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墩遺址
❶ 泰山石敢當,敢當泰山石!
以小石碑(或小石人)立於橋道要沖或砌於房屋牆壁,上刻(或書)「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之類,以禁壓不祥的習俗,在民間甚為流行。 </P>
<P> 關於「石敢當」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西漢史游的《 急就章 》:「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顏師古註:「衛有石蠟、石買、石惡,鄭有石制,皆為石氏;周有石速,齊有石之紛如,其後以命族 。敢當, 所向無敵也。」顏氏認為,石是姓,敢當為所向無敵意。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十七「 石敢當 」條中引用了史游的《急就章》及顏氏注,完全同意顏氏的說法。顏師古對石敢當的解釋是難以令人滿意的。我們知道,《急就章》是當時的兒童啟蒙識字書,若據顏注,石敢當就是姓石的那個人所向無敵,除非姓石的那個人當時名聲很大,否則兒童很難接受其說,教書先生也很難講解清楚。我們遍查古籍,目前還沒有找到一位漢代以前的名聲很大的無敵英雄石某某,近現代學者鄧爾雅指出。石敢當一語 。出《急就章》,本無其人,後人特就文意石敢當以為喻而已。」(《 民俗 》41- 42期合刊 )宗力。劉群二同志亦認為:「西漢史游《急就章》有句雲: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顏師古注以為石乃姓氏,敢當為所向無敵。 說者謂石敢當碑即取所向無敵之文。以鎮,此說稍差強人意,然猶未盡。古語中此類語匯甚多,何故專取於此(《中國民間諸神》) </P>
<P> 另一種說法是:認為石敢當是五代漢時的勇士。明人陳斷儒的《群碎錄》雲:「五代漢劉智遠時,有勇士名石敢當,其慕古人名以自表見耶?仰即其人與?」楊信民的《姓源珠璣》亦講「五代劉智遠為晉祖押衙,潞王從珂反,愍帝出奔,遇於衛州。智遠遣力士石敢當袖鐵槌侍。 晉祖與愍帝議事, 智遠擁入, 石敢當格鬥而死, 智遠盡殺帝左右, 因燒傳國璽。 石敢當生平逢凶化吉,禦侮防危。故後人凡橋路沖要之處,必以石刻其志,書其姓字,以捍居民」。 </P>
<P> 一般認為,石敢當之石碣(碑)與五代勇士石敢無關,理由有二: </P>
<P> (一)遍查舊、新《五代史》,有名石敢而無名石敢當者,亦沒有把勇士石敢尊為石敢當的文字記載。據《舊五代史·高祖本記上》記載:「應順舍,晉高祖鎮常山。唐明宗召赴闕,會閔帝出奔, 與晉高祖相遇於途, 逐俱入衛州,泊於郵舍。閔帝左右謀害晉高祖,帝密遣御士石敢袖鐵槌立於晉高祖後。乃有變,敢擁高祖入一室,以巨木塞門,敢尋死焉。帝率眾盡殺閔帝左右,逐免晉高祖於難。」 再據《 新五代史·漢本紀要第十 》記載:「 潞王從珂反,愍帝出奔,高祖自鎮州朝京師,遇愍帝於衛州,止傳舍,知遠遣勇士石敢袖鐵槌侍高祖以虞變。高祖與愍帝議事未決,左右欲兵之,知遠擁祖入室,敢於左右格鬥而死,知遠即率兵盡殺愍帝左右,留帝傳舍而去。」舊、新《五代史》記載雖然文字上稍有出入,但勇士系石敢而非石敢當則是一致的。 </P>
<P> (二)石敢當在西漢史游的《急就章》中已見到,莆田縣曾出土唐大歷五年的「石敢當」石銘,據此,石敢當早於五代之勇士石敢明矣。清代學者翟灝在《通俗編》里也曾明確指出石敢當與五代之石敢無關:「據《五代史》,劉知遠為晉押衙,高祖遇唐愍帝於傳舍, 知遠使勇士石敢袖錘侍高祖以虞變,謂植石所鐫取此,即大歷有鐫之者,斷知此說非矣。」 </P>
<P> 第三種說法是把「泰山石敢當」說成是「大夫」(即醫生)。《茶香室叢鈔》卷十記載:「國朝王漁洋山人王世禎)《夫於亭雜錄》雲:齊魯之俗,多於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當』五字,雲能暮夜至人家醫病。北人謂醫士為大夫,因又名之曰石大夫。按:此五字南中有之,而無醫病之說,亦無大夫之稱。」單就這段文意即知,泰山石敢當為大夫的說法流傳並不廣,僅止於北方,而南中皆無。北方何以流傳泰山石敢當為大夫之說,考其淵源,是流傳已久的石敢當可降妖鎮邪的演繹。在流傳泰山石敢當可以治病時,恐怕已沒有人考究其是人是神還是什麼東西,不然,何以講「能暮夜至人家醫病」而不講白晝亦能入人家行醫? </P>
<P> 據查閱文獻資料及在泰安市境內的調查可知,凡刻( 書 )「 石敢當」(或「 泰山石敢當 」)之類者,多用石質材料 ,而用其它材料者較為少見。1988年,在肥城縣發現12處刻( 書 )「泰山石敢當」或「泰山石鎮宅」者,除兩處新房子是書寫在牆壁上的以外,其它10處均是刻之於石的。立(砌)石刻「石敢當」之類語言的基本作用是什麼呢?諸如莆田縣出土的唐大歷五年石銘雲:「石敢當,鎮百鬼,厭災殃」是也。其它作用都是這種基本作用的引申或演義。「 石敢當 」三字中有「石」字,石敢當刻於石上,其作用是厭殃鎮邪,從其深層內涵上考察恐不無內在聯系。汪宗衍先生《石敢當》一文中謂:「《淮南·萬畢術》雲,『丸石於宅四隅,則鬼無能殃也 』,庚信《小園賦》,『鎮宅以埋石』。吳兆宜注《荊楚歲時記》:『十二月暮日掘宅角,各埋一大石,為鎮宅。」(《民俗》86-89期合刊)。 王成竹先生認為,這很可能是石敢當的由來。同時王先生又指出: 「就石敢當三字字義講,蓋即石可當其沖也。故鎮於廬舍,牆隅街衢巷門前直沖之處也。」(《中國民間諸神》)宗力,劉群二同志認為王成竹的見解「頗有道理」,並進一步指出 :「 宋慶歷中所發現之唐代石銘(指莆田石銘),非如後代小石碑,而是埋於宅基下, 與上引鎮宅之石頗相類。實際上,此即古代靈物崇拜之遺俗,以石為靈物,賦予辟邪鎮鬼之神力埋於宅下,後又借用「石敢當」句,以壯聲威。即如近代簡化為小石碑,小石人,實亦視為辟邪之靈物耳。」(《 中國民間諸神》)宗力、劉群認為石敢當是「古代靈物崇拜之遺俗」,極有見地,稍感不足的是沒有展開論述。 </P>
<P> 靈石崇拜是一種十分原始且流行廣泛的宗教習俗,它形成於史前社會,階級社會有其習俗延續。靈石崇拜與祭天、祭地、祭山川、祭祖祈育及避邪厭殃等都有一定淵源關系。這里我們僅就與「石敢當」有一定的關系的,具有避邪厭殃作用的靈石崇拜作一番探討。「萬物有靈論是原始宗教思想發展的最初階段」。某些岩石所具有的奇特形狀、顏色或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都可能被古人賦予靈性。台灣當地土人稱神石為「石頭公」,把它看作是保幸福、避妖邪的對象。我國羌族地區,流行有白石崇拜。關於白石崇拜的由來,羌人的傳說 :古人羌人和戈雞人戰爭 ,不能取勝。當時有神夢中指示羌人,要用白石作武器,才能戰勝戈雞人。羌人如言而行, 果然得勝。 但不知此人的形象如何,便以白石代替以供奉之。非洲奈及利亞農村給神石供奉食物以求治病。新幾內亞有一種神石,土人認為石里附有精靈,流通影響他物,如放在園圃內,即能增加收獲。以上所引均為民俗學資料,就考古學資料來看,也不乏例證,甘肅永靖秦家齊家文化墓地,有不少墓隨葬石塊,石塊有大有小,多呈白色,石塊放在死者頭部可或身體兩側,有的則圍繞在死者一圈。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葬式,大都有石塊隨葬,少者五,六塊,多的達105塊。廣西南寧地區的史前墓葬,如西津和長塘的不少墓中,流行著用一 、二塊未經加工的片石隨葬,石塊多放於死者頭部, 有的墓則在人骨周圍用石子圈起。1945年春,夏鼐先生在甘肅臨洮寺窪發掘兩座墓葬,都有大塊礫石隨葬。另外雲南元謀大墩子遺址的部分史前墓葬,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遺址的部分墓葬也有石塊隨葬。值得指出的是,在史前墓葬中或在同一墓區中,隨葬石塊者總是少數,說明墓主人很可能是非正常死亡,墓葬中隨葬的石塊很可能是靈石,其目的是藉助靈石來鎮墓驅邪, 防止死者變成厲鬼作。 下面我們再回到石敢當的探討上來。西漢史游的《急就章》有「 石敢當」 之語,唐顏師古有注。前已指出,顏氏注「石」為姓不妥。石敢當的真正含義應當解釋為「 蓋即石可當沖也 」。即靈石可以避邪厭殃抵當一切。石敢當避邪厭殃之俗也可以從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中找到旁證:「河南汝陽彭氏墓路頭立一石人,在石獸後。田家老母到市買數片餌,暑熱行疲, 頓息石人下小暝,遺一片餌去,忽不自覺。」此事被路人哄傳, 說「 石人能治病, 愈者來謝之」。 又說「頭疼者摩石人頭,腹痛者摩其腹 」,「凡人病自愈者,因言得其福力」,故尊那墓前石翁為「賢士」。顯然這是人們把石人作為避邪治病象徵的一例。這里附帶講一下,泰山山頂碧霞祠院內兩通碑,俗稱御碑,至今有用硬幣摩碑防病之俗。 摩碰御碑者口念道:「 御碑摩,御碑碰,摩碰御碑不生病。」此俗與上述應劭所記有相似之處,宋仁宗慶歷年間,莆田縣出土的唐代大歷五年(公元770年)的石銘雲:「石敢當,鎮百鬼厭,百殃,官吏福, 百姓康,風教盛,禮樂昌。」此石銘原埋於宅下,其鎮宅之意不言而喻。明清以後,用「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鎮宅或鎮巷陌橋道之要沖頗為盛。 《 通俗編》引《繼古叢編 》雲: 「 吳民廬舍,遇街衢直沖,必設石人或植片石,鐫石敢當以鎮之。」袁枚的《隨園隨筆》亦載:「鐫今俗為厭勝,樹一石於廬所,曰『石敢當』。「本世紀二十年代鄧爾雅先生調查:「粵俗隨地有泰山石敢當石刻。大抵其地有鬼物為崇或堪輿家以為形勢而弗利居民,藉此當煞氣耳。以上所引的資料多屬南方 , 其實北方亦然。前文引清代王漁洋山人(即王世禎)語「齊魯之俗,多於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當五字」可證。棗庄市底閣曾發現一塊奇特的岩石, 呈紅色, 高1.1米,寬0.65米,厚0.35米,上刻有「鎮宅煞鬼,隆慶二年立」字樣。隆慶是明穆宗朱載後的年號,隆慶二年即公元1568年。肥城縣張廟村亦有「泰山鎮石宅」小石碣發現。至此我們可以作出如下結論:有關石敢當之習俗,是古代靈石崇拜之遺俗,其作用,無論在何處,主要是避邪厭殃。 </P>
<P> 或許讀者注意到,上述所引資料,有「石敢當」,亦有「泰山石敢當」,而較早的資料只講石敢當而沒有涉及到泰山石敢當,有「石敢當」亦有「泰山石敢當」,而較早的資料只講石敢當而沒有涉到。那麼「泰山石敢當」出現及流行於何時呢?「 泰山石敢當 」,與「石敢當」又是什麼關系呢?鄧爾雅先生收集的一側民間故事講:相傳康熙年間,將軍拜音達禮年,以邸中東廊與浮圖相向,居者輒不利。適道出江西,因詣龍虎山,乞張真人厭勝之術,甫就坐有赭衣道士跌坐盈西,真人指謂將軍曰:「祈此師可也」。因禮拜之。道人曰:「此宅煞細故,以大字鎮之當吉。」索紙大書「泰山石敢當」五字。款著純陽子書。將軍驚謝,旋失道士所在,真人曰:「本日純陽師值殿,公幸遇之,福緣無量哉。」遂奉發南歸。勒石東廊, 字徑逾尺。見者咸謂出入虞褚間。 </P>
<P> 宗力、劉群同志提供的廣東徐聞縣民間傳說謂: </P>
<P> 康熙年間,數任知縣皆到縣不幾日,即卒於任上。某黃知其事,攜一風水先生同赴任。先生察明系本縣一座寶塔之影正落於縣太爺公座之上,諸官皆因不能經受寶塔之壓力而死。遂於縣衙前立石碑,刻「泰山石敢當」五字,謂泰山之力可敵寶塔。此後遂無事。這兩則民間故事雖然講述的有所不同,但有其共同點 : 一是故事均發生在清康熙年間,二是皆以泰山石敢當鎮邪。又清初人王世禎(1634年-1711年)談齊魯之俗時也涉及到「泰山石敢當」。據此可知,「泰山石敢當」流行於清初,其出現時間可能早至明代。石敢當前加泰山,其用意是借泰山之力以增威。泰山之泰字,古為「太」,也就是「大」,廣意的太山就是大山,大山可以壓妖鎮邪,在古代神話故事傳說中屢見不鮮。如《西游記》中的孫猴子(孫悟空),就曾被如來壓於五行山下五百年。狹義的太山(大山)是指今泰安市境內之泰山。泰山巍峨高大,為歷代帝王封禪告祭之所,是一座神聖的山。漢武帝劉徹贊嘆泰山「高矣,極矣,大矣, 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 明太祖朱元璋謂泰山「根盤齊魯兮,不知其千百里;高聳入雲兮,不知幾千萬仞」。泰山有無量的神威不言而喻,因而在避邪厭殃的石敢當前加泰山以期再增威力不難理解。 </P>
<P> 明清以後,直至今天,關於石敢當( 或泰山石敢當 )的民間故事傳說甚多 。 我們手上掌握的這類民間故事傳說,除鄧爾雅先生收集的一則及宗力、劉群同志提供的一則外,見諸於文字的還有十餘則 , 分別載於近幾年出版的《 泰山傳說故事 》( 簡稱《 傳說故事》 )、 《泰山民間故事大觀》簡稱《大觀》)、《泰山民間故事》簡稱《民間故事》)、《泰山傳說》簡稱《傳說》)、《泰安風物》(簡稱《風物》)等書。 </P>
<P> 前文所引鄧爾雅先生收集的及宗力、劉群同志提供的兩則關於泰山石敢當的民間故事傳說,都把石敢當作「石」為基本出發點,它流行的時代雖然不算早(清初),流行地區也不算廣泛,但就這兩則民間故事傳說的深層內涵而言, 其來源是古代靈石崇拜的遺俗——石敢當鎮邪厭殃意義的發展。莆田縣出土的石銘,特別是石銘中 「 石敢當,鎮百鬼,厭災殃」數語,對這類民間故事傳說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也可以說,這是正宗。另一類是關於降妖治病型的民間故事傳說,它是把石敢當當作「人」為基本出發點。《 大觀 》所載「驅妖型」二篇,驅鬼型一篇(為降妖治病類的變型)以及《傳說故事》所載的石敢當傳說,都可劃歸此類。這類民間故事傳說多講石敢當,既勇敢且又為鬼妖纏身的人治病,顯然與清人王世禎所講的北方人謂石敢當為「石大夫」有關。此類民間故事雖然把石敢當作為人看待但所述故事的深層內涵與作為靈石崇拜的具有鎮邪厭殃作用的石敢當不無關連。 </P>
