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孟津古遺址
1. 洛陽曾經是古代的什麼地方
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 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 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 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 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 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 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於,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 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 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 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 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 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很可能是唐朝中後期設置的),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圍。 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 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 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范圍不再限於河洛地區。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 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 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 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19縣。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1932,日軍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 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並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 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歷史聯系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其次是鞏義,從周朝一直到新中國,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有1700多年。而其他的各縣(市)如新安、宜陽、伊川、澠池、汝州等則與洛陽時分時合,而欒川、盧氏、陝縣、禹州等隸屬洛陽的時間就更短了。另外,自從西晉置滎陽郡後,今天鄭州市大部地區就跟洛陽地區分道揚鑣。 [編輯本段]【人口民族】 洛陽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共有46個民族成份,其中漢族人口約佔全市總人口的98.8%, 其他少數民族約佔全市總人口的1.2%,其中超過1000 人的民族有回族、滿族和蒙古族。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近6萬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0%以上。 2007年末洛陽總人口650.45萬人
2. 求洛陽邙山古墓群內古墓遺址分布圖, 或較詳細描述保護區內重要古墓的大致位置,並表明是誰的墓, 謝謝了
有漢光武帝陵古謂原陵,原陵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陵墓,位於河南省孟津縣白河鄉鐵榭村。當地亦稱「漢陵」,俗稱「劉秀墳」。邙山陵墓群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境內東西長近5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的邙山上。包括了孟津和偃師以及洛陽市的西工區、老城區、洛龍區等5個區,涵蓋了20多個鄉鎮,360多個自然村。陵墓群西至孟津縣常袋鄉酒流凹村—洛陽市郊紅山鄉楊冢村一線,東至偃師山化鄉南遊殿村—山化鄉忠義村一線,大致呈東西向長條形分布。邙山陵墓群面積為756平方公里,有大型的封土墓970多座,古墓葬有數十萬之多。陵墓群中包括東周時期的王墓8座,東漢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晉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後唐帝陵1座。是中國埋葬帝王最多的地方。
3. 洛陽城的各朝代遺址
主詞條:二里頭遺址
夏代洛陽稱斟鄩,其遺址在今洛陽市東。二里頭遺址位於偃師市二里頭村及其周圍,該遺址南臨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黃河,范圍包括二里頭、圪壋頭和四角樓等三個自然村,面積不少於3平方公里。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里頭遺址對研究華夏文明的淵源、國家的興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設、王宮定製等重大問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學術界公認為中國最引人矚目的古文化遺址之一。
二里頭遺址發掘確認的宮城面積為10.8萬平方米,中心區道路縱橫交錯,宮牆基址方正有矩,建築基群排列有序,這些都表明了二里頭遺址是一處經過縝密規劃、布局嚴整的大型都邑。二里頭遺址的布局開創了中國都城營建制度的先河,把雙輪車的發現時間上推至二里頭文化早期。該遺址的宮殿發掘被評為「200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年代分布約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一說前1730年~前1720年)。1959年開始發掘,遺存可劃分為四個時期。遺址內發現有宮殿、居民區、制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跡。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遺物,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二里頭遺址是二里頭文化的命名地,並初步被確認為夏代中晚期都城遺址。 主詞條:西亳
西亳,洛陽古稱,又作亳,商朝的立國之都,今河南洛陽偃師西偃師商城遺址。商湯滅夏後,在斟鄩附近另建新都,稱西亳。
1984年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隊在河南偃師縣城西發現了一處商代早期的都城遺址,規模宏大,而且恰好有一條叫「屍鄉」的溝橫穿城址。經過對考古發掘資料和古文獻的研究,初步斷定這座古城址就是商湯所都的「西亳」。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北依邙山、南臨洛河、西距漢魏洛陽故城約10公里,西南距夏都斟鄩二里頭遺址約6公里。古城遺址全部湮埋在今地表以下。
經過15年的勘察、發掘,迄今探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宮城三重城垣。大城城垣西南兩面較直,北垣東段向東南斜收,為避開城址東南一個陂池,東垣中段偏南部位的牆體又向西南折收,使城址平面略呈刀形。城牆南北最長1700餘米,東西最寬1200餘米,南端僅寬740米。可確認的城門有5座;北垣近中部1座,東、西垣對應部位各2座。
小城位於大城西南部,南北長1100米,東西寬740米。牆寬6~7米。其南牆、西牆和東牆的南段同大城城牆重合,大城西牆北段、北城牆全部、東城牆的大部則為新建。宮城位於小城縱向軸線偏南部位,面積約4萬平方米,四周有寬約2米的宮牆。宮殿建築群密集分布於宮城的中、南部。現已發掘的有4號、5號、6號、2號、7號等宮殿建築。
洛陽偃師商城是商滅夏後最早建立的商城,商城小城的始建就是夏商分界的界標。國家有關部門已投資在此建設商城遺址公園。 主詞條:成周、王城
西周初年,周公、召公營建洛邑。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後成為國都。春秋稱王城。城址在今洛陽市區王城公園一帶。據1954年勘查,平面長方形,東西2800米,南北3700米,城牆為夯築。東城門名鼎門,為滅殷後九鼎遷入之門。 主詞條:漢魏洛陽故城
