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長城遺址
1. 寧夏有長城嗎
寧夏自古就是中原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相互爭奪的要塞。經專家考證,自西周時期開始,戰國、秦、漢、隋、金、明等朝代都曾先後在寧夏境內修築長城。目前,寧夏境內幾乎可以找尋到歷史上各個朝代修築的、技術迥異的長城遺跡,被稱為「中國長城博物館」。
寧夏境內的長城,從戰國開始,經過秦、漢、隋、明數朝的不斷修築,總長度達1500公里,有"中國長城博物館"之稱。固原一代稱秦長城,這是戰國時秦所修, 其線路大致由甘肅省進入寧夏西吉縣南部, 後折向東北, 繞固原縣城後, 再折向東南, 經城陽等地進入甘肅鎮原縣境。工程根據地勢, 因地制宜, 以土夯成。保存高度在1─3米、每隔200─300米築一凸出牆外的墩台, 長城附近和其經過的重要隘口、山頂都有烽燧遺址。在長城沿線,還有許多營、堡、障、烽火台等軍事設施。
在寧夏境內,戰國秦長城全長約有200公里,是寧夏境內最古老的長城,秦漢時曾做過修繕和增補,明代亦曾加以利用。隋代曾在寧夏修築過一段新的長城,以防禦突厥、契丹的威脅。明代長城在總結前代經驗的基礎上,於地形的選擇、材料的使用、城牆的構造以及工程技術等方面都有較大的進步。明代在全國長城沿線總共設有9個邊境重鎮,而在寧夏境內就設有寧夏和固原兩鎮,由此可見寧夏長城在全國邊防上的重要地位。寧夏郵政博物館展出了長城烽火台微縮景觀和部分長城遺址照片,將寧夏長城生動展現。
2. 寧夏長城至今保存完好的原因是什麼
在寧夏境內,戰國秦長城全長約有200公里,是寧夏境內最古老的長城,秦漢時曾做過修繕和增補,明代亦曾加以利用。隋代曾在寧夏修築過一段新的長城,以防禦突厥、契丹的威脅。明代長城在總結前代經驗的基礎上,於地形的選擇、材料的使用、城牆的構造以及工程技術等方面都有較大的進步。明代在全國長城沿線總共設有9個邊境重鎮,而在寧夏境內就設有寧夏和固原兩鎮,由此可見寧夏長城在全國邊防上的重要地位。寧夏郵政博物館展出了長城烽火台微縮景觀和部分長城遺址照片,將寧夏長城生動展現。
據史書記載,明嘉靖十年(1531年)寧夏耗"萬金",修築了南起大壩堡,北連三關口,長達80公里的長城,後被風沙填平。嘉靖十九年(1540年)寧夏巡撫楊守禮重新奏築修葺了舊有邊牆,增築了三關口以北長城。頭道關關牆南北與長城連接,此地山勢開闊,是"緩口可容百馬"之處。北側城牆沿山脊向北延伸,牆體以石塊壘砌,城牆每段拐彎處,各有墩台一座,牆、墩台已殘損,僅留部分基址。頭道關向東南延伸的長城,至今保存較為完整,牆體高約7米,基寬6.5米,頂寬3.5米,牆頂兩側築有女牆。當年修築長城時,這里多沙礫少土壤,於是軍士們遍剖諸崖谷,得壤土數處;又因無水,做水車百輛,到關口20多公里的平吉堡取水,與壤土、礫石相拌,夯築而成,堅固異常。頭道關向西6公里即二道關,關口南側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頭,山頭上設有墩台,台11米見方,高約8米。三道關東距二道關4公里,此關兩山相夾,山谷狹窄,一水中分,山陡壁峭,仰望山峰巍峨,下視谷底險峻,地形十分險要,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3. 寧夏古長城的概述
「寧夏長城資源調查工作總結會議透露,可見牆體517.9公里,烽火台237座、關堡25座,還專發現了鋪舍、壕屬塹、品字形窖等遺址……」。但在寧夏長城資源調查隊副隊長周贇看來,僅有這樣幾個數據的報道遠遠不能窮盡寧夏長城的雄宏與神秘。
「有些長城遺址如果不是這次調查也許就永遠深藏在崇山峻嶺之中,有些發現常常連我們這些專業人員都激動和驚嘆不已。因為其鮮為人知所以才彌足珍貴,因為一些長城段這一生只會見到一次,所以我們這些調查人員就像窮人家的孩子進了大觀園,貪婪地拍攝近萬張照片,用GPS採集了大量精確數據。在我看來,這次長城資源調查無異於一次寧夏長城秘境的精確探尋,基本查清境內長城的長度、位置、現狀等。」周贇好像還沒有擺脫調查長城時的痴迷狀態。
