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冢丘遺址

冢丘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25 21:41:13

① 吾離冢遺址的介紹

鄧國侯抄吾離陵,位於河南省襲鄧州市東南2公里處,又名「五離冢」、「五女冢」,傳為春秋時期鄧侯吾離冢,吾離是曼姓鄧國第十九位鄧侯,也是第一位見於正史的鄧國國君,有「中興之君」之盛名,《春秋左傳》有所記載。其陵墓是現存唯一的鄧氏先祖陵墓,人稱「天下鄧氏第一陵」。1957年被原鄧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② 臉部的丘陵 冢墓在哪

分別在兩眉尾的上方,流年運氣就是26歲,27歲.

③ 候狼冢的由來,候狼冢村的由來

狼丘冢位於縣城東南8公里,地處河流鎮豆腐店村東,為商周古遺址。據清代《武定府志》記載:「蓋春秋狩於郎之地」。上世紀80年代省考古隊對遺址中間的高台進行了挖掘考古,從出土的陶片鑒定為商周時代的遺址。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而中間高7米,佔地7畝的高台,本地人俗稱「狼丘冢」。

候狼冢的由來: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駕前的東征大元帥薛禮率三軍與敵軍大戰,他們邊打邊追來到了陽信南邊的一片開闊地帶。這時天已近傍晚,薛禮令三軍停止追擊,扎營安歇。一連幾天的征戰使官兵勞累不堪,一會兒便東倒西歪進入了夢鄉,連守門的士兵也打起哈欠來。他們哪裡知道,一場災難將要來臨:敵軍已經決定來偷襲他們的大營了。

就在這十分危機的時刻,忽然有隻狼不知從哪兒跑了出來,一頭沖進了元帥大帳,正巧撞在薛禮身上。薛禮被驚醒了,一看是只狼,急忙拔出長劍,連聲高喊:「有狼!」幾個士兵跑進來一陣刀槍劍戟便把狼殺死了。也就在這時,突然有幾個士兵發現在遠處月光下,有一片黑影向大營這邊移動。「敵人來偷營啦」!有個士兵大喊。薛禮聞聲,急忙領兵同敵人展開了一場血戰,把敵人全部消滅了。

戰後,薛禮細思,真是萬幸!如果今夜沒有這只狼來撞營還不知要遭多麼大的損失呢,悔不該把狼打死。想到這里,他命令三軍將士每人用頭盔挖一盔土把狼屍掩埋,以表它救主之功。由此,便築起了一座方圓幾百米,丈余高的大土台。薛禮還親自在台上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狼丘冢」三字。

候狼冢村的由來:
後人建廟於上,立下了香火盛會。廟前東西橫亘一條大街,盛會來臨,紙香滿路,供品盈市,香客穿梭,遊人稠密,素有「小天街」之稱。廟門下左右兩株唐槐,蒼勁挺拔,形體古怪,枝葉繁茂,生翠藏鳳。抬頭仰望門樓兩側,分建鍾鼓於二樓。東側是鍾樓,木棍撞在鍾上即發出嗡嗡的轟鳴,聲聞數里之外;西側是鼓樓,皮鼓橫懸吊梁,鼓槌是一根臂粗德木棒,稍一擂動即咚咚作響,聲似雷鳴。

沿著磚砌台階而上,直至廟門,需攀登160層階梯。門樓修得氣勢宏偉,端莊肅穆。檐下一塊鬧龍藍底木匾,雕書「輔弼滄海」四個斗大凹體金字。進了廟門,是另一番世界,門洞東西各塑一尊凶神,名曰哼哈二將。群體建築共有三進大院,從南而北院基逐步增高,殿堂布局精妙合理。過了大門洞在第一進大院內,迎門矗立著一座影壁,上面鐫刻著正楷小字,記載著廟宇的建築史。

由此升級北上,是一座全木結構的穿堂大殿,櫞檐下有塊描金盤龍匾,上題「青龍殿」三字。穿過青龍殿向後是第二進大院,院內有各個朝代碑碣環繞,聳立筆挺,青石雕成的龜座雙龍盤結的碑頂,古樸端莊,高低參差。

