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桶環遺址位於
㈠ 鄱陽湖流域真的會有驚世考古大發現嗎
江河湖泊從來都是孕育文明的地方,鄱陽湖同樣如此。浩瀚的鄱陽湖流域有著廣闊的平原,所以,這里成為人類早期的聚居之所。人們圍繞鄱陽湖勞作,農耕、織布、漁獵……生活在這片流域持續上演,早期的人類文明也在湖畔冉冉升起。
考古學家在對這兩處遺址進行多次發掘的過程中,發現了大量的獸骨以及夾粗砂的條紋陶、繩紋陶,還有野生稻植硅石。據科學探測,這些陶器距今約兩萬年之久,稻作遺存距今約一萬兩千年。這樣的結果震驚了考古界——這里發掘的陶器和稻作遺存年代,超越了世界上迄今發現的任何一處遺址。
㈡ 江西境內至今發現最早的人類活動的地點在
仙人洞 江西境內迄今發現最早的人類活動地點在萬年縣仙人洞
㈢ 發明谷種的人是那裡的叫什麼名謝謝
是誰發明了水稻栽培? ――探訪萬年仙人洞 2004年9月下旬,江 南一個典型的陰雨天,公路兩旁的稻穗已經開始變黃,對面的大荷山不到300米高的山頂上雲霧繚繞。站在名為「吊桶環」的小丘上,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趙志軍打量了一會兒腳下細雨中的大源盆地,轉身對我說: 「這個地方與10多年前沒什麼變化。當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差點錯過了吊桶環,這一帶有很多洞穴,我們調查了仙人洞和附近一個蝙蝠洞,回來經過吊桶環時,我們的向導、萬年縣博物館的王炳萬館長對我們說:要不要停下來看一看?我曾在小山頂上撿到過碎陶片。然後我們停車上來看,這一看不得了,找到了一萬四千年前的栽培稻,最後這兒發掘的東西比幾百米外的仙人洞還多。我們猜測這兒是仙人洞人的『屠宰場』。」 1.4萬年前的栽培稻(或者按照考古學家「保守」一點的慣例,只說「1.2萬年前」),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也就是說,可能是仙人洞和吊桶環一帶的先民種下了世界上第一棵水稻,這種奇妙的作物從贛東北這個數平方公里的小盆地播向世界,後來養育著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 天生一個仙人洞 「首屆稻作文化旅遊節」和「第四屆農業考古學術討論會」正在江西萬年只有數萬人口的縣城熱熱鬧鬧地進行著,並非所有出席研討會的學者都同意「萬年為世界栽培稻起源地」這樣的陳述,在學者眼中,稻作農業發展史的面目就更加撲朔迷離了。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卓有成效的發掘研究不過10年,關於栽培稻和世界稻作的起源,還將有許多爭論和新材料的呈現。 但近年來,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的重要性無疑已得到學界公認,並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這兒出土了上萬年的栽培稻植硅石和上萬年的陶器,還有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早期期間所有階段的大量石器、骨器、動植物遺存,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權威、北大教授嚴文明曾指出,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是國內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向新石器時代早期過渡地層關系最完整、清晰的地點。世界著名考古學家、發現玉米栽培起源地的美國人馬尼士博士,1993年和1995年兩次作為美方負責人參與對該遺址的中美聯合發掘,他認為,在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發現了許多以前沒人知道的舊石器時代的事,是農業考古發現的最早的人類水稻栽培的證據」,「通過國際合作調查,我們可以改寫部分中國歷史」。 萬年縣位於鄱陽湖東南岸,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從古至今都堪稱稻米之鄉。在離萬年不遠的東鄉縣,發現有最靠北的野生稻分布。從明朝開始,這兒出產一種進貢皇帝享用的「萬年貢米」,米粒細長,香而不膩。據說萬年部分農村今天沿用的谷倉形制,仍與漢代記載一模一樣。 從縣城往東北方向沿鄉村公路行約10公里,便進入大源盆地。「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寫有田園詩句的宣傳牌立在青黃的稻田間,穿過稻田和青青大源河水,走到小荷山的南山腳下,我們便見到仙人洞人1萬年前的居所。這些發明水稻栽培的先人果然聰明,仙人洞的「風水」無疑是一流的。仙人洞是一座冬暖夏涼的石灰岩溶洞,縱深約40米、底寬約19米、弧頂約高14米,洞口約兩米寬。仙人洞前方是大源盆地平坦的盆底,大源河蜿蜒流過。出洞口往右800米即為地勢稍高的吊桶環。 在「六山一水兩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園」的萬年縣境內,像吊桶環這樣的小丘隨處可見。「吊桶環」丘頂上有一對巨石如力士抵角,形成一天然岩廈頂棚,下面可供人避雨、穿行,因形似當地人挑水用的吊桶把手而得名「吊桶環」。專家猜測,吊桶環以前可能也是一個封閉的山洞,後來部分坍塌才變成可穿行的過道;仙人洞人可能先住在吊桶環,後來在水位退落時搬到更低的仙人洞,而把吊桶環當做處理獵物和採集物的生產場所。 世界各地發現的古人類遺址,大多在喀斯特溶洞發育地區。中國有名的古人類化石,如北京猿人、柳江人、馬壩人、金牛山人、和縣人、山頂洞人等,均發現於石灰岩洞穴中。原始人類在學會建造房屋之前,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冬暖夏涼的石灰岩洞穴棲身。萬年仙人洞所在的大源鄉及臨近的盤嶺正是石灰岩溶洞較多的地區,大源另有一座大型溶洞,名叫「神農宮」。神農氏正是中國古籍記載及民間傳說中發明水稻栽培的先人。 天下水稻本一家? 11年前,趙志軍是作為美國密蘇里大學植物考古學博士出現在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的發掘現場,今天他借「萬年稻作文化節」和「第四屆農業考古學術討論會」故地重遊,身份已成為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 作為上世紀90年代兩次重要發掘的參與者和遺址出土文物中栽培稻植硅石的鑒定者,趙志軍可說是本屆農業考古研討會上最受關注的人。他提醒記者注意「栽培稻」起源和「稻作農業」起源的區別,在1998年接受美國《科學》雜志采訪時,趙志軍就提出這種觀點:從最初下意識的水稻栽培行為到稻作農業的形成,中間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栽培稻的出現並不意味著稻作農業的出現,稻作農業的形成標志還包括生產工具、主要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等。 「我們在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越來越晚近的地層中發現了越來越多的栽培稻植硅石,這表明栽培稻的比重不斷增大,但同時發現了大量獸骨和魚骨,顯示仙人洞人的生產方式仍以漁獵為主,所以我不能說這兒的栽培稻是稻作農業的起源。在浙江河姆渡發現的7000年前的大量稻穀,意義有所不同,因為看起來水稻栽培已成為他們的主要食物來源。」 「可以肯定的是,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栽培稻是在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所以,世界上以稻米為主食的2/3的人類要感謝仙人洞人。」趙志軍笑道。 「但我不認為天下水稻都源自一地,我傾向於水稻多起源說。今天的栽培稻有粳稻和秈稻之分,粳稻適於北方溫帶氣候,生長周期較長,米粒短胖;秈稻米粒細長,適於南方亞熱帶氣候,生長周期短。通過基因分析,人們發現,粳稻和秈稻的差別比它們各自與野生稻的差別還大,所以它們很可能有各自的起源地,從野生稻就開始有區分了。」 堅持天下水稻本一家的一元起源論者也不少。他們認為從野生稻到栽培的秈稻和粳稻之間,存在一種粒型由細長變得越來越短胖的趨勢,適應的地域也越來越廣。野生稻的變異能力很強,完全可能發展出粳秈這樣不同的品種。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朱乃誠研究員提出水稻「中心起源、邊緣發展」學說,頗得人心,指栽培稻在一個中心地區起源,然後逐漸擴散,在周邊地區發展、成熟。爭論的焦點是那一個中心起源地「花落誰家」。 自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發掘後,頗有睥睨群雄之意,與它爭奪栽培稻發明權的最有力競爭者要算湖南道縣玉蟾岩,那兒也是一個古人類住過的石灰岩洞穴,也發現了上萬年前的栽培稻,而且發現的是稻穀(三粒半稻穀),不僅是植硅石。道縣附近的江永縣也有野生稻的存在。一些湖南的研究者便因此極力主張道縣栽培稻的優先權。 江西萬年和湖南道縣均屬於長江中游地區,因此也有學者將栽培稻起源地圈定為「長江中游」或「長江中下游」。