因為是專業調查,調查隊形成的文字記錄可能不如遊人筆者游記那樣抒情而又詩意,但就是因為專業,刀刻般紀實手法和精確的數據一筆一畫地勾勒出寧夏長城原生態。
寧夏境內古長城文化豐富,主要分東線、西線、北線和固原內邊四道4部分,本文根據調查材料分述。
4. 如今的長城遺址是什麼樣的
從這段遺址還可以看到,築長城的民工和駐兵是把附近的山石一塊塊切割下來,磨平後干內砌在城上,每塊石片重容的約有二三十千克,輕的約有四五千克,這樣干砌起來的長城,歷經千年而不塌。
歷經2200多年的風吹日曬、雨雪沖刷,長城石塊原來所用的青色、半黃色石料,至後來,表面已蒙上了一層黑色、棕黑色的氧化物。站在高處,依然可見這段秦長城順山勢上下。
5. 明長城遺址在哪
明長城遺址西起甘肅嘉峪關市嘉峪關,經酒泉,高台,臨澤,張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景泰等縣,從五佛寺過黃河,在靖遠縣內沿黃河南岸延伸,高低起伏,一直東至山海關。甘肅境內長度約為1000公里,全用黃土夯築,夯層厚13--20厘米。有的地段夯土層間夾藏木樁,雜草或沙夯實。高10米,上有1米高的女牆,設有垛口。底厚5--6米,頂寬2米,烽火台緊靠長城內側,高10米以上因黃土夯築,俗稱烽火墩。墩間距約為5公里,連矚相望,十分壯觀。迂隘口,山口,河口均在長城外築有瞭望台。嘉峪關,山丹,永昌,古浪等市縣境內保存完整,矗立在戈壁沙漠中,氣勢雄偉。
中國自秦、漢、隋、明的歷代長城在寧夏皆有遺跡,總長度達到1500多千米。故寧夏有「中國長城博物館」之稱。明代稱長城為「邊城」,在寧夏境內的主要有西長城、 北長城、東長城和固原內邊城,長度共約400多千米。其中位於銀川市西40餘千米的三關口明長城,仍然保存較完整。此關口是寧夏與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銀川至巴彥浩特公路穿關而過,在關口處可看到長城遺址。三關即從東向西,設頭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後人稱之為三道關。這里山脈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險峻,兩山夾峙的山坳中,原建有關隘。
當年修築長城時,這里多沙礫少土壤,於是軍士們遍剖諸崖谷,得壤土數處。又因無水,做水車百輛,到關口20多千米遠的平吉堡取水,與壤土、礫石相拌,夯築而成,堅固異常。頭道關向西6千米即二道關,關口南側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頭,山頭上設有墩台,台11米見方,高約8米。三道關東距二道關4千米,此關兩山相夾,山谷狹窄,一水中分,山陡壁峭,仰望山峰巍峨,下視谷底險峻,地形十分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築關時依山而砌有石質長城和深溝各一道。綿延縱橫的長城與墩台、烽火台左右連屬,實有西控大漠咽喉要道之險。
明代長城保存較好,也頗具代表性,明代為防禦元朝殘余勢力和韃靼、瓦剌諸部侵擾,在隋長城的基礎上大規模修築長城。但明代不稱「長城」,而稱「邊牆」。「河東牆」始建於明朝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又稱「東大邊」、「橫城大邊」。西起橫城以北一公里黃河岸邊黃沙嘴,東經水洞溝、紅山堡、清水營,過鹽池縣至陝西定邊縣鹽場堡,全長約400千米,每隔150米一個墩台。長城高三丈,寬兩丈,牆頂路面非常寬闊,可供五匹馬並行。守望、巡邏的士兵常年在長城頂部道路上往來,軍事物資也在頂部運行。