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雀樓遺址
A. 李白的登鸛雀樓在什麼地方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與武昌黃鶴樓、洞庭湖畔岳陽樓、南昌滕王閣齊名專,被譽為中國屬古代四大名樓。鸛雀樓始建於北周(公元557--580),廢毀於元初。由北周大將軍宇文護鎮河外之地,築為層樓。由於樓體壯觀,結氣勢宏偉,風景秀麗,唐人留詩者甚多。「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即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登樓賞景留下得千古絕唱,流傳於海內外。該樓歷唐經宋,元初(公元1272年)毀於戰火。
基本信息
中文名:鸛雀樓
所屬地區:中國,山西
下轄地區:山西省永濟市
建立時間:公元557--580
地理位置: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
著名景點:普救寺、蒲津渡遺址、楊貴妃故居
B. 登鸛雀樓的背景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因為當時有鸛雀棲息其上而得名。它與武昌黃鶴樓、洞庭湖畔岳陽樓、南昌滕王閣齊名,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
鸛雀樓建於北周(公元557—581年),樓體壯觀,結構奇巧,風景秀麗。唐、宋兩朝,文人學士登鸛雀樓欣賞美景,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千百年來,鸛雀樓一直是供遊人登高遠望山河,放歌抒發情懷的游覽勝地,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象徵,激勵著炎黃子孫的振興之志。
鸛雀樓經歷了唐、宋兩朝,可惜被元初(公元1272年)的一場戰火燒毀了,後來又由於黃河泛濫,淹沒了遺址,使數百年來無數觀光的遊人只能望河興嘆,空留下無盡的遺憾。
[寫作背景]: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據《清一統志》記載,樓的舊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濟縣,唐時為河中府)西南,黃河中高阜處,時有鸛雀棲其上,遂名。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唐人留詩者甚多。」王之渙的這首五絕是「唐人留詩」中的不朽之作。此詩描寫作者登樓遠眺,眼前展現一幅遼闊的圖景:落日西沉,黃河奔騰,詩人不禁詠出含有哲理的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夢溪筆談》中曾指出,唐人在鸛雀樓所留下的詩中,「惟李益、王之渙、暢當三篇,能狀其景」。李益的詩是一首七律;暢當的詩也是一首五絕,也題作《登鸛雀樓》。全詩如下:「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詩境也很壯闊,不失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渙的這首詩在前,比較之下,終輸一籌,不得不讓王詩獨步千古。
[作者簡介]:
王之渙(688-742),字季凌,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後遷居絳州(今山西新絳縣),唐代詩人。
C. 1973年,考古學家在浙江餘姚發現了一處古民遺址
都處於新石器時代,使用磨製石器和陶器,建築房屋,建立村落,定居,從事原始畜牧業和農業。
生活區域不同,長江流域/黃河流域【此題結合】
自然環境不同,溫暖濕潤/夏熱冬冷,乾燥
建築形式不同,干欄式/半地穴式
飼養動物不同,牛/豬
製作陶器,黑陶/彩陶
↑不知道你的題目有沒有全部寫出,所以我把書里提到的都寫了。
D. 重建後的鸛雀樓有怎樣的輝煌
在北宋中期時,鸛雀樓仍然為當時的「登高勝地」。北宋著名科學家、改革家沈括及北宋著名詞人晁元禮就曾於這一時期先後登臨鸛雀樓並賦詩。
沈括在登臨鸛雀樓後賦詩《開元樂•三台》:鸛雀樓頭日暖,蓬萊殿里花香。
草綠煙迷步輦,天高日近龍床。
北宋詞人晁元禮在登臨鸛雀樓後寫下名詞《一落索》:正向侯堂歡笑,忽驚傳新詔。馬蹄准似樂郊行,又卻近、長安道。鸛雀樓邊初到,未花殘鶯老;崔徽歌舞有餘風,應忘了,東平好。
