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羅川古遺址

羅川古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24 22:48:38

① 古代有羅國嗎

羅國是夏商時代羋部落穴熊的一個分支,和荊楚同祖。大約在殷高宗武丁時,羋族系諸部落遭到殷的征伐,羅便隨楚由羅山(河南羅山縣)遷避到甘肅正寧縣。以後又被周王朝壓迫,隨楚國遷於湖北房縣和宜城。到了春秋初期,被楚所滅,將其遺民遷於枝江,後來又被遷至湖南汩羅。可是,這個商、周時期的古國,在古代史料中卻寥寥無幾,是值得深入探討和考證的。
????羅子國的起源和立國
????羅,是祝融氏吳回之後,也是荊楚的一個先祖 羋姓首領穴熊的支裔,所以也姓熊,與楚國之後改姓熊,屬於同姓同祖。秦嘉謨所補輯的《世本》雲:「羅氏,本自顓頊,末胤受封於羅,國為楚所滅,子孫以為氏。」註:「案《秘笈新書》引《姓纂》,以羅為祝融氏。」《姓苑》也說是「祝融氏之後」。《姓氏急就篇》則就「羅氏,顓頊後。」《通志·氏族略》:「羅氏,子爵,熊姓,一曰祝融之後。」本來祝融是顓頊之後,更說明羅系顓頊系祝融氏吳回的後裔,和荊楚同一祖系。
????至於羅系熊姓,據《左傳·桓公十二年》杜預註:「羅,熊姓國。」疏:「《正義》曰:『羅,熊姓,』《世本》文也。」《世說新語·方正》注引《羅府君別傳》曰:「羅,楚熊姓之後,啟土羅國,遂氏姓焉。是則熊姓又似出羋姓也。」張澍注《世本》說:「蓋楚君皆以熊為號,疑熊姓,楚所分也。顧亭林以羅為羋姓,非是。」羅泌《路史·國名紀丙》也說:「羅,熊姓羅君也。」又《後紀八》雲:「羅,熊析也。」又雲:「濮、羅、歸、越、夤、滇、麇、麋、羋 蠻,皆 羋分也。」《路史》明確地指出羅本姓熊,是羋姓的分支。可見羅為熊姓,系荊楚的分支,荊楚的先祖季連,始姓羋,系祝融吳回之孫。季連的孫子叫穴熊,以後成為荊楚國君熊姓的來源。據此,說羅是顓頊之裔,或祝融之裔,或楚之分支,都沒有矛盾,卻只能說是和荊楚同一祖系。至於說羅是羋姓也好,熊姓也好,原也一致,因熊姓來源於羋姓,並無任何抵牾之處。
????至於羅字的名義,最早出現於甲骨文的,有《續甲骨文編錄》六三七作「 」,《續甲骨文編》七四三作「 」,又四二一八作「 」,《殷契粹編》一一O七作「 」,就象拿著鳥罟捕鳥之狀.」,《爾雅》雲「鳥罟,謂之羅。」註:「謂羅絡之。」疏:「羅,鳥飛張網以羅之。」《詩·王風·兔爰》雲:「雉離於羅。」傳:「鳥網為羅。」《禮記·月令·季春》:「田獵置罘,羅罔畢翳。」註:「羅罟曰羅罔。」杜甫《遺興》詩:「豈無濟時策,終竟畏羅罟。」羅就是張羅以捕鳥的羅網。
????究竟羅網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呢?據張澍粹集補注的《世本》雲:「句芒作羅。宋衷註:句芒,伏羲臣。」《說文解字》:「羅,以絲罟鳥也,從網從維,古者芒氏初作羅。」可見華夏族在很古的時候,就已發明羅來捕鳥,創造了狩獵的一種工具。如內蒙古東部的虎爾哈部,據《御制增訂清文鑒》卷二十二載,「虎爾哈」,意為「大圍網」,是用以打鳥雀。則古老部落以此為生者便毫不奇怪了。
????以後,善於製造羅網,並用來羅捕飛鳥的部落,便稱為羅。這個羅部落是則荊楚的祖先穴熊分支出來的。大概當穴熊活動於有熊氏之墟(河南新鄭縣)和熊山(河南郾城縣東三十五里)的時候,羅便活動於熊山南二百八十里的羅山。《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載:「羅山,大(羅山)縣南十里,峰巒環抱,隋因以名縣,亦謂之龍山,又名小羅山。縣南百里又有大羅山。」《清一統志》卷一百六十八載:「隋縣治在此山下,因以名縣。」唐武德四年又建為羅州。我認為羅山縣的命名,並非小羅山的「峰巒環抱」,而大羅山就沒有這種說法,應是《路史·國名紀丙》所說的:「羅,熊姓羅君也。」注「故信陽有羅山。」指出羅最早在羅山,羅山即因羅曾活動於這一帶地方而命名的,今為河南羅山縣。《左傳·昭公五年》:「楚子以馹至於羅汭」。又雲:吳敗楚於鵲岸,楚子濟於羅汭,次於萊山。俞正燮《癸已類稿》卷二《棫林、羅汭、萊山義》稱:「《河南志》謂羅汭在羅山(縣),萊山在光山(縣)。……當以《河南志》為是。」也認為羅山是古羅汭,說明為古羅人之地。所謂羅汭即羅山之東的竹竿河,古名谷水,發源於大別山脈的掘山,北流入淮水。大小羅山正位於大批候鳥南北遷移的重要「鳥站」,是羅人以羅捕鳥最優越的地方。這個地方,在解放以前,仍是森林茂密,鳥類群集,農民每於春秋兩季的夜晚,於山岡坦露高地上,燃起大堆篝火,周圍再圍以圍網,那成千上萬的鳥群,紛紛朝著篝火猛沖俯撲而來,都撞落在篝火的四周,大多都羽落翅折頭破血流,或死或在地上掙扎。沒有死傷的,則被火光照花了眼,弄得暈頭轉向,向四周亂竄,結果都撞入周圍預設的大圍網之中。篝火周圍便鋪起一層厚厚的鳥體,個別振翅欲飛的鳥,卻被農民用棍揮舞擊落在地。往往滿載而歸,成為人們的佳餚。在三四千年以前的夏商時代,人煙稀少,森林更為稠密,鳥類更加多,羅人的捕鳥收獲更應多若十倍了,對以鳥肉來維持季節性的生活,成為主要的食物來源,也是當時的事實。羅人活動的范圍,有可能到達今湖北羅田縣,羅山與羅田,相距不遠,中隔大別山脈,也正是鳥類麇集的優良的地方,所以也成了羅人田獵鳥獸之地,羅田也因此得名。