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由寧夏巡撫張禎叔、王詢先後在牆外挖「品」字形深坑44000多眼,以防敵騎靠近邊牆。其中紅山堡一帶,壕溝深寬皆兩丈,所以長城也被稱為「深溝高壘」。像這樣的城堡寧夏一共有150個。在古代30千米一城,15千米一堡,堡轄區內還有烽火台,沿交通要道或長城線路,每隔一定距離修一個烽火台,將邊防前線與內地連接起來。紅山堡距離水洞溝3千米,佔地20餘公頃,據史料記載紅…堡設操守官一名,操守兵235人鎮守此地,同時與其他兵營互相接應呈長龍之勢。
6. 寧夏有沒有一些歷史遺跡
寧夏西夏王陵簡介:
西夏王陵是我國現存最密集的帝王陵區,被世人稱為「東方金字塔」。分布著九座帝王陵和140 多座王公大臣的殉葬墓。西夏王陵不僅吸收了秦漢以來,特別是唐宋皇陵之所長,同時又受到佛教建築的影響,使漢族文化、佛教文化與黨項民族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我國陵園建築中別具一格的形式。西夏陵規模宏偉,布局嚴整,每座帝陵由闕台、神牆、碑亭、角樓、月城、內城、獻殿、靈台等部分組成。
寧夏中衛沙坡頭簡介:
寧夏中衛沙坡頭位於騰格里沙漠腹地,是一處富有濃郁西部特色的著名沙漠旅遊區。高山、黃河、沙漠、長城和綠洲在此匯聚一地,形成了獨特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觀。奔流的黃河,無際的沙漠,神奇的沙漠草原,蒼涼的明代長城,造型雄秀的古水車,吸引了眾多遊客。在此可騎駱駝遨遊沙海,乘坐古老羊皮筏子漂流黃河,咫尺之間領略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奇異景觀。
寧夏平羅沙湖簡介:
沙湖位於寧夏平羅縣,距銀川市區56公里。沙湖擁有萬畝水域、五千畝沙丘、兩千畝蘆葦。沙湖盛產魚、鳥。有數萬只鳥在這里棲居,可稱得上是大自然中的一處奇觀。沙湖的魚類十分豐富,不僅有鯉、鰱、鱅、鯇、鯽魚,而且有北方罕見的武昌魚、娃娃魚。在沙湖的餐館里,專門設有魚宴,烹飪沙湖出產的活魚。湖西賀蘭山磅礴而立、倒映湖中。
寧夏六盤山風景區簡介:
六盤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寧夏南部,這里是北方游牧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結合部,文化古跡較多,自然資源豐富。 繁茂的森林、良好的植被和生物多樣性使六盤山成為休閑、消夏避暑、森林探險、科考科普和教學實習的理想場所;保護區內有老龍潭、二龍河、鬼門關、涼殿峽、荷花苑、白雲山六大景區60餘個景點。保護區中部有固原古城、戰國秦長城、安西王府遺址等。 北部有須彌山石窟為中心包的丹霞地貌風景。
7. 寧夏銀川的風景名勝古跡
馬鞍山甘露寺、鎮北堡華夏西部影視城、中華回鄉文化園、滾鍾口風景區、鳴翠湖等。
1、馬鞍山甘露寺
馬鞍山甘露寺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北部臨河張臨河村,甘露寺西面黃河,東鄰陝西,北接內蒙,三面環山。寺坐北朝南,建於士丘山上,居高臨下,眼界極為開闊。全寺佔地近30畝,是一座具有傳奇歷史的著名寺院。
2、鎮北堡華夏西部影視城
鎮北堡西部影城,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是集觀光、娛樂、休閑、餐飲、購物於一體的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由作家張賢亮於1993年9月21日創辦。
鎮北堡西部影城以其古樸、原始、粗獷、荒涼、民間化為特色,主要景點有明城、清城、老銀川一條街等多餘處影視拍攝景觀組成 。
3、中華回鄉文化園