漢魏洛陽故城,是中國周、漢、曹魏、西晉、北魏都城。現存遺址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重點保護的大遺址之一、世界文化遺產。故城位於今洛陽市區城東15公里偃師、孟津相鄰處,伊洛平原中心地區,北依邙山,南逾洛水,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
西周初營建洛邑,在此築城,稱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戰國時稱洛陽。秦為三川郡。西漢劉邦初都於此,後遷關中。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陽為雒陽。其後曹魏定都時復改為洛陽。西晉亦以此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年)自平城遷都於此。隋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在今洛陽市區處建東京城,故城遂淪為廢墟。因該地在漢魏兩代最為繁盛,故史稱漢魏洛陽故城。
漢魏洛陽故城前後延續使用近1600年。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朝代先後以此作為國都,都城史長達540年以上,周漢晉魏風雲際會,40餘位帝王之家,是中國古代到中世紀的社會形態及文化形態轉變的重要時期。羅馬帝國與古中國的僅有4次交往,有3次都是來到了漢魏洛陽故城中,這座城市見證了中西方文化交往的開始以及陸上絲綢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歐洲的過程。北宋時期,文學家司馬光路過漢魏故城時,面對對這座城市悠遠、輝煌的歷史曾經發出了:「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的概嘆。
漢晉洛陽城
在周公所建周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秦、西漢、新莽皆在此置宮室。東漢建武元年(25)光武帝也建都於此,歷經165年,十一帝。初平元年(190)董卓挾獻帝西遷,洛陽宮廟官府民家被燒毀。曹魏黃初元年(220)於東漢舊城建都,西晉時亦都於此。永嘉之亂後洛陽再度毀於兵燹。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對漢魏故城進行了大規模改造與擴建,至宣武帝時建成規模宏偉的北魏洛陽城。東魏天平元年(534),遷都鄴城,拆毀洛陽宮殿。元象元年(538)在東、西魏邙山之役中,北魏洛陽城化為廢墟。漢魏洛陽城遺址在洛陽市區東15千米處。1962年起進行勘察與發掘。漢魏洛陽城平面近於長方形,南北約合漢代九里,東西約合漢代六里,俗稱「九六城」。東西北三面城垣至今尚存,南垣毀於洛水。周長約13千米。共設12個城門 ,東西各3門,北有2門,南面4門。城內主要街道縱橫交錯,共24段,寬20~40米不等,均3道並行,公卿尚書等走中道,一般行人走左右道。城內有南北二宮,中間有復道相連。南宮始建於秦,東漢時為朝賀議政之所,平面長方形,中軸線上排列著卻非、崇德、中德、千秋萬歲、平朔五殿。北宮建於東漢明帝時,大於南宮,為皇帝嬪妃寢居之處,宮內德陽殿規模宏偉,可容萬人。太倉、武庫建在城東北隅。南宮西北有金市,南郊有南市,東郊有馬市。城南建有明堂、辟雍、靈台、太學。曹魏時在洛陽城西北角興建了三座南北相連的小城 ,名叫「金墉」,中有門道相通。又在洛陽城西、北兩壁及金墉城外側增築馬面,以加強防衛。金墉城為軍事制高點,西晉永嘉之亂時,成為交戰雙方必爭之地。
北魏洛陽城
北魏遷洛後,在金墉城南的洛陽西垣上增開承明門,廢漢魏以來南宮,將宮苑集中於城中部以北。北魏宮城在城北部偏西,平面長方形,正殿太極殿位於宮城中部。宮城東有太倉、洛陽地方官署等,西有馬廄、武庫、寺院。宮城南門閶闔門正對南北主幹道銅駝街,社稷、宗廟、中央衙署等分布在大街兩側,著名的永寧寺(見永寧寺遺址)在大街西側。景明二年(501),以漢魏洛陽城為內城,修建了巨大的外郭城。
郭城范圍內劃分為320個方形的坊,東漢以來的洛陽城,經北魏重建,僅作為其內城,它的外圍還築有郭城。郭城內布置有320個方塊形的「里坊」。 坊四面築牆,每面開一門,設門吏,每日定時啟閉里門,具有軍事管制性質。工商業區在郭城之中,有大市、小市和四通市。北魏晚期,佛教昌盛,洛陽城內建寺1367所,列剎相望。 北魏洛陽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大規模配置居民里坊的都城,改變了兩漢以來宮殿區占據都城主要空間的傳統,對北齊、隋、唐的都城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 主詞條:隋唐洛陽城
