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藏山游記

藏山游記

發布時間: 2021-02-26 11:18:58

① 跪求一篇五一勞動節作文五一節游記300字

小學五一勞動節作文——快樂的五一勞動節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爸爸媽媽帶我去麒麟山游樂園玩。

山腳下,來來往往的車輛,擁擠的人群在慢慢地往山上走,遠遠地看過去像一群群黑壓壓的螞蟻。動物園門口有很多人買票,隊伍排成一條長長的龍,熱鬧極了!我們繼續往上走,一路上還遇到了三個同班同學。

到了游樂園,我和爸爸一起玩了很刺激的沖浪和瘋狂米老鼠,真過癮!接著我還去玩了水上透明球,我蹲在一個大大的透明球裡面,叔叔把球用力地推下水,到了水上,我搖搖擺擺地站起來,沒幾秒鍾就摔了下去,像剛學走路的小弟弟,逗得岸上的人哈哈大笑。後來,我乾脆懶洋洋地躺在球裡面曬太陽,球在水上晃動,我就像嬰兒一樣躺在搖籃里搖啊搖,好玩極了!

這真是快樂而又難忘的五一節啊!

更多五一勞動節作文請參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1229ef0100iw3j.html

② 藏山游記!急!!!!!!!!!!!!!!!!!!!!!!!!!!!!!!!!!!!!!!!!!!!!!!!!!!!!!!!!!!!!!!!

十月旅遊太原周邊游之告訴藏山

太原旅遊去哪裡?太原周邊游去哪裡好呢?太原附近旅遊景點有哪些?太原旅遊景點哪個比較好?太原旅遊攻略?

告訴。是日常社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去過藏山的朋友告訴我:那裡很有文化底蘊,很美。來陽泉也十年了,基本上每年都要出門旅遊,我惟獨沒去過藏山。
畢竟藏山是現實的,雖沒有留下過我的腳印,它的故事還是一次次從我的思想里,點滴飄過。粗讀過《史記》的章節,聽聞過法國文學家伏爾泰的《中國孤兒》等等。今天,著名導演陳凱歌又把《趙氏孤兒》搬上了銀幕,在情節上做了顛覆性的翻新,不過,從影片的宣傳語「揪心捏肺到最後一秒」可以判斷,再懸念迭生的過場也沒改變歷史本身的悲愴。早就有人稱它為心靈的悲劇,中國文學史上的《哈姆雷特》。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趙氏孤兒》的故事演繹屬空間的,可任由思維拉近推遠,去放大某某個細節。回到現實中,兩千多年來,程嬰救孤的故事像不斷的河流,一茬一茬,藏山只是做了河床的角色,鋪墊在下,藏而不露。
藏山行,曾多次在計劃之列。只是我和許多人一樣,犯這樣的毛病:認為自家門前的景點,抽個休息日就是了。總把眼睛投向別處的風景,忽略了風景這邊獨好,漸漸的游藏山彷彿成了記憶中的事,歲月和瑣事也淡化了原本的渴望。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閱數個人。在屠岸賈利用國家機器的大力追殺之下,程嬰當年之所以選擇藏山來隱藏趙武,也是基於選擇了晉國偏遠幽深人跡罕至的地方。對今天的旅遊來說,藏山無疑是自然的最深處,優美秀麗的好去處,更不用說還有個凄美忠義的故事做支撐了。東道主陽泉沒有理由不讓藏山聞名。
無須太遠,東出娘子關,踏進河北,一路上大小景點的標識,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不厭其煩的可以成為一道風景,令人感動。還有一次,我就遇上過靈石王家大院的王姓免費旅遊日,甚是感慨。現實的藏山主業是旅遊,旅遊的目的還是告訴,告訴世界之里,歷史之上,文化內外,藏山本身一切美的東西。其實身在山西,山無處不在,就山本身而言,之所以雄偉壯美,是它不厭泥土之污濁,不憎怪石之醜陋,不嫌樹枝之旁逸,不噓草芥之微弱。世界是現實的,表達卻是多樣的,於別人眼睛,在我們的心中,且不要說誰是誰的名片。在這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競爭中,如果離開了多樣化的告訴,藏山和《趙氏孤兒》誰都不會走的很遠。不僅我們,無言的藏山也會知道影片是一種強大的告訴,下一步呢?如果說當年的一部《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掛紅了喬家大院,那麼如今的《趙氏孤兒》能否把藏山從藏而不露處推到風風烈烈前台?我期待。
我沒有去過藏山,只聽過關於它的告訴,許是那招惹我的音律弱了些,我還不夠積極。但願我是陽泉人中的個例。希望下一次能站在藏山,親口大聲告訴:藏山啊,掀起你的蓋頭來,比我臆想中更自然,更美!

