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攝城遺址

攝城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25 19:09:39

① 在今聊城春秋時有聊城、攝城,那麼聊攝城在哪裡

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一說因春秋時期曾稱聊國故名),聊城地區歷史悠久。
春秋時期,東昌府、茌平、高唐、東阿、陽谷屬齊國,莘縣、臨清屬衛國,冠縣屬晉國。
戰國時期,聊城、茌平、東阿、陽谷、高唐仍屬齊國,莘縣改屬魏國,冠縣、臨清改屬趙國。
秦,行郡縣制,境域均屬東郡。
西漢,承秦制,聊城、東阿、陽谷、莘縣屬兗州部東郡,冠縣、臨清屬冀州部魏郡,高唐屬青州部平原郡,茌平分屬兗州部東郡與青州部平原郡。
東漢,正式定州、郡、縣3級。聊城、東阿、莘縣、陽谷、高唐、楊露、臨清仍屬原州郡,茌平改屬兗州部濟北國,冠縣改屬司州部陽平郡。聊城夜景
隋朝,初廢郡存州,後又廢州為郡,聊城、冠縣、莘縣屬魏州武陽郡,臨清、高唐、茌平屬貝州清河郡,陽谷屬濟州濟北郡,東阿屬兗州濟北郡。
唐朝,聊城、高唐屬河北道博州博平郡,臨清屬河北道貝州清河郡,莘縣、冠縣屬河北道魏州魏郡,陽谷、東阿初屬河南道濟州濟陽郡,後屬鄆州東平郡,茌平屬河南道鄆州東平郡。

② 鞏義市的人文風景和文化遺址有哪些

鞏義境內有裴李崗、仰韶和龍山文化遺址70多處,擁有北魏石窟、宋陵、康百萬庄園等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0多處。河洛匯流、浮戲山雪花洞、宋陵、嵩陰風景區、青龍山慈雲寺、杜甫故里、康百萬庄園等六個景區成為河南省三點(鄭、汴、洛)一線(大黃河旅遊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

康百萬庄園位於鞏義市康店鎮,距市區4公里,始建於明末清初。由於它背依邙山,面臨洛水,因而有「金龜探水」的美稱。1963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三大庄園(另兩大庄園主為劉文彩、牟二黑)之一。

宋陵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分布在鞏義市的西村、芝田、市區、回郭鎮4個鎮區,佔地約30平方公里。北宋九個皇帝中,除徽、欽二帝被金兵虜去死於五國城外,其餘七個皇帝及趙宏殷均葬在鞏義,通稱「七帝八陵」,加上後妃和宗室親王、王孫及高懷德、蔡齊、寇準、包拯、楊六郎、趙普等功名勛名將共有陵墓近千座。

鞏義石窟寺位於南河渡鎮寺灣村,距市區10公里,1982年被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鞏義石窟是北魏皇室開鑿的一座石窟,孝文帝創建了寺院,宣武帝時開始鑿石為窟,刻佛千萬像,後來的東西魏、唐、宋時以陸續在這里刻了一些小龕。

青龍山慈雲寺風景區,位於鞏義市東南25里的青龍山中,總面積51平方公里。青龍山原名霍山、天陵山,山中有千年古剎慈雲寺,始建於東漢明帝永平七年,是佛教傳入中原後,有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創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素有「釋源」和佛教「祖庭」之譽。

杜甫陵園位於鞏義市城區西北5公里處的康店鎮康店村西部邙嶺上。1990年市政府投資70多萬元,對陵園整修一新。陵園佔地34畝,坐北向南,主體建築有大門樓、杜甫大型雕像、雙層亭、詩聖碑林、杜甫墓、吟詩亭、望鄉亭、草亭、獻殿等組成。

鞏義是華夏文明發祥地的核心地區之一。境內有塌坡遺址、鞏義窯址和裴李崗文化多處遺址。

塌坡遺址是中國早期發現的史前遺址之一。1935年,河南省古跡研究會郭寶鈞、劉曜(尹達)、韓維周等曾進行過試掘。抗日戰爭期間,日軍攻陷開封,發掘出土的遺物及當時的文字資料全部丟失。1995年2月和3月,鞏義市文管所對該遺址進行了調查。發現房基3座,灰坑3個,採集文物標本100多件。