<P> 第三類是將石敢當附會於五代勇士石敢的民間故事傳說。如古月同志整理的《石敢當》(載《風物》)、魯岳同志整理的《石敢當》(載《傳說》)都是如此。寶君、秋水同志整理的《泰山石敢當》(載《民間故事》)言石敢當原名「石鋼」,被送外號「石敢當」。 顯然石鋼之是五代石敢之轉音。此類民間故事傳說均講石敢當英勇無敵除暴安良 。 認為石敢當與五代勇士石敢有關者,明清以後不乏其人,清人金綮編修的《泰山志》也講:「石敢當乃五代時勇士……袖鐵槌侍高祖,遇變,遂於左右格鬥而死。稽宅經須避方煞,故取名石敢當耳。」石敢當與石敢雖然是兩碼事,但就石敢當可抵當一切及石敢當英雄無敵而言,多少還是有一點聯系的。 </P>
<P> 第四類關於泰山石敢當的民間故事,一是泰山與石敢當為兩摯友型,二是唐太宗被泰山石阻擋型(見《大觀》)。 摯友型講泰山與石敢當原為同窗好友。泰山家庭富裕, 學習刻苦, 考中了舉人。而石敢當不但什麼也沒有考取,反而落到「獨自一人在外過流浪生活」。 有一次石敢當討飯到泰山府,被泰山留住府上,一直以禮相待。數年後,泰山因公務外出,半年未歸,石敢當自尊心很強,以為自己住的時間長了,泰山故意躲起來不見,故「永別了」。泰山辦完公務回府後,聽說石敢當死了,萬分悲痛,也自盡了。因為泰山與石敢當情同一人,死在一塊,後人紀念他倆,將泰山與石敢當的名字合在一起,即「泰山石敢當」。這則民間故事傳說所述俠義之士者,泰山也,而石敢當似乎還是一位胡亂猜疑的小人。「阻擋型」講:唐太宗騎馬上泰山,到回馬嶺時,一看到馬蹄盤,實在上不去了,他又好奇, 非上不行,結果繞著道走,臨走時說了一句:「我從長安來,逢山開路,遇水造橋,沒有擋住我的,偏偏讓泰山石把我擋住了。」借這個音,叫起了「石敢當」。查新、舊《唐書》,唐太宗李世民根本沒有到過泰山,當然就更談不上騎馬上山被泰山石阻擋事了。這兩則民間故事傳說所述所謂石敢當(泰山石敢當),與石敢當的真實由來及內涵、作用差距甚大,與廣泛流傳的一系列石敢當的民間故事也大相徑庭。筆者曾訪問過泰山一帶的許多長老,均無人知曉何時何地曾流傳過這些民間故事,這是否有編造之嫌呢? </P>
<P> 綜上所述,石敢當是古代厭殃避邪類靈石崇拜之遺俗,與「人」無涉。西漢史游《急就章》中「石敢當」之語,應釋為靈石可敵當一切。其後無論是莆田出土的唐大歷年間之石銘,還是在橋頭巷口要沖及宅舍立植(或埋)「石敢當」之石,其意一也。至於石敢當之前加泰山(即泰山石敢當),始於明代,流行於清代,達於今日,其意為借神聖的泰山以增石敢當之威力。關於石敢當的種種民間故事傳說,在深層內涵上, 有與石敢當的有正含義一致,有的部分相關,有的則完全不同。與歷史真相有一定距離的民間故事傳說之所以能夠形成,自有其這樣那樣的原因。但近來有的同志借整理民間故事傳說為名,憑著想像, 再加編造, 使之離歷史真相更遠, 就未必可取了。
回答者:謝子貴 - 魔法師 四級 8-16 08:32
石敢當」,亦名「泰山石敢當」、「石將軍」、「石神」等,四川人則叫吞口,是普見於我國民間的一種建築風俗事象。通常是在家宅大門邊外牆邊,或街衢巷口、橋道要沖、城門渡口等處,立一塊石碑,亦有嵌進建築物的,碑上或書或鐫「石敢當」三字。俗信其作用有三:一是辟邪,二是鎮鬼,三是祓除不祥。而在山東一帶,舊時尚有這塊石碑「能暮夜至人家醫病」的神通,所以又叫「石大夫」(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卷十)。
你可以看看下面的網站,還有更詳細地介紹:
http://cache..com/c?word=%CC%A9%C9%BD%3B%CA%AF%3B%B8%D2%B5%B1&url=http%3A//www%2Endcnc%2Egov%2Ecn/datalib/2003/FolkCustom/DL/DL%2D20031219140823/&b=0&a=1&user=
泰山石敢當
小石碑(或小石人)立於橋道要沖或砌於房屋牆壁,上刻(或書)「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之類,要禁壓不祥之俗,在民間甚為流行。
關於「石敢當」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西漢史游的《 急就章 》:「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顏師古註:「衛有石蠟、石買、石惡,鄭有石制,皆為石氏;周有石速,齊有石之紛如,其後以命族 。敢當, 所向無敵也。」顏氏認為,石是姓,敢當為所向無敵意。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十七「 石敢當 」條中引用了史游的《急就章》及顏氏注,完全同意顏氏的說法。顏師古對石敢當的解釋是難以令人滿意的。我們知道,《急就章》是當時的兒童啟蒙識字書,若據顏注,石敢當就是姓石的那個 人所向無敵,除非姓石的那個人當時名聲很大,否則兒童很難接受其說,教書先生也很難講解清楚。我們遍查古籍,目前還沒有找到一位漢代以前的名聲很大的無敵英雄石某某,近現代學者鄧爾雅指出。石敢當一語 。出《急就章》,本無其人,後人特就文意石敢當以為喻而已。」(《 民俗 》41- 42期合刊 )宗力。劉群二同志亦認為:「西漢史游《急就章》有句雲: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顏師古注以為石乃姓氏,敢當為所向無敵。 說者謂石敢當碑即取所向無敵之文。以鎮,此說稍差強人意,然猶未盡。古語中此類語匯甚多,何故專取於此(《中國民間諸神》)
另一種說法是:認為石敢當是五代漢時的勇士。明人陳斷儒的《群碎錄》雲:「五代漢劉智遠時,有勇士名石敢當,其慕古人名以自表見耶?仰即其人與?」楊信民的《姓源珠璣》亦講「五代劉智遠為晉祖押衙,潞王從珂反,愍帝出奔,遇於衛州。智遠遣力士石敢當袖鐵槌侍。 晉祖與愍帝議事, 智遠擁入, 石敢當格鬥而死, 智遠盡殺帝左右, 因燒傳國璽。 石敢當生平逢凶化吉,禦侮防危。故後人凡橋路沖要之處,必以石刻其志,書其姓字,以捍居民」。
我們認為,石敢當之石碣(碑)與五代勇士石敢無關,理由有二:
(一)遍查舊、新《五代史》,有名石敢而無名石敢當者,亦沒有把勇士石敢尊為石敢當的文字記載。據《舊五代史·高祖本記上》記載:「應順舍,晉高祖鎮常山。唐明宗召赴闕,會閔帝出奔, 與晉高祖相遇於途, 逐俱入衛州,泊於郵舍。閔帝左右謀害晉高祖,帝密遣御士石敢袖鐵槌立於晉高祖後。乃有變,敢擁高祖入一室,以巨木塞門,敢尋死焉。帝率眾盡殺閔帝左右,逐免晉高祖於難。」 再據《 新五代史·漢本紀要第十 》記載:「 潞王從珂反,愍帝出奔,高祖自鎮州朝京師,遇愍帝於衛州,止傳舍,知遠遣勇士石敢袖鐵槌侍高祖以虞變。高祖與愍帝議事未決,左右欲兵之,知遠擁祖入室,敢於左右格鬥而死,知遠即率兵盡殺愍帝左右,留帝傳舍而去。」舊、新《五代史》記載雖然文字上稍有出入,但勇士系石敢而非石敢當則是一致的。
(二)石敢當在西漢史游的《急就章》中已見到,莆田縣曾出土唐大歷五年的「石敢當」石銘,據此,石敢當早於五代之勇士石敢明矣。清代學者翟灝在《通俗編》里也曾明確指出石敢當與五代之石敢無關:「據《五代史》,劉知遠為晉押衙,高祖遇唐愍帝於傳舍, 知遠使勇士石敢袖錘侍高祖以虞變,謂植石所鐫取此,即大歷有鐫之者,斷知此說非矣。」
第三種說法是把「泰山石敢當」說成是「大夫」(即醫生)。《茶香室叢鈔》卷十記載:「國朝王漁洋山人王世禎)《夫於亭雜錄》雲:齊魯之俗,多於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當』五字,雲能暮夜至人家醫病。北人謂醫士為大夫,因又名之曰石大夫。按:此五字南中有之,而無醫病之說,亦無大夫之稱。」單就這段文意即知,泰山石敢當為大夫的說法流傳並不廣,僅止於北方,而南中皆無。北方何以流傳泰山石敢當為大夫之說,考其淵源,是流傳已久的石敢當可降妖鎮邪的演繹。在流傳泰山石敢當可以治病時,恐怕已沒有人考究其是人是神還是什麼東西,不然,何以講「能暮夜至人家醫病」而不講白晝亦能入人家行醫?
據查閱文獻資料及在泰安市境內的調查可知,凡刻( 書 )「 石敢當」(或「 泰山石敢當 」)之類者,多用石質材料 ,而用其它材料者較為少見。1988年,在肥城縣發現12處刻( 書 )「泰山石敢當」或「泰山石鎮宅」者,除兩處新房子是書寫在牆壁上的以外,其它10處均是刻之於石的。立(砌)石刻「石敢當」之類語言的基本作用是什麼呢?諸如莆田縣出土的唐大歷五年石銘雲:「石敢當,鎮百鬼,厭災殃」是也。其它作用都是這種基本作用的引申或演義。「 石敢當 」三字中有「石」字,石敢當刻於石上,其作用是厭殃鎮邪,從其深層內涵上考察恐不無內在聯系。汪宗衍先生《石敢當》一文中謂:「《淮南·萬畢術》雲,『丸石於宅四隅,則鬼無能殃也 』,庚信《小園賦》,『鎮宅以埋石』。吳兆宜注《荊楚歲時記》:『十二月暮日掘宅角,各埋一大石,為鎮宅。」(《民俗》86-89期合刊)。 王成竹先生認為,這很可能是石敢當的由來。同時王先生又指出: 「就石敢當三字字義講,蓋即石可當其沖也。故鎮於廬舍,牆隅街衢巷門前直沖之處也。」(《中國民間諸神》)宗力,劉群二同志認為王成竹的見解「頗有道理」,並進一步指出 :「 宋慶歷中所發現之唐代石銘(指莆田石銘),非如後代小石碑,而是埋於宅基下, 與上引鎮宅之石頗相類。實際上,此即古代靈物崇拜之遺俗,以石為靈物,賦予辟邪鎮鬼之神力埋於宅下,後又借用「石敢當」句,以壯聲威。即如近代簡化為小石碑,小石人,實亦視為辟邪之靈物耳。」(《 中國民間諸神》)宗力、劉群認為石敢當是「古代靈物崇拜之遺俗」,極有見地,稍感不足的是沒有展開論述。
靈石崇拜是一種十分原始且流行廣泛的宗教習俗,它形成於史前社會,階級社會有其習俗延續。靈石崇拜與祭天、祭地、祭山川、祭祖祈育及避邪厭殃等都有一定淵源關系。這里我們僅就與「石敢當」有一定的關系的,具有避邪厭殃作用的靈石崇拜作一番探討。「萬物有靈論是原始宗教思想發展的最初階段」。某些岩石所具有的奇特形狀、顏色或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都可能被古人賦予靈性。台灣當地土人稱神石為「石頭公」,把它看作是保幸福、避妖邪的對象。我國羌族地區,流行有白石崇拜。關於白石崇拜的由來,羌人的傳說 :古人羌人和戈雞人戰爭 ,不能取勝。當時有神夢中指示羌人,要用白石作武器,才能戰勝戈雞人。羌人如言而行, 果然得勝。 但不知此人的形象如何,便以白石代替以供奉之。非洲奈及利亞農村給神石供奉食物以求治病。新幾內亞有一種神石,土人認為石里附有精靈,流通影響他物,如放在園圃內,即能增加收獲。以上所引均為民俗學資料,就考古學資料來看,也不乏例證,甘肅永靖秦家齊家文化墓地,有不少墓隨葬石塊,石塊有大有小,多呈白色,石塊放在死者頭部可或身體兩側,有的則圍繞在死者一圈。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葬式,大都有石塊隨葬,少者五,六塊,多的達105塊。廣西南寧地區的史前墓葬,如西津和長塘的不少墓中,流行著用一 、二塊未經加工的片石隨葬,石塊多放於死者頭部, 有的墓則在人骨周圍用石子圈起。1945年春,夏鼐先生在甘肅臨洮寺窪發掘兩座墓葬,都有大塊礫石隨葬。另外雲南元謀大墩子遺址的部分史前墓葬,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遺址的部分墓葬也有石塊隨葬。值得指出的是,在史前墓葬中或在同一墓區中,隨葬石塊者總是少數,說明墓主人很可能是非正常死亡,墓葬中隨葬的石塊很可能是靈石,其目的是藉助靈石來鎮墓驅邪, 防止死者變成厲鬼作。 下面我們再回到石敢當的探討上來。西漢史游的《急就章》有「 石敢當」 之語,唐顏師古有注。前已指出,顏氏注「石」為姓不妥。石敢當的真正含義應當解釋為「 蓋即石可當沖也 」。即靈石可以避邪厭殃抵當一切。石敢當避邪厭殃之俗也可以從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中找到旁證:「河南汝陽彭氏墓路頭立一石人,在石獸後。田家老母到市買數片餌,暑熱行疲, 頓息石人下小暝,遺一片餌去,忽不自覺。」此事被路人哄傳, 說「 石人能治病, 愈者來謝之」。 又說「頭疼者摩石人頭,腹痛者摩其腹 」,「凡人病自愈者,因言得其福力」,故尊那墓前石翁為「賢士」。顯然這是人們把石人作為避邪治病象徵的一例。這里附帶講一下,泰山山頂碧霞祠院內兩通碑,俗
❷ 常州的旅遊
截至年,常州擁有2個5A級景區、10個4A級景點、7個3A級景點、8個2A級景點。
截至2014年,常州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5處、常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70處、常州市文物保護控制單位20處、金壇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2處、溧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54處、金壇市文物保護控制單位468處。
