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遺址古墓
1. 陶寺遺址的發掘成果
1、最早的測日影天文觀測系統
2、發現了到遺址發掘為止最早的文字
3、發現了中國最古老的樂器
4、發現了中原地區最早的龍圖騰
5、發現了到遺址發掘為止世界上最早的建築材料——板瓦
6、發現了黃河中游史前最大的墓葬
(圖冊資料來源 )
曾一度是國內最大史前城址,如今其規模僅次於浙江良渚城址和陝西神木石峁古城。 陶寺居民的部落公共墓地,在居住地的東南,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它的使用時間,大致同居住地相始終,發現墓葬1000餘座,都是長方形土坑豎穴墓,除很少的二次葬、屈肢葬和個別俯身葬外,一般是成人的仰身直肢單人葬,頭向東南,排列整齊。不同的氏族葬區在墓葬規模和坑位密度等方面,存在著差別。這里的墓大致可分為三類:
大型墓:長3米上下、寬2米多。使用木棺。隨葬品可達一、二百件,有彩繪陶器、彩繪木器、玉或石制的禮器和裝飾品以及整豬骨架等。已發現9座,不及墓葬總數的1%。經鑒定,墓主都是男性。
中型墓:長、寬尺寸略小。使用木棺。一般隨葬成組陶器(包括少量彩繪陶器)、木器和玉、石器,幾件至一、二十件不等,常見豬下頜骨數個至數十個。這類墓占墓葬總數的近10%。死者多系男性,僅分布在大型墓兩側的為女性。
小型墓:墓坑小而狹長,一般長2米,寬0.5米左右。大多沒有木質葬具和隨葬品。這類墓約占墓葬總數的90%。
陶寺墓地各類墓「金字塔式」的比例關系,應是當時社會結構的反映。早期大、中、小型墓在規模和隨葬品有無、多寡、品類、優劣等方面,差別已經十分顯著,顯示出氏族成員間的平等關系早已被破壞,貴賤有別高下依序的等級制度已經存在。處在塔尖位置的大型墓隨葬品豐富、精緻,有鼉鼓、特磬等重要禮器,推測墓主應是掌握祭祀和軍事大權的部落首領人物。而占墓葬總數將近90%的小型墓,墓室僅能容身,死者身無長物。 遺址出土的生產工具和武器,有石制的斧、錛、鑿、鏟、刀、鏃,骨質的鏟、錐、鏃,陶紡輪和制陶用具陶拍、陶墊等。扁平長方形石鏟數量最多,晚期出現有肩石鏟。石鏟和木耒是當時兩種主要的起土工具,灰坑壁和墓壁上留有它們的痕跡。
隨葬的陶器有灶、罐、壺、瓶、盆、盤、豆,個別墓有鼎和觚。凡泥質盆、罐、壺、瓶、盤、豆,均施彩繪,都是燒成後著彩,以黑陶衣為地,上施紅、白、黃彩;或以紅色為地,上施黃、白彩。紋樣有圓點、條帶、幾何形紋、渦紋、雲紋、回紋、龍紋、變體動物紋等。斑斕絢麗的彩繪陶器,構成陶寺類型文化一大特色。彩繪蟠龍圖形的陶盤,是其中最富特徵的器物。這是迄今在中原地區所見蟠龍圖像的最早標本。從出土情況判斷,龍盤是一種禮器,龍紋則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標志。一些彩繪紋樣與商、周青銅器花紋頗為接近。
大型墓出上的彩繪木器,構成陶寺類型文化的另一特色。這些木器的胎骨都已朽沒,依靠殘存的彩繪顏料層得以剔剝出原來的形狀,已知有案、俎、幾、匣、盤、斗(勺)、豆、「倉型器」、鼓等多種器形。木鼓均成對,與一件大型石磬(特磬)同出。鼓腔作直筒形,高1米,直徑0.4~0.5米,系樹干挖制而成,外著紅彩或以紅色為地,用黃、白、黑、藍諸色描繪出繁褥的紋飾。由散落在鼓腔內的鱷魚骨板得知,當初是以鱷魚皮蒙鼓,即古文獻中所稱的「鼉鼓」。
陶寺遺址出土的玉、石禮器和裝飾品有磬、鉞、瑗、環、梳以及用綠松石、蚌片鑲嵌的頭飾、項飾、臂飾等。石磐通常用石灰岩打制而成,作倨句型,長80~90厘米。它和鼉鼓都是已發現的古代同類樂器中最早的珍品。墓中還有一種大型廚刀,通常大小3件成組出現,類似的器物在古代黃河流域是十分罕見的。
有不少從陶寺遺址出土的樂器,包括鼉鼓、土鼓、特磬、陶鈴、銅鈴、陶塤等。據考古專家介紹,整個陶寺遺址中共計發現類似樂器26件。其中,鼉鼓和特磬都是迄今所知同類樂器中最早的,這也使鼉鼓與特磬配組的歷史從殷商上溯一千多年;陶寺出土的銅鈴,是中國已發現最早的金屬樂器,該銅鈴紅色,長6.3厘米,高2.7厘米,壁厚0.3厘米,含銅量為97.8%,遺址早期文化層中,曾發現過同樣形制度陶器。這些樂器的出土,對於揭示四千多年前的音樂發展水平,認識音樂與祭祀、埋葬習俗的關系,探索禮樂制度的起源與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龍山文化時代陶寺先民過著長期定居的農業生活,掌握了較高的建築和鑿井技術,有發達的農業和畜牧業。飼養的家畜有豬、狗、牛、羊等,以豬為最多,盛行用整豬或豬下頜骨隨葬便是例證。制陶、制石、制骨等傳統手工業已從農業中分離出來,還產生了木工,彩繪髹飾,玉、石器鑲嵌和冶金等新的手工門類。生產的多樣化和專業化,使社會產品空前豐富。
(圖冊資料來源 )
2. 國家150重大遺址名單