鞏義窯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實際上是對河南省鞏義市東約5公里的白河兩岸一系列瓷窯址的統稱。這一帶沿白河兩岸分布的水地河村、白河村、鐵匠爐村、大黃冶村、小黃冶村都發現了瓷窯址,其中最早被發現的是位於白河下游大、小黃冶村的唐三彩窯址,2001年,黃冶三彩窯址被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年以後的2006年,國務院再度將白河兩岸分布的其他窯址一並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黃冶三彩窯址合並,更名為鞏義窯址。

裴李崗文化遺址位於黃河南岸的鞏義市河洛鎮一處名為庄嶺的台地之上,南北長約2000米,東西寬60米至150米,面積約30萬平方米。

③ 嘉興所有文化遺址

編號 級別 分類 名稱 時代 地址 公布日期
1 國家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 嘉興南湖中共"一大"會址 1921年 市區南湖 2001.6.25
2 國家 古文化遺址 馬家浜遺址 新石器時代 秀城區南湖鄉馬家浜村 2001.6.25
3 省級 古建築 王店曝書亭 清 秀洲區王店鎮廣平路1號 1981.4.13重新公布
4 省級 古建築 長虹橋 明清 秀洲區王江涇鎮一里街東南京杭運河上 1997.8.29
5 省級 名人史跡 沈鈞儒故居 清 市區環城南路南幫岸3號 1997.8.29
6 市級 古文化遺址 吳家浜遺址 新石器時代 秀洲區新塍鎮吳家浜村 1981.10.12
7 市級 古文化遺址 雙橋遺址 新石器時代 秀洲區王江涇鎮雙橋村 1981.10.12
8 市級 古文化遺址 雀墓橋遺址 新石器時代 秀城區東柵鄉雀墓橋村 1981.10.12
9 市級 古文化遺址 陶墩遺址 新石器時代 秀城區大橋鄉陶墩村 1981.10.12
10 市級 古文化遺址 陸家墳遺址 新石器時代 秀城區新豐鎮北湯村 1981.10.12
11 市級 古文化遺址 支家橋遺址 新石器時代 秀城區新篁鎮支家橋村 1981.10.12
12 市級 古文化遺址 曹墩遺址 新石器時代 秀城區余新鎮金星村 1981.10.12
13 市級 古文化遺址 步雲遺址 新石器時代 秀城區步雲鄉步雲小學 1981.10.12
14 市級 古墓葬 皇墳山 新石器時代 秀洲區嘉北鄉木橋港村 1981.10.12
15 市級 名人墓葬 沈曾植墓 近代 秀洲區王店鎮太平橋村 1981.10.12
16 市級 古建築 國界橋 清 秀洲區洪合鎮洪合村 1981.10.12
17 市級 古建築 秀城橋 明 市區缸甏匯 1981.10.12
18 市級 古建築 秋涇橋 明 市區閘前街 1981.10.21
19 市級 古建築 雙魁巷 民國 市區光明街 1981.10.21
20 市級 古建築 金明寺西施妝台 清 市區環城南路198號 1981.10.21
21 市級 古建築 冷仙亭 清 市區秀州路 1981.10.21
22 市級 古建築 落帆亭 明清 市區杉青閘 1981.10.21
23 市級 古建築 倉聖祠 清 市區南湖小瀛州 1981.10.21
24 市級 古建築 瓶山、項家祠堂井 宋、明 市區中山路69號 1981.10.21
25 市級 古建築 清真寺 明清 市區大年堂前13號 1981.10.21
26 市級 古建築 覺海寺 明清 市區斜西街363號 1981.10.21
27 市級 古建築 血印寺 明清 市區三塔路越秀橋東 1981.10.21
28 市級 古建築 子城 清 市區府前街4號 1981.10.21
29 市級 名人史跡 沈曾植故居 清末 市區新興街道姚家埭11號 1992.10.20
30 市級 名人史跡 朱生豪故居 近代 市區南大街東米棚下 1992.10.20
31 市級 古建築 北溪橋 清 秀洲區虹陽鄉東南村 1992.10.20
32 市級 古建築 魚池匯橋 清 秀洲區塘匯鄉魚池匯村 1992.10.20
33 市級 古建築 文星橋 清 秀城區南湖鄉南湖村 1992.10.20
34 市級 古建築 三步兩爿橋 明 秀城區鳳橋鎮北石佛寺 1992.10.20
35 市級 古建築 塔塘橋 清 秀城區余新鎮西南1里 1992.10.20
36 市級 古文化遺址 鍾家港遺址 新石器時代 秀洲區王店鎮四聯村 1992.10.20
37 市級 古文化遺址 姚家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春秋時期 秀城區新豐鎮繁榮村姚家村 1992.10.20
38 市級 古文化遺址 高地遺址 春秋時期 秀城區大橋鄉衛國村 1992.10.20
39 市級 古墓葬 嚴助墓 漢 市區少年路北端 1992.10.20
40 市級 古文化遺址 白墳墩遺址 新石器時代 秀城區鳳橋鎮永紅村 2000.5.30
41 市級 石刻 攬秀園 元至清 市區鴛湖路 2000.5.30
42 市級 古建築 明倫堂 清 市區少年路72號 2000.5.30
43 市級 近代優秀建築 文生修道院 1902年 市區光明街159號 2000.5.30
44 市級 近代優秀建築 秀州中學行政樓、校史樓 1900年 市區秀州路443號 2000.5.30
45 市級 近代優秀建築 高家洋房 近代 市區紫陽街159號 2000.5.30
46 市級 近代優秀建築 宏文館 1928年 市區道前街13號 2000.5.30
47 市級 近代優秀建築 天主教堂 1917年 市區紫陽街51號 2000.5.30
48 市級 現代重要史跡 金九避難處 1932-1934年 市區梅灣街76號 2000.5.30
49 市級 現代重要史跡 韓國臨時政府要員住所 1932-1934年 市區日暉橋17號 2000.5.30
50 市級 現代重要史跡 侵華日軍炮樓 1937-1938年 市區火車站 2000.5.30
51 市級 名人史跡 汪胡楨故居 1928年 市區帆落浜39號 2000.5.30
52 市級 名人史跡 唐蘭故居 近代 市區秀水兜67號 2000.5.30

