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城遺址gongyuan
❶ 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小小講解員文化知識問答題
1、湘湖最早的歷史文獻,目前所見到的為_____許景衡所撰的《方文林墓誌銘》。
A、宋 B、明 C、清
2、湘湖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城湖。而最早見於史書的關於西城湖的記載的是北魏酈道元的_____ 。
A、《再續行水金鑒》 B、《水經注》 C、《地理志》
3、現存最早的明_____《蕭山縣志》在第一卷•山川和第二卷•水利兩處記述了湘湖,清康熙和清乾隆年間修的《蕭山縣志》、民國《蕭山縣志稿》等志書也對湘湖有所記述,而且越來越翔實。
A、萬曆 B、嘉靖 C、景泰
4、在湘湖的歷史上有三本專業志——清初毛奇齡所撰的_____三卷、清中葉於士達所編的《湘湖考略》和民國時周易藻所編的《蕭山湘湖志》。
A、《湘湖記略》 B、《湘湖記》 C、《湘湖水利志》
5、北宋政和二年,在縣令_____的主持之下「以山為界,築土為塘」,建成一個人工湖,這就是後來的湘湖。
A、楊時 B、魏驥 C、朱筠
6、越州永興(今蕭山)人_____生性曠達豪放,好飲酒,常與李白、李適之、汝陽王李進、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飲酒賦詩,時稱「醉八仙」。
A、杜甫 B、張夏 C、賀知章
7、漢末童謠曰:「天子當興東南三餘之間」。「三餘」之中,_____即蕭山。
A、余暨 B、餘姚 C、餘杭
8、孫權黃武年間,改余暨為永興,屬會稽郡。唐_____,改永興為蕭山,沿用至今。
A、天寶元年 B、 貞觀元年 C、聖歷五年
9、蕭山自西漢建縣,至1988年1月1日撤縣設市,歷經_____余年,其行政區劃屢有變更。
A、1000 B、2000 C、3000
10、蕭山位於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南緣,地形類型多樣,以_____為主。
A、山林 B、盆地 C、平原
11、_____是春秋時越國薴蘿人。「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講的就是她浣紗的經典傳說。
A、西施 B、王昭君 C、貂蟬
12、南朝江氏舍宅建寺。南宋書法家_____ 因此而題匾「江寺」,遂有江寺之名,現為蕭山縣級文保單位。
A、張即之 B、王安石 C、趙孟
13、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樓塔《細十番》始於明朝洪武年間,由明代宮廷御醫_____從宮廷帶入民間。
A、樓鄯 B、樓晉 C、樓英
14、20世紀60年代起,湘湖附近陸續興建起許多磚瓦廠,傳統的以湘湖_____為原料的磚瓦業普遍發展。
A、淤泥 B、粘土 C、黃土
15、2006年5月28日,跨湖橋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_____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A、第一批 B、第二批 C、第六批
16、_____,「跨湖橋考古學術研討會暨《跨湖橋》考古報告首發式」在蕭山舉行,國內考古界權威人士鄭重地向新聞媒體宣布了「跨湖橋文化」的命名。跨湖橋文化的命名,標志著一個嶄新的考古學文化概念正式誕生。
A、2006年12月 B、2005年12月 C、2004年12月
17、明代學者劉宗周有撰聯:「此地曾傳嘗膽事,我來猶憶卧薪人。」此地是指_____。
A、查浦 B、一覽亭 C、老虎洞
18、春秋末期,湘湖一帶屬於_____疆域,是吳越相爭的主戰場之一。
A、吳國 B、楚國 C、越國
19、湘湖建成之後,作為一個人工湖泊,蓄洪防旱,灌溉周邊九鄉農田。每畝田納原糧七合五勺,稱「_____ 」。
A、均包湖米 B、方田均稅 C、攤丁入畝
20、湘湖,隔_____與西湖南北對稱,被稱為西湖的「姐妹湖」,是「人間天堂」又一顆明珠。
A、西小江 B、浦陽江 C、錢塘江
21、「翻九樓」是蕭山的所前、_____ 一帶流傳的一種民俗活動。已於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A、浦陽 B、瓜瀝 C、南陽
22、以下蕭山名人中_____曾奉調應召參與《永樂大典》的纂修工程。書成還任,薦任太常博士。
A、趙綸 B、單道 C、魏驥
23、來裕恂民國《蕭山縣志稿》記載的寺廟宮觀達306座,佛教建築佔293座。正如_____所稱「吳越多淫祠」。
A、《戰國策》 B、《越絕書》 C、《論語》
24、浣紗溪畔有范蠡庵、起步廟。范蠡庵鄉人稱_____,以范蠡在此訪得西施,有功於越,鄉人思之,故名。
A、娘娘廟 B、日思庵 C、後江廟
