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西遊記壓力

西遊記壓力

發布時間: 2021-02-25 16:09:28

① 吳承恩寫西游記時所遇到的困難

步入青年時代的吳承恩是狂放不羈、輕世傲物的年青人。社會地位的低下,貧窮困苦的處境,使這位大才子狂放不羈,招來了紛至沓來的笑聲,被人交口稱譽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吳承恩約二十歲時,與同鄉一位姓葉的姑娘結婚,婚後感情甚篤。吳承恩雖然狂放不羈,但他品行端正,忠於自己的妻室。嘉靖十年,吳承恩在府學歲考和科考中獲得了優異成績,取得了科舉生員的資格,與朋友結伴去南京應鄉試。然而才華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這位譽滿鄉里的才子竟名落孫山。第二年春天,他的父親懷著遺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敗的教訓,吳承恩在以後三年內,專心致意地在時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試中卻仍然沒有考中。吳承恩羞恨交加,這年冬天,竟病倒了。兩次鄉試的失利,再加上父親的去世,對吳承恩的打擊是沉重的。在他看來,考不取舉人,不僅付資無由,而且愧對父母,有負先人。但他並不以為自己沒考取是沒本事,而只是命運不濟,他認為「功名富貴自有命,必須得之無乃痴?」
吳承恩一生不同流俗,剛直不阿。他之所以才高而屢試不第,很可能與他不願作違心之論以討好上官有關。他厭惡腐敗的官場,不願違背本心,對黑暗的現實持否定態度。他在《二郎搜山圖歌》一詩中寫道:「民災翻出衣冠中,不為猿鶴為沙蟲。坐觀宋室用五鬼,不見虞廷誅四凶。野夫有懷多感激,撫事臨風三嘆惜。胸中磨損斬邪刀,欲起平之恨無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間豈謂無英雄?誰能為我致麟鳳,長令萬年保合清寧功。」認為「民災」的形成,社會現實的丑惡,原因就在於統治者用人不善,讓「五鬼」「四凶」那樣的壞人當道。
他想「致麟鳳」,行「王道」,扭轉乾坤,但是懷才不遇,壯志未酬,只能空懷慷慨,撫事臨風嘆息。生活困頓給吳承恩帶來的壓力並不小於科考的失利。父親去世以後,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開支,但他卻沒有支撐門戶的能力,更沒有養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來源,除了每月從學府里領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親所留遺產了。品嘗了社會人生酸甜苦辣的吳承恩,開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慮社會人生的問題,並且用自己的詩文向不合理的社會進行抗爭。
望採納點贊!

② 西遊記中唐僧四徒的性格特徵

西遊記中唐僧四徒的性格特徵:

唐僧特徵:

有氣質、修養、風度,不會辦實事。 由於在佛門長大,所以總是慈悲為懷。而正因為這樣,才往往被妖精的外表所蒙騙。唐僧基本符合封建時代上層的形象,他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重修養、輕勞 動、斯文、迂腐,但缺乏統治者狡詐的一面。

孫悟空特徵:

有能力,會辦事,也能出風頭,但有時也會恃才傲物、桀敖不馴和沖動。一身高強的本領,善惡分明,忌惡如仇。一雙火眼金睛,能識破妖魔鬼怪,不被妖精的外表所迷惑;一根金箍棒見妖就打,毫不留情。不畏強權,即使是玉帝也不在話下。

孫悟空無庸置疑是唐僧集團中的最有勞動能力的人,頭腦靈敏,干主要工作,他有著強烈的正義感,敢做敢當,敢於和惡勢力挑戰,但是有時由於做事不仔細思考,而顯得沖動.孫悟空是作者花最多筆墨的人物,藝術魅力自不用說。

豬八戒特徵:

看似憨厚老實,實則油嘴滑舌,常能迷惑唐僧。一個大肚子里不定裝著什麼餿主意。經常被妖精的外表所欺騙,尤其是外表漂亮的女妖,從而使妖精得逞。

沙僧特徵:

憨厚老實,雖不能一眼識破妖精,但肯賣力氣,不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作。肯吃苦,憨厚老實,但又沒有主見. 這是當代工人階級的代表。沙僧的主要工作是挑擔,是體力活,看似可有可無,決不象孫悟空那麼出風頭,總是那樣默默無聞地工作著.但他的工作卻是不可或缺的。可是有時他自己的想法和注意又太少了,只懂得聽從。

(2)西遊記壓力擴展閱讀

唐僧師徒四人的原型:

1、玄奘的身世

玄奘的確是出生於一個名門望族,祖籍潁川,也就是今天的河南許昌。如果從玄奘家的世系來看,他也能算一個高乾子弟。因為在歷史記載中,玄奘的高祖是北魏清河太守陳湛;

他的曾祖陳欽,也叫陳山,是北魏的上黨太守、征東將軍,封南陽郡開國公;他的祖父陳康因為學業優秀出仕北齊,官至國子博士、國子司業和禮部侍郎,相當於國立大學的副校長或教務長。

2、孫悟空的身世

本土說——由無支祁演變而來

代表人物:魯迅

魯迅認為孫悟空形象應當來自中國民間傳說,在與胡適的筆仗中,他舉了唐朝人李公佐小說中的怪獸——淮泗水怪無支祁為證。

3、沙僧的身世

與孫悟空來源眾說紛紜不同,《西遊記》取經隊伍中最不為人們注意的形象就是沙僧,所以沙僧的原型也有比較統一的說法。

在錢文忠的講述中,玄奘曾在途經敦煌西方長達800餘里的流沙地帶時,無意中打翻了水袋,差點喪命。昏迷中,玄奘夢見了一個數丈高的大神,手執兵刃,對他怒喝。玄奘隨即被驚醒,連夜趕路,終於找到了水源。

4、豬八戒的身世

錢文忠表示,《西遊記》中最受人喜愛的角色其實是豬八戒。錢文忠說:「他最有福氣,形象又憨厚可愛,是普通老百姓最渴望的。」

不過,當唐僧、孫悟空以及沙僧的角色前身都在《詩話》中相繼出現後,豬八戒這么一個受歡迎的角色,連影子都沒見到。

③ 男人到了中年就是一部西遊記,有著悟空的壓力,八戒的身材,沙僧的發型,唐僧一樣嘮嘮叨叨,離西天越來越

牛逼,太對了

④ 西遊記中取經的過程中誰最累

該是八戒吧,惹事生非不說,還時時想著嫦娥.想著高老莊,感情上累.猴子常把苦活回累活推給他,還出力不討好,日子過答的累.取得真經,別人成佛,修成正果,八戒卻要到處給他們唰盤子洗碗,還是累。
白龍馬也累,他是心理和肉體雙重壓力啊。從龍到馬就夠郁悶了,這一路上還得馱著個胖和尚,而且一直沒有理論的時候。唐僧累,見了美女,真不動心?特別是女兒國國王,對他一往情深。但為了所謂的取經宏願,撇下兒女情,抹淚上路。 九九八十一難,從不退縮,再苦再累,永遠向前,人生最累的莫過於此。孫悟空最累,要降妖除魔,要保護師傅,要修成正果。擔子很重,責任很大。沙和尚吧,自從加入西遊的革命隊伍,就一直擔任挑夫一職,無怨無悔,遇到困難不退縮,遇到美色不動搖,和孫悟空同志堅定的團結在唐僧老大的身旁,好同志呀

⑤ 人到中年,就是一部西遊記!悟空的壓力,八戒的身材,老沙的發型,唐僧的絮叨!還TM離西天越來越近了

精闢!!!!!

⑥ 西遊記所有的人物性格特點

1、唐僧:有著最慈悲的胸懷和最深厚的佛家知識,仁厚善良博愛,但能力有限 。

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法號玄奘,號三藏,原為佛祖第二弟子金蟬子投胎。他是遺腹子,由於父母凄慘、離奇的經歷,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在生化寺出家。

2、孫悟空:嫉惡如仇、神通廣大,機智勇敢、廣結朋友、急躁但有正義感、重感情、講義氣。

又名美猴王、齊天大聖、孫行者。

3、豬八戒:好吃懶做、憨厚可愛、迷戀錢色、但關鍵時刻能挺身而出、愛護師傅、本領高強、愛貪小便宜,善用挑撥離間。

又名豬剛鬣、豬悟能、豬烈剛,獃子。原為天宮中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罰下人間。

4、沙悟凈:忠厚老實、與世無爭、目的單純——一心只想保護師傅求取真經、缺乏變通、沒有前兩位師兄那麼好的本領、善良踏實。

又名沙悟凈、沙僧。原為天宮中的卷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塘虱精)。

(6)西遊記壓力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像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遊記》以它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