④ 求河南三國遺跡

許昌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據傳上古高士許由曾隱居在許昌附近,堯欲讓位於他,他堅辭不就;再請他任九州長官,許由不僅不受,反說污染了耳朵。即到潁河邊洗耳,以示清明。許由死後葬於鄢陵縣許由寨村,墓地猶存。遠古人們稱許由生存活動的地方為許地。西周、春秋時,此處為許國國都,秦代實行郡縣制,許國都城為許縣治所。公元220年,漢獻帝禪讓,曹丕登基建立魏國;因「魏基昌於許」,遂改稱許昌,沿用至今。 許昌地處中原腹地,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古遺跡、遺址眾多。從太昊伏羲到軒轅黃帝,從上古高士許由到音樂始祖葛天氏,從大禹治水到夏啟建都等,中華民族發展史在許昌留下了許多閃光的足跡。具茨山上的神秘符號,展示了人類先祖的聰明才智,逍遙觀是軒轅黃帝問道的所在,鎖蛟井記錄著大禹治水的功績,古鈞台昭示著華夏第一都的輝煌。這里還是海外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地方…… 許昌作為漢獻帝舊都和魏國五都之一,當時即與國都洛陽、西漢故都長安等齊名。在名著《三國演義》的120回中,有51回與172次涉及許昌。建安元年(196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曹操迎漢獻帝都許。後用其名義發號施令,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世族軍閥袁紹後,逐漸統一了北中國。 說三國,離不開漢魏;說漢魏,離不開許昌。曹操雄踞許昌25年,外定武功,內興文學,治軍理民、屯田積谷、廣攬人才、東征西討、克平群雄、抗擊吳蜀,為最終實現「三分歸一統」的皇圖霸業奠定了扎實基礎。「三曹七子」創造出的慷慨悲涼、剛健沉雄的「建安風骨」,使「建安文學」開始了中國文學史的新篇章,使許昌成為中國在「三國」時代的文化中心。