③ 歷史地理學的內容

歷史地理學以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為其研究對象。這里所謂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是限於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的地理環境。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里人類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從而在自然環境中打上了人類活動的烙印,甚至創造出只有在人類的活動下才能出現的地理現象。
但是,人類的活動所引起的地理環境的變化是個逐漸演變的過程,這一演變過程只是在原始農業出現之後才日益明顯和重要。據今所知,原始農業的起源至今將近一萬年,距今一萬年前在地質史上是第四紀全新世的開始,在考古學上則是由舊石器時代進入到新石器時代。
在此以前,自然環境變遷一般屬於古地理學的研究范圍;在此以後,自然環境變遷一般則屬於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范圍。事實上,古地理學和歷史地理學在具體的研究工作中是相互滲透的。在過去很長的時間內,歷史地理學研究主要限於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期。
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內容曾長期局限於研究歷史人文地理。從20世紀50年代起,美國克拉克等特別強調了歷史自然地理研究的重要性。現在多數學者認為歷史地理學的研究除去理論和方法論的探討外,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歷史自然地理、歷史人文地理、區域歷史地理和歷史地圖。
歷史自然地理是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的學科。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早已引起人們的注意,但進行深入的研究是在20世紀30年代以後,達比的一系列著作,為歷史自然地理學奠定了基礎。中國自50年代以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是這一時期的初步總結。歷史自然地理學如同現代自然地理學一樣,也有各種不同的分支和領域,現在研究較多的是歷史氣候、歷史植物地理、歷史地貌和歷史水文地理。
歷史人文地理是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的學科。人是改造自然的主導者,是各種人文地理現象和環境的創造者。農村、城市、田園、礦區、道路、進口等各種各樣的活動場所,都是人類長期活動的產物。與此同時,創造了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因此,歷史人文地理學與現代人文地理學一樣,也有許多分支,但研究程度遠不如現代人文地理學。其中研究較多的是歷史人口地理、城市歷史地理和歷史經濟地理等。
隨著歷史自然地理學和歷史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深入,區域歷史地理學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代表性著作有達比關於英格蘭歷史地理的幾本專著,布朗的《美國歷史地理》,蘇聯德羅華熱夫的《蘇聯歷史地理》。中國有《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和在台灣省出版的王恢編著的《中國歷史地理》等。
從3世紀時中國裴秀的《禹貢地域圖》至今,已有1700年的歷史。至今不少國家已有大型的國家歷史地圖集的出版。例如1987年出版的由哈里斯主編的《加拿大歷史地圖集》,很有特色。但對歷史地圖的理論和繪制內容的研究還有待深入。
歷史地理學是從現代地理學的發展過程中分化出來的,而它的發展又大大豐富了現代地理學的內容。歷史地理學的任務,不僅要盡可能地去「復原」過去時代的地理環境,而且還要揭示地理環境發展演變的規律及其特點。因此,歷史地理學研究不僅有助於地理科學的前進和理論發展,也影響到歷史科學的發展。
歷史地理學在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如在現代沙漠歷史地理的考察中,揭示了中國西北地區一些前漢時期的草原後來變成了荒漠,以及這一演變的具體過程。這不僅加深認識當前該地區的地理環境,而且有助於防治荒漠化和改造沙區的工作。
又如對城市的研究,僅滿足於現狀及其目前地理諸因素的考察,是難以通明一個城市的起源及其發展規律的。惟有通過歷史地理的研究,「復原」已經變化或消失了的當初賴以發展的各種自然的和人文的因素,才能認識這一墟市的起源和發展的全過程,揭示出其發展的規律,從而為其今後的規劃和建設提供必要的科學依據。
歷史地理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它的進一步發展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如何加強理論上的研究以促進本門學科的進一步發展;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如何積極引進新的科學技術。