大院中央有一條用鵝卵石鋪築的甬道直通大殿中門。雄偉壯觀的大殿,佔地約50平方米,系磚石木料結構,是狼丘冢的主體建築。正門上方懸一塊藍漆豎匾,雕刻「泰山行宮」四個凹面紅字。絳紅色的殿柱上浮雕一副花邊黃色對聯,上寫:「寶鼎通靈香結綵,銀台昭感燭生花」。推啟朱門,下面方磚鋪地,上面花簇蓋天,正面寶座上是泰山奶奶三姊妹的彩色塑像,還有一尊木雕的活動像。每逢廟會,僧侶道尼,誦經念佛,擊磬打鼓,彈琴撥瑟,木魚聲聲,古樂雅陳,爐香裊裊,彩幡繽紛。

第三進大院為南北長方形體,文昌閣位居中央,但仍顯得空曠森嚴,也許因為東西兩側建有十殿閻君之故。東西殿各有十間,通稱兩廓房,是群體建築的地獄部分,也就是人們傳說中的陰曹地府。

每年古歷四月十八日為香火盛會,會期六天,自四月十五日,廟門齊開,燒香還願者紛至沓來,絡繹不絕。自古有「天下大會數漠州,狼丘煙火萬古留」之說。

1947年,陳毅指揮華東解放軍在陽信駐扎,傷員住在陽信縣的何坊鄉(現屬惠民),陽信人民給予了熱心的幫助和照顧。入冬後,因傷員大部分為南方人(原來的江南遊擊隊),不習北方的寒冷,又因傷病在身,難以忍受。而北地人條件有限,無烤火取暖的習慣,後來傷員組織起來為了過冬,將狼丘大廟拆毀,將木料拉去烤火,拒當地人介紹,門前的兩根柱子都被鋸成了4節,一節整裝滿一輛大馬車。方磚及房瓦被遺棄,後被周圍村莊的人撿去修了院牆和豬圈,但沒人用這些方磚蓋屋的。從此以後盡留高台而無建築。改革開放後,高台上面種植了樹木。

④ 五里冢遺址的介紹

五里冢遺址在樂陵市城區西南,五里冢村北30米處。冢為台形,東西長內83米,南北寬31米,台高2.3米,為容一阜狀。出土有石斧、石鐮等新石器時期的遺物;有骨錐、鹿角、卜骨、陶紡輪、鬲足等商、周兩代的遺物;還有漢磚、唐罐等。址西側和南面,已露出漢磚墓壁。

⑤ 西安西郊天台路西邊類似墓冢封土堆的遺址是什麼古跡

既然叫天台路,當然是天台的遺址,類似於天壇,只不過這個是唐代的,比北京的天壇早太久了。

一千多年前,大唐的天子們在這里一步一步登上壇頂,虔誠地把祭品獻到「昊天上帝」的牌位前,他們自稱是天的兒子,對上天無比尊敬和崇拜,在他們的都城南面,有一處供天子們與上天溝通的地方——天壇,它曾是國家至高無上的禮儀重地,皇帝們在這里為國家的康泰繁榮祭天祈福。一千多年後的今天,這座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壇」,默默地安坐在西安南郊一隅,訴說著千年滄桑的歷史。
西安天壇是北京天壇之祖

1999年3月到5月,在陝西師范大學南側的荒土坡上辛勤發掘了整整兩個半月,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唐城工作隊的專家們終於將現存年代最久遠、級別最高的唐代天壇遺址,從厚厚的黃土中剝了出來。當時參加發掘工作的賀歲利先生介紹:「西安天壇遺址在上世紀50年代末的文物普查中被確認,然而一直沒有進行過發掘,直到1999年才被列入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唐城工作隊的發掘計劃中。」此事在當時的影響不小,甚至很多外地媒體都做了報道,然而,事隔十年後的今天,提起這座「天下第一壇」,很多西安人都會瞪大雙眼:「西安也有天壇?」