25、航塢山,又名龕山,位於瓜瀝鎮,與錢塘江遙遙相對,山勢險峻。是蕭紹平原上的一座「名山」,山上有宋代_____ ,香火鼎盛,遊客如雲。
A、白龍寺 B、白馬寺 C、安山廟
26、跨湖橋遺址位於蕭山城區西南約_____的城廂街道湘湖村。遺址西南約3公里為錢塘江、富春江與浦陽江三江的交匯處,在此形成曲折之形,往北再折向東流入東海。
A、400公里 B、40公里 C、4公里
27、明代_____有《題湘湖圖》詩雲:「君山洞庭隔江水,彭蠡無風波浪起;明窗曉晴圖畫開,興入湘湖三百里。」
A、朱元璋 B、劉伯溫 C、常遇春
28、跨湖橋遺址的第二次搶救性考古發掘從2001年的5月正式開始,至_____底結束。發掘面積為300多平方米。
A、7月 B、8月 C、9月
29、跨湖橋時期已經出現了家養_____,這是國內目前發現的最早的。
A、羊 B、牛 C、豬
30、跨湖橋遺址發現的木弓作為弓的特徵十分明確,弓柎完整,特別是採用_____的邊材料製作,外捆紮樹皮增加其強度,說明當時的製作技術已經比較成熟,被國外學者稱之為「中國第一弓」。
A、松木 B、桑木 C、柳木
31、傳說_____ 死後成了潮神,每當他發怒時,就乘著素車白馬,在錢塘江中奔騰吼叫。從此,錢塘江潮水大發,波濤翻滾,怒浪洶涌。
A、伍子胥 B、范仲淹 C、屈原
32、越王城遺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當年句踐屯兵抗_____的重要軍事城堡。
A、楚 B、吳 C、秦
33、跨湖橋遺址出土的獨木舟,用整段_____挖掘而成,經測定是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
A、馬尾松 B、水杉 C、花梨木
34、1960年,「湘湖旗槍」改名「湘湖龍井」。1966年,復名「湘湖旗槍」。1980年,省物價委員會和省供銷社聯合命名「湘湖旗槍」為「_____」。
A、西湖龍井 B、浙江龍井 C、湘湖龍井
35、以下湘湖特產中,宋時為貢品的是_____。
A、蒓菜 B、櫻桃 C、菱角
36、《蕭山縣志》載:「楊梅主要產區在_____和湘湖附近山坡,已有800餘年栽培歷史。」
A、浦陽鎮 B、所前鎮 C、進化鎮
37、清乾隆年間,_____《孫氏宗譜》創錄了湘湖八景。
A、小湖孫村 B、孫家村 C、湖裡孫村
38、_____坐落在壓塢山南側。《蕭山湘湖志》記載,該寺咸豐辛酉年被毀,同治年間重建,民國12年重修。
A、湘雲寺 B、東殿寺 C、蓮華寺
39、_____位於史家橋村,明嘉靖四十年奉旨赦建,以表彰本鄉11人中舉甲科。
A、節孝承恩坊 B、湖中雙鳳坊 C、甲科濟美坊
40、關於蕭山縣境范圍的文字記載,最早見諸於_____《嘉泰會稽志》,當時全境東西寬六十二里,南北長九十里。
A、北宋 B、南宋 C、明
41、位於最西端的蕭山、富陽兩地交界處,主峰海拔744米的_____是蕭山最高峰。
A、老虎洞山 B、船塢山 C、航塢山
42、_____時,西興、坎山等地,為吳越國王錢鏐的屯兵處。
A、 春秋戰國 B、 五代十國 C、三國
43、蕭山歷史悠久,商、周時期,已有部落和村莊。春秋戰國時,為越國屬地。西漢時,始建縣,屬_____ 。
A、臨安府 B、紹興府 C、會稽郡
44、中國宋代瓷器生產,以汝窯、_____、哥窯、鈞窯、定窯五個窯口產品最為有名,後人統稱其為「宋代五大名窯」。
A、官窯 B、壽州窯 C、霍窯
45、作為近代傑出畫家,_____在「四任」之中成就最為突出。英國《畫家》雜志認為他的藝術造詣與西方梵高相若,在19世紀中為最具有創造性的宗師。
A、任熊 B、任薰 C、任伯年
46、1841年9月英軍進攻浙江定海,定海鎮總兵_____ 、處州鎮總兵鄭國鴻、壽春鎮總兵王錫朋率部血戰,先後陣亡。史稱定海三總兵。
A、關天培 B、餘步雲 C、葛雲飛
47、蕭山最早的金融機構是錢庄,而最早的錢庄為臨浦_____,創辦於清光緒二十四年。
A、泰孚錢庄 B、源泰錢庄 C、道源錢庄
48、跨湖橋遺址原是城廂磚瓦廠取土工地,磚瓦廠從_____起就在這里挖土燒磚。
A、19世紀70年代 B、20世紀70年代 C、20世紀80年代
49、_____,蕭山市文管辦接到浙江廣播電視大學蕭山分校來電,反映該校學生鄭苗在湘湖撿到幾件出土文物。6月1日,工作人員前往實地調查。10月10日到12月11日,省考古所與市文管辦聯合進行了第一次發掘。
A、1990年5月30日 B、1995年5月30日 C、2000年5月1日
50、橡子窖藏發現於跨湖橋遺址1990年第一次發掘區,共有_____。坑內都存有大量的橡子。
A、1處 B、2處 C、3處
51、在跨湖橋遺址出土陶器中,品種分為黑陶、灰陶和_____三類。生活用具主要有釜、罐、缽、盆、盤、豆六類,另有器蓋、支座及少量不明器物。
A、白陶 B、紅陶 C、彩陶
52、跨湖橋遺址共出土完整石器_____,主要有石錛、石斧、石鑿、磨石、石銼、石鏃、璜形飾件等,功能包括生活用具、生產工具、狩獵器具等。
A、15件 B、35件 C、135件
53、石鏃是一種_____,出土3件。其中有一件青灰色石料,殘長3.3厘米、翼寬1.35厘米。形如柳葉,鋌部及鋒尖均已殘損。