到金章宗明昌年間,鸛雀樓還如從前那樣雄偉地屹立在那裡。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對朝廷遲遲不能收復中原而憤憤不平,他在鸛雀樓上題寫了一首耐人尋味的《雜感》:一樽易致葡萄酒,萬里難逢鸛雀樓。何日群胡遺種盡,關河形勝得重遊。
1222年,鸛雀樓被大火燒毀,只剩下了故基。1272年,元代著名學者、詩人王惲游蒲州、登鸛雀樓舊址故基時,寫下《登鸛雀樓記》記述了鸛雀樓當時的景況:元壬九年三月,由御史里行來官晉府。十月戊寅,按事此州,遂獲登故基,徒倚盤桓,逸情雲上,雖傑觀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偉,雲煙之勝,不殊於往古矣。
這些記述,清楚地表明鸛雀樓在元初就已被毀。
在元代中後期,由於黃河河床不斷升高,又多次泛濫,鸛雀樓故址也因而數次被水淹沒。後來,水雖然退卻,但侵入蒲州城郭的泥沙卻沉積了下來,而且地面日漸抬升。從此,鸛雀樓再也沒有了往日的繁華和興盛。
明代初年,鸛雀樓的遺址還明確可辨,但到明末清初,因黃河水頻繁泛濫、河道搖擺頻繁,就完全湮滅,無跡可尋了。
蒲州人十分懷念鸛雀樓,為了一種心理的補償和安慰,蒲州人除根據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詩來想像鸛雀樓的雄偉神奇外,還把蒲州城西城樓寄名為「鸛雀樓」,以表達對鸛雀樓盛況的追憶。
在清代時,登臨作賦者不絕,但西城樓畢竟是「盛名難卻,其實難副」,數百年來,給人留下了對先前鸛雀樓的無限懷念。清初著名詩人尚登岸就曾賦詩道:河山偏只愛人游,長挽羲輪泛夕流。千里窮目詩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樓。
後來,人們認為鸛雀樓是黃河的標志,是中華民族不屈的象徵,於是就大興土木重建鸛雀樓。鸛雀樓的再度輝煌,標志著中華民族的又一次偉大與繁榮。
E. 元初文學家王惲對鶴雀樓的感情是怎樣的
相傳,元初文學家王惲小時候讀書的老師是蒲州人,因此他很早就知道蒲內州的鸛雀樓「觀容雄天下」,是天下最雄偉壯觀的高樓了。後來,讀了王之渙、暢當等人的詩後,他像許許多多讀書人一樣,更是殷切的嚮往能去登樓。
1272年10月,王惲由中央監察御史調山西任平陽路總管府判官後,他終於在當年10月滿心歡喜地去了永濟,但他沒有看到鸛雀樓,只看到了已經是樓體坍塌,堆堆瓦礫的鸛雀樓遺址,為此,他痛感遺憾,於是在游覽之餘寫了一篇《登鸛雀樓記》以作留念。
F. 鸛雀樓的歷史
1、歷史沿革
鸛雀樓始建於北周時期(約在557—580年間),歷經隋、唐、五代、宋、金700餘年後,至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鐵馬進攻中原,毀於兵,僅存故址。明初時故址尚存,後因黃河水泛濫,河道擺動頻繁,其故址隨之難以尋覓。人們只得以蒲州西城樓當作「鸛雀樓」,登臨作賦者不絕。
2、簡介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始建於北周 ,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周圍風景秀麗,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以王之渙《登鸛雀樓》最富盛名。1997年12月,該樓的復建工程開始,2002年9月26日,新鸛雀樓落成並開始接待遊人。新建的鸛雀樓為仿唐形制,四檐三層。
G. 仰韶村遺址是怎麼發掘的
在河南省澠池縣城北,有一處三面臨水的小村莊,因北望高聳的韶山,故稱仰韶。20世紀20年代,仰韶村發生了一件人類文化史上的大事,這就是仰韶遺址的發現。
最先揭開仰韶遺址神秘面紗的是瑞典地質和考古學家安特生,1921年,他帶領一支發掘隊來到仰韶村,尋找中華遠古文化的遺存。經過30多天的挖掘,獲得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及人骨標本,他撰寫了《中華遠古之文化》一文,詳細報道了仰韶村遺址的發掘成果,並按照考古學的慣例,將這批以彩陶為主要標志的遠古文化命名為「仰韶文化」,又稱彩陶文化。仰韶文化的發現。揭開了中國考古學研究和原始社會史研究的第一頁。中國近代考古學由此開端,仰韶村也從此馳名中外,成為史學界、考古學界嚮往的古文化聖地。
新中國成立以後,仰韶遺址又先後進行了兩次發掘,再次獲得了大批文化遺存,澄清了遺址的文化內涵,同時修正了安特生的一些錯誤認識,為研究中國史前社會發展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研究表明,仰韶遺址長900餘米、寬300餘米,面積30萬平方米。
仰韶中期彩陶盆仰韶遺址所代表的仰韶文化年代距今約7000—50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的中期,是黃河流域勢力最為強大的史前文化,也是中國同時期各類新石器文化中分布范圍最廣泛的一支,共發現遺址1000多處,主要分布區以陝、晉、豫為中心,西達河西走廊,東至魯西,北達冀中和內蒙古河套一帶,南至漢水流域。