????到了商代呂,殷高宗武丁等歷代君王,大肆征伐屬於夏朝的殘余勢力——荊楚,羅是荊楚的分支,自然也遭到同樣的打擊,便隨著荊楚部族躲避而西遷。當荊楚遷到今陝西渭水域的荊山、楚水葉,羅人也遷到楚北面羅山、羅水,即今甘肅正寧縣東二十里的羅山。《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七載:「(正寧)縣東二十里有羅山。《寰宇記》:羅川水出羅山下,隋以此名縣。」《清一統志》卷二百三載:「羅山,在正寧縣東二十里。」又載:「羅水,在正寧縣南,西南流入寧州界。《元和志》:隋,羅川縣,以縣南羅水為名。」白眉初《秦隴羌蜀四省志》載:「羅水出子午嶺,西流至峽西縣會涇水。」羅山,系子午嶺西來的一以山脈,正位於陝、甘界上。子午嶺之北有直羅川。在陝西富縣南,東流入葫蘆河。由於羅人遷居於此,這里的山和水都以羅為名,羅川之上還有叫羅川務的地名。後來,隋朝便因羅川之名,建為羅川縣。這個羅山、羅水,正靠近周部落的祖先慶節居住的邠地的北鄰,他們都屬於夏族的體系,共同聯合以抵抗商人。據《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十巫中有巫羅,當系羅國的首領,又是巫師,與巫彭相近,巫彭亦在西方,今彭水(甘肅慶陽縣南古彭陽縣)一帶。到了周武王滅商時,才封羅為子爵,正式成為周的屬國羅子國。
????羅與周、楚的關系
????據《周禮·夏官·羅氏》載:「羅氏掌羅烏鳥。」註:「能羅罔搏鳥者。」秦嘉謨輯補《世本》稱:「周大羅氏掌鳥獸。其後氏焉。」《禮記·郊特性》雲:「大羅氏,天子之掌鳥獸者也,……羅氏致羅與女。」《周禮·夏官·大司馬》載:「羅弊致禽以祀枋。」註:「羅弊,罔(即網)止也。」可見羅人的首領曾任周朝捕鳥之官,還將捕得的禽鳥貢獻給周王,以充祭品。更可說明羅山縣的大羅山,是因大羅氏活動過而得名的。這時羅所在地的正寧縣的羅山和羅川,因靠近周都,才能在周的朝延中任羅氏官職,如果這時遠在湖北的房縣或宜城,相隔千多里,決不能遠至周都任職,更說明甘肅正寧縣的羅山、羅川為羅的住地是切合實況的。羅人不但用羅網捕鳥,這時還發展到養了大批「鷹鸇鷙鳥,而羅氏教之獵。」馴養這些猛禽以逐捕飛禽。
????由於羅在周京較近,所以周王朝便侵迫羅、楚,他們便越過秦嶺沿著淅水南遷。當楚王遷至淅川的丹陽時,羅也沿漢水南遷至湖北荊山西北面的房縣,依附於楚。《姓氏羅急就篇》認為「封於羅,今房州也,子孫以為氏。」《姓考》說:「羅國,即房州地,後滅於楚,以國為氏。」邵羅《姓解》也說:「羅,按顓頊之末裔,受封於羅國,今房陵也,子孫以國為氏。」
????羅子國後又再向東走出山林,遷至漢水之濱的宜城縣西二十里的羅川城,這時砰原沃野,是羅人發展農業的優越環境。《水經注》:「夷水……歷宜城西山,謂之夷溪,又東南逕羅川城,故羅國也。又謂之鄢水,《春秋》所謂:『楚人伐羅渡鄢』者也。」《路史·國名紀丙》也說是「在襄(陽府)之宜城。」證實了羅國所在地,確在今湖北宜城縣的羅川城。
????到了春秋初期,正值楚武王國勢強盛,楚向漢水以東和以北發展勢力,羅國首當其沖,便遭楚國不斷的侵凌。《左傳·桓公十二年》(公元前700年),楚國派兵征伐絞國,「楚師分涉於彭,羅人慾伐之。「註:羅「國在宜城西山中。」次年春,楚屈瑕伐羅,……(師行)無次,且不設備,及羅,羅與盧戎兩軍之,大敗之。莫敖縊於荒谷,群帥囚於冶父。」這次羅、盧兩國乘楚以大國自驕,座痹無備,夾擊楚軍,把楚國打得大敗,主帥自縊,其餘將帥被俘,使楚國損失慘重,可見當時羅國的勢力還很強大。但因楚畢竟是個大國,「其後,楚復伐羅,並其國,子孫以為氏。」羅國被楚所滅,時間約在公元前690年,楚武王伐隨之前。否則,楚國決不能越過羅國去攻打隨園,也不能越羅國去攻打隨園,也不能越羅國去攻打鄧國。所以,楚滅亡了羅國之後,完全控制了漢水交通要道,為吞並漢東諸姬和北向中原,打下了鞏固的基礎。
????對於羅的滅亡原因,據富辰諫周襄王說:「昔鄢之亡也由仲任,……羅則季姬,……是皆外利離親者也。」註:季姬,姬氏女,為羅夫人而亡其國也。……外利,行滿腔熱情僻求利於外,不能親親以亡其國也。「這個季姬,很可能是漢東諸姬國君的女兒,與羅聯婚』含有共同抵抗強楚的目的。至於把羅的亡國原因,歸咎於季姬這個婦人,未免過分。但羅子勝楚而驕,發展為驕奢滿腔熱情佚,不能團結群眾,卻是亡國的主要原因。
????羅亡國後,子孫便由熊姓改為羅氏,或為羅侯氏。《姓氏急就篇》說:」羅侯氏,羅國為楚所滅,其後號羅侯氏。「《古今姓氏書辯證》卷十二也說:「羅侯,羅君之後,子孫氏焉。」《姓解》也稱:「羅侯,即上羅國子孫,為楚所滅。有國日,嘗封侯者,又自稱羅侯氏。」《通志·氏族略》載:「羅侯,羅君之後,支孫我廿。其國在宜城山中,後遷枝江。」《路史·後紀八》雲:「羅,……後也入楚,有羅氏,羅侯氏。」蘇軾《萬石羅文傳贊》中也說:「羅氏之先,無所見,豈左氏所稱羅國哉。」國亡,以國名為姓,這些都是周、秦時期,亡國、失邑之君主、大夫的子孫所慣行的通例。