西安不僅有天壇,而且還被專家稱為「天下第一壇」。這個「第一」的名號,並不是西安人往自己臉上貼金,而是名副其實、響當當的。其實,西安天壇的真正名字叫「圜(huan)丘」,一千多年前的史書中都這么叫它,而把祭祀上天的多層圓台形建築稱作「天壇」,則是明清的事了。雖然名字不同,但西安圜丘卻是北京天壇的老祖宗。西安圜丘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十年(公元590年),比建於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的北京天壇早了近一千年,從隋初到唐末,圜丘沿用了 314年,隋文帝以及唐代的21位皇帝都曾在此進行過隆重的祭天禮儀。西安圜丘共有四層,而北京天壇則只有三層,所以,「無論從規格級別,還是歷史年代來看,西安天壇都無愧於『天下第一壇』稱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何歲利說。

曾經是有兩個盜洞的「荒土坡」

然而,「天下第一壇」這頂桂冠,並沒有給圜丘帶來多少實質性的「好處」,甚至連它的「藏身之所」也很少有人知曉。第一次去探訪它時煞費工夫,記者在陝西師范大學雁塔校區的校園內地毯式地打聽了一番,又走了不少冤枉路才找對了門兒。原來天壇並不在陝師大老校區的「主體」校園內,而是在和主體校園一巷之隔的「 師大南苑」內,出了師大西門向南走不遠,就能看到一條窄小的巷子——天壇路,順著天壇路往東走,卻怎麼也看不到天壇的身影,四處打聽,摸索到師大南苑的一扇小鐵門,進門一條窄土路,踩著路上的車輪印向南走,路西就是師大的老操場,鐵欄圍住,雜草亂長;路東有幾戶人家,住著師大的後勤人員,接著一堵高高的水泥灰牆,一截環形的土堆露出牆頂——這就是天壇。圍牆盡頭緊鎖的鐵門旁立一塊黑色的石碑:「陝西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8月31日公布……」 原來不僅天壇年代久遠,天壇被保護的歷史也很久。

天壇是古人與天相接的地方,它的設置格外講究。古人認為,「南」為乾位,太陽光照的時間較長,屬陽,所以祭天必須在帝都的南郊,隋唐的圜丘,便建在長安城郭城的南邊,位於唐長安城正門明德門東側950米處。公元889年,唐龍紀元年,昭宗「有祀於南郊」,這是天壇最後一次使用的文獻記載,公元904年,朱溫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並廢毀了長安城,天壇也就退出了歷史舞台,逐漸被人們忘記。伴隨著天然的沉積作用,唐代的天壇上逐漸被覆蓋上了厚厚的黃土,在年復一年的風霜雪雨下,當年的輪廓已逐漸模糊,天壇變成了一座荒土坡,野草、荊棘叢生。解放後,這座荒坡被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陝西師范大學徵用了遺址所在地,從此,天壇便處於陝師大的保護之下。李令福是陝師大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的老師,他辦公室所在的「文科樓」和天壇僅一巷之隔,李令福老師回憶道:「師大南苑曾是體育系所在地,有一個大操場,以前師大的液化氣站也在那兒,天壇遺址再往南走。現在南苑住著些後勤人員,操場偶爾還會用。」天壇發掘前,李老師有時會到土坡上踏踏青,沿著土坡上的小路爬上去,常會被瘋長的野棗樹劃傷,李老師還發現了天壇上有兩個盜洞,「不知是何時有的。 」他說。李老師的同事史紅帥老師對天壇的老樣子也記憶頗深:「貌似墳冢的小土坡,荒草叢生。」他有時會去轉轉,如果外地的親戚朋友來,一定要帶到天壇看一看。1999年天壇被發掘出後,西安市古代建築工程公司為天壇做了一件外衣——用灰色的素土在天壇遺址的表面夯實,把天壇保護起來,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包裹著現代外衣的天壇。