以仰韶村等重要遺址的發掘為基礎,綜合地域和時代所造成的文化面貌上的差異,可以將仰韶文化分為三個主要地區、七種類型、三個發展階段。其中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是仰韶文化的發展中心,可分為北首嶺、半坡、廟底溝和西王村等類型,代表了這一地區仰韶文化發展的全過程;在豫中地區可分為廟底溝、大河村類型;在豫北冀南一帶,則可分為後岡、大司空類型。各類型之間在文化面貌上各自有地域特色。
仰韶文化向人們展現了中國母系氏族由繁榮至衰落時期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當時人們過著定居生活,有比較穩定的村落。人們從事鋤耕農業生產,種植粟、黍、稻穀等作物,飼養豬、狗、羊和馬等家畜,採集榛子、栗子、松子和朴樹子等果實及水生物等。彩陶盆內多見魚紋和網紋等形象,是當時漁獵活動的真實寫照。
仰韶文化的房子有圓形和方形半地穴式、圓形和方形地面式,晚期還出現了方形地面連間式,始終以半地穴式房子最為流行。屋內正對門向的中心設一火塘,有些灶坑內嵌有保存火種的夾砂陶罐。有的在門內兩側築有低矮的小牆,有的在門道與居室之間有淺方坑形的門坎。屋內居住面和壁面都塗抹草拌泥土並修整得光滑平整,部分經過烘烤,十分堅硬。圓形房屋周壁牆中有密集的壁柱,室內中間有多根主柱以支撐屋頂,復原起來似現在的蒙古包形式。方形房子結構與圓形房子大體相同,也在坑壁和室內挖有柱洞,復原起來呈四角攢尖的方錐體。
埋葬制度多樣,有單人葬、多人葬、單人一次葬和集體二次葬,葬式有仰身直肢葬、俯身葬、屈肢葬,個別的實行同性合葬,還有瓮棺葬形式。成人都有成片的公共墓地,同一氏族的成員比較集中地埋葬在一起,隨葬品一般比較平均,看不出太明顯的貧富差別。兒童瓮棺則成群或零星地分布在居住區的房屋旁邊,以瓮、罐、缽、盆為葬具。
仰韶文化的制陶技術已相當成熟,最能代表當時的工藝水平。仰韶人有專門燒陶的窯場,有橫穴窯和豎穴窯兩種形式。陶窯由火膛、火道、窯算和窯室等部分組成,陶坯置於窯室底部多孔的窯箅之上。火焰經過底部的火道、火孔進入窯室,燒造出精美的紅陶。一般都用泥條盤築法製成,普遍採用慢輪進行修整,雖然以手工方法製成,但器形規整、色澤光潤、構思巧妙。在陶器表面還施加各種紋飾,其中裝飾作用最強的是彩陶花紋,這是當時最有成就的一種原始藝術。仰韶文化的彩陶紋飾構圖精巧合理,與優美的器物造型相結合,達到了相當完美的境地,成為中國原始藝術創作的範例。半坡類型的彩陶紋飾,以紅地黑花為主,也有原地紅花或加白衣飾黑、紅兩色花的,主要有人面形紋、魚紋、鹿紋等動物形象和象徵草木、穀物的植物花紋。神話化的人面紋圖像,頭上和嘴角都有化妝式的裝飾,似含有某種巫覡性質。魚紋佔主導地位,數量多、變化大、形象也逼真,其組合有單體和復體兩種形式,不少圖案是兩條以上的魚紋相重疊或相連形成一組紋飾,非常生動。廟底溝類型的彩陶紋飾進入了成熟發展期。以弧線、弧邊三角、曲線、圓點和半圓形、鳥紋裝飾等元素,採用二方連續的裝飾方法,構成整組花紋環繞器壁,顯得絢麗多彩,還出現了多彩紋飾,白地或紅地自邊,紫紅彩、白彩相間,更顯得富麗堂皇。
仰韶文化還有一定數量的刻畫符號,目前主要發現在圜底缽口沿的黑彩寬頻紋上,有50多種。這些符號多是在陶器燒成後刻畫上去的,最多的是一道豎劃,其次是二道豎劃、X形、Z形、正鉤形、倒鉤形、T字形等形狀,也有的像植物形,還有其他多種形式。一般認為是起源階段的簡單文字或者是具有文字性質的符號。
在長達2000多年的歷史行程中,仰韶文化不斷吸收周邊文化因素,又給周圍文化以不同程度的影響,逐漸形成為中華民族原始文化的核心部分,共同為中華民族文化機體的形成創造了條件。仰韶遺址的發掘,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中國的遠古文化,在撩開史前文化面紗、觸摸中華文明起源的同時,也拉開了中國田野考古的序幕,在當時起到了科學認識本民族發展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作用,同時也讓外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在歷史上創造的輝煌,它一經發現,立刻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標志,為中國考古學研究的進一步開展奠定了基礎。
H. 重建後的鸛雀樓是怎樣的
在北宋中期時,鸛雀樓仍然為當時的「登高勝地」。北宋著名科學家、改革家沈括及北宋著名詞人晁元禮就曾於這一時期里先後登臨鸛雀樓並賦詩。
著名科學家、改革家沈括在登臨鸛雀樓後賦詩《開元樂•三台》:
鸛雀樓頭日暖,蓬萊殿里花香。
草綠煙迷步輦,天高日近龍床。
同時,沈括還在他所著的筆記體著作《夢溪筆談》中記載:
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
在後來的近千年間,正是沈括對鸛雀樓的這八字總摡,以及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對於激勵振興中華民族之志產生了深遠影響。
北宋詞人晁元禮在登臨鸛雀樓後寫下名詞《一落索》:
正向侯堂歡笑,忽驚傳新詔。馬蹄准似樂郊行,又卻近、長安道。
鸛雀樓邊初到,未花殘鶯老;崔徽歌舞有餘風,應忘了,東平好。
到金章宗明昌年間,鸛雀樓還如從前那樣雄偉地屹立在那裡,而且唐代河中府錄事李逵曾經所書的「鸛雀樓」匾額也仍然還懸掛於樓上。
1222年,鸛雀樓被大火燒毀,只剩下了舊址故基。
古堞憑空,煙霏外、危樓高矗。人道是、宇文遺址,至今相續。夢斷繁華無覓處,朱甍碧甃空陳跡。問長河、都不管興亡,東流急。
儂本是,乘槎客。因一念,仙凡隔。向人間俯仰,已成今昔。條華橫陳供望眼,水天上下涵空碧。對西風、舞袖障飛塵,滄溟窄。
後來,人們認為鸛雀樓是黃河的標志,是中華民族不屈的象徵,於是就大興土木重建鸛雀樓。鸛雀樓的再度輝煌,標志著中華民族的又一次偉大與繁榮。
新建的鸛雀樓外觀四檐三層,內設6樓,樓體高73.9米,是我國最大的仿唐建築,建築面積30000多平方米,主樓建築面積為8000多平方米,因鸛雀樓建於北周而盛於唐代,所以後來重建時,在其建築形制上充分體現了唐代風貌。
鸛雀樓是全國唯一的一座利用唐代彩繪恢復起來的仿唐代建築。樓的外側上都有許多彩繪,全樓的彩繪面積近40000平方米,而且所有的彩繪都是手工繪制。其外表雕梁畫棟、流光溢彩。
在鸛雀園大門前,是一汪碧波盪漾的人工湖,平面呈鸛雀飛翔之型,故名「鸛影湖」。湖面正中由三孔石拱橋連接,橋面寬約5米,兩邊是漢白玉石雕欄桿。
站在橋上,盡收眼底的是寬廣平整、造型獨特的廣場。廣場通過綠化樹木和茵茵草坪將其布局為棋盤式的幾何圖案,在廣場的盡頭就矗立著高聳雲端、氣勢恢弘的鸛雀樓。
登百餘台階,就到了鸛雀樓的樓門前,樓門上方橫陳著「文萃李唐」4個金色大字,左右立柱上鐫刻著一副楹聯:
凌空白日三千丈;
拔地黃河第一樓。
這與巍峨的高樓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樓門內,為一樓大廳。其中,有一幅以硬木彩塑製作的「中都蒲坂繁盛圖」,色彩艷麗,製作精美,氣勢宏偉,真實再現了盛唐時期蒲州城的繁榮景象,特別是對鸛雀樓當時地理位置的描摹,生動有致,精美逼真。
在二樓四周,是一組組河東名人蠟像:女媧補天,嫘祖繅絲,大禹治水,楊貴妃出浴,崔鶯鶯聽琴,司馬光砸缸,關羽傲然肅立,柳宗元淡然揮毫……形象傳神,惟妙惟肖。這些都充分再現了悠久的華夏文明。
三樓內,設有古代蒲州的四大產業:制鹽、冶鐵、養蠶和釀酒,通過四組形神兼備的塑像,以及剪紙、年畫、社火等,生動地反映了河東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四樓四周的牆壁上,展示著與鸛雀樓有關的一系列名人字畫,圖文並茂,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還有宇文護《築樓戍邊》及王之渙《旗亭畫壁》的故事,採用了歐塑形式表現,高貴典雅。
五樓陳列著古鸛雀樓的仿製品,純木結構,古樸典雅,氣勢不凡,確有震古爍今之勢。
六樓長廊的西面,立有一尊王之渙的銅像,與真人大小相仿。據說唐代著名大詩人王之渙當年就是在這里登高望遠,感慨萬千,寫出了那首流傳千古的名篇《登鸛雀樓》。
銅像工藝極其精美。王之渙髯須飄揚,左手持紙,右手握筆,意氣風發,激昂壯懷。他極目眺望,神似凝聚,宛如中條山歷歷在其目,黃河如一條白練,閃閃發光,一種磅礴的氣韻油然而生。
I. 登鸛雀樓全資料
推薦回答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注釋]
1.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陽。
3.依:依傍。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4.窮:盡。
[簡析]
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昂揚向上的進取精神。
前兩句寫所見。「白日依山盡」寫遠景,寫山。作者站在鸛雀樓上向西眺望,只見雲海蒼茫,山色空濛。由於雲遮霧繞,太陽變白,挨著山峰西沉。「黃河入海流」寫近景,寫水。樓下滔滔的黃河奔流入海。這兩句畫面壯麗,氣勢宏大,讀後令人振奮。
