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義遺址遺存問題
A.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的主要景點
成德堂
成德堂在文華書院改為里仁學校後,改作教室,1927年9月19日晚上,毛澤東同志在這里主持召開了秋收起義部隊最高領導機構——前故委員會會議。這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歷史編章里十分重要的一頁。 里仁學校操坪
里仁學校操坪面積為四五百平方米,1927年9月20日清晨,工農革命軍大約一千五百人左右在里仁學校操坪舉行會師大會,毛澤東同志作了重要講話,會後,便開始了向農村的進軍。 標語巷
原為里仁學校正門,為了保持牆上的革命標語重修大門。這里牆上的標語有一九二七年工農革命軍寫下的「打土豪分組地」和一九三一年紅軍寫下的《土地政綱》、《蘇維埃政綱》和「猛烈擴大紅軍隊伍」等。胡耀邦、楊勇等中國革命現代領導人曾在里仁學校讀過高級小學的校史記載。這所學校,現在是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的主要組成部分。 基本陳列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輔助陳列》,以文家市會師為重點,主要分暴動、會師、進軍三個部分。用精練的文字和相關文物、文獻資料,將秋收起義這段歷史生動地呈現在觀眾面前。陳列重點闡述了秋收起義受挫原因、文家市會師的意義。
B. 秋收起義80周年調查報告
1927年9月9日,在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下,中國共產黨在修水打響了秋收起義的第一槍,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組建了第一支工農革命軍。1927年10月27日,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創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農村包圍城市革命路線的確立打下了基礎。
《秋收起義》由修水縣委、縣政府與中央電視台軍事節目中心聯合拍攝。全片共分6集,每集22分鍾,是一部以工農革命軍軍旗誕生和率先升起為主要內容、以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為主線,全景式反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電視專題片。
本片的主要製作人之一鄧新力表示,《秋收起義》將嘗試擺脫傳統文獻紀錄片刻板說教的形式,在忠實於歷史事實的基礎上,以當代人的觀點來解讀80年前的這段史實,以增加本片的可看性,吸引廣大青年觀眾。本片預計9月初在北京舉行首映式。
今年是秋收起義80周年,為此,2006年8月,修水成立了秋收起義80周年紀念活動籌備委員會,對這個活動進行了周密部署,精心策劃。根據「修舊如舊」的原則,該縣斥資300餘萬元,對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第一團團部舊址進行了全面維修。此外還將對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進行重新改版、布展;對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等其它紅色旅遊景區景點和革命遺址進行維修和環境整治,形成集紅色、古色為一體的特色旅遊景區。
中國江西新聞網8月29日修水訊(記者 楊冗晟 報道)「江西修水是秋收起義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是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中心之一,也是設計、製作並率先舉起第一面工農革命軍旗幟的地方。」8月28日至29日,紀念秋收起義80周年學術座談會在修水縣召開,50餘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隆重紀念秋收起義80周年,並就修水縣在秋收起義中的地位達成了共識。
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龍新民應邀出席,並代表中央黨史研究室對會議召開表示祝賀。他說,80年前,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造性地探索出一條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進而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會議期間,龍新民等還參觀了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舊址、湘鄂贛省委省蘇舊址等紅色景點,並向革命烈士敬獻了花圈。
中國國家歷史編修館常務副館長魏丕植在發言時說,江西之行是一次尋根之行,尋得是工農革命軍第一面旗幟;還是一次朝聖之行,「修水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革命聖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備部軍史室主任康月田認為,在紅色的土地上,回顧秋收起義的光輝歷史,有助於促進歷史的深入研究,對於弘揚革命傳統、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有著現實的意義。
記者了解到,為紀念秋收起義80周年,由省委黨史研究室牽頭,江西各地舉辦了一系列座談會、研討會,26日至27日在銅鼓縣舉行了秋收起義與中國革命道路的開辟理論研討會。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沈謙芳在接受采訪時說,江西作為秋收起義部隊的主要集結地、起義的主要爆發地、起義部隊進攻長沙的出發地和戰略退卻並向農村進軍的目的地,在湘鄂邊秋收起義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C. 請問建軍大業的秋收起義地點在哪裡是修水縣還是銅鼓縣難道第一面