⑦ 《西遊記》問題及答案

《西遊記》的故事家喻戶曉, 表面上看,講的是唐僧取經,師徒四人不畏艱險戰勝困難,終成正果。但細看此書,裡面有違邏輯、前後矛盾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根本就無法用常理解釋。
這么多的矛盾、硬傷,當然,還遠遠不止這些,可以說比比皆是。作者解釋得了嗎?於是, 民間就有這樣一句俗語:「看了西遊記, 說話象放屁。」 可是, 《西遊記》的作者會有那麼弱智嗎? 我們通觀西遊記全書,發現這些矛盾並不是簡單的筆誤,而分明是作者重點刻意描寫的對象。那麼,我們只能認為這是作者在有意巧設機關,故意寫出一個有違邏輯、前後矛盾的西遊故事,為我們出了一個天大的「謎語」,就看我們是否能夠猜中謎底。作者的布局功夫之高,乃世所罕見。其實,解謎的「玄機」就隱藏在小說《西遊記》的原文之中。這些矛盾都是有解的,只是多數讀者都沒有認真看而已。我們把全書中所有矛盾的地方聯系起來看,都可以根據原著所給出的依據,而將其中的玄機一一破譯開來!!!
西遊記究竟講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下面,我將採用邏輯推理的手法, 重新解讀《西遊記》。鄭重申明--本文討論的范圍:
1. 僅限於小說《西遊記》。和其他的神話故事無關。
2. 僅限於小說《西遊記》中的故事情節、邏輯關系進行推理。
3. 小說《西遊記》中虛設的人物角色,與現實無關。小說中的宗教根本不是現實中的宗教,小說中的唐僧也不是現實中的玄奘法師,這個很早就有定論了。切勿自作多情,對號入坐!
。。。。。。。。
。。。。。。。。
。。。。。。。。
。。。。。。。。
(73) 西遊記的主旨是什麼
西遊記的主旨是什麼? 這么多年來, 一直是眾說紛紜, 答案千奇百怪, 大致有如下幾種說法:
1) 搞怪說。僅是神話小說, (或惡搞歷史上的玄奘法師), 滑稽搞笑, 看了好玩, 並沒有什麼寓意。
2) 宗教說。是一本宗教小說, 講的是佛道並重, 或是以佛證道。
3) 煉丹說。講的是丘處機道長(或其他道士)的煉丹口決。
4) 謗佛說。看起來是在講修佛, 其實是在譏諷誹謗佛教。
5) 修心說。心生則魔生, 心滅則魔滅, 講的是如何養性收放心的學問。
6) 養身說。講的是氣功口訣, 養身怯病(魔)之道。
7) 諷刺說。諷刺官場腐敗。
8) 揭露說。揭露現實社會的黑暗。
9) 懲惡揚善說。
10) 反映人民斗爭說。
等等。主流的大致就這些吧。
所謂主旨, 是具有唯一性的, 看看上面這些說法哪一條是的? 哪一條都不是的! 以上這些說法, 西遊記中確實都函蓋了有, 時不時的都有所體現, 這只能叫: 西遊記從側面反映了有如上現象, 但卻都不是當做自始至終的主線來寫的。
西遊記自始至終的主線, 其實非常清晰明了。
開頭, 唐僧師徒因為種種原因, 聚到了一起, 上西天去取經, 無論他們是真心實意也好, 虛情假意也罷, 反正是朝著目標出發了。過程中, 他們遇到了無數次的艱難險阻, 面對環境的惡劣, 敵人的攻擊, 上級的壓力, 內部的糾紛, 他們都挺過來了。故事的結尾, 皆大歡喜, 都成功了, 是以圓滿成功結束的。所以, 西遊記的主旨寫的是如何成功的故事, 這才是貫穿全文的主線, 起因、經過、結果, 無不是緊緊地圍繞著這條主幹在寫。
其他的, 諸如上面的那些說法, 都是枝葉, 不過是從側面反映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已。我說西遊記的主旨就是如何成功, 有些朋友可能不太認同, 這種理解太膚淺了吧, 太世俗了吧, 尤其是有宗教信仰的朋友會反對, 他們硬是要固執地堅持西遊記講的是佛家的修行。
佛是真正的大智慧者, 說句不好聽的話, 佛的境界, 又豈是你一個凡夫俗子所能理解得了的! 西遊記你都看不懂, 你還能看得懂佛經?! 其實呢, 世俗的修行與佛家的修行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矛盾, 只是追求的境界不同而已。並且佛也提倡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修行。