它的雄偉超乎想像

第二次探訪天壇,當然輕車熟路,正值開學第一天,校園中一派生機。剛升大二的許璐雯是生命科學院的理科生,她說:「天壇啊,會不會就是南邊操場的那個圓土堆。去年軍訓在老操場看到過,好像年代挺久遠的。」然而和她同行的其他幾位女生都滿臉疑惑:「我怎麼沒看見啊!」有一位男生下了這樣的結論:「師大有天壇的說法可能是傳言,從進校到現在,我只偶爾聽說,但從來沒見過。」他旁邊的同伴則搖著頭說:「不知道。」在從事歷史地理研究的史紅帥老師眼裡,西安天壇的名氣不小:「大家都知道那是唐代天壇。」不過史老師的這個「大家」僅限於「業內人士」,「雖然陝師大的宣傳資料里都會提到唐代天壇,但是除了歷史學科的學生外,知道唐代天壇的(學生)很少。」史老師如是說。
68歲的李振遠老人管著天壇大門的鑰匙,平時天壇遺址的鐵門總是鎖著,想進去參觀必須要請老人來開門。進得門去,站在天壇腳下,才發現它遠比照片上看到的高大雄偉,四層高台層層疊上去,對面的第一層台體有兩米多高,一道寬闊的階梯直通上頂,彷彿一條天梯,這便是「陛」,西安天壇共有12陛,將整個壇體分為 12個扇形,唐代文獻中稱12陛為「十二辰」,即子、丑、寅、卯等,暗指天上的十二個方位,其中正南方向的「午陛」最寬最長,是皇帝登壇的階道。踩著天子們曾踏過的台階步步登壇,也能體驗一把當年皇帝的感覺,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則天、玄宗李隆基這些有名的皇帝,都曾走過這條台階呢。

天壇與天子的那些事兒

站在圜丘之頂,視野開闊,仰望蒼穹如蓋。一千多年的唐代,以天壇為中心,方圓150米左右以內都不允許有任何建築存在。皇帝站在壇頂,長安城和關中沃野就在眼底,而他站在這里,為國家的康泰祭天祈福,他面前是「昊天上帝」的牌位,手中捧著為上天獻納的玉璧,此刻,天壇的每一階上都站著禮部的官員,祭祀與他們位置相對應的28星宿,「天壇以外應該有三道環形的矮牆,將天壇層層圍住,祭天時,除了皇帝和一些重要的大臣外,其他人等都是不能進入最裡面一道牆,禮樂隊、外國使節等都在內牆的外面。」何歲利先生說。

作為「天子」的皇帝,當然極為重視祭天,所以每年都要來天壇,祭天的日子要選好,「冬至」是白天時間最短的一日,又是「三陽開泰」——白天時間逐漸加長的開始。每年的冬至就是國家盛大的祭天日,皇帝必須親自完成這一艱苦而神聖的任務。祭前七日,皇帝與參加祭祀的官員便要開始沐浴齋戒,潔身靜心,同時,司禮官還要安排好一系列繁瑣的准備工作,等到冬至日那天,皇帝天不亮就要起床,從遠在長安城北的寢宮往南郊的天壇趕。皇帝出行排場很大,頗為壯觀,一行人馬浩浩盪盪,沿著朱雀大街往南出明德門,再向東拐,就來到了天壇,這一路實在算不得短,皇帝的車馬大概要走兩個小時才能到達。等到鼓樂、大臣,以及所有相關人員都各就各位了,祭天儀式便正式開始。於是,皇帝按照司禮大臣的指引登壇、獻禮、退壇、再登壇……如此經過一個復雜的祭天過程。期間,獻給昊天的犧牲、玉帛等祭品要在天壇東南方向的燎壇內焚燒,煙火升騰達上天,使天帝及諸神聞到氣味,享用祭品。唐代,除了冬至祭天外,正月上辛祈谷、孟夏雩祀,都在圜丘舉行。

如今,我們已不可能感受到一千多年前祭天的那種隆重和庄嚴,曾經高大雄偉的天壇現在被淹沒在一片高樓中,壇下北邊的一塊地方被開辟成了菜地,西邊的陛階也被削掉了一截,壇上長了些荒草和苔蘚。天壇的東邊,是瓦胡同村的西邊緣,村民王小琴從小就知道那個「荒坡子」是天壇,十年前發掘時考古隊員們還在她家住過,「(天壇)現在比以前好看多了。」她說。如今,西安天壇已被列入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預備名單中,西安市文物局和雁塔區正在聯手醞釀對天壇周圍的環境進行整治,不久的將來,希望天壇會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向遊人開放。

