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市近期出現古墓遺址
㈠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墓葬(共77處)
序號編號名稱時代地址221Ⅱ-1北京金代皇陵金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門口村北的九龍山主峰下222Ⅱ-2利瑪竇和外國傳教士墓地明至清北京市西城區223Ⅱ-3袁崇煥墓和祠明至民國北京市崇文區224Ⅱ-4邢國墓地周河北省邢台市225Ⅱ-5所葯村壁畫墓漢河北省望都縣226Ⅱ-6隆堯唐祖陵唐河北省隆堯縣227Ⅱ-7張柔墓元河北省滿城縣228Ⅱ-8怡賢親王墓清河北省淶水縣229Ⅱ-9紀曉嵐墓地清河北省滄縣230Ⅱ-10崔家河墓群周山西省夏縣231Ⅱ-11沙梁坡墓群漢山西省天鎮縣232Ⅱ-12古城堡墓群漢山西省陽高縣233Ⅱ-13王家峰墓群南北朝山西省太原市234Ⅱ-14什貼墓群南北朝山西省晉中市235Ⅱ-15栗毓美墓清山西省渾源縣236Ⅱ-16扎賚諾爾墓群漢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237Ⅱ-17王昭君墓漢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238Ⅱ-18韓匡嗣家族墓地遼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239Ⅱ-19吐爾基山墓遼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後旗240Ⅱ-20蕭氏家族墓遼內蒙古自治區奈曼旗241Ⅱ-21張應瑞家族墓地元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242Ⅱ-22袁檯子墓晉遼寧省朝陽縣243Ⅱ-23馮素弗墓十六國遼寧省北票市244Ⅱ-24輝發河上游石棚墓周吉林省梅河口市、柳河縣245Ⅱ-25刀背山墓地新石器時代黑龍江省雞西市246Ⅱ-26鴻山墓群周江蘇省無錫市247Ⅱ-27徐州墓群漢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248Ⅱ-28象山王氏家族墓地晉江蘇省南京市249Ⅱ-29東陽土墩墓群周浙江省東陽市250Ⅱ-30高氏家族墓地明浙江省樂清市251Ⅱ-31於謙墓明至清浙江省杭州市252Ⅱ-32李白墓唐安徽省當塗縣253Ⅱ-33武夷山崖墓群青銅時代福建省武夷山市254Ⅱ-34朱熹墓宋福建省建陽市255Ⅱ-35朱軾墓清江西省高安市256Ⅱ-36嘴子前墓群周山東省海陽市257Ⅱ-37蕭王莊墓群漢山東省濟寧市258Ⅱ-38洗硯池墓群晉山東省臨沂市259Ⅱ-39崔芬墓南北朝山東省臨朐縣260Ⅱ-40韓氏家族墓地唐山東省莘縣261Ⅱ-41明魯王墓明山東省鄒城市262Ⅱ-42應國墓地周至漢河南省平頂山市263Ⅱ-43許慎墓漢河南省漯河市264Ⅱ-44韓愈墓唐河南省孟州市265Ⅱ-45范仲淹墓宋河南省伊川縣266Ⅱ-46歐陽修墓宋河南省新鄭市267Ⅱ-47李誡墓宋河南省新鄭市268Ⅱ-48青山墓群周湖北省枝江市269Ⅱ-49九連墩墓群戰國湖北省棗陽市270Ⅱ-50關陵三國湖北省當陽市271Ⅱ-51南漢二陵五代廣東省廣州市272Ⅱ-52藤橋墓群唐至明海南省三亞市273Ⅱ-53涼山大石墓群戰國至漢四川省德昌縣、喜德縣274Ⅱ-54瑞峰崖墓群漢四川省青神縣275Ⅱ-55塔梁子崖墓群漢四川省中江縣276Ⅱ-56黃傘崖墓群漢四川省宜賓縣277Ⅱ-57孟知祥墓五代四川省成都市278Ⅱ-58石城山崖墓群宋至明四川省宜賓縣279Ⅱ-59瀘縣宋墓宋四川省瀘縣280Ⅱ-60交樂墓群漢貴州省興仁縣281Ⅱ-61八塔台墓群周至明雲南省曲靖市282Ⅱ-62營盤村墓群明至清雲南省永勝縣283Ⅱ-63查木欽墓群唐西藏自治區拉孜縣284Ⅱ-64秦東陵秦陝西省西安市285Ⅱ-65張騫墓漢陝西省城固縣286Ⅱ-66明秦王墓明陝西省西安市287Ⅱ-67蔡倫墓和祠清陝西省洋縣288Ⅱ-68明肅王墓明甘肅省榆中縣289Ⅱ-69樓蘭墓群新石器時代至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羌縣290Ⅱ-70五堡墓群青銅時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291Ⅱ-71洋海墓群青銅時代至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292Ⅱ-72阿日夏特石人墓隋至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溫泉縣293Ⅱ-73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疏附縣294Ⅱ-74速檀·歪思汗麻扎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縣295Ⅱ-75葉爾羌汗國王陵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莎車縣296Ⅱ-76艾比甫·艾潔木麻扎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圖什市297Ⅱ-77哈密回王墓清至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
㈡ 想知道: 北票市 從耶律仁先家族墓到耶律仁先家族墓開車怎麼走
不用走,因為你出發點到終點就是一個地方,或者起車後左,然後在向左,然後在向左,然後到了
㈢ 北票市發現的「神秘」青銅戈,究竟破解了哪些謎底
1967年春,在遼寧省北票市發現了一件青銅戈。類似的青銅戈,在我國各地都有發現,可以說,這種青銅兵器很普通。可專家經過鑒定,卻發現了這件青銅兵器的特殊性:它的主人的地位不僅十分顯赫,而且它還破解了燕國歷史上的三個謎團。這是一件什麼樣的青銅器呢?它又破解了怎樣的千古之謎呢?