(圖冊部分圖片來源: ) 常州景點5A景區環球恐龍城休閑旅遊區(中華恐龍園 、恐龍谷溫泉、恐龍城大劇場、迪諾水鎮)天目湖旅遊度假區 4A景點環球動漫嬉戲谷天寧寺 青楓公園 御水溫泉南山竹海紅梅公園 常州博物館 茅山風景名勝區 南大街商貿休閑旅遊區 中國春秋淹城旅遊區(淹城春秋樂園、淹城野生動物世界 ) 3A景點常州新區中心公園金壇奧金鱷魚園金壇故龍山公園宋劍湖生態旅遊區金壇華羅庚公園常州運河五號創意街區江蘇藝林園2A景點東坡公園 荊川公園張太雷紀念館武進鄒區中國燈具城武進橫山白龍觀溧陽市高靜園溧陽市鳳凰公園溧陽市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常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瞿秋白故居 張太雷故居春秋淹城遺址京杭大運河常州段三星村遺址近園中華曙猿化石地點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闔閭城遺址金壇土墩墓群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圩墩遺址太平興國石經幢李公僕故居未園寺墩遺址戴王府遺址禮嘉王氏宗祠庄城橋唐荊川墓護王府遺址呂宮府甓橋淳化閣帖石刻田舍村隋墓常州戲樓群萬緣橋新坊橋惲南田墓盛宣懷故居中山紀念堂白龍廟合剌普華墓趙元任故居常州文廟大成殿五洞橋段玉裁墓管幹貞故居臨清會館本善橋史貽直墓金壇慰安所舊址惲鴻儀宅牛場村窯址群唐荊川宅觀蓮橋呂思勉故居戚機廠舊址前北岸明代楠木廳舍頭橋武進醫院病房大樓舊址清涼寺天寧寺秦堂山遺址大成三廠建築群神墩遺址恆源暢廠建築群萬緣橋常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筆塔傳臚第廣濟橋孫覿墓唐氏宗祠意園文亨橋骨成墩紅梅閣約園飛虹橋牟氏竹林公墓艤舟亭——蘇東坡洗硯池常州府學遺址庄氏濟美堂陳洽墓黃仲則故居逸仙中學舊址游擊府大殿域城巷古井孫慎行行書碑龍城書院遺址萬安橋晉陵白氏宗祠遺址庄存與故居崇法寺民元里民宅萬壽庵孫慎行、孫星衍故居西瀛門城牆鄒浩祠鎖橋趙翼故居萬綏東岳廟松筠小築(石刻)福泉古井洪亮吉故居費伯雄故居劉氏宗祠梅里張氏宗祠李伯元故居大林寺志王府奚巷橋庄蘊寬故居節孝牌坊中新橋三元橋屠寄故居、吳氏中丞第白塔蔣氏貞節坊盧庄徐氏宗祠湯貽汾故居港橋橫林趙氏宗祠南楊橋史良故居姬山遺址胥城遺址余巷馮氏宗祠劉國鈞故居大劉寺城灣山石室土墩墓群青龍橋潞城王氏宗祠浩然亭、落星亭張鵬雲烈士墓馮仲雲故居道台府(將軍樓)茶山1、2號土墩墓胡發堅烈士墓天主堂中市橋勝西古墓圩塘革命烈士墓百歲庄咸安橋雅浦陸氏古墓群孟河東山烈士墓群安邦小學教學樓舊址樟村陸氏宗祠戈楫墓象墩遺址惲南田紀念館芙蓉奚氏宗祠周家湖青龍橋淹城駱駝墩唐荊川先生讀書處坊沈氏宗祠青司塘義井夏家大院中共太滆地委新四軍南楊橋地下交通站舊址徐氏宗祠周陳橋丁堰唐氏宅第大明廠民國建築群蔣氏宗祠隆興橋孟河馬氏宅第大成二廠競園、老廠房(民國建築)村前橋亭楊氏祭祀亭大陸飯店舊址澄西抗日民主政府舊址太平橋芳茂里方氏宗祠殷家旦殷氏宗祠大成一廠老廠房、求實園、劉國鈞辦公樓牧齋院李象橋李氏宗祠碧雲庵屠元博紀念碑丁家塘丁宅虎臣橋斜橋金啟生女士紀念塔吳稚暉故居張塘橋禮嘉雙橋杜宅王諍故居南河沿15號民宅百丈楠木廳蔡旭故居材罩屋舊址青城圖公所舊址芙蓉西柳塘村劉氏宗祠明清醫學祀典記、醫學碑記西夏墅西河沿35號民宅北洋橋周有光宅七農場排灌東站樟村50-2號民宅振聲高等小學堂舊址東坡書院舊址洪庄磚窯翠華橋崔橋朱家村朱氏宗祠橫林江村周氏宗祠巢渭芳故居濟善橋錢一本墓園長溝別墅崔橋舍頭村朱氏宗祠鎮龍橋渡江橋順來園茶店南河沿60-3號民宅孟城北街民宅毛家橋朱家埭3號民宅九龍禪寺大雄寶殿登雲橋永安橋寶善橋振聲高等小學堂舊址石佛新橋屠揆先宅西崦橋順庄諸氏宗祠興隆橋萬福橋胡錦昌宅殷墅橋碑亭乾隆御碑前垛橋萬緣橋後塘村青龍橋彩虹橋漕橋余巷薛氏宗祠常州市文物保護控制單位惲氏庭院建聖庵明式楠木廳東富春橋天井巷元井待渡亭武進縣城隍廟河上塘橋明代轎形石經幢陶冶亭新崗遺址上店橋惲家墩漢墓玉泉及玉泉亭淹城土墩墓群董墅楠木廳庄氏塾館寺橋王裒墓東青楠木廳參考資料
❸ 流傳的名間故事
小石碑(或小石人)立於橋道要沖或砌於房屋牆壁,上刻(或書)「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之類,要禁壓不祥之俗,在民間甚為流行。
關於「石敢當」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西漢史游的《 急就章 》:「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顏師古註:「衛有石蠟、石買、石惡,鄭有石制,皆為石氏;周有石速,齊有石之紛如,其後以命族 。敢當, 所向無敵也。」顏氏認為,石是姓,敢當為所向無敵意。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十七「 石敢當 」條中引用了史游的《急就章》及顏氏注,完全同意顏氏的說法。顏師古對石敢當的解釋是難以令人滿意的。我們知道,《急就章》是當時的兒童啟蒙識字書,若據顏注,石敢當就是姓石的那個 人所向無敵,除非姓石的那個人當時名聲很大,否則兒童很難接受其說,教書先生也很難講解清楚。我們遍查古籍,目前還沒有找到一位漢代以前的名聲很大的無敵英雄石某某,近現代學者鄧爾雅指出。石敢當一語 。出《急就章》,本無其人,後人特就文意石敢當以為喻而已。」(《 民俗 》41- 42期合刊 )宗力。劉群二同志亦認為:「西漢史游《急就章》有句雲: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顏師古注以為石乃姓氏,敢當為所向無敵。 說者謂石敢當碑即取所向無敵之文。以鎮,此說稍差強人意,然猶未盡。古語中此類語匯甚多,何故專取於此(《中國民間諸神》)
另一種說法是:認為石敢當是五代漢時的勇士。明人陳斷儒的《群碎錄》雲:「五代漢劉智遠時,有勇士名石敢當,其慕古人名以自表見耶?仰即其人與?」楊信民的《姓源珠璣》亦講「五代劉智遠為晉祖押衙,潞王從珂反,愍帝出奔,遇於衛州。智遠遣力士石敢當袖鐵槌侍。 晉祖與愍帝議事, 智遠擁入, 石敢當格鬥而死, 智遠盡殺帝左右, 因燒傳國璽。 石敢當生平逢凶化吉,禦侮防危。故後人凡橋路沖要之處,必以石刻其志,書其姓字,以捍居民」。
我們認為,石敢當之石碣(碑)與五代勇士石敢無關,理由有二:
(一)遍查舊、新《五代史》,有名石敢而無名石敢當者,亦沒有把勇士石敢尊為石敢當的文字記載。據《舊五代史·高祖本記上》記載:「應順舍,晉高祖鎮常山。唐明宗召赴闕,會閔帝出奔, 與晉高祖相遇於途, 逐俱入衛州,泊於郵舍。閔帝左右謀害晉高祖,帝密遣御士石敢袖鐵槌立於晉高祖後。乃有變,敢擁高祖入一室,以巨木塞門,敢尋死焉。帝率眾盡殺閔帝左右,逐免晉高祖於難。」 再據《 新五代史·漢本紀要第十 》記載:「 潞王從珂反,愍帝出奔,高祖自鎮州朝京師,遇愍帝於衛州,止傳舍,知遠遣勇士石敢袖鐵槌侍高祖以虞變。高祖與愍帝議事未決,左右欲兵之,知遠擁祖入室,敢於左右格鬥而死,知遠即率兵盡殺愍帝左右,留帝傳舍而去。」舊、新《五代史》記載雖然文字上稍有出入,但勇士系石敢而非石敢當則是一致的。
(二)石敢當在西漢史游的《急就章》中已見到,莆田縣曾出土唐大歷五年的「石敢當」石銘,據此,石敢當早於五代之勇士石敢明矣。清代學者翟灝在《通俗編》里也曾明確指出石敢當與五代之石敢無關:「據《五代史》,劉知遠為晉押衙,高祖遇唐愍帝於傳舍, 知遠使勇士石敢袖錘侍高祖以虞變,謂植石所鐫取此,即大歷有鐫之者,斷知此說非矣。」
第三種說法是把「泰山石敢當」說成是「大夫」(即醫生)。《茶香室叢鈔》卷十記載:「國朝王漁洋山人王世禎)《夫於亭雜錄》雲:齊魯之俗,多於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當』五字,雲能暮夜至人家醫病。北人謂醫士為大夫,因又名之曰石大夫。按:此五字南中有之,而無醫病之說,亦無大夫之稱。」單就這段文意即知,泰山石敢當為大夫的說法流傳並不廣,僅止於北方,而南中皆無。北方何以流傳泰山石敢當為大夫之說,考其淵源,是流傳已久的石敢當可降妖鎮邪的演繹。在流傳泰山石敢當可以治病時,恐怕已沒有人考究其是人是神還是什麼東西,不然,何以講「能暮夜至人家醫病」而不講白晝亦能入人家行醫?
據查閱文獻資料及在泰安市境內的調查可知,凡刻( 書 )「 石敢當」(或「 泰山石敢當 」)之類者,多用石質材料 ,而用其它材料者較為少見。1988年,在肥城縣發現12處刻( 書 )「泰山石敢當」或「泰山石鎮宅」者,除兩處新房子是書寫在牆壁上的以外,其它10處均是刻之於石的。立(砌)石刻「石敢當」之類語言的基本作用是什麼呢?諸如莆田縣出土的唐大歷五年石銘雲:「石敢當,鎮百鬼,厭災殃」是也。其它作用都是這種基本作用的引申或演義。「 石敢當 」三字中有「石」字,石敢當刻於石上,其作用是厭殃鎮邪,從其深層內涵上考察恐不無內在聯系。汪宗衍先生《石敢當》一文中謂:「《淮南·萬畢術》雲,『丸石於宅四隅,則鬼無能殃也 』,庚信《小園賦》,『鎮宅以埋石』。吳兆宜注《荊楚歲時記》:『十二月暮日掘宅角,各埋一大石,為鎮宅。」(《民俗》86-89期合刊)。 王成竹先生認為,這很可能是石敢當的由來。同時王先生又指出: 「就石敢當三字字義講,蓋即石可當其沖也。故鎮於廬舍,牆隅街衢巷門前直沖之處也。」(《中國民間諸神》)宗力,劉群二同志認為王成竹的見解「頗有道理」,並進一步指出 :「 宋慶歷中所發現之唐代石銘(指莆田石銘),非如後代小石碑,而是埋於宅基下, 與上引鎮宅之石頗相類。實際上,此即古代靈物崇拜之遺俗,以石為靈物,賦予辟邪鎮鬼之神力埋於宅下,後又借用「石敢當」句,以壯聲威。即如近代簡化為小石碑,小石人,實亦視為辟邪之靈物耳。」(《 中國民間諸神》)宗力、劉群認為石敢當是「古代靈物崇拜之遺俗」,極有見地,稍感不足的是沒有展開論述。
靈石崇拜是一種十分原始且流行廣泛的宗教習俗,它形成於史前社會,階級社會有其習俗延續。靈石崇拜與祭天、祭地、祭山川、祭祖祈育及避邪厭殃等都有一定淵源關系。這里我們僅就與「石敢當」有一定的關系的,具有避邪厭殃作用的靈石崇拜作一番探討。「萬物有靈論是原始宗教思想發展的最初階段」。某些岩石所具有的奇特形狀、顏色或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都可能被古人賦予靈性。台灣當地土人稱神石為「石頭公」,把它看作是保幸福、避妖邪的對象。我國羌族地區,流行有白石崇拜。關於白石崇拜的由來,羌人的傳說 :古人羌人和戈雞人戰爭 ,不能取勝。當時有神夢中指示羌人,要用白石作武器,才能戰勝戈雞人。羌人如言而行, 果然得勝。 但不知此人的形象如何,便以白石代替以供奉之。非洲奈及利亞農村給神石供奉食物以求治病。新幾內亞有一種神石,土人認為石里附有精靈,流通影響他物,如放在園圃內,即能增加收獲。以上所引均為民俗學資料,就考古學資料來看,也不乏例證,甘肅永靖秦家齊家文化墓地,有不少墓隨葬石塊,石塊有大有小,多呈白色,石塊放在死者頭部可或身體兩側,有的則圍繞在死者一圈。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葬式,大都有石塊隨葬,少者五,六塊,多的達105塊。廣西南寧地區的史前墓葬,如西津和長塘的不少墓中,流行著用一 、二塊未經加工的片石隨葬,石塊多放於死者頭部, 有的墓則在人骨周圍用石子圈起。1945年春,夏鼐先生在甘肅臨洮寺窪發掘兩座墓葬,都有大塊礫石隨葬。另外雲南元謀大墩子遺址的部分史前墓葬,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遺址的部分墓葬也有石塊隨葬。值得指出的是,在史前墓葬中或在同一墓區中,隨葬石塊者總是少數,說明墓主人很可能是非正常死亡,墓葬中隨葬的石塊很可能是靈石,其目的是藉助靈石來鎮墓驅邪, 防止死者變成厲鬼作。 下面我們再回到石敢當的探討上來。西漢史游的《急就章》有「 石敢當」 之語,唐顏師古有注。前已指出,顏氏注「石」為姓不妥。石敢當的真正含義應當解釋為「 蓋即石可當沖也 」。即靈石可以避邪厭殃抵當一切。石敢當避邪厭殃之俗也可以從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中找到旁證:「河南汝陽彭氏墓路頭立一石人,在石獸後。田家老母到市買數片餌,暑熱行疲, 頓息石人下小暝,遺一片餌去,忽不自覺。」此事被路人哄傳, 說「 石人能治病, 愈者來謝之」。 又說「頭疼者摩石人頭,腹痛者摩其腹 」,「凡人病自愈者,因言得其福力」,故尊那墓前石翁為「賢士」。顯然這是人們把石人作為避邪治病象徵的一例。這里附帶講一下,泰山山頂碧霞祠院內兩通碑,俗稱御碑,至今有用硬幣摩碑防病之俗。 摩碰御碑者口念道:「 御碑摩,御碑碰,摩碰御碑不生病。」此俗與上述應劭所記有相似之處,宋仁宗慶歷年間,莆田縣出土的唐代大歷五年(公元770年)的石銘雲:「石敢當,鎮百鬼厭,百殃,官吏福, 百姓康,風教盛,禮樂昌。」此石銘原埋於宅下,其鎮宅之意不言而喻。明清以後,用「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鎮宅或鎮巷陌橋道之要沖頗為盛。 《 通俗編》引《繼古叢編 》雲: 「 吳民廬舍,遇街衢直沖,必設石人或植片石,鐫石敢當以鎮之。」袁枚的《隨園隨筆》亦載:「鐫今俗為厭勝,樹一石於廬所,曰『石敢當』。「本世紀二十年代鄧爾雅先生調查:「粵俗隨地有泰山石敢當石刻。大抵其地有鬼物為崇或堪輿家以為形勢而弗利居民,藉此當煞氣耳。以上所引的資料多屬南方 , 其實北方亦然。前文引清代王漁洋山人(即王世禎)語「齊魯之俗,多於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當五字」可證。棗庄市底閣曾發現一塊奇特的岩石, 呈紅色, 高1.1米,寬0.65米,厚0.35米,上刻有「鎮宅煞鬼,隆慶二年立」字樣。隆慶是明穆宗朱載後的年號,隆慶二年即公元1568年。肥城縣張廟村亦有「泰山鎮石宅」小石碣發現。至此我們可以作出如下結論:有關石敢當之習俗,是古代靈石崇拜之遺俗,其作用,無論在何處,主要是避邪厭殃。