????羅子國滅亡後遺民的遷徙
????楚武王滅亡了羅子國之後,為了在北進時,防止可能遭到羅中遺民的干擾,於是便把羅的遺民遷到楚都丹陽附近的枝江,其目的與役使羅人修築丹陽城有密切聯系,羅這時已成為楚的附庸國。故《水經注》雲:「枝江地,故羅國。」《路史·後紀八》也說:「初國宜城,後徙枝江。」《通志·民族略》亦從此說。
????到了楚文王時,由丹陽遷都於郢,因 羅在枝江,逼近郢都,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所以楚文王又將羅的遺民遷到今日湖南汩羅,《漢書·地理志》載:「長沙國羅縣,」應劭日:「楚文王徙羅子自枝江居此。」杜佑《通典》稱:「邱州,古羅國地。」指定的是岳州南境一帶。《路史·國名紀丙》雲:「今潭之湘陰東北六十里有羅故城,秦之羅縣,梁為羅州。」《讀史方輿紀要》卷八十載:「羅縣城,……春秋時羅國也。」光緒《湘陰圖志》卷六沿革表示:「楚文王滅羅,而徙都郢,乃從宜城徙羅丹陽,已而於湘陰乃是楚文王時。湘水之陰的羅國故址在汩我江南岸,今汩羅縣西北八里的屈原農場蠶桑場。羅子國城遺址尚留有繼續的城垣和護城河遺跡。1957年,湖南省博物館曾在此發掘,發現城垣東西長490米,南北寬400米,城北廓保存較好,牆基寬14米,高3米,用黃土夯築而成。城內西南部有長25米、寬7米的土台,堆積有筒瓦、板瓦及繩紋陶片。城赴東面有文化遺物和墓葬,出土有灰陶繩紋鬲、豆、罐及一些繩紋硬陶片等。從出土的陶器的質地、器形、紋飾來看,與長沙楚墓中出土的陶器風格基本一致。可知,城址的時代當屬春秋戰國時期。與羅子國遷此立城的歷史吻合。
????羅子國的活動范圍,在麋子國的南面,約在今汩羅江流域。由於羅人的關系,把一條無名溪江改為羅水。范致明《岳陽風土記》雲:「洞庭之南,羅水出焉。」《清一統志》雲:「盧水源出盧山,南流逕故縣城,至雙江口入汩,以其流逕古羅縣,故一名羅水。」盧水是羅水的一以,應是先因羅國所在而叫羅水,羅水流入湘江處叫羅淵,見於《水經注》,因位於羅水與羅國故地,才叫羅縣。
????光緒《湘陰圖志》卷二十水志:「案羅水源出巴陵羅內(一名羅里),以北斗嶺周環羅列其中,有三源九井,謂之羅內,故得羅水之名,」其實,「羅水源出巴陵縣葛藤尖」,即今岳陽縣渭洞鄉桂峰村葛藤尖。羅水西流叫枯港,三十五里經羅內,再西南流叫松溪,以下才叫羅水,八十八里至汩羅縣紅花鄉雙江村的小江口入於汩水,才合稱汩羅江。清末「夏時漲水,深約二丈有奇,面闊約三十丈;冬時漲落,不通舟楫。」羅內的名稱,系羅國活動之地,並非「周環羅列」而名。
????在汨羅江北岸的楚塘鄉楚南村有汨羅山,又叫羅山,屈子祠前有羅淵,皆以羅國活動地域而名。羅子國以北就是麋子國的活動范圍。到戰國初,楚於今湖南一帶置黔中郡,而羅、麋等附庸國宣告終結,都統轄於黔中郡。
????秦漢時,羅國遺民,有的留居長沙郡,有的東遷豫章郡(江西南昌),《廣韻》雲:「本自顓頊末裔,受封羅國。子孫以為氏,望出豫章、長沙。」《太平寰宇記》卷一O六洪州載,豫章郡五姓中就有熊、羅二姓,一直到宋代,都是大姓,人才輩出,散布於全國各式各地。
????據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絹畫古地圖中,在江華縣的瀟水支流有一條羅水,當系一以羅人南遷於此而得名。至於西江中下游一帶分布之區,至今壯族語稱田為羅,即山間田之意,也說明羅人有一部分南遷至兩廣與駱越相融合而保留了很多以羅為名的地方,決非偶然之事。又有一支羅人則又向西南,從滇東、滇南遷入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羅斛國,後來並吞了暹國,便合稱暹羅,即今泰國的主體,成為泰族的一部分。
????當羅被楚滅時,還有一部羅人不願降服楚國,他們和盧、庸遺民向西越過神農架進入川東,定居於閬中,成為板楯蠻七姓之一,後來有的便融入於土家族。一以則繼續西遷到北勝縣,成為彝族的大姓羅氏。另一支則遷入貴州東部、南部,與於越、揚越融合為布依族,羅姓成為布依族的大姓。羅姓布依族人是古羅子國之後,羅子國被楚文王徙至湖南省汩羅後,在那裡定居過一段時期。後來,有一支又越過羅霄山脈到江西。據說羅霄山脈的得名也與羅子國後裔有關。再後來,復從江西西經湖南輾轉遷到貴州,形成羅甸國和羅番。 《經世大典·招捕總錄》的《八番順元諸蠻》篇中載:元世祖至元十五年,羅殿國主羅阿察等及遏蠻軍番主羅篤納土來降。《元史·地理志》的《八番順元諸蠻夷官》篇中則作:「羅甸國主羅阿察」,「羅阿資羅甸國遏蠻軍安扶使」,又謂「八番,羅氏等國」,後又分別立八番、羅旬二宣慰司。在羅甸國置羅番遏蠻軍安撫司。又設羅博縣,今改為羅甸縣。今羅氏仍為布依族中之大姓,為羅甸國和羅番的後裔。咸豐《安順府志》卷一五《風俗志》載仲家七大姓中有羅氏. 有的羅人,則由湘北南遷於湘南,加入了瑤族十二姓之一,如廣西龍勝的白水保存的瑤族《評王券牒》中署有羅道門、羅行,原存湖南藍山縣荊竹鄉新寨村的《萬福攸同,蘭桂騰芳》瑤人譜牒中有羅竹奉。