任何一個人, 起初都有一個立志階段, 立志陞官, 立志發財, 立志為僧, 哪怕是具體到做某一件事, 也都是起緣於最初的一個念頭, 所以, 立志階段(決定開始)總是在幼稚期完成的, 是最不成熟的, 因為他處於整個事件的最前端。沒有立志, 便談不上努力。做任何事, 先都有個目標, 沒有目標, 你往什麼方向努力?! 有了目標, 很自然地就要朝著目標去努力。沒有努力, 便談不上懷疑。在前進的過程中, 一定會因種種困難而產生種種懷疑(幻象), 我的決定是否正確? 我的努力是否正確? 我堅信的理論是不是有問題? 或者理論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 或從一開始我就受到了欺騙? 這些都是正常的, 他說明你認真努力過。沒有懷疑, 便談不上堅定。其實呢, 你懷疑的兩個面, 他都是對的, 同時也都是有問題的, 所以你才會懷疑! 這個取捨是很困難的, 必須取一而舍其他, 捨去的其他未必就不是正確的, 取的這個一, 也未必都是盡善盡美的, 究竟站在哪一邊, 靠的是信念, 而不僅僅是知識。只有認識到這一點, 才可以稱之為堅定。沒有堅定, 便談不上成功。懷疑、堅定都是成功的中間過程, 你要是在懷疑中, 動搖了, 或者放棄了, 也就等於是在成功的中途, 自己主動放棄了。
沒有成功, 便談不上無欲無求。只有該有的都有了, 才可以很自然地達到無欲無求的境界, 現實中的釋迦牟尼佛他從一生下來就是個王子, 他當然可以追求更高的無求境界, 一個老百姓也談無求, 自欺欺人, 不覺得很可恥嗎?! 這才是真正的曲解了佛意。這些都是混飯混日子的假佛信徒!沒有無欲無求, 便談不上皆是虛妄。不認識皆是虛妄, 便不可得無上正等正覺。
世俗的修行以成功為終點, 佛家的修行以無上正等正覺為終點(沒有終點)。很顯然, 佛的境界比世俗的要高的多。而西遊記只講了從立志到成功這一段, 就結束了, 並沒有講更高層次的修行, 因此, 西遊記的主旨就是談如何成功, 如果你硬要說是佛家的修行, 那麼也可以看做是修佛的初級階段吧。這是不矛盾的。
(74) 《西遊記》之成功法則
西遊記的起因、經過、結果, 一直都是緊緊地圍繞著「如何成功」這條主線來寫的, 非常清晰明了, 為什麼就很少有人這樣理解呢? 是作者隱藏的很深嗎? 不是的, 是中國人的性格使然, 因為大家都不以談功利為美德, 當然就不願意把西遊記與功利掛鉤。然而, 西遊記是一本赤裸裸的描寫功利的書, 反復的提到功果、功勞、功績。故事的開始, 觀音菩薩就明確的告訴了唐僧:「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不是白乾, 是有賺頭的, 用「去」換取「正果」。就是與取經無關的人, 也都是以「功」來衡量的。黃風怪一回, 靈吉菩薩說: 我拿他去見如來,才算這場功績哩, 這個功勞是我的。金角銀角一回, 老君說: 卻是你今拿住,得了功績。烏雞國一回, 文殊菩薩說: 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
故事的結尾, 都成了正果, 怎樣成的正果? 如來說得只有那麼清楚了: 都是因「功」成的正果, 唐僧取經甚有功果,孫悟空煉魔降怪有功,豬八戒挑擔有功,沙和尚登山牽馬有功, 白龍馬馱唐僧有功。
結論: 是因「功」成的正果, 不是因「善」成的正果。
西遊記的作者是沒有善惡觀念的, 他給小說中的人物都有發善心的一面, 也有做惡事的一面, 所以給人的感覺很矛盾, 你不知道他究竟是何立場。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感覺呢? 問題不是出在作者身上, 是我們根深蒂固的慣性思維在作怪。我們從小看電視, 就學會了: 人物一出場, 還沒開始表演, 我們就已經認定了他是好人, 他是壞人, 否則我們無法看下去。帶著這種思維枷鎖, 當然就看不清本來的面目。傳統的行為准則一直停留在道德層面, 總是以善惡來衡量評判, 可善惡究竟是什麼? 以何種標准來界定? 你說的清嗎? 西遊記中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作者沒有這么狹隘, 都是一樣的。拿現代社會來說, 誰一生下來就是好人或是壞人? 不存在的事, 再如當今的商場、股場, 大家都在裡面各施手段, 博取利潤, 誰是好人誰又是壞人? 大家都是一樣的。
西遊記是一本描寫如何成功的書, 探求的是成功的法則, 沒有好人壞人, 只有勝利者與失敗者, 把個說教式、灌輸式的「勸善」打的粉碎!所以, 你讀西遊記, 不要管他諷刺什麼, 揭露什麼, 這些對我們都毫無意義, 只有成功的經驗才具有借鑒價值。