這種看法有漸成主流之勢。 但其實很多學者心中都清楚,栽培稻起源到底是一元或多元,不同遺址的水稻間是什麼關系,還會不會發現更早的栽培稻,這些疑問至今並沒有最後結論。 那兩年我看了兩萬個顯微樣品 提到植硅石和稻穀的差別,該請趙志軍博士介紹一點技術細節了。 考古學是一門綜合多種手段和方法、思辨與實踐並行的學科,好的考古學家都是左右腦並用的有趣人物,這一點往往超越行外人的想像。植物考古說起來有點玄,你想,水稻在地層中埋了上萬年,還有多少蛛絲馬跡可尋呢?而且,還要區分出野生稻和栽培稻!? 趙志軍介紹說,所謂植硅石,是指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形成的石化細胞,因為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不斷從土壤中吸收液態二氧化硅,充填在細胞中,形成類似動物體內「膽結石」一樣的結構,最後整個細胞變石化死掉(比如稻穀殼外層的細胞),這些植硅石能完全保留細胞形態,在地層中也可能被保存下來。植物內部細胞也有形成植硅石的,但基本上以外部的表皮細胞形成最多。 一種植物可能形成不同類型的植硅石,而不同植物也可能有一些同類的植硅石,所以如何利用植硅石鑒定出地層中的植物類型,很難,卻又能發揮強大、獨到的功效,是近年來考古學的研究熱點。「我在密蘇里大學時,花了兩三年時間專門看不同植物的植硅石,我看了4000多種植物,兩萬個顯微樣品,目的就是要找出如何鑒別稻屬植物植硅石的方法。先從禾本科植物中分出稻屬植物,再在稻屬中區分野生稻和栽培稻。」 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的區分有多難?「植硅石只有50微米大,相當於1毫米的1/20,實際就是稻殼的表皮毛細胞,在放大100倍的顯微鏡下只能看到有一個點,我們在400倍顯微鏡下看。稻屬植硅石有一個特徵性的雙峰,對每一個植硅石我們要測量5個數據,如峰高、底寬等,然後,把這些數據代入一個統計學的判別公式來作出判斷,野生稻和栽培稻區分的准確率在90%以上。」 這種判別方法是趙志軍在密蘇里大學做博士論文時建立的。可以說沒有這種方法,就沒有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關於栽培稻的重大發現。因為剛開始他們使用「浮選法」,趙志軍帶著兩個民工幹了兩個月,一無所獲。這是一種大海撈針式的工作。在吊桶環,他們最深的探方挖到了地下近6米;在用竹簽挖掘、網篩篩過上百立方米的泥土後,趙志軍他們最後從40個樣品中「逮」到了600餘個稻屬植硅石個體。 未解之謎:仙人洞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了 在剛正式開放的「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陳列館」,記者見到了根據遺骨復原的「仙人洞人」頭像。看樣子是一位臉頰稍長的中年婦女,面貌、氣質與今天的當地人頗為相似,不知是否因為記者或復原者受到心理暗示的作用。 據20世紀60年代曾參與萬年仙人洞初期發掘的陳文華研究員(現為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會長)介紹,當年他們在仙人洞洞口的大石頭下面挖到這位女性和兩個孩子的遺骨化石,他們分析,當時可能發生了一場類似地震的災難,這位母親帶著孩子在逃出洞口時被滾落的大石砸死。 關於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最具懸念的可能就是:兩萬多年前,仙人洞人從哪裡來?距今七八千年之後,仙人洞人又突然到哪裡去了? 趙志軍告訴我,當年在吊桶環遺址,挖到5米多時,已經是23000多年前的舊時代晚期了,其實還可以往下挖,看得出來下面還有東西,但是主持發掘的嚴文明先生說:不挖了,留著以後搞舊石器時代研究的人來挖吧。嚴先生因為主要研究新石器時代,怕我們沒把握反而破壞下面的地層。所以,仙人洞人的故事還有更古老的部分仍然深埋地下。 發掘還發現,仙人洞和吊桶環的地下遺存到距今七八千年後突然出現斷層,從距今8000年到商周之間是一片空白(萬年縣境內有大量商周時期以來的文化遺存)。其間數千年,難道仙人洞人蒸發了嗎?或者,他們搬到哪裡去了?他們的遷徙與栽培稻的傳播有沒有關系呢?這是一個漫長的故事,中間缺失的數千年的環節,等著我們去重拾和補敘。
㈣ 稻穀是誰發明啊
人類何時栽下第一棵稻秧?稻作文明源自何方?不斷推進的考古發現為人們呈現出種種不同說法。在湖南省道縣玉蟾岩出土的五粒古稻穀,將這一起源時間刷新至一萬兩千年前。 近半個多世紀以來,關於稻作起源,「印度說」、「珠江上游說」、「長江中下游說」等觀點一直爭論不休。據悉,印度馬哈加拉80年代出土的稻穀遺存,距今約6570年,「珠江上游說」則認為7400年,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村新石器時代遺址第四文化層中的稻穀,距今為七千年左右,而湖南澧縣彭頭山遺址出土的稻穀遺存則為9100年。 為揭開水稻起源之謎,去年11月初,由哈佛大學、北京大學以及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組成的「中國水稻起源考古研究」中美聯合考古隊匯集國內外專家20餘人,在道縣玉蟾岩進行挖掘。上世紀90年代,這里出土了四粒一萬兩千年前的水稻穀殼。此次挖掘的重點,是在一長4米、寬0.5米的土探方內進行。專家們通過采樣、浮選等手段,11月19日發現了距今一萬兩千年的5粒炭化古稻穀。經初步分析認為,玉蟾岩遺址是目前發現的全世界保存最好最早的古栽培稻遺存地。 1993年11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對玉蟾岩進行了首次挖掘,發現了古栽稻和原始陶片;1995年10月,考古隊再次對玉蟾岩進行發掘,對出上標本進行科學測定確認,這里發掘出的世界最早的原始栽培稻和原始陶片,距今12000—14000年之間;2001年3月,玉蟾岩遺址被中國社科院列入「中國20世紀100項重大考古發現」。
㈤ 關於介紹舞陽縣歷史賈湖文化和傳說故事的作文
從目前考古發掘和研究的成果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從2萬年左右開始進入農耕農耕文明階段,以湖南玉蟾岩遺址為代表,2萬年左右開始稻作文明;黃河流域及以北近萬年左右進入農耕文明階段,以河南賈湖舞陽遺址為代表,有距今近9000千年的稻作文明;地中海流域距今約6000~8000千年間進入農耕文明階段,以兩河流域古蘇美爾文明和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為代表。世界其它地方進入農耕文明相對晚了許多。目前將我國長江流域所發現的上萬年以上的農耕文明遺址一概並入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是一種歷史的陳腐觀,是西方中心論在作祟,一個地方是否進入有規模的農耕文明是判斷其進入文明階段的重要標志。萬年以上的農耕文明分布於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黃河流域及以北並世界其它地方還沒有類似的文明的發現,突顯人類文明發祥地的龍頭作用,這是人類重要的文明發展史實。這些上萬年的農耕文明主要有湖南道縣玉蟾岩、湖南臨澧竹馬村、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廣東英德牛欄洞、廣西桂林甑皮岩、浙江上山遺址、廣西邕寧頂螄山、江蘇溧水神仙洞遺址等等。黃河流域及以北上萬年的新石器遺址表現出明顯農耕文明特點的不多,河北徐水南庄頭、河北陽原於家溝、北京東胡林人村、北京懷柔轉年和山西吉縣柿子灘等遺址可當作新石器遺址的代表。問題的關鍵還在於黃河流域及以北並世界其它地方上萬年的新石器遺址尚未進入農耕文明階段。黃河流域距今9000年的河南舞陽賈湖稻作文明從實際地理位置分析,還是屬於長江流域的淮河支,實質還是長江流域向北發展的稻作文明;而河北磁山遺址大量粟的發現,才真正能代表黃河流域農耕文明的目前最早上限,距今7000年前。
湖南道縣玉蟾岩:距今2.25~1.85萬年,目前人類發現的最早的農耕文明遺址,發現了人類最早的栽培稻、陶器和人工編織物等。玉蟾岩原始陶片呈黑褐色,火候低,質地疏鬆,胎厚近2厘米,夾碳、夾粗砂,陶片內外均飾紋樣,似繩紋,但為編織印痕,有清晰的經編與緯編,開了夾碳陶、貼塑法、內外紋飾、編織技術萌芽的先河。玉蟾岩的編織印痕,表明玉蟾岩人已發明了編織技術,在這個基礎上,他們發明了網罟,用來捕捉鳥禽,開啟智力。洞前地勢平坦開闊,適宜人類生息繁衍。附近類似玉蟾岩的早期遺址還有很多,附近就有三角岩遺存。可見人類起源文明發祥於長江流域決不是孤立偶然,是生生不息。
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時代在距今2~1.5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及距今1.4~0.9萬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兩遺址相距約800米,其中吊桶環遺址應為仙人洞居民狩獵的臨時性營地和屠宰場。出土遺物有625件石器、318件骨器、26件穿孔蚌器、516件原始陶片,20餘片人骨和數以萬計的獸骨殘片。發現有1.2~1.4萬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標本。