這樣一來,似乎順手就把第二個謎團給破解了,一段燕國的黑暗歷史被證實了。這段黑歷史,是發生在公元前315年,燕國的一次嚴重的叛亂。叛亂是由燕國的一些權臣暗中聯合發起的,他們聚集的亂軍,已經威脅到當時的燕王噲。而燕王噲卻沒能很好的處理這次叛亂,使得叛亂引發的戰亂達數月之久。叛臣最後還引來了齊國的軍隊,三十天後,燕國被攻下,燕王噲被處死。正因為燕王之死,才有了當時還在趙國的公子職被遙立為燕王。
燕王職戈破解的第三個謎團,就是燕國的兵力狀況。根據有些民間的傳說,我們甚至會覺得,當時燕國的兵力很弱。可這件青銅戈卻給了我們相反的答案,燕國的兵力其實很強,證據就在這件燕王職戈的作用上。燕王職戈的真正作用不是為了打仗,而是一種權力的象徵,是燕王賜給手下的。賜給誰的呢?銘文上清楚地寫著——燕國的大司馬。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官制基本沿用了周朝的制度,司馬一般負責掌管軍政戰爭相關的事務,一般還分為左司馬和右司馬。而在兩個司馬之上的,就是大司馬。小編不說大司馬負責什麼工作,不說大司馬有多牛,只說一件,大司馬,一般是要達到統兵十萬級別。這么說來,即使小小的燕國只有一個大司馬,那麼,燕國的軍力,也至少要在十萬以上。
今天,這件燕王職戈不僅成為真正的國寶,它還成了遼寧北票市的一張對外宣傳的王牌「黑山白水川州郡,龍鳥燕戈一層樓」,古老的文物,在新的時代里,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歷史名片」的作用。
㈣ 朝陽與什麼歷史,特產
朝陽市 - 歷史文化
朝陽是一座歷史名城,自西漢起就設置了郡縣,朝陽古代文化源遠流長,「鴿子洞」古人類遺址證明,早在 10 多萬年前朝陽大地已有人類祖先繁衍生息。境內牛河梁遺址,證明這里早在 5000 年前就存在一個具有國家雛型的原始文明社會,這一重大發現,把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了 1000 多年。近年來,在朝陽境內發現的鳥化石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大量發現的一億三千萬年前的鳥化石,填補了世界生物進化研究的一項空白,它證明了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鳥類的祖先是在中國,在遼西的朝陽。朝陽人傑地靈,數以百計的寶塔古剎點綴著山河大地,使朝陽充滿古文化的深邃魅力。
朝陽的歷史文化在遼寧省以至於國內外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和獨特優勢。多年來,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和歷史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人們已經逐步認識到了朝陽歷史文化的重要價值。
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朝陽悠久的歷史可上溯到距今10多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在喀左縣水泉鄉大凌河畔發現的鴿子洞古人類遺址,是目前發現的中國北部最早的古人類聚居地。出土的人類牙齒化石和動物化石、打制石器和灰燼層表明,當時的遠古人類在這里已經從事狩獵、採集並用火熟食,過著原始的群居生活。在今建平縣發現的古人類上臂骨及肱骨化石表明,距今四五萬年前,朝陽大地上出現了與現代人體制征相似的原始「新人」——建平人。 據1979年喀左東山嘴祭壇和建平、凌源兩縣交界處牛河梁女神廟、積石冢紅山文化遺址的發現表明,生活在朝陽大地上的原始人類,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已邁入人類文明社會的門坎,出現了具有國家雛形的原始文明社會。從積石冢群出土的大量精美彩陶和以玉豬龍為首的玉器看,當時的社會已經出現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生產技術、工藝水平以及審美意識都達到了相當的文明水準。朝陽紅山文化大型壇、廟、冢遺址的發現,有利地證明了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前就已經進入了古代文明社會,從而使朝陽地區成為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的發 祥地之一,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推前了1000多年。
東北最古老的歷史名城
朝陽歷史古城的發展及其地位,標志其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獨特的歷史優勢。位於朝陽城東南郊的柳城歷史久遠,戰國時,燕置塞上五郡,柳城屬遼西郡。至漢朝時,柳城已成為遼西郡西部都尉治所,後被三郡烏桓據為統治中心,曹操北伐烏桓曾揮師柳城,可見柳城在秦漢時期已成為東北重鎮。公元342年,前燕王在「柳城之北、龍山之西」建都為龍城, 十六國時期前燕、後燕、北燕立國88年期間,龍城為三燕都城達52年之久。一座繁華的都城——龍城也成為東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和歷史名城。
歷代塞外戰略要地
朝陽古稱塞外遼西之地,由於地理位置處於中原通往東北的古代交通要衢,歷史民族活動方面處於中原漢族與東北各少數民族互相交流及融合發展的紐帶地區,因此中原歷代王朝都在此設邊關重鎮,而東北各族入主中原時也要把這里作為必爭之地,使朝陽成為歷代塞外戰略要地。
隋唐時期,朝陽為營州,被稱為「隋唐王朝的中央政府與東北各族往來的樞紐」,也是中原王朝對東北各族繼續統一和推行封建制度的前沿陣地。根據戰爭的需要,還開通了中原到遼西的營州古道,從營州可到遼東、朝鮮、日本,使營州的經濟文化產生了交替繁榮的局面。而遼西營州也成為盛唐文學經常描寫的邊塞題材之一。
遼金元時期,是契丹、女真和蒙古族於中國北方迭起興盛時期,而地處遼西的朝陽地區,也成為這些北方民族與中原兩宋王朝激烈爭奪的戰略要地。
明清時期,朝陽仍為重要建置之地。清朝時,朝陽為清帝東巡的要路駐蹕之所,也是清政府借地養民屯兵蓄銳之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清政府曾從朝陽調集蒙古騎兵開赴沿海口岸駐防。盡管隨著清朝對全國的統一與行政區劃的相對穩定,朝陽作為塞外戰略要地的作用也相應轉移,但歷史上多次成為遼西以至東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的事實,卻使它的重要戰略地位永存史冊。
歷史上多民族聚居交融之地
朝陽在歷史上是中原各族與東北各民族交流的紐帶地區。隋唐時期,朝陽是多民族聚居交融的興盛時期,這一時期曾在朝陽境內居住的民族有契丹、突厥、室韋、奚族等。由於隋唐多次大規模東征高句麗,中原漢族隨之大量湧入定居。
遼金元時期,北方三大族系——契丹、女真、蒙古族的興盛發展,都將遼西作為重要基地,因此地處遼西的朝陽在當時也處於一個多民族交替融合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繁榮發展的時期。 明清時期,朝陽辟有蒙古王公封地,因此居住著大量蒙古族。這時期中原漢族因移民墾荒也大量遷入,且漸居多數。清代以後,由於民族分布沒有發生大的動盪遷移事件,民族分布狀況趨於穩定,從而形成了近現代朝陽民族分布的基礎。
豐富的文物古跡
朝陽的文物古跡,不但以流源長、分布廣、類型多、價值大而成為本地悠久歷史的標志,而且為中華民族流源及其文明的研究提供了極為重要的依據。
人類居住遺址在朝陽分布廣泛,各個時期均有遺存發現,計有4000多處,最早的古人類居住址為喀左縣鴿子洞舊石器時代中期古人類居住址,這是與北京周口店人文化相一致的古人類文化遺址。
隨著代表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進度的城鎮的興起,古代建築迅速發展,寺廟和古塔遍布城鄉。朝陽較早的寺廟可追溯到5000年前紅山文化時期的喀左東山嘴祭壇和牛河梁女神廟,這種祭祀建築為古人祭奠祖先和天地所用。朝陽現存古塔址22處,多為遼代所建,著名遺存古塔有朝陽城內的南塔、北塔、城東鳳凰山上的中寺摩雲塔、喀左縣城的利州塔等,這些古塔造形美觀、工藝精巧,堪稱古代建築的珍存。朝陽現存古代寺觀址142處,其中遼金元時期的22處、明清時期118處,近現代2處。著名的寺廟宮觀有佑順寺、惠寧寺、萬祥寺、天成觀、玉清宮等。朝陽還發現古代石橋2座,其中凌源天盛號金代石拱橋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發現冶煉址4處,最早的一處為春秋時期。發現窯址20處,以遼金元時期陶瓷磚瓦窯居多。發現古墓葬410處,各時期均有遺存。