隋唐洛陽城 隋大業元年(605)營建東都洛陽城,北據邙山,南抵伊闕之口,洛水貫穿其間。唐武德二年(619)王世充廢隋皇泰主自立,在洛陽稱帝。武德四年唐平王世充,毀洛陽宮闕,廢隋東都。至顯慶二年(657)恢復東都。武則天光宅元年(684)改稱神都,天授元年(690)建都神都。神龍元年(705)唐中宗復位,復稱東都。安史之亂中,安祿山、史思明等先後在洛陽稱帝,戰亂中宮室焚燒,十不存一,坊市皆空 。天復三年(903)昭宗遷都洛陽,曾修繕城郭宮室。五代時梁、唐、晉以洛陽為都,沿用此城。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洛陽城毀於戰亂。隋唐洛陽城遺址在今洛陽市區及近郊,1954年起進行勘查發掘。 郭城平面接近長方形,周長約28千米。設8個城門,東、南各3門,北面2門,西面無門。宮城位於郭城西北角,平面近似長方形。城垣夯築,內外包磚。城中發現有大片夯土基址,發掘出武則天明堂遺跡。東宮在宮城之東。皇城繞宮城東西南三面修築。宮城北部有曜儀,圓璧二城。皇城之東又有東城,東城之北有儲存糧食的含嘉倉城。
郭城內由垂直交叉的道路劃分成若干方形或長方形里坊。北通皇城正門的定鼎門大街寬121米,為全城最寬的街道,其餘連接城門的街道寬41~59米。里坊有坊牆,四面設門,內設十字街。據考證,洛水北有28個坊、1個市,洛水南有81個坊、2個市,共109個坊 、3個市.洛陽城的工商業區在隋唐之際有所變動:隋代的豐都市至唐代名南市;通遠市代名北市、大同市代名西市。隋代曾在郭城西建西苑,唐乾封年間又在禁苑之東,皇城西南建上陽宮,高宗晚年及武則天時期為聽政之所。
定鼎門遺址
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發掘工作結束。據參加發掘工作的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隊負責人介紹,隋唐洛陽城定鼎門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沿用時間最長的中國古代都城城門。隋唐洛陽城始建於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唐朝繼續沿用為都城。 五代至宋,隋唐洛陽城曾一度作為陪都,稱西京或洛京。自隋至北宋,隋唐洛陽城的平面布局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主要由宮城、皇城和外郭城組成,定鼎門為外郭城的正門。
史料記載,定鼎門正式啟用於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正月。以後,該城門相繼被唐、後梁、後唐、後周和北宋定為郭城正門,其作為郭城正南門的時間長達530年。
這一記載得到了此次考古發掘的證實。發掘顯示,定鼎門城門建築可分為5期至6期,最早建築為隋代,最晚的為北宋末年,說明自隋至北宋的530年間,定鼎門一直在使用。定鼎門遺址發掘總面積達到7000平方米,由平面呈長方形的墩台、3個門道、東西飛廊、東西兩闕和左右馬道組成。東西飛廊和東西兩闕分別位於墩台兩側,和墩台呈平行對稱分布,這種門闕形制目 前僅見於定鼎門遺址,在中國其他地方還沒有發現。
洛陽市將在確保文物安全的情況下,依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掘成果,對定鼎門進行原址展示,再現定鼎門在鼎盛時期的恢宏氣勢。
明堂遺址
主詞條:明堂
現明堂遺址地表已無跡可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工作隊,於1986年10一12月配合洛陽市公交公司基建工程中,在中州路與定鼎路相交的東北角,發現武則天時的明堂遺址。經考古勘探得知,明堂范圍為南北長400米,東西寬約396米,四周有牆,牆外有壕溝。其主體建築遺址系圓形夯築台基,直徑達60多米,夯土厚達2.5米。
天堂遺址
主詞條:天堂
天堂遺址位於明堂遺址西北155米,處於宮城軸線區域西側,是一處方形台基上有五重圓形承重基礎的建築基址,形制非常獨特,是武則天命薛懷義主持建造的用以貯佛像的佛堂建築。
天堂遺址遺跡可分為五期,其中第一(隋至初唐)、第三(中晚唐)、第四期(唐末五代)、第五期(北宋)遺跡由東西步廊、東西向水渠和隔牆,僅第二期(武周時期)為大型建築基址天堂遺址。
天堂基址僅存台基基礎,其東面與宮城西步廊相連,北面與東西向步廊房相接,西面有磚鋪散水並有寬4.33米的東西向步廊與其他建築相連。台基略呈方形,南北寬77.7米,東西寬69.15米。台基中心為石砌圓形坑,其外有兩周柱礎石、一周夯土基礎和一周碎石塊建築基礎。柱礎石兩圈,內圈礎石12個,外圈礎石20個,礎石為四塊青石拼合而成,並為由一層夯土、一層礎石層層疊加而成。夯土基礎一周寬5.35米,直接打在生土之上。碎石基礎一周,為由殘石塊組成的圈形帶狀建築基礎,寬約0.5米。