② 我國有哪些文化遺產

===========
中國文化遺產
===========
安徽:

新四軍軍部舊址(1-27,涇縣)
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2-55,鳳陽縣)
安豐塘(芍陂)(3-53,壽縣)
龍川胡氏宗祠(3-84,績溪縣)
潛口民宅(3-88,黃山市)
許國石坊(3-102,歙縣)
花戲樓(3-131,亳州市)
廣教寺雙塔(3-145,宣城市)
和縣猿人遺址(3-184,和縣)
薛家崗遺址(4-9,潛山縣)
大工山—鳳凰山銅礦遺址(4-27,南陵縣)
棠樾石牌坊群(4-141,歙縣)
老屋閣及綠繞亭(4-142,黃山市)
羅東舒祠(4-143,黃山市)
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4-248,肥東縣)
陳山遺址(5-44,宣城市)
凌家灘遺址(5-45,含山縣)
尉遲寺遺址(5-46,蒙城縣)
壽春城遺址(5-47,壽縣)
壽州窯遺址(5-48,淮南市)
柳孜運河碼頭遺址(5-49,濉溪縣)
繁昌窯遺址(5-50,繁昌縣)
皖南土墩墓群(5-164,南陵縣)
曹氏家族墓群(5-165,亳州市)
朱然家族墓地(5-166,馬鞍山市)
水西雙塔(5-314,涇縣)
亳州古地道(5-315,亳州市)
白崖寨(5-316,宿松縣)
程氏三宅(5-317,黃山市)
呈坎村古建築群(5-318,黃山市)
漁梁壩(5-319,歙縣)
宏村古建築群(5-320,黟縣)
西遞村古建築群(5-321,黟縣)
壽縣古城牆(5-322,壽縣)
查濟古建築群(5-323,涇縣)
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5-452,潛山縣)
人字洞遺址(6-93,繁昌縣)
臨渙城址(6-94,濉溪縣)
李白墓(6-252,當塗縣)
蒙城萬佛塔(6-567,蒙城縣)
許村古建築群(6-568,歙縣)
祁門古戲台(6-569,祁門縣)
南屏村古建築群(6-570,黟縣)
江村古建築群(6-571,旌德縣)
振風塔(6-572,安慶市)
溪頭三槐堂(6-573,休寧縣)
鄭氏宗祠(6-574,歙縣)
竹山書院(6-575,歙縣)
黃田村古建築群(6-576,涇縣)
世太史第(6-577,安慶市)
齊雲山石刻(6-825,休寧縣)
劉銘傳舊居(6-957,肥西縣)
李氏庄園(6-958,霍邱縣)
馮玉祥舊居(6-959,巢湖市)
半塔保衛戰舊址(6-960,來安縣)
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6-961,濉溪縣)

山東: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1-54,濟南市)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1-55,嘉祥縣)
四門塔(1-62,濟南市)
曲阜孔廟及孔府(1-99,曲阜市)
城子崖遺址(1-140,章丘市)
臨淄齊國故城(1-144,淄博市)
曲阜魯國故城(1-145,曲阜市)
孔林(1-163,曲阜市)
靈岩寺(2-21,濟南市)
蓬萊水城及蓬萊閣(2-37,蓬萊市)
大汶口遺址(2-48,泰安市)
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3-9,威海市)
馮玉祥墓(3-39,泰安市)
駝山石窟(3-46,青州市)
千佛崖造像(3-48,濟南市)
光岳樓(3-65,聊城市)
聊城山陝會館(3-77,聊城市)
孟廟、孟府和孟林(3-83,鄒城市)
牟氏庄園(3-92,棲霞市)
十笏園(3-95,濰坊市)
岱廟(3-125,泰安市)
崇覺寺鐵塔(3-146,濟寧市)
雲峰山、天柱山摩崖石刻(3-170,萊州市)
鐵山、崗山摩崖石刻(3-171,鄒城市)
薛城遺址(3-202,滕州市)
田齊王陵(3-232,淄博市)
蘇祿王墓(3-252,德州市)
北庄遺址(4-10,長島縣)
丹土遺址(4-11,五蓮縣)
曹植墓(4-67,東阿縣)
廣饒關帝廟大殿(4-106,廣饒縣)
魏氏庄園(4-173,惠民縣)
丁氏故宅(4-174,龍口市)
煙台福建會館(4-205,煙台市)
青島德國建築(4-206,青島市)
八路軍一一五師司令部舊址(4-244,莒南縣)
西河遺址(5-58,章丘市)
桐林遺址(5-59,淄博市)
丁公遺址(5-60,鄒平縣)
景陽崗遺址(5-61,陽谷縣)
安邱堌堆遺址(5-62,菏澤市)
即墨故城遺址(5-63,平度市)
漢濟北王墓(5-168,濟南市)
北寨墓群(5-169,沂南縣)
漢魯王墓(5-170,曲阜市)
顏廟(5-336,曲阜市)
臨清運河鈔關(5-337,臨清市)
泰山石刻(5-454,泰安市)
白佛山石窟造像(5-455,東平縣)
青島八大關近代建築(5-492,青島市)
沂源猿人遺址(6-104,沂源縣)
北辛遺址(6-105,滕州市)
王因遺址(6-106,兗州市)
賈柏遺址(6-107,汶上縣)
小荊山遺址(6-108,章丘市)
東岳石遺址(6-109,平度市)
白石村遺址(6-110,煙台市)
兩城鎮遺址(6-111,日照市)
堯王城遺址(6-112,日照市)
東海峪遺址(6-113,日照市)
後李遺址(6-114,淄博市)
三里河遺址(6-115,膠州市)
傅家遺址(6-116,廣饒縣)
教場鋪遺址(6-117,茌平縣)
歸城城址(6-118,龍口市)
郯國故城(6-119,郯城縣)
邾國故城(6-120,鄒城市)
逼陽故城(6-121,棗庄市)
東平陵故城(6-122,章丘市)
中陳郝窯址(6-123,棗庄市)
龍華寺遺址(6-124,博興縣)
寨里窯址(6-125,淄博市)
嘴子前墓群(6-256,海陽市)
蕭王莊墓群(6-257,濟寧市)
洗硯池墓群(6-258,臨沂市)
崔芬墓(6-259,臨朐縣)
韓氏家族墓地(6-260,莘縣)
明魯王墓(6-261,鄒城市)
卞橋(6-613,泗水縣)
隆興寺鐵塔(6-614,聊城市)
顏文姜祠(6-615,淄博市)
泰山古建築群(6-616,泰安市)
曾廟(6-617,嘉祥縣)
尼山孔廟和書院(6-618,曲阜市)
濟寧東大寺(6-619,濟寧市)
蒲松齡故宅(6-620,淄博市)
西天寺造像(6-832,淄博市)
洪頂山摩崖(6-833,東平縣)
聖經山摩崖(6-834,文登市)
洪家樓天主教堂(6-976,濟南市)
青島啤酒廠早期建築(6-977,青島市)
王盡美故居(6-978,諸城市)
煙台山近代建築群(6-979,煙台市)
萬字會舊址(6-980,濟南市)
台兒庄大戰舊址(6-981,棗庄市)