近年來放射性碳測定、孢粉分析、樹木年輪等方法,已經開始被應用到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中來,但計量方法和航空熱紅外、遙感技術的應用,還有待引進。它們的引進必將有助於開拓新的研究領域。 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自然、人文地理現象以及人地關系發展演進規律的科學。現代意義上的歷史地理學是在歷史學和地理學交叉處誕生、具有明顯邊緣性質的一門新興學科。在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在經歷了二千多年的發展之後,中國歷史地理學已成為當代的一門顯學,並呈現出蓬勃興旺的發展勢頭。
中國歷史地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說它古老,主要是因為其前身沿革地理學的形成至少可上溯至兩漢時期;說它年輕,主要是因為現代意義上的中國歷史地理學遲至本世紀50年代初才得以確立。縱觀中國歷史地理學的學術發展史,不難看出,這門學科的發展明顯經歷了以沿革地理學為主體的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地理化」逐步加強的近代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歷史時期地理環境的變化」的現代中國歷史地理學這三個主要階段。
中國的歷史地理學是從沿革地理學發展而來的,這是學術界公認的結論。歷史上第一篇比較成熟同時也最優秀的沿革地理著述是東漢班固所作的《漢書·地理志》,因而目前大多數學者皆將班固看成是沿革地理學的開山鼻祖。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自班固而後,中國的歷史地理研究在相當長時間內確實以沿革地理為主要內容,但是在班固以前,處於萌芽時期的中國歷史地理學,卻並非以沿革地理為限,而且就班固本人來說,其有關沿革地理的學問亦明顯受到了前代地理著述如《尚書·禹貢》、《周禮·職方》以及《史記·河渠書》的影響(註:史念海:《班固對於歷史地理學的創建性貢獻》〔J〕,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年第3輯。)。這樣一來,如果追溯中國歷史地理學的淵源, 就必須從《尚書·禹貢》等著述談起。
《禹貢》是《尚書》的一篇。關於《禹貢》的著作時代,晚近大致有四種說法:(1 )辛樹幟的西周說(註:辛樹幟:《禹貢製作時代的推測》〔J〕,《西北農學院學報》1957年第3期。王國維在《古史新證》中亦曾認為《禹貢》為周初人所作。);(2 )王成組的春秋孔子說(註:王成組:《從比較研究重新估定禹貢形成的年代》〔J〕, 《西北大學學報》1957年第4期。);(3)顧頡剛的戰國中期說(註:見侯仁之主編:《中國古代地理名著選讀·禹貢(全文注釋)》〔M〕,科學出版社,1959年。);(4 )日人內滕虎次郎的戰國末至漢初說(註:〔日〕內滕虎次郎:《禹貢製作年代考》〔M〕, 載江俠庵譯:《先秦經籍考》,商務印書館,1931年。)。目前歷史地理學界普遍採用的是戰國說,只是在作者方面尚有一些不同看法,顧頡剛先生認為「《禹貢》的作者是西北人」,並推測說「可能是秦國人」,而史念海先生在所著《論〈禹貢〉的著作時代》(註:載《河山集·二集》,三聯書店,1981年。)一文中,則據《禹貢》中有「南河」、「西河」之稱,認定作者為魏國人(註:關於《禹貢》著作年代和作者的綜合性論述,詳參靳生禾:《中國歷史地理文獻概論》第29~30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劉起@①:《〈禹貢〉作者》,載譚其驤主編:《中國歷代地理學家評傳》第一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
《禹貢》全文僅有1189字,篇幅雖小,但卻是先秦時期最富科學性的地理著作。其「九州」一章分述了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各州的疆域、山川、原隰、土壤、賦稅、貢物、貢道等,「導山」和「導水」章記述了全國山川分布大勢,「五服」一章提出了一個以甸、侯、綏、要、荒五服為構架的理想的大一統政治藍圖。從現在的角度來看,《禹貢》的內容已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諸多方面,可稱是我國第一部結集性的地理著作。正因如此,明人艾南英在《禹貢圖注·序》中說:「《禹貢》一書,古今地理志之祖者」。清代學者李振裕在為胡渭《禹貢錐指》作序時亦稱:「自禹治水,至今四千餘年,地理之書無慮數百家,莫有越《禹貢》之范圍者」。可見《禹貢》對中國古代地理學的影響之大。應該特別強調的是,《禹貢》雖為托古之作,但其內容基本上是以夏代史實為基礎的。以戰國人而寫夏代事,這顯示《禹貢》應是一部歷史地理著作。惟處於地理學萌芽時期的地理著作,大都是當代地理與前代地理不分,《禹貢》亦不例外。
與《禹貢》大約同時期的《山海經》和《穆天子傳》,也是比較重要的歷史地理著作。《山海經》由《山經》(又稱《五藏山經》)、《海經》、《大荒經》三個部分組成,全書30825字, 其中《山經》21265字,佔全書近百分之七十的篇幅。《山經》中包括有大量的山名、 里程、植物、動物、水系、礦產等項資料,對研究歷史地理有重要的價值(註:於希賢:《中國古代地理學史略》〔M〕第47~51頁,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穆天子傳》開我國游記體地理撰述之先河,今本《穆天子傳》共六卷,前五卷記周穆王西遊的經歷,第六卷記盛姬死事。是書「記載各地山川地理,顯得真實而且形象」(註:史為樂:《〈穆天子傳〉的作者》〔J〕, 載譚其驤主編:《中國歷代地理學家評傳》第一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亦有較高的地理學價值。不過比較而言,與開「征實的一派」的《禹貢》不同,《山海經》和《穆天子傳》皆屬「幻想的一派」,豐富的地理素材附麗於神話傳說之中,多少減弱了其科學性,因而其學術價值自不能與《禹貢》相提並論。