秋收起義,又稱秋收暴動, 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澤東、彭公達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領專導的工農革命軍(即紅軍)舉屬行的一次武裝起義,是繼南昌起義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裝起義,是中共黨史軍史上的三大起義之一(另一個是廣州起義)。1927年9月9日,秋收起義爆發。
秋收起義或中秋起義
地 點
江西(安源 銅鼓 修水)湖南(瀏陽 醴陵 平江)
D. 蘇維埃政府的歷史遺跡包括哪些地方
井岡山革命遺址、大南山革命遺址、延安革命遺址、茶陵革命遺址、浮山革命遺址等。
1、井岡山革命遺址
井岡山個舊遺址位於江西省吉安井岡山市境內,位於江西省和湖南省之間的羅霄山山脈的中部。群山環繞,中部多盆地環繞,平均海拔1000米。
1927年10月,秋收起義失敗後,毛澤東率領軍隊進入井岡山,在那裡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根據地以宜平為中心,包括寧康、永新、酃縣275公里,以及吉安、安福、司、酃縣的部分地區。井岡山革命遺址主要位於江西省井岡山市的扎坪、茅坪、吳涇、吳無口。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宣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國務院批准井岡山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2017年12月2日,井岡山革命遺址被列入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2017年12月2日,它被列入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2、大南山革命遺址
丹南山革命遺址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特別是紅場鎮,被指定為汕頭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場是二戰時期的革命根據地,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
大南山革命遺址的紅場、紅宮和革命口號石刻被列為廣東省重點保護的革命文物單位。
紅場鎮原名「石船」,1961年為紀念革命遺址「紅場」而改名為紅場。紅場是二戰時期的革命根據地,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早在民國17年(1928年),紅場就一直是東江革命根據地。
紅宮原為紅場鎮林召村李宗祠,是朝陽縣紅軍47團和革命委員會成立的地方,也是彭陽軍事學院第四分院的所在地。
大南山石刻革命口號分布在大南山的腹地。研究大南山土地革命史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
3、延安革命遺址
延安革命舊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1937年至1947年,延安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所在地,也是陝甘寧邊區首府。它是中國革命的指導中心和後方,是革命的聖地。
嚴老網站的一個革命包括Fenghuangshan中央委員會的舊網站,老網站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Yangjialing,秘書處的舊網站黨中央對棗園,老網站Wangjiaping的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舊網站一般八路軍總部,和老邊區政府的網站。
此外,網站的陝西、甘肅和寧夏邊境地區委員會,燕的寶塔,Qiaoxigou魯迅文學藝術學院的網站(第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南泥灣,Qingliangshan新聞出版部門,中共中央黨校,西北黨中央、陝西、甘肅和寧夏邊境地區銀行,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等等。,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宣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6年9月,Yan'anRevolutionoldsite被列入「第一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單。
4、茶陵革命遺址
茶陵是中國工農兵政府的第一個誕生地。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斗爭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巨大犧牲,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和寶貴的遺產。據統計,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茶陵共有革命舊址近100處,重要遺址7處。
5、浮山革命遺址
位於桐城東鄉,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上海、安慶的部分共產黨人,轉移到浮山,繼續從事地下斗爭,因而當時的浮山成為安徽省的一個革命活動中心。
周恩來總理曾說:「浮山地處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前哨,浮山中學不同於一般的學校,它是該地區革命活動的中心。」