廣東英德牛欄洞遺址:距今1.2萬年~8000年前,位於英德市雲嶺鎮東南面的獅石山南麓。發現的水稻硅質體是迄今嶺南地區所見年代最早的水稻遺存,將嶺南地區稻作遺存的年代前推至距今1.2萬年左右。陶片表面飾粗繩紋,無編織印痕,內壁加抹,表裡呈褐色,厚1.10~2厘米。早期夾碳,晚期不夾碳,只夾砂,紋理不明。
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距今1.2萬年~7000年,出土上萬件捏制的陶器殘片,有專家認為陶器起源與當地人用陶器煮食螺螄有關。據出土人骨測定,當時的桂林男子平均身高為1.65米,女子為1.56米。他們有卵圓的頭、低矮的鼻骨、鏟形的門齒,與現代的壯族人、東南亞人極其相似。他們用骨針、葛麻和獸皮縫制衣服,用獸牙、蚌殼作飾品,用赤鐵礦粉染色、文身,充滿了「野性美」。然而在此繁衍了5000年後,遠古的桂林人終於放棄了這個棲息地。7000多年前,地球氣候進入了一個溫暖潮濕期,高出地面僅1米的甑皮岩變得潮濕多水,這里的先民們走出洞穴,走向平原,利用樹木和竹竿搭建了適合南方潮濕天氣的干欄式房屋。
浙江浦江上山遺址:長江下游發現的上萬年的水稻農耕文明遺址,出土的大量夾碳陶片距今已有1萬年左右歷史,映證了水稻農耕文明從長江中游向長江下游傳播的方向性。
廣西邕寧縣頂螄山遺址:代表了嶺南地區距今10000~6000年的史前文化發展序列,出土距今1萬年左右的陶器,形具完整,多達20多件,其數量在廣西史前考古的歷史上是空前的,為研究南方史前文明提供了諸多便利;距今8000~7000年的100多座墓葬,在頂螄山貝丘遺址現已發掘出的400多個古人類遺骸中,有1/3是採用肢解葬的。遺址中出現的南方干欄式建築形式。
就廣西南寧附近,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密集就讓人十分吃驚,相當於新石器時代中期或早期的遺址分別有:天窩遺址、那北咀遺址、牛欄石遺址、青龍江遺址、長塘遺址、石船頭遺址、凌屋坡遺址、南蛇坡遺址、頂螄山遺址、灰窯田遺址、長江嶺遺址、豹子頭遺址、龍頸遺址、青山遺址等。天窩遺址位於原邕寧縣長塘鄉天窩村東面約2.5公里的邕江南岸一個為「螺螄山」的台地上;那北咀遺址位於邕寧縣伶俐五合那窩村南約2公里的邕江北岸一個稱為「那北咀」的台地上;牛欄石遺址位於原邕寧縣長塘鄉粟屋坡西南面約300米的邕江北岸一個稱為「牛欄石」的台地上;青龍江遺址位於原邕寧縣長塘鄉定西村沖西坡西北面約1公里的青龍江口兩側的台地上;長塘遺址位於原邕寧縣長塘鄉邕江北岸的長塘火車站東面一個稱為「螺螄山」的台地上;石船頭遺址位於原邕寧縣良慶鄉那黃村北面約3.5公里的邕江兩岸一個稱為「石船頭」的台地上;凌屋坡遺址位於原邕寧縣長塘鄉五合村凌屋坡南面約50公里的邕江北岸台地上;南蛇坡遺址位於原邕寧縣伶俐鄉公所南蛇坡西南約1公里的邕江北岸台地上;灰窯田遺址位於南寧市東南面三岸園藝場灰窯田嶺下邕江北岸的台地上;長江嶺遺址位於南寧市東南面三岸園藝場部約2公里的邕江北岸台地上;豹子頭遺址位於南寧東南面柳沙園藝場那壩村西南面約2公里的邕江轉彎處的北岸台地上;龍頸遺址位於南寧市西北江西老口街北面約2公里的邕江北岸一個稱為「龍頸」的台地上;青山遺址位於南寧市青山園藝場青山腳下邕江東岸的台地上。頂螄山遺址位於原邕寧縣蒲廟鎮新新村九碗坡自然村東北約1公里的頂螄山上,1994年發現,1997年至1999年進行全面發掘,發掘面積1050平方米,共發現三百多座墓葬共四百多具人體骨骼,出土大批磨製石器、蚌器、陶器、骨器等遺物,還發現排列頗有規律的建築遺跡——柱洞,是廣西迄今發掘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文化內涵較為豐富的一處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
林河先生在其《中國巫儺史》一書中詳細總結了長江流域農耕文明領先世界的記錄: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建築科技(18000年前臨澧竹馬村的「高台式土木建築」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管道施工科技(竹馬村的拱形密封管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紡織科技(20000年前道縣玉蟾岩遺址的植物纖維編織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制陶科技(玉蟾岩的陶制食物盛器);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農業科技(玉蟾岩的水稻人工栽培工藝);
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植物靈崇拜(玉蟾岩的「搓草紋」陶器);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貼塑陶科技(玉蟾岩制陶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雕刻科技(彭頭山文明的雕刻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拋光打磨科技(彭頭山文明的精製佩飾);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開墾了世界上的第一片稻田(彭頭山文明的稻田);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開鑿了世界上的第一條灌溉稻田的水溝(彭頭山文明的水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最早吃上了「令人老而不死」的大米飯(彭頭山水稻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陰陽觀念(彭頭山陶器上的陰陽縷孔);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火靈崇拜(彭頭山陶器上的火靈出入孔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崇拜(彭頭山的日月紋陶器);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神靈崇拜(彭頭山遺址的人形石與鳥形石);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將稻作文化傳播到了全世界(從玉蟾岩到全世界的稻作文化);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田園生活(兩湖平原彭頭山文化群);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9000年前的彭頭山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雙帆欞船製造科技(近8000年的高廟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雙身畫舫製造科技(高廟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農耕之神(高廟、松溪口、征溪口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農耕祭祀(高廟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彩繪科技(高廟文明的朱彩陶器);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高層建築科技(高廟的六層高塔建築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鳳凰崇拜(高廟陶紋上的火鳳凰圖案);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天圓地方學說(高廟陶紋上的天圓地方圖);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絲織科技(江浙河姆渡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造漆科技(江浙河姆渡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園林科技(江浙河姆渡的盆景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最早學會了集市貿易(6000年前的洞庭湖城頭山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航運工業(城頭山有舵的遠航木船);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建築科技(城頭山的古商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最早讓人類享受到了和平的城市生活(城頭山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修築了