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時如何判斷遺址和出土文物的年代
A. 考古學家怎樣測定文物的時代,急用
用碳14啊!
碳鍾,顧名思義,是使用碳來計時的。碳有有許多種同位素,其中有一種叫做碳14,而碳鍾,就是利用碳-14來計量文物的時間。
考古學家需要一個十分准確的計時鍾表,來估計一件古文物的年代。而單靠史書的記載,得出來的結果是不準確的,因為史書也有偽造和記載錯誤的。幸好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歷史的鍾表,它可以准確地記載一件物品的年齡。這個歷史的鍾表就稱為「碳鍾」。考古學家還用碳鍾來確定古代文物的年代。
計時原理
在神秘而廣袤的大自然中,有著形形色色的「鍾表」在不停地運行,自動記錄下時間老人的行動軌跡,而我們要了解的碳鍾就是其中的一員。
原來,宇宙空間中有許多我們看不見的射線,就是宇宙射線,是由宇宙中天體發出的高能粒子組成。它們在撞擊地球大氣層時,跟空氣中的分子發生撞擊和變化,產生中子、質子和電子等微粒。當中子和氮氣分子中的氮原子核碰撞時,氮原子核就會「捕獲」一個中子,釋放出一個質子,自己則變成了碳-14。碳-14具有放射性,當它放出電子後又變成了氮。這樣,由於宇宙射線的作用,碳-14不斷產生,由於自身的放射性,碳-14又不斷減少。結果,大氣層中的碳-14,數量基本維持不變。
大氣中的碳-14和其它碳原子一樣,能跟氧原子結合成二氧化碳。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合成體內的澱粉、纖維素……碳-14也就進入了植物體內。當植物死亡後,它就停止吸入大氣中的碳-14。從這時起,植物體內的碳-14得不到外界補充,而在自動發出放射線的過程中,數量不斷減少。科學研究發現,經過5730年,碳-14含量減少一半。再過5730年,碳-14又減少一半。這叫做半衰期。因此,檢測文物的碳-14含量,再根據碳-14的半衰期,就能得出文物的年代。
下面網址里有更具體的介紹,你可以參考。
B. 怎樣判斷古代文物的年代
一種是相對年代,即要解決同一處遺址的出土物誰在前、誰在後的問題
另一種是絕對年代,即要搞清楚出土物距今多少年。
絕對年代的判斷或測定,可以精準地給出土物一個確定的日歷年代。
早期考古學中絕對年代的斷定還只能是來自歷史時期的銘文等信息。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精妙的科學方法加入了考古年代學研究的隊伍中,名氣最為響亮的當屬誕生於上個世紀 40 年代末的「碳十四(14C)測年技術」。
相對年代的判斷,我們通常使用「類型學」和「地層學」兩種方法。在中國,這些工作都是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的。
1934 年,中國考古學的一代大師蘇秉琦先生,在陝西省渭河邊的斗雞台遺址參與發掘了一批重要墓葬,他從出土數量最多的陶器入手,將陶器各部位的形態特徵進行了極為詳細的分類。
例如 「瓦鬲(lì)」研究,即先秦時期關中地區最常見的食器——陶鬲,他將陶鬲按照形狀、質地的差別區分為不同的類型,在每一個類型里又對其口沿、領部、腹部、足部等細部特徵進行分別的歸納和對比
由於器物的造型及其材質變化是有著一定的歷史規律和發展順序的,通過對統計材料的分析,找到合理的變化順序,就可以推導出它們之間相對年代關系,
這就是被學者形容為「拉動考古學發展的兩架馬車」之一的考古類型學。
因為地球的沉積作用還是人類活動遺留下來的堆積物,都會形成早晚關系明確的地層或堆積物,其實這就好比演員上台前,總要一層一層的往臉上塗抹各種不同化妝品。
疊壓在下面地層中的出土遺物,時代上一般會早於上層出土的遺物,將地層中出土的遺物進行由早到晚的排列,就可以對相對年代做出准確的判斷。
1931 年,梁思永先生等在河南安陽後崗遺址進行發掘,清理了自下而上疊壓關系明確的三個地層,這就是後來著名的「後崗三疊層」。
C. 怎樣判定一個出土的古代文物是哪個時代的
字體大小:- + 列印
歷史文化
http://www.zmdxq.gov.cn 2003-12-6 駐馬店鄉鎮企業局信息網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夏、商(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1世紀)時稱東夷,周、漢(公元前11世紀——公元220年)時為莒國,歷史文化悠久,名勝古跡眾多,自然風光秀美,是理想的旅遊、度假、休養之地。 日照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就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著自己的文化。據考古工作者考證,在莒縣陵陽河、東港區兩城鎮等地,已發現了一些屬於舊石器時代早中期(北京猿人時期)和新石器時代後期的大汶口文化遺存和山東龍山文化遺存。 夏、商時期,日照屬東夷。《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說,西周初年的著名人物姜太公是「東夷之士」。今秦樓街道馮家溝村東南有姜公台,傳說即為太公釣魚處遺址。《史記》亦說他是東海上人。《齊乘》說:「太公,海曲縣東呂鄉人」。西周到戰國前期,日照地屬於莒國。公元前473年(魯哀公二十二年),趙王勾踐滅吳,徒都琅琊(今膠縣縣南),日照歸越。公元前431年(楚簡王元年),楚滅莒,以莒為邑,日照又屬楚,後屬齊。公元前284年(周郝王三十一年),燕將樂毅伐齊,入齊都臨淄。齊王奔莒,莒人立齊王子法章為襄王。公元前270年,齊將田單破燕軍,盡復齊失地,迎齊襄王回臨淄。日照仍屬齊。公元前255年,楚又北侵,取魯,封魯君於莒。日照亦為楚國所佔。公元前223年,秦滅楚,日照又歸秦國。公元前221年(始皇二十六年),秦統一中國,日照為莒縣之東境,屬琅琊郡。 西漢時,日照地區始置縣,名海曲,屬徐州刺吏部琅琊郡。西漢元帝時,封城陽荒王子光為崑山侯。日照之西半境(今五蓮縣)屬崑山侯國。東漢時,廢崑山國,日照更名為西海縣。三國魏時,廢西海縣,並入莒,屬青州城陽郡。西晉初年,沿魏制。宋明帝失淮北,日照地區隨莒縣歸北魏南青州東莞郡。公元529年置梁鄉縣,故址今東港區兩城鎮,屬膠州東武郡。北周改南青州為莒州,郡縣仍舊。隋代日照地屬琅琊郡莒縣。 唐代,日照地隨莒縣屬河南道密州(高密郡)。五代因之。北宋時,屬京東東路密州。公元1087年,置日照鎮,仍屬莒縣。日照之名始於此,有「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後日照鎮劃入膠西縣,改京東東路為山東東路。