A、生活用具 B、狩獵器具 C、生產工具
54、跨湖橋遺址共出土木器_____,主要有錐、盤、勺、鏟、鏃、叉、弓、槳、浮標、梯、器柄等,另有一些不名器物,包括砣形器、槌形器、管形器、尖槽形器、鏟形器、啞鈴狀器、凹形器等。
A、12件 B、26件 C、126件
55、_____是用動物肢骨鋸切磨製而成的。形態圓潤,尾端均有對穿孔。
A、骨針 B、骨笄 C、骨叉
56、彩陶是跨湖橋文化最重要特徵之一,_____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尚無其他遺址出現如此豐富的彩陶。
A、中國 B、中原地區 C、東南沿海地區
57、跨湖橋遺址2002年發現的 「獨木梯」是_____存在的一種間接證明。
A、土牆式建築 B、洞穴式建築 C、干欄式建築
58、跨湖橋遺址考古發現,距今7000-8000年前_____時代早期,蕭山已有人類活動。
A、舊石器 B、新石器 C、青銅器
59、跨湖橋遺址,是由古湘湖的上湘湖和_____之間有一座跨湖橋而命名。
A、錢塘江 B、中湘湖 C、下湘湖
60、2003年5月,在湘湖區域發現了與跨湖橋遺址同類型的_____。
A、河姆渡遺址 B、下孫遺址 C、馬家浜遺址
61、在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後,省考古所與_____聯合組成考古隊,仍由省考古所蔣樂平任領隊,對下孫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發掘工作從2003年11月開始,至2004年1月結束。
A、蕭山圖書館 B、蕭山文化館 C、蕭山博物館
62、下孫遺址與跨湖橋遺址直線距離僅_____,均因海浸而遭廢棄。遺址上部的潮間帶、潮上帶為特徵的海相沉積一致。
A、1000米 B、3000米 C、2000米
63、下孫遺址陶器相對單調,外觀比跨湖橋遺址的陶器差,陶衣褪色嚴重,不見_____。這可能是保存的環境條件不同所致。
A、彩陶 B、黑陶 C、灰陶
64、洪武九年,知縣張懋在湘湖畔造了一座祠,以紀念湘湖的創建人及保護人,春秋祭祀,名為「_____ 」。
A、楊氏祠 B、顧沖祠 C、四長官祠
65、《湘湖——九個世紀的中國世事》一書由_____學者蕭邦齊所著。
A、美國 B、法國 C、義大利
66、魏驥墓位於石岩鄉_____。魏驥,字仲房,號南齋,官至南京吏部尚書。他對湘湖水利建設多有貢獻,並著有《蕭山水利事述》。
A、戚家塢 B、青山張 C、湖山村
67、勾踐是_____後裔。春秋末期越國的君主。越王允常之子。因「卧薪嘗膽」而名垂千古。
A、大禹 B、殷紂 C、嫘祖
68、越國遭受戰爭創傷,田地荒蕪,人口減少,生產受到很大破壞。為使國家富強,勾踐採納了范蠡、文種提出的「_____」之策。
A、三年生聚,三年教訓 B、五年生聚,五年教訓 C、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69、公元前496年前後_____入越,輔助句踐廿余年,終於使句踐滅吳。又以「大名之下,難以久居」,遂乘舟泛海而去。
A、文種 B、范蠡 C、西施
70、清人王勉《湘濱秋泛》詩雲:此中暢得遊人意,湫口窯頭都作記。借問霜天何處鍾,船娘遙指楊岐寺。」 即詠 _____ 。
A、楊岐鍾聲 B、橫塘棹歌 C、山腳窯煙
71、一覽亭旁的先照寺,系 古剎。每當旭日東升,萬道霞光首先照亮古寺的黃牆飛檐。「旭日之光先照此寺」,寺名由此而來。
A、北宋 B、南宋 C、隋唐
72、位於石岩山巔的一覽亭,是全景式觀賞湘湖和錢塘江的最佳位置。登亭西望,千頃湘湖盡收眼底,兩岸青山歷歷在目。此景名為_____。
A、城山懷古 B、跨湖夜月 C、覽亭眺遠
73、明朝嘉靖年間,孫學思榮升中書舍人。嘉靖三十三年(1664),他為了便於湖西的孫氏與湖東的_____兩姓往來,在湖上造了一座橫穿湖面的跨湖橋。
A、王氏 B、張氏 C、吳氏
74、明清以降,臨浦一直是蕭紹平原的重鎮。民國時期為浙江省四大名鎮之一(塘棲、南潯、蘭溪、臨浦),素有「_____」之稱。
A、十里鋪 B、水市 C、小上海
75、毛奇齡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儒科,授翰林院檢討、國史館纂修等職,奉命撰寫_____。
A、《宋史》 B、《明史》 C、《清史》
76、蕭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是一座綜合反映跨湖橋遺址考古發掘和研究成果的專題類博物館。_____9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
A、2007年 B、2008年 C、2009年
77、東方文化園位於義橋鎮楊歧山麓。園區以周易八卦布局,儒、_____ 、道三家同構建築。
A、法 B、墨 C、釋
78、首屆中國國際跨湖橋文化節將於2010年_____舉行。
A、7月18日 B、8月18日 C、9月18日
79、2004年6月5日,在休博會國內重點城市合作會議上,_____正式成為休博會的首位形象大使。