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一直到兩漢時期才趨於成熟,其標志性著述為司馬遷《史記》中的《河渠書》和《貨殖列傳》以及班固《漢書》中的《地理志》。《史記·河渠書》專記川流變遷和歷代水利,兼歷史水文地理與歷史經濟地理於一身,而《貨殖列傳》不僅是「中國歷史地理學區域經濟地理的創始」(註:史念海:《中國歷史地理學區域經濟地理的創始》〔J〕,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6年第3輯。), 更是研究歷史風俗地理和歷史商業地理的重要素材(註:吳宏岐:《司馬遷的地理學思想及其歷史地位》〔J〕,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8年第2 輯。)。《漢書·地理志》首次將「地理」之目列入正史之中,對推動地理學的發展功績顯赫。這篇地理著作固然以記述西漢政區地理為主,但亦論述了夏、商,周三代的地理,而且兼述春秋、戰國、嬴秦和王莽。「在當時來說,這是上起夏代,下迄王莽,相當完備的沿革地理,不過中間只是強調了西漢一代而已」(註:史念海:《班固對於歷史地理學的創建性貢獻》〔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年第3輯。)。《史記·河渠書》、《史記·貨殖列傳》和《漢書·地理志》三篇著作,皆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全無虛構成份,並首次將當代地理與前代地理區分開來,敘述歷史地理的變化沿革,條理分明,一目瞭然,因而不僅是成熟的地理著述,更可視為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的典範之作。
以往的學者每以沿革地理學與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相提並論,於是認定班固為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的開山鼻祖。實則如果以現代歷史地理學的眼光來衡量,班固的《漢書·地理志》由於採用了行政地理志的體裁,所述內容相當局限,地名沿革情況雖然一覽無余,但卻未考察諸多歷史地理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司馬遷的有關歷史地理著述則有所不同,皆採用專題研究形式,更能充分體現地理事物的綜合性、區域性和時空發展特徵,學術價值之高,應在班固的《漢書·地理志》之上。
兩漢以後,歷代言地理者多奉班固為正宗,拋棄了司馬遷的專題研究方法,只講地名沿革,鮮及其他內容,這樣一來,沿革地理學遂儼然成為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的主流。二十五史中,繼《漢書·地理志》之後,先後有十六種正史列有地理志(有的易名為郡國志、州郡志、地形志、郡縣志、職方考),分別是《續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宋書·州郡志》、《南齊書·州郡志》、《魏書·地形志》、《隋書·地理志》、《舊唐書·地理志》、《新唐書·地理志》、《舊五代史·郡縣志》、《新五代史·職方考》、《宋史·地理志》、《遼史·地理志》、《金史·地理志》、《元史·地理志》、《明史·地理志》、《清史·地理志》。這十六種地理志,除了寫進各自時代獨有的疆域政區特點外,基本內容和寫作體例與《漢書·地理志》大同小異,而且學術質量也遠非後者可比。除正史地理志外,受《漢書·地理志》的影響,大多數官修或私修方誌,如魏晉南北朝時期樂資的《九州要記》、闞yīn@②的《十三州志》和黃恭的《十四州記》,唐代李泰的《括地誌》、賈耽的《郡國縣道記》和李吉甫的《元和郡縣圖志》,宋人樂史的《太平寰宇記》、王存的《元豐九域志》,以及後來的《大元大一統志》、《大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和顧祖禹的《讀史方域紀要》等,內容雖更為浩繁,但撰述體例卻無大的革新。古代地理學家中,只有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明人劉獻廷的《廣陽雜記》、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清初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少數著作,能夠承繼司馬遷的地理學思想,對專題地理問題做過一些探索,但論其影響,皆不足與正史地理志和官修一統志相抗衡。
應該承認,司馬遷的《史記·河渠書》和《史記·貨殖列傳》與班固的《漢書·地理志》一樣,都是作為正史的組成部分而存在的,但司馬遷有關歷史地理的專題研究更接近現代歷史地理學的要求,而班固的《漢書·地理志》將研究視角集中在地名沿革方面,只能起到輔助歷史學的作用。由於後世地理著作多以《漢書·地理志》的撰述體例為准繩,雖代有新作,但皆不出沿革地理范疇。這也正是傳統中國歷史地理學長期作為歷史學附庸而存在的主要原因。