世界上的第一條城市街巷(城頭山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修築了世界上最早的築路科技(城頭山寬達五米的卵石大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人造運河(城頭山通往洞庭湖的護城河);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橋梁建築科技(城頭山古城的大木橋);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的第一批商品陶手工作坊(城頭山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修築了世界上最早的通商港口(城頭山碼頭及先秦的支那灣);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最先發現了澳洲袋鼠和南極企鵝(湖北5000年前石家河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化工科技(西南濮人的丹砂);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出了世界上最精美的青銅藝術(長沙出土的商周四羊尊);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失蠟法鑄銅尖端科技(長沙商周四羊尊);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完善的貨幣體制(楚國的金銀銅貨幣體制);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普及了世界上最早的計量工具天平、法碼與算籌(沅陵春秋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算術九九歌訣》(湖南里耶戰國遺址);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煉鋼科技(長沙春秋墓鋼劍);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白口鐵鑄造科技(長沙春秋墓鐵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鐵農具鑄造科技(長沙春秋墓凹口鐵鋤);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帛畫(春秋時代兩湖平原);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開辟了最早的「海上絲綢之路」(大西南陸海通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開辟了最早的「海上陶瓷之路」(大西南陸海通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開辟了最早的「海上茶葉之路」(大西南陸海通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編寫了世界上最早的《旅行指南》(沅陵漢代吳陽侯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編寫了世界上最早的《美食譜》(沅陵漢代吳陽侯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聞名世界的「四大發明」(各個時期)……太多了,不勝枚舉。
㈥ 仙人洞下層遺址與吊桶環中層遺址不屬於同一個時期的文化遺存是對還是錯
仙人洞下層遺址與吊桶環中層遺址不屬於同一個時期的文化遺存是錯的
仙人洞下層遺址與吊桶環中層遺址屬於同一個時期的文化遺存
仙人洞、吊桶環遺址,位於江西省萬年縣大源鎮附近的小荷山腳和吊桶環山頂, 坐落於小而濕潤的大源盆地內,相距約800米,是中國南方地區典型的洞穴遺址。時代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兩遺址在石製品加工和陶器製作方面有明顯差異。陶片為目前發現的中國最原始的陶製品之一。發現了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清晰的地層關系證據,並找到新石器早期的水稻遺存。遺址的地層堆積,涵蓋了由舊石器時代末期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完整地層序列,它對於研究人類如何由舊石器時代過渡到新石器時代,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文化演進過程。尤其是對有關稻作農業起源、陶器的發現、動物的馴化等重大學術課題的解決提供了相關的考古學證據,揭示出目前我國從舊石器時期向新石器時期過渡的最清晰的地層關系證據。
㈦ 關於河姆渡遺址的歷史問題
河姆渡遺址 Hemu Site
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餘姚市河姆渡鎮河姆渡村東北,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河姆渡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
河姆渡遺址發現於1973年,遺址總面積達5萬平方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經測定,最下層的年代為7000年前。通過1973年和1977年兩次科學發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類質料組成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裝飾工藝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遺物、干欄式建築構件,動植物遺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的繁榮景象。河姆渡遺址的發掘為研究當時的農業、建築、紡織、藝術等東方文明,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佐證,是我國建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國展覽,深深地震撼著整個世界。
河姆渡遺址是世界聞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總面積約四萬平方米,堆積厚度四米左右,上下疊壓著四個文化層,其中,第四文化層的時代,距今約七千年,是我國現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地層之一。第三、四文化層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遺存,動物遺骸,木構建築遺跡和構件,以及數以千計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在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遺址首先發現,故於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與確立,擴大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領域,說明在長江流域同樣存在著燦爛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該文化目前唯一經過較大規模發掘的是河姆渡遺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會、浙江省博物館主持,進行了兩期發掘。1982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在浙江鄞縣辰蛟,寧波八字橋,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發現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遺存。