三國勝跡 國內其它地方三國真跡遺存不多,許昌著名的三國遺跡遺址卻有80多處,或與三國史實有關,或與三國人物有關,或與三國傳聞有關。許昌遺留下不少著名的石刻碑碣,如記錄漢魏更迭的「三絕碑」,蔡邕真跡《尹宙碑》和畫聖吳道子為關羽造像的《勒馬挺風圖》等。許昌歷來人傑地靈,賢臣名士層出不窮。曹操周圍的謀士文人、悍將勇夫,屬許昌籍的就有30多位,如郭嘉、荀攸、荀彧等。郭沫若先生曾詩雲: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在許昌與三國文化相關的古跡遺址分布於各縣(市)區,主要的有: 漢魏故城:位於許昌縣張潘鎮古城村,距許昌市18公里。據民國廿二年《許昌縣志》記載:「許昌古城(即漢魏故城)在城東30里,圍九里一百二十九步。相傳曹操所築,今存遺址。」至今城垣輪廓依稀可辨,夯地土層清晰可見,漢磚瓦塊俯拾皆是。據考,當時城內建築除街道、民宅、官署外,著名建築有許昌宮、景福殿、承光殿、永始台、丞相府等。三國魏人卞蘭作的《許昌宮賦》和韋誕、何晏作的《景福殿賦》流傳至今。1986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受禪台:位於許昌市西南17公里的繁城鎮。公元220年,漢獻帝在文武百官的請求下,宣告願意讓位。曹丕在此接受獻帝禪讓,代漢立魏,改年號為黃初,稱魏文帝,自此開始了我國魏、蜀、吳三國時代。

曹操墓: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宣布,在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發掘出一座東漢大墓,經專家認定系魏武王曹操高陵。雖然,「曹操墓」的考古挖掘工作還在進行,關於曹操墓的爭議還沒有平息。但是,作為一代梟雄的陵墓,除了考古價值和文化價值外,曹操墓開發的商業價值更加引人關注。2010年1月 20日,從河南省文化工作會議上傳來消息:曹操墓原址上可能會建起遺址公園。以往安陽旅遊主打「建安文化」、「殷商文化」牌,曹操墓的發現無疑給安陽旅遊帶來了新亮點。
三國故城遺址:「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與三國有關的名勝古跡有500多處,許昌就佔了80餘處。曹丞相府、魏武游園、魏武帝雕像、關羽千里走單騎的始發地灞陵橋、關公夜讀《春秋》的春秋樓等都是三國文化旅遊景點。其中三國故城遺址位於許昌縣張潘鄉古城村東南一里許,系周時許國國都。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漢獻帝遷都於此,曾為一代帝都。該遺址分內外二城,內城系皇城,外城周長「九里一百二十九步」,曹魏時為五都之一。南北朝劉宋景平元年(公元432年)該城為北魏奪取,潁川太守李元德曾收復,魏大將周幾復奪取後,將城焚毀。現存遺址,仍依稀可見。故城城垣蜿蜒起伏,狀如小丘。在遺址內先後出土有玉璧、青銅器、陶器及建築構件等。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文物部門對遺址進行鑽探勘察,確定了內城牆及東西南北大道,並繪制圖紙,為進一步開發提供了依據。
就在曹操墓被發現的消息公布後的第3天,「許昌三國文化苑」項目正式簽約。「許昌三國文化苑」由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規劃設計、禹州市政府和北京一家傳媒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主要包括300個三國文化景點、中國東方第一攝影棚、三國古戰場拍攝基地等。
另外,開封附近有官渡之戰遺址,如今稱為官渡橋村,這里有關帝廟,存有清乾隆年間石碑,碑文雲「官渡乃關帝拒袁斬將處」;洛陽有知名的關林,為海內外三大關廟之一,是中國唯一的「冢、廟、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經典建築群。

請樓主明察回答時間,,望採納!!