E. 想知道: 駐馬店市 駐馬店楊靖宇劉店起義的舊址在哪急用,謝謝 在哪
,確山縣北有楊靖宇故居、東有震驚中外的劉 店秋收起義舊址,縣城有全國最早的一個縣級農工 革命政權——確山臨時治安委員會等。
F. 誰有秋收起義紅一團團部舊址介紹啊
為隆重紀念秋收起義80周年,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秋收起義精神,加強紅色歷史、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我縣從2006年7月開始,在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親自策劃下,組織了一系列活動,現將有關情況簡要介紹如下:
一、領導重視,設立機構,周密部署
2006年6月,剛到修水上任的縣委書記程利民就提出:必須加大「紅色修水」的宣傳力度,要以紀念秋收起義80周年為契機,推介修水紅色文化,發展紅色旅遊事業。
為確保紀念秋收起義80周年活動有序開展,縣委、縣政府專門發文成立了秋收起義80周年紀念活動籌備委員會,九江市委常委、縣委書記程利民任主任,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晨峰和縣委副書記熊穎為副主任,縣六套班子領導為成員,下設7個工作組,即:紀念大會和文藝演出工作組;電視專題片工作組;紀念館改版布展工作組;師部、團部等革命舊址維修改造和環境整治工作組;宣傳聯絡工作組;紅色修水網路建設工作組;軍地聯絡工作組。籌委會圍繞「紀念秋收起義八十周年活動」制訂了開展「紅色修水」宣傳的工作方案。
為使工作落到實處,縣委書記程利民多次聽取工作匯報,縣長李晨峰兩次召集有關方面人員開會,研究、協調、解決工作當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七個工作組按照分工,每項紀念活動都落實了具體責任單位、責任人,作出了經費預算,提出了完成任務的具體時間和要求。
為了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縣委副書記熊穎和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廣松先後帶隊2次到中宣部、國家紅色旅遊辦公室,10多次到省、市委宣傳部門和省旅遊局匯報我縣紅色修水宣傳工作和紀念秋收起義80周年活動情況,得到了相關領導的熱情接待。我縣為紀念秋收起義80周年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引起了省、市委宣傳部領導的關注和重視。
3月16日,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東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馮靜親臨修水,就「紅色修水」宣傳工作和「秋收起義80周年紀念活動」作專題調研和指導,省委宣傳部為紀念活動撥了專款,對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改版布展陳列大綱進行了審核,市委宣傳部還將我縣開展紅色修水宣傳和秋收起義80周年紀念活動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列入了主要議事日程。4月12日,修水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廣松同志又陪省、市宣傳部門領導專程到中宣部宣教局匯報了我縣開展秋收起義80周年紀念活動的有關情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明確責任,有序工作,初見成效
通過前期的精心准備,我縣紀念秋收起義80周年各項活動方案已經出台,相關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從電視專題片《秋收起義》隆重開拍和「修水徒步井岡山」活動的啟動,到9月9日秋收起義80周年紀念日,各項紀念活動都將陸續登場,修水紀念秋收起義80周年將「月月有活動,九月掀高潮」。
1、六集電視專題片《秋收起義》5月9日開拍。該片以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歷史為題材,由修水縣委縣政府與中央電視台軍事節目中心聯合拍攝,各項前期准備工作已經就緒,5月9日上午9時在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舉行開機拍攝儀式;9月初,該片首映式將在北京隆重舉行,並在央視7套節目中播出。
2、「革命精神代代傳,修水徒步上井岡」活動5月9日啟程。該
活動由修水縣委宣傳部、共青團修水縣委和潯陽晚報社聯合主辦,九江盛世川王餐飲公司獨家贊助,向社會各界招選了18名志願者,從修水縣城紫花墩(今修水一中城北校區運動場)出發,沿當年秋收起義部隊經過的路線,徒步到達井岡山,全程700餘公里,耗時20餘天,以通過此次活動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和對秋收起義紅色歷史的宣傳。出發儀式於5月9日上午10時在修水一中運動場舉行。
同時由修水縣委宣傳部、修水縣越野自行車協會等單位組織的「重走秋收起義路 修水井岡千里行」紅色之旅活動的20名自行車騎行隊員已於4月30日出發,利用「5•1」長假重走秋收起義路,並專程參加井岡紅歌會,沿途受到各界的熱烈歡迎。
3、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改版、重新布展和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和一團團部舊址維修有條不紊的進行。目前師部、團部舊址維修已基本結束,師部舊址周邊商鋪全部拆除,恢復圍牆原貌;展館維修改版陳展正在緊鑼密鼓進行,8月份將全面完工,8月底改版後的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將以嶄新的面貌重新對外開放。