中華回鄉文化園位於銀川市永寧縣納家戶清真大寺北側,緊臨京藏高速公路永寧出口處,依託古老的納家戶清真大寺和回族風情濃郁的納家戶村所建,以展示回族、民俗文化、飲食文化、農耕與商貿文化為特色。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紅色經典旅遊景區。
4、滾鍾口風景區
滾鍾口,在銀川市西北35公里處的賀蘭山東麓,古為賀蘭山勝境之一,現是寧夏最著名的避暑、游覽勝地。滾鍾口,俗稱「小口子」。此山口三面環山,山口面東敞開,形似大鍾。在景區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鍾內懸掛著的鍾錘,人稱「鍾鈴山」,「滾鍾口」由此得名。
5、鳴翠湖
銀川鳴翠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銀川市興慶區掌政鎮境內。西距銀川市區9公里,東臨黃河3公里,距離銀川河東國際機場5公里。是我國首批、全國第三家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的國家濕地公園,也是西部地區黃河流域首家濕地公園。
8. 銀川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銀川市,簡稱「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是全區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商業中心,以發展輕紡工業為主,機械、化工、建材工業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工業城市。銀川地處中國西北地區寧夏平原中部,西倚賀蘭山、東臨黃河,是發展中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
銀川市的著名景點有:西夏王陵、蘇峪口、三關口明長城、沙湖、中華回鄉文化園
西夏王陵又稱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歷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於寧夏銀川市西,西傍賀蘭山,東臨銀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間,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一處西夏文化遺址。
蘇峪口位於寧夏銀川市賀蘭縣賀蘭山,滾鍾口風景區北部的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距銀川市約40公里,是賀蘭山的又一著名旅遊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寧夏首府銀川市西北50千米的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佔地面積9300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0%,擁有各種野生動植物資源八百餘種,是寧夏著名的生態旅遊景區。
銀川地處祖國西北邊陲,明朝蒙古韃靼和瓦剌等部經常從內蒙古阿拉善台地進入賀蘭山赤木口(今三關口),直驅平原各地。明統治者為了邊防安全,特於三關口築長城(明稱邊牆)設關隘,使其成為古代銀川城防的「四險」一。
沙湖地處賀蘭山下、黃河金岸,距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42公里。景區總面積80.10平方公里,20餘平方公里沙漠與40餘平方公里水域毗鄰而居,既有大漠戈壁之雄渾,又有江南水鄉之秀美,被譽為「世間少有」的文化旅遊勝地。