朝陽市境內出土文物數萬件,計總量約佔全省的近三分之二,而且文物珍品尤多。陶瓷類文物最早見於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遺址中,金器類文物以商周青銅器最為著名,石玉類文物極為廣泛,書畫類文物在晉代、遼代及元代壁畫墓中多有發現。所有這些蘊藏於朝陽這片被稱為「神秘土地」上的豐富的文物古跡,作為巨大的歷史財富,將日益顯示出更為深遠的意義。
光榮的革命傳統
在歷代社會變革中,朝陽人民都以堅苦卓絕的精神推動了歷史發展,特別是在近現代的革命斗爭中,朝陽人民以英勇的斗爭精神、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形成了光榮的革命傳統。
清朝末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朝陽人民,不堪屈辱,不畏強暴,同封建王朝、官府和外國侵略者進行了英勇斗爭。1836年至1911年的70多年間,朝陽地區爆發了十幾起規模較大的民眾武裝起義。1861年,朝陽縣李風奎率部分挖金工人和破產農民起義攻入縣城,連破凌源、赤峰,震驚清廷。1900年,朝陽縣鏵子溝鄧萊峰為反抗外國傳教士的侵略壓迫,組織了聯庄會並成立了「抗洋會社」民眾武裝,與外國侵略者和腐敗的清政府軍隊進行浴血奮戰,最後英勇就義。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苛捐雜稅重重盤剝百姓,1915年至1917年間,朝陽地區連續發生了建平侯文廣、朝陽趙子馥、北票高振英等領導的大規模武裝抗捐斗爭。1922年,凌源縣張明久領導的武裝抗捐斗爭持續8年之久。
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朝陽人民的革命斗爭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特別是1925年中共熱和工委建立後,以熱察綏早期黨的領導人陳鏡湖為首的共產黨人積極開展革命活動,使朝陽的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有了迅速發展。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強占東北,朝陽人民不畏強暴投入了抗日救國的人民戰爭。日本侵略者在侵佔熱和的進程中,首先受到了遼西抗日義勇軍的沉重打擊。在艱苦的抗日戰爭歲月里,北票的蘭天林部、朝陽的劉振東部、喀左的李天德部和郭文連部、建平的高體乾部等抗日武裝,如尖刀直插敵人心腹。朝陽縣石明信溝人民屢遭洗劫英勇不屈,堅守故土不容侵犯直至抗戰勝利。
解放戰爭時期,朝陽再度成為國共雙方爭奪的戰場。戰斗在朝陽地區的黨政軍民與國民黨軍隊和地主武裝進行了浴血奮戰,為解放朝陽、解放全中國創造了不朽的英雄業績。 在中國近代和現代歷史進程中,朝陽地區涌現出了眾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出生於建平的陳鏡湖,是從李大釗組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時即已參加革命的早期共產黨員,曾任內蒙古特委書記等職,為抗日救國獻身而被稱為革命先驅。出生於朝陽縣的趙尚志烈士,是東北抗日聯軍的優秀將領,他智勇殺敵,令敵聞風喪膽,名震四方,被譽為「北國雄獅」。出生於朝陽縣的劉桂伍烈士,在西安事變中為抗日救國榮立「捉蔣」首功,後奮戰抗日疆場壯烈犧牲,成為全國人民敬佩的英雄。此外,出生於朝陽縣的孟廣忠、出生於建平的張耀華、出生於凌源的馬瑞馥、出生於喀左的莫德、杜根德、出生於北票的張振堂等革命先烈都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而英勇獻身,他們鑄就了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樑。
深厚的文化藝術積淀
朝陽的文化藝術有著濃厚的民間性、民族性、民俗性、地方性的特點,形式紛繁,歷史久遠。
古老傳統的泥塑、石刻、木雕藝術一直在朝陽流傳,並有新的發展。民間藝術巧匠在復修佑順寺、惠寧寺、天成觀等工程中,顯示了古老絕技,其雕刻之精勝過往昔。民間雕刻、泥塑既繼承了民間傳統,又增添了新的科學技法。
刺綉是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朝陽民間刺綉,據考古發掘,於唐、遼、金已形成了獨特風格。朝陽民間刺綉以服裝、枕套、檯布、門簾、鞋襪等日用品為主體,內容分為花、草、魚、蟲等門類,技法細密,色彩鮮艷,典麗端莊。 朝陽民間剪紙藝術發源於宋代。民間剪紙內容廣泛,以民間剪紙藝人自選題材為主,以傳統題材最有特色,歷史傳說、神話和戲曲剪紙也頗有佳作。朝陽的剪紙藝術融化「冀」、「魯」簡練淳厚的韻味,又匯集江南明快、纖巧的情致,染上朝陽的山水風光,形成了獨特風格。
朝陽的表演藝術不斷發展。京劇於清朝末年傳入朝陽地區;二人轉藝術也於清末傳入朝陽地區,成為朝陽地區主要的曲藝形式之一;朝陽的評劇藝術興起於20世紀20年代;話劇藝術於20世紀40年代傳入朝陽地區。朝陽的傳統戲曲有著廣泛的影響。到20世紀60年代,朝陽的戲劇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被譽為遼西的山裡紅派。在戲劇創作實踐中,成長起了山裡紅派作者群。在戲曲革新方面,遵循戲曲藝術的發展規律,突出了遼西山裡紅派的藝術特徵,從劇作到演出都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皮影戲源於冀中,在朝陽民間流傳歷史久遠,形成音調高亢、柔美、風趣活潑的風格。如今的皮影擴大了幕面、改進了燈光,利用種種現代手段,把神話故事表演得異常精彩。 朝陽的民間文學底蘊豐厚。在多民族的朝陽,民間神話傳說猶如絢麗的珍珠,讓人挖掘不盡、采擷不完。這塊浸透著古國文明的大地也哺育出了文壇上的幾位傑出人物。1837年出生於北票下府的蒙古族文學家尹湛納希,著述了《大元盛世青史演義》、《一層樓》、《泣紅亭》等文史巨著,被稱為「蒙古族的曹雪芹」。出生於凌源萬元店的蒙古族風俗學家、思想家羅布桑卻丹,於民國初年著作的《蒙古風俗鑒》被譽為蒙古族的網路全書,為後人留下了一份寶貴遺產。1847年出生於建昌的畫家張 晉,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國畫,藝術造詣高深,流傳很廣。這三位名家被稱為朝陽文壇「三傑」。在現代文壇上,以瑪拉沁夫、胡景芳為代表的朝陽籍作家也佔有一席之地。
努魯爾虎山自然保護區
努魯爾虎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朝陽縣古山子鄉境內,以溪流、林木、花草、山石見長,面積達二千公頃,山谷長十餘里。谷內溪水如光似練,峰迴嶺轉,像北斗而曲折,像長蛇而蜿蜒,明滅可見;谷底巨石堆積,有高有低,有長有短,有立有卧,有蹲有坐,有爬有跑,有背有抱,各具其態。山谷四周千山競秀,萬壑爭流,蔚然渾秀,鬱郁蒼蒼。一年四時不同,風景各異。春,風和日麗,草木吐綠,紅杏枝頭春意鬧;夏,雲蒸霞蔚,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秋,天高雲淡,層林盡染,「萬木霜天紅爛漫」;冬,白雪皚皚,描銀點玉,青松挺拔入雲天。四季百鳥聲喧,雉兔群群,獐鹿馳逐,生趣盎然。谷之深處,天然瀑布有三,特色各異,令人贊嘆。
桃花山風景區
龍城區周邊景點——桃花山風景區位於北票市桃花吐鎮,由桃花山、寺院和桃花山莊三部分組成,是一個集自然、人文和生態景觀為一體的新興生態旅遊風景區。桃花山孤峰高聳,極其雄壯。山腰有許多大岩石、層巒疊起、形狀奇特。山南側為槐樹林,開花時節滿山芳香。山北側是大面積松樹林,枝繁葉茂,四季長青。山頂有古井。山東側有無底洞。山西南側有寺廟,自古就有許多神奇的傳說。
桃花山寺院建於清末,分上、中、下寺。上寺位置 最高,憑借大巨石下面的天然山洞修建而成,登之遠眺,山河盡收。中寺位於山腰,也是憑借天然山洞建築而成,寺內香火旺盛,遊客不斷。下寺位於桃花山西南腳下,建築規模較大,松柏環繞,清幽雅靜。寺內供奉玉皇大帝。每年三月初三、六月初六、九月初九都有盛大的廟會,唱戲三天,遊人數萬,遠近聞名。
桃花山莊位於桃花山西南側,佔地千餘畝,由自然風景林、果園、養殖園、放牧園和休閑度假餐飲園組成,整個庄園重視環境保護,尊重生態與自然,形成了種、養、游三位一體生態系統完善的良性循環模式。2002年被省環保局批准為遼西第一家「省級生態農業庄園」,同時被朝陽市文聯批准為「遼西藝術家活動基地」。
