹,脫去凡骨成仙骨,亦指人修煉成仙後遺留的屍骨。德鄰:指有美行善德的鄰居。祝子駿公:即祝元敏,字駿公,時任當塗縣令。少酬:酬,實現,表達。少酬,謂略表自己的心意。

❻ 蘇軾的游桓山記全文翻譯

十一日,天空無雲,風也停了,澄碧的天像水洗過一樣。我拄著拐杖開始攀登恆山,向東走,一路盡是低矮的土山,沒有爬山的辛勞。
走了一里,轉向北再走,所見之山都是煤炭,不需要深挖就可得到。又走了一里,山上的土石都呈紅色。有盤曲的松樹並列路旁,有一座亭叫望仙亭。又走了三里,山崖漸漸高起來,陽光透過松樹像過篩一樣投下陰影,這里名叫虎風口。從此石路縈繞盤旋,開始了順著山崖借著峭壁向上攀登。攀了三里,有一座高大的牌坊刻著「朔方第一山」,裡面有一間官房,有廚房,有水井。從牌坊的右邊向東順著石階而上,崖的半腰是寢宮,寢宮的北邊是飛石窟,再向上就是北嶽殿了。北嶽殿上面是絕壁,下面挨著官房,殿下很高的台階插向雲天,廊屋上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豎著。從殿的右面上去,有石窟,靠著北嶽殿構成一間屋子,叫會仙台。台中塑著群仙,四周排列緊密沒有空隙。我這時想著從高崖攀援登上絕頂。轉過北嶽殿東,望見高崖裂開的地方,中間懸垂千尺草莽,是登頂的小路。行了二里,出了高崖,抬頭遠看山頂,還突出地懸在半空里,然而滿山的荊棘茂密,參差的樹枝和枯竹,只是鉤刺衣服,抓住攀踏立即折斷,不斷地努力,卻好像墜人洪流中,沒在水裡不能出來。我更加鼓足勇氣攀登,許久才鑽出荊棘,登上峰頂。
這時陽光明亮絢麗,向下看山的北面,山崖崩裂的石塊紛紛墜落,各種樹濃陰遮蔽。這山的土山沒有樹,而石山才有樹。北邊的山坡都是石山,所以樹都長在北邊。渾源州城,也在山麓。向北看,隔著一重山,蒼茫看不到邊際。南邊是龍泉山,西邊是五台山,一片青蔥,和恆山為伴。近處是向西延伸的龍山,龍山的東邊是它的支峰,好像肩並肩、袖接袖地阻擋著沙漠。
過了一會兒,從峰西下山,尋找先前進入山峽的高崖,俯身看一片茫茫,不敢下。忽然回頭向東看,見有一個人在上面飄搖,因而又上到那裡問那個人,他指著東南松柏之間,朝著那個方向走,就是上山時所見到的寢宮後面的高崖頂。不一會兒,果然有一條路。經過松柏林,先前從山頂望松柏是一片蔥青,好像是蒜葉草莖,到了這里一看卻是合抱的參天大樹,比虎風口的松柏不止百倍啊。從山崖隙縫直下,恰好到寢宮的右邊,就是飛石窟了。

摘自網路,滿意請採納,謝謝

❼ 求《游恆山記》原文和翻譯

十一日,風翳(yì)凈盡,澄碧如洗。策杖登岳,面東而上,土岡淺阜(fù),無攀躋(jī)勞。

一里,轉北,山皆煤炭,不深鑿即可得。又一里,則土石皆赤。有虯(qiú)松離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里,則崖石漸起,松影篩(shaī)陰,是名虎風口。

於是石路縈(yíng)回,始循崖乘峭而上。三里,有傑坊(fǎng)曰「朔方第一山」,內則官廨(xiè)廚井俱備。坊右東向拾(shè)級上,崖半為寢宮,宮北為飛石窟,再上則北嶽殿也。上負絕壁,下臨官廨,殿下雲級插天,廡門上下,穹碑森立。

從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會仙台。台中像群仙,環列無隙。余時欲躋(jī)危崖、登絕頂。還(huán)過岳殿東,望兩崖斷處,中垂草莽者千尺,為登頂間(jiàn)道,遂解衣攀躡(niè)而登。

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絕頂,猶傑然天半,而滿山短樹蒙密,槎枒(chá yā)枯竹,但能鉤衣刺領,攀踐輒斷折,用力雖勤,若墮洪濤,汩汩(gǔ)不能出。余益鼓勇上,久之棘(jí)]盡,始登其頂。