A、楊瀾 B、姚明 C、劉翔
80、蔡東藩寫_____的時候,社會上未見有民國史的書籍,而他則敢於撰寫,並對清廷之腐敗,予以抨擊。從此可以看出他的膽識和才能。
A、《民國通俗歷史》 B、《民國歷史扼要》 C、《民國通俗演義》
❷ 浙江有什麼文化遺址
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
河姆渡遺址是我國長江流域一處極為重要的新石內器時代遺址,位於容浙江省餘姚市。遺址保存完好,內涵豐富,以發達的耜耕稻作農業、高超的干欄式建築、獨特的制陶技術為文化特徵,真實地反映了7000年前長江流域繁榮的史前文明。
其發現和發掘動搖了中華遠古文化起源於黃河流域的一元論,有力地證明了長江同樣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發祥地。
(2)越王城遺址gongyuan擴展閱讀:
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河姆渡鎮河姆渡村的東北 ,距寧波市區約20千米,是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約7000—5000年前)遺址。
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堆積厚度4米左右,上下疊壓著四個文化層。其中,第四文化層的時代,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地層之一。第三、四文化層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遺存,動物遺骸,木構建築遺跡和構件,以及數以千計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❸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在浙江沒有考古發掘的是什麼
馬家濱已經發掘了 啊
那就是另一個沒有發掘了
❹ 浙江省有什麼古遺址
1 銅山銅礦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唐
公布時間:1981年4月13日
位於淳安縣的銅峰山,距縣城排嶺鎮約公里,系1970年上半年和1971年12月,該縣銅山鐵礦籌備處的工人在探礦過程中發現的
位於楓樹嶺鎮銅山錫鐵礦區。有老礦洞4處,並出有坑木、螞蝗板、鐵釘、木輪等物。礦井一般均隨銅礦豐富、且質量高的礦脈走向而開采。礦渣堆積范圍約3平方米,剖面觀察有4-5米厚。洞口山崖石壁上,有陰刻楷書摩崖石刻一通,內容為「大唐天寶八年(749)年,開山地取銅,至乾元元年(759年)七月,又至大歷十年(775年)十右二月再采,續至元和四□(809年)。」文字底邊離地表1.30米,方向為南偏東16.4度。
2 良渚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公布時間:1996年11月20日
良渚遺址位於中國東部浙江省的餘杭縣和德清縣境內,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群,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
良渚遺址發現於1936年,此後斷續發掘至今。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它范圍廣闊,內涵豐富,分布於以莫角山遺址為中心的50餘處。其中以反山墓葬群、瑤山祭壇和莫角山土築金字塔等幾處最為重要。遺址群中發現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禮器最具特色。這些遺跡、遺物的發現,顯示出良渚文化遺址群已成為證實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
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它的發現對研究長江下游地區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3 小古城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
位於杭州市餘杭區潘板鎮俞家堰村西南200米。是一座人工堆築的大土台,面積約達35萬平方米,高出耕地2-3米。採集遺物有馬家浜文化夾砂紅陶釜、牛鼻器耳、夾砂陶圓柱形鼎足;良渚文化夾砂黑陶「T」字形鼎足;魚鰭形鼎足,豆把、黑陶罐、盤,有段石錛、大型石犁、石鉞等;商周時代的印紋陶圜底罐、和鴨形壺原始瓷等,還有石刀、石戈、石矛、石鏃等。