河姆渡遺址位於河姆渡鎮金吾廟村(原羅江鄉浪墅橋村)。它是1973年夏天當地農民建造排澇站時發現的,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自下而上疊壓著4個文化層,根據北京大學碳14實驗室測定,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層距今約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層距今約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層距今約5500-5000年。該遺址於1973年和1977年冬進行過兩次考古發掘,合計面積2630平方米,出土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藝術品等文物6700餘件,還發現豐富的栽培稻穀和大面積的木建築遺跡、捕獵的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骨骸、採集的植物果實及少量的墓葬等遺存。所有這些,為研究我國遠古時代的農業、建築、制陶、紡織、藝術和東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氣候、古水文的演變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河姆渡遺址第一、二文化層的出土文物與省內湖州邱城遺址下層及嘉興市郊馬家濱遺址的器物相似,第三、四文化層的出土文物,在我省是新發現,而且它已擁有較為發達的耜耕農業、採用榫卯技術的干欄式建築,在國內同時代的遺址中它的生產、生活水平處於領先地位,因此是一支全新的考古學文化,暫時命名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遺址發現後,在海內外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為盡快把它公諸於世,1976年4月,國家文物局、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開「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工作座談會」(實際是一次研討會),來自北京、上海、陝西、廣東、福建、安徽、浙江的專家學者和餘姚縣、羅江鄉的代表共60多人參加了這次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在7000年前長江流域同樣有著繁榮的原始文化,與黃河流域一樣都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發祥地,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一致同意了對河姆渡文化的命名。1980-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相關市縣文管會在寧紹平原作了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普查,近年來在基本建設中又陸續發現了一些,至今共發現河姆渡文化類型遺址47處,分布於錢塘江以南的沿海地區和舟山群島,其中以姚江平原最密集,計有25處,因此可以說,餘姚是河姆渡文化的故鄉。
[編輯本段]特徵
陶器主要是夾炭黑陶和夾砂紅陶、紅灰陶。除素麵陶外,盛行在釜類腹底交錯拍印繩紋,陶器的寬邊口沿上常刻劃平行條紋、波浪、圓圈、葉形、谷穗狀等幾何圖樣,偶見白地深褐色紋的彩陶。以平底器和圜底器為大宗。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帶把缽、寬沿淺盤、垂囊式□、支腳等。與支腳配合使用的陶釜,始終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器。骨制生產工具豐富,尤其在早期,骨器數量遠超過石、木、陶質各種工具的總和,就目前所知,為中國新石器文化中所獨有。木器較精巧多樣。梯形不對稱刃石斧、拱背厚體石錛、骨耜、斜鋌骨鏃、管狀骨針、骨哨、木矛、木刀等,都是具有特色的器物。大批榫卯木構件及干欄式建築的遺跡,顯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住房特點。
河姆渡遺址的第4、3層和第2、1層,分別代表河姆渡文化的早、晚兩期。①早期:約前5000~前4000年。陶系簡單,夾炭黑陶占絕對優勢。除磨平素麵外,繩紋較多,刻劃的幾何圖案花紋和動植物圖案突出。主要器形有斂口或敞口肩脊釜、直口筒式釜、頸部雙耳大口罐、寬沿淺盤、斜腹盆、環形單把缽、大圈足豆、盆形甑、塊狀體支腳等。石器種類少,一般磨製不精,斧、錛較厚碩,主要石器工具中未見穿孔者。②晚期:約前4000~前3300年。夾砂紅陶、紅灰陶數量最多。前段的泥質紅陶外壁紅內壁黑,常施紅陶衣;後段的泥質紅陶表裡色澤一致,很少施陶衣。沿用繩紋,出現鏤孔紋飾。新出現鼎、落地式把兩足異形□、垂囊式□。其他主要器形還有敞口雞冠耳釜、敞口扁腹釜、牛鼻耳罐、折沿罐、鏤孔豆、空腹傾斜體支腳。石器多通體磨光,出現了扁平長條石錛,穿孔石斧、長方形雙孔石刀和石紡輪。
河姆渡遺址發掘發現的文物遺存具有數量巨大、種類豐富的特點,為研究距今七八千年前氏族公社繁榮時期人們的生產、生活情況提供了比較全面的材料。如兩次發掘出土的陶片達40萬片之多,用同樣的發掘面積作比較,是其它新石器時代遺址所不及。又如出土的紡織工具有紡輪、繞紗棒、分徑木、經軸、機刀、梭形器、骨針近10種,根據這些部件,可以復原當時的織機,其它的遺址就沒有這么具體。它的文化特色主要還在稻作農業、干欄式建築、紡織和水上交通方面。
(1)耜耕農業: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的大多數探坑中都發現20-50厘米厚的稻穀、谷殼、稻葉、莖桿和木屑、葦編交互混雜的堆積層,最厚處達80厘米。稻穀出土時色澤金黃、穎脈清晰、芒刺挺直,經專家鑒定屬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秈混合種,以秈稻為主(佔60%以上)。伴隨稻穀一起出土的還有大量農具、主要是骨耜,有170件,其中2件骨耜柄部還留著殘木柄和捆綁的藤條。骨耜的功能類似後世的鏟,是翻土農具,說明河姆渡原始稻作農業已進入「耜耕階段」。當時的稻田分布在發掘區的北面和東面,面積約6公頃,最高總產為18.1噸。
農業起源表明人類社會從單一的攫取式經濟開始向生產式經濟發展,這一轉變拓展了食物來源,為人類發展奠定物質基礎,所以在人類發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河姆渡原始稻作農業的發現糾正了中國栽培水稻的粳稻從印度傳入、秈稻從日本傳入的傳統說法,在學術界樹立了中國栽培水稻是從本土起源的觀點,而且起源地不會只有1個的多元觀點,從而極大地拓寬了農業起源的研究領域。河姆渡遺址人工栽培稻穀的發現說明農業不是哪個聖人發明的,而是人類自身進步的結果,從而有利人們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史觀和群眾觀念。
(2)干欄式建築:河姆渡遺址兩次發掘范圍內發現大量干欄式建築遺跡,特別是在第四文化層底部,分布面積最大,數量最多,遠遠望去,密密麻麻,蔚為壯觀。建築專家根據樁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文化層時至少有6幢建築,其中有幢建築長23米以上,進深6.4米,檐下還有1.3米寬的走廊。這種長屋裡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間,供一個大家庭住宿。清理出來的構件主要有木樁、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構件上帶有榫頭和卯口,約有幾百件,說明當時建房時垂直相交的接點較多地採用了榫卯技術。河姆渡遺址的建築是以大小木樁為基礎,其上架設大小梁,鋪上地板,做成高於地面的基座,然後立柱架梁、構建人字坡屋頂,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築,最後用葦席或樹皮做成圍護設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從地面開始,通過與樁木綁扎的辦法樹立的。這種底下架空,帶長廊的長屋建築古人稱為干欄式建築,它適應南方地區潮濕多雨的地理環境,因此被後世所繼承,今天在我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國家的農村還可以見到此類建築。建造龐大的干欄式建築遠比同時期黃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築要復雜,數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專人策劃,計算後進行分類加工,建築時需要有人現場指揮,否則七高八低,彎彎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築技術說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現代人一樣較高的智商。