⑥ 曹操墓到底在哪裡

曹操墓的位置在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

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二號墓地的考古挖掘最終解開了曹操墓所在地之謎:經過權威考證,這座東漢大墓的主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魏武王曹操。

此次墓中共出土刻銘石牌59件,有長方形、圭形等,銘文記錄了隨葬物品的名稱和數量。其中8件圭形石牌分別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等銘文。

在追繳到的從該墓被盜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項石」銘文。這些材料為確定墓主身份提供重要的、最直接的歷史學依據。

在墓室清理中,發現有人頭骨、肢骨等部分遺骨,專家初步鑒定為一男兩女3個個體,其中墓主人為男性,年齡在60歲左右,與曹操的卒年66歲相吻合。經研究,認定這座東漢大墓為文獻中記載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高陵的發現,印證了文獻中對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的謚號、他所倡導的薄葬制度等有關記載是確鑿可靠的信息。

(6)冢丘遺址擴展閱讀:

從安陽縣安豐鄉豐樂鎮村向西出發,到達西高穴村不過七八公里的路程。豐樂鎮是西門豹祠所在地,這跟《元和郡縣圖志》推測的曹操墓在西門豹祠西7.5公里正好相同。

在西高穴村南,遠遠就可以看到兩座銀色的鋼制大棚,現場封鎖嚴密,兩三米高的石棉瓦圍得嚴嚴實實,大門入口處拉起繩索,村民說,這就是曹操墓的發掘現場。

墓地平面為甲字形,坐西向東,是一座帶斜坡墓道的雙室磚券墓,規模宏大,結構復雜,主要由墓道、前後室和四個側室構成。

墓地佔地面積約800平方米,通過一個39.5米的斜坡墓道,直接通到墓室門口,距離地面15米。如果有一座建築的話,墓地就位於該建築的地下五層。

在墓室門口,可以清楚地看到,墓室分為前室和後室,中間有甬道相通,前後室頂部為四角攢頂,甬道為磚券拱形頂。前後墓室東西兩側各有一個耳室。

考古人員說,僅在墓口一看,就可以發現葬制規格非常高,墓主人的身份也是非常顯赫。

走進墓室,可以看到多個盜洞。考古人員介紹說,從目前收集到的材料看,從魏晉時期一直到現在,墓室曾遭到多次盜擾,不光是文物丟失,很多歷史遺跡也遭到破壞。

不過,考古人員還是找到了一些倖存的重要隨葬品,共出土器物250餘件,有金、銀、銅、鐵、玉等多種質地。器類主要有銅帶鉤、水晶珠、瑪瑙珠、石圭、石璧、石枕、刻銘石牌、陶俑等,其中以刻銘石牌和遺骨最為重要。

⑦ 凌源縣志有古遺址嗎

牛河梁來紅山文化遺址位源於凌源與建平交界處、努魯兒虎山谷間綿延十餘千米的山樑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位置東經119°31′,北緯41°21′,為半山地、半丘陵地貌,海拔600—650米。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自1981年發現以來,在此先後發現紅山文化遺址二十多處,包括祭祀址和積石墓群,地址分布以牛河梁地點(女神廟)大型山台為中心,周圍眾多積石墓群依山勢布局,形成主體范圍東西約5千米,南北2千米,面積約10平方千米,加上有關遺址點,分布區域約為50平方千米上下的遺址群,現已發掘的共有5處地點。在東西約10千米、南北約5千米連綿起伏的山崗上,有規律地分布著女神廟、祭壇和積石冢群,組成一個獨立於居住區以外、規模宏大的史前祭祀遺址群。同時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石器、玉器

⑧ 驪山有哪些古跡遺址

驪山是秦嶺北側的一個支脈,東西綿延20餘千米,遠望山勢如同一匹駿馬,故名驪山。驪山溫泉噴涌,風景秀麗多姿,自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成為帝王游樂寶地。周、秦、漢、唐以來,這里一直是游覽勝地,曾營建過許多離宮別墅。這里有被稱為關中八景」之一的「驪山晚照」、烽火戲諸侯的烽火台等。