公元1184年(金大定二十四年),升日照鎮為縣,仍名日照,屬益都府莒州,縣治於今日照城。元代,日照縣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益都路莒州。明初,日照屬山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莒州。洪武年間,為防倭冠,於縣之南境置安東衛。清初,沿明制。1730年(清雍正八年)升莒為直隸州。1734年置沂州府,降莒州為散州,日照屬沂州府。1742年(乾隆七年)裁安東衛並入日照縣,置安東衛巡檢司。 1913年2月,日照隸屬膠東道。1925年冬,改屬琅琊道。1928年撤道制直屬於山東省政府。1936年2月,隸屬山東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日照縣政府仍隸屬該公署。1940年3月16日,中共領導下的日照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1年1月,隸屬莒、日、臨、贛四縣聯合辦事處,後四縣聯合辦事處改為濱海各縣行政聯合辦事處。1941年8月,日照隸屬濱海專員公署。1944年6月隸屬濱海區濱中行署(三行署)。1945年4月,濱海專員公署改為行政公署。1946年7月,濱海行政公署改為濱海行政專員公署,日照屬該署。1948年8月,日照隸屬魯中南行政公署第六專署,次年7月改稱濱海專署。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日照劃歸沂水專署。1953年8月,又劃歸膠州專署。1956年5月,改屬臨沂專署。1984年4月,臨沂行署石臼港辦事處建立。1985年3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日照縣和石臼辦事處改為日照市,仍隸屬臨沂行署,5月正式辦公。1989年6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日照市升格為地級市,11月5日對外正式辦公。1992年12月7日日照市設區帶縣,將原屬臨沂地區的莒縣和濰坊市的五蓮縣劃歸日照市,同時成立東港區。1993年5月29日設立嵐山辦事處,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8月20日,成立日照開發區。1995年9月12日,省政府批復設立山海天(省級)旅遊度假區。 重要歷史人物和當代名人主要有中華武祖、周朝丞相——姜太公,中國古代著名文學批評理論家(南北朝時期)、《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中國同盟會首批會員、國民黨中央常委——丁惟汾,中共一大代表——王燼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學金獲得者——丁肇中,作家、《高山下的花環》作者李存葆等。 日出初光先照的地方 擁有中國北方最長的海濱沙灘 日照歷史文化悠久,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海、山、古、林,四大資源優勢互補,是理想的旅遊、度假、休閑之地。 日照市依山傍海,風景秀麗,「藍天、碧海、金沙灘」引人入勝,有中國北方最長的海濱沙灘。國家級森林公園——魯南海濱國家森林公園,郁蔥萬畝。百公裏海岸線,沙質細軟,潮平岸闊,定會讓您流連忘返。省級名勝區五蓮山,「奇秀不減雁盪」。浮來山坐落著中國古代著名文學理論批評家、《文心雕龍》作者劉勰的校經處定林寺。 因為被英國版本《世界史便覽》記載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亞洲最大的城市」,日照市東港區兩城鎮一直像蒙著迷人面紗的樓蘭姑娘吸引著世界各地考古專家們的目光。尋找逝去的文明——兩城龍山文化遺址發掘記 作者:劉新英「兩城史前文明」的發掘史兩城遺址是1934年發現的。說起它發掘的歷史,要上溯到64年以前。1936年,當時隸屬於國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組織人馬對兩城遺址進行了第一次發掘。此次工作由著名的考古學家李濟、梁思永、尹達(劉耀)和祁延霈主持,收獲頗豐。發現了大量龍山文化時期的石器、陶器、飲食用具,還有少量的金屬、玉器,更有極個別至今仍不能認出的類似文字的東西。由於歷史的原因,這次發掘的文物如今大部分在南京博物館收藏,蛋殼陶的豆、闊沿高柄杯等少數陶器精品收藏在台灣故宮博物院,還有一些散落到了異國他鄉。 挖掘現場1 現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芝加哥的歷史自然博物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博物館都藏有兩城遺址出土的文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山東大學歷史系的劉敦願教授又對兩城遺址進行了不間斷的調查。1957年,山東省文物保護機構對其進行了一些小規模的試掘,但這些發掘非常零散,缺乏系統性,所以也沒有什麼大的收獲。這以後,有關部門對兩城遺址的調查一直在陸陸續續進行著,具體調查了多少次,誰也說不清楚。 直到1995年,一直關注中國古代文明的一群美國學者和山東大學考古系的專家 們組成了一個聯合考察小組,對兩城龍山文化遺址進行了長達四年的考察。在考察現場,他們幾個人一個小組,排成「人」字形編隊,對每一寸被認為有價值的土地進行地毯式考察,考察范圍以兩城為中心,四周輻射到五蓮的丹土、叩官,膠南的海青、大場等地,有時一天要步行幾十公里。大量艱苦而又細致的工作之後,中美專家一致認定兩城遺址是一處罕見的龍山文化遺址,其規模和范圍很大(具體范圍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對人類文明早期發展的研究將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於是考察小組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申請再次發掘這一遺址,獲得了國務院特批。 1999年10月1日,來自美國耶魯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著名學院的5位專家學者和我國山東大學的考古專家們開始了有史以來對兩城龍山文化遺址規模最大的一次發掘。