成功是什麼? 用最簡單最直白的話說, 就是達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可現在偏偏要用上: 成功是一種信念, 成功是一種境界, 成功是一種超越, 這類高尚的語言, 這只會造成理解上的障礙。沒那麼多廢話, 成功的准確定義: 達到目的。
西遊記告訴我們, 成功的法則主要有三:
1. 能力
西遊記展示給我們的是: 成功, 不僅需要手段, 而且還要不擇手段。當然, 老君、如來、觀音的手段太高, 不是我們一般人模仿得了的。不過, 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我們還是可以學的。你是精英, 就學孫悟空, 你是賣苦力的就學豬八戒, 既不是精英, 又不肯賣苦力, 你可以學沙和尚緊跟著有望成功的團隊。總之, 有什麼長處, 使什麼長處。
2. 合作
成功需要合作。合作, 還有兩個意思相近的詞: 一個叫互助, 一個叫勾結。其實是一樣的, 請大家注意, 這些感性認識的詞彙僅僅只是生動形象而已, 沒什麼實際意義的。唐僧靠徒弟保護,徒弟靠唐僧解脫,彼此扶持, 兩不相謝。合作得以成功。如來靠取經團隊, 傳經得以成功, 取經團隊得如來封授得以成功。成功是互利的, 現在的說法叫:雙贏。
3. 堅持
成功, 是由若干個因素構成的, 其中, 最為重要的一點, 就是堅持。要做成任何一件事, 至少有個必要時間, 取經的必要時間是兩三年, 那麼, 無論如何在兩三年之內是難於完成的。在成功的過程中, 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 在沒有阻力的情況下, 兩三年時間就夠了, 那麼, 有阻力呢? 有強大的阻力呢? 需要多長時間? 這就是不確定的了。唐僧本打算三年完成的, 結果卻用了14年, 這14年他一直堅持著, 其中的任意一個時候, 他只要一放棄, 就徹底的失敗了。
西遊記中的如來佛也是一樣, 他欲傳經東土, 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了, 他還在堅持, 只到唐僧這一次, 傳經才成功, 假如這一次又失敗了咋辦? 那就再來一次!沒有什麼高深的秘訣, 就是一個「持」字, 很簡單, 真做起來, 靠的不是知識多少, 不是能力大小, 靠的是無盡的毅力! 無論你看多少成功的妙招, 都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 沒有那麼多成功的規定, 沒有那麼多成功的定律, 就是一個「持」字, 不要輕易放棄。
只要你一放棄, 等於你又要重新再來。我們可以回想一下自己過去失敗的經歷, 是不是因為主動放棄導致的? 再想一下曾經成功了的經歷, 是不是也有著不可避免的困難與阻力? 這些困難與阻力在你成功後再來看, 真的就是如夢幻泡影。究竟要熬到什麼時候, 才能成功? 誰都不能給你打保票, 因為這永遠都是一個不確定的未知數, 你只有堅持堅持再堅持, 終有成功之一日。
棄清規, 破戒律, 汝今能「持」否?

⑧ 40歲後的男人,是一部西遊記,有著悟空的壓力,八戒的身材,沙僧的發型,唐僧一樣嘮嘮叨叨,離西天越來

說的太對了,生活壓力……養家糊口……自己身身體,越來越差……

⑨ 西遊記中的人物性格特點

  1. 孫悟空:本領高強、愛好自由、疾惡如仇、敢於斗爭。

  2. 豬八戒:憨厚純朴、吃苦耐勞、面對妖怪、從不屈服、對事業缺乏堅定的信念、遇到困難,就畏縮動搖、好吃懶做,貪財好色,貪生怕死。

  3. 沙和尚:憨厚純朴、對...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舉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經造詣極高。他嫉惡如仇,不怕困難,堅忍不拔,英勇無畏,但有時過於頑劣,不守紀律,我行我素。

  4. 唐僧的優點是取經的意志很堅定,不管路上遇到多少困難,他都勇往直前,從不退縮。他靠這種精神影響著他的徒弟們,一起幫助他取得真經。但唐僧也有缺點,他不辨真假,容易輕信別人的話,結果總是上當受騙。

拓展資料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1]。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