(3)紡織、交通工具和髹漆技術的出現: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紡織工具數量之多、種類之豐富為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所罕見。數量最多的是紡輪,有300多件,質地以陶為主,還有石質和木質,形狀以扁圓形最常見,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狀。織的方面有經軸、分經木、繞紗棒、齒狀器、機刀、梭形器等,紡織專家認為這是原始踞織機的部件。縫紉用的是骨針,有90多件,最小的骨針長僅9厘米,徑大0.2厘米,針孔大0.1厘米,與今天大號鋼針差不多。從出土的葦編和器物上精緻的圖案看,當時織品為經緯線數量相同的人字紋和菱紋。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木槳共8支,系用原木製作,形似後世的木槳,只是形體略小一些。有槳一定有船,推測河姆渡人已劃著獨木舟在湖泊之中捕魚采菱,也可能用於氏族間交流時的交通工具。河姆渡遺址發現的漆器有20多件,早期單純用天然漆漆於木器表面,稍後在天然漆中摻和了紅色礦物質,使器物色彩更加鮮亮,第三文化層中出土的木胎漆碗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4)發現以象牙雕刻為代表的原始藝術品:河姆渡遺址發現的原始藝術品可分為獨立存在的純藝術品和施刻於器表之上集實用和觀賞於一體的裝飾藝術兩大類,而以後一類數量居多,充分表現了河姆渡人的審美興趣和文明程度。藝術品中最為人稱道的是「雙鳥朝陽」紋象牙雕刻件,該器長16厘米、寬5.9厘米、厚約1厘米,形似鳥窩。器物正中陰刻5個同心圓,外圓上部刻火焰紋,兩側各有一隻圓目利喙的鷙鳥向對而視。畫面布局嚴謹,線條虛實結合,圖畫寓意深刻,有人說它象徵太陽,另有人認為是鳥在孵蛋,象徵對生命、生殖的崇拜。說明該器物具有強烈的宗教意義,原始先民已有復雜的精神生活。
[編輯本段]地理環境
河姆渡南面的四明山,北面姚江平原中部的慈南山地和東面南北走向的烏石山、羊角尖山、雲山等低山丘陵三組山系構成碩大的工字,這種地貌尤如今天圍海造田工程上拋築的丁壩和順壩,具有很大的促淤成陸功能。距今1萬年前開始的全新世初大規模海侵時,四明山北麓成為一片淺海,從長江口順潮而下的泥砂搬運到這里後,受工字形地貌的阻擋而沉積下來,使河姆渡一帶的淤積快於其兩翼,當海退開始後,河姆渡一帶自然最先出露成陸。根據低塘鎮西村地下31米處發現的貝殼層的年代8020年,推測海退發生在距今7500年左右,所以距今7000年前河姆渡確實是四明山前的一塊高地。研究過程中委託南京大學所作的河姆渡遺址地質土樣古代微生物、孢粉、土壤粒度和含鹽量的檢測結果印證了課題組的研究結論。
根據河姆渡遺址孢粉資料和考古發掘材料分析,7000年前河姆渡的氣候比現在溫暖濕熱,平均氣溫比現在高3-4℃,年降雨量比現在多500毫米左右,與現在的廣東、廣西南部和海南島相似。在地理方面最大的差別就是遺址南面還沒有姚江阻隔,只有芝嶺溪水在遺址的西南流過。遺址的東面是一片平原,西面、北面瀕臨河姆渡——丈亭——二六市大湖,河姆渡處於湖泊沼澤、平原、草地、丘陵、山岡多種地貌的復雜環境,所以這里的動植物資源特別豐富,非常有利河姆渡先民的生產、生活。值得一提的是,當河姆渡成陸時,「工字形」地貌兩翼,即現在的餘姚城區以西、寧波市西郊以東地區尚處於淺海之中,海水漲落有規律地推動湖水升、降,為河姆渡人的稻田創造了自灌條件,使河姆渡人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多的稻穀。因此河姆渡人可以騰出更多時間、更多勞力去建造龐大的干欄式建築,有時間去發展紡織、漆木器生產。良好的自然環境是河姆渡文化繁榮的關鍵因素,而河姆渡人對自然萬物的認識和利用則是決定因素。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1)農業和家畜飼養:河姆渡第 4層較大面積范圍內,普遍發現稻穀遺存,有的地方稻穀、稻殼、莖葉等交互混雜,形成 0.2~0.5米厚的堆積層,最厚處超過1米。稻類遺存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史上罕見的。經鑒定,主要屬於栽培稻秈亞種晚稻型水稻。它與馬家浜文化桐鄉羅家角遺址出土的稻穀,年代都在前5000年,是迄今中國最早的兩例稻穀實物,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這對於探討中國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農業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河姆渡文化代表性的農具有骨耜,僅河姆渡一處就出土上百件。採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製成,肩臼處一般穿鑿橫銎,骨質較薄者則無銎而將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豎槽並在其兩側各鑿一孔。還發現了安裝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內,橫銎里穿繞多圈藤條以縛緊,頂端作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此外,還有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雙孔石刀和長近1米的舂米木杵等。
家畜主要有豬、狗。破碎的豬骨和牙齒到處可見,並發現體態肥胖的陶豬和方口陶缽上刻的豬紋。有一件陶盆上刻劃著稻穗豬紋圖像,大體是家畜飼養依附於農業的一種反映。此外,還出土較多的水牛骨頭,可能牛也已被馴養。
(2)漁獵:河姆渡出土大量野生動物遺骨,計有哺乳類、鳥類、爬行類、魚類和軟體動物共40多種。絕大多數是梅花鹿、水鹿、四不象(麋鹿)、麂、獐等鹿科動物,僅鹿角即有 400多件。鳥、魚、龜、鱉遺骨數量也不少。還發現有極少的亞洲象、蘇門犀、紅面猴等溫熱地帶動物的遺骸。骨鏃達千餘件之多,以鋌部不對稱的長鋒或短鋒斜鋌鏃較富特色,另有窄長鋒柳葉形鏃、鈍尖或銳尖的錐形帶鋌鏃等形制。未見網墜之類漁具,而存在大量魚骨,有些骨鏃當兼用於射魚。其他漁獵工具還有木矛、骨魚鏢等。柄葉連體木槳的發現,說明已有舟楫之便,除用於交通外,可能也在漁撈活動中乘用。利用禽類骨管雕孔製成的骨哨,既是一種樂器,狩獵時也可吹音用以誘捕動物。
(3)原始手工業:陶器以夾炭黑陶最富特點。尤其在早期,無論炊器和飲食容器,都屬這種陶質。胎泥純凈,含鐵量僅為1.5%左右。以大量的稻殼及稻的莖、葉碎末為羼和料。工藝技術上比較原始,器物均為手制,不甚規整;據測試,燒成溫度為800~900℃,在缺氧的還原焰中燒制而成。胎質比較粗厚疏鬆,重量較輕,吸水性強。晚期階段,基本上仍用手制,但有的經慢輪修整。出現了三足器、袋足器等較復雜的器形,有的陶器燒成溫度提高到1000℃左右。
關於編結紡織,在河姆渡發現有蘆葦席殘片,採用二經二緯的編織法。質輕的木紡輪,連同大小輕重不一的陶、石紡輪。可供抽紗捻線之用。還發現了據認為可能屬於原始腰機部件的木質打緯刀、梳理經紗的長條木齒狀器、兩端削有缺口的卷布軸等。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製作比較發達,有耜、鏃、魚鏢、哨、錐、針、管狀針、匕、有柄匕、梭形器、鋸形器、鑿、匙等各種器物,廣泛使用於生產和生活領域。有笄、管、墜、珠等裝飾品。還有蝶形器(原料有木、石、骨、象牙4種)、靴形器等暫不明用途的器物。磨製普遍精細,少數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圖案花紋或雙頭連體鳥紋,堪稱精美的實用工藝品。另有20餘件象牙製品,其中刻有雙鳥朝陽圖像的蝶形器、鳳鳥形匕狀器、雕刻編織紋和似蠶紋的小盅等,顯示了當時的精湛技藝。
[編輯本段]考古發現
(1)鳳鳥形象牙匕狀器:河姆渡人木作工藝十分突出。除木耜、小鏟、杵、矛、槳、槌、紡輪、木刀等工具外,還發現了不少安裝骨耜、石斧、石錛等工具的把柄。用分叉的樹枝和鹿角加工成的曲尺形器柄,叉頭下部砍削出榫狀的捆紮面,石斧當是捆綁在左側,石錛則捆紮在前側。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許多建築木構件上鑿卯帶榫,尤其是發明使用了燕尾榫、帶銷釘孔的榫和企口板,標志著當時木作技術的突出成就。在河姆渡第3層出土一件瓜棱狀斂口圈足木碗,外表有薄層的朱紅色塗料,剝落較甚,微顯光澤,經鑒定是生漆,這是中國迄今最早的漆器。
(2)房屋和水井:河姆渡文化盛行一種栽樁架板高於地面的干欄式建築。在河姆渡遺址各文化層,都發現了與這種建築遺跡有關的圓樁、方樁、板樁、梁、柱、木板等木構件,共達數千件。第4層的一座干欄式長屋,樁木和相緊靠的長圓木殘存220餘根,較規則地排列成4行,互相平行,作西北—東南走向。現存最長一行樁木長23米,由西南到東北的第 1、2、3行之間的距離大體相等,合計寬約7米,推知室內面積在160平方米以上。第3、4行的間距1.3米,這是設在面向東北一邊的前廊過道。建築遺跡范圍內,出土有蘆席殘片,許多陶片以及人們食後丟棄的大量植物皮殼、動物碎骨等。這座大型干欄式建築當屬公共住宅,室內很可能隔成若干小房間。干欄式建築是中國長江以南地區新石器時代以來的重要建築形式之一,目前以河姆渡發現的為最早。除干欄式建築外,早期稍後,還出現一種立柱式地面建築,在柱洞底部墊放木板作為基礎,有的則是填塞紅燒土塊、粘土和碎陶片等,填實加固形成臼狀柱礎,中間立木柱。
(3)榫卯木構件和企口板:在河姆渡遺址第 2層發現一眼木構淺水井遺跡。這是中國目前所知最早的水井遺跡,也是迄今發現的採用豎井支護結構的最古老遺存。水井位於一處淺圓坑內,井口方形,邊長約2米,井深約1.35米。井內緊靠四壁栽立幾十根排樁,內側用一個榫卯套接而成的水平方框支頂,以防傾倒。排樁上端平放長圓木,構成井口的框架。水井外圍是一圈直徑約6米呈圓形分布的28根柵欄樁,另在井內發現有平面略呈輻射狀的小長圓木和葦席殘片等,可見井上還當蓋有井亭。