大遺址是中華民族文明發展史最具代表性的綜合物證和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大遺址保護既是一項文化工程,也是一項惠民工程,有利於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建設、美化城鄉環境、推動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十一五」時期,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大遺址保護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歷史性成就:啟動100處大遺址保護工程,殷墟遺址、元上都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建成一批大遺址保護展示示範區,有效保護遺址本體及其環境風貌;國家設立大遺址保護專項資金,出台一系列專門性法規,初步建立大遺址保護管理體系;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間大遺址保護總體規劃》的目標任務,基本構建以「三線兩片」為核心、100處大遺址為支撐的大遺址保護格局。
「十二五」期間重要大遺址(150處)
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1. 北 京:周口店遺址、圓明園遺址、琉璃河遺址
2. 河 北:趙邯鄲故城、定窯遺址、鄴城遺址(含河南安陽
高陵)、燕下都遺址、泥河灣遺址群、磁縣北朝
墓群、元中都遺址、中山古城遺址
3. 山 西:陶寺遺址、侯馬晉國遺址、曲村-天馬遺址、晉
陽古城遺址、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
4. 內蒙古:遼上京遺址、元上都遺址、遼陵及奉陵邑、
遺址(內蒙古、甘肅)、遼中京遺址、和林格爾
土城子遺址、二道井子遺址
5. 遼 寧:牛河梁遺址、姜女石遺址(含河北北戴河秦行宮
遺址)、高句麗遺址(鳳凰山山城、五女山山城、
燕州城山城、石檯子山城)、金牛山遺址
6. 吉 林:高句麗遺址(洞溝古墓群、丸都山城與國內城、
羅通山城、自安山城)、渤海遺址(西古城遺址、
八連城遺址、龍頭山古墓群、六頂山古墓群、蘇
密城)、萬發撥子遺址、帽兒山墓地、龍潭山城
7. 黑龍江: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金上京會寧府遺址
8. 上 海:福泉山遺址
9. 江 蘇:揚州城遺址、鴻山墓群、徐州漢墓群(含徐州漢
代採石場)、淹城遺址、闔閭城遺址、南朝陵墓群
10. 浙 江:良渚遺址、上林湖越窯遺址、大窯龍泉窯遺址、
臨安城遺址、馬家浜遺址
11. 安 徽:尉遲寺遺址、凌家灘遺址、六安王陵、壽春城遺
址、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12. 福 建:萬壽岩遺址、城村漢城、曇石山遺址、德化窯遺址
13. 江 西:吳城遺址(含築衛城遺址)、湖田窯遺址、御窯
廠遺址(含高嶺瓷土礦)、吉州窯遺址、牛頭城
址、銅嶺銅礦遺址
14. 山 東:臨淄齊國故城、兩城鎮遺址、城子崖遺址(含東
平陵故城)、桐林遺址、曲阜魯國故城(含邾國
故城、漢魯王墓群、明魯王墓)、薛城遺址、大
汶口遺址
15. 河 南: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漢魏洛陽故城、隋
唐洛陽城遺址、殷墟、鄭韓故城、古城寨城址、
北陽平遺址、鄭州商代遺址、宋陵、清涼寺汝官
窯遺址、邙山陵墓群、三楊庄遺址、城陽城址、
仰韶村遺址、北宋東京城遺址
16. 湖 北:石家河遺址、楚紀南故城、盤龍城遺址、龍灣遺
址、擂鼓墩古墓群、銅綠山遺址、屈家嶺遺址、
唐崖土司城址和容美土司遺址
17.湖 南:里耶古城遺址、銅官窯遺址、城頭山遺址(含八
十壋遺址、彭頭山遺址)、老司城遺址、炭河裡遺址、漢代長沙王陵墓群
18. 廣 東:南越國宮署遺址、筆架山潮州窯遺址
19. 廣 西:靖江王府及王陵、合浦漢墓群、甑皮岩遺址
20. 重 慶:釣魚城遺址
21. 四 川: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含十二橋遺址)、邛窯、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明蜀王陵墓群、羅家壩遺址
22. 貴 州:可樂遺址、海龍屯
23. 雲 南:太和城遺址、石寨山古墓群
24. 西 藏:古格王國遺址、藏王墓、卡若遺址
25. 陝 西:秦咸陽城遺址、周原遺址、阿房宮遺址、漢長安
城遺址、大明宮遺址、秦始皇陵、秦雍城遺址、西漢帝陵、唐代帝陵、統萬城遺址、黃堡鎮耀州窯遺址、豐鎬遺址、龍崗寺遺址、石峁遺址
26. 甘 肅:大地灣遺址、許三灣城及墓群、鎖陽城遺址、駱
駝城遺址、大堡子山遺址
27. 青 海:喇家遺址、熱水墓群
28. 寧 夏:西夏陵、水洞溝遺址、開城遺址
29. 新 疆:北庭故城遺址、坎爾井
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
長 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山東、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河南、黑龍江)
絲綢之路(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陝西、河南)
大運 河(北京、天津、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
秦 直 道(內蒙古、陝西、甘肅)