⑤ 前蘇聯科學家宣布他們的無人空間探測船拍到金星上有大量古城遺址,這是真實的嗎

金星上的古城遺跡之謎

金星的半徑約為6050公里,比地球略小些,質量是地球的82%。金星靠地球最近的時候,距離只有4000萬公里,離太陽的距離只比地球離太陽稍近些。因此,金星被人稱為「地球的孿生兄弟」。

然而,金星的表面有一層厚厚的大氣,它們遮擋了人們探索金星的視線。

從1960年以來,前蘇聯和美國發射了不少的探測器,可是仍「不識『金星』真面目」,只是了解到一些金星的自然環境十分惡劣:表面溫度可達500℃;空氣中含90%以上二氧化碳;特大熱風暴常常颳起。

1988年,前蘇聯宇宙物理學家阿列克塞·普斯卡夫宣布:金星上也存在石雕人面像。

1989年1月,前蘇聯發射的探測器,穿過金星的大氣層用雷達進行掃描,並將照片傳到地球。

科學家們收到照片後,感到十分驚奇,因為照片上竟然有兩萬座城市的遺跡。

一位科學家介紹說:那些城市全散布在金星表面,它們以馬車輪的形狀建成,中間的輪軸就是大都會所在處。據此,他們估計,那裡有一個龐大的公路網將所有城市連接起來,直通向中心。

他們認為,那些城市都呈倒塌狀態,說明它們已建成很長很長一段時間了。

美國發射的探測器也發現了那些城市遺跡。從照片上還可以辨認出,每座城市好像是一座巨型金字塔。這些「金字塔」全都沒有門窗。有的科學家認為,這種建築物可以白天避高溫,夜裡避嚴寒,還可以防風暴。至於居住者的出入口,他們認為也許在地下!

這些古城遺跡是誰的「傑作」呢?

許多科學家確認,那些遺跡絕對是有一定智能的生物的「產品」,而不是大自然的「產品」。這也就是說,在很久以前,金星上曾經有過輝煌的某種生物的時代。

有的科學家還進一步推測,也許是金星大氣中二氧化碳比例不斷增大,以致占據絕對優勢,從而發生強烈溫室效應,導致大量水分蒸發散失,改變了金星的生態環境,最後使這種生物滅絕了。

事實果真如此嗎?據報道,目前,有的國家正准備派無人飛船去實地做進一步地調查研究。

⑥ 老版西游記在哪裡拍攝的

老版西遊記取景地有湖南張家界,貴州黃果樹瀑布,新疆吐魯番火焰山,揚州大明寺,桂林七星岩等。

湖南張家界拍攝內容:《三打白骨精》,煙霧繚繞的張家界是白骨精的家。貴州黃果樹瀑布是水簾洞的外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拍攝內容:《三借芭蕉扇》。揚州大明寺是《除妖烏雞國》中的寺廟。桂林七星岩是孫悟空大鬧芭蕉洞的芭蕉洞。

(6)攝城遺址擴展閱讀:

拍攝過程:

1982年—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計收豬八戒》、《三打白骨精》兩集。1986年春節期間播出前十一集。其中1-5集孫悟空由李世宏配音,由張暴默演唱前11集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

同年,拍攝完成《奪寶蓮花洞》、《除妖烏雞國》(重拍)、《大戰紅孩兒》、《鬥法降三怪》、《趣經女兒國》、《三調芭蕉扇》、《掃塔辨奇冤》、《誤入小雷音》、《孫猴巧行醫》九集。

⑦ 《西遊記》中「天竺國」是在哪兒攝的景

《西遊記》中的「天竺國」是在雲南西雙版納拍攝的景。
天竺國是古代中國以及其它東亞國家對當今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陸國家的統稱。
天竺歷史上相繼出現了四大帝國:孔雀帝國、笈多帝國、德里蘇丹國和莫卧兒帝國。在中國歷史上,對印度的最早記載在《史記·大宛傳》,當時稱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 對音)《山海經》記載「西方有身毒國」。漢書記載「從東南身毒國,可數千里,得蜀賈人市。」
《後漢書·西域傳》記載「天竺國一名身毒」。唐初統稱為天竺。後來玄奘西域取經,根據讀音才正名為印度。印度是一個著名的文明古國,也是佛教的發源地。印度人曾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並有許多發明,例如阿拉伯數字、國際象棋、甘蔗製糖法等。近代印度陷於政治動盪,一九四七年獲得獨立,但分離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印度社會中曾經存在過嚴格的階級制度,即「種姓制度」,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等四個階級。除此之外,還有比首陀羅更低階不屬於這四種種姓階級的賤民。當時種姓間不得通婚,違者處罰相當嚴重,甚至可能處死。盡管如今印度憲法明文規定不準階級歧視,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因「種姓制度」千年來根植於印度教的信仰中,除非拋棄信仰,否則低階種姓終其一生都受其教義的束縛。