這次發掘是建國以來我省首次涉外考古項目。發掘中運用了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考古技術,發掘與鑽探、實驗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使獲得的每一項成果都有最確切的證據。1999年年底,野外工作基本結束,共發掘台基2個,面積約700平方米,灰坑140餘個,柱洞幾十個,還有無數石器、陶器和器物的碎片,具體數字待專業人員修補後才能得知。山東大學考古系主任於海廣教授欣喜地告訴記者,這次發掘是1999年國內田野考古的重大收獲之一,為龍山文化的研究,為中國古代文明研究提供了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神秘面紗背後驚人的遺跡兩城遺址的文化層(在地質埋藏中,沒有留下人類活動痕跡的地層是生土層,生土層以上為文化層)很有特點,堆積厚度一般為2—5米,主要堆積的是4600年以前到4400年以前日照先民們活動的痕跡。由於缺乏保護,有的地方文化層堆積高度與現在的屋檐一樣高,而有的地方卻很薄,高高低低差別很大。據考查,七十年前的文化層大約比現在要高1米左右,可見人類活動破壞的觸目驚心。 這次發掘最初的選址是位於兩城鎮六村附近田野里一個地勢較高(也就是文化層較厚)的漫崗。這是一處龍山文化時期規模較大的建築台基,面積大約有500平方米。台基上半部分被破壞,但還是保留了1—3米高度的下半部分,遺跡中最大的房間約有百餘平方米,有祭祀時點過火的痕跡,有生活廢棄物(即垃圾)坑,有若干當時房屋的柱洞,有類似現代地窖的藏貯坑,在這些地下倉庫里,祭祀不同對象所用的陶器分不同的層次有序地存放著,遺跡中還發現了墓葬和古代的屍骨。從這些跡象可以判斷,如此規模的莊院,需要運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才能建成,充分說明這是一個龍山文化時期的貴族居住區。 考古隊對遺址中發現的屍骨、腐朽的木炭和土壤標本,除了用傳統的碳十四測定法測定年代以外,還用了最先進的硅酸體分析法,清楚地測定出文化層中各個年代不同的堆積物,並發現當時貴族的城堡內部的結構已經比較復雜,有了居住區、墓葬區和專門祭祀地方的分別。更令考古隊驚訝的是,通過鑽探的方法,在城的四周還發現了淤泥的痕跡。從這可以看出,當時這一居住區已經有了戰爭防禦系統,用以保衛城內的居民。一個與後來的城池相類似的居住區已初具雛形了。 挖掘現場2 這個大的台基正在緊張的發掘過程中,兩城六村一村民在建新房子時又發現了一處較小的台基。這個台基面積大約200多平方米,位於現代村落規劃的居民區里,周圍都是村民新建的住房,能保留至今實屬不易。台基上同樣也發現了柱洞、灰坑、藏貯坑,同時也出土了一批陶器和石器,收獲不小。 通過這兩個台基中的遺跡,可以了解兩城先民從4600年前至4400年前這一歷史階段的社會結構、社會組織,還有人們之間的關系,同時也可以窺見我國在龍山文化時期古代文明的縮影。考古隊美方負責人、耶魯大學教授文德安女士激動地說:「美國考古學家都知道,中國文明在世界上是非常重要的,而龍山文化這一時期在中國又是非常重要的時期,通過考察,我們又知道了兩城遺址是中國這一時期遺址中最典型的代表,所以我們來到了這里,現在看來果然不虛此行了。」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兩處台基堆積的文化層中,考古學家們又陸續地發現了一些周代、漢代、宋代、元代日照先民們生活過的足跡,證明了這一地區一直有人類在生息繁衍。遺跡中迷人的陶藝及其它 近幾年,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市民休閑時有個時髦的去處,叫做陶吧。年輕人無聊時可去用陶泥和一些現代化的工具製作古樸的陶制花瓶、罐子等器物,欣賞自己的藝術創造,並美其名曰「陶藝」。可是與4400多年前的兩城人的制陶工藝比起來,他們恐怕要自嘆弗如了。這次中美聯合考古隊對兩城遺址的發掘,收獲最多的文物標本就是大量的陶器,其中有一個藏貯坑裡就出土了可以復原的幾十件陶器的碎片。 兩城先民們的制陶技藝非常高超,遺址中已發現的就有黑陶、白陶、紅陶、黃陶等多種顏色的陶器。更令人驚嘆不已的是,從外表上看,根本就看不出有些器物的顏色,因為它本身可能是白陶,外面卻刷上了一層紅色的「陶衣」,而有的是紅陶,披的卻是黑色的「外衣」。可見當時人們已不僅僅滿足於陶器的生活用品作用,而是開始對其進行裝飾,有了初步的藝術追求。器物上流行各種器蓋、長流、寬把、豎耳、小鼻、泥餅飾、鳥頭足、袋足,都很有特色。紋飾以弦紋、竹節紋、附加堆紋為多見,偶有獸面紋和復雜纖細的雲蕾紋,為其它遺址所罕見。於教授特別提到了黑陶中的一種蛋殼陶,他說:「就是現在用最先進的工具仿製出來的蛋殼陶,也比不上兩城遺址中出土的蛋殼陶工藝高超,它外壁薄如蛋殼,看似稍碰即碎卻恆久彌堅,令人嘆為觀止。」 按以往的慣例,考古學者一般從器物的外形來推斷它的用途,好像有點缺乏力證。而這次,因為對兩城遺址的特別關注,考古隊專門從美國請來了酒類考古專家和陶器考古專家,從文物標本內壁取樣進行化驗,通過實驗來證明它的用途。譬如:一個出土的陶(「規」下加「鬲」),從前僅是憑借形狀被判定為酒器,而這次專家從內壁取樣進行化驗,證明它的用途其實有兩個:一是溫酒,一是燒水。 經過初步的浮選,專家們發現,出土的陶器有炊煮器、飲食器、盛儲器以及祭祀不同對象所用的不同器物。在堆放文物標本的房間,記者看到了一個陶制的圓形中間有小孔的東西,經介紹得知原來是一個紡輪,是人們紡線的紡車上一個比較關鍵的部件。由此可見,陶器已廣泛地應用於龍山文化時期兩城先民的生活中,涉及到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兩城遺址是一處典型的新時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因此這次發掘出土的遺物,除以陶器為主的生活用品外,還有以石器為代表的生產工具。記者見到的比較典型的石制生產工具有石斧和箭頭。石斧的個體較大,是砍伐用具。用手摸一摸刃部,還能感覺到它當年的鋒銳。斧身後部有方孔,可以安上木柄用樹皮或獸皮捆紮,與現代斧頭的形狀相差無幾。有的刃中還可見一些小的缺口,大概是當時使用頻率很高,砍伐大樹時崩壞的。 遺址中出土的箭頭很多,每一個都磨製得非常精細,箭頭兩端很尖,整個形狀呈菱形錐體,每一道棱都是整齊筆直的,一端插入木製或竹製的箭柄,用駑弓發射,可射殺獵物,是人們的狩獵工具,這是它的一個用途;結合已發現的城牆和壕溝的遺跡,專家們判斷箭頭的另外一個用途是用來進攻和防禦,射殺敵人,所以它即是生產時的工具又是戰爭時的武器。