茶馬古道(雲南、四川、西藏、貴州、青海、甘肅、陝西)
明清海防(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
蜀 道(陝西、四川、重慶)
河 北:趙邯鄲故城、定窯遺址、鄴城遺址(含河南安陽
高陵)、燕下都遺址、泥河灣遺址群、磁縣北朝
墓群、元中都遺址、中山古城遺址
3. 山 西:陶寺遺址、侯馬晉國遺址、曲村-天馬遺址、晉
陽古城遺址、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
3. 我國有史以來全部重大的考古發現有哪些
1、北京周口店遺址與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2、雲南元謀人遺址
3、陝西藍田人遺址
4、金牛山遺址及金牛山人
5、馬壩人遺址
6、泥河灣舊石器時代遺址群
7、丁村遺址
8、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
9、玉蟾岩遺址
10、裴李崗遺址
11、賈湖遺址
12、興隆窪遺址
13、大地灣遺址
14、仰韶遺址
15、半坡遺址
16、姜寨遺址
17、後岡遺址
18、廟底溝遺址
19、大汶口遺址
20、河姆渡遺址
21、大溪遺址
22、城頭山遺址
23、屈家嶺遺址
24、崧澤遺址
25、馬家窯遺址
26、柳灣墓地
27、牛河梁遺址
28、城子崖遺址
29、良渚文化遺址群
30、石家河遺址群
31、陶寺遺址
32、王城崗遺址
33、齊家坪遺址
34、卡若遺址
35、石峽遺址
36、東灣仔北遺址
37、圓山遺址
38、二里頭遺址
39、東下馮遺址
40、夏家店遺址
41、大甸子遺址和墓地
42、偃師商城
43、鄭州商城遺址
44、盤龍城遺址
45、安陽殷墟遺址
46、吳城遺址
47、新干大墓
48、三星堆祭祀器物坑
49、周原遺址
50、豐鎬遺址與墓地
51、琉璃河遺址
52、晉侯墓地
53、三門峽虢國墓地與上陽城遺址
54、晉國故城遺址
55、鄭韓故城
56、燕下都遺址
57、曾侯乙墓
58、紀南城周圍的墓葬群
59、中山王陵
60、銅綠山礦冶遺址
61、秦咸陽城及秦宮殿遺址
62、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63、睡虎地與龍崗秦墓
64、漢長安城遺址
65、居延漢代遺址與簡牘
66、西漢帝陵與陵園遺址
67、燒溝漢墓
68、銀雀山漢墓
69、滿城漢墓
70、漢代楚王陵
71、馬王堆漢墓
72、南越王墓
73、石寨山滇人墓地
74、漢魏洛陽城
75、樓蘭故城遺址
76、尼雅遺址
77、鄴城遺址
78、走馬樓孫吳簡牘
79、南京東晉——南朝帝王陵墓和大族家族墓地
80、集安高句麗王室與貴族墓葬
81、雲崗石窟
82、龍門石窟
83、敦煌莫高窟
84、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
85、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
86、隋唐洛陽城遺址
87、隋代虞弘墓
88、唐代帝陵陪葬墓
89、法門寺塔基與地宮
90、阿斯塔那墓地
91、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
92、南唐二陵
93、白沙宋墓
94、遼陳國公主墓
95、龍泉青瓷窯址
96、耀州窯遺址
97、西夏王陵
98、古格故城遺址
99、元大都遺址
100、明定陵
4. 發現有陶寺盜墓中的文物舉報給誰
建陶陶四盜墓中的文物舉報給誰舉報?給你所在的文物局
5. 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的第一批
2002年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印發《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64件(組)珍貴文物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對外文化交流的擴大,文物出國(境)展覽呈現出日益繁榮的局面。但是也由此加大了文物遭受損害的可能性,對文物的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對此,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確定了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重要文物共64件(組)。
此目錄出台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第六章第四十九條,即「一級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損品,禁止出境展覽。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的目錄,由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定期公布。未曾在國內正式展出的文物,不得出境展覽。」 2012年6月26日,中國國家文物局網站上發布「關於發布《第二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書畫類)》的通知」一文,全文如下:
文物博函〔2012〕134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局(文化廳):
為加強我國珍貴文物出境展覽的管理,切實保證文物安全,2002年,我局公布了首批禁止出境展覽的64組一級文物名單。隨著對外文化交流的擴大,文物出境展覽也日益增多,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文物遭受損害的可能性,對文物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為適應文物出境展覽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切實保證珍貴文物尤其是一級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損品安全,我局現發布《第二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書畫類)》,其中37件(組)一級文物自即日起禁止出境展出。
附件:第二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書畫類)
國家文物局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一日 序號 名稱 收藏單位 備 注 青銅器類 1 商子龍鼎 中國國家博物館 2 商四羊方尊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38年湖南寧鄉月山鋪出土 3 商龍紋兕觥 山西博物院 1959年山西石樓桃花庄出土 4 商大禾方鼎 湖南省博物館 1959年湖南寧鄉出土 5 商銅立人像 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2號祭祀坑出土 6 西周天亡簋 中國國家博物館 7 西周伯矩鬲 首都博物館 1975年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國墓地251號墓地出土 8 西周晉侯鳥尊 山西博物院 1992年山西曲沃北趙村晉侯墓地114號墓出土 9 西周害夫簋(夫音同胡)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1978年陝西扶風法門鎮齊村出土 10 西周逨盤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2003年陝西眉縣楊家村窖藏出土 11 春秋越王勾踐劍 湖北省博物館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出土 12 戰國商鞅方升 上海博物館 13 戰國錯金銀鑲嵌絲網套銅壺 南京博物院 1982年江蘇盱眙南窯庄出土 14 西漢詛盟場面貯貝器 中國國家博物館 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 15 西漢彩繪人物車馬鏡 西安博物院 1963年陝西西安紅廟坡出土 16 西漢殺人祭柱場面貯貝器 雲南省博物館 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 陶瓷類 1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魚紋盆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55年陝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 2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舞蹈紋盆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73年青海大通上孫家寨出土 3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貼塑人紋雙系壺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74年青海樂都柳灣墓葬出土 4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彩陶網紋船形壺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58年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出土 5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彩繪蟠龍紋陶盤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第3072號墓出土 6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彩陶人形雙系瓶 