4 茅灣里窯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周至戰國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位於杭州市蕭山區進化鎮大湯塢村北600米。面積約2萬平方米。堆積厚1.5米。採集陶片有印紋硬陶罐、壇等,胎多紫褐、紅褐色,燒結堅硬,飾米字、網格、方格、雲雷紋等;原始青瓷片有盤、盅、碗等,胎灰白,施青黃色薄釉,內底多為螺旋紋。
5 跨湖橋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蕭山區城廂街道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遺址原有面積數萬平方米,已發掘1030平方米。遺址堆積厚2-3米,文化內涵豐富,面貌獨特,碳14測年距今7000-8000年。出土遺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和木器,有機質文物保存良好。釜、豆、盆、缽、甑、罐為常見的陶器群,形制別致,彩陶較多,分內彩和外彩兩種。發現千餘粒栽培稻穀米,出土7500年前的獨木舟。
跨湖橋遺址文化內涵不同於河姆渡文化和馬家浜文化,是一種新的文化類型;出土的栽培稻實物將浙江的栽培稻歷史提前1000年;出土的獨木舟是迄今我國年代最早的。跨湖橋遺址的發掘是我省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個突破,對研究浙江省早期新石器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6越王城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春秋戰國之際
公布時間:1989年12月12日
位於杭州市蕭山區城廂鎮湘湖村西北700米城山山巔。1991年試掘。遺址位於山巔,中間低四周高,高處即為人工夯築的城垣,平面呈橫葫蘆狀,周長1091米。面積約3.6萬平方米,城垣內緩外陡,四角有高隆台地。城內有泉水及池。屬春秋戰國時期越國屯兵抗吳的軍事城堡
7 紗帽山窯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春秋戰國 蕭山區進化鎮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
是春秋戰國時期印紋陶和原始瓷合燒窯址。窯址文化堆積較厚,產品種類豐富,主要器形有碗、罐、瓮等。燒造歷史悠久,分布范圍較廣。印紋陶與原始瓷合燒是越民族先民文化遺存的一個主要文化特徵。這樣龐大的印紋陶和原始瓷燒造中心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有重大歷史價值。
印紋陶與原始瓷正處於從陶過渡到瓷的一個重要階段,它是製作工藝對瓷器起源和發明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意義,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至關重要的地位,為東漢成熟青瓷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8 臨安城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南宋
公布時間:2001年6月25日
臨安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南部鳳凰山,建於南宋高宗趙構於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
臨安古城城址平面呈方形,總面積約10000餘平方米,由大型夯土台基、石砌圍牆、門址等組成。有三座城門,城內有殿、堂、樓。閣約130餘座,主要宮殿區現均被深埋在距離地表3米以下,基址保存相當完好。
臨安城遺址對於研究南宋政治、經濟及文化,研究南宋皇城的布局,探討中國古代都城制度的發展和變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9 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宋至元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郊壇下窯遺址位於杭州市玉皇山南的烏龜山西麓,發現於20世紀20年代。1956年,浙江省文管會曾在遺址南部進行首次局部發掘,清理龍窯窯爐一座,並發掘了窯旁的部分瓷片堆積。1985年10月-1986年1月,臨安城考古隊對窯址進行正式發掘,1988年冬,因建設南宋官窯博物館又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共1400餘平方米,共發現窯爐一座,作坊遺址一處,其中作坊遺址包括房基三座、練泥池一個、轆轤坑兩個、釉料缸兩個、堆料坑一個,素燒爐一座,以及素燒坯堆、排水溝、道路等遺跡。出土瓷片三萬余片,窯具數千件。