通過它既可以對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情況有所了解,又可以對當時的戰爭防禦有所認識。 這些文物是龍山文化時期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直接證據,通過對它們的浮選,可觀察到當時的生產工藝、生產技術以及人們生活的必須品;通過對它們的化驗、測定還找到了當時食用的糧食種類的證據;同時對這一時期陶器、工具、用具和武器的加工技術也都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逝去的文明能否追回 據於教授介紹,這次考古隊對兩城遺址只作了部分發掘。鑒於旅遊開發等原因,剩下的將暫緩發掘。已經掘開的部分也將用浮土掩蓋,以保護遺跡現場。談起遺址的保護,於教授講了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有一天,一位村民去考古隊駐地找他,說挖菜窖時挖出一件陶器來,請他去看看。不巧他正好有事出去了,等回來聽說後立即趕往該村民家,可是已經晚了。他趕到時等待他的只是一隻鼎的一塊碎片,其餘的碎片在那個村民去找他時已經不知被誰弄到哪裡去了!於教授推測那些碎片將會成為一隻很完整的陶鼎,他能把它修復得很好,可是太遺憾了,擦肩而過的文物標本就這樣消失了。 清理挖掘出的陶片 公元前2000年前後,不知是隨著古代文化的變遷,還是政治形勢的更迭導致戰爭爆發,抑或是自然災害的原因,盛極一時的兩城文明謎一般衰落了,再也沒有達到過龍山文化時期的昌盛。而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後人們就這樣一點點地吞噬著自己祖先留下的文明,他們中的大多數沒有刻意地去保護它,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守著人類史前文明的寶庫在生活著,更沒有意識到這是當地人千萬年的榮耀。 今天,逝去的文明能否追回呢? 我們不妨把兩城遺址與西安半坡遺址作一下比較: 位於陝西省會西安的半坡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氐族聚落遺址,距今5600—6700年之間,1953年發現,1956年建立博物館,1958年正式對外開放。陳列物品有石斧、石鏟、石刀、箭頭、磨盤、紡輪、陶缽、陶盆、陶罐等,遺址大廳是就地發現、原貌保存的半坡先民居住區的一部分,包括房屋遺跡、窖穴、墓葬等遺跡,面積約3000平方米。 兩城遺址是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距今4400—4600年之間,1934年發現,現在發掘出的物品有石斧、箭頭、紡輪、陶罐、陶(「規」下加「鬲」)、蛋殼陶等,有兩城先民中貴族的居住區,遺跡中包括房屋遺跡、窖穴、墓葬等,已開掘面積700平方米,還有更大面積未開掘。 半坡遺址有的,兩城遺址也有,遺址規模並不十分遜色,與半坡各代表不同時期的典型文化。而半坡博物館開館至今已接待中外遊客2000多萬人次,平均每年接待遊人50餘萬人次,單是每年的門票收入就達幾百萬元,還不說為遺址周圍第三產業帶來的一系列收入。 日照作為新興的沿海開放城市,旅遊業剛剛起步,美麗的金海岸吸引著遊客紛至沓來。然而,人們在把青山、碧水、藍天、金沙灘飽覽之後,再往何處去就感到茫然。藍色的文明是不是缺乏一點更深文化層次的陪伴,新興的城市是不是缺少一些文化底蘊?我們有過「亞洲第一城」的輝煌,也有陵陽河遺址文化的繁榮,只是這繁榮、輝煌的「舊貌」不再。至此,人們應當反思:如何從文明的演變,歷史的連續,大文化的烘托,旅遊經濟的整體上進行適度、有序的開發,讓昨日黃花重現異彩? 兩城遺址的重大發現似乎給我們更多的啟示,這也許正是眼下旅遊圈的人們急於尋找的新的旅遊經濟增長點!大量而豐富的文物,源遠流長的文化,不同年代的文化層,為我們提供了招徠客戶的旅遊產品,范圍廣泛的遺址到底能容留多少遊人,是我們應當認真設計規劃的。 旅遊這一」朝陽產業」似乎在向我們招手。藍色的海洋文化與底蘊豐富的遠古文化的結合,必將出現一輪蓬勃的朝陽。如果我們也像半坡那樣,捨得投資,懂得保護和開發,把自己祖先開拓史前文明的艱難足跡生動而具體地展現在世人面前,把兩城先民留下的珍貴遺產很好地開發利用起來,一定能夠追回那已逝去幾千年的文明,創造更加輝煌的時代,續寫「亞洲第一城市」之人類文明的新篇章。
D. 文物的出土時間可以通過考古辦法判斷嗎.(注意,是出土時間,不是文物年齡)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夏、商(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1世紀)時稱東夷,周、漢(公元前11世紀——公元220年)時為莒國,歷史文化悠久,名勝古跡眾多,自然風光秀美,是理想的旅遊、度假、休養之地。 日照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就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著自己的文化。據考古工作者考證,在莒縣陵陽河、東港區兩城鎮等地,已發現了一些屬於舊石器時代早中期(北京猿人時期)和新石器時代後期的大汶口文化遺存和山東龍山文化遺存。 夏、商時期,日照屬東夷。《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說,西周初年的著名人物姜太公是「東夷之士」。今秦樓街道馮家溝村東南有姜公台,傳說即為太公釣魚處遺址。《史記》亦說他是東海上人。《齊乘》說:「太公,海曲縣東呂鄉人」。西周到戰國前期,日照地屬於莒國。公元前473年(魯哀公二十二年),趙王勾踐滅吳,徒都琅琊(今膠縣縣南),日照歸越。公元前431年(楚簡王元年),楚滅莒,以莒為邑,日照又屬楚,後屬齊。公元前284年(周郝王三十一年),燕將樂毅伐齊,入齊都臨淄。齊王奔莒,莒人立齊王子法章為襄王。公元前270年,齊將田單破燕軍,盡復齊失地,迎齊襄王回臨淄。日照仍屬齊。公元前255年,楚又北侵,取魯,封魯君於莒。日照亦為楚國所佔。公元前223年,秦滅楚,日照又歸秦國。公元前221年(始皇二十六年),秦統一中國,日照為莒縣之東境,屬琅琊郡。 西漢時,日照地區始置縣,名海曲,屬徐州刺吏部琅琊郡。西漢元帝時,封城陽荒王子光為崑山侯。日照之西半境(今五蓮縣)屬崑山侯國。東漢時,廢崑山國,日照更名為西海縣。三國魏時,廢西海縣,並入莒,屬青州城陽郡。西晉初年,沿魏制。宋明帝失淮北,日照地區隨莒縣歸北魏南青州東莞郡。公元529年置梁鄉縣,故址今東港區兩城鎮,屬膠州東武郡。北周改南青州為莒州,郡縣仍舊。