(4)墓葬:在河姆渡第4層的居住區,發現以陶釜、陶罐為葬具的嬰兒瓮棺葬2座。第1至3層有20多座墓,均不見墓坑和葬具,僅有1座以木板墊底。成人和嬰兒多為單人葬。有3座是兩人合葬墓,其中1座是兩個兒童。第2和3層內的墓流行單人側身屈肢葬,個別的是俯身葬,頭向東或東北,大多數無隨葬品。第1層內的墓流行單人仰身直肢葬,也有個別仰身屈肢葬,頭向不一,以西北的居多,普遍有隨葬品但並不豐富,最多的兩座墓各有6件,一般放置釜、豆,少見生產工具。總的看,不同時期的葬式、頭向和隨葬品是有所變化的。
[編輯本段]文化關系
以河姆渡遺址第 4層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早期遺存,與以羅家角遺址第4層為代表的馬家浜文化羅家角類型,年代相當,陶器中的六角形口沿的盤盆類和弧斂口雙耳缽等形制接近,表明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河姆渡文化晚期的前、後階段,分別與馬家浜文化馬家浜類型和崧澤文化(見崧澤遺址大體同時。馬家浜類型發達的素麵腰沿釜(或稱寬檐釜),在河姆渡文化晚期前一階段偶有所見,反之,河姆渡文化晚期數量雖少但富有特徵的垂囊式□,在馬家浜類型中也有個別發現。河姆渡文化晚期後一階段,長條石錛、突棱鏤孔豆、花瓣形圈足、鑿形鼎足等,均與崧澤文化的風格相同。河姆渡文化晚期可能受到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的強烈影響。也有人認為,河姆渡遺址第4層、第3層是新發現的河姆渡文化,第2層、第1層則應分屬於馬家浜文化馬家浜類型和崧澤類型(或單獨命名為崧澤文化),並進而提出由河姆渡文化發展為馬家浜文化的意見。
河姆渡文化的早、晚期銜接關系及發展去向,有待於在發現更多的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深入分析;對其晚期遺存的性質和歸屬,需再作進一步的研討。 河姆渡文化的原始藝術豐富多彩,在陶器上有雕刻和堆塑的動植物圖案,有陶塑的豬、羊、人頭等,有骨雕和象牙雕作品,還有至今仍能吹出樂曲的骨哨。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了早在六七千年前,長江下游已經有了比較進步的原始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編輯本段]相關鏈接
(1)文化的定義:(1)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2)考古學用語,指同一個歷史時期的不依分布地點為轉移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同樣的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如仰韶文化、龍山文化。(3)指運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識:學習文化、文化水平。
(2)稻作起源問題: 1973河姆渡遺址發現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穀的消息通過媒體,迅速傳遍全世界。因為還有大批農具、加工工具和炊用器共同出土,所以隨即掀起一股水稻起源研究熱。與媒體的熱情相反,少數頂級考古和農業專家認為河姆渡文化的稻作農業已經比較成熟,在它的以前還應有較長的發展階段。1995~2000年考古工作者通過對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連續發掘後,發現上下疊壓的距12000年前的幾粒野生稻穀和距今10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穀。接著又在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的土樣標本中檢測到人工栽培稻穀的孢粉,從而找到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穀和它從野生稻馴化而來的科學依據。玉蟾岩古稻的發現,說明亞洲東部的人工栽培稻、粟和西亞兩河流域的大小麥、南美洲的玉米都是差不多時候出現的,農業的發明是人類共同進步的結果。
(3)河姆渡文化在寧紹平原消失的問題:(1)環境說 全新世初大規模海侵在距今6000年前左右結束,大沽塘古海岸線形成(今329國道南側),並在海潮作用下不斷淤高。這樣四明山北麓的雨水北排漸漸困難直至堵塞,河姆渡高地的優勢逐漸喪失。姚江平原西部的曹娥江口北伸後,排泄流程增加,導致部分洪水東泄,加重了姚江腹地的內澇,河姆渡終於成為水澇災害頻發地區,當遭遇風、暴、潮結合的天文大潮時,河姆渡難免遭受沒頂之災,從而形成河姆渡遺址四個文化層。我們可以從河姆渡遺址四個文化層主要器物數量對比上發現環境惡化嚴重地影響氏族的生存。距今5000年前,全球范圍又一次發生嚴重的水澇災害,這就是古籍《尚書·堯典》記載的「湯湯洪水方割,盪盪懷山襄陵,浩浩滔天。」西方的《聖經》上也有諾亞方舟拯救人類的類似傳說。從考古上,河姆渡遺址第一文化層之上覆蓋著厚厚的一層淤泥層,北面最厚處達2.5米。這次特大洪水最後浸蝕了河姆渡——大隱之間的平地,姚江改道東流,河姆渡出露,海水上溯,從四明山下來的河姆渡人不得不退出這個地區,向南遷徙。(2)外來文化入侵說 河姆渡遺址第一、二層文化與杭嘉湖平原的崧澤文化,馬家浜文化有較多的共性,三、四層文化相對比較獨立,所以學術界對河姆渡文化的分期存在1-4層都是河姆度文化和3-4層是河姆渡文化,1-2層是馬家浜文化的兩種看法。後者認為距今6000年前太湖流域曾遭遇特大水災,馬家浜文化舉族遷向寧紹平原,與當地文化融合後形成以馬家浜文化為主、兩種文化因素共存的新文化。
㈧ 最能證明中國是水稻的故鄉的遺址是哪裡
是誰發明了水稻栽培?
――探訪萬年仙人洞
2004年9月下旬,江 南一個典型的陰雨天,公路兩旁的稻穗已經開始變黃,對面的大荷山不到300米高的山頂上雲霧繚繞。站在名為「吊桶環」的小丘上,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趙志軍打量了一會兒腳下細雨中的大源盆地,轉身對我說: 「這個地方與10多年前沒什麼變化。當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差點錯過了吊桶環,這一帶有很多洞穴,我們調查了仙人洞和附近一個蝙蝠洞,回來經過吊桶環時,我們的向導、萬年縣博物館的王炳萬館長對我們說:要不要停下來看一看?我曾在小山頂上撿到過碎陶片。然後我們停車上來看,這一看不得了,找到了一萬四千年前的栽培稻,最後這兒發掘的東西比幾百米外的仙人洞還多。我們猜測這兒是仙人洞人的『屠宰場』。」 1.4萬年前的栽培稻(或者按照考古學家「保守」一點的慣例,只說「1.2萬年前」),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也就是說,可能是仙人洞和吊桶環一帶的先民種下了世界上第一棵水稻,這種奇妙的作物從贛東北這個數平方公里的小盆地播向世界,後來養育著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 天生一個仙人洞 「首屆稻作文化旅遊節」和「第四屆農業考古學術討論會」正在江西萬年只有數萬人口的縣城熱熱鬧鬧地進行著,並非所有出席研討會的學者都同意「萬年為世界栽培稻起源地」這樣的陳述,在學者眼中,稻作農業發展史的面目就更加撲朔迷離了。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卓有成效的發掘研究不過10年,關於栽培稻和世界稻作的起源,還將有許多爭論和新材料的呈現。 但近年來,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的重要性無疑已得到學界公認,並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這兒出土了上萬年的栽培稻植硅石和上萬年的陶器,還有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早期期間所有階段的大量石器、骨器、動植物遺存,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權威、北大教授嚴文明曾指出,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是國內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向新石器時代早期過渡地層關系最完整、清晰的地點。世界著名考古學家、發現玉米栽培起源地的美國人馬尼士博士,1993年和1995年兩次作為美方負責人參與對該遺址的中美聯合發掘,他認為,在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發現了許多以前沒人知道的舊石器時代的事,是農業考古發現的最早的人類水稻栽培的證據」,「通過國際合作調查,我們可以改寫部分中國歷史」。 萬年縣位於鄱陽湖東南岸,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從古至今都堪稱稻米之鄉。在離萬年不遠的東鄉縣,發現有最靠北的野生稻分布。從明朝開始,這兒出產一種進貢皇帝享用的「萬年貢米」,米粒細長,香而不膩。據說萬年部分農村今天沿用的谷倉形制,仍與漢代記載一模一樣。 從縣城往東北方向沿鄉村公路行約10公里,便進入大源盆地。「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寫有田園詩句的宣傳牌立在青黃的稻田間,穿過稻田和青青大源河水,走到小荷山的南山腳下,我們便見到仙人洞人1萬年前的居所。