④ 幫忙寫一篇600字的撫仙湖游記。急!急!急!

坐上去撫仙湖的汽車,心裡充滿的激動,畢竟,撫仙湖只在我的想像中版出現過.認識它,應該是從權生物課上,老師講撫仙湖裡的微生物.
車子在平坦的公路上賓士,窗外的景色不斷向後面移去.導游調動著氣氛.同學們也開始了活動,先是唱歌後玩游戲,游戲"洞房花燭夜"玩得大家不亦樂乎,一個個笑得東倒西歪.
很快地.就到了目的地.唱著讓我們盪起雙槳.飄盪在波濤滾滾的湖面上,感受左右搖晃的興奮刺激和喜悅的高興.玩起打水仗,思憶童趣.面朝湖水,快樂無比.
當船停下來,我們隨波浪飄盪.感受迎面吹來的風.我忽然想到 ,原來我們的生活就如同這舟在湖裡航行.我們經歷著挫折和磨難.看不清對岸在哪裡,四周茫然一片,想劃到對岸,卻感覺很遠.害怕無法實現.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裡,因此我們總在原點轉悠.所以,只有有了一個好的舵手,我們才能走出絕境,而我們就是自己最好的舵手,
望准目標,努力前行,對岸不是夢.

⑤ 天下第一奇山採用了什麼樣的寫法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游黃山記
清朝 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畢,遂浴黃山之湯泉、泉甘且冽,在懸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逗從此山徑仄險,雖兜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慣負客者,號海馬,可用也。地引五六壯佼者來,俱手數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復作襁褓兒耶看初猶自強,至憊甚,乃縛跨其背。於是且步且負各半。行至雲巢,路絕矣,躡木梯而上,萬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猶披重裘擁火。雲走入奪舍,頃刻混沌,兩人坐,辨聲而已。散後,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於東,身仆於西,頭向於南,穿人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與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長,大十圍,高無二尺也。他松類是者多,不可勝記。晚,雲氣更清,諸峰如兒孫俯伏。黃山有前、後海之名,左右視,兩海並見。
次日,從台左折而下,過百步雲梯,路又絕矣。忽見一石如大鰲魚,張其口。不得已走入魚口中,穿腹出背,別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頂,與蓮花、天都二峰為三鼎足,高相峙。天風撼人,不可立。幸松針鋪地二尺厚,甚軟,可坐。晚至獅林寺宿矣。
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遠望兩峰尖峙,逼視之,尚有一峰隱身落後。峰高且險,下臨無底之溪,余立其巔,垂趾二分在外。僧懼挽之。余笑謂:逗墜亦無妨。地問:逗何也看地曰:逗溪無底,則人墜當亦無底,飄飄然知泊何所看縱有底,亦須許久方到,盡可須臾求活。惜未挈長繩縋精鐵量之,果若千尺耳。地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涼台。台下峰如筆,如矢,如筍,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戲將武庫兵仗布散地上。食頃,有白練繞樹。僧喜告曰:逗此雲鋪海也。地初然,銀散綿,良久渾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類大盤凝脂中有筍脯矗現狀。俄而離散,則萬峰簇簇,仍還原形。余坐松頂苦日炙,忽有片雲起為蔭遮,方知雲有高下,迥非一族。
薄暮,往西海門觀落日,草高於人,路又絕矣。喚數十夫芟夷之而後行。東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間鶻突數十峰,類天台瓊台。紅日將墜,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余不能冠,被風掀落,不能襪,被水沃透;下敢杖,動陷軟沙;不敢仰,慮石崩壓。左顧右睨,前探後矚,恨不能化千億身,逐峰皆到。當海馬負時,捷若猱猿,沖突急走,千萬山亦學人奔,狀如潮湧。俯視深怪峰,在腳底相待,倘一失足,不堪置想。然事已至此,惴無益,若禁緩之,自覺無勇。不得已,託孤寄命,憑渠所往,覺此身便已羽化。《淮南子》有膽為雲之說,信然。
初九日,從天柱峰後轉下,過白沙,至雲谷,家人以肩輿相迎。計步行五十餘里,入山凡七日。
(選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刪節)