隋代日照地屬琅琊郡莒縣。 唐代,日照地隨莒縣屬河南道密州(高密郡)。五代因之。北宋時,屬京東東路密州。公元1087年,置日照鎮,仍屬莒縣。日照之名始於此,有「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後日照鎮劃入膠西縣,改京東東路為山東東路。公元1184年(金大定二十四年),升日照鎮為縣,仍名日照,屬益都府莒州,縣治於今日照城。元代,日照縣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益都路莒州。明初,日照屬山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莒州。洪武年間,為防倭冠,於縣之南境置安東衛。清初,沿明制。1730年(清雍正八年)升莒為直隸州。1734年置沂州府,降莒州為散州,日照屬沂州府。1742年(乾隆七年)裁安東衛並入日照縣,置安東衛巡檢司。 1913年2月,日照隸屬膠東道。1925年冬,改屬琅琊道。1928年撤道制直屬於山東省政府。1936年2月,隸屬山東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日照縣政府仍隸屬該公署。1940年3月16日,中共領導下的日照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1年1月,隸屬莒、日、臨、贛四縣聯合辦事處,後四縣聯合辦事處改為濱海各縣行政聯合辦事處。1941年8月,日照隸屬濱海專員公署。1944年6月隸屬濱海區濱中行署(三行署)。1945年4月,濱海專員公署改為行政公署。1946年7月,濱海行政公署改為濱海行政專員公署,日照屬該署。1948年8月,日照隸屬魯中南行政公署第六專署,次年7月改稱濱海專署。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日照劃歸沂水專署。1953年8月,又劃歸膠州專署。1956年5月,改屬臨沂專署。1984年4月,臨沂行署石臼港辦事處建立。1985年3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日照縣和石臼辦事處改為日照市,仍隸屬臨沂行署,5月正式辦公。1989年6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日照市升格為地級市,11月5日對外正式辦公。1992年12月7日日照市設區帶縣,將原屬臨沂地區的莒縣和濰坊市的五蓮縣劃歸日照市,同時成立東港區。1993年5月29日設立嵐山辦事處,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8月20日,成立日照開發區。1995年9月12日,省政府批復設立山海天(省級)旅遊度假區。 重要歷史人物和當代名人主要有中華武祖、周朝丞相——姜太公,中國古代著名文學批評理論家(南北朝時期)、《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中國同盟會首批會員、國民黨中央常委——丁惟汾,中共一大代表——王燼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學金獲得者——丁肇中,作家、《高山下的花環》作者李存葆等。 日出初光先照的地方 擁有中國北方最長的海濱沙灘 日照歷史文化悠久,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海、山、古、林,四大資源優勢互補,是理想的旅遊、度假、休閑之地。 日照市依山傍海,風景秀麗,「藍天、碧海、金沙灘」引人入勝,有中國北方最長的海濱沙灘。國家級森林公園——魯南海濱國家森林公園,郁蔥萬畝。百公裏海岸線,沙質細軟,潮平岸闊,定會讓您流連忘返。省級名勝區五蓮山,「奇秀不減雁盪」。浮來山坐落著中國古代著名文學理論批評家、《文心雕龍》作者劉勰的校經處定林寺。 因為被英國版本《世界史便覽》記載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亞洲最大的城市」,日照市東港區兩城鎮一直像蒙著迷人面紗的樓蘭姑娘吸引著世界各地考古專家們的目光。尋找逝去的文明——兩城龍山文化遺址發掘記 作者:劉新英「兩城史前文明」的發掘史兩城遺址是1934年發現的。說起它發掘的歷史,要上溯到64年以前。1936年,當時隸屬於國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組織人馬對兩城遺址進行了第一次發掘。此次工作由著名的考古學家李濟、梁思永、尹達(劉耀)和祁延霈主持,收獲頗豐。發現了大量龍山文化時期的石器、陶器、飲食用具,還有少量的金屬、玉器,更有極個別至今仍不能認出的類似文字的東西。由於歷史的原因,這次發掘的文物如今大部分在南京博物館收藏,蛋殼陶的豆、闊沿高柄杯等少數陶器精品收藏在台灣故宮博物院,還有一些散落到了異國他鄉。 挖掘現場1 現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芝加哥的歷史自然博物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博物館都藏有兩城遺址出土的文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山東大學歷史系的劉敦願教授又對兩城遺址進行了不間斷的調查。1957年,山東省文物保護機構對其進行了一些小規模的試掘,但這些發掘非常零散,缺乏系統性,所以也沒有什麼大的收獲。這以後,有關部門對兩城遺址的調查一直在陸陸續續進行著,具體調查了多少次,誰也說不清楚。 直到1995年,一直關注中國古代文明的一群美國學者和山東大學考古系的專家 們組成了一個聯合考察小組,對兩城龍山文化遺址進行了長達四年的考察。在考察現場,他們幾個人一個小組,排成「人」字形編隊,對每一寸被認為有價值的土地進行地毯式考察,考察范圍以兩城為中心,四周輻射到五蓮的丹土、叩官,膠南的海青、大場等地,有時一天要步行幾十公里。大量艱苦而又細致的工作之後,中美專家一致認定兩城遺址是一處罕見的龍山文化遺址,其規模和范圍很大(具體范圍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對人類文明早期發展的研究將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於是考察小組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申請再次發掘這一遺址,獲得了國務院特批。 