每年春天,山莊都舉辦「桃花節」和「詩、書、畫」三會。秋天,山莊舉辦「採摘節」。山莊環境優美,綠化覆蓋率高達98%,果園有桃、李、杏等十幾個品種,數萬株果樹。山莊休閑度假村建築風格自然古樸,土牆、草房、小橋、流水、池塘、水車,風景獨特。還有「采風亭」、「風雨亭」和荷花池、游泳池等休閑設施,餐飲、住宿、娛樂設施齊全。
鳳凰山風景區
朝陽大凌河風景
凰山,古稱龍山、和龍山,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國家AAA級景區,位於遼西朝陽市城區東部4公里處。佔地55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660米。鳳凰山不僅是遼西歷史名山,也是燕、遼時享有盛譽的佛教聖地。早在1660年前,燕王慕容皇光就在山上修建了迄今為止東北地區最早見諸史籍的佛教寺院-龍翔佛寺,因此成為東北佛教的「祖庭」,鳳凰山之龍翔佛寺成為東北佛教第一寺。後經歷代建構,形成了三塔(現存摩雲塔、大寶塔,凌霄塔傾圮後重修)四寺(延壽寺、天慶寺、雲接寺,華嚴寺已不存)古建主體,此外還有北魏摩崖佛龕、遼代古道降香十八盤、清代倒座觀音洞和卧佛古洞等古跡遺存。鳳凰山植被豐茂,是國家瀕危珍稀鳥類黑鸛的重要棲息地。自然景觀主要有金駝望月、象鼻山、天然大佛等,鳳凰山之龍山景區山高壁陡,谷狹壑險,或孤峰獨秀,或群巒橫黛,或形若蒼龍游雲,或神似怪獸卧嶺,置身其中,奇趣無窮。
朝陽市 - 朝陽特產
麻花布
朝陽麻花布,採用家織大布為坯。以驢皮燙臘製成縷花版,縷花版用圓形、半圓形、水滴形、鴨蛋圓形、對弧形、方形、菱形、柳葉形等為點組成花卉、鳥魚、葫蘆、如意、盤腸等圖案。圖案構成有二手連續,如散點式、波紋式、折線式和復合式;四手連續,如散點式菱形連綴、波形連綴等。用白土子、綠豆淀紛、蛋清調成漿糊,將大布鋪於平整的案板上,固定、放上縷花版,用漿糊漏印出連續的圖案。待漏印的圖案晾乾後,放入靛藍的鍋里煮染,後將漿料漂凈,就成了漂亮的麻花布。麻花布由於漿料在浸染過程形成裂紋而浸染出冰裂紋,有如臘染,可謂妙韻天成。麻花布因用靛藍煮染,色彩鮮艷、不褪色,映襯著白色的國家,古樸典雅。是人們製作被褥、門簾、衣裳、衣裳的好布料。隨著旅遊市場的開發 , 朝陽麻花布會放出奇異的光彩。
山杏仁
朝陽市是我國特產—山杏仁的主要產地之一。它與河北的張家口、承德和唐山市並稱為山杏仁四大基地。朝陽山杏大都為天然林,近幾年人工載培林有所發展。山杏仁有甜、苦兩種,杏仁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糖及磷、鈣、鐵,可加成杏仁霜,杏仁茶等滋補佳品。還可加工成工業用油,亦可作葯用。山杏仁還是著名的錦州小菜原料之一,杏核可提取栲膠或活性炭,這種活性炭是造紙和高級纖維板的原料。
酸棗仁
酸棗仁堪稱朝陽一寶。朝陽地區向陽的山坡、丘陵、平原及路旁,酸棗林及酸棗叢隨處可見。酸棗樹屆蓖李科的落葉灌木和小喬木。據現代醫學分析,酸棗仁中含酸棗體皂貳和樺木素、樺木酸及蛋白質、脂肪油和谷甾醇,其生仁可作興奮劑,熟仁則為鎮靜劑,是消毒去火之良葯。酸棗肉中含有水果中罕見的蛋白質,還合有糖、無機鹽及維生素等。
㈤ 中國1996年十大考古發現是哪十大
1、煙墩堡舊石器時代遺址發現於長江三峽工程淹沒區的重慶市豐都縣,出土標本 1萬余件,其中石製品 1341件,以礫石為原料,主要採用錘擊法打制而成,石器以石片石器為主,這在中國南方舊石器一直中尚屬首次發現。 該遺址的發掘和研究在認識南北工業傳統間的關系方面具有橋梁作用,對中國南方乃至東南亞地區的舊石器文化發展的研究也提供了可供對比的研究資料,具有一定科學價值和科學意義。
2、妯娌遺址位於河南省孟津黃河岸邊,自仰韶晚期延續到龍山早期,居住區居北,墓葬區居南,窖穴區和制石工場居西。墓葬多有生土二層台,發現有迄今中國新石器時代最大的墓葬,出土文物豐富多樣,有黃河中游最大的石壁及三件形制相同、大小依序的陶鐃形器等。妯娌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的挖掘和研究對王灣二期文化石器的聚落形態及社會組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啟示。
3、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指分布於成都市的新津寶墩遺址、溫江魚鳧村遺址、郫縣古城遺址、都江堰芒城、崇州雙河以及紫竹等 6 處古城,面積在 11 - 60 萬平方米不等。其中郫縣古城城址中部發現被若干中小環繞的面積達 550 平方米的大型房址, 其內築有 5 個長方形卵石台。古城群屬寶墩文化,是三星堆文明的前身,是迄今所知我國西南地區發現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城址群,該遺址群的發現對於研究成都平原當時的社會結構河宗教信仰具有極為重要的學術意義。
4、應國墓地主要是周代應國貴族的埋葬地,其中也包括應國滅亡後部分楚國貴族墓葬與兩漢時期的一些平民墓,地屬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地區薛庄鄉。應國墓地共發掘應國墓葬 42 座,排列有序,具有「族墓葬」特徵。出土文物數千件,主要是青銅器和玉器。所出銅器銘文涉及大射禮、俯聘禮、帝王廟號、喪服制度,對古代禮儀制度與諸侯方國史研究有重要價值。排列有序的國君墓葬,為同時期墓葬斷代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
5、安丙墓 位於雙河鎮東 2 公里處,是南宋資政大學士、少師。魯國公安丙夫婦及族屬墓群。墓地及地面局附屬物規模宏大。墓內結構反映了宋代古建築的獨特風格,尤其是浮雕、動植物、器樂等圖案情態自然,形象逼真。工藝十分考究,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研和參觀價值。該址的發現被列為 「96 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 。 1996 年 2 月,安丙墓被當地村民挖墓坑時發現,後經搶救性發掘,共清理出墓葬 5 座及地面附屬建築遺址 4000 余 m2 。 安丙及其家族墓座東朝西 , 由北至東南方向排列。前為九層護坎,後枕山坡。墓葬均為頂券式石構建築 , 由墓室及墓道兩部分組成 , 並設有排水系統。主墓 (m2 、 m1) 為安丙及福國夫人之墓 , 風格、大小相同。 m3 、 m4 墓墓主不詳,風格、大小一樣。 m5 墓與主墓相似,但小於主墓,據考證為安丙孫女安寶孫之墓。 安丙墓規模宏大,墓室雕刻精美,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對研究南宋時期四川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提供了珍貴實物資料。
6、馬樓三國吳簡是1996年10月在長沙市中心的走馬樓建設工地中一口古井中發掘出來的。這批埋藏了1700多年的三國時期孫吳紀年簡牘,包括竹簡、木簡、木牘、封檢等,共計14萬余枚,超過中國歷年出土簡牘數量的總和。這是中國上世紀繼殷墟甲骨卜辭、敦煌文書之後,在古文獻資料方面的又一重大考古成果。 出土簡牘呈灰棕色或黃褐色,長短寬窄各異,字體工整有序,隸中帶楷。每片字數多少不等,木牘每枚80至120字,竹簡每枚30至40字。
7、北票喇嘛洞墓地位於遼寧省北票市南八家鄉四家板村喇嘛洞村民組西山坡上,因村中有一清代喇嘛廟,廟後有山洞而得名。山坡為大凌河的二級台地,坡下為大凌河的沖擊平地。東北距北票市 20 公里。墓地南 1 公里即大凌河,由此溯大凌河而上約 30 公里即朝陽市。該墓地市 20 世紀 70 年代當地村民在取土時發現的。
8、出土文物 3100 余件(套),其中鐵馬鞍具、成套銅鎏金鏤孔帶具、醬釉陶羊尊首見於三燕文化墓葬,豐富了該文化內涵。 北票喇嘛洞鮮卑貴族墓地是迄今為止發掘規模最大的鮮卑族文化遺存,共發現墓葬 419 座,時代為 3 世紀末到 4 世紀初,出土了近 3000 件文化遺物。墓葬形式和很多隨葬物等均為以往所不見,展示了鮮卑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特色。頭盔 . 鐵甲 .. 馬具組成的甲騎具裝,是中國已知最早的實物。大量鐵制兵器和生產工具共存,表明鮮卑族內部社會結構已由游牧向農耕轉變。馬具金器等還可以看初對朝鮮半島和日本同類器物的強烈影響。