甘肅省博物館 1973年甘肅秦安邵店大地灣出土 7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彩陶八角星紋豆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74年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 8 吳「永安三年」款青釉堆塑谷倉罐 故宮博物院 1935年浙江紹興出土 9 吳「赤烏十四年」款青釉虎子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55年江蘇南京趙士崗吳墓出土 10 吳青釉褐彩羽人紋雙系壺 南京市博物館 1983年江蘇南京雨花區長崗村出土 11 西晉青釉神獸尊 南京博物院 1976年江蘇宜興周處家族墓出土 12 北齊青釉仰覆蓮花尊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48年河北景縣封氏墓群出土 13 北齊白釉綠彩長頸瓶 河南博物院 1971年河南安陽范粹墓出土 14 隋白釉龍柄雙聯傳瓶 天津博物館 15 唐青釉鳳首龍柄壺 故宮博物院 16 唐魯山窯黑釉藍斑腰鼓 故宮博物院 17 唐代陶駱駝載樂舞三彩俑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57年西安鮮於庭海墓出土 18 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 揚州博物館 1974年江蘇揚州石塔路出土 19 唐越窯青釉褐彩雲紋五足爐 臨安縣文物管理委員會 1980年浙江臨安水邱氏墓出土 20 唐長沙窯青釉褐彩貼花人物紋壺 湖南省博物館 1973年湖南衡陽出土 21 唐三彩駱駝載樂俑 陝西歷史博物館 1959年陝西西安中堡村唐墓出土 22 五代耀州窯摩羯形水盂 遼寧省博物館 1971年遼寧北票水泉遼墓出土 23 五代越窯蓮花式托盞 蘇州博物館 1956年江蘇蘇州虎丘雲岩寺塔出土 24 五代耀州窯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壺 陝西歷史博物館 1968年陝西彬縣出土 25 北宋汝窯天青釉弦紋樽 故宮博物院 26 北宋官窯弦紋瓶 故宮博物院 27 北宋鈞窯月白釉出戟尊 故宮博物院 28 北宋定窯白釉刻蓮花瓣紋龍首凈瓶 定州市博物館 1969年河北定縣凈眾院塔基地宮出土 29 北宋官窯貫耳尊 吉林省博物院 30 宋登封窯珍珠地劃花虎豹紋瓶 故宮博物院 31 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 南京市博物館 1959年南京印堂村觀音山沐英墓出土 32 元藍釉白龍紋梅瓶 揚州博物館 玉器類 1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龍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71年內蒙古翁牛特旗賽沁塔拉村出土 2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玉鉞 浙江省博物館 1986年浙江餘杭反山12號墓出土 3 夏七孔玉刀 洛陽博物館 1975年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 4 西周晉侯夫人組玉佩 山西博物院 1992年山西曲沃M63墓(晉穆侯次夫人墓)出土 5 戰國多節活環套練玉佩 湖北省博物館 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6 西漢「皇後之璽」玉璽 陝西歷史博物館 1968年陝西咸陽漢高祖長陵附近發現 7 東漢鏤雕東王公西王母紋玉座屏 定州市博物館 1969年河北定州中山穆王劉暢墓出土 8 西晉神獸紋玉樽 湖南省博物館 1991年湖南安鄉西晉劉弘墓出土 9 元「統領釋教大元國師之印」龍鈕玉印 西藏博物館 雜項類 1 商太陽神鳥金箔片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2001年四川成都金沙遺址出土 2 商金杖 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3 戰國包金鑲玉嵌琉璃銀帶鉤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51年河南輝縣固圍村5號戰國墓出土 4 西漢「滇王之印」金印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56年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出土 5 西漢錯金銀鑲松石狩獵紋銅傘鋌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號 名稱 收藏單位 備 注 6 唐龜負論語玉燭酒籌鎏金銀筒 鎮江博物館 1982年江蘇丹徒丁卯橋唐代窖藏出土 7 戰國彩繪樂舞圖鴛鴦形漆盒 湖北省博物館 