1999年10月1日,來自美國耶魯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著名學院的5位專家學者和我國山東大學的考古專家們開始了有史以來對兩城龍山文化遺址規模最大的一次發掘。這次發掘是建國以來我省首次涉外考古項目。發掘中運用了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考古技術,發掘與鑽探、實驗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使獲得的每一項成果都有最確切的證據。1999年年底,野外工作基本結束,共發掘台基2個,面積約700平方米,灰坑140餘個,柱洞幾十個,還有無數石器、陶器和器物的碎片,具體數字待專業人員修補後才能得知。山東大學考古系主任於海廣教授欣喜地告訴記者,這次發掘是1999年國內田野考古的重大收獲之一,為龍山文化的研究,為中國古代文明研究提供了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神秘面紗背後驚人的遺跡兩城遺址的文化層(在地質埋藏中,沒有留下人類活動痕跡的地層是生土層,生土層以上為文化層)很有特點,堆積厚度一般為2—5米,主要堆積的是4600年以前到4400年以前日照先民們活動的痕跡。由於缺乏保護,有的地方文化層堆積高度與現在的屋檐一樣高,而有的地方卻很薄,高高低低差別很大。據考查,七十年前的文化層大約比現在要高1米左右,可見人類活動破壞的觸目驚心。 這次發掘最初的選址是位於兩城鎮六村附近田野里一個地勢較高(也就是文化層較厚)的漫崗。這是一處龍山文化時期規模較大的建築台基,面積大約有500平方米。台基上半部分被破壞,但還是保留了1—3米高度的下半部分,遺跡中最大的房間約有百餘平方米,有祭祀時點過火的痕跡,有生活廢棄物(即垃圾)坑,有若干當時房屋的柱洞,有類似現代地窖的藏貯坑,在這些地下倉庫里,祭祀不同對象所用的陶器分不同的層次有序地存放著,遺跡中還發現了墓葬和古代的屍骨。從這些跡象可以判斷,如此規模的莊院,需要運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才能建成,充分說明這是一個龍山文化時期的貴族居住區。 考古隊對遺址中發現的屍骨、腐朽的木炭和土壤標本,除了用傳統的碳十四測定法測定年代以外,還用了最先進的硅酸體分析法,清楚地測定出文化層中各個年代不同的堆積物,並發現當時貴族的城堡內部的結構已經比較復雜,有了居住區、墓葬區和專門祭祀地方的分別。更令考古隊驚訝的是,通過鑽探的方法,在城的四周還發現了淤泥的痕跡。從這可以看出,當時這一居住區已經有了戰爭防禦系統,用以保衛城內的居民。一個與後來的城池相類似的居住區已初具雛形了。 挖掘現場2 這個大的台基正在緊張的發掘過程中,兩城六村一村民在建新房子時又發現了一處較小的台基。這個台基面積大約200多平方米,位於現代村落規劃的居民區里,周圍都是村民新建的住房,能保留至今實屬不易。台基上同樣也發現了柱洞、灰坑、藏貯坑,同時也出土了一批陶器和石器,收獲不小。 通過這兩個台基中的遺跡,可以了解兩城先民從4600年前至4400年前這一歷史階段的社會結構、社會組織,還有人們之間的關系,同時也可以窺見我國在龍山文化時期古代文明的縮影。考古隊美方負責人、耶魯大學教授文德安女士激動地說:「美國考古學家都知道,中國文明在世界上是非常重要的,而龍山文化這一時期在中國又是非常重要的時期,通過考察,我們又知道了兩城遺址是中國這一時期遺址中最典型的代表,所以我們來到了這里,現在看來果然不虛此行了。」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兩處台基堆積的文化層中,考古學家們又陸續地發現了一些周代、漢代、宋代、元代日照先民們生活過的足跡,證明了這一地區一直有人類在生息繁衍。遺跡中迷人的陶藝及其它 近幾年,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市民休閑時有個時髦的去處,叫做陶吧。年輕人無聊時可去用陶泥和一些現代化的工具製作古樸的陶制花瓶、罐子等器物,欣賞自己的藝術創造,並美其名曰「陶藝」。可是與4400多年前的兩城人的制陶工藝比起來,他們恐怕要自嘆弗如了。這次中美聯合考古隊對兩城遺址的發掘,收獲最多的文物標本就是大量的陶器,其中有一個藏貯坑裡就出土了可以復原的幾十件陶器的碎片。 兩城先民們的制陶技藝非常高超,遺址中已發現的就有黑陶、白陶、紅陶、黃陶等多種顏色的陶器。更令人驚嘆不已的是,從外表上看,根本就看不出有些器物的顏色,因為它本身可能是白陶,外面卻刷上了一層紅色的「陶衣」,而有的是紅陶,披的卻是黑色的「外衣」。可見當時人們已不僅僅滿足於陶器的生活用品作用,而是開始對其進行裝飾,有了初步的藝術追求。器物上流行各種器蓋、長流、寬把、豎耳、小鼻、泥餅飾、鳥頭足、袋足,都很有特色。紋飾以弦紋、竹節紋、附加堆紋為多見,偶有獸面紋和復雜纖細的雲蕾紋,為其它遺址所罕見。於教授特別提到了黑陶中的一種蛋殼陶,他說:「就是現在用最先進的工具仿製出來的蛋殼陶,也比不上兩城遺址中出土的蛋殼陶工藝高超,它外壁薄如蛋殼,看似稍碰即碎卻恆久彌堅,令人嘆為觀止。」 按以往的慣例,考古學者一般從器物的外形來推斷它的用途,好像有點缺乏力證。而這次,因為對兩城遺址的特別關注,考古隊專門從美國請來了酒類考古專家和陶器考古專家,從文物標本內壁取樣進行化驗,通過實驗來證明它的用途。譬如:一個出土的陶(「規」下加「鬲」),從前僅是憑借形狀被判定為酒器,而這次專家從內壁取樣進行化驗,證明它的用途其實有兩個:一是溫酒,一是燒水。 經過初步的浮選,專家們發現,出土的陶器有炊煮器、飲食器、盛儲器以及祭祀不同對象所用的不同器物。在堆放文物標本的房間,記者看到了一個陶制的圓形中間有小孔的東西,經介紹得知原來是一個紡輪,是人們紡線的紡車上一個比較關鍵的部件。由此可見,陶器已廣泛地應用於龍山文化時期兩城先民的生活中,涉及到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兩城遺址是一處典型的新時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因此這次發掘出土的遺物,除以陶器為主的生活用品外,還有以石器為代表的生產工具。記者見到的比較典型的石制生產工具有石斧和箭頭。石斧的個體較大,是砍伐用具。用手摸一摸刃部,還能感覺到它當年的鋒銳。斧身後部有方孔,可以安上木柄用樹皮或獸皮捆紮,與現代斧頭的形狀相差無幾。有的刃中還可見一些小的缺口,大概是當時使用頻率很高,砍伐大樹時崩壞的。 