或許讀者注意到,上述所引資料,有「石敢當」,亦有「泰山石敢當」,而較早的資料只講石敢當而沒有涉及到泰山石敢當,有「石敢當」亦有「泰山石敢當」,而較早的資料只講石敢當而沒有涉到。那麼「泰山石敢當」出現及流行於何時呢?「 泰山石敢當 」,與「石敢當」又是什麼關系呢?鄧爾雅先生收集的一側民間故事講:相傳康熙年間,將軍拜音達禮年,以邸中東廊與浮圖相向,居者輒不利。適道出江西,因詣龍虎山,乞張真人厭勝之術,甫就坐有赭衣道士跌坐盈西,真人指謂將軍曰:「祈此師可也」。因禮拜之。道人曰:「此宅煞細故,以大字鎮之當吉。」索紙大書「泰山石敢當」五字。款著純陽子書。將軍驚謝,旋失道士所在,真人曰:「本日純陽師值殿,公幸遇之,福緣無量哉。」遂奉發南歸。勒石東廊, 字徑逾尺。見者咸謂出入虞褚間。
宗力、劉群同志提供的廣東徐聞縣民間傳說謂:
康熙年間,數任知縣皆到縣不幾日,即卒於任上。某黃知知其事,攜一風水先生同赴任。先生察明系本縣一座寶塔之影正落於縣太爺公座之上,諸官皆因不能經受寶塔之壓力而死。遂於縣衙前立石碑,刻「泰山石敢當」五字,謂泰山之力可敵寶塔。此後遂無事。這兩則民間故事雖然講述的有所不同,但有其共同點 : 一是故事均發生在清康熙年間,二是皆以泰山石敢當鎮邪。又清初人王世禎(1634年-1711年)談齊魯之俗時也涉及到「泰山石敢當」。據此可知,「泰山石敢當」流行於清初,其出現時間可能早至明代。石敢當前加泰山,其用意是借泰山之力以增威。泰山之泰字,古為「太」,也就是「大」,廣意的太山就是大山,大山可以壓妖鎮邪,在古代神話故事傳說中屢見不鮮。如《西遊記》中的孫猴子(孫悟空),就曾被如來壓於五行山下五百年。狹義的太山(大山)是指今泰安市境內之泰山。泰山巍峨高大,為歷代帝王封禪告祭之所,是一座神聖的山。漢武帝劉徹贊嘆泰山「高矣,極矣,大矣, 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 明太祖朱元璋謂泰山「根盤齊魯兮,不知其千百里;高聳入雲兮,不知幾千萬仞」。泰山有無量的神威不言而喻,因而在避邪厭殃的石敢當前加泰山以期再增威力不難理解。
明清以後,直至今天,關於石敢當( 或泰山石敢當 )的民間故事傳說甚多 。 我們手上掌握的這類民間故事傳說,除鄧爾雅先生收集的一則及宗力、劉群同志提供的一則外,見諸於文字的還有十餘則 , 分別載於近幾年出版的《 泰山傳說故事 》( 簡稱《 傳說故事》 )、 《泰山民間故事大觀》簡稱《大觀》)、《泰山民間故事》簡稱《民間故事》)、《泰山傳說》簡稱《傳說》)、《泰安風物》(簡稱《風物》)等書。
前文所引鄧爾雅先生收集的及宗力、劉群同志提供的兩則關於泰山石敢當的民間故事傳說,都把石敢當作「石」為基本出發點,它流行的時代雖然不算早(清初),流行地區也不算廣泛,但就這兩則民間故事傳說的深層內涵而言, 其來源是古代靈石崇拜的遺俗——石敢當鎮邪厭殃意義的發展。莆田縣出土的石銘,特別是石銘中 「 石敢當,鎮百鬼,厭災殃」數語,對這類民間故事傳說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也可以說,這是正宗。另一類是關於降妖治病型的民間故事傳說,它是把石敢當當作「人」為基本出發點。《 大觀 》所載「驅妖型」二篇,驅鬼型一篇(為降妖治病類的變型)以及《傳說故事》所載的石敢當傳說,都可劃歸此類。這類民間故事傳說多講石敢當,既勇敢且又為鬼妖纏身的人治病,顯然與清人王世禎所講的北方人謂石敢當為「石大夫」有關。此類民間故事雖然把石敢當作為人看待但所述故事的深層內涵與作為靈石崇拜的具有鎮邪厭殃作用的石敢當不無關連。
第三類是將石敢當附會於五代勇士石敢的民間故事傳說。如古月同志整理的《石敢當》(載《風物》)、魯岳同志整理的《石敢當》(載《傳說》)都是如此。寶君、秋水同志整理的《泰山石敢當》(載《民間故事》)言石敢當原名「石鋼」,被送外號「石敢當」。 顯然石鋼之是五代石敢之轉音。此類民間故事傳說均講石敢當英勇無敵除暴安良 。 認為石敢當與五代勇士石敢有關者,明清以後不乏其人,清人金綮編修的《泰山志》也講:「石敢當乃五代時勇士……袖鐵槌侍高祖,遇變,遂於左右格鬥而死。稽宅經須避方煞,故取名石敢當耳。」石敢當與石敢雖然是兩碼事,但就石敢當可抵當一切及石敢當英雄無敵而言,多少還是有一點聯系的。
第四類關於泰山石敢當的民間故事,一是泰山與石敢當為兩摯友型,二是唐太宗被泰山石阻擋型(見《大觀》)。 摯友型講泰山與石敢當原為同窗好友。泰山家庭富裕, 學習刻苦, 考中了舉人。而石敢當不但什麼也沒有考取,反而落到「獨自一人在外過流浪生活」。 有一次石敢當討飯到泰山府,被泰山留住府上,一直以禮相待。數年後,泰山因公務外出,半年未歸,石敢當自尊心很強,以為自己住的時間長了,泰山故意躲起來不見,故「永別了」。泰山辦完公務回府後,聽說石敢當死了,萬分悲痛,也自盡了。因為泰山與石敢當情同一人,死在一塊,後人紀念他倆,將泰山與石敢當的名字合在一起,即「泰山石敢當」。這則民間故事傳說所述俠義之士者,泰山也,而石敢當似乎還是一位胡亂猜疑的小人。「阻擋型」講:唐太宗騎馬上泰山,到回馬嶺時,一看到馬蹄盤,實在上不去了,他又好奇, 非上不行,結果繞著道走,臨走時說了一句:「我從長安來,逢山開路,遇水造橋,沒有擋住我的,偏偏讓泰山石把我擋住了。」借這個音,叫起了「石敢當」。查新、舊《唐書》,唐
❹ 新疆的古遺址都有哪些
克孜爾石窟)克孜爾千佛洞 克孜爾千佛洞位於拜城縣克孜爾鄉東南約7公里處, 東距庫車城約60公里,北靠明屋達格山,前面有渭干河在山間蜿蜒流過,隔河屹立著雀爾達格山。在綿延數公里的沙石山壁上遍布人工鑿出的石窟。
(蘇巴什古城)蘇巴什遺址也稱昭怙厘大寺.位於庫車縣城東北20公里卻勒塔格山的南麓,目前是一座大型的建築群體遺址。這座寺院早在公元5世紀初便已存在,當時稱為「且厘大清凈」.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位於吐魯番市西10公里的雅爾乃孜溝中,為唐代文化遺存,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以上三處的圖片網址http://www.zhguwan.com/bbs/dispbbs.asp?boardid=157&id=1350
1906年至1908年,英籍匈牙利人奧雷爾.斯坦因第二次對中亞新疆地區進行了考古調查和發掘。本人根據斯坦因考察和發掘後出版的《西域考古圖記》、《沙埋和闐廢墟記》、《古代和田》等書為參考,對其第二次西域(新疆)考古調查和挖掘的古代遺址做一綜合,以為喜歡新疆歷史遺跡的人提供簡單的線條。
斯坦因是西域(新疆)考古史上的江洋大盜,他卑劣地利用各種手段對新疆等地的古代遺址進行挖掘、剝取壁畫、搬走佛像經書,凡能拿走的全部席捲一空,實為強盜,但他又是一個專注的西域研究專家,他的研究成果為後人研究西域(新疆)奠定了基礎,後人當辨證地看待斯坦因的考古發掘和研究。
1906年--1908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開始了他的第二次中亞(新疆、敦煌)的考古和研究。
他行進的是一條他自認的新的線路,有別於他的先輩們的足跡:從印度出發,經白沙瓦附近的印度控制區邊境,經斯瓦特帕特汗部族領地進入吉拉德爾,由此穿越興都庫什山的主脈到達阿姆河上游谷地和阿富汗所屬的帕米爾地區,再由帕米爾高原的中國的塔什庫爾干進入喀什噶爾,去了和田綠洲、羅布荒漠、敦煌,再返回吐魯番......
1900年--1901年,斯坦因第一次在我國新疆地區進行考古和發掘,並著有《古代和田》一書。而這次(第二次)考古研究後所著的《西域考古圖記》既是《古代和田》的續集,又是一部巨著。
這部巨著涉及的地域包括了今新疆喀什、和田、阿克蘇、巴音郭楞、吐魯番、哈密和河自走廊等地區,調查和發掘的重要遺址有阿克鐵熱克、喀達里克、麻扎塔格、尼雅、安迪爾遺址、米蘭佛寺、吐蕃城堡、樓蘭古城及附近遺址、焉耆錫克沁明屋及其附近石窟寺和遺址、甘肅西部漢長城和烽燧遺址、敦煌莫高窟千佛洞和藏經洞等。在上述其發掘的遺址中,發現的遺物主要有雕塑、繪畫、簡櫝文字(包括漢文、梵文、佉盧文、和田文、龜茲文、吐蕃文、突厥文、粟特文和回鶻文等),織物(絲、毛、麻、棉等)、錢幣、碑刻、佛經殘卷以及大量的陶、木、石、金屬(金、銀、銅、鐵等)、玻璃、料器等生活用品、生產工具、裝飾品和兵器等。
這部巨著研究涉及的范圍有:新疆考古學、河西地區考古學、佛教考古學、建築考古學、古民族文字學、簡櫝文書學、銘刻學、錢幣學和體質人類學等新疆、河西古代歷史學、古文獻學、歷史地理學;新疆、河西古代民族史、古代民族文化史;佛教、摩尼教、景教和襖教;雕塑、繪畫、音樂、舞蹈;地理學、吐魯番敦煌學、古代社會學、絲綢之路史、東西方經濟文化藝術交流史、古代國際關系史、古代服飾史和有關農業、手工業、商業、軍事等諸多領域。
斯坦因盜掘的遺址中的文物如壁畫、塑像等對我國的文物造成了巨大的損害,他自己也在這部著作中直言不諱地描述過,給他不光彩的研究留下了歷史的、真實的記錄,也為後來的中國研究敲響了警鍾。
一、塔什庫爾乾地區
1、克孜庫爾干遺址(即今公主堡遺址)。在今塔什庫爾干縣達布達爾鄉以南10餘公里的山崖上。
公主堡為玄奘西行取經返回時在羯盤陀國(今塔什庫爾干縣地域)聽到的傳說所記載的。公主堡位於卡拉其古峽谷一座海拔約4000米的高峻崎嶇山岡東側,由土坯及夾雜樹枝和灌木層組成,牆壁堅固。斯坦因判斷該遺址建於漢代,但遺址內無任何漢時淘片等物,該地「可能僅僅被用作一處在危急情況下的臨時避難所,而不是一個長久性占據的地方」。斯坦因還在遺址下的山谷緩地發現有墾殖過的田地痕跡。
1972年,新疆考古學家對該遺址進行了考察,認為該遺址的城牆歷史只有300多年,即為清朝所建。
公主堡因玄奘所記載的塔吉克族祖先關於「漢日子孫」的傳說而成為一處著名的旅遊景點。斯坦因對公主堡遺址有詳細介紹。
2、阿克塔木遺址。位於塔什庫爾干縣城附近,,由一圈圍牆構成,上部為土坯,下部由粗糙的礫石建成。該遺址修建年代不詳。
3、其其克里克遺址。(即玄奘記載的福舍遺址),位於塔什庫爾干縣北的峽谷中,已為廢墟,為古絲路為過往行人和商旅提供休息和供給的驛站。
二、喀什阿圖什地區
4、可汗沙爾遺址。位於喀什市北,坐落於阿圖什河北岸一座約高20米的黃土墩上,有殘留佛塔。
5、三扇洞遺址(即玉其買爾萬遺址,今稱三仙洞)。位於喀什市北10公里的今伯什克然木河右岸峭壁半山腰中,為佛教洞窟,開鑿於東漢時期,為今喀什地區保留最完整的一處佛教遺址。洞窟內繪有大小不等的各種佛像70餘尊及1尊立佛。
三、莎車葉城地區
6、克孜爾加依遺址。位於葉城南部提孜那甫河岸,曾發現有回鶻文寫卷。遺址已不存在。
7、闊依魯克阿塔遺址。在克孜加依遺址北約3公里處,現已不存在。
四、和田地區
8、八喇瑪庫木塔提。塔提,即占據古代遺址的風蝕地。該遺址位於今墨玉縣喀拉喀什鎮南側通往和田市區的沙漠中,有紅陶碎片散布。塔提已不存在。
9、那戛拉哈納土墩遺址。即玄奘記載的「鼓池側伽藍」廢廟遺址,位於和田縣約特干古城遺址附近,已不存在。
10、約特干遺址。位於今和田縣巴格其鎮艾拉曼村田地中,疑為古和闐王國的國都。現僅殘存很短的城牆,出土有各種陶器、銅器、古文書、古錢幣等。
11、熱瓦克佛寺遺址。位於今洛浦縣吉亞鄉北約35公里處的沙漠中,面積約3600平方米,主要由佛塔和寺院組成,四周牆壁內外側至今仍保存大量佛像及壁畫。是著名的佛教文化遺址,以一組以佛塔為中心的佛寺建築為主。
熱瓦克佛寺遺址是我國現保存較好的一座具有典型健陀羅佛教藝術特徵的寺院遺址,建於南北朝時期,距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出土文物除壁畫外,還有五珠錢、佛珠和各種陶器等。
斯坦因對約特乾和熱瓦克遺址有詳細介紹。
12、闊克庫木阿里斯遺址。在熱瓦克佛寺遺址附近,為一佛教寺院遺址,為公元4-7世紀遺存,其木製建築圖案與尼雅遺址建築圖案一致。
13、基內托克瑪克遺址。在熱瓦克佛寺遺址附近,為一佛教寺院遺址,出土有泥塑裝飾物、木雕碎塊等。
14、阿克鐵熱克遺址。為一佛廟遺址,在熱瓦克遺址附近,現已不存在。
15、斯也克遺址。為一佛廟遺址,在阿克鐵熱克遺址西3公里,已不存在。出土有泥塑像、陶片等。
16、喀達里克遺址。為一漢唐時期的寺廟遺址,在今策勒縣達瑪溝鄉境內的沙漠中,出土有壁畫、泥塑飾板殘片、陶質飾物、木浮雕、泥浮雕、梵文及古吐蕃文文書木犢、彩繪木板殘片。斯坦因對喀達里克遺址有詳細介紹。
17、巴拉瓦斯特遺址。在喀達里克遺址附近,為喀達里克遺址系列居民居住區,出土有陶器碎片、絲綢、漢文及婆羅米文木簡等物。
18、闊克吉格得遺址。在喀達里克遺址附近。已不存在。
19、達拉布贊遺址。位於喀達里克遺址南,為一寺廟遺址,出土有泥塑佛頭像、彩繪板等。
20、麻扎托格拉克遺址。在達瑪溝遺址附近,為唐代遺存。出土有婆羅米文、漢文文書木簡、紡織物等。
21、尼雅遺址。尼雅遺址位於今民豐縣城以北150公里的尼雅河尾閭、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腹地。
尼雅遺址為漢晉精絕國都城,斯坦因曾兩次發掘廢址53處,掘獲佉盧文木簡721件,漢文木簡、木牘數件以及武器、樂器、毛織物、絲織品、傢具、建築物件、工藝品和稷、粟等糧食作物。繼斯坦因之後,美國人亨延頓、日本人橘瑞超等先後涉足此地,此後,斯坦因於1913年和1931年又來過兩次。新疆博物館1959年發掘的東漢夫婦合葬墓出土有2具干屍和一批珍貴文物,其中藍底卉染棉布殘片和棉布褲,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所見的最早棉織物。
尼雅遺址以佛塔為中心,南北延伸25公里,東西5-7公里,附近有眾多房屋遺址、場院、墓地、佛塔、佛寺、田地、果園、畜圈、渠系、池塘、陶窯和冶煉遺址等各類遺址70處。經學者考證,尼雅遺址即《漢書.西域傳》中記載的精絕國故地。斯坦因對尼雅遺址有詳細介紹。