時日色澄(chéng)麗,俯瞰(kàn)山北,崩崖亂墜,雜樹密翳(yì)。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北。渾源州城一方,即在山麓。北瞰隔山一重,蒼茫無際。南惟龍泉,西惟五台,青青與此作伍。近則龍山西亘(gèn),支峰東連,若比肩連袂(mèi)下扼(è)沙漠者。

既而下西峰,尋前入峽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忽回首東顧,有一人飄搖於上,因復上其處問之,指東南松柏間,望而趨,乃上時寢宮後危崖頂。

未幾,果得徑。南經松柏林,先從頂上望松柏蔥青,如蒜葉草莖,至此則合抱參天,虎風口之松柏,不啻(chì)百倍之也。從崖隙直下,恰在寢宮之右,即飛石窟也。

譯文:

十一日,天空無雲,風也停了,澄碧的天像水洗過一樣。我拄著拐杖開始攀登恆山,向東走,一路盡是低矮的土山,沒有爬山的辛勞。

走了一里,轉向北再走,所見之山都是煤炭,不需要深挖就可得到。又走了一里,山上的土石都呈紅色。有盤曲的松樹並列路旁,有一座亭叫望仙亭。

又走了三里,山崖漸漸高起來,陽光透過松樹像過篩一樣投下陰影,這里名叫虎風口。從此石路縈繞盤旋,開始了順著山崖借著峭壁向上攀登。攀了三里,有一座高大的牌坊刻著「朔方第一山」,裡面有一間官房,有廚房,有水井。

從牌坊的右邊向東順著石階而上,崖的半腰是寢宮,寢宮的北邊是飛石窟,再向上就是北嶽殿了。北嶽殿上面是絕壁,下面挨著官房,殿下很高的台階插向雲天,廊屋上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豎著。從殿的右面上去,有石窟,靠著北嶽殿構成一間屋子,叫會仙台。

台中塑著群仙,四周排列緊密沒有空隙。我這時想著從高崖攀援登上絕頂。轉過北嶽殿東,望見高崖裂開的地方,中間懸垂千尺草莽,是登頂的小路。

行了二里,出了高崖,抬頭遠看山頂,還突出地懸在半空里,然而滿山的荊棘茂密,參差的樹枝和枯竹,只是鉤刺衣服,抓住攀踏立即折斷,不斷地努力,卻好像墜人洪流中,沒在水裡不能出來。我更加鼓足勇氣攀登,許久才鑽出荊棘,登上峰頂。

這時陽光明亮絢麗,向下看山的北面,山崖崩裂的石塊紛紛墜落,各種樹遮蔽。這山的土山沒有樹,而石山才有樹。北邊的山坡都是石山,所以樹都長在北邊。渾源州城,也在山麓

。向北看,隔著一重山,蒼茫看不到邊際。南邊是龍泉山,西邊是五台山,一片青蔥,和恆山為伴。近處是向西延伸的龍山,龍山的東邊是它的支峰,好像肩並肩、袖接袖地阻擋著沙漠。

過了一會兒,從峰西下山,尋找先前進入山峽的高崖,俯身看一片茫茫,不敢下。忽然回頭向東看,見有一個人在上面飄搖,因而又上到問那個人,他指著東南松柏之間,朝著方向走,就是上山時所見到的寢宮後面的高崖頂。不一會兒,果然有一條路。

經過松柏林,先前從山頂望松柏是一片蔥青,好像是蒜葉草莖,到了這里一看卻是合抱的參天大樹,比虎風口的松柏不止百倍啊。從山崖隙縫直下,恰好到寢宮的右邊,就是飛石窟了。

(7)龍山游記翻譯擴展閱讀:

《游恆山記》是明代文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篇散文。文章敘述描寫了作者游恆山登頂的經過。文章敘述描寫了作者游恆山登頂的經過,表現了他不畏艱險,不怕辛勞,勇於踏勘實踐的精神,以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之情。

上山難,下山更難。竟然一時找不到下山的路徑。「忽回首東顧,有一人飄搖於上,因復上其處問之,指東南松柏間,望而趨,乃上時寢宮後危崖頂。」這才找到上山時的原路。

下山也在觀察,發現先前從山頂遠望松柏林,「如蒜葉草莖,至此則合抱參天,虎風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真是視角不同,距離不同,所見景物大有出入。按照路人所指,很快就到了飛石窟。

❽ 張岱《龍雪山》翻譯

譯文:

天啟六年的十二月,大雪有三尺多深。晚上的時候天放晴了,我登上龍山,坐在城隍廟的山門上,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馬小卿、潘小妃這幾個人陪伴伺候。眾山都被雪覆蓋住了,月亮的光輝也顯得稀薄了,月亮顯不出光亮,雪都白花花的。