遺址中出土的箭頭很多,每一個都磨製得非常精細,箭頭兩端很尖,整個形狀呈菱形錐體,每一道棱都是整齊筆直的,一端插入木製或竹製的箭柄,用駑弓發射,可射殺獵物,是人們的狩獵工具,這是它的一個用途;結合已發現的城牆和壕溝的遺跡,專家們判斷箭頭的另外一個用途是用來進攻和防禦,射殺敵人,所以它即是生產時的工具又是戰爭時的武器。通過它既可以對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情況有所了解,又可以對當時的戰爭防禦有所認識。 這些文物是龍山文化時期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直接證據,通過對它們的浮選,可觀察到當時的生產工藝、生產技術以及人們生活的必須品;通過對它們的化驗、測定還找到了當時食用的糧食種類的證據;同時對這一時期陶器、工具、用具和武器的加工技術也都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逝去的文明能否追回 據於教授介紹,這次考古隊對兩城遺址只作了部分發掘。鑒於旅遊開發等原因,剩下的將暫緩發掘。已經掘開的部分也將用浮土掩蓋,以保護遺跡現場。談起遺址的保護,於教授講了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有一天,一位村民去考古隊駐地找他,說挖菜窖時挖出一件陶器來,請他去看看。不巧他正好有事出去了,等回來聽說後立即趕往該村民家,可是已經晚了。他趕到時等待他的只是一隻鼎的一塊碎片,其餘的碎片在那個村民去找他時已經不知被誰弄到哪裡去了!於教授推測那些碎片將會成為一隻很完整的陶鼎,他能把它修復得很好,可是太遺憾了,擦肩而過的文物標本就這樣消失了。 清理挖掘出的陶片 公元前2000年前後,不知是隨著古代文化的變遷,還是政治形勢的更迭導致戰爭爆發,抑或是自然災害的原因,盛極一時的兩城文明謎一般衰落了,再也沒有達到過龍山文化時期的昌盛。而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後人們就這樣一點點地吞噬著自己祖先留下的文明,他們中的大多數沒有刻意地去保護它,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守著人類史前文明的寶庫在生活著,更沒有意識到這是當地人千萬年的榮耀。 今天,逝去的文明能否追回呢? 我們不妨把兩城遺址與西安半坡遺址作一下比較: 位於陝西省會西安的半坡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氐族聚落遺址,距今5600—6700年之間,1953年發現,1956年建立博物館,1958年正式對外開放。陳列物品有石斧、石鏟、石刀、箭頭、磨盤、紡輪、陶缽、陶盆、陶罐等,遺址大廳是就地發現、原貌保存的半坡先民居住區的一部分,包括房屋遺跡、窖穴、墓葬等遺跡,面積約3000平方米。 兩城遺址是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距今4400—4600年之間,1934年發現,現在發掘出的物品有石斧、箭頭、紡輪、陶罐、陶(「規」下加「鬲」)、蛋殼陶等,有兩城先民中貴族的居住區,遺跡中包括房屋遺跡、窖穴、墓葬等,已開掘面積700平方米,還有更大面積未開掘。 半坡遺址有的,兩城遺址也有,遺址規模並不十分遜色,與半坡各代表不同時期的典型文化。而半坡博物館開館至今已接待中外遊客2000多萬人次,平均每年接待遊人50餘萬人次,單是每年的門票收入就達幾百萬元,還不說為遺址周圍第三產業帶來的一系列收入。 日照作為新興的沿海開放城市,旅遊業剛剛起步,美麗的金海岸吸引著遊客紛至沓來。然而,人們在把青山、碧水、藍天、金沙灘飽覽之後,再往何處去就感到茫然。藍色的文明是不是缺乏一點更深文化層次的陪伴,新興的城市是不是缺少一些文化底蘊?我們有過「亞洲第一城」的輝煌,也有陵陽河遺址文化的繁榮,只是這繁榮、輝煌的「舊貌」不再。至此,人們應當反思:如何從文明的演變,歷史的連續,大文化的烘托,旅遊經濟的整體上進行適度、有序的開發,讓昨日黃花重現異彩? 兩城遺址的重大發現似乎給我們更多的啟示,這也許正是眼下旅遊圈的人們急於尋找的新的旅遊經濟增長點!大量而豐富的文物,源遠流長的文化,不同年代的文化層,為我們提供了招徠客戶的旅遊產品,范圍廣泛的遺址到底能容留多少遊人,是我們應當認真設計規劃的。 旅遊這一」朝陽產業」似乎在向我們招手。藍色的海洋文化與底蘊豐富的遠古文化的結合,必將出現一輪蓬勃的朝陽。如果我們也像半坡那樣,捨得投資,懂得保護和開發,把自己祖先開拓史前文明的艱難足跡生動而具體地展現在世人面前,把兩城先民留下的珍貴遺產很好地開發利用起來,一定能夠追回那已逝去幾千年的文明,創造更加輝煌的時代,續寫「亞洲第一城市」之人類文明的新篇章。
E. 考古的人怎麼檢測出土文物的年代
一般在中國來復說,考古制斷代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知識,和常識問題,某個時代在其物品上是有顯著特點的。比如某個時代某個民族常用什麼來裝飾,當然也要綜合印證。
樓上說的 碳14是在考究無法追溯的超級遠古時代或案件偵察上應用的多些
當然要精確些,但目前在中國和其他一般考古中還沒應用到
F. 如何知曉文物的年代,試舉例說明幾種常見的方法
秦始皇陵位於西安以東30公里的驪山北麓,南依驪山,層戀疊嶂,山林蔥郁;北臨渭水,逶迤曲轉,銀蛇橫卧。
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美,環境獨秀。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姓蠃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公元前259年出生於趙國京都邯鄲,公元前246年13歲即立為秦王,22歲加冕親政。自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5年中,秦國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個諸侯國,徹底結束了戰國群雄割據的歷史,在血與火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秦皇掃六合,虎勢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秦始皇--這位叱吒風雲的曠世君主,不僅為後人留下了千秋偉業,還留有這座神秘莫測的皇家陵園。