中華回鄉文化園位於銀川市永寧縣納家戶清真大寺北側,緊臨京藏高速公路永寧出口處,依託古老的納家戶清真大寺和回族風情濃郁的納家戶村所建,以展示回族、伊斯蘭建築文化、禮俗文化、飲食文化、宗教文化、農耕與商貿文化為特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紅色經典旅遊景區。
9. 銀川城的歷史遺址
銀川建城已有2121年。因其西夏古都、回族風情、塞上江南的三大特色,198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躋身全國110座歷史文化名城之列。古城內分布著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跡,它們反映了銀川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和變化。隨著歲月的推移,銀川市眾多的歷史文化遺存逐漸湮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為此,銀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先後投巨資維修保護西夏陵、賀蘭山岩畫、玉皇閣、鼓樓、南門樓等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以來,銀川市文化部門根據銀川歷史文化名城的發展情況,綜合各方資料,並經過專家論證會討論,選擇了能反映銀川城市發展的第一批12處標識點,這12個標示點都是明清時期文化遺存,其中城門舊址7處,官府舊址3處,文廟舊址(明代)1處,回紇清真寺舊址(明代)1處。
清和門舊址(明) 清和門舊址位於今銀川市解放東街與清和街交匯處,為銀川古城東城門,俗稱「東門」,城門上建有清和樓,據《乾隆寧夏府志》載,始築於西夏時期,元、明、清三代延續之,清乾隆三年(1739年)毀於地震,五年(1741年)重修,並在原址基礎上將城門和城牆向內移動近20米,即現址。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
朝陽門舊址(明)
朝陽門舊址位於銀川市勝利北街與南橋巷交匯處北側,為明清時期銀川舊城南關門,1944年籌建銀川市時,寧夏省主席馬鴻逵對其進行了改建,稱為「勝利門」,因城樓下設雙門而被民間俗稱為「雙城門」,1966年被拆毀。
光化門舊址(明)
光化門舊址位於銀川市利民街與南薰路的交匯處,為銀川舊城西南門,俗稱「小南門」,始建於西夏時期,元末棄之,明正統九年(1444年)「復修築西棄之半」時重建,上建光化樓,清乾隆三年(1739年)毀於地震,乾隆五年重修,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
鎮遠門舊址(明)
鎮遠門舊址位於銀川市解放西街與鳳凰街的交匯處,為銀川舊城西城門,俗稱「西門」,上建鎮遠樓,據《乾隆寧夏府志》載,始築於西夏時期,元末曾東移至今進寧街與解放西街交匯處,明正統九年(1444年)西移回原處,清乾隆三年(1739年)毀於地震,五年(1741年)重修,並在原址基礎上將城門和城牆向內移動近20米,即現址。20世紀70年代被拆除。
振武門舊址(明)
振武門舊址位於北京東路南側的實驗中學和自治區地震局之間,為銀川舊城西北門,俗稱「小北門」,始建於西夏,元末廢棄,明正統九年(1444年)「復修築西棄之半」時重建,上建有振武樓,清乾隆三年(1739年)毀於地震,乾隆五年重修,同治二年(1863年)被封堵,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
德勝門舊址(明)