⑧ 諸城歷史遺跡有哪些

龍山文化的蛋殼高柄杯,1976年山東諸城呈子遺址出土。Mountain攝影。
[史前時代]
沂源縣發現的距今四五十萬年前更新世的「沂源人」化石為直立人在中國的例子之一。另外,在山東境內發掘的石器時代文明包括距今7300年-6100年前的「北辛文化」、以及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的大汶口文化與龍山文化。漢字的最早發掘品目前追溯到山東龍山文化的陶片.

先秦時代
(參見:齊魯文化) 位於華北平原東部的山東很早就受到華夏文明的影響。商朝建立之前,山東西部曾是商族的活動中心,也是商統治的中心區域;對山東東部未漢化的東夷人,商王朝通過盟國奄國、薄姑國等進行統治。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紂,天下更始。武王首封輔佐有功的姜太公(名尚、字子牙)於齊;武王的弟弟周公(名旦,後輔佐周成王)則封於魯。
齊國定都臨淄,據《左傳·僖公四年》,其疆域「東至於海、西至於河(黃河)、南至於穆陵(今沂水與臨朐交界處)、北至於無棣(今河北鹽山)」。齊國「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融合「東夷文化」、「因其俗,簡其禮」,「舉賢而尚功」,務實革新、兼容並包,國力相當鼎盛。齊國的工商業與技術如紡織業也非常發達,有「冠帶衣履天下」的美譽。
魯國都於曲阜,其疆域在《詩·魯頌·宮》中描述為「泰山岩岩、魯邦所詹。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至於海邦、淮夷來同」。魯國秉承周朝禮樂典儀,「尊尊而親親」,農業發達,是尊尚仁義、傳統、倫理、人和的「禮儀之邦」。
曲阜孔廟大成殿的龍柱。齊魯文化對中華文化的形成發展有大量貢獻及深遠影響。生於魯都曲阜的孔夫子在這里創始了儒家思想,成為後來中國社會框架與價值觀的基石。孟子、莊子、孫子、墨子、魯班、扁鵲……等等都是齊魯兩國對中華文明多方面貢獻的傑出代表。
春秋時期,山東境內還有其他許多小一些的諸侯國,僅見於《左傳》的就有55國之多,其中疆域及影響較大的有萊、莒、滕等國,他們後來多被齊、魯兩國並吞。周公東征三年,撲滅紂王子武庚聯合東夷的反叛,齊、魯遂兼並奄、薄姑等國。姜太公又攻滅萊國,齊國勢力擴張至膠東半島。進入戰國時代,齊國成為七雄之一;而今日山東的大部分地區都由齊、魯兩國佔有。公元前249年,楚國攻佔魯國;公元前223年,秦國攻陷楚國。及至公元前221年,齊國成為最後被秦國吞並的諸侯國。中國首次實現統一,齊魯之地從此成為中國的有機組成部分。
漢朝
山東素有「膏壤千里」的美譽,早期就有發達的農業與手工業,秦漢以來,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山東的糧食不斷沿黃河西溯,供應關中。西漢時期,山東地區有1700餘萬人、390餘萬戶,接近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山東是漢代「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頭,臨淄、定陶、亢父(今濟寧)是全國的三大紡織中心,大量精緻的紡織品自此源源不斷地輸往西域。
漢朝在今山東設2個州(一級行政區):北部的青州和南部的兗州。
及至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爭戰頻仍,經濟有所破壞。
唐朝
至隋朝初年,山東地區的戶數佔全國總數的21%。到唐代,山東恢復發展。當時主要屬於河南道。開元天寶年間,每年都有幾百萬石的粟米運至關中,而青、齊(今青州、濟南)等地的物價仍遠低於中國其他地方。唐代兗州的鏡花綾、青州的仙紋綾,都是馳名全國的精美織品。至唐後期,戰亂又起。
宋元
北宋時期,宋江等人在梁山造反,這個故事後來被寫進《水滸傳》。金元時期,剝削嚴重,加上受到不斷的外來侵擾及野蠻統治,社會與經濟處於滯退狀態。到元代,山東只有126萬人、38萬戶,與金代相比,人數減少約87%、戶數減少約75%,更不及西漢時期的十分之一。
明朝
明朝開始設立山東省(當時包括遼寧)。明初光復時,山東「多是無人之地」,政府獎勵人民墾荒。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山東的耕地面積有7240餘萬畝,是北宋時期的2.4倍,居全國第三位。1421年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以後,京杭大運河沿線的濟寧和臨清由於漕運的發展而繁榮起來。