坐久了覺得有點清冷,蒼頭(蒼頭:指以青色包頭巾裹頭,這里指年紀大的伙計)送酒來了,我勉強舉起大杯子抗寒,酒氣上升,積雪將酒氣吞噬,竟然喝不醉。馬小卿唱曲子,李岕生吹洞簫和著馬小卿的曲子,聲音被寒氣所震懾,艱澀得出不來。

三更的時候我們(准備)回去睡覺,馬小卿、潘小妃互相抱著從百步街旋轉滾落,一直到山腳下,滿身是雪的站著。我坐著一輛小羊頭車,拖著滿身的冰凌回來了。

原文:

天啟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許。晚霽,余登龍山,坐上城隍廟山門,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馬小卿、潘小妃侍。萬山載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蒼頭送酒至,余勉強舉大觥敵寒,酒氣冉冉,積雪欱之,竟不得醉。

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簫和之,聲為寒威所懾,咽澀不得出。三鼓歸寢。馬小卿、潘小妃相抱從百步街旋滾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頭車,拖冰凌而歸。

(8)龍山游記翻譯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張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患有痰疾而長住外祖父家養病,除了因聰穎善對而被舅父陶虎溪稱為「今之江淹」外,還提出過「若以有詩句之畫作畫,畫不能佳;以有詩意之詩為詩,詩必不妙」等灼見;在天啟年間和崇禎初年則悠遊自在,留下大量詩文。

崇禎八年(1635年)參加鄉試而不第,因而未入仕;明亡後先是避兵災於剡中,兵災結束後隱居四明山中,堅守貧困,開始潛心著述,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石匱書》等。

萬曆四十年(1612年)冬至日,張岱自感陷入困境,對未來感到迷茫,於是到會稽山下的南鎮廟向夢神祈夢,以問前途功名,並因而作疏。

次年(1613年)三月,張岱與朋友結伴遊蘭亭,因感到蘭亭遺址與《蘭亭集序圖》相去甚遠而不由大失所望,隨後在寫給包嚴介的信中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觀點不以為然,提出了「若以有詩句之畫作畫,畫不能佳;以有詩意之詩為詩,詩必不妙」的觀點。

同年,張岱結識了十九歲的陸癯菴和二十六歲的周懋榖。再次年(1614年)夏季,張岱過斑竹庵,發現禊泉,水質清冽,益於泡茶,井口刻有「禊泉」二字,書法與王羲之相近。

天啟六年(1626年)十二月某個雪後的傍晚,張岱帶著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馬小卿、潘小妃等登龍山看雪唱曲。在山上,眾人慾乘月唱曲,但因天氣冷而聲音嗚咽,只好作罷。之後,張岱坐羊車而返,歸後作五言古詩《龍山觀雪》。

同年,黃汝亨逝世,張岱到杭州南屏山黃汝亨故居游覽。次年(1627年)四月,張岱到天瓦山房讀書。一日午後,張岱與三位朋友一起登香爐峰觀日落,之後在金簡石上賞月。

月出後,幾人下山,正遇到僕人與山僧來找,他們因怕張岱等人遇到老虎於是都持火把、刀、棍沿路呼喊。第二天,張岱就聽到有山民說昨夜有劫匪過山,不禁莞爾。

❾ 龍山雪的字詞翻譯

原文:天啟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許。晚霽,余登龍山,坐上城隍廟山門,李岕回生、高眉生、王畹生、馬小卿答、潘小妃侍。萬山載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蒼頭送酒至,余勉強舉大觥敵寒,酒氣冉冉,積雪欱之,竟不得醉。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簫和之,聲為寒威所懾,咽澀不得出。三鼓歸寢。馬小卿、潘小妃相抱從百步街旋滾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頭車,拖冰凌而歸。

譯文

天啟六年的十二月,大雪有三尺多深。晚上的時候天放晴了,我登上龍山,坐在城隍廟的山門上,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馬小卿、潘小妃這幾個人陪伴侍候。眾山都被雪覆蓋住了,月亮的光輝也顯得稀薄了,月亮顯不出光亮,雪都白花花的。坐久了覺得有點清冷,蒼頭(蒼頭:指以青色包頭巾裹頭,這里指人)送酒來了,我勉強舉起大杯子抗寒,酒氣上升,和著積雪,竟然不醉。馬小卿唱曲子,李岕生吹洞簫和著馬小卿的曲子,聲音被寒氣所懾,艱澀得出不來。三更的時候我們(准備)回去睡覺,馬小卿、潘小妃互相抱著從百步街旋轉滾落,一直到山腳下,滿身是雪的站著。我坐著一輛小羊頭車,拖著滿身的冰凌回來了。

❿ 龍山莊園一日游的繁體字

龍山莊園一日游的繁體字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