驪山風景秀麗,相傳周幽王在此建驪宮,秦始皇時改為「驪山湯」,漢武帝時擴建為離宮,唐太宗營建宮殿取名「湯泉宮」,唐玄宗再次擴建取名華清宮,因以溫泉為特徵,又稱華清池。

驪山是我國名山之一,是唐華清宮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山勢峻峭斷層地貌別具一格,其森林景觀獨具特色,有千畝側柏林、驪山擰擰柏、八戒顯形樹等。

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在驪山均留下烙印,古跡遺址星羅棋布、歷史文化博大精深、離宮別墅皇家風范、地熱溫泉極具魅力。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的驪山北麓,它南依驪山的層巒疊嶂之中,山林蔥郁;北臨逶迤曲轉、似銀蛇橫卧渭水之濱。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美,環境獨秀秦始皇陵陵園按照秦始皇死後照樣享受榮華富貴的原則,仿照秦國都城咸陽的布局建造,大體呈回字形,陵墓周圍築有內外兩重城垣,陵園分內城垣和外城垣,陵區內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築為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遺址。陵區封土呈四方錐形。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刷陵墓,秦始皇還下令將南北向的水流改成東西向。級階梯,狀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為了防止河流沖陵園的南部有一個土冢,築有內外兩道夯土城牆,分別象徵皇城和宮城。在內城和外城之間,考古工作者發現了葬馬坑、陶俑坑、珍禽異獸坑,以及陵外的人殉坑、馬廄坑、刑徒坑和修陵人員的墓室。秦始皇帝陵以其規模宏大,埋藏豐富著稱於世。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我國秦始皇陵則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地下宮殿是秦始皇陵墓建築的核心部分,位於封土堆之下。陵以封土堆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眾多,內涵豐富、規模空前,除聞名遐邇的兵馬俑陪葬坑、銅車馬坑之外,又新發現了大型石質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多處。秦始皇陵共發現10座城門,南北城門與內垣南門在同一中軸線上。墳丘的北邊是陵園的中心部分,東西北三面有墓道通向墓室,東西兩側還並列著4座建築遺存,有專家認為是寢殿建築的一部分。1980年發掘出土的一組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是迄今我國發現的體型最大、裝飾最華麗,結構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由此埋葬在地2000多年的寶藏得以面世,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

兵馬俑坑現已發掘3座,俑坑坐西向東,呈「品」字形排列,坑內有陶俑、陶馬8000多件,還有40000多件青銅兵器。坑內的陶塑藝術作品是仿製的秦宿衛軍。近萬個或手執弓、箭、弩,或手持青銅戈、矛、戟,或負弩前驅,或御車策馬的陶質衛士,分別組成了步、弩、車、騎4個兵種。

從石瓮水潭處攀援西行是從東綉嶺通往西綉嶺的一段險道。要上行,必須手足並用,盤旋而上,如同雞上架一般,故而得名。

牡丹溝溝中有泉,稱「美泉」。據說,用這股美泉澆灌的牡丹,花色特別嬌艷。

驪山華清宮

⑨ 求兩處臨淄古文化遺址的詳細介紹

淄博地區分布著廣泛的龍山文化遺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桐林遺址。龍山文化由大汶口文化發展而來,距今4000年左右,屬於父系氏族社會時期,反映了原始社會解體和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的狀況。因為最早發現於濟南市章丘縣龍山鎮城子崖,而被命名為「龍山文化」。這一時期的陶器以灰陶為主,黑陶次之,紅陶、白陶極少。龍山文化時期是原始社會人類進化里程中的一個驛站,更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史跡。