金明洛陽城 金正大元年(1224)以洛陽為中京,在隋唐洛陽城的東城舊基上築新城,規模只有隋唐東都 城的1/20 。明洪武六年(1373)在金元城基礎上築磚城,挖壕塹。其平面為正方形,邊長1400米,四面各設一門。該城即今天的洛陽老城。
4. 最久國都的漢魏洛陽的遺址有哪些
漢魏洛陽故城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東郊區與偃師市、孟津縣毗連處。北靠邙山,南臨洛河。該城始建於西周初年,廢棄於唐初,前後延續使用近1600年。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朝代先後以此作為國都,都城史長達540年以上。
此外,西漢及新莽末年綠林軍擁立的更始帝,也曾建都於此。後趙、北周曾以此為南都、西京。
如包括這些,漢魏洛陽故城無疑是我國所有都城遺址中定都時間最長、規模最大且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城遺址。
漢魏時期的都城洛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也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大都市。140年,洛陽人口達100萬以上,當時中外交流頻繁,這里不僅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也是東方文明向東傳播的源頭。
北魏時,洛陽城有里坊320個,城內外有佛寺1300多所。馳名中外的龍門石窟、鞏縣石窟寺也是北魏時期開始開鑿的。當時的洛陽不但經濟繁榮,商業發達,而且文化昌盛,人才薈萃。
洛陽故城今存遺址內城城牆皆夯土版築而成,周長約14千米。
漢魏洛陽故城分別有宮城、內城、外郭城三重城圈,遺址區地上和地下遺跡、遺物十分豐富。重要遺跡由內到外主要有:宮城、內城、外郭城、金墉城、永寧寺塔基遺址、太學遺址、東漢靈台遺址和金村大墓等。總面積近100平方千米,是近代以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城址,基本上為北魏時期所遺留。
宮城位於內城中北部,位置適中略偏西,是都城裡最重要的中心建築區。宮城的四面牆垣保存尚好,牆基雖已埋沒地下,但尚能連接起來。
在南牆的偏西處,有門址一座,形制宏大,當是宮城的正門,按文獻記載北魏時叫「閶闔門」。閶闔門是在魏晉宮門舊址上建造起來的。它是以柱網構成的殿堂式城門樓建築,面闊七間,進深四間。
整個門址位於宮牆後側,門前兩側分別有巨大的子母土闕與宮城南牆及兩側院落南牆相連接。該城門是目前國內考古發掘出的時代最早的都城宮城的正門。
宮城的西部,應是漢北宮和北魏宮城中的主要殿堂之地,如傳說的「金鑾殿」,即北魏太極殿遺址。南對閶闔門,呈長方形,地下保存的夯築地基厚達6米以上,其周圍有密集成組的夯土基址。
內城即東周、東漢、曹魏、西晉時期的洛陽城,平面略作南北長方形,古稱「九六城」。內城垣除南垣因受洛河的北移被沖毀外,東、西、北三面牆垣,斷斷續續依然留在地面上,內城北垣東段高出地面5至9米。
城牆寬約14至30米,系夯土版築,細密結實,牆垣上一排排的版築夾棍眼的痕跡,仍清晰可見。探見城門闕口10座。城內一共發現東西橫道四條,南北縱道四條。
東漢太學遺址在內城南郊,始建於公元29年,在校太學生曾多達30000餘人。175年於太學講堂前立石碑46通,史稱熹平石經。至241年,又立石經28塊,史稱正始石經。
太學遺址分為東西兩大部分,在遺址內部有大面積的夯土建築遺址,有一排排的建築房基,或為東西長方形,或為南北長方形,排與排之間距離相等,排列有序。
太學是古代傳授儒家學說的最高學府,熹平石經是我國最早的官定儒學經本。發現於偃師東大郊村內的西晉辟雍碑,碑文詳細記載了西晉武帝司馬炎及其太子到太學視察,並親至辟雍行禮的情況。
東漢靈台是我國古代用來觀察天象的高台建築。遺址在內城南郊,創建於公元56年,是當時最大的國家天文台,也是我國發現最早的一座天文觀測台遺址。曹魏、西晉相繼使用,達250餘年之久。
靈台遺址范圍達40000多平方米,每面牆垣各開有門,四面共開12門。中心建築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高台四周有上下兩層建築。
東漢傑出科學家張衡,曾先後兩次任太史令10多年,領導、主持和參與了靈台的天象觀測和天文研究。他設計製造的「渾天儀」、「地動儀」等精巧絕倫的科學儀器,當時都安放在靈台之上。
位於內城西北角的金墉城,為曹魏明帝所築。總面積26萬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晉時被廢帝、後多安置於此,實為洛陽城的軍事要塞。
金墉城由南北毗連的3個小城構成,平面呈「目」字形,城垣夯築,共有城門八座。最北一城西垣、南垣各一門,中間一城西垣二門,南面一城四面各開一門,遺址內有夯築台基、磚砌基址多處。