德勝門舊址位於銀川市中山北街與北京東路交匯處,為銀川舊城北城門,俗稱「北門」或「北關門」。據《乾隆寧夏府志》載,始築於西夏時期,元、明、清三朝代延續之,清乾隆三年(1739年)毀於地震,五年(1741年)重修,並在原址基礎上將城門和城牆向內移動近20米,即現址。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
慶王府舊址(明)
慶王府舊址位於中山南街以西,步行街以東,解放東街至新華街之間的區域。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慶靖王朱旃在此建府邸。據《嘉靖寧夏新志》載「簫牆高一丈三尺,周二里」。南門一座曰「欞星門」,府內建有王宮、東宮、西宮、承運殿、後殿、慶王廟、書堂等宮殿廟堂和後花園等,是當時寧夏鎮城內重要的政治中心。毀於明末兵燹。
都察院舊址(明)
都察院舊址據《嘉靖寧夏新志》載,都察院在儒學西,即今解放西街馨園一帶。為明清時期中央派駐寧夏專事官吏的考察、舉劾的機構。民國時期為寧夏省委員會所在地。
帥府舊址(明)
帥府舊址位於興慶區玉皇閣北街建材巷內,據《嘉靖寧夏新志》載,帥府在德勝門內大街西,即今銀川第一職業中專學校處。明代稱帥府,清初為寧夏總兵官署,民國為寧夏護軍使屬,即寧夏鎮守署。現一職院內還遺留有當年的水井遺址,稱為「帥府井」。
文廟(學宮)舊址(明、清)
文廟(學宮)舊址位於今銀川市興慶區文化東街北側的銀川市第十五中學(老二中)院內。明永樂年間始建,為衛學所在地,成化六年以後多次重修,清代增修,由大成殿(文廟)、東西廡殿、戟門、角門更衣廳、省牲所、柵欄牌坊、名宦祠、講堂、明倫堂、尊經閣、府學教授署、寧夏縣學官署、寧朔縣學官署等建築組成,乾隆三年毀於地震,乾隆四年重修。是一處集祭祀先孔和府學教育於一體的龐大的教育建築群。
回紇清真寺舊址(明)
回紇清真寺舊址位於今解放東街永康南巷口老市委大院東側,為迄今志書中所見寧夏城中最早的清真寺。《宣德寧夏志》稱「回紇禮拜寺,永樂間御馬少監者哈孫所建」。《銀川小志》稱「回紇禮拜寺,在城內寧靜寺北。(乾隆三年)震災後盡坍。回回重建。殿宇巍煥工麗。正殿供萬歲牌,不設別像。每逢七日,回回俱到寺中禮拜。白布裹首,去鞋,口喃喃番經」。
10. 關於寧夏的一些古跡遺址
1、蕭關,為古代西北邊地著名關隘。秦漢帝王出巡,漢唐文人出塞,都與蕭關有緣。蕭關方位在何處,向有爭議,但在寧夏固原縣東南這一大略方位是沒有爭議的。
秦漢蕭關,應該是指三關口至瓦亭峽這一險要的地帶,這里雖非絕壁,卻險峻雄奇。處在這一防禦地帶上的瓦亭,地處六盤山東麓邊緣,實質上是蕭關的重要屏障。這里不但雄峰環拱,深谷險阻,易守難攻,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而且有涇水南出彈箏峽三關口,是蕭關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個防禦體系。而今,這里四季涇水涌動,潺潺生輝。春來野桃花遍野滿山,夏秋山色滴翠,黛墨遠映,伴以高架橋涵,火車出入,天塹通途,也是遊人觀覽的去處。
最佳時間: 全年
交通指南: 鐵路交通:包蘭鐵路穿越寧夏境內,與全國各大鐵路干線相通直達沿海各口岸,寶中電氣化鐵路南北貫穿固原境風165公里,連通了京包,隴海兩大幹線,貨物可經歐亞大陸橋的隴海-蘭新線抵達中亞和歐洲。 公路交通:固原地區境內公路四通八達,西安-蘭州,蘭州-宜川,平涼-銀川國道公路 縱橫穿越固原。
秦、漢王朝與雄踞蒙古草原的匈奴長期對峙,時有戰爭。秦惠文王時,拔義渠二十五城;秦昭王時,攻滅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這就是固原城北戰國秦長城。
2、秦長城