後兩句寫所想。「欲窮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願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千里」「一層」,都是虛數,是詩人想像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個哲理:登高,才能望遠;望遠,必須登高。
這首詩由兩聯十分工整的對仗句組成。前兩句「白日」和「黃河」兩個名詞相對,「白」與「黃」兩個色彩相對,「依」與「入」兩個動詞相對。後兩句也如此,構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黃河中的一個小崗上,後被洪水沖沒。沈括《夢溪筆談》中記載:「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山名)下瞰大河。」可見沖沒是宋以後的事了。
王之渙(688-742),字季凌,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後遷居絳州(今山西絳縣)。唐代詩人。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因為當時有鸛雀棲息其上而得名。它與武昌黃鶴樓、洞庭湖畔岳陽樓、南昌滕王閣齊名,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
鸛雀樓建於北周(公元557—581年),樓體壯觀,結構奇巧,風景秀麗。唐、宋兩朝,文人學士登鸛雀樓欣賞美景,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其中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堪稱千古絕唱,流傳於海內外。千百年來,鸛雀樓一直是供遊人登高遠望山河,放歌抒發情懷的游覽勝地,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象徵,激勵著炎黃子孫的振興之志。鸛雀樓經歷了唐、宋兩朝,可惜被元初(公元1272年)的一場戰火燒毀了,後來又由於黃河泛濫,淹沒了遺址,使數百年來無數觀光的遊人只能望河興嘆,空留下無盡的遺憾。
鸛雀樓已於1999年開始重建,2001年落成。
登鸛雀樓
[標題]: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
[體裁]:五言絕句
[格律]:
○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仄韻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
[原文]:
白 日 依 山 盡,
黃 河 入 海 流。
欲 窮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層 樓。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注釋]:
1.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陽。
3.依:依傍。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4.窮:盡。
J. 桐雀樓出自那個典故
三國 曹植 銅雀台賦
從明後而嬉遊兮,登層台以娛情。
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版之所營。
建高權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
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
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
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天雲垣其既立兮,家願得而獲逞。
揚仁化於宇內兮,盡肅恭於上京。
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
休矣美矣!惠澤遠揚。
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
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暉光。
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年壽於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