這些發明水稻栽培的先人果然聰明,仙人洞的「風水」無疑是一流的。仙人洞是一座冬暖夏涼的石灰岩溶洞,縱深約40米、底寬約19米、弧頂約高14米,洞口約兩米寬。仙人洞前方是大源盆地平坦的盆底,大源河蜿蜒流過。出洞口往右800米即為地勢稍高的吊桶環。 在「六山一水兩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園」的萬年縣境內,像吊桶環這樣的小丘隨處可見。「吊桶環」丘頂上有一對巨石如力士抵角,形成一天然岩廈頂棚,下面可供人避雨、穿行,因形似當地人挑水用的吊桶把手而得名「吊桶環」。專家猜測,吊桶環以前可能也是一個封閉的山洞,後來部分坍塌才變成可穿行的過道;仙人洞人可能先住在吊桶環,後來在水位退落時搬到更低的仙人洞,而把吊桶環當做處理獵物和採集物的生產場所。 世界各地發現的古人類遺址,大多在喀斯特溶洞發育地區。中國有名的古人類化石,如北京猿人、柳江人、馬壩人、金牛山人、和縣人、山頂洞人等,均發現於石灰岩洞穴中。原始人類在學會建造房屋之前,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冬暖夏涼的石灰岩洞穴棲身。萬年仙人洞所在的大源鄉及臨近的盤嶺正是石灰岩溶洞較多的地區,大源另有一座大型溶洞,名叫「神農宮」。神農氏正是中國古籍記載及民間傳說中發明水稻栽培的先人。 天下水稻本一家? 11年前,趙志軍是作為美國密蘇里大學植物考古學博士出現在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的發掘現場,今天他借「萬年稻作文化節」和「第四屆農業考古學術討論會」故地重遊,身份已成為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 作為上世紀90年代兩次重要發掘的參與者和遺址出土文物中栽培稻植硅石的鑒定者,趙志軍可說是本屆農業考古研討會上最受關注的人。他提醒記者注意「栽培稻」起源和「稻作農業」起源的區別,在1998年接受美國《科學》雜志采訪時,趙志軍就提出這種觀點:從最初下意識的水稻栽培行為到稻作農業的形成,中間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栽培稻的出現並不意味著稻作農業的出現,稻作農業的形成標志還包括生產工具、主要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等。 「我們在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越來越晚近的地層中發現了越來越多的栽培稻植硅石,這表明栽培稻的比重不斷增大,但同時發現了大量獸骨和魚骨,顯示仙人洞人的生產方式仍以漁獵為主,所以我不能說這兒的栽培稻是稻作農業的起源。在浙江河姆渡發現的7000年前的大量稻穀,意義有所不同,因為看起來水稻栽培已成為他們的主要食物來源。」 「可以肯定的是,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栽培稻是在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所以,世界上以稻米為主食的2/3的人類要感謝仙人洞人。」趙志軍笑道。 「但我不認為天下水稻都源自一地,我傾向於水稻多起源說。今天的栽培稻有粳稻和秈稻之分,粳稻適於北方溫帶氣候,生長周期較長,米粒短胖;秈稻米粒細長,適於南方亞熱帶氣候,生長周期短。通過基因分析,人們發現,粳稻和秈稻的差別比它們各自與野生稻的差別還大,所以它們很可能有各自的起源地,從野生稻就開始有區分了。」 堅持天下水稻本一家的一元起源論者也不少。他們認為從野生稻到栽培的秈稻和粳稻之間,存在一種粒型由細長變得越來越短胖的趨勢,適應的地域也越來越廣。野生稻的變異能力很強,完全可能發展出粳秈這樣不同的品種。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朱乃誠研究員提出水稻「中心起源、邊緣發展」學說,頗得人心,指栽培稻在一個中心地區起源,然後逐漸擴散,在周邊地區發展、成熟。爭論的焦點是那一個中心起源地「花落誰家」。 自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發掘後,頗有睥睨群雄之意,與它爭奪栽培稻發明權的最有力競爭者要算湖南道縣玉蟾岩,那兒也是一個古人類住過的石灰岩洞穴,也發現了上萬年前的栽培稻,而且發現的是稻穀(三粒半稻穀),不僅是植硅石。道縣附近的江永縣也有野生稻的存在。一些湖南的研究者便因此極力主張道縣栽培稻的優先權。 江西萬年和湖南道縣均屬於長江中游地區,因此也有學者將栽培稻起源地圈定為「長江中游」或「長江中下游」。這種看法有漸成主流之勢。 但其實很多學者心中都清楚,栽培稻起源到底是一元或多元,不同遺址的水稻間是什麼關系,還會不會發現更早的栽培稻,這些疑問至今並沒有最後結論。 那兩年我看了兩萬個顯微樣品 提到植硅石和稻穀的差別,該請趙志軍博士介紹一點技術細節了。 考古學是一門綜合多種手段和方法、思辨與實踐並行的學科,好的考古學家都是左右腦並用的有趣人物,這一點往往超越行外人的想像。植物考古說起來有點玄,你想,水稻在地層中埋了上萬年,還有多少蛛絲馬跡可尋呢?而且,還要區分出野生稻和栽培稻!? 趙志軍介紹說,所謂植硅石,是指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形成的石化細胞,因為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不斷從土壤中吸收液態二氧化硅,充填在細胞中,形成類似動物體內「膽結石」一樣的結構,最後整個細胞變石化死掉(比如稻穀殼外層的細胞),這些植硅石能完全保留細胞形態,在地層中也可能被保存下來。植物內部細胞也有形成植硅石的,但基本上以外部的表皮細胞形成最多。 一種植物可能形成不同類型的植硅石,而不同植物也可能有一些同類的植硅石,所以如何利用植硅石鑒定出地層中的植物類型,很難,卻又能發揮強大、獨到的功效,是近年來考古學的研究熱點。「我在密蘇里大學時,花了兩三年時間專門看不同植物的植硅石,我看了4000多種植物,兩萬個顯微樣品,目的就是要找出如何鑒別稻屬植物植硅石的方法。先從禾本科植物中分出稻屬植物,再在稻屬中區分野生稻和栽培稻。」 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的區分有多難?「植硅石只有50微米大,相當於1毫米的1/20,實際就是稻殼的表皮毛細胞,在放大100倍的顯微鏡下只能看到有一個點,我們在400倍顯微鏡下看。稻屬植硅石有一個特徵性的雙峰,對每一個植硅石我們要測量5個數據,如峰高、底寬等,然後,把這些數據代入一個統計學的判別公式來作出判斷,野生稻和栽培稻區分的准確率在90%以上。」 這種判別方法是趙志軍在密蘇里大學做博士論文時建立的。可以說沒有這種方法,就沒有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關於栽培稻的重大發現。因為剛開始他們使用「浮選法」,趙志軍帶著兩個民工幹了兩個月,一無所獲。這是一種大海撈針式的工作。在吊桶環,他們最深的探方挖到了地下近6米;在用竹簽挖掘、網篩篩過上百立方米的泥土後,趙志軍他們最後從40個樣品中「逮」到了600餘個稻屬植硅石個體。 未解之謎:仙人洞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了 在剛正式開放的「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陳列館」,記者見到了根據遺骨復原的「仙人洞人」頭像。看樣子是一位臉頰稍長的中年婦女,面貌、氣質與今天的當地人頗為相似,不知是否因為記者或復原者受到心理暗示的作用。 據20世紀60年代曾參與萬年仙人洞初期發掘的陳文華研究員(現為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會長)介紹,當年他們在仙人洞洞口的大石頭下面挖到這位女性和兩個孩子的遺骨化石,他們分析,當時可能發生了一場類似地震的災難,這位母親帶著孩子在逃出洞口時被滾落的大石砸死。 關於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最具懸念的可能就是:兩萬多年前,仙人洞人從哪裡來?距今七八千年之後,仙人洞人又突然到哪裡去了? 趙志軍告訴我,當年在吊桶環遺址,挖到5米多時,已經是23000多年前的舊時代晚期了,其實還可以往下挖,看得出來下面還有東西,但是主持發掘的嚴文明先生說:不挖了,留著以後搞舊石器時代研究的人來挖吧。嚴先生因為主要研究新石器時代,怕我們沒把握反而破壞下面的地層。所以,仙人洞人的故事還有更古老的部分仍然深埋地下。 發掘還發現,仙人洞和吊桶環的地下遺存到距今七八千年後突然出現斷層,從距今8000年到商周之間是一片空白(萬年縣境內有大量商周時期以來的文化遺存)。其間數千年,難道仙人洞人蒸發了嗎?或者,他們搬到哪裡去了?他們的遷徙與栽培稻的傳播有沒有關系呢?這是一個漫長的故事,中間缺失的數千年的環節,等著我們去重拾和補敘。
㈨ 在中國的一些早期遺址中,放心了世界上最早的什麼流
「在中國的一些早期遺址中,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如江西萬年仙人洞——吊桶環遺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