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8 西漢識文彩繪盝頂長方形漆奩 湖南省博物館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墓出土 9 西漢黑漆朱繪六博具 湖南省博物館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墓出土 10 吳彩繪季札掛劍圖漆盤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84年安徽馬鞍山三國吳朱然墓出土 11 吳皮胎犀皮漆鎏金銅扣耳杯(2件)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84年安徽馬鞍山三國吳朱然墓出土 12 北宋木雕真珠舍利寶幢(含木函) 蘇州博物館 1978年江蘇蘇州瑞光寺塔出土 13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象牙梳 山東省博物館 1959年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 14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象牙雕刻器 浙江省博物館 1977年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 15 隋綠玻璃蓋罐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57年陝西西安李靜訓墓出土 16 隋綠玻璃小瓶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57年陝西西安李靜訓墓出土 17 漢紅地對人獸樹紋罽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1995年新疆尉犁營盤遺址墓地出土 18 北魏刺綉佛像供養人 敦煌研究院 1965年甘肅敦煌莫高窟出土 19 北朝方格獸紋錦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1968年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北區99號墓出土 20 北宋靈鷲紋錦袍 故宮博物院 1953年新疆阿拉爾出土 21 戰國石鼓(1組10隻) 故宮博物院 22 唐昭陵六駿石刻(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青騅4幅) 西安碑林博物館 1950年原陝西歷史博物館移交 23 宋拓西嶽華山廟碑冊(華陰本) 故宮博物院 24 明曹全碑初拓本(「因」字不損本) 上海博物館 25 唐寫本王仁煦《刊謬補缺切韻》 故宮博物院 26 北宋刻開寶藏本《阿惟越致經》(1卷) 中國國家圖書館 27 北宋刻本《范仲淹文集》(30卷) 中國國家圖書館 28 唐章懷太子墓壁畫馬球圖(1組) 陝西歷史博物館 29 唐章懷太子墓壁畫狩獵出行圖(1組) 陝西歷史博物館 30 唐懿德太子墓壁畫闕樓圖(1組) 陝西歷史博物館 31 唐永泰公主墓壁畫宮女圖(1組) 陝西歷史博物館 32 戰國簡《金縢》 清華大學 33 戰國郭店楚簡《老子(甲、乙、丙)》 荊門市博物館 34 戰國楚簡《孔子詩論》 上海博物館 35 秦雲夢睡虎地秦簡《語書》 湖北省博物館 36 秦簡《數》 湖南大學 37 西漢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 湖南省博物館
6. 陝西寨山遺址發現多處活人殉葬墓,這種現象體現了什麼
近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工作會,通報了發現的5處重大考古成果,包括陝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遺址、河北康保興隆遺址、浙江餘姚井頭山遺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和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其中在陝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遺址中發現了多處活人殉葬墓,手段極為殘忍。
7. 古代墓葬的種類
墓葬有土葬、火葬、水葬等。
墓葬俗稱山墳,古墓葬是清代以前的墓葬。古代葬俗因時代、地方的不同而有差異,有土葬、火葬、水葬等。常見的多是土葬。
簡介
明、清時期的墓多數有碑,易於識別;清朝九品官以上的墓較多,一般墓碑上刻有其官職;一經發現都要及時上報。明清以前的墓則很難在墓地表面分辯出來,因此在開發推土過程中,必須特別注意。明、清時期多灰砂墓;明清以前多土坑墓、磚室墓。葬具多為木棺,也有瓮棺、陶棺、石槨、石棺;有的因各種原因,下葬後又將死者遺體挖出來重新裝棺或裝在陶罐里,移到別的地方埋葬,俗稱移(遷)葬,又叫二次葬。
其葬具多為陶罐,俗稱骨罈。墓葬多有隨葬品,明、清以前多以生活用具、生產工具陪葬,有的有專門用作陪葬的明器,如漢墓中出土的陶屋、陶灶、陶片、陶豬等;明、清時期,盛行薄葬,陪葬品很少,一般以裝飾物如玉器、金銀器為主。