9、青州龍興寺出土的大批佛教造像,多數形體較大,包括北魏至北宋延續 500 年的石 、 玉、 陶、 鐵、 木和泥造像 200 余尊,其中以北齊時期石像最多,有佛、 菩薩、 弟子、 羅漢 、 飛天、 供養人等多種題材。造像有浮雕 、 鏤雕、 線刻、 貼金、 彩繪,造型生動,線條流暢,具有極高的藝術水準。為山東地區北魏至北齊時期的石佛造像提供了一批珍貴的斷代標本。以北魏、東魏、北齊造像為主的佛教窖藏,位於中國北部山東省的青州市。龍興寺始建於北魏時期,是一處延續千餘年的著名佛教寺院。窖藏坑位於寺院遺址的最北部,南北長 8.7米、東西寬6.8米,坑內有規律地埋藏有北魏、東魏、北齊至隋、唐、北宋時期的石灰石、漢白玉、花崗岩、陶、鐵、木及泥塑等各類佛教造像400餘尊。其中最大的高320厘米,最小的僅高20厘米。造像雕刻技巧高超,包括浮雕、鏤雕、線刻、貼金、彩繪等多種技法。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是迄今中國發現的、數量最多的窖藏佛教造像群。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的發現,為研究中國佛教美術史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的實物資料。青州龍興寺窖藏佛教造像的發掘是近年來中國境內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它代表了自北魏至宋元時期中國佛教藝術的傑出成就,為研究佛教在我國的傳播及雕塑、繪畫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珍貴資料。近年來,經過我館業務人員日復一日地整理、拼接、粘對,這些曾慘遭破壞的藝術珍品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其中的佛像精品先後在美國、日本、德國、瑞士、英國、香港、北京、上海等地舉辦了精品展或大型專題展。當人們看到那些面帶微笑的佛像、衣著雍容華貴的菩薩、呼之欲出的飛天、生動活潑的護法和多姿多彩的荷蓮時,無不被其深深折服。
10、雙乳山漢墓東北 1.5公里處的福祿山頂部椰油兩座陵墓,封土高大,保存尚好,其形制、排列、規模等都和雙乳山漢墓相似,所以我們推測也是西漢濟北王陵,顯然,這里應該是稀罕濟北國的王陵區。福祿山漢墓的發現,也為證明雙乳山漢墓為西漢濟北王陵提供了佐證。墓葬鑿山為陵,為呈甲字形的豎穴石擴木槨木,主要由封土、墓道河內外墓室幾個部分組成,總長85米,總深22米,鑿石量約8800立方米。墓主人二槨三棺殮葬,出土銅器、玉器、漆器、鐵器、陶器、金餅、車馬器具等2000餘件,該墓未經盜擾,保存完整,增加了對漢代考古、歷史的認識。
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附近新發現的兩座吐蕃古墓中,發掘出大量絲織品及繪在棺木上的色彩鮮艷、內容豐富的彩色木板畫。
㈥ 關於我國原始農業興起的考古發現
看這篇論文
關於農業起源,古籍中有許多美麗動聽的傳說故事,經常要歸功於偉大的神農、後稷和黃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1)。但要想真正解決中國農業的起源,僅憑古史傳說是不可能的,必須依靠考古學和民族學的豐碩成果。近半世紀以來我國的考古學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使我們能夠了解中國原始農業的基本面貌,而近幾十年來的民族學,又使這個基本面貌更加清晰和生動。
一.農業的發明
農業是在採集基礎上產生的。產生的時間大約是在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末期或新石器時代初期。人們在長期的採集野生植物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一些可食植物的生長,經過無數次的實踐,終於將它們栽培、馴化為農作物,從而發明了農業。當農業在人類經濟生活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時,就進入了新石器時代。考古學家曾在山西省朔縣峙峪和沁水縣下川等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發現了石刀、石鋸鐮、石磨盤、石磨棒等採集野生穀物的工具。其年代是距今28000—12000年,在地質年代上屬於更新世晚期,當時處於冰期和間冰期交替之中。冰期氣候乾冷,狩獵不易,植物減少,人們的食物匱乏,迫使人們努力去採集野生植物充飢,也加深了對野生植物的觀察和認識。在距今13000—12000年左右,處於間冰期,氣候轉為較溫暖濕潤,草本作物生長較為茂盛,禾本科植物增多,人們更易於採集到野生穀物,也會更加珍惜這些野生穀物。人們先是注意加以保護,然後嘗試進行種植。一旦嘗試成功,就會加以推廣。農業也就誕生了。
因此最初的農業生產是完全模仿野生穀物的生長過程,將採集的野生穀物撒在地上,讓它生長,到成熟時用手摘取,這是最原始的農業生產方式。民族學的資料為我們提供了生動的例證:雲南的獨龍族就是將野生稻的種子撒在草地上,然後把草拔下來,既清除了農作物生長的雜草,又可利用帶起來的泥土掩埋種子。農作物長大後,如果附近的草木遮擋陽光,則把這些樹枝和雜草折斷,讓作物在陽光下生長。(2)
考古學家在湖南省道縣玉蟾岩、江西省萬年縣吊桶環遺址和廣東英德牛欄洞遺址的1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稻作遺存和水稻植硅石,可能就是屬於這一階段。玉蟾岩遺址發現3粒稻穀,其中1粒是野生稻,其餘屬栽培古稻,其年代為距今14000年左右。吊桶環遺址的植硅石鑒定結果,表明12000年前人們已採集野生稻為食物。大約在距今10000—9000年,栽培稻已經出現。牛欄洞遺址的植硅石年代為距今11000—8000年。(3)這3處遺址都沒有發現典型的農業工具,可見當時的種植水稻的方式是與上述雲南獨龍族類似。
與此階段同步的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可能還有河北徐水南庄頭等遺址,以及華南地區的一些洞穴遺址,如廣東英德牛欄洞(距今10000年)、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距今9000年)等。這一階段原始農業的耕作方式,也被稱為「火耕」或"刀耕火種」。
大約到了8000年前,原始農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突出的標志是出現了農業工具,反映了耕作方式有了明顯的進步。由於穀物越來越成為人們的主要食物,必然要擴大種植面積以承受日益增多的人口壓力。但是天然的適宜種植穀物的土地畢竟有限,必須開辟新的耕地。人們除了用火焚燒地面上的野草雜樹之外,還要砍伐荒地上的樹木和刨掘樹根,平整地面,以便於播種,使莊稼順利生長。而這些作業僅憑雙手是無法完成的,必須依靠工具來進行。於是就出現了用來砍伐的石斧、石錛,用來修正土地的耒耜,以及用於收割的石刀、石鐮,用於脫殼加工的石磨盤、石磨棒等農業工具。與此同時,經過長期的栽培馴化,野生的穀物逐步進化,品質得到改良,初步脫離了野生狀態,產量相應提高。農業也就在當時經濟生活中日益占據主導地位了。但是,當時還不可能會對土地進行施肥,因此種植幾年之後,地力衰退,產量下降,就將土地拋荒,另闢新地種植。稱之為拋荒制。
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都發現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大體上是屬於這一階段。如在黃河上游的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一期文化遺址(距今7800—7300年),黃河中游的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距今8000年左右)、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距今8000年左右),黃河下游的山東省滕縣北辛遺址(距今7000多年),淮河上游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距今7868年左右),淮河下游的江蘇省高郵縣龍虯庄遺址(距今7000多年),長江中游的湖南省澧縣彭頭山遺址、八十壋遺址,湖北省宜都枝城北遺址(均距今8000年左右),長江下游的浙江省浦江縣渠南村遺址(距今9700—8200年)、浙江省蕭山跨湖橋遺址(早於河姆渡遺址)、河姆渡遺址(距今7000年左右)、桐鄉縣羅家角遺址(距今7100年左右),等等。