史書記載,當年金墉城「重樓飛閣,遍城上下,從地望之,有如雲也」,足見其豪華壯麗。1956年,河南省將漢魏洛陽故城列為保護古跡之一。從1962年開始,我國考古工作者對漢魏故城遺址進行全面考古發掘,發掘工作至今仍在進行。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底,洛陽市完成了北魏洛陽永寧寺塔基遺址保護工程,這是漢魏洛陽故城保護展示的第一個項目,也是漢魏洛陽故城對外展示的第一個窗口和平台。2006年,《洛陽市漢魏故城保護條例》出台,為漢魏故城遺址的保護提供了法律武器。
5. 洛陽名勝古跡有哪些
洛陽的名勝古跡:
龍門、白馬寺、天子駕六博物館、內 古墓博物館 、漢光武帝陵、 龍馬負圖寺容、玄奘故里、二程故里、范園(范仲淹陵)、邵雍故居、 漢魏洛陽遺址、 隋唐遺址公園/永寧寺塔址、二里頭遺址 、千唐志齋。
6. 孟津縣歷史有多少年,古稱什麼
孟津,夏屬孟塗氏封國;商前期為畿內地;周設平陰、諜城兩邑,戰國為韓地;秦改邑為郡縣,稱諜城、平陰縣;西漢為諜城、平陰、平縣三縣轄,隸屬河南郡;王莽改平縣為治平縣,東漢復改治平為平縣;三國魏時並平縣、平陰、諜城縣三縣為河陰縣,隸屬河南郡;晉至南北朝時,歸屬屢變,但縣名未改,東晉置河陰郡;隋並河陰入洛陽縣,隸屬河南郡;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大基縣(治今孟縣西),八年省。咸享四年(公元673年)復置,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更名河 清縣,屬河南府。(唐初劃河陰出洛陽跨黃河置大基縣,後改為柏崖縣、河清縣,隸屬河南郡);宋開寶元年(公元968年)徙治於白坡鎮(今洛陽市吉利區內)。宋時為河清縣,隸屬河南府;金熙宗天卷三年(1140年)廢河清縣改縣名為孟津,縣治從黃河北岸白坡鎮遷至孟津渡(會盟鎮花園村)。金改河清縣為孟津縣後,經元、明、清、中華民國至今,縣名未改;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黃河水患,縣治遷孟津老城;歷元、明、清屬河南府,治老城不變。金、元、明、清時隸屬河南府;1913年屬豫西道。民國初隸屬河南省河洛道,1925年隸屬道尹公署,1927年隸屬河南省政府豫西行政長官公署,1933年隸屬河南第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屬洛陽專區。1959年縣治由老城遷長華(今城關鎮),1968年屬洛陽地區。1971年11月由地區劃屬洛陽市,1976年11月復劃屬洛陽地區,1983年11月重劃屬洛陽市。 孟津縣以周武王會八百諸侯於孟津渡而得名。孟津據《尚書"禹貢》注「孟為地名,在孟置津(即渡口),謂之孟津」。
7.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具體在哪裡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東15公里洛陽市郊區、偃師市、孟津縣毗連處。北靠邙山,南臨洛河
8. 洛陽有啥戰爭遺址
平定安史之亂古戰場昭覺寺
5月21日,平定安史之亂古戰場昭覺寺揭碑。
昭覺寺位於河內南省洛陽市孟津縣橫容水鎮區南側,最初為晉代所建凈宗名剎。典籍記載,唐貞觀三年,李世民下詔國立重建昭覺寺。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祿山起兵判唐,稱帝洛陽。公元762年,唐軍三十餘萬,圍殲叛軍精銳於昭覺寺前曠原,斬首六萬,捕虜兩萬人。橫水古戰場從此載入史籍。
這個怎麼樣?
9. 孟津縣境內古代有幾個朝代
不大明抄白,您是說孟襲津縣,在歷朝歷代的區劃隸屬么?
孟津,夏代屬孟塗氏國。
商前期屬畿內地。
西周設平陰、諜城兩邑,戰國屬韓地。
秦代,改邑為縣,稱諜城、平陰縣。
西漢,為諜城、平陰、平縣三縣,隸屬河南郡。王莽改平縣為治平縣。東漢復改治平為平縣。
三國魏,並平縣、平陰、諜城縣三縣,為河陰縣,隸屬河南郡。
西晉至南北朝,歸屬屢變,縣名未改,東晉置河陰郡。
隋代,並河陰入洛陽縣,隸屬河南郡。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大基縣(治今孟縣西),八年省,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復置,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更名河清縣,屬河南府。
宋代,為河清縣,隸屬河南府。
金熙宗天卷三年(1140年),廢河清縣,改孟津。孟津之名,自此始。
此後歷代沿用,轄區變化不大,隸屬河南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