江蘇:

太平天國忠王府(1-3,蘇州市)
中山陵(1-19,南京市)
蘇州雲岩寺塔(1-68,蘇州市)
拙政園(1-121,蘇州市)
留園(1-124,蘇州市)
蘇州文廟及石刻(1-131,蘇州市)
保聖寺羅漢塑像(1-135,蘇州市)
明孝陵(1-177,南京市)
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2-2,南京市)
玄妙觀三清殿(2-22,蘇州市)
網師園(2-41,蘇州市)
堂子街太平天國壁畫(3-3,南京市)
周恩來故居(3-14,淮安市)
雨花台烈士陵園(3-26,南京市)
孔望山摩崖造像(3-42,連雲港市)
南京城牆(3-59,南京市)
寄暢園(3-93,無錫市)
環秀山莊(3-94,蘇州市)
何園(3-97,揚州市)
個園(3-98,揚州市)
南通博物苑(3-99,南通市)
棲霞寺舍利塔(3-143,南京市)
瑞光塔(3-147,蘇州市)
將軍崖岩畫(3-164,連雲港市)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3-167,南京市)
丹陽南朝陵墓石刻(3-168,丹陽市)
焦山碑林(3-177,鎮江市)
淹城遺址(3-203,常州市)
南唐二陵(3-245,南京市)
揚州城遺址(4-52,揚州市)
大伊山石棺墓(4-57,灌雲縣)
漢楚王墓群(4-63,徐州市)
明祖陵(4-73,盱眙縣)
羅漢院雙塔及正殿遺址(4-84,蘇州市)
綵衣堂(4-137,常熟市)
盂城驛(4-170,高郵市)
瞿秋白故居(4-202,常州市)
鎮江英國領事館舊址(4-216,鎮江市)
國立紫金山天文台舊址(4-233,南京市)
中國共產黨代表團辦事處舊址(梅園新村)(4-247,南京市)
龍虯庄遺址(5-38,高郵市)
普哈丁墓(5-159,揚州市)
浡泥國王墓(5-160,南京市)
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5-283,江陰市)
退思園(5-284,吳江市)
寶帶橋(5-285,蘇州市)
耦園(5-286,蘇州市)
龍王廟行宮(5-287,宿遷市)
水繪園(5-288,如皋市)
國山碑(5-446,宜興市)
千佛崖石窟及明徵君碑(5-447,南京市)
薛福成故居建築群(5-484,無錫市)
原國民政府舊址(5-485,南京市)
南京人化石地點(6-69,南京市)
藤花落遺址(6-70,連雲港市)
大墩子遺址(6-71,邳州市)
花廳遺址(6-72,新沂市)
三星村遺址(6-73,金壇市)
駱駝墩遺址(6-74,宜興市)
青墩遺址(6-75,海安縣)
綽墩遺址(6-76,崑山市)
天目山遺址(6-77,姜堰市)
宜興窯址(6-78,宜興市)
鍾山建築遺址(6-79,南京市)
明故宮遺址(6-80,南京市)
龍江船廠遺址(6-81,南京市)
鴻山墓群(6-246,無錫市)
徐州墓群(6-247,徐州市)
象山王氏家族墓地(6-248,南京市)
洪澤湖大堤(6-506,淮安市)
泰伯廟和墓(6-507,無錫市)
滄浪亭(6-508,蘇州市)
惠山鎮祠堂(6-509,無錫市)
南通天寧寺(6-510,南通市)
崇教興福寺塔(6-511,常熟市)
海清寺塔(6-512,連雲港市)
紫金庵羅漢塑像(6-513,蘇州市)
報恩寺塔(6-514,蘇州市)
太倉石拱橋(6-515,太倉市)
盤門(6-516,蘇州市)
獅子林(6-517,蘇州市)
軒轅宮正殿(6-518,蘇州市)
寂鑒寺石殿(6-519,蘇州市)
昭關石塔(6-520,鎮江市)
戶部山古建築群(6-521,徐州市)
瞻園(6-522,南京市)
泰州城隍廟(6-523,泰州市)
東林書院(6-524,無錫市)
昭嗣堂(6-525,無錫市)
趙用賢宅(6-526,常熟市)
張溥宅第(6-527,太倉市)
東山民居(6-528,蘇州市)
藝圃(6-529,蘇州市)
全晉會館(6-530,蘇州市)
淮安府衙(6-531,淮安市)
師儉堂(6-532,吳江市)
蓮花橋和白塔(6-533,揚州市)
吳氏宅第(6-534,揚州市)
揚州大明寺(6-535,揚州市)
小盤谷(6-536,揚州市)
高郵當鋪(6-537,高郵市)
甘熙宅第(6-538,南京市)
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6-821,無錫市)
俞樾舊居(6-928,蘇州市)
阿炳故居(6-929,無錫市)
中央體育場舊址(6-930,南京市)
國民大會堂舊址(6-931,南京市)
中央大學舊址(6-932,南京市)
金陵大學舊址(6-933,南京市)
金陵女子大學舊址(6-934,南京市)
春在樓(6-935,蘇州市)
榮氏梅園(6-936,無錫市)
張太雷舊居(6-937,常州市)
柳亞子舊居(6-938,吳江市)
朱自清舊居(6-939,揚州市)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6-940,南京市)
新四軍重建軍部舊址(6-941,鹽城市)
蘇皖邊區政府舊址(6-942,淮安市)
人民海軍誕生地(6-943,泰州市)