起源發展
中國古墓葬墓與葬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種事物。「墓」是指放置屍體的固定設施,「葬」則是指安置屍體的方式。在考古學上,二者常被合稱為「墓葬」。在墓葬中﹐往往還包含著各種隨葬的器物。自古以來,由於受「祖先崇拜」以及「事死如生」等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對喪葬十分重視。因此,墓葬資料所提供的就不僅僅是埋葬習俗和墓葬制度本身,往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會政治、經濟、生產、生活、風俗、宗教、觀念等方面的情況。所以,墓葬所展現的埋葬習俗與埋葬制度常常被視為當時社會的縮影,墓葬研究就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墓」作為放置屍體的固定設施,是隨著人類文化的進步而發生的,並隨時代發展而不斷變化。最初的時候,對屍體的處理非常簡單。《周易·系辭下》雲:「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即用茅草裹屍,棄置荒野了事,並不挖墓穴。後來,人們可能不忍心看到親人屍體被禽獸所食,開始掩埋屍體,於是就出現了專門放置屍體的墓穴。
在舊石器時代,由於人類經常利用天然洞穴作為住所,故也常利用天然的洞穴或岩棚作為墓地以安置屍體,如山頂洞人的墓就與住所處於同一洞穴之中。進入新石器時代之後,由於生產力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便開始有意識營造各種形式的墓,墓葬及埋葬習俗更加流行且形式多樣,而且明顯具有制度化的特點。
中國所發掘的3000餘座母系氏族公社墓葬表明,史前時代的葬俗因時代、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在墓形、葬式、葬具等方面顯示出不同的特色。盡管如此,史前時代各文化共同體一般都是以氏族制度為基礎的,因此在埋葬制度方面往往也存在著一些符合氏族制度的共同原則。在新石器時期,人們掘坑埋屍已成為黃河流域最普遍的葬法,出現了氏族公共墓地,有單人葬、多人葬、二次葬等葬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還出現了成人與嬰幼兒分葬及等級埋葬制度。到原始社會末期土坑式墓葬從黃河流域發展到長江流域、東南沿海、東北地區,出現了男女合葬,男子仰面直身和女子側體屈身表明父系氏族的社會結構特徵,墓坑也更加規整,通過墓葬規模大小、葬具的有無或質量以及隨葬品多寡優劣等來體現身份等級的差異更加明顯。
如龍山時代,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在氏族公共墓地原則普遍存在的同時,因等級差異而存在的不同等級分葬現象更顯突出,甚至還因聚落的等級差異出現了不同規格的貴族墓地,其中以良渚文化的情況最為清楚。反山和瑤山遺址都是良渚貴族墓地,但反山墓地的規格明顯高於瑤山墓地;另外,還有不少規格低於瑤山的良渚貴族墓地。中原地區陶寺墓地也存在不同等級分葬現象,墓葬規格可分為三類七、八個等級。
結構演化
地下部分
在原始社會早期,墓穴形式很簡單,只在地下挖一土坑,墓坑一般較小,只能容納屍體,無棺槨,屍體也無特殊東西包裹。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在大汶口文化後期,少數墓坑面積很大,坑內沿四壁用天然木材壘築,上部用天然木材鋪蓋。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墓室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第一種木槨地宮:進入階級社會後,墓葬制度中存在著嚴格的階級和等級的差別,統治階級陵墓有著十分宏大的規模。河南安陽侯家莊的一座商代亞字形墓,墓室面積約330平方米,加上墓道,總面積達1800平方米。王和各級貴族的墓,都用木材築成槨室。槨是盛放棺木的「宮室」,即棺外的套棺,將砍伐整齊的大木枋子或厚板用榫卯構成一個扁平的大套箱,下有底盤,上有大蓋,在槨內分成數格,正中放棺,兩旁和上下圍繞著幾個方格,稱之為廂,分別安放隨葬品,如1972 年湖南長沙馬王堆發現的西漢墓棺槨形式墓葬——軑侯利蒼妻墓即屬此類。棺中女屍完好如初,廂內隨葬品有漆器、帛書、綿綉、樂器、竹簡、木俑、農畜產品、中草葯、印件等1000 余件。
「黃腸題湊」是木槨玄宮的發展,其規模、復雜程度為木槨地宮高峰。黃腸是指柏木黃芯即榫頭用柏木芯;題湊是指槨室的構築形式,榫鉚結構前身,方木交叉構築,榫頭後無現實建築意義,成為禮儀象徵,即為「題」,「湊」為構築形式。至漢時,榫頭已脫離槨木,在槨室周圍堆放,成為「題湊」,若從內側看,四壁都只見枋木的端頭。根據文獻記載,這種葬制至遲在戰國時已經出現,目前所知發現年代最早的黃腸題湊是鳳翔秦雍城秦景公1號大墓出土,此外還發現西漢早期、中期、晚期的黃腸題湊。其中西漢中期的北京大葆台漢墓1號墓,是用15000多根柏木椽疊壘成的宏大題湊,高達3米,直抵墓室頂部,其內設有迴廊及前後室,為黃腸題湊的成熟形式。