⑨ 哈薩爾古城遺址建立與什麼朝代

在呼倫貝爾草原上的額爾古納河右岸,有一座著名的古城遺址——黑山頭古城遺址,據考證這里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薩爾曾經的故都,今年七月,我懷著敬慕的心情到呼倫貝爾草原尋訪,尋找我心中那塊神聖的地方。
哈布圖·哈薩爾生於1164年,比成吉思汗小兩歲,作為成吉思汗最大的弟弟,他與成吉思汗一樣少年失去父親,經過無數的磨歷,鑄就了他堅韌不屈的性格,他驍勇善戰,對成吉思汗忠心耿耿,在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以至征戰與中原及歐亞大陸的戰斗中,哈薩爾一直與成吉思汗並肩戰斗,是成吉思汗最得力的助手和親兵衛隊,由於他卓著的戰功,在公元1214年,成吉思汗把額爾古納河流域最廣袤的草原分封給了他,並封給他四千戶。從此,哈布圖·哈薩爾及其後人在這里繁衍生息,這篇土肥水美的草原養育著哈薩爾的後人。十幾代過去了,由於歷史的原因,哈薩爾的後人一半留在呼倫貝爾,另一半開始了遷徙,他們翻越了大興安嶺,來到了嫩江流域,號稱「腦溫科爾沁」,既是「嫩科爾沁」,這就是科爾沁部落,如今的科爾沁人遍布各地,包括現在內蒙古的通遼市、興安盟、部分赤峰市等科爾沁左、右翼前、中、後六旗、烏蘭察布市的四子王旗(四子王部落)及吉林省的前郭爾羅斯自治縣和黑龍江省的肇源縣(後郭爾羅斯)、杜爾伯特旗等,幾百年來,這些蒙古人仍稱自己是哈薩爾的後人,他們傳唱成吉思汗偉績的同時,也傳唱著哈薩爾的功勛。
2012年的草原,因為水多而格外的茂盛,行駛在草原上,隔車窗瞭望,草連天,天連草,一眼望不到邊,草地是嫩綠的,天是藍藍的,潔白的雲,變換著各種形狀,在藍天上展示著她的純潔與美,草地上不時移過一片雲的影子,影子是暗綠的,把嫩綠分割成幾片,盛開的鮮花五顏六色的,草地上七橫八豎地卧著成群的牛,黑白花的,黃色的,黑色的,這些平時並不受看的牲畜,此時此景卻給草原添上了美麗的一筆,圓滾滾的羊,遠遠看上去似乎是黃白色,它們在草天相連處滾動,給不變的草原以動感,彎彎曲曲的河水,在驕陽下呈現銀白色,河水伸向草原的深處,滋潤著草,也美麗著草地,這就是著名的呼倫貝爾大草原。
行駛在呼倫貝爾草原,終於明白了什麼叫遼闊,汽車行駛了幾個小時,依然是一望無際。我們一路打聽,一路尋訪,幾乎沒人能說出古城遺址具體的路線,在黑山頭口岸附近,有一個黑山頭小鎮,小鎮邊有一片濕地旅遊景點,按著景點老闆的指引,我們沿著崎嶇不平的路向前,幾經周折,終於來到一座四方形的城牆遺址前。
這就是哈薩爾古城遺址,據說當年「整座城坐北朝南,分為外城、內城,城牆均為土築。外城呈方形,城牆周長2.35公里,佔地面積34.6萬平方米,城牆外有護城壕,四面設有城門,門外附設瓮城、馬面,拐角處還有高大的角樓突出於牆外。內城為『干』字形,分設正門和東西城門,內有雕梁畫棟的宮殿,外有碩大的影壁」。
可以想像,古城當年是如何宏大秀麗,但映入我們眼前的古城,只有一圈底寬約6米,頂寬2米,高3-4米高的城牆殘基,這是當年的外城牆,城牆上下都已經長滿了草,和附近的草原幾乎融為一體,歷經近八百年風霜雨雪的肆虐,古城已不見,那曾經的繁華和喧鬧,亦隨歲月而去,望著橫卧著的城牆殘基,她幾百年來一直這樣堅實地站在遼遠的草原上,如卧龍般悄無聲息地鎮守著這里,是等待著主人後代的造訪,還是執著地向世人訴說著這里曾經輝煌的業績。
草原上的風亦如幾百年來一般,勁力地吹著古城和一同來探尋的我們,遙想當年,在這無垠的草原上,建此古城的艱辛,也可見得當時古城主人身份的顯貴,輕步在古城遺址的城牆殘基上,心中涌動著感動,盡管繁華已成過去,但偉大的哈布圖·哈薩爾的後人,與他們的祖先一般,默默不聲地繁衍著子孫,壯大著蒙古民族。城內的正北方,有一個小土坡,據說此地是曾經的宮殿,現今這里只站立著一個木樁,我看不出木樁在這里站了多少年,只見上面纏繞著許多哈達,這些哈達幾乎把木樁纏滿,用手扒開才可以看到,木樁上雕刻著「哈布圖·哈薩爾古城遺址」幾個大字,飄起的哈達在風中不停地舞動,似乎在召喚著也似乎在激勵著主人的後代,仰望藍天白雲,我似乎看見那些仙去的前人,似乎看見他們一直微笑著鳥瞰古城後人幾百年的歷程。