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秦始皇陵於秦始皇即位起開工修建,前後歷時38年之久,比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修造時間還長8年,動用修陵人數最多時近於80萬,幾乎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陵園仿照秦國都城咸陽建造,大體呈回字形,陵墓周圍築有內外兩重城垣,陵園內城垣周長3870米,外城垣周長6210米,陵區內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築為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遺址。秦始皇陵的封土夯築而成,形成了三級階梯,狀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積約25萬平方米,高115米,但由於經歷二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現封土底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高度為87米,整座陵區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秦王朝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的一頁,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榮華富貴全部帶入地下。
秦始皇陵地下宮殿是陵墓建築的核心部分,位於封土堆之下。《史記》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考古發現地宮面積約18萬平方米,中心點的深度約30米。陵園以封土堆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眾多,內涵豐富、規模空前,除聞名遐邇的兵馬俑陪葬坑、銅車馬坑之外 ,又新發現了大型石質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餘處,數十年來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達10萬余件。在陵園里設立有多處文物展台,展示了秦陵近二十年來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區,重現當年陵園內科學周密的排水設施;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肯定還會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發現。
在凝重的綠色和高大的墓冢之間,為了讓遊客身臨其境的感受王者的尊榮、王者的威儀,秦始皇陵上演有大型的"重現的儀仗隊--秦始皇守陵部隊換崗儀式"表演和集"聲、光、電"於一體的秦始皇陵陵區、陵園、地宮沙盤模型展示,再現二千多年前神秘陵園的壯觀場景,展示數十年來的考古成果,生動直觀的揭示秦陵奧秘,展示其豐富內涵。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帝王陵園,是我國勞動人民勤奮和聰明才智的結晶,是一座歷史文化寶庫,在所有封建帝王陵墓中以規模宏大、埋葬豐富而著稱於世。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目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2002年秦始皇陵榮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G. 考古家是怎麼知道一些文物所在的時代
(1)是根據文物本身的各項標記(如文字、圖案、風格等),結合歷史知識來分析專、辨別;
(2)是通過放屬射性同位素碳14來鑒別。
碳14是一種半衰期為5000多年的放射性元素,只能在大氣中形成,在最近的幾萬年裡,大氣里的碳14濃度變化不大。植物在活著的時候會不斷與大氣進行代謝,使體內的碳14和碳12的比例與大氣中基本相同。植物死亡後,體內的碳14就會停止補充,隨著不斷衰變,碳14的比例會不斷減少。根據測定碳14的剩餘數量,可以推斷植物或動物或其他物品殘骸樣品的死亡時間。在2萬年內是比較准確的。
H. 考古學家是如何鑒定文物的年代
在考古方面,可根據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推算地質年代。放射性同位素614C被考古學家稱為「碳鍾」,它可以用來斷定古生物體死亡至今的年代。
I. 考古家是怎樣根據發掘的文物化石推算它的年代的
一般是根據文物上的碳12來推算的。 當有機體活著時,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由於不斷地有碳—12和碳—14排出體外和進入體內,體內的碳—12和碳—14的比值保持為10^12:1。而當有機體死亡後,由於新陳代謝的停止,有機體與外界的物質交換也就停止了,碳—14無法得到補充。這樣有機體的碳—14的含量就會不斷地減少,過了5730年,只剩下1/2,過了11460年,只剩下1/4。而有機體的碳—12的含量不會由於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這樣化石和遺體中碳—14和碳—12的比值發生變化,時間越久遠,碳—14含量越小。用科學方法測定其中碳—14和碳—12的含量的比值即可推算出古生物生活的年代。 我國文物考古工作者用碳—14法,取得了不少重大科研成就。如應用碳—14法鑒定結果推斷我國早在宋代就開始把煤炭用於冶鐵。1972年初至19744年初,我國考古工作者對長沙馬王堆三座漢墓進行了有計劃的發掘。墓中出土了三千多件珍貴文物和發現了一具保存2100年的女屍。考古學家測定該婦女死亡時的確切年代就採用了碳—14法。一般可從棺木上取下一點點木屑,用實驗手段測定木材中測定同位素碳—14與碳—12的含量之比就可計算出來。 碳—14法可應用於測定幾百年到5萬年以前的有機體的年代。更為古老的樣品含碳—14太少,就不能用此法准確測定了。
J. 考古學家出土古代的東西時,怎麼判斷年代的
目前考古斷定年代很多時候要藉助自然科學的方法,比如碳十四測年,古地磁斷代,樹輪矯正等等。其次就是一些類型學的劃分,也是很常用的。出土一個文物,它的產地樣式等都可以作為斷代的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