注釋:白岳:山名,在安徽省休寧縣。位於黃山之南。奇峰四起,絕壁回環,險峻而清奇。乾隆帝譽為逗天下無雙勝景,江南第一名山。地湯顯:即溫泉,在山下。泉水清潤純凈,無硫磺氣。慈光寺:在硃砂峰下,一名硃砂庵。明萬曆年間僧普門改建,稱法海禪院,尋敕封護國慈光寺。兜籠:供遊客乘坐、由人抬著上山的竹製器具,類似小山轎。雲巢:在文殊院下,為前海一石洞。文殊院:寺名,在玉屏峰前。明普門和尚至此,雲在代州時夢見文殊坐石情景,與此境合,遂構文殊院。遺址今為玉屏樓。混沌:天地未開辟以前的元氣狀態。此指籠罩在雲霧之中。前、後海:黃山多雲海,因稱南為前海,北為後海,中為天海,加上東、西海為五海。百步雲梯:蓮花峰下小道,最險處約百步,下臨絕壑。大鰲魚:指鰲魚背,在鰲魚峰前。酷似鰲魚,張口向海螺石。丹台:煉丹台,在煉丹峰前,寬廣可容萬人。傳為浮丘公為黃帝煉丹處。台上有煉丹灶,台下有煉丹源。光明頂:黃山主峰之一。狀如覆缽,無所依傍,山頂平坦。蓮花峰:黃山最高峰。山形如初綻蓮花,絕頂方圓丈餘,名石船。天都峰:黃山主峰之一。峰頂平如掌,有石洞。古人尊之為天帝神都,故名。獅林寺:即獅子林,明建,在獅子峰下。始信峰:在黃山東部,峰凸起在絕壑上。峰上有接引崖,崖壁有裂隙,搭橋渡之。下有古松,名擾龍松。清涼台:在獅子峰下,為觀日出,鋪海之地。芟夷:割除。鶻突:模糊不清。惴慄:恐懼。託孤寄命:以後代及生命相托。語出《論語泰伯》:逗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地這里比喻把一切都交託給背他的人,聽之任之。膽為雲。語出《淮南子精神訓》:逗故膽為雲。地注雲:逗膽,金也。金石,雲之所出,故為雲。地白沙在後山皮篷與雲谷寺之間,沙色純白,與四周山色迥異,故名。雲谷:寺名,在香爐峰下。寺周有靈錫泉、江麗田彈琴處等勝跡。
文本簡析本文作於乾隆四十八年癸卯。
黃山又名黟山,有三十六峰、二十四溪、十二洞、八岩,徐霞客有逗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地之譽。黃山奇景在明清兩代文人筆下熟聞習見。袁枚這篇游記採取了傳統的寫法,依游歷先後逐一展開,而著重寫三天所見。在下筆時,緊緊扣住黃山最引人入勝的景物:怪松、雲海、奇峰,作細微具體的描寫,充分調動人的視覺、聽覺、感覺,全方位地進行渲染,使人讀後充滿新鮮感,不覺得與前人所記重復。
袁枚游黃山寫了幾十首詩,如《坐光明頂上老僧送茶至》雲:逗風吹帽落帶繞頸,履踏蒼苔濕至脛。……眾嶺森羅腳底來,憑我姿餐如列鼎。地又如《宿獅子林晨起登清涼台看雲鋪海》雲:逗一匹布將大地裹,千條練許山靈分。地又如《到西海門看落日山中藏山頗似天台瓊台》雲:逗媧皇煉石石無用,秦王驅山山太重。一齊放向西海門,稜稜萬古猶飛動。地莫不筆酣墨舞,極盡鋪張之能事,讀之聳人心目。同樣寫黃山,文素凈簡潔,純用比喻、白描;詩奇詭激盪,誇張突兀。袁枚詩與文風格之不同,於此可以略見。
【小題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從此山徑仄險,雖兜籠不能容仄:狹窄。 B.他松類是者多,不可勝記勝:盡。 C.逼視之,尚有一峰隱身落後逼:急切。 D.方知雲有高下,迥非一族族:品類。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 ) A.幸有土人慣負客者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路絕矣,躡木梯而上吾嘗終日而思矣 C.溪無底,則人墜當亦無底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D.家人以肩輿相迎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
【小題3】下列對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作者在文章的開頭簡要交代游畢白岳峰進入黃山界,對黃山溫泉的記游一筆帶過。第二段以側面描寫為主表現黃山山徑的仄險。 B.文章第三段寫黃山雲霧用了逗走地逗奪地兩個動詞,賦予了雲霧鮮活的靈性,顯示出雲霧涌來時速度之快與霧氣之農。描寫可謂生動傳神。 C.僧人在文中出現了三次,這是作者匠心獨運的安排。第四段中僧人的膽怯反襯出作者的豪放大膽,與僧人的對答體現了作者超凡脫俗的情懷。 D.這篇游記以時間為順序,描述了作者入黃山七日,步行五十餘里的所見所感,描寫黃山的景物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活脫傳神地展現了黃山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觀
【小題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引五六壯佼者來,俱手數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復作襁褓兒耶看
(2)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與之相化。
(3)初然,熔銀散綿,良久渾成一片。