老虎洞窯遺址位於杭州市鳳凰山北麓,南距南宋皇城北城牆不足百米,西南距郊壇下窯遺址約2.5 公里。發現於1996年,同年11月,杭州市文物考古所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考古調查,發現兩座窯爐和作坊遺址,1998年、1999年,先後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實際發掘面積約2300平方米,揭露了該窯址的全部文化層。老虎洞窯遺址的發掘先後被評為199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提名獎和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郊壇下、老虎洞窯遺址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古代官窯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10 富盛窯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周至戰國 紹興縣富盛鎮倪家溇村南300米瓜嶺長竹園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面積約4000平方米。發現南北並列兩條龍窯。1978年試掘,其中一條龍窯殘長6米、窯床寬2.46米。原始青瓷和印紋硬陶合燒。原始瓷有碗、盤、碟等,胎質堅密,胎骨灰白,釉呈青色。疊燒時以扁圓形墊珠間隔。印紋陶有壇、罐等。胎呈深紫、深灰色,外飾米篩紋、杉葉紋、回紋。該窯址對研究我國瓷業生產尤其是紹興地區早期制瓷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11馬鞍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紹興縣馬鞍鎮寺橋村南1公里仙人山、寺橋南500米(鳳凰墩)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
遺址包括仙人山與鳳凰墩兩處。仙人山遺址總面積約8000平主米。1985年經局部發掘,堆積厚約1米,分兩個文化層:上層出土夾砂紅陶,印紋硬陶片和石器。夾砂紅陶有繩紋鼎、釜支子。印紋陶飾方格紋、條紋、雲雷紋等,器形多見凹底器圜底器。石器有凹槽式有段錛、半月形刀等。屬馬橋文化;下層出土有泥質灰陶、黑皮陶和夾砂紅陶,器形以魚鰭形足鼎、圈足盆、喇叭形鏤孔豆為主。石器有有段石錛、柳葉形鏃等。屬良渚文化。鳳凰墩遺址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1984和1993年局部發掘。文化層厚約1米,出土石器有刀、鏃等;陶器以泥質灰陶、泥質黑皮陶、夾砂紅陶為主,部分用刻劃、鏤孔及附加堆紋。器形有鼎、豆、壺等。屬良渚文化晚期。馬鞍遺址反映了良渚文化向馬橋文化發展的文化繼承關系。
12西施山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春秋戰國 紹興市區五雲門外東北1.2公里處
公布時間:1963年3月11日
西施山,又名土城山,亦稱美人宮,傳為西施習步處。曾採集有青銅犁、鋤、钁、鐮等,還有原始青瓷、印紋硬陶和黑皮灰陶碎片。在西施山旁的念佛橋又發現距地表2米以下,有厚0.4米的文化層,採集有青銅劍、矛、鐵矛和原始青瓷、印紋硬陶、黑皮灰陶碎片。
13小仙壇窯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漢 上虞上浦鎮石浦村北200米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面積約800平方米,窯爐破壞嚴重。產品製作規整,質量甚高。器形以碗為主,兼有壺、洗、罐等。胎質緻密,胎色灰白,釉色青綠。器表飾蓖紋、席紋、水波紋、弦紋等。窯具有墊餅、喇叭形支座等。小仙壇窯址的發現表明早在東漢時期成熟的瓷器已在浙江燒造成功。
14上林湖越窯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五代、宋 浙江省慈溪縣的上林湖(原屬餘姚縣)
公布時間:1988年1月13日