在這些遺址中都出土了石斧、石錛、石鏟、石耜、骨耜、木耒(痕跡)、石刀、石鐮、石磨盤、石磨棒等一整套農業工具,發現了炭化的粟、黍、稻(籽粒或殼),屬於人工栽培的糧食作物,此外,還有豬、狗、牛、羊、雞等家畜、家禽的骨骼或模型,說明原始農業已經脫離了火耕階段。特別是耒耜等翻土工具是典型的農具,而整地又是農業生產中的最重要環節,因此這一階段的原始農業也被稱為「耜耕農業」。
大約從距今6000多年開始,原始農業進入了時期。隨著生產經驗的積累,農田的開辟,產量的提高,有了更多的糧食可養活更多的人口,人們可以比較長久地在一個地方定居,村落規模逐漸擴大。而人口的增加又迫使人們去耕種更多的土地,生產更多的糧食和飼養更多家畜,導致原始農業得到較快的發展。農具的種類增加,石質農具通體磨光,製作得更加精緻、實用,提高了勞動效率。農田得到進一步整治,修整溝渠等排灌措施,對田裡的莊稼加強保護管理(如鏟鋤雜草,驅趕糟蹋莊稼的野獸等)。這些都是這一時期農業發展的重要標志。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北方地區的紅山文化,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長江下游的馬家浜文化等新石器時代文化晚期遺址,都屬於這一階段。考古學家不但在這些遺址中發掘出大量木、石、骨、蚌質地的農具和數量眾多的糧食作物遺存以及畜禽骨骼,更為難得的是發現了農田遺址。如湖南省澧縣城頭山遺址和江蘇省蘇州市草鞋山遺址都發現了6000年前的水田遺址。特別是草鞋山遺址的水田是由小塊水池狀的水田串聯而成,小者幾平方米,大者十幾平方米,互相間有水口串聯,並有水井、水塘、水溝等配套設施,反映了這一時期的稻作農業已日趨成熟。同時也表明原始農業的耕作制度已由原始的拋荒制進步到熟荒耕作制,而南方則可能已是連續耕作制,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大約從5000多年前到4000多年前這段時間里,是我國原始農業的發達時期。農具的製作更加精緻實用,種類增加。如石鋤、石钁的普遍使用,石鏟更為扁薄寬大,精工磨製,出現了有肩石鏟、穿孔石鏟、穿孔石刀,石鐮的製作也較以前進步,糧食加工工具杵臼的出現和推廣,晚期還出現了石犁,標志著生產力有顯著的提高。農作物的種類增多,粟、黍、稻、麥、豆、麻已成為主要糧食作物,特別是水稻種植已擴大到黃河流域,糧食的產量有較大的增長。畜牧業進一步得到發展,後代稱為「六畜」的馬、牛、羊、豬、狗、雞等均已飼養,採集漁獵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顯著下降。水井的開鑿並被使用到生活和生產上,給定居生活提供更大的方便,使人們可以向距離河流和泉水較遠的地區擴展。發達的原始農業不但可以養活較多的人口,開始有了剩餘產品,為積累了財富,而且為制陶等手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創造了條件,也為進入文明社會奠定了物質基礎。處於這一階段的考古學文化有:中原地區的龍山文化,長江中游的屈家嶺文化,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華南地區的石峽文化,福建的曇石山文化等為數眾多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豐富的考古資料證明,我國的原始農業已形成三大經濟類型,即以黃河流域為主的北方粟作農業,以黃淮地區為中心的粟、稻混作農業,以長江流域為代表的稻作農業,基本上已奠定了我國傳統農業的大體格局。二.作物的栽培
農業的產生是以糧食作物的栽培為標志。考古發掘中出土的農作物標本,說明黃河流域的先民至少在七八千年以前已經種植粟、黍、稷等旱作穀物,在5000年前已經種植小麥。而長江流域的先民則早在1萬年前就開始種植水稻。
粟 粟是屬於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作物,原產於中國北方,一直是黃河流域普遍種植的糧食作物。它是從野生的狗尾草馴化而成的。何時馴化,尚不清楚。在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遼寧、黑龍江、陝西、甘肅、青海、新疆等省區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出土了炭化粟粒、粟殼或谷灰。其中最早的為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和河南省新鄭縣沙窩李遺址,前者距今8000年左右,後者距今7000多年。磁山遺址共發現了88個存有糧食的窖穴。腐朽的糧食均堆積在窖穴的底部,十分疏鬆,出土時略為潮濕,顏色顯綠,風干後成灰白色,大部分已成粉末狀。粉灰之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外殼,顆粒完整,外部形態圓隆飽滿,直徑約2毫米,與粟粒基本相同。經灰象法鑒定證明是粟。有些窖穴的底部糧食堆積中發現有完整到陶盂,可能是盛取糧食的容器。有些窖穴在糧食堆積的底部整齊地擺放著豬、狗等家畜(骨架),可能是存放糧食時舉行某種宗教儀式而放人的。新鄭沙窩李遺址也發現一片面積約o.8—1.5平方米比較密集的粟的碳化顆粒。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了大量粟的遺存。這些粟粒有的是存放在窖穴里,厚達18厘米。有的是放在陶瓮、陶罐或陶缽中。其中有的可能是作為種子而保存的,也有的是放在墳墓里作為隨葬品,可見粟在當時人們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此外,在黃河下游的山東省膠縣三里河大汶口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了距今4800多年的粟粒,體積達1立方米多。說明至遲在距今5000年前後,粟也成為黃河下游的主要糧食了。
黍、稷 黍稷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作物,生育期短,喜溫暖、抗旱力極強,特別適合在我國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區種植。黍稷本是同種作物,農學界一般將圓錐花序較密,主穗軸彎生,穗的分枝向一側傾斜,稈上有毛,子實黏性者稱為黍;將圓錐花序較疏,主穗軸直立,穗的分枝向四面散開,稈上無毛,子實不黏者稱為稷。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遺址出土了公元前5850年的碳化黍粒,說明黍在中國的栽培也有近8000年,與粟一樣古老。在陝西省臨潼縣姜寨遺址和山東省長島縣北庄遺址也都發現了距今5500年左右的黍殼。在甘肅省臨夏縣東鄉林家遺址的窖穴里,還發現了堆積達1.8立方米的稷穗,是捆紮成束堆放在一起的,也可能是作為種子貯藏的,其年代距今4000年左右。此外,在新疆、青海、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也發現了距今4000多年的黍稷遺存。它們和粟一樣都是當時我國北方的主要糧食作物。
麥 麥在我國種植的歷史較晚,目前只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中發現麥的遺存,其中最早的是甘肅省民樂縣東灰山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小麥和大麥的碳化籽粒。距令5000年左右。其次為新疆孔雀河下游古墓中出土了數百粒小麥,距今4000年左右。在新疆哈密市五堡鄉克孜爾確卡古墓中發現大麥的植株和穗子,距今3200年左右。看來麥子在新石器時代還不是主要的糧食作物。