⑥ 關藏山游記作文的過渡句

藏山游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藏山?如果你不知道,不要急,你知道電影《趙氏孤兒》嗎?據說,程嬰當年就是在那裡把趙孤養大。藏山,洞穴幽奇,松柏參天,山光水色瑰麗,風景四季宜人。使人如在畫中,似入仙境。
在藏山入口處,有一對「龍鳳松」。龍松,彎曲盤虯,若躍躍騰飛;鳳松裊娜亭立,欲凌空翱翔。龍鳳松活靈活現,許多遊人至此,駐足觀賞,不禁嘖嘖贊嘆。山中還有一個「飲馬池」,相傳是程嬰趙武落難藏山時的飲馬之處,至今山泉汩汩,清澈見底,頗為奇異。山峰南北對峙,壁崖如削,稱為「二嶂」。南嶂聳然筆立,叫做「笏峰」,因遠望似「笏板」而名。峰東山路崎嶇,從這里攀登而上,就可以到達「南天門」呢!
導游姐姐說,藏山還有一個奇觀,就是「龍潭」,也可以稱為「黑龍潭」。每年盛夏之時,池水就會滲流而下,瀑布如虹似簾,還可以直接飲用,非常清爽。雖然此時不是盛夏,但是此刻黑龍潭也頗為壯觀。可以想像一下,當烈日炎炎時,瀑布飛流直下,手捧一泓清泉,多麼愜意舒暢啊!
之後我們一行人去了「飛岩樓」,它橫卧於半山崖,是雙層木樓,典雅富麗。當你登臨此樓,可以見青峰林立,又可以聽飛鳥啼鳴。置身於大自然,彷彿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站在山頂上,看夕陽西下,殘陽似血,蔚為壯觀。一天的行程很快就結束了,回憶起來,我不禁感嘆到:「大自然真是神奇啊!」
小記者們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很想去呢?

⑦ 中國地理方面的古書有哪些

中國地理方面的古書有《漢書·地理志》、《水經注》、《夢溪筆談》、《太平寰宇記》、《徐霞客游記》等等。

一、《漢書·地理志》

《漢書·地理志》包括上、下兩分卷,是東漢班固新制的古代歷史地理之傑作。

該書敘述漢以前的地理沿革,著重寫了《禹貢》九州和《周官》九州;接著敘述西漢的地理,以郡國為條,用本文加註的形式,依次寫各郡國及其下屬縣、道、侯國的地理概況,諸如郡縣的民戶、人口,廢置並分更名的歷史,各項特產,都尉、鐵官、鹽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澤,關塞要隘,名勝古跡,道路交通,等等。

二、《水經注》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

該書所記大小河流有1252條,所記湖泊、沼澤500餘處,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處,伏流有30餘處,瀑布60多處,各種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風災、蝗災、地震等,記載的水災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記各種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嶺、坂、岡、丘、阜、崮、障、峰、磯、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僅山嶽、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處,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記洞穴達70餘處,植物地理方面記載的植物品種多達140餘種,動物地理方面記載的動物種類超過100種。