桐林遺址位於齊故城西北方向15公里處,烏河東岸,路山以北,地處臨淄區桐林村、田旺村之間,原稱「桐林田旺遺址」。2001年7月國務院公布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更名為桐林遺址。畫水在這里與烏河交匯,西面是愚公山。1991年版《臨淄文物志》記載:桐林遺址包括田旺、桐林、義和三村之間的五處遺址,南北長1000米,東西為500米,總面積50萬平方米,屬於原始社會晚期的龍山文化類型。早在4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從事射獵採集、耕稼陶漁的原始勞動。春秋戰國時期,這一帶建有齊國重要的城邑。1977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在此樹立了石質標記。2001年7月,國務院公布「桐林遺址」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桐林遺址一帶地勢較高,呈台田式,土質松軟,灰色文化層厚度3至4米,最深處達到7米,內涵十分豐富。這里依山面河,自然環境優越,歷史上曾多次出土過石鏟、石斧、石鐮、石錛、石網綴等磨製鑽孔石器,以及杯、鬶等黑、紅、白質陶器。1982年,應當地群眾修田建渠之需要,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這里進行過一次局部挖掘清理,出土了許多甗、鬶、鼎、罐、杯、豆、盆、碗等陶質文物,以黑陶質生活器皿最多。出土文物大都器型規整,器表多素麵磨光,紋飾以弦紋居多。其中鼎、甗類器具的足部呈鳥嘴狀,飾鳥冠圖狀;盆、杯和各類器蓋,多數是黑陶,胎質細膩,鈾面光亮;杯仿竹節式,造型精巧,杯壁非常薄,火候也恰到好處。出土文物中的泥質磨光黑陶盆形鼎,大小有別,系列有序,屬於「列鼎」,為研究我國禮器起源和龍山文化時代的社會性質提供了重要線索。這些珍貴文物,分別由山東省考古研究所與齊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考古專家認為,桐林遺址既有山東龍山文化的基本特點,又有其自身的獨到之處。發掘出土的一件紅陶鬲,高38.5厘米,口徑達30.3厘米,在山東省同類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中是罕見的。但最為典型、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一件大型灰陶甗。它上半部為甑,下半部為鬶,並且配有帶鼻紐的器蓋,足呈袋狀,表面裝飾著泥條型附加堆紋,腰部有圓孔箅子,口徑44厘米、通高116厘米,是迄今為止全國出土的同類器皿中最大的一件。用這個灰陶甗一次做熟的食物,可以供應十幾人食用。這些珍貴文物,加上出土的大量家畜的骨骼和牙齒,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龍山文化時期父系氏族公社先民們集體生活的情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桐林遺址鑽探中發現了大量夯土層,被考古專家認定為山東地區目前已知最大的古代城堡,由此判斷這一遺址是龍山文化時期臨淄一帶的人類活動中心,對於研究探討我國階級社會的產生和文明的形成有著重要價值。

桐林遺址附近曾經建有繁華程度很高的古代城池。據《括地誌》和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臨淄縣志》記載,臨淄西北30里有戟里城,春秋時代為棘邑,是齊國大夫子山之邑。齊太公田和篡齊之後改作畫邑,是因為靠近畫水而得名。戰國後期的名士王蠋就是畫邑人。《史記·田單列傳》記載,公元前284年,燕國大將軍樂毅統帥五國兵馬攻伐齊國,佔領齊都臨淄後,聽說素有賢名的王蠋在固守畫邑,下令軍隊環畫邑30里外安營紮寨,不準驚擾王蠋。燕軍侵佔齊國70多座城池後,樂毅派人帶上珠寶玉器和錦衣羅帛,以高官厚祿引誘王蠋投降,遭到嚴詞拒絕。燕國使者說:「你如果不接受,我軍就屠平畫邑,殺個雞犬不留。」王蠋慷慨直言:國家破亡,我也沒有苟且偷生之理;強迫我做你們的將領,豈不是讓我助紂為虐!與其生而無義,還不如壯烈地死去!