甘肅:

莫高窟(1-35,敦煌市)
榆林窟(1-36,安西縣)
麥積山石窟(1-38,天水市)
炳靈寺石窟(1-39,永靖縣)
萬里長城—嘉峪關(1-103,嘉峪關市)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西夏碑)(1-130,武威市)
拉卜楞寺(2-43,夏河縣)
北石窟寺(3-43,慶陽市)
南石窟寺(3-44,涇川縣)
大地灣遺址(3-189,秦安縣)
馬家窯遺址(3-190,臨洮縣)
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3-210,敦煌市)
齊家坪遺址(4-21,廣河縣)
駱駝城遺址(4-40,高台縣)
鎖陽城遺址(4-50,安西縣)
張掖大佛寺(4-112,張掖市)
興國寺(4-127,秦安縣)
武威文廟(4-163,武威市)
魯土司衙門舊址(4-164,永登縣)
馬蹄寺石窟群(4-190,肅南縣)
會寧紅軍會師舊址(4-237,會寧縣)
南佐遺址(5-120,慶陽市)
大堡子山遺址及墓群(5-121,禮縣)
黑水國遺址(5-122,張掖市)
懸泉置遺址(5-123,敦煌市)
許三灣城及墓群(5-124,高台縣)
白塔寺遺址(5-125,武威市)
果園—新城墓群(5-185,酒泉市)
汪氏家族墓地(5-186,漳縣)
雷台漢墓(5-187,武威市)
伏羲廟(5-430,天水市)
胡氏古民居建築(5-431,天水市)
凝壽寺塔(5-432,寧縣)
圓通寺塔(5-433,民樂縣)
聖容寺塔(5-434,永昌縣)
東華池塔(5-435,華池縣)
武康王廟(5-436,崇信縣)
西峽頌摩崖石刻(5-468,成縣)
水簾洞—大像山石窟(5-469,武山縣)
天梯山石窟(5-470,武威市)
文殊山石窟(5-471,肅南縣)
哈達鋪會議舊址(5-511,宕昌縣)
林家遺址(6-202,東鄉族縣)
牛門洞遺址(6-203,會寧縣)
寺窪遺址(6-204,臨洮縣)
西河灘遺址(6-205,酒泉市)
火燒溝遺址(6-206,玉門市)
破城子遺址(6-207,安西縣)
八卦營城址(6-208,民樂縣)
八角城城址(6-209,夏河縣)
永泰城址(6-210,景泰縣)
明肅王墓(6-288,榆中縣)
湘樂磚塔(6-794,寧縣)
玉泉觀(6-795,天水市)
後街清真寺(6-796,天水市)
紅城感恩寺(6-797,永登縣)
秦安文廟(6-798,秦安縣)
張掖鼓樓(6-799,張掖市)
西來寺(6-800,張掖市)
羅川趙氏石坊(6-801,正寧縣)
永昌鍾鼓樓(6-802,永昌縣)
延恩寺塔(6-803,平涼市)
張掖會館(6-804,張掖市)
雲崖寺和陳家洞石窟(6-868,庄浪縣)
木梯寺石窟(6-869,武山縣)
王母宮石窟(6-870,涇川縣)
《新修白水路記》摩崖(6-871,徽縣)
蘭州黃河鐵橋(6-1070,蘭州市)
瑞安堡(6-1071,民勤縣)
灞陵橋(6-1072,渭源縣)
俄界會議舊址(6-1073,迭部縣)

③ 正寧縣的名勝古跡

曹洪墓
曹洪墓為明代墓。曹洪墓葬在今正寧縣愉林子鎮南郊半公里的專中巷曹洪村。東北距縣屬城20公里。現存封土殘高約12米,底徑約25米,規模較大。
羅川古城
羅川古城位於四郎河北岸,街道中心有三座高大的明趙氏石坊,最東邊的是恩寵坊,街西邊為清官坊和天宮坊,是甘肅省公存的唯一石坊,1963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鵝池洞
鵝池洞位於縣城東南古城牆下一平台之上,內連城牆與城內相通,外有天然屏障,與柔遠河相通,系原慶陽著名八景之一的鵝池春水所在地,後遭兵燹地震,現存遺址5.86畝,依然可辨當年之繁盛,1999年被批准為蓮池寺佛教場所,廟會文化日盛。
黃帝冢
黃帝冢位於正寧縣五頃原與二頃原結合的斜坡彎道的峴子處,古冢三面臨谷,一峰聳起,高10~60米,冢西半部現修水平梯田18階,每階1~3米,階面寬1~2米,上植核桃樹近千棵。冢頂部原呈長方覆斗形,現為橢圓形,南北長約70米,東西寬約30米,面積1500~1800平方米。

