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吳王遺址
Ⅰ 吳王城遺址位於哪裡,有什麼意義
吳王城遺址位於湖北省鄂州市鳳凰街百子畈村,北倚長江濱,南瀕洋瀾湖,東抵虎頭山,西接古樓街。據考古專家多次考察研究證實,這是三國時期古城牆遺址唯一中比較明確的城址,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Ⅱ 甘肅徽縣吳王城遺址
有沒有人出來解說一下徽縣的吳王城是那個吳王
Ⅲ 吳王「讀書堂」遺址有什麼
吳王「讀書堂」來遺址掩映在源修竹茂林之中,旁邊有「吳王井」,相傳孫權當年曾在此汲水煮茶。往西山主峰,半山處有兩塊巨石,一立一卧,彷彿用利劍劈削而成,旁邊石碑上刻著「吳王試劍石「幾個大字。距巨石不遠,另有一巨石平卧,石上有一個工整的「十」字,將巨石一分為四,傳說是孫權和劉備比試劍鋒時留下的劍痕。旁有一潭池水,名「洗劍池」。
Ⅳ 誰知道安徽有什麼名勝古跡
陸將軍府 縣城東南60里立倉鎮陸瓦房村 為陝西督軍陸建章將軍府第,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雪楓公園 縣城東北30里板橋鎮 公園建於1999年,佔地300餘畝。為紀念新四軍將軍彭雪楓曾率部於此抗擊日軍,故名雪楓公園。 移村銀杏樹和母集銀杏樹 縣城東50里移村鄉政府所在地東約3華里 俗名移村白果樹。原兩棵,據說為雌雄之分,被燒毀一棵。現有的一棵約100餘年,樹干17圍,覆蓋數畝,根露地表,伸展逾丈 縣城西20里渦河南岸 俗名母集白果樹,約700年。枝葉繁茂,覆蓋數畝,十分壯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雙鎖山 縣城西北地區25公里小澗鎮東側 雙鎖山旁依渦河,南北走向,延綿約十華里。北有狼山,南有黃柏山、尖山,可謂群山環抱。五代時,當地女英雄劉金定以此山立寨護鄉,捻軍領袖張樂行曾在此活動。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均作為防線要地。山上山下文物古跡較多,著名景點如劉金定飲馬泉、梳妝樓、上馬台、涼馬棚、宋武烈王高瓊墓、紅城遺址等。縣人大常委會已於1989年通過決議將之列為歷史文化風景保護區計劃。山桑古城 縣城北40里,即現在的壇城所在 殷商古都,西漢稱山桑,自商、周經春秋、戰國、秦漢至南北朝,縣治均設此地,共約2000餘年,舊城共分內、