他命令家人扔出燕人的禮品,驅逐了燕國使臣,安排好家事後引頸而死。王蠋壯烈殉國的事跡,極大地鼓舞了齊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燕軍的士氣。即墨城裡的田單凝聚眾人力量,以「火牛陣」大破燕軍,吹響了光復齊國失地的沖鋒號角。後人思念王蠋的高尚品德,把他埋葬在故鄉的土地上,並撰文立碑作為紀念。明代文學家徐一夔曾經為他寫過碑文;北宋詞人秦少游寫過情文並茂的《王蠋論》。與秦少游同時代的思想家李覯曾賦七言絕句盛贊王蠋:

全齊拱手授燕兵,義士誰為國重輕。

七十二城皆北面,一時忠憤獨書生。

王蠋墓就在桐林遺址以西一公里,今路山鎮召口村南60米處,墓前原有民國年間所立的石碑,碑文是「齊烈士王蠋之墓」,已經損壞,現有1988年臨淄區人民政府所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蠋墓」的標志。

現代勘探發掘表明,在桐林遺址龍山文化遺存的上層,存在大片的夯土建築基址道路和西周時期墓葬,也出土了一些戰國及漢代的磚、瓦、陶器碎片,進一步證實此地曾經是一處繁華的古代城邑,與《括地誌》、《臨淄縣志》的記載相吻合。為進一步探討魯北地區史前文化特徵和齊文化源流,2002年秋季,北京大學文博學院、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臨淄區文化局對桐林遺址進行新的發掘,查明龍山文化遺址面積150萬平方米,發現一處大型城壕聚落遺址,並探出岳石文化和西周前期文化遺址40萬平方米,清理出壕溝、灰坑、窯穴、墓葬、房基等遺址,出土陶鬲、陶罐、骨器、石器、蚌器等文物,為探尋齊國早期都城遺址——營丘的地望所在,提供了極有價值的線索。

閑暇時節,到桐林遺址作一次愉快的郊遊,遙想原始社會後期先民們的集體生活場景,緬懷齊地先賢面對強敵視死如歸的愛國事跡,你的靈魂將會在與先人的無聲交流中得到凈化和升華。

田齊王陵分布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的臨淄齊故城南7.5公里處的鼎足山和牛山之東。在臨淄四隅,有150餘座古陵墓(冢),被稱為「臨淄墓群」。這些古墓,大都是春秋戰國及漢代齊國王侯、大臣、貴族的陵墓。其中在今齊陵鎮南部,田齊有六王葬此,被稱為田齊王陵。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盤活文物保護單位。二王冢,俗稱「二王墳」,又稱「齊王冢」,位於齊陵鎮南的鼎足山上。二墓東西並列,方基圓頂,南北長約190米,東西總長320米。其中西冢墓長約190米,似有三層,逐層收縮,圓墳頂高約12米。東冢圓墳較西冢矮。「二王冢」,文獻鄉載為齊桓公墓和齊景公墓,經過考證,現認為是田齊侯剡,田桓公午之墓。四王冢,又名「四豪冢」,俗稱「四女墳」,系田齊威,宣、泯、襄四代君主這墓,位於牛山東側,依南山東西並列。自西向東為序:其一為齊威王墓,高30米,周長140米;其二為齊宣王墓,高34米,周長157米;其三為齊泯王墓,高22米,周長190米;其四為齊襄王墓,高23米,周長130米。四墓相間,第一、二墓相隔130米;第二、三墓間距105米;第三、四墓之距160米,總長541米。宛如群峰連綿,氣勢巍峨。

田齊王陵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六君王墓,墓冢東西排列,綿延相連,封冢高聳,氣勢雄偉,狀若山丘。附近又有小封冢環繞四周,共有幾十個,故有「齊陵」之稱。陵區最著名的有二王冢和四王冢。

二王冢位於鼎足山的東麓,傳說是春秋時期齊桓公和齊景公的墓葬。桓公呂氏,名小白,是齊國的公子,稱「公子小白」,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以管仲為相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發展國力,壯大軍事力量,最終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景公名杵臼,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任晏嬰為相,政績為當時人所稱道。二冢東西相列,因山為冢,高達20米,周長120米。

四王冢在淄河村南,傳說是戰國田齊威王、宣王、瑉王、襄王墓。威王約在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任用鄒忌為相,孫臏為軍師,國力空前強大,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宣王名辟疆,約在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聚集文學游說之士,創立稷下學派。四墓冢自西而東並列,封冢高大,周長為100~120米。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