上林湖越窯遺址是越窯青瓷的主要產地之一,古代屬於越州,故而得名。1957年以來,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故宮博物院對窯址進行了多次調查,先後在慈溪縣上林湖、上嶴湖、白洋湖、杜湖和古銀錠湖周圍發現了古窯址100餘處。越窯開創於東漢時期,唐代和五代時期得到蓬勃發展,越窯青瓷更是聞名遐邇,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東漢至隋代,前一階段是其產生和開始發展的時期,產品較為簡單,東漢時期常見的器物有礨、罐、壺、洗、缽、碗等。後一階段的主要產品有碗、罐、碟、雞首壺、水盂等,器皿較為笨重。到了唐代,上林湖的制瓷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制瓷業相當的繁榮,曾有「扶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的詩句,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上林湖制瓷業的水平,考古發掘也證明,上林湖早在唐代晚期已經開始燒造進貢皇上的精美瓷器了,當時的瓷器,品種繁多、造型優美,作瓜形,似花朵、像荷葉,輕巧可愛,釉層均勻,色澤滋潤,如冰似玉,文人雅士為之贊不絕口。
五代十國時期,浙江為吳越國所割據,在上林湖等地設立了官窯,燒造專供吳越小朝廷使用和向中原進貢的瓷器。這些瓷器的胎質細膩堅硬,製作精細工整,採用先進的釉下彩繪工藝,並用金、銀、銅鑲邊,花紋裝飾,採用刻、劃、鏤、堆塑等多種手法,題材有珍禽異獸、魚、龜、花草和人物等,構圖新穎,頗具情趣。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宋朝廷派殿前承旨趙仁濟繼續監理越州窯務,直到北宋熙寧元年(1068年),上林湖還在燒造貢瓷。
上林湖越窯青瓷,質優物美,名傳天下,自唐代開始,就通過明州、杭州,遠銷到朝鮮、日本及阿拉伯等地,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
15寺龍口青瓷窯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唐—南宋 慈溪市匡堰鎮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
寺龍口窯址在1998、1999年經過兩次大規模的科學發掘,發現有龍窯、作坊等遺跡及大量的瓷器,窯址在南宋時期曾燒造過一類產品,有別於越窯傳統的青釉產品,而與汝官窯卻非常相似,進而被確認為南宋時期為宮廷燒造的御用產品,從而揭開了南宋初宮廷用瓷之迷,也把越窯的燒造歷史從北宋中晚期延續到了南宋,這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重要發現。
寺龍口窯址堆積厚達10米以上,一直從晚唐燒造到了南宋,這樣燒造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地層疊壓關系清楚的窯址,在迄今為止的瓷窯址考古中是不多見的,不但為越窯瓷器編年和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也成為探討秘色瓷及南北、官民瓷業交流、融合的重要環節。
16永豐庫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元 寧波市中山西路北側,府橋街之南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大型元代倉儲遺址。遺址位於寧波市中山西路北側,府橋街之南。在距現存地表深1.5米處,揭露出以兩處單體建築基址為核心,並有磚砌甬道、庭院、排水明溝、水井、河道等與之相互聯系、布局相對完整的元代大型建築遺跡,同時出土有大量當時各地著名窯系的陶瓷產品與各種建築構件。通過文獻考證,可確認該建築遺跡為元代的永豐庫遺址,是當時衙署的倉儲機構。
元代永豐庫遺址是我國首次發現的古代地方城市的大型倉儲遺址,結構保存基本完整,為研究元代倉儲類建築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考古實例,是中國城市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被評為200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17塔山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象山丹城鎮東塔山南麓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
面積約1.5萬平方米。經1990年10月和1993年3月兩次發掘,清理了包括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等不同時期的文化堆積。發掘面積500多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早期出土泥質紅陶豆、夾砂釜、夾炭釜等陶器,發現密集有序的單人墓葬墓葬42座,依據墓向、隨葬品及分布位置等,可將這些墓分作3組,隨葬品有泥質紅陶喇叭形圈足豆、繩紋釜、盆、缽、罐、鼎及玉塊等;中期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墓葬中有合葬現象,發現一處建築遺跡;晚期出現大量幾何印紋陶。該遺址反映出河姆渡文化與馬家浜文化交融的現象,為錢塘江以南河姆渡文化之後古文化研究提供了寶貴材料。