三、《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歷史地理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成書於北宋,作者是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

全書有十七目,凡609條。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地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門類學科,其價值非凡。

四、《太平寰宇記》

《太平寰宇記》是古代中國地理志史,記述了宋朝的疆域版圖。廣泛引用歷代史書、地誌、文集、碑刻、詩賦以至仙佛雜記等,計約二百種,且多註明出處,保留了大量珍貴的史料。

《太平寰宇記》作者為北宋地理學家、文學家樂史。《太平寰宇記》撰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976~983)。

五、《徐霞客游記》

《徐霞客游記》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部散文游記,在原稿的基礎之上,王忠紉手校、季夢良續成稿本,成書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記》是系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描繪了中國大好河山的風景資源,此外優美的文字也使之成為文學佳作,在地理學和文學上都有著重要的價值。

⑧ <<漢書 地理志>>在中國歷史地理學上的價值謝謝

《漢書·地理志》的內容包括三個部分:開頭引錄《禹貢》全文和《周禮·職方氏》的九州部分,中間以西漢的行政建置為綱,將山川、物產、古跡等各項地理資料分條附記於其中,末尾輯錄劉向的《域分》和朱贛的《風俗》,並記載了一些海外交通的情況。
這一結構充分地反映了班固對於「地理」的理解。他在《漢書·敘傳下》中稱:「自昔黃、唐,經略萬國,燮定東西,疆理南北;三代損益,降及秦、漢,革剗五等,制立郡縣,略表山川,彰其剖判,述《地理志》第八」。就是說,他觀念中的「地理」雖然也包括了山川形勢,但更關心的是對它的「疆理」、「剖判」,亦即行政建置。因而他對《禹貢》給予充分的尊重,在《漢書·地理志》開頭將其全文照錄,並不是象我們今天這樣意識到《禹貢》對於地理學所具有的意義,而只是將其當作行政制度之一種,恰好在傳說中它曾實行於夏禹時代。同理,他將傳為周代行政制度的《職方氏》九州也一並照錄,而不辨析其來歷及真實與否。正因為如此,當歷史行進到秦漢時代,五等之封已經革剗,傳說中的九州也已成為過去,此時的「剖判」是通過郡縣。班固順應時變,在正文中將「地理」的綱領由《禹貢》、《職方氏》的九州一變而至於漢代的郡國,這不能不說具有開創之功。這份功勞本應該屬於太史公司馬遷的。
對「地理」的這種理解也很典型地反映了中國古代科學的一個重要特點:重實用、重功利,而輕視學理上的探討。《漢書·李尋傳》載傳主之言雲:「仰視天文,俯察地理,觀日月消息,侯星辰行伍,揆山川變動,參人民謠俗,以製法度,考禍福」。很明顯,當時人將地理當作一種應用之學。無論自然要素(山川變動)還是人文狀況(人民謠俗),研究的目的都是為了經世濟民(法度、禍福)。班固在敘述完西漢的行政建置和相應的地理資料之後,還將當時「猶未宣究」的劉向《域分》和朱贛《風俗》輯而論之,不能不說有其深意存焉。
這一觀念再滲透到地理學中,那便是形成一種很強烈的思維定勢,即輕自然而重人文。《漢書·地理志》而後,歷代正史修撰《地理志》形成一個傳統,但內容不過照著《漢書·地理志》亦步亦趨,有些簡單的甚至只有光禿禿的政區綱目,其它內容如山川、物產、古跡、水利等一概沒有。沈約在《宋書·州郡志》序中稱:「地理參差,其詳難舉,實由名號驟易,境土屢分,或一郡一縣,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離合;千回百改,巧歷不算,尋校推求,未易精悉」。文中直接將「地理」當作「政區」的同義語,這可以說是古代對於「地理」一詞最為極端的理解。
也正因為如此,地理學在我國傳統中一直被當作歷史學的附庸。一方面,以地理為標的的著作往往成為歷史著作中的專篇,如國史或地方誌中的《地理志》。另一方面,這樣的地理之學往往帶有歷史地理的性質。即便體例不受《地理志》影響,內容也往往不免帶有濃厚的歷史色彩。如《水經注》,它以水道為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地理學著作,但從內容看,它又是一部十足的歷史著作。——當然,它同時還是一部文學名著。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