4、6月中旬組織中國知名作家舉行「紀念秋收起義80周年修水行」采風活動。此項活動預計用時一周,主題是「宣傳修水紅色歷史,促進修水紅色旅遊」。活動結束後,將有一批介紹修水紅色歷史與自然風光的作品在國家級報紙、雜志、網路等媒體刊出,對於擴大修水在外界的知名度,美譽度將產生極大的影響。
5、7月下旬主辦一次「紀念秋收起義80周年學術研討會」。擬邀請中央黨史辦、中國社科院、中國軍事博物館、江西省黨史辦、江西省社聯、九江市黨辦和萍鄉、銅鼓、井岡山及湖南省瀏陽市等黨史、軍史研究人員以及秋收起義親歷者後代約30餘人參加,邀請中央、省、市新聞媒體記者蒞會采訪,並將與會者的學術論文結集出版。目
前,研討課題已基本確定,不日將分別寄送有關參會人員。
G. 湖南等地有那些歷史時期留下的戰爭遺址
現存的湖南境內抗日戰爭遺址主要分布在長沙、常德、衡陽、芷江等地。遺址主要以長期的革命活動的發生地、革命事件的直接發生地和革命人物紀念地或紀念物為主, 至少有100 余處, 零散的分布在以上區域范圍內, 其中有列為國家級、省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及一些建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單就衡陽而言,有衡陽城區的五馬歸槽、陸家祖屋、江西會館、五桂嶺抗戰前線指揮所、岳屏山「抗戰紀念城」碑、張家山衡陽保衛戰陣亡將士墓等一批抗戰時期重要的遺址遺跡;到衡陽縣樟木鄉樟木市實地察看了寫有「抗戰到底是救國家救同胞救自己」的抗戰標語牆;到南嶽拜謁了忠烈祠、察看了游干班舊址;高嶺圓形坑道據點工事遺址等。而且該市現至少有4 處抗戰遺址遺跡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第1 處是「衡陽抗戰紀念城」碑和牌坊。但當年蔣中正題寫的碑名字跡後來被毀,現碑名是1984 由湖南省政協主席程星齡補題。第2 處是張家山衡陽保衛戰陣亡將士墓。第3 處是南嶽忠烈祠。這是全國唯一的一處當時由中央政府決定興建紀念並安葬抗日陣亡將士的地方。「忠烈祠」三字由蔣中正親筆題寫。第4 處是南嶽游干班舊址──南嶽聖經學校及禮堂。南嶽游干班是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產物,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曾在這里辦班共為三期,為中國軍隊培養了3000 多名游擊戰骨幹。
1.3遺址分類情況
通過對湖南的抗戰遺址、遺跡的資料搜集整理, 根據現存遺跡的特點可分為以下6 大類。
1) 抗戰文化運動及文化名人影響。全面抗戰爆發後,一批著名的外省籍文化人,如郭沫若、茅盾、沈鈞儒、鄒韜奮、聞一多、朱自清、曹禺等紛紛隨文化教育機關內遷或因其他原因來到長沙。他們通過演講、寫文章等對長沙的抗日救亡文化運動起了促進作用。同時,湘籍文化名人呂振羽、翦伯贊、田漢、張天翼、廖沫沙等人也先後從外地回到了長沙;一批原來在大學里初露頭角的湘籍大學生黎澍、李銳等也回到了長沙。他們因人熟地熟,或辦報刊,或在抗日團體和學校任職,對長沙的抗日救亡文化運動所起作用更大。這些文化人士與原來在長沙的文教界人士李仲融、楊榮國等人相匯合,形成了以共產黨員、進步人士為骨幹,廣泛團結愛國人士的文化隊伍。據不完全統計,抗戰初期,先後來長沙的學生和文化界人士達1500多人,有一定影響的文化人士約700多人。此外,長沙的抗戰文化運動還得到了國際友人的關切和支持,史沫特萊、鹿地亘、世界學聯代表團等先後訪問長沙。大批文化人薈萃長沙,有力地促進了湖南抗日文化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2) 原國民黨的黨、政、軍各部委辦事處及其負責人的舊址活動地, 如陸家祖屋、五桂嶺抗戰前線指揮所,衡陽機場、芷江機場等;
3) 國共合作遺址紀念地,如南嶽游干班舊址──南嶽聖經學校及禮堂
4) 抗戰勝利階段,中國正面戰場反攻的起點和國民政府的洽降地,如各大戰役戰場及芷江
5) 戰時遷長沙各廠礦、高等院校、文化機構舊址, 如西南聯大舊址、湖南文化界抗敵後援會、中蘇文化協會湖南分會、中國青年記者學會長沙分會、會刊《抗戰文化》創辦地等;
6) 戰時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動和重要建築物的舊址, 如芷江抗戰簽字受降紀念坊、忠烈祠、抗戰勝利紀功碑遺址等。
1.4保護與利用情況
目前, 由於對大多數的革命歷史文化遺產重視不足, 不少的遺址面臨著自然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的雙重壓力,遺跡中保存較好的是以抗戰重要機構舊址以及抗戰名人舊居為主,而消失損毀的卻很多,其保護現狀不容樂觀 。如西南聯大舊址、天心閣原貌不復存在了。從目前的情況看, 由於缺乏對抗戰遺址的保護與利用的總體規劃, 在現存的抗戰遺址中被真正利用起來的不足1/ 6, 而利用的較好的只有1/ 10。如建成旅遊景點對外開放的僅有長沙烈士公園、南嶽忠烈祠、芷江抗戰受降紀念館幾處。因此,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 堅持加緊抗戰文物的修復、修繕, 搶救性保護現存的抗戰遺址和利用好現存的抗戰遺址已刻不容緩。
H.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湘贛邊界的井岡山地區,開辟了井岡山革命
(1)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革命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開創農村包圍城市版、武裝奪取政權權道路的起點。 (2)是今天我們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有利於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主義教育;有利於紅色旅遊資源的開發和革命傳統的弘揚。 |
I. 李華同學利用暑假到江西考察近代史上的歷史文化遺跡,他不可能看的的歷史文化 A
什麼東西男人沒有,只有女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