18河姆渡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浙江省餘姚縣羅江公社河姆渡村
公布時間:1982年2月23日
河姆渡遺址發現於1973年夏,是河姆渡村的農民在村東北修建排澇站時偶然發現的。聞名世界的河姆渡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遺址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堆積厚度約4米左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其中第四層的時代,經過對地層中出土的遺物的碳-14測定,確定其年代為距今約六七千年。
遺址中有一排排的木柱和板樁,很有規律的沿著小山坡呈扇形分布,這是一種干欄式的建築,其中大的長23米多,深約7米,前廊深1.3米。許多木構件上還有榫頭和卯口,說明採用了榫卯結點的技術,這是中國現已發現的古代木構建築中最早的榫卯。
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稻穀,保存較好,經過鑒定屬於栽培稻的秈稻和粳稻兩種。河姆渡遺址出士稻穀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分布范圍之廣,在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是十分罕見的,填補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史上「有粳無秈」的空白。同時出土的還有骨耜、木箱、骨鐮和木材等,都是農業生產或穀物加工的工具。這些發現證明,早在六七千年前,當地的農業已經成為主要的生產部門。河姆渡遺址大量稻穀的發現,還有存在一個十分重要的意義,以往人們認為印度是亞洲水稻的原產地,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這里的水稻比印度發現最早的水稻還早了三千餘年。
河姆渡遺址中,還出土了大量的動物遺骨,其中有人工飼養的豬、狗、水牛等,還有野生的鹿、赤麋、漳、熊,以及在這一地區現在已經絕跡的象、犀牛等,這對探討古代氣候的演變規律和原始畜牧業的起源過程有很大的價值。
河姆渡文化的原始藝術豐富多彩,在陶器上有雕刻和堆塑的動植物圖案,有陶塑的豬、羊、人頭等,有骨雕和象牙雕作品,還有至今仍能吹出樂曲的骨哨。
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了早在六七千年前,長江下游已經有了比較進步的原始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19鯔山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餘姚丈亭鎮西嶴村鯔山東南麓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
面積約5萬平方米。1980年試掘,1996年正式發掘,發掘面積35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3米,劃分為10層,文化內涵包括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商周時期,以河姆渡文化堆積為主,出土文物1000餘件。石器有斧、錛和以燧石為原料製作的小石器。陶器分夾炭黑陶和夾砂灰黑陶等,器形有釜、罐、盤、缽、豆、鼎等。多素麵,紋飾有繩紋、弦紋和錐刺紋等,另還出土河姆渡文化早期干欄式建築遺跡、大批稻穀、葫蘆、鹿角等動植物標本以及骨器和象牙器等。該遺址極大地豐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內涵,為更加全面地了解河姆渡文化的產生、生活狀況及經濟形態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❺ 越王城遺址的介紹
越王城遺址,位於浙江杭州市蕭山區、湘湖旅遊度假區海拔128米的城山之巔,是越回王勾踐屯兵抗答吳的重要軍事城堡,素有「周朝勝跡,越代名山」之稱。1城址面積約2萬余平方米,城牆全長約1091米,殘存城垣底寬8-10米,上寬1-2米,高3-5米,中間低四周高,高處即為人工夯築的城垣,平面呈橫葫蘆狀,城垣內緩外陡,四角有高隆台地,也稱越王台。城內有泉水及池,南北兩面山脊的中間有一出入通道,稱「馬門」,在馬門的石壁上原有「金城玉宇」摩崖石刻,可惜毀於太平天國年間。21越王城遺址是迄今為止國內保存最好的古城牆遺址。198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其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