步下偶爾可見一兩塊模糊不清的土磚瓦當,遠處土坡平台上也依稀可見殘留的灰白色的牆粉,我心中不覺一動,難道這也是近800年的痕跡,我想撿起這些瓦當,猶豫了片刻終沒動手,她在這里沉睡了近八百年,我又怎麼忍心。
古城旁邊有一個古城小村,他們在古城附近放羊、放馬,說起古城,村民的臉上立即露出自豪,他們親切的稱這里為「哈薩爾親王古城」。我看著這些村民心中感激,如果他們每人挖一鍬土,這里是不是早就夷為平地。
離開古城前我照了很多照片,回來後看了心中甚覺遺憾,照片沒有一張照出古城遺址的全貌,更沒有照出古城遺址的雄勁風采,閉目深思,我心中明白,其實遺址除了城牆殘基幾乎什麼都沒有了,我不滿意自己的攝影,是因為古城在我心裡依然宏大,依然壯麗,依然矗立在呼倫貝爾草原深處,甚至矗立在科爾沁草原上。

⑩ 中國歷史遺跡有哪些

1、隆興寺,在清河古貝州城西南,始建於隋朝。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未發跡時,曾在舍利塔下困卧,「塔影周回蔭之,老僧知其異,獻茶啜飲。」太祖即位後,建隆二年(962年)勑令重修隆興寺,並賜御匾。後幾經戰亂,整座寺院已毀損無存。 2014年10月20日,有1千多年歷史的清河縣隆興寺經過近2年的重建後正式對外開放,接待遊客

2、岳陽樓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岳陽樓作為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其獨特的盔頂結構,更是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設計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3、布達拉宮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1645年(清順治二年)清朝屬國和碩特汗國時期護法王固始汗和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達拉宮之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冬宮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儀式舉辦地,也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之地,舊時與駐藏大臣衙門共為統治中心。

4、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5、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形卧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擴展材料:

佛像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始動工,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後,工程一度中斷。多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海通的徒弟領著工匠繼續修造大佛,由於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使工程進展迅速。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建者章仇兼瓊遷家任戶部尚書,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捐贈俸金繼續修建樂山大佛。在經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後歷經90年時間才完工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