22、比勒爾孔汗遺址。在今民豐縣牙通古孜河尾閭的沙漠中,為古代民豐地居民的居住地,現已被沙漠埋葬。
23、安迪爾古城遺址。傳為唐代西域毗沙都督府所屬的蘭城鎮遺址,位於民豐縣安迪爾農場東南約25公里的沙漠腹地,在安迪爾河下游東南,由佛塔和寺院組成,始建於漢代,於公元11世紀逐漸被廢棄。出土有吐蕃文、婆羅迷文、佉盧文和漢文文書及其他文物。遺址現存環形城址(居址)、佛寺、佛塔、墓地等。唐代中後期隨著安迪爾河流量減小逐漸廢棄。唐玄奘抵達這里時,曾記載這里為「睹貨邏故國」,並稱其為「國久空曠,城皆荒蕪」。斯坦因對安迪爾遺址有詳細介紹。
五、若羌地區
24、瓦石峽古遺址。位於若羌縣西80餘公里的瓦石峽鄉博孜也爾村西南沙丘中,曾被稱作「弩支城」、「凹石峽」,是古樓蘭國的經濟重鎮,殘留冶煉金屬和燒制器皿的土窯,遍地陶片、磚塊和玻璃碎渣,出土有隋、唐、宋時期錢幣、絲織品及元代漢文文書、玻璃器皿等。
瓦石峽古城建城可追溯到公元前77年。漢昭帝時因樓蘭「最在東垂,近漢,當白龍堆,乏水草……又數為吏卒所寇懲艾不便與漢通」,多為「匈奴反間」(《後漢書.西域傳》),於是,漢昭帝令樓蘭王都遷至鄯善(今新疆若羌縣附近),改國名為「鄯善」,並屯田移民,目的是不受匈奴控制,以開辟西進之路。鄯善國形成後的公元5世紀,北魏派將鎮守,唐初,中亞康國首領康艷典在鄯善郡屬地築新城,即「弩支城」,隸屬當時的沙州都督府(府治在今敦煌),粟特人多來此地居住,8世紀,這里和米蘭一同成為吐蕃控制地,元後,這里又成絲路南道人類活動的中心。
斯坦因對瓦石峽遺址有詳細介紹。
25、米蘭古城遺址。
米蘭古城處於羅布泊東南的極小綠洲邊緣,為漢唐屯墾基地,主要由古戍堡、東大寺、西大寺三部分組成。
古戍堡是吐蕃時代的一座軍事堡壘,南北寬56米,東西長70米,呈不規則方形。城垣最高殘存7米多,用黃土、柳枝、麥秸相間夯築而成,牆外積滿流沙。戍堡東北角有一400平方米的大建築物,戍堡南牆有一個高12米的土台,長寬各為20米和12米,土台頂部立木桿,好象是烽燧。戍堡四角有角樓,高度在6-9米間。堡內建築物集中在北部,多已坍塌。古堡東西側排列著眾多的佛塔和規模宏大的寺院遺址。當年法顯、宋雲、惠生、玄奘等著名的高僧在西去天竺或東歸故國的途中都曾在這里拜佛講法。
東大寺高約6米,分上下兩層,四周有高院牆;西大寺則與東大寺相對,外繞基座置走廊。
米蘭古城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建築式樣和藝術風格,是新疆早期佛教的典型。古城出土了大量吐蕃文木簡及兵器、漆皮甲片、糧食及毛、絲織物。古城范圍東西綿延約7公里,南北寬5公里,其間有多處佛寺、佛塔分布,還發現了漢代的水利工程和屯田遺址,這里灌溉渠系縱橫,布局合理,體系完整,屯田規模廣達3000公頃。在吐蕃古戍堡的東南2公里處還發現了漢代居住遺址,遺址中拋散著青、白玉料,陶片遍地。
米蘭古城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建築式樣和藝術風格,是新疆早期佛教的典型。古城出土有大量吐蕃文木簡及兵器、漆皮甲片、糧食及毛、絲織物。在吐蕃古戍堡的東南2公里處還發現了漢代居住遺址,遺址中拋散著青、白玉料,陶片遍地。斯坦因對米蘭遺址有詳細介紹。
26、樓蘭古城遺址。位於若羌縣境內羅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處。
歷史上,樓蘭是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樓蘭城是樓蘭王國前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至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樓蘭城依山傍水,作為亞洲腹部的交通樞紐,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過重要作用。早在公元前77年,樓蘭地區已是西域農業發達的綠洲。到了唐代,樓蘭幾成邊遠代名詞。
遺址發掘有晉代手抄《戰國策》,我國考古工作者發掘出一具3000年前的女性木乃伊,衣飾完整,面目清秀,後被稱為「樓蘭美女」。其它文物有漢錦(其上有漢文)、漢五銖錢、貴霜王朝錢幣、唐代錢幣、漢文、佉盧文殘簡等。 斯坦因對樓蘭遺址有詳細介紹。
27、居盧倉遺址。為漢唐後形成的絲綢之路樓蘭道上的給養站。
六、
28、阿拉塔木遺址(即今哈密市廟兒溝白楊溝佛寺遺址)。位於哈密市柳樹泉農場白楊溝村東1公里的白楊河上游,當地維吾爾人稱為「台藏」。為唐代佛教遺址,伊斯蘭教傳入哈密後, 該院逐漸廢棄。
29、拉普喬克遺址。位於今哈密市三堡鄉四堡村白楊溝河中游,有南北兩城,四角有殘存瞭望台,城內有土墩和房屋殘牆。古城的建立最早可追溯到東漢,據《後漢書》記載,公元72年,東漢明帝拜竇固為奉東都尉,屯兵涼州,竇固分兵四路北征匈奴戰於天山,呼衍王敗逃,東漢政府在四堡設「宜禾都尉」城。城內有佛寺遺跡。
斯坦因對上述兩遺址有詳細介紹。
七、吐魯番
30、大阿薩古城遺址。在今吐魯番市恰特卡勒鄉南的沙漠中,當地人稱「阿薩協海爾」。根據黃文弼1928年考察,大阿薩古城為唐時駐守官署所在地,北部有晉-唐時期的墓葬群。
古城地當絲綢之路大海道要控,大海道早在兩漢及魏晉南北朝時就已存在,為中原掌控高昌、柳中的一個重要戍堡。大阿薩古城有佛殿遺址,出土有佛教蛋彩壁畫、泥塑坐像殘片、絲織殘片、回鶻文書等。
斯坦因對大阿薩古城有詳細介紹。
31、小阿薩古城遺址。在大阿薩古城附近,當地人又稱克其克阿薩。與大阿薩古稱為同一時代。出土有木雕坐佛等。
32、交河古城。位於吐魯番市以西10公里的雅兒乃孜溝懸崖平台上,地勢險要,四面環水,狀如柳葉、為一河心洲。曾是車師前部王國的國都,系車師人所建,建築年代早於秦漢,距今約2000-2300年。
交河古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好的生土建築城市。古城中有佛教寺院等。
斯坦因對交河古城有詳細介紹。
八、和碩焉耆地區
33、曲惠古城遺址。位於今和碩縣曲惠鄉西北,相傳是漢代危須國故地。遺址僅存夯土築城基,城內建築基址尚存,有一土墩,紅土築,頂部砌土坯,地面散布紅泥陶片,出土開元通寶等古幣。
34、硝爾墩舊城,位於今焉耆縣西北。遺址分內外兩城,外城城牆斷續,城中有夯土所築的高大建築,已殘破,地面上有粗厚紅陶片。估計該遺址為古代耆耆、危須兩國時期的糧倉遺址。中國學者黃文弼認為是危須國的危須城。
35、博格達沙爾遺址。今稱四十里城子古城,位於今焉耆縣城西12公里,是漢代焉耆國都員渠城,也是唐代焉耆都督府治所。古城現存城垣、小城、護城河等,周圍許多防衛建築是用巨型土坯壘砌的堡壘狀建築,內有高台、住房、外有圍牆。博達沁古城經漢、南北朝、隋唐而後衰落。遺址出土的陶器屬北朝和隋唐遺物,銅鏡、包金鐵劍、金帶扣和裝飾品等屬漢代物品,另有唐代錢幣和飾品出土。
36、碩爾楚克遺址。即今錫克沁古城遺址,在焉耆縣七個星鎮境內。為唐代寺院遺址,是當時西域較大的伽藍之一,包括南大寺、北大寺以及離寺院不遠的千佛洞石窟群三部分。南大寺曾發現具有不少犍陀羅風格的泥塑彩繪佛頭,為公元6-7世紀的作品,而北大寺的彩繪佛頭有東方風格,約為公元8-9世紀的塑像,另發現有木製殘片、彩繪木板、浮雕組像菩薩像方磚、泥浮雕、建築構件殘片、彩繪壁畫、漢文、回鶻文等文書殘片等。
斯坦因對此有詳細介紹。
37、霍拉遺址。位於焉耆縣七個星鎮霍拉村南偏東一處山頂、山樑和坡地上,為唐宋遺址,分為南北兩區。南區遺址較多,坡地處有佛塔、大僧寮、禪房、龕式建築等,北區距南區約300多米,山腰處有一座佛塔和一些建築遺跡。1928年,黃文弼發掘有瓷磚、木雕佛像、瓷磚花紋等。
斯坦因對此有詳細介紹。
圖:錫克沁古城出土的文物 圖為轉載 九、庫爾勒輪台地區
38、烏孜干布拉遺址。即玉孜干古城遺址,位於今庫爾勒市西南約10公里的英下鄉玉孜干村附近,現僅存城垣幾段,夯土而築。可能是漢代捷枝城址。無資料可考。
39、央塔克沙爾遺址。位於烏孜干布拉遺址附近,形制也相似,僅有城牆殘留,其他無從考證。
40、沙喀蘭達遺址。位於庫爾勒市西南,僅有城牆殘留,其他無從考證。
41、烏壘古城遺址。即野雲溝遺址,在今輪台縣野雲溝鄉和策大雅鄉之間,為漢代西域都護府烏壘城所在地,是當時西域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遺址已不存在。在野雲溝鄉附近還有兩處古城遺址,一為一座方形小城池,被水流沖刷過,城垣僅存1米,夯土築,周長約百米,城內散布著青灰色陶片,城東似有一城樓,南有城門。另一為當地人稱的「白土墩」,有城垣、田埂殘跡和一個高約3米的土墩烽隧。黃文弼在此發掘出一些存貯的陶罐,估計是西域都護府設立時期士卒在這里屯守的用物。
九、於田策勒地區
42、喀拉墩古城遺址。位於於田縣城北240公里處的克里雅河下游沙漠腹心,距和田市440公里。古城堡城長方形,邊長60米,現存土城牆高8米。出土有陶片、氈殘片、漢代古錢幣等文物。遺址為漢代-南北朝時期,是當時於闐國境內「小城數十」中的城堡之一。
斯坦因對此有詳細介紹。
43、法哈特伯克亞依拉克遺址。在今策勒縣達瑪溝鄉境內,斯坦因發掘過8處遺址,出土有梵文、婆羅米文經書,寶石封泥泥塑佛像殘片、蛋彩壁畫、希臘風格的凹雕等,疑為公元6世紀宋雲西行所提的「末城」遺址。
44、喀拉央塔克遺址。位於今策勒縣達瑪溝河東岸一片開闊的灌木叢低沙丘地帶。為佛寺遺址,斯坦因考察時已被破壞,但他採集有壁畫及木雕佛像碎片、乾元年間的錢幣等物。
45、瑪依拉遺址。在今策勒縣西的沙漠中,發現有泥塑碎片,斯坦因判斷此遺址為一座寺院,建於唐代,毀壞年代已久。
十、和田地區
46、瓦依斯喀拉木遺址。位於洛浦縣杭桂鄉北的沙漠中,為一古代佛教寺院,但僅剩殘存的台座,保留有白陶浮雕。
47、杭桂塔提遺址。位於洛浦縣杭桂鄉北的沙漠中,為一古代佛教寺院,無殘存。
48、喀拉薩依寺院遺址。位於和田市以北的沙漠中,無建築遺存,但有小塊佛像碎片。現已不存在。
49、瑪亞克里克遺址。位於玉龍喀什河北左岸的灌木叢中,有蛋彩壁畫、灰泥彩繪佛像、錢幣、古代和田養蠶像等,斯坦因疑為唐代以前就已廢棄。
50、奇里古勒烏格勒遺址。在玉龍喀什河北尾閭處沙漠中,當地人稱「契丹烏里克」,即漢人城,地面有大量粗糙的陶片,其他無任何遺留。
51、麻扎塔格古堡遺址。位於墨玉縣境內和田河下游西岸,為古代古堡遺址,分為三重,判定建於不同時期,上部已全塌陷,只殘留牆體。出土有古代文書、錢幣等物。
麻扎塔格古堡當古代龜茲至於闐必經之地,始建於東漢時期,延至唐、宋,為漢唐時期塔里木盆地南北、東西的交通樞紐,為古代和田重要古城之一,廢棄於十一、十二世紀的宗教戰爭。
斯坦因對此有詳細介紹。
52、烏什堡壘。位於今烏什縣通往山口地段,為一巨大天然堡壘。
53、瓊梯木遺址。位於柯坪縣城南沙漠中,泥土夯制建築,有陶片、錢幣等物,廢棄於唐代末期。
54、托庫孜薩來遺址。位於今圖木舒克市附近的托庫孜薩來山南麓。遺址城牆為三重,夯土築成,有寺廟遺址,為漢至北魏的尉頭國、唐據史德城,也稱郁頭州城。曾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55、阿薩遺址。在今策勒縣努爾鄉喀拉塔什河源頭,發現有毛織物,為一古代人類居住地。
斯坦因第二次對西域(新疆)地區進行了考古調查和發掘持續近3年,路線是:經今阿富汗瓦罕走廊進入中國,途經塔什庫爾干、喀什、阿圖什、莎車、葉城、皮山、和田、策勒、於田、民豐、且末、若羌(、敦煌、安西、)哈密、吐魯番、和碩、焉耆、庫爾勒、輪台、於田、策勒、和田、墨玉、烏什、柯坪、巴楚、和田、昆侖山北等地。其完成考察後的成果被撰寫成100餘萬字的文字,轟動歐美學界,學術價值極高,可讀性強,為至今研究西域(新疆)歷史遺跡的第一手基礎資料或惟一資料。
歷史上的新疆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匯聚的東西方交流中樞地,歷史文化和宗教民俗極為豐厚,帶有對新疆燦爛文明興趣的人,對斯坦因考察的眾多佛教遺址的研究會有更多收獲。
❺ 圯上敬履 圯什麼意思 履 什麼意思 下邳的 邳 衣褐的 褐 孺子的儒 愕然的額 毆打的毆 有頃的頃
商務印書館第5版《現代漢語詞典》釋義
【圯】yí,橋的意思。
【履】1、鞋。2、踩;走。3、腳步。4、履行。
在「圯上敬履」中,「履」是指鞋。
「圯上敬履」選自《史記》。《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圯上敬履」的典故——
《圯上敬履》原名《圯橋三進履》,講的是漢初三傑的張良年輕時,在橋上遇到一個老人,老人三次約張良夜間都橋上見面,並把破破爛爛的鞋故意掉到橋下,讓張良撿來給他穿上。原來這個老人叫黃石公,張良通過他的考驗後,他授予張良兵法,使得張良在輔佐漢高祖劉邦時運籌帷幄,立下汗馬功勞。故事的寓意在於年輕人要心懷善良,尊師重道,不怕磨難,積極進取,終成大器。
【邳】 讀Pī 1、邳州,地名,在江蘇。2、姓。
下邳,是古國名。