稻 稻是一年生的禾本科草本作物,喜溫暖、潮濕,是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最主要糧食作物。栽培稻是從野生稻馴化來的。馴化的時間大約在1萬多年前。考古學家在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舊石器時代晚期或新石器時代初期的文化層中,發現了12000年前的野生稻植物蛋白石,但已具有人工干預的痕跡,說明當時人們不但已經採集野生稻作為食物,而且可能已嘗試人工種植。在湖南省道縣玉蟾岩遺址也發現了3粒半1萬年前的稻粒,其中一粒是野生稻,其餘屬古栽培稻。在廣東英德市牛欄洞遺址也發現了1萬年前的水稻植硅石。浙江省浦江縣上山遺也發現了9000年前稻作遺存。這就證明我國栽培水稻的歷史已有萬年之久。到了8000年前左右,水稻的種植在長江流域中游和淮河上游都頗具規模。考古學家在湖南省澧縣彭頭山遺址、八十壋、李家崗遺址都發現了大量距今8000年左右的稻殼和稻穀遺存,有的保存極好,出土時如同新鮮稻穀。在淮河上游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也發現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稻穀遺存。經鑒定都屬於古栽培稻。說明已經越過選育、馴化階段,形成了早期稻作農業文化。大約到了7000年前,我國的稻作農業已進入發展階段。淮河流域下游、長江中下游都已發現很多稻作文化遺址,如湖南省的臨澧縣胡家屋場、岳陽市墳山堡遺址,湖北省宜都城背溪、枝城北以及秭歸縣柳林溪遺址,浙江省桐鄉縣羅家角、餘姚市河姆渡遺址,江蘇省高郵縣龍虯庄遺址等,都發現了大量的栽培稻遺存。這些遺址的年代距今7300—6800年。說明這一時期,稻作已經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得到普及,並且水稻品種也得到了初步的改良,已有秈稻和粳稻兩個品種。到了6000年前,我國的原始稻作開始進入發達階段,水稻種植的范圍進一步擴大,稻田的整治已初具規模。到了5000年前,水稻的種植已經遍布長江流域各地以及華南、閩台地區,甚至連黃河流域(如陝西、河南、山東)都已開始種植水稻了。水稻的馴化、培育成功,是我國原始農業的巨大成就之一。
蔬菜瓜果 原始居民除了食用主糧之外,還要吃蔬菜瓜果。根據資料,商周時期我國種植蔬菜瓜果的園圃業已經相當發達,推測其起始年代應有可能早到新石器時代。目前考古發掘中已出土了新石器時代的葫蘆、菱芡、甜瓜子、蓮子、桃核、梅核、棗核、栗殼以及菜籽等實物,年代最早可達7000年前。但是大部分都是屬於野生植物,看來當時人們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培育糧食作物方面,同時採集一些野生果實充飢,不可能有人工種植。不過,在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遺址曾出土過距今近7000年的油菜籽,在陝西省西安市半坡的一座房子遺址里發現一件小陶罐,口很小,內盛碳化了的菜籽,經鑒定是屬於白菜或芥菜的種子。將菜籽裝在不易取出的小陶罐里,顯然不是為了食用,應該是供來年種植使用。由此可見,我國人工種植蔬菜的歷史已有六七千年之久,而白菜、芥菜和油菜的起源地正是中國,至今仍然是民間最主要的蔬菜。
纖維作物及蠶桑 原始人最初的衣服是冬披獸皮夏穿樹葉,以後逐漸學會利用野生葛、麻的纖維紡織布料製成衣服。當原始農業發展以後,人們在種植糧食的同時也嘗試栽培麻、葛等作物,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要。與此同時,人們也從採集野生的蠶繭進而學會養蠶繅絲紡織衣服。這個過程可能要晚於糧食作物的栽培,大約是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才發展起來的。首先被馴化栽培的是大麻。大麻是雌雄異株植物,雌株結的籽粒可食用,古人曾作為糧食,被列為「五穀」之一。雄株的纖維細柔,可作為紡織原料。原始先民可能是在採集雌麻籽粒過程中發現了雄麻纖維可做衣料,從而逐漸加以栽培種植。甘肅省臨夏縣東鄉林家遺址出土過四五千年前的大麻籽,新疆孔雀河古墓內出土過4000年前的大麻纖維,遼寧省北票市豐下遺址出土的4000年前的麻布殘跡,是目前最早的實物標本。另一種纖維作物薴麻是雌雄同株,大約與大麻同時被種植,浙江省吳縣錢山漾遺址曾出土了一些薴麻布和薴麻繩子,距今也有4000多年。葛是野生纖維植物,但是在江蘇省吳縣草鞋山遺址發現過6000年前的葛纖維紡織品殘片,說明當時原始先民可能已經有意識的加以保護利用,甚至也可能嘗試種植它。原始先民在採集野生桑椹充飢過程中,會發現桑樹上野蠶所結的繭,從而逐漸利用野蠶繭絲,繼而有意識地保護、飼養,終於將它馴化成家蠶。河北省正定縣南楊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過兩件5400年前的陶蠶蛹,錢山漾遺址也出土了4700多年前的家蠶絲帶、絲線和絹片。可見至少在5000年前,我國原始先民已經掌握了養蠶繅絲技術,這是紡織史上的一個重大成就,說明黃帝「淳化……蟲蛾」的傳說並非毫無根據。
三.家畜的馴化
在舊石器晚期,由於狩獵工具的改進和狩獵經驗的積累,人們捕捉野獸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有可能將一些暫時不吃的活的野獸或小動物放在天然地洞內或圈以柵欄養起來,以備日後捕捉不到野獸時食用。隨著生產力的提高,洞養或圈養的野獸也越來越多。天長日久,部分野獸的性情開始漸漸溫順起來,進而馴化為家畜。這樣就開始了原始的畜牧業。這一過程,大體上是與農作物的栽培同步的。從考古資料得知,至少在距今8000年左右,已經開始飼養狗、豬、牛、羊、馬、雞等家禽家畜。
狗 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早在狩獵時代,人們就已馴養狗作為狩獵時的助手。進入農業時代,狗會有一部分成為肉食對象。在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等遺址,都出土了距今七八千年的狗骨骼,說明至少在8000年前狗已成為家畜之一。陝西省西安市半坡遺址出土的狗骨,頭骨較小,額骨突出,肉裂齒小,下頜骨水平邊緣彎曲,與華北狼有很大區別,已具備家養狗的特徵。而山東省膠縣三里河遺址出土的陶狗鬶造型生動逼真,使我們得見新石器時代家狗的形態特徵。
豬 豬是從野豬馴化而來的,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家畜之一。廣西桂林市甑皮岩遺址發現了9000年前的家豬骨骼,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發現了8000年前的豬骨骼,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遺址還發現一件7000年前的陶豬模型,其形態處於亞洲野豬和現代家豬之間,屬於原始家豬階段。而山東省膠縣三里河遺址出土的5000多年前的陶豬鬶,其形態則屬於典型的家豬。在各地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家畜骨骼和模型中,以豬的數量最多,而且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中經常以豬作為隨葬品,說明豬已成為財富的象徵。可見豬在我國原始畜牧業中已佔據最重要的地位。
羊 羊是從野羊馴化而來的。羊一直是北方居民的主要肉食對象。因此北方的遺址中發現的家羊遺存較南方為多。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出土過一件陶羊頭,陝西省臨潼縣姜寨遺址也出土過一件陶塑器蓋把紐,呈羊頭狀,西安市半坡遺址出土過羊骨骼。在南方,最早的發現是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遺址的陶羊,其形態屬於家羊。看來,至少在7000年前,羊的馴化已經成功。到了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南北各地已普遍養羊,因此,各地的遺址發現羊骨骼也較多。
牛 作為肉食的牛,主要是黃牛。耕牛則包括不同屬的黃牛和水牛,它們各有其野生的祖先。在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出土過黃牛的骨骼,河姆渡遺址出土過牛的殘骨和牙齒,半坡遺址也出土過牛的牙齒,江蘇省邳縣劉林遺址還發現30多件牛的牙床和牙齒。說明牛的馴養早在8000年前就已開始,至6000多年前,南北各地都已飼養黃牛。水牛的飼養在南方可早到7000年前,河姆渡遺址就出土了16個水牛頭骨。江蘇省吳江縣梅堰遺址也出土了7個6000年前的水牛頭骨。在北方,山東省的大汶口、王因遺址,河北省的邯鄲澗溝村遺址,陝西省的長安客省庄遺址,都發現過水牛骨骼。可見至少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水牛已經生活在淮河以北的一些地方了。
馬 馬的馴養比較晚,在我國一些較早期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均未發現馬的遺存。我國家馬的祖先是生活在華北和內蒙古草原地區的蒙古野馬,最早馴養馬的也應該是這一地區的先民。只在半坡遺址發現2顆馬齒和1節馬趾骨,未能肯定是家馬。在新石器晚期的龍山文化遺址(距今4000多年),如山東省歷城市城子崖、河南省湯陰縣白營、吉林省扶余市長崗子、甘肅省永靖縣馬家灣等遺址出土過馬骨。