這條長城宛如一條巨龍,起自甘肅省臨洮縣的洮河谷地,途經渭源、隴西、通渭、靜寧縣,順葫蘆河東岸經北峽口從閆廟進入寧夏西吉縣,經黃家岔、玉橋、張結子、好水川口,單民、興隆鎮、謝家東坡、王家灣、韓家堡至將台,在將台以90度的角度轉折向東,順馬蓮河河谷至馬蓮水廟出西吉而進入固原縣的張易鄉,至黃堡東,轉折為東北方向,進入紅庄鄉政府。長城過紅庄後進入滴滴溝,出滴滴溝山口後至孫家莊、白家灣,在這里又轉折向東,經過吳庄、閆家莊,至明庄西北,便分為兩道,形成"內城"和"外城"之分。
內城從明庄過公路,便爬上固原城西北5公里的一道順向小丘陵上,經郭庄、十里鋪過清水河後至沙窩。外城更向西北形成一個不規則的弓背狀,經喬窪過清水河,過河後再折向東南至沙窩與內城合二為一。內城與外城遺跡形成極為鮮明的對比。內城城墩城牆高大、寬厚、完整,城線筆直如劃,氣勢雄偉巍峨。全線約8公里長的內城遺跡保存較完好,除現代公路及少數後期沖溝穿破外,全線基本上不曾中斷,每200至230米便有一個城墩。外城已殘毀不堪,大部分夷為平地,殘留的城墩多為2至3米高,大部分看不到城牆。
長城過沙窩後爬上程兒山,經陽窪以南、中庄喬家溝,上黃水廟、王家崾峴、黃家莊而出固原縣進入彭陽縣川口鄉的黃灣以北、彭陽鄉的姜窪、豐台、陽窪、崾峴前窪、陡坡子、李岔、城陽鄉的瑤灣、白岔、喬渠、長城白馬廟、祁家莊、張溝圈、小庄、施坪,從劉家堡子出彭陽縣,又進入甘肅省鎮原縣的孟家塬。在祁家莊和小庄之間的轉彎處,有一節多出長城主線1公里而伸向正南張溝圈村的長城。說明在長城施工之前,曾經有過系統而精心的地理位置勘察,施工中有統一的技術規范要求。但施工時由於政區的分工,兩個政區之間並末完全同步施工所致,因此,長城在此處又向東北成90度的轉向。長城在固原地區境內經過西吉、固原、彭陽3縣,全長約174公里。
3、 唐制勝關
唐制勝關(安化縣城)遺址位於縣城西2公里,永豐村南側。涇源縣地處六盤山腹地,素有「秦風咽喉,關隴要地」之稱,歷來為兵家重地。地處六盤山東麓的瓦亭蕭關,千百年來更是刀光劍影,烽火狼煙,留下了許多歷史紀實和遺跡。 唐朝為防禦吐蕃攻襲在原州先後設置「原州七關」:木峽關、石峽關、石門關、六盤關、制勝關、木崝關,驛藏關。七關中涇源境內就有六盤關、制勝關、木崝關、驛藏關四關。唐朝軍隊和吐蕃在爭奪這些重要關隘時不斷發生戰爭,互有勝負,爭奪異常激烈。制勝關(舊稱大震門),為原州七關之一,控制隴西一帶,管領沿坡小寨25處。宋乾德二年(964年)廢關,改置安化縣城。遺址呈方形,邊長500米,面積25萬平方米,開東西二門,東門有瓮城長49米、寬38米。城址現已開墾為農田,田間常露有漢代繩紋瓦片。近年出土有唐宋元代陶器、瓷器及「開元通寶」等銅幣。
編輯本段交通
唐制勝關交通 在涇源縣城西1.9公里處,香水河北岸,可在當地包車或自駕車前往。
4、 古城
古城位於寧夏朝那縣城西16公里處的古城鎮人民政府駐地,朝那城因其年代久遠,故名古城,為秦漢朝那縣治所。朝那城址居古城川正中,茹河北岸,這里三面環山,峰巒疊嶂,為通往古長安的要沖。 朝那古城地勢平坦,其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682米、南北寬480米,佔地面積32.7萬平方米。朝那城牆殘高1-13米不等,基寬14米,夯土層14~20米。朝那城依東西南北開四門,今彭固公路穿東西城門而過。沿朝那城牆外四周辟有深3米、寬20米的護城壕塹,至今猶存。
5、西安州古城,位於海原縣西南20公里處,背靠天都山,前臨銷黃川,古城大體完好,應該是固原境內保存較完好、較大的古城址之一。城址為長方形,邊長近千米,每邊有19個等距離的馬面,每50米一個。馬面,是宋代築城的標志。
6、固原城,地外寧夏南部山區,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固原境內城的緣起已有兩千多年了,最早應是烏氏城,而得以沿襲且發展起來的城就是現在的固原古城,並留下了大量的歷史遺跡,如鍾鼓樓、禹王廟鐵塔、文瀾閣等。
內城:周圍九里三分,高三丈五尺,垛口一千零四十六座,炮台二十八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