網路上介紹:邳州位於江蘇省北部,城市別稱良城,邳州古稱邳國、下邳,民國元年始稱邳縣,1992年10月撤縣設邳州市。邳州人傑地靈、物阜民豐。區位優勢明顯,隴海鐵路、霍連高速公路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地處蘇、魯、豫、皖接壤地區,位於江蘇省確定的徐連都市圈中部;觀音、臨沂、連雲港三大機場近在咫尺,市區坐落在東隴海鐵路與京杭運河的交匯處,是蘇北、魯南水陸交通樞紐。她是最具活力、最具魅力的現代化新興城市。東臨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連雲港,西依歷史文化名城徐州,位於江蘇省確定的徐連都市圈的中心,地理位置極為優越。全市幅員面積2088平方公里,轄24個鎮,人口169萬,是江蘇省人口第二大縣(市)。邳州歷史悠久,境內大墩子文化遺址、劉林文化遺址距今6000年,是江蘇文明最早的起源,寨山摩崖石刻、梁王城遺址、九女墩遺址、岠山貝丘遺址、關帝廟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8處。歷史上,邳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楚漢相爭、三國角逐、宋金交兵、台兒庄戰役、淮海戰役都在邳州發生過。邳州是共產主義戰士王傑烈士犧牲地;邳州是新中國年齡最小的烈士宋振中,也就紅岩小說中的小蘿卜頭的故鄉。
【衣褐】外面穿著粗布衣。比喻人外表樸素而內藏真才。
出 處:《史記•滑稽列傳》「東郭先生久待詔公車,貧困飢寒,衣敝,履不完。……
衣:穿的意思。
褐:粗布或粗布衣服。
【孺子】小孩子。用法舉例:黃口孺子。
【孺】小孩子。用法舉例:婦孺;孺子。
【愕然】形容吃驚。用法舉例:意外的消息傳來,大家都為之愕然。
【愕】驚訝;發愣。用法舉例:愕然;驚愕。
【毆打】打(人)。用法舉例:互相毆打;遭到歹徒毆打。
【毆】打(人)。用法舉例:斗毆;毆傷。
【有頃】一會兒;片刻。
【頃】1、量詞,地積單位,100畝等於1頃;1市頃合66667平方米。
2、形容詞,頃刻。用法舉例:少頃;有頃;俄頃。
3、副詞,不久以前;剛才。用法舉例:頃聞;頃接來信。
4、左右(指時間)。用法舉例:光緒二十年頃。
「有頃」中的「頃」,是頃刻,片刻的意思。
❻ 秦朝崇尚黑色/西漢尚黃色/東漢尚紅色,請說明三種顏色各自的文化內涵
漢民族的祖先, 居住、採集、耕種的土地是黃的, 洪水期飲的河水是
黃的, 到了晚期智人階段, 自己的皮膚也是黃的。應該說, 我們的祖先,
在和森林對比中, 在和禾苗對比中, 在和藍天白雲對比中, 很早就認識
了黃色。
早在五六千年以前, 母系氏族的晚期, 黃河流域活動著一位大政治
家、大發明家, 他曾經征服了黃河流域諸多氏族, 組成氏族聯盟, 作了氏
族聯盟的領袖。人們尊重他, 紀念他, 稱他為「 黃帝」 。「 帝」是「 王天下之
號」 見《說文》, 「 黃帝」就是黃土地上的王天下者。人們把「 黃」送給了
五帝之首的氏族聯盟領袖, 自此, 「 黃」 便成為華夏氏族的民族色, 國
色。
「 黃」代表吉樣、尊貴
《周易》的作者大約已從傳說中接受了黃帝以來尚黃的觀念。《周
易》經文中, 凡出現「 黃」的事物為喻, 其占斷便絕對是大吉大利, 黃色成
為吉祥、尊貴的代表。如《離》六二「 黃離, 元吉。」高亨注傳義說「 離,
附麗也。黃離, 黃色附麗於物也。色不能獨存, 必附麗於物。如黃金是
黃色附麗於金, 黃裳是黃色附麗於裳等是。《易傳》認為黃是美麗之色,可比人之美德。黃離比人有美德附麗於其身, 故大吉。」
此後, 「 黃」幾乎成為吉祥之兆的代名詞。凡與祥瑞之兆有關者, 常
冠以「 黃」字, 如「 黃星」 出現為祥瑞, 晉代王嘉《拾遺記· 軒轅黃帝》說黃
帝「 以戊巳之日生, 故以土德稱王也。時有黃星之祥」 。這也是以為尚黃
自黃帝始的傳說。以「 黃氣」 、「 黃雲」 、「 黃瑞」 、「 黃旗」 、「 黃旗紫蓋」 、「 黃
龍」為天子之氣。《宋書· 符瑞志上》說「 帝堯之母曰慶都, 生於斗維之
野, 常有黃雲覆護其上。」謝眺《始出尚書省》詩「 青精翼紫馱, 黃旗映
朱邸。」李周翰注「 青精, 星也。黃旗, 瑞雲也。皆王者將興之符應也。
紫馱, 天子車也。朱邸, 明帝所居。謂青精輔車, 黃旗映於帝宅, 此謂明
帝將即位之時瑞也。」 載漢代術士嘗言「 黃旗紫
蓋, 見於鬥牛之間, 江東有天子氣。」
東漢尚紅不如現在尚紅得厲害,話說當年張角起義都是用的黃色,起義軍也稱黃巾軍,而不是紅軍。西漢也尚黑色。
在我國傳統「 五行」觀念中· 居於最高地位的即是黑色。黑色納「 五色」於一體, 是「 五色」的還原與復歸, 可以此界定黑
色在「 五色」觀念中的永恆本質。長期積淀於人們色彩視覺情感
中的理念模式通過抽象的經驗形式和摹仿性「 心理視象」 的移入而
導致民族色彩審美圖像一「 尚黑」色彩通感的發生。原始思維結構中的宇宙觀念是渾沌而玄虛的, 人類置身於幽
玄的黑色時空而生發對宇宙和天地萬物的猜度與診釋。老子哲學
體系中以黑色作為帶有生殖崇拜意蘊的象徵性色彩, 推衍其與宇
宙萬物和人類肇始的密切聯系, 貫穿著「 尚黑」思想的主線, 這條主
線曾經伴隨著史前審美風尚演進的漫長歷程, 表現出相對穩定的
色彩心理取向。
二、「 尚黑」觀念之孕育
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的眾多發現表明, 以黑色石料打制的石器
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顯然為我們認識史前人類黑色視覺心理的官
能感應提供了材料學依據。廣西柳州白蓮洞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
的石器, 多為堅硬的黑色隧石打制而成, 年發掘所得件石
製品中, 黑色隧石製品就有件。③值得注意的是, 在該遺址附近
的都樂河和古柳江河道中卻極少有此類黑色隧石, 目前尚難確切
知道它的來源。由此看來, 至少可以相信原始人類對黑色隧石的擇
取絕非信手攫來。廣東南海縣西樵山遺址出土的數千件細石器也
大多為黑色隧石④ , 從工具發生學角度來看, 原始人類對工具製作
材料的選擇更關注於厚重、堅硬的質感, 而黑色隧石除自身所具有
的堅硬質地外, 相對於其他石料還擁有更強烈的色彩視覺感受, 從
而引發出黑色視覺心理的官能感應, 即黑色視覺形態的原初形式。
從目前所能看到的早期舊石器標本中不難發現, 對製作材料
的選擇似乎流露出漫不經心的色彩經營尚且沒有充分理由言其
審美意識的滲入。然而, 卻無法排除原始人對工具製作的經驗攫取
和功能思考, 這一階段的實踐活動包含著較多的偶發形態。對於器
物形狀、色彩的理性觀照溶人了原始的色彩情感體驗, 產生色彩理
念驅動狀態下的視覺驚奇和感官愉悅, 且正是由於對工具製作技
術和能力的駕馭而獲得的自我實現的滿足與快感, 才引發某些工
具純實用功能的擯棄, 進而演變為具有宗教統懾力量和審美意蘊的「 象徵物」 。
吳興錢山漾四層文化出土的石斧新石器時代, 兩面以黑彩
飾繪回紋、雲紋、折線紋等紋飾, ⑤流露出明確的宗教動機, 似乎在
傳達著邀遠的「 尚黑」訊息石峽文化、裕澤文化、薛家崗文化皆發
現有彩繪石斧。黑色飾紋雖然包含有審美遐想的成分, 但更多是
作為原始宗教傳媒的色彩語言符號, 並由此得以實現其文化潛移
和功能逾越。倘若史前「 尚黑」觀念的萌發有可能籍以此類黑色符
號刺激為取象契機, 那麼, 至少多半歸附於原始宗教復合性心理結
構的涵化促動作用。
黑彩飾繪的石斧應為原始部族宗教活動的一種儀仗或權杖。
河南臨汝仰韶文化遺址所出彩陶缸《鶴魚石斧圖》, 即有以濃重黑
彩描繪的帶有「 丫」符號的石斧, 它是具有崇高寓意的儀仗或杖
標, 有可能成為夏代所崇尚的黑色斧飯類儀仗的藍本⑦ 。
新石器時代的藝術已基本上具備了自律性的審美觀念, 而不
再由嚴格意義上的功利性動機來統懾, 由對黑色視覺感受實用目
的的追求轉人黑色審美抽象意義上的概說, 出現了較多的黑色飾
品。如山西朔縣峙峪遺址出有黑色石墨磨製的帶鑽孔的小裝飾品
北京門頭溝東胡林遺址出有黑色煤精石磨製的飾品⑧沈陽新樂
遺址出有煤制的黑色圓泡形飾、耳擋、圓珠等飾品⑨河南浙川下
王崗遺址出有大量以黑、紅色彩繪的陶、石、玉質環飾, 獨具匠
意。⑩此外, 我國北方地區細石器文化的黑色石製品也達到了高度
工藝化程度, 蘊含有玄秘的色彩視覺感受, 包孕著「 尚黑」審美情緒
的胚芽。
由色彩陌生感無關注一色彩認知感有關注一色彩情感模
式色彩崇尚秩序的逐漸凸顯, 構成色彩認知、發生、演進的原始
系統結構圖式, 史前「 尚黑」觀念正是在這種原始結構圖式的轉合
下悄然孕育萌發。從史前工具、飾品、陶器製作中尚能隱約窺見「 尚黑」觀念孕
育、萌發的軌跡, 那麼, 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文化階段則可以界
定為「 尚黑』,觀念的勃興期。
典型龍山文化黑陶「 尚黑」之風是否可以視為夏代「 尚黑」觀念
的源頭, 尚且毋敢定論, 然而, 從文化傳承的脈絡來看, 夏文化確是
承襲龍山文化而來。
探索夏文化遺存中的「 尚黑」遺痕, 王城崗、王灣、陶寺和二里
頭文化無疑都是重要的研究對象。
王城崗一期文化登封王城崗、禹縣瓦店等皆為灰砂黑陶和
泥質黑陶二期文化開始出現精美的磨光黑陶。王城崗晚期與夏文
化十分接近, 以崇尚泥質黑陶為其文化的主體標志。二里頭一、二
期文化盛行夾砂黑陶和泥質黑陶, 出現較多的鼎、顫、三足盤、豆、
平底爵、盂、筒形瓤等器型, 被考古界確定為夏文化的下限。山西襄
汾陶寺遺址出有一批木器, 「 器物外表彩繪所用調合粘接劑⋯ ⋯與
漆器較為接近的漆類物』嗯與韓非子所說「 禹作祭器, 墨染其外, 朱
畫其內」的特徵極其一致。同期出土的彩繪陶器皆施以黑色陶衣,
如泥質褐陶壺、瓶、盆、盤等器表磨光施黑色陶衣, 再在其上分別以
紅、白二色彩繪變體動物紋、折帶紋、幾何紋、蟠龍紋等紋飾, 類似
舜制木質食器「 流漆墨其上」 、「 猶漆墨之」的記述。
再如, 安慶張四墩遺址出土夏文化陶系崇尚黑陶, 器型有黑陶
鼎、豆、盤、篡、杯、罐、瓤、壺、盆等等, 極為豐富。其中, 夏文化早期
黑陶瓤由淮北花家寺大汝口黑陶杯演進而來, 並且逐漸變化為細
腰高頸喇叭口的瓤, 為商代銅瓤的鼻祖, 從中不難看出由大墳口文
化到龍山文化及至夏文化陶器「 尚黑」之風的源流關系。
值得關注的是, 從眾多史前文化遺存的發掘情況來看泥質黑
陶由夏代極其盛行至殷商逐漸減少直至消失, 實際上從一個側面
反映了「 尚黑」之風由夏代的勃興鼎盛至商代趨弱的演化軌跡。
夏代考古發掘中使我們得以看到的實物僅僅是一些不易腐爛
的陶器或木器而已, 無疑只能窺其「 尚黑」觀念之一斑。然而, 見
諸於古籍文獻記載的夏代「 尚黑」史料卻是十分豐富的。
《史記· 夏本紀》「 帝錫禹玄圭, 以告功於天下之。」玄圭, 即黑
色的玉圭。帝舜為表彰禹及其輔佐大費治理水土功績, 分別賜其黑
色的玉圭和黑色的族旗飄帶, 將黑色的特定意義與水之玄色紐系
在一起。由此推衍, 「 五行」北方所配黑色及其黑色之君額項、水官
之臣玄冥絕非空谷來風。
其實, 早在禹之前業已凸顯出「 尚黑」的端倪。《集解》引應勁
日「 黃帝受命, 有雲瑞, 故以雲紀事也。⋯ ⋯冬官為黑雲。」與「 五
行」北方黑色之君相符。黃帝、帝堯等衣著服飾皆尚黑。舜時, 黑色
增帛被規定為高辛氏後裔朝見之禮品。使用黑增的高辛氏為夏後
氏之先祖, 故其後裔仍沿襲崇尚黑色, 筆者以為, 夏後氏「 尚黑」之
風即緣於此。
夏後氏時, 「 尚黑」之風極盛, 滲透於人們行為活動的諸多方
面如服飾、車乘、祭祀、儀禮、居室等等, 無不為「 尚黑」審美風尚所
統懾, 《禮記》等對此多有記載。如
「 夏後氏尚黑, 大事斂用昏, 戎事乘驪, 牲用玄。」 《禮記· 檀弓
上》
夏代不僅對車乘和祭祀用牲以及器物、服飾等作出嚴格規定,
還以黑色作為「 貢維土五色」之主色, 供天子築壇祭天立社和諸侯封地的證物, 作文綉服色, 明確服裝之等第。同時, 夏代「 尚黑」之風
直接影響著人們對美與丑的審美評價。「 昔有仍女生女, 叛而甚
美, 光可以鑒, 名日玄妻。』, ⑧皮膚顆黑光可照人, 而仍以為美麗之
至, 可見對黑色崇尚之極。黑色雖然成為夏代崇尚色彩之主流而為
至上之美, 但在局部意義上也包涵有丑的審美評價, 認為「 己惡而
掠美為昏, 貪以敗官為墨, 殺人不忌為賊。』, ⑩「 墨」為「 流餚五刑」之
一, 即黯面, 「 先刻其面, 以墨窒之。」通過以黑色刺刻面部而作為一
種罪惡和醜陋的象徵。
夏代「 尚黑」之風至秦仍有所遵循, 如同「 殷人尚白」 的色彩崇
尚模式一樣主導著這一時期的審美風尚。雖然, 自夏以後的「 尚
黑」之風漸趨衰褪, 而作為一個時代最具堅實根抵的審美風尚的影
像投射總難以被抹去其殘垣斷跡, 這是由「 尚黑」觀念的流變性所
決定的, 也是文化運演的相對不可徙移性所導致的文化形態和審
美風尚傳承的恆常現象。
中國史前「 尚黑」觀念孕育、萌發、勃興的軌跡並非清晰可鑒
然而, 透過眾多史前文化遺存殘留的「 尚黑」遺痕, 仍可得以窺視這
個東方古老民族時斷時續的色彩崇尚歷程。
殷人雖然崇尚白色, 卻仍以玄鳥為其部族圖騰。玄鳥, 燕子, 因
燕子的羽毛是黑色的, 故稱玄鳥。《詩經· 商頌· 玄鳥》「 天命玄
鳥, 降而生商。」包孕有黑色之圖騰色彩。周雖尚赤, 但周天子在冬
季則要「 居玄堂」 「 乘玄路, 駕鐵驪載玄旗, 衣黑衣, 服玄玉』, ⑩ , 似
乎毫無尚赤之意, 相反卻構築了一個黑色氛圍的生存空間。秦漢時
期, 「 秦得水德而尚黑」 鄒衍語黑色施用於器物、服飾等, 漢初隨
秦制, 「 尚黑」之風依然盛行, 曾規定按五時分別朝服色彩, 「 至朝皆
著皂衣」成為約定俗成的宮廷官顯著裝儀禮。
黑色對於冕服制度的影響初始於商代, 《書經· 櫻篇》「 綉以五彩, 彰施於五色, 作服汝明。」其中的翻為斧形, 刃白身黑, 取意決
斷宗彝則為純黑。「 作績黑也」 , 黑色遂成為十二章紋之主色。此
外, 三代盛行「 玄冠」之式,《儀禮· 士冠禮》「 主人玄冠」 。年
殷墟西北崗商墓所出浮雕人形玉飾, ⑩頭戴高冠, 冠上透空, 周邊
有扉棱, 上附裝飾品, 研究者認為即是「 玄冠」之原型。殷商文化遺
存中殘留的黑色崇尚痕跡, 足以反映夏代「 尚黑」之風對殷商文化
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如台西和北京平谷劉家河遺址商代貴族墓出