④ 誰能簡單但詳細的介紹邢台歷史

這才叫,簡單但詳細

古邢台, 經滄桑。 有歷史, 真輝煌。 先商源, 祖乙都, 邢侯國, 載史書。
傍青山, 鄰太行。 依碧水, 濱滏陽。 自上古, 石器期, 萬年前, 有人居。古百泉, 曾發現, 獸化石, 是史據。 唐堯年, 水滔天, 堯觀水, 登堯山。虞舜代, 鯀治水, 堵洪水, 建大堤。 自清河, 至臨西, 數十里, 留遺跡。鯀失敗, 大禹繼, 搞疏導, 開河渠。 邢洪水, 流三縣, 隆任寧, 留窪淀。大陸澤, 禹遺蹤, 載史書, 千古頌。 水入海, 洪災息, 舜讓賢, 禹稱帝。國號夏, 傳後裔, 設九州, 邢屬冀。 至商代, 傳祖乙, 自耿都, 遷邢地。商紂王, 無道君, 置酒池, 築肉林。 大平台, 一沙丘, 有古跡, 紂王留。周公旦, 四子苴, 封邢侯, 都邢地。 狄犯邢, 齊國助, 避戰亂, 遷國都。在漿水, 建新城, 名夷儀, 留史名。 鄭國將。 名蔡仲, 率大軍, 犯邢境。受重傷, 走末路, 脫鎖溝, 放甲鋪, 城計頭, 埋頭顱, 將軍墓, 記恥辱。衛滅邢, 邢歸晉, 有功臣, 名趙盾, 被冤殺, 滅九族。 其家臣, 救遺孤。趙古庄, 藏趙武, 此古村, 美名著。 晉侯國, 行封賞, 趙襄子, 封邢襄。晉六卿, 起戰亂, 趙與智, 結仇怨。 智伯仆, 名予讓, 板橋下, 刺趙襄。此板橋, 留古跡, 予讓橋, 載史記。 內丘縣, 有鵲山, 扁鵲名, 千古傳。武靈王, 宮廷亂, 兩王子, 刀兵見。 趙主父, 避沙丘, 食雀卵, 把命丟。沙河市, 十里亭, 有蘇秦, 是精英, 說六國, 抗秦兵。 趙侯國, 將相和。清河縣, 葬廉頗。 始皇帝, 稱強秦, 普天下, 設縣郡, 古邢台, 置信都,劃歸屬, 隸巨鹿。 秦始皇, 東巡幸, 暴病死, 沙丘宮。 不發喪, 載鮑魚,邢御路, 飄魚腥。 秦末年, 楚漢爭, 楚項羽, 抗秦兵。 漳河岸, 巨鹿戰,破釜灶, 沉渡船, 敗秦兵, 降章邯。 立張耳, 常山王, 據襄國, 治邢襄。劉邦勝, 漢室興, 邢沿用, 襄國名。 古堯山, 柏人城, 漢劉邦, 留行蹤。過柏人, 險遭難, 忌迫字, 得平安。 汦河岸, 釣盤山, 漢初年, 起征戰,漢韓信, 出奇兵, 斬陳余, 克井陘。 馬嶺關, 張耳台, 有古跡, 史書載。西漢末, 天下亂, 王郎反, 據邯鄲。 漢劉秀, 走邢州, 柏人城, 顯身手。光泰岡, 戰李育, 古南宮, 避風雨, 麥飯亭, 得溫飽, 滹沱河, 傳捷報。柏鄉縣, 漢牡丹, 古寺院, 留詩篇。 古巨鹿, 銅馬鎮, 又收編, 銅馬軍。千秋亭, 稱皇帝, 漢光武, 東漢立。 巨鹿縣, 有張角, 舉義旗, 太平道。普天下, 齊響應, 黃巾軍, 震朝庭。 凌霄山, 中央寨, 有古跡, 點將台。漢王朝, 調大兵, 破黃巾, 戰廣宗。 漢時苗, 平鄉人, 駕牛車, 赴壽春。離任時, 留牛犢, 史書上, 美名著。 晉末年, 石勒反, 稱趙王, 據邢襄。建國都, 稱襄國, 建平城, 大城郭。 寬城牆, 可卧牛, 傳說中。 卧牛城。有張賓, 內丘人, 扶後趙, 建功勛。 內丘縣, 鐵頂墓, 葬張賓, 載史書。自隋唐, 稱邢州, 數百載, 名依舊。 唐朝初, 劃區域, 十二州, 治邢地。巨鹿人, 有魏徵, 貞觀年, 佐太宗, 偏聽暗, 兼聽明, 直言諫, 人稱頌。南和人, 有宋璟, 建盛唐, 扶玄宗。 沙河市, 梅花亭, 逾千載, 有盛名。唐玄宗, 建唐陵, 今隆堯, 有遺蹤。 會昌年, 有徵戰, 占宣務, 劉禎亂, 王元逵, 攻堯山。 僖宗年, 黃巢反, 有古跡, 黃巢岩。 血流峪, 天明關, 口碑頌, 千古傳。 邢州地, 佛教興, 寺與塔, 甚興隆。 普彤塔, 在南宮, 普利塔, 在臨城。 邢台城, 有名寺, 一開元, 一天寧。 古塔林, 葬佛骨, 此遺址, 傳千古。 有郭威, 美名揚, 建後周, 都汴梁。宣務山, 鑿佛堂, 古堯山, 是故鄉。 周世宗, 名柴榮, 知民苦, 察民情,在巨鹿, 建王城, 柴王村, 有遺蹤。 趙匡胤, 陳橋變, 後周亡, 宋朝建。邢改名, 信德府, 復邢州, 隸巨鹿。 慶歷年, 王則反, 古貝州, 義旗展。宣撫使, 文彥博, 殺王則, 在清河。 宋王朝, 假恩宥, 將貝州, 改恩州。至元朝, 建府署, 改邢州, 順德府。 元太保, 劉秉忠, 科學家, 郭守敬,扶元朝, 有盛名。 紫金山, 建書院, 此古跡, 歷千年。 朱元璋, 建大明,萬曆年, 築長城。 馬嶺關, 黃榆嶺, 路羅川, 有遺蹤。 嘉靖年, 遭水患,王本固, 挽狂瀾。小黃河, 揚碧波, 流千年, 唱頌歌。 明末年, 清入關,率大兵, 犯中原。 古巨鹿, 賈庄戰, 盧象生, 赴國難。 明朝亡, 立大清,康乾朝, 國勢盛。 至末代, 變腐朽, 喪主權, 引外寇。 趙三多, 景廷賓,反洋教, 驅洋人。 辛亥年, 鬧革命, 建民國, 亡大清。 元明清, 歷三代,順德府, 名未改。 順德府, 轄九縣, 數十年, 未改變。 國民黨, 搞腐敗,馬列書, 傳邢台。 張家院, 三弟兄, 星星火, 燎原明。 火車站, 大罷工,鬧學潮, 搞暴動。 九一八, 大事變, 日侵華, 民遭難。 四二九, 大掃盪,燒殺搶, 搞三光。 國民黨, 不抵抗。 共產黨, 打東洋。 平原地, 歸冀南,西山區, 歸太行。 前南峪, 有抗大, 育人才, 遍天下。 四五年, 日投降,邢台城, 慶解放。 順德府, 改專署, 專市縣, 一城駐。 鎮改市, 市改縣,劃區域, 數次變。 隆堯縣, 與寧晉, 六六年, 大地震。 周總理, 來災區,解民難, 救民急。 地震碑, 拔地起, 在隆堯, 巍然立。 劃時代, 新世紀,古邢台, 換天地。 街道寬, 高樓立, 山變青, 水變綠。 旅遊業, 大發展,借地利, 開山川。白雲洞, 扁鵲山, 九龍峽, 一線天。 引外資, 大開發, 望前景 樂無涯。