第二種磚石地宮:從漢代開始,普遍採用磚石築墓室,木槨墓室逐漸被取代。這是中國古代墓制度的一次劃時代的大變化。這種變化主要是從西漢中期才開始的,然後普及到各地。西漢中期,中原一代流行空心磚墓;西漢晚期開始出現石室墓,墓室中雕刻著畫像,故稱「畫像石墓」。墓室的結構和布局,也是仿照現實生活中的住宅。從漢到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磚石砌築的墓室和地宮一直在不斷發展。
第三種土洞地宮:在北方黃土富集地區,利用土層厚,粘性強,質地均一和降水少的特點,開鑿成土洞土宮,壁面有精美雕刻和壁畫。如西安乾陵的陪葬墓,永泰公主、章懷太子和懿德太子墓,唐僖宗靖陵地宮。
隨葬品
在原始社會早期,墓中隨葬品主要是死者生前喜歡和使用過的物品,包括陶器皿、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裝飾品等。在同一墓地中,各墓隨葬品的多寡、厚薄往往差別不大。
墓葬
到了原始社會晚期,出現了貧富分化的現象。如在汶口文化晚期10號墓中,有結構復雜的葬具,死者佩戴精緻的玉石飾物,隨葬玉鏟、象牙器和近百件精美的陶器。
進入階級社會以後,貧富分化更加懸殊,王和貴族墓的隨葬品極其豐富、精美,包括青銅器、玉石器、漆木器、骨角器魯等。商代還流行人殉制度;人殉是用活人來為死去的氏族首領、家長、奴隸主或封建主殉葬。商王和大貴族的陵墓,殉葬者少則數十,多則一二百人,包括墓主人的侍從、婢妾、衛兵和各種勤雜人員。人殉在西周前期仍很普遍,中期以後稍減少。從戰國開始,用木俑和陶俑隨葬的風俗已盛,這可以看作是人殉的替代。
從西漢中期以後,隨葬品中增添了各種專為隨葬而作的陶質明器,包括倉、灶、井、磨、樓閣等模型和豬、狗、雞等模型。到了東漢,明器的種類和數量愈多。這是中國古代墓葬在隨葬品方面的一次大變革。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葬品主要是陶瓷、器皿、陶制模型、陶俑和鎮墓獸。隋唐五代時期,隨葬品以大量的陶俑為主。陶俑分為出行時的儀衛行列和家居時的家臣侍者兩大類。宋至明代,隨葬品以實用物品和珍寶為主,包括陶瓷器、金銀器和玉器等。
地面部分
墓葬
大約從殷末周初,在墓上開始出現了封土墳頭。春秋戰國以後,墳頭封土越來越大,形狀好似山丘。特別是帝王陵墓的封土,工程大,發展變化明顯。下面介紹幾種帝王陵墓的封土形式:
第一種「方上」。其做法是在墓穴之上,用土層層夯築,使之成為上小下大的方錐體,因其上部為一小的方形平頂,好像方錐體截去了頂部。故日「方上」。陝西臨潼的秦始皇陵的墳頭,望上去好像一座土山,它的形式就是典型的方上。漢代帝王陵墓的墳頭也多採用方上形式。
第二種「以山為陵」。即利用山丘作為陵墓的墳頭,唐代帝王陵採用了以山為陵的形式。唐昭陵就是以九蝬山為陵,鑿山建造的。
第三種「寶城寶頂」。即在地宮之上砌築高大的磚城,在磚城內添土,使之高出城牆成一圓頂。這種城牆稱之為「寶城」,高出的圓形墳頭,稱之為「寶頂」。在寶城之前,還有一個向前突出的方形城台,台上建方形明樓,稱之為「方城明樓」,樓內豎立皇帝或皇後的謚號碑。明清兩代的皇帝和後妃皆採用了這種以寶城寶頂的方城明樓構成的墳頭。
歷史意義
墓葬研究是以考古出土之墓葬材料為基礎,結合文獻材料來探討社會習俗以及宗教行為與觀念的一個研究領域。因此墓葬研究與人對死亡及死後世界觀有著密切關系。
由於生死之事是每一個社會都必須面對的問題。無論古今社會,一個成員的死亡,常隱含其對整個社會存在的威脅。故生死之事不但具有社會意義,也具有宗教意義。
在古代社會中,由於人的生命一般均相當短促,死亡更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件。人類普遍習俗都會在某個社會成員死後,透過一套喪葬禮制的施行,幫助死者離開生者的社會而進入另一個世界。而我們也可以從生人處理死者和面對死亡的態度窺探此社會宗教信仰的特色。
喪葬制度通常包括了喪禮儀式和埋葬兩部分。喪禮為生者替死者所施行的一套儀式,以結束他與這世界的關系,並且保證或引導死者進入另一個世界;埋葬則將死者的身體以一種生者認為恰當的方式加以處理。
葬禮為喪禮的延續,而在許多文化中,葬禮後還有祭祀,為生者企圖與死者往來的活動。由於中國人一向對喪葬採取謹慎的態度,故人類著實可以利用墓葬材料來討論中國古代的宗教與社會現象。先秦兩漢文獻討論墓葬制度時通常有二方面的重點,一是有關墓葬制度發展,一是墓葬制度的等級問題。
前者可以藉由墓葬的建築形制討論社會對死後世界的觀念,而後者則是說明墓葬可以反映出社會階級為基礎的喪葬禮儀。曾子曾說過「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這句話不但是他個人的期望,也可以反映喪葬之禮在當時社會中佔有的重要地位。
中國史上重視喪葬的情況,至少從那些商王大墓的存在已經可以窺知端倪。到了春秋,大墓及喪禮制度的出現都可作為那個社會中人們對於葬禮重視的象徵。
到了戰國,雖然也有一些薄葬的言論出現,但這些主張卻恰好說明厚葬是整個社會的大勢所趨。這並非說所有考古發掘得到的墓葬均為厚葬。而是說,一般人即使實際沒有能力實行厚葬,仍然會有一種要求厚葬的企望,這正說明戰國以來,普通墓葬會高級身分所使用的陶禮器陪葬品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