有黑、紅色相間的衣裊滕縣前掌大晚商大型墓出土織物皆為黑、
紅、白三色彩繪圖案殷墟貴族墓出土織物上的獸面紋圖案間敷黃
黑色, 或以黑線單色飾繪, 末流貴族或上層平民墓出土織物為紅底
黑線繪飾蟬紋, 黑色麻織物最多的則見於中下層平民墓。
商周時期, 黑色仍是棺撐和車乘飾繪的常用色彩, 《周禮· 春
官· 巾車》「 服車五乘孤乘夏篆, 卿乘夏漫, 大夫乘墨車, 士乘棧
車, 庶人乘役車。」殷墟郭家莊發掘出土的一輛乘車, 箱輿的欄桿、
木板皆畫有黑、紅相間的彩繪紋飾函潮北黃破盤龍城商代方國墓
葬出土棺撐的雕花陽面皆以黑色塗飾⑩河北莫城台西商墓棺掉
亦為朱漆黑彩。⑩
秦漢冕服皆深衣制。秦尚皂服黑色東漢受「 四時迎氣」神仙
思想之影響, 規定了四季服色, 「 年始冬十月, 色外黑內赤與德相
應。」黑則被列為冬服之色。在立春至冬至日, 皇帝率百官換上黑色
「 季服」分別到東、西、南、北郊進行祭祀活動, 其冕冠上為玄色, 下
為續色, 皆尚黑。孝文帝時, 初始承襲秦「 尚黑」之風, 茲後遵循五行
生克理論漢應為土德易服色, 色尚黃。
在葬俗方面, 戰國至秦漢時期, 隨著當時厚葬風氣的盛行導致
作為明器的彩繪陶興起, 彩繪陶雖毫無實用之功能, 但燒成後皆施
黑色陶衣, 裝飾華麗, 繪制精美, 紋樣絢麗流暢, 極富浪漫主義色
彩, 依稀保留有「 尚黑」思想的烙印。
黑色自夏代倍受崇尚以來, 至商周乃至秦漢皆流露出濃郁的「 尚黑」遺風, 甚至於隋唐以來的審美精神都包孕著「 尚
黑」之風的文化積淀, 投射出華夏民族審美風尚的獨特品格。
劉邦被漢朝官方稱為赤帝,赤,也就是紅色。
❼ 張家港市的歷史
張家港市的歷史:
8000年前,張家港南部地區就有人類活動,擁有11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它們是:東山村遺址、徐家灣遺址、許庄遺址、蔡墩遺址、韓墩遺址、河陽山遺址、鳳凰山遺址、西新村遺址、西張遺址、西暘遺址、老煙墩遺址。
時間分布在距今2500年至8000年之間,其中南沙東山村遺址的出土文物是長江下游最早的古文化遺址。商末,屬勾吳之地。春秋時期,屬吳國延陵。秦代,屬會稽郡。漢高祖五年,建毗陵縣暨陽鄉,為境內有據可查的最早的鄉級行政建置。
晉代置暨陽縣,為境內第一個縣級行政建置。南朝梁代,在暨陽之墟建梁豐縣。唐代以後,分屬常熟、江陰兩縣。唐宋年間,香山和鎮山之間有一澗谷流漕,終年澗水不絕,溪流潺潺。如遇大雨,山洪直沖流漕所在東江灣沙,形成水渠。
明萬曆元年,有張南山者,自靖江生祠堂卜居香山北麓,此為張氏香山支始遷祖。南山公在此化錢買券,開發圩塘,流渠旁邊遂形成村落張家埭。萬曆二十四年由於開發的圩田常受山洪的澇漬,於張氏合族集議,子孫齊心協力。
將流漕拓寬成河新河面寬3丈,底寬1丈,長300餘米,由此免除了澇漬之苦,但未有河名。萬曆四十一年張氏為經營糧米自備木船3條,往返於揚州、高郵之間,數載後獲利甚豐。為讓木船能停泊到自家門口,再出資募工拓寬此河,並在屋旁河之盡頭拓成倒潭1隻,以便木船調頭。
此時河面寬7丈,底寬3丈,重載木船可進出自如,已蔚為大河,但仍無河名。清康熙二年江陰縣衙擬在澄江門和巫山之間修建馬路,勘察丈量到此河時,發現此河無名,於是請大橋鎮鎮董吳翼之提議起名。
吳翼之知道此河乃是張氏祖上所開,後來又是張氏裔孫拓寬,遂提名稱張家港,並報江陰縣衙認定備案。康熙三年冬,江陰縣衙正式批文命名此河為張家港。清代至民國,常通港以北屬南通縣。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曾一度在北部沿江地區建立沙洲縣。
南部及常熟、江陰兩縣的邊界地區設立虞西縣。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東部屬常熟縣,西部屬江陰縣。
1962年,常熟劃出14個公社和常陰沙農場,江陰劃出9個公社,建立沙洲縣,隸屬於蘇州地區,1986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沙洲縣,以天然良港張家港港命名設立張家港市,隸屬於蘇州市。
(7)黃老墩遺址擴展閱讀:
張家港市境內水資源豐富。地表水中河港蓄水量豐水年為2.36億立方米,中等乾旱年為9700萬立方米。
2016年全市沿江各閘共引水11.58億立方米,排水38.59億立方米。其中,汛期沿江各節制閘共引水5.89億立方米,排水24.33億立方米。
全年實際用水量地表水9.18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106.8萬立方米。全境河港縱橫,土地肥沃,有大小河道9002條,總長4569.51千米。
據張家港市國土資源局統計發布,至2015年年末,全市實有耕地30186.84公頃、園地3470.49公頃、林地203.87公頃。
城鎮村及工礦用地27935.87公頃、交通運輸用地6256.39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8402.72公頃、其他土地416.36公頃。
❽ 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圍
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脈的支脈,南北與山的距離大致相等,東苕溪和良渚港分別由城的南北兩側向東流過,鳳山和雉山兩個自然的小山,分別被利用到城牆的西南角和東北角,因此,專家推斷,古人在建城時顯然對地理位置經過精心勘察和規劃。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餘杭良渚,還有嘉興南、上海東、蘇州、常州、南京一帶;再往外,還有擴張區,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蘇北部,接近山東,曾經良渚人為了佔領這里,還打了一仗;再往外,還有影響區,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帶。當時「良渚」勢力占據了半個中國,如果沒有較高的經濟文化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考古專家認為良渚古城其實就是「良渚古國」。良渚古城的發現,有人認為中國的朝代的斷代應從此改寫——由現在認為的最早朝代為夏、商、周,改成良渚。 良渚遺址
良渚位於杭州城北18公里處餘杭區良渚鎮。發現於1936年,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居的地方。出土的石器有鐮、鏃、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製精緻,特別是石犁和耘田器的使用,說明當時已進入犁耕階段。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遺址區內有一座面積290萬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於良渚文化晚期。考古學家指出,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也是至今所發現的同時代中國最大的城址。當時「良渚」勢力占據了半個中國,新發現的這座古城,相當於良渚時的首都。
有專家認為中國朝代的斷代應從此改寫:由現在認為的最早朝代為夏、商、周,改成良渚。
這座古城東西長約1500~1700米,南北長約1800~1900米,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城牆部分地段殘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墊石塊,寬度達40~60米(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間建造的西安古城牆,底寬18米,頂寬15米),上面堆築純凈的黃土,夯實。
西城牆全長約1000米,寬約40~60米,南連鳳山,北接東苕溪;接下來,南城牆、北
城牆和東城牆依次被發現,同樣是底部鋪墊石頭、大量黃土夯築;城牆環繞著中間的莫角山遺址。與西城牆相比,其他三面城牆相對更考究:鋪墊的石頭尖銳很多,明顯是人工開鑿;城牆外側石頭相對大點,越往裡越小;堆築的黃土層中,有時會摻加一層黑色的黏土層,增加了城牆防水能力。考古人員推測,這些痕跡說明古人最先造的是西城牆,等到建其他三面城牆,經驗更豐富了。已經發現的良渚遺址,從其位置、布局和構造來看,專家認為當時有宮殿,生活著王和貴族,如今又找到了城牆,相當於良渚時的首都。
莫角山遺址
主詞條:莫角山遺址
莫角山遺址是良渚文化遺址中最大的遺址,位於今杭州市西北25公里,該遺址的中心土墩平面呈東西向的長方形,東西長約670米,南北寬約450米,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土層厚達10.2米。大土台上還有三個小的土墩,呈三足鼎立之勢:南為烏龜山,北為小莫角山,東為大莫角山,整個人工堆建的巨大土墩台基形同一座所謂的「土築金字塔」。而在這個大土台上,現已發現有大片的夯築基址和大型柱洞遺跡,是當年大型建築的遺跡。而緊鄰莫角山遺址西北的就是反山遺址墓葬群這一所謂的「良渚王陵」。
此外,在「莫角山遺址」之外的太湖周邊地區,還分布著「青浦福泉山遺址」(殘留之人工土墩東西長94米,南北寬84米,高7.5米)、「武進寺墩遺址」(殘留之人工土墩高約20米,直徑約100米,遺址總面積90萬平方米)等諸多建有所謂「土墩金字塔」的大型聚落遺址,而這些以「土墩金字塔」為其特色的中心聚落或日「沒有經典城牆的城市」則連同其附近的中小聚落一起構成了4 800一4 500年前整個東亞大陸上聚落密度和人口密度都最高的古文明區。在這個遺址群中,今人也同樣發現了類似「大汶口陶尊文字」的所謂「良渚文字」,以及各種體現了復雜邏輯思維能力的繁縟神秘之抽象圖案。對於這么一個遠在西元前3千紀前期就已經擁有了原始文字、原始城市和超高密度人口的古聚落群而言,其當初的「主人」究竟是誰,這究竟是一支脫離於中國歷史之外的「史前文明」,還是一支真正屬於中國歷史之有機組成部分的「中國文明」?顯然,鑒於前例已經證明,「地名干支密碼」對「前龍山時代」的「九黎」地區同樣適用,我們是不難就此直接找到答案的。事實上,無論是從今天仍被印在地圖上的震澤、漕湖等該地區附近的現代地名來看,還是從各種古地理文獻記載的具匾澤、躊陂、苞山、御兒、楱李城、句章等該地區附近的古地名來看,這個著名的良渚文化「古國」之主人無疑應該就是一個以中國「十二地支星神」之第一位「陬(子)」為其守護神的古老九黎語部族。
反山遺址
良渚文化時期的「王陵」——反山遺址。反山遺址位於良渚遺址的偏西部的中心地區,其東南就是著名的莫角山超巨型中心基址,其餘都是低窪的農田。反山的海拔高度約10米,東西長90米,南北寬30米,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高出地表約4米。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深挖洞」的高潮中,當地村民曾在反山南部挖了兩個小型防空洞,其中偏西的一個出土了不少石器、玉器等,另一防空洞距反山最重要的大墓——反山12號墓南端僅50厘米。1985年,原長命鄉(現屬瓶窯鎮)一企業的廠址選中了反山,廠區北圍牆建在反山頂部北緣,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得知這一信息後,於1986年5月8日正式進駐考古工地,次日便開始了考古發掘。
塘山遺址
良渚文化時期的「西險大塘」——塘山遺址。塘山遺址位於良渚遺址的西北側,是一條東西向的土垣,全長約6.5公里,寬度約在5卜70米,高約3-5米不等。從1996年底到2002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塘山盧村段和貓耳弄段進行了多次試掘。1996年底首先在盧村段進行了試掘,在30平方米的探溝內發現了玉器殘件和石質加工工具。1997年4-6月,義在盧村和貓耳弄段進行試掘。盧村段揭露面積100平方米,探明良渚文化堆積被戰國層疊壓,在良渚文化層堆積內出土了100多件石質制玉工具、玉料和玉器半成品,清理良渚文化顯貴者墓葬2座。
❾ 湖州長興是不是市級城市
湖州市區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點
(154處)
一、古遺址(共12處)
(一)吳興區(4處)
編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1 1 分水墩遺址 商、周 織里鎮軋村村
2 2 讀耕上窯址 五代 楊家埠鎮鬍子兜村
3 3 廟前田遺址 新石器 東林鎮泉心村
4 4 沙塘田遺址 新石器 東林鎮青聯村
(二)南潯區(8處)
編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5 5 安頭村遺址 新石器晚期 善璉鎮含山安頭村
6 6 蔣家村遺址 新石器 練市鎮蔡家橋村
7 7 盛林山遺址 新石器 雙林鎮盛林山村
8 8 皇墳遺址 新石器晚期 善璉皇墳村
9 9 西保村遺址 新石器 菱湖鎮西保村
10 10 小命山遺址 西周—春秋 菱湖鎮前壩村
11 11 小山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菱湖鎮下昂三山村
12 12 聖堂墩遺址 新石器---西周 千金鎮商墓村