⑤ 陽周的古城甘肅說

《甘肅地理沿革圖表·統部沿革表》之注記載:一、東晉在今甘肅慶陽正寧重置陽周,二、北魏趙興郡置安定、陽周等;三、後周又置趙興郡,襄樂郡等;四、隋代又設北地郡置安定、羅川(編者註:此表明「陽周」為羅川故城,又遷居於襄樂)等。羅川自唐代後屬寧州轄,名一直曰真寧。另外據東西周之分遷到被秦所滅的整個歷程和周人住域活動之地及先後時序等史實可以說陽周為羅川縣城的可能性最大,所以說,其故址在真寧縣(今正寧縣)境。原因有三:一是陽周故城地處四郎河之陽,二是正寧縣西南臨近陝西界(註:西周早期所轄之地)且有周姓人居此,乃周君祭祖之後裔,三是羅川鎮近區蒙姓居民頗多的蒙家可謂蒙恬後裔,這也恰與史載「蒙恬葬於旬邑石門關」或「死於正寧縣羅川鎮的蒙家」之說吻合。三據為證,陽周故城址為今羅川鎮無疑。
根據《史記·始皇本記》中載:「庄襄王元年(前249年)大赦天下,崇敬先王的功臣,廣施恩德,親厚守室骨肉,播惠於百姓。東周和各國諸侯圖謀秦國。秦國派相國呂不韋消滅了東周,兼並了它的國土,秦不斷絕它的祭祀,把陽人地區賜與周君,在那裡奉祀周先祖的祭祀。論者認為此為「陽周」之始,陽周者乃為周君在陽人地區奉祀先祖之地也。今正寧縣西南有「周家」,居陝西旬邑縣馬欄鎮之北,又在馬蓮河之北(編者註:實屬向陽地),當為其地。至於說到調令關,它又名雕嶺砦,位於正寧縣東南子午嶺主峰上,是一條東往陝西銅川,西通甘肅正寧羅川的古道要塞,遺址重點區處在一山峁之南側,而羅川古城是此古道上的一處重要城堡。

⑥ 在古代分隔東方與西方的兩大文明世界的高原是什麼

在古代,分隔著東方與西方兩大文明世界的高原是___
A.青藏高原 B.雲貴高原C.帕米爾高原 D.蒙古高原
答案C

⑦ 古代那個皇帝葬在甘肅

  • 黃帝——如果也算是帝王之皇帝的話。

  • 據《史記正義》、《括地誌》中記載:「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

  • 現存於正寧縣博物館的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所立的《大宋寧州承天觀之碑》中也有記載「茲縣(隋羅川縣,今正寧縣)據羅川之上游,實彭原(即寧州)之屬邑,氣象蔥蔚,原隰隱轔,人敦忠義之風,俗勤稼穡之事。軒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鄉;豳土劃疆,本公劉積德之地。」「軒轅師廣成於前,夏禹尊子高於後。」
    據專家考證,碑文中所指的「軒丘」就是今天羅水上游的橋山,因古有嬌(橋)氏而得名。據《史記·孝武本紀》記載:「上曰:『吾聞黃帝不死,何也』或對曰:『黃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列仙傳》中也有相同的記載:「軒轅自擇亡日與群臣辭,還葬橋山。山崩,棺空唯有劍舄在棺焉。」「舄」,本義為以木置履下,後引申為鞋的通稱。
    另據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慶陽知府趙本植修纂的《慶陽府志》中記載:黃帝陵在羅川縣城東子午山旁。

  • 民國時正寧縣知事蘇紹泉修纂的《正寧縣志》記述得更清楚:「黃帝陵在縣東南湫頭鎮東北西頭村之橋山,當谷一峰聳起,草木蔥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鐫字:黃帝葬衣冠處。」蘇文據此認定,此黃帝冢正是漢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於橋山的地方。
    幾年前蘭州大學陳興鵬教授就在其所著的《黃帝冢在正寧的歷史地理辨析》中明確認為:黃帝真冢在甘肅正寧的可能性高達80%。

  • 《史記·五帝本紀》所說「黃帝崩,葬橋山」的橋山。

⑧ 軒轅黃帝陵在何處

那些不確定啊~因為當時華夏的時候沒有記載~史記上寫的~司馬遷也是四處聽人說的~所以說華夏的歷史不可靠~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