雞 雞是由野生的原雞馴化而來的。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就發現原雞的遺骨,西安半坡遺址也發現原雞屬的鳥類遺骨,說明原雞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都有分布,各地都有條件加以馴化。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山東省滕縣北辛等遺址都有家雞遺骨出土,說明家雞的馴化年代可早到8000年前,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記錄。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以及西北地區都已飼養家雞,成為主要的家禽。總之,古代所謂的「六畜」(馬、牛、羊、雞、犬、豬)在新石器時代都已經馴養了,除了馬較晚之外,其它畜禽馴養的都早到七八千年前,遠遠超過傳說中黃帝「淳化鳥獸蟲蛾」的年代。
㈦ 禹州商周古墓遺址
1995年 江西萬年大源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 湖南省道縣壽雁鎮玉蟾岩遺址 河南鄭州西山仰韶文化城遺址 鄭州石佛鄉小雙橋商代遺址 山東長清縣仙人台國貴族墓地 廣東廣州南越國官署御苑遺跡 江蘇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 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 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渤海國遺址 杭州市中山南路趙氏太廟遺址 1997年 陝西秦嶺洛南盆地舊石器地點群 山東章丘市龍山鎮西河新石器時代遺址 廣西邕寧頂螄山新石器時代遺址 湖南澧縣城頭山古城址 香港東灣仔北遺址 河南偃師商城小城 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鄭國祭祀遺跡 遼寧綏中石碑地遺址 廣東廣州南越國官署御苑遺跡 新疆尉犁營盤漢晉墓地 1998年 泥河灣盆地於家溝舊石器遺址 含山凌家灘新石器時代祭壇和墓地金壇 三星村新石器時代遺址 忠縣中壩遺址北票康家屯夏家店下層文化石城址 紹興印山越國王陵三峽庫區雲陽李家壩遺址 小浪底水庫東漢漕運建築基址 南京仙鶴觀、象山東晉貴族墓地 慈溪上林湖寺龍口越窯窯址 1999年 江蘇江陰高城墩新石器時代遺址 吉林通化萬發撥子遺址 雲南羊甫頭墓地安徽淮北隋唐大運河考古 遼寧桓仁五女山山城 山太原市晉源區隋代虞弘墓河北元中都 四川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 河南焦作府城商代早期遺址 湖南虎溪山一號漢墓 2000年 福建三明萬壽岩舊石器遺址 江蘇連雲港藤花落龍山時代城址 河南新密古城寨龍山時代古城 廣東博羅橫嶺山先秦墓地 湖北潛江龍灣宮殿遺址 四川成都古蜀國大型船棺獨木棺墓葬遺址 山東章丘洛庄漢墓陪葬坑和祭祀坑遺址 南京鍾山六朝壇類建築遺跡 浙江杭州南宋臨安府治遺址 河南寶豐清涼寺汝官窯遺址 2001年 山西吉縣柿子灘舊石器時代遺址 青海民和喇家齊家文化遺址 廣東深圳屋背嶺商代遺址 浙江蕭山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 四川成都金沙商周遺址貴 州赫章可樂墓葬 浙江杭州老虎洞南宋窯址 浙江杭州雷峰塔遺址 河南禹州神鎮鈞窯遺址 浙江杭州南宋恭聖仁烈皇後宅遺址 2002年 廣西革新橋新石器時代遺址 湖南里耶古城及出土秦簡牘 山東日照海曲漢代墓地 河北鄴南城東魏北齊塔基遺跡 太原王家峰北齊徐顯秀墓 湖北巴東舊縣坪遺址 吉林延邊西古城城址 黑龍江阿城劉秀屯金代大型宮殿 基址 江西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 浙江寧波元代慶元路永豐庫遺址 2003年 遼寧凌源牛河梁新石器時代遺址 河南鄭州大師姑夏代城址 西眉縣楊家村西周青銅器窖藏 陝西扶風周原李家西周鑄銅作坊遺址 山東章丘危山漢代墓葬與陪葬坑及陶窯 山東臨沂洗硯池晉墓 陝西唐昭陵北司馬門遺址 內蒙古通遼吐爾基山遼墓 內蒙古集寧路古城遺址 江西景德鎮珠山明、清御窯遺址(據國家文物局網站)
補充:
評選出的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按時代先後排列如下: 1.北京周口店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與北京人、山頂洞人的發現; 2.雲南元謀人的發現; 3.陝西藍田人的發現; 4.遼寧營口金牛山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及金牛山人的發現; 5.廣東曲江馬壩人的發現; 6.河北陽原泥河灣舊石器時代遺址群的調查與發掘; 7.山西襄汾丁村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8.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的調查與發掘; 9.湖南道縣玉蟾岩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的發掘; 10.河南新鄭裴李崗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1.河南舞陽賈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2.甘肅秦安大地灣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3.湖南澧縣城頭山新石器遺址的發掘; 14.內蒙古赤峰興隆窪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5.河南澠池仰韶村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6.陝西西安半坡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7.陝西臨潼姜寨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8.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9.山東泰安大汶口新石器時代墓地的發掘; 20.重慶巫山大溪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21.湖北京山屈家嶺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22.河南安陽後岡三疊層的發現; 23.河南陝縣廟底溝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24.河南登封王城崗龍山文化遺址的發掘; 25.上海青浦崧澤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26.山東章丘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的發掘; 27.浙江餘杭良渚文化遺址群的調查與發掘; 28.湖北天門石家河新石器時代遺址群的調查與發掘; 29.甘肅臨洮馬家窯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30.青海樂都柳灣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墓地的發掘; 31.遼寧凌源、建平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群的發掘; 32.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33.廣東曲江石峽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34.山西襄汾陶寺龍山文化遺址的發掘; 35.香港馬灣島東灣仔北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遺址的發掘;
追問:
暈,我爺爺那一輩啊
回答:
我的第二個補充回答的前幾項應該合適。第一項1930年就已經發現、開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