二、古墓葬(共9處)
編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13 1 肖皇山土墩石室遺存 西周—春秋 道場鄉肖皇山村
14 2 楊信之墓 近代 道場鄉道場浜村
15 3 朱祖謀墓 近代 道場鄉道場浜村
16 4 葉青臣墓 北宋 楊家埠鎮三天門汽校
17 5 五子墩古墓葬 晉—南朝 楊家埠鎮羅家浜村
18 6 窯墩頭古墓群 東漢—南朝 楊家埠鎮羅家浜村
19 7 黃芝山古墓群 春秋戰國 楊家埠鎮黃芝山村
20 8 皇墳塢古墓 南宋 埭溪鎮莫家柵村
21 9 東林山古墓群 西晉—南朝 東林鎮東林山腳
三、古建築(共119處)
(一)吳興區(47處)
編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22 1 歸安縣學欞星門遺跡 清 湖州建設路1號
23 2 天醫院道觀舊址 清 湖州益民路36號
24 3 小西街沈宅 清 湖州小西街118 號
25 4 小西街莫宅 清 湖州小西街190號
26 5 沈氏曉蔭山莊 清 湖州木橋河頭5—7號
27 6 花園弄鈕宅 清末 湖州勤儉路99號
28 7 木橋北弄吳宅 清 湖州木橋北弄7號
29 8 仁濟善堂 清 湖州紅門館前52—60號
30 9 團結巷宗宅 清末 湖州團結巷7號
31 10 紅門館前葉宅 清 湖州團結巷1—5號
32 11 紅門館前褚宅 民國初 湖州紅門館前55—57號
33 12 紅門館前鈕宅 民國初 湖州紅門館前76—78號
34 13 紅門館前沈宅 清 湖州紅門館前82號
35 14 紅門館前陸宅 民國初 湖州紅門館前93—95號
36 15 慈感寺朱宅 清 湖州慈感寺路5—9號
37 16 承天寺巷沈宅 清 湖州承天寺巷1—5號
38 17 學宮兜王宅 清 湖州學宮兜31號
39 18 霅溪館舊址 清 湖州館驛河頭22—32號
40 19 嶺西劉家大廳 清 妙西鎮妙西村
41 20 潘村施宅 清 妙西鎮潘村
42 21 義皋范家大廳 清 織里鎮義皋村
43 22 沈氏思慎堂 清 織里鎮陸家灣村
44 23 關上程宅 民國初 埭溪鎮關上村
45 24 上方諸宅 清 埭溪鎮上方村
46 25 常照寺塔基 宋 東林鎮青聯村
47 26 楊瀆橋 清道光 環渚鄉塘甸楊瀆橋村
48 27 白龍塘橋 民國 八里店鎮後林村
49 28 戴步橋 清光緒 八里店鎮戴山集鎮
50 29 洗馬橋 清 八里店鎮廟前村
51 30 鐵店橋 民國十八年 八里店鎮毗山村
52 31 東林高橋 清道光 八里店鎮獨市村
53 32 通濟橋 清光緒 楊家埠鎮塘口集鎮
54 33 迎暉橋 清 織里鎮陸家灣村
55 34 永隆橋 清 織里鎮張降村
56 35 諸溇橋 清 織里鎮諸溇村
57 36 洋水潭橋 清 埭溪鎮南塢村
58 37 太平橋 清嘉慶 埭溪鎮上強村
59 38 太平橋 清道光 埭溪鎮梅峰太平橋村
60 39 羅家橋 清乾隆 埭溪鎮梅峰太平橋村
61 40 月映橋 清嘉慶 埭溪鎮月映橋村
62 41 仙橋 清雍正 埭溪鎮小羊山村
63 42 天橋 清 埭溪鎮鎮水村
64 43 永安橋 明 東林鎮青聯村
65 44 回仙橋 清 東林鎮東明村
66 45 迎錦橋 清 東林鎮東明村
67 46 大興橋 清道光 東林鎮泉益村
68 47 連通橋 清 東林鎮星火村
(二)南潯區(72處)
編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69 48 百老橋 清嘉慶 南潯鎮南柵
70 49 通利橋 清咸豐 南潯鎮南柵
71 50 興福橋 清光緒 南潯鎮南柵
72 51 北回橋 清光緒 南潯鎮北郊
73 52 康王寺橋 清乾隆 南潯鎮南郊
74 53 萬順塘橋 清末 南潯鎮橫街葉家浜村
75 54 長壽橋 清 南潯鎮橫街巨頭村
76 55 觀音塘橋 清光緒 南潯鎮橫街彭家兜村
77 56 迎春橋 清 南潯鎮橫街迎春村
78 57 積善橋 清光緒 南潯鎮橫街張家兜村
79 58 分龍橋 清光緒 南潯鎮橫街輯里村
80 59 羅帶橋 民國十三年 南潯鎮馬腰楊華村
81 60 三川橋 清 南潯鎮馬腰
82 61 鳳凰橋 民國十五年 南潯鎮馬腰西林村
83 62 新民橋 清光緒 南潯鎮馬家港
84 63 福丁橋 清 南潯鎮福丁橋村
85 64 徐林普濟塘橋 民國八年 練市鎮凌堰村
86 65 仁壽橋 清咸豐 練市鎮鎮區
87 66 安濟橋 清道光 練市鎮鎮區
88 67 鳳凰橋 清 練市鎮鎮區
89 68 連雲橋 清宣統 練市鎮鎮區
90 69 萬安橋 清道光 善璉鎮鎮區
91 70 章家環橋 清道光 善璉鎮張家埭村
92 71 金鎖橋 民國 雙林鎮鎮區
93 72 鎮安橋 清道光 雙林鎮西盪埭村
94 73 雙花橋 清光緒 雙林鎮千畝山村
95 74 芳廣塘橋 清光緒 舊館鎮羅漢村
96 75 崇高橋 清咸豐 舊館鎮北港村
97 76 西安橋 清 舊館鎮竹壩橋村
98 77 永安橋 清末 舊館鎮祝橋村
99 78 毓秀橋 民國二十年 舊館鎮港南埭村
100 79 長壽橋 明 菱湖鎮南商林村
101 80 太平橋 清嘉慶 菱湖鎮南商林村
102 81 養富橋 清乾隆 菱湖鎮竹墩村
103 82 狀元橋 清道光 菱湖鎮竹墩村
104 83 寺前橋 清乾隆 菱湖鎮竹墩村
105 84 眾安橋 清乾隆 菱湖鎮下昂集鎮
106 85 聽月橋 清道光 菱湖鎮下昂集鎮
107 86 望暉橋 清光緒 菱湖鎮下昂集鎮
108 87 廣濟橋 清嘉慶 菱湖鎮達民村
109 88 永安橋 清 菱湖鎮達民村
110 89 青龍橋 清光緒 菱湖鎮新墩村
111 90 鳳鳴橋 清 菱湖鎮新墩村
112 91 寶蓄橋 清道光 菱湖鎮射中村
113 92 葉元橋 清康熙 菱湖鎮東河村
114 93 永安橋 民國十五年 菱湖鎮建豐村
115 94 韋天橋 清 千金鎮南窯橋村
116 95 萬年橋 清光緒 千金鎮糧站前
117 96 無畏寺橋 清 千金鎮繭站前
118 97 南高橋 民國七年 千金鎮商墓村
119 98 通濟塘橋 清宣統 石淙鎮石淙村
120 99 安慶橋 清嘉慶 石淙鎮鎮西村
121 100 聖堂橋 清咸豐 石淙鎮鎮西村
122 101 越界板橋 民國五年 石淙鎮花元灣村
123 102 悅皆橋 清同治 和孚鎮長超集鎮
124 103 余慶橋 清乾隆 和孚鎮荻港村
125 104 秀水橋 清康熙 和孚鎮荻港村
126 105 隆興橋 清康熙 和孚鎮荻港村
127 106 三官橋 清道光 和孚鎮荻港村
128 107 青雲橋 清 和孚鎮袁家匯
129 108 中興橋 清道光 和孚鎮袁家匯
130 109 五旺橋 清乾隆 和孚鎮袁家匯
131 110 利濟橋 清嘉慶 和孚鎮袁家匯
132 111 興隆橋 清乾隆 和孚鎮袁家匯金旺里
133 112 保安橋 民國 和孚鎮袁家匯
134 113 東勝橋 清咸豐 和孚鎮新荻村
135 114 錫馬橋 清光緒 和孚鎮陳塔村
136 115 廣濟橋 清康熙 和孚鎮重兆佛堂兜
137 116 張安橋 清光緒 和孚鎮重兆蔡家兜
138 117 生財橋 清光緒 和孚鎮重兆雙市港
139 118 慶元橋 明 和孚鎮重兆橫港
140 119 澤西橋 民國六年 和孚鎮陶家墩村
四、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共10處)
(一)吳興區(6處)
編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141 1 鶴和小學舊址 近代 白雀鄉瑤階壩村
142 2 清蓮閣茶樓舊址 民國初 湖州館驛河頭14號
143 3 昌大當鋪舊址 清光緒 湖州館驛巷5號
144 4 老公泰旅館舊址 清光緒 湖州館驛河頭58號
145 5 吳興客棧舊址 民國 湖州館驛河頭96號
146 6 福音醫院舊址 民國十一年 湖州車站路9號
(二)南潯區(4處)
編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147 7 菱湖啟秀女子學校舊址 民國三年 菱湖鎮北柵
148 8 菱湖章宅 民國 菱湖鎮王家門前
149 9 徐有壬舊宅 清 雙林鎮雨花庵弄16—22號
150 10 袁家匯鍾氏舊宅 清末 和孚鎮袁家匯
五、其他(共4處)
(一)吳興區(3處)
編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151 1 峴山中山紀念林碑 民國 道場鄉城南村峴山
152 2 妙西蘭盆碑 清嘉慶 妙西鎮妙西村
153 3 仙人峰棋盤石 清 楊家埠鎮樊漾湖村
(二)南潯區(1處)
編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154 4 貞節牌坊 明 千金鎮句城村
❿ 江蘇常州有什麼旅遊景點
5A景區 環球恐龍城休閑旅遊區(中華恐龍園[27]、恐龍谷溫泉、恐龍城大劇場)
天目湖旅遊度假區[28-29]
4A景點 環球動漫嬉戲谷 天寧寺[30] 青楓公園[31] 亞細亞影視城[32]
南山竹海 紅梅公園[33] 常州博物館[34] 御水溫泉
茅山風景名勝區[35] 南大街商貿休閑旅遊區[36]
中國春秋淹城旅遊區(淹城春秋樂園、淹城野生動物世界[37])
3A景點 常州新區中心公園 金壇奧金鱷魚園 金壇故龍山公園 宋劍湖生態旅遊區
金壇華羅庚公園 常州運河五號創意街區 江蘇藝林園
2A景點 東坡公園[38] 荊川公園 張太雷紀念館 武進鄒區中國燈具城
武進橫山白龍觀 溧陽市高靜園 溧陽市鳳凰公園 溧陽市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
常州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瞿秋白故居[39] 張太雷故居 淹城遺址 京杭大運河常州段
三星村遺址 近園 中華曙猿化石地點 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
闔閭城遺址 金壇土墩墓群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圩墩遺址 太平興國石經幢 李公僕故居 未園
寺墩遺址 戴王府遺址 禮嘉王氏宗祠 庄城橋
唐荊川墓 護王府遺址 呂宮府 甓橋淳化閣帖石刻
田舍村隋墓 常州戲樓群 萬緣橋 新坊橋
惲南田墓 盛宣懷故居 中山紀念堂 白龍廟
合剌普華墓 趙元任故居 常州文廟大成殿 五洞橋
段玉裁墓 管幹貞故居 臨清會館 本善橋
史貽直墓 金壇慰安所舊址 惲鴻儀宅 牛場村窯址群
唐荊川宅 觀蓮橋 呂思勉故居 戚機廠舊址
前北岸明代楠木廳 舍頭橋 武進醫院病房大樓舊址 清涼寺
天寧寺 秦堂山遺址 大成三廠建築群 神墩遺址
恆源暢廠建築群
常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筆塔 傳臚第 廣濟橋 孫覿墓
唐氏宗祠 意園 文亨橋 骨成墩
紅梅閣 約園 飛虹橋 牟氏竹林公墓
艤舟亭——蘇東坡洗硯池 常州府學遺址 庄氏濟美堂 陳洽墓
黃仲則故居 逸仙中學舊址 游擊府大殿 域城巷古井
孫慎行行書碑 龍城書院遺址 萬安橋 晉陵白氏宗祠遺址
庄存與故居 崇法寺 民元里民宅 萬壽庵
孫慎行、孫星衍故居 西瀛門城牆 鄒浩祠 鎖橋
趙翼故居 萬綏東岳廟 松筠小築(石刻) 福泉古井
洪亮吉故居 費伯雄故居 劉氏宗祠 梅里張氏宗祠
李伯元故居 大林寺 志王府 奚巷橋
庄蘊寬故居 節孝牌坊 中新橋 三元橋
屠寄故居、吳氏中丞第 白塔 蔣氏貞節坊 盧庄徐氏宗祠
湯貽汾故居 港橋 橫林趙氏宗祠 南楊橋
史良故居 姬山遺址 胥城遺址 余巷馮氏宗祠
劉國鈞故居 大劉寺 城灣山石室土墩墓群 青龍橋
潞城王氏宗祠 浩然亭、落星亭 張鵬雲烈士墓 馮仲雲故居
道台府(將軍樓) 茶山1、2號土墩墓 胡發堅烈士墓 天主堂
中市橋 勝西古墓 圩塘革命烈士墓 百歲庄
咸安橋 雅浦陸氏古墓群 孟河東山烈士墓群 安邦小學教學樓舊址
樟村陸氏宗祠 戈楫墓 象墩遺址 惲南田紀念館
芙蓉奚氏宗祠 周家湖青龍橋 淹城駱駝墩 唐荊川先生讀書處坊
沈氏宗祠 青司塘義井 夏家大院 中共太滆地委新四軍南楊橋地下交通站舊址
徐氏宗祠 周陳橋 丁堰唐氏宅第 大明廠民國建築群
蔣氏宗祠 隆興橋 孟河馬氏宅第 大成二廠競園、老廠房(民國建築)
村前橋亭 楊氏祭祀亭 大陸飯店舊址 澄西抗日民主政府舊址
太平橋 芳茂里方氏宗祠 殷家旦殷氏宗祠 大成一廠老廠房、求實園、劉國鈞辦公樓
牧齋院 李象橋李氏宗祠 碧雲庵 屠元博紀念碑
丁家塘丁宅 虎臣橋 斜橋 金啟生女士紀念塔
吳稚暉故居 張塘橋 禮嘉雙橋 杜宅
王諍故居 南河沿15號民宅 百丈楠木廳 蔡旭故居
材罩屋舊址 青城圖公所舊址 芙蓉西柳塘村劉氏宗祠 明清醫學祀典記、醫學碑記
西夏墅西河沿35號民宅 北洋橋 周有光宅 七農場排灌東站
樟村50-2號民宅 振聲高等小學堂舊址 東坡書院舊址 洪庄磚窯
翠華橋 崔橋朱家村朱氏宗祠 橫林江村周氏宗祠 巢渭芳故居
濟善橋 錢一本墓園 長溝別墅 崔橋舍頭村朱氏宗祠
鎮龍橋 渡江橋 順來園茶店 南河沿60-3號民宅
孟城北街民宅 毛家橋 朱家埭3號民宅 九龍禪寺大雄寶殿
登雲橋 永安橋 寶善橋 振聲高等小學堂舊址
石佛新橋 屠揆先宅 西崦橋 順庄諸氏宗祠
興隆橋 萬福橋 胡錦昌宅 殷墅橋碑亭
乾隆御碑 前垛橋 萬緣橋 後塘村青龍橋
彩虹橋 漕橋 余巷薛氏宗祠
常州市文物保護控制單位 惲氏庭院 建聖庵 明式楠木廳 東富春橋
天井巷元井 待渡亭 武進縣城隍廟 河上塘橋
明代轎形石經幢 陶冶亭 新崗遺址 上店橋
惲家墩漢墓 玉泉及玉泉亭 淹城土墩墓群 董墅楠木廳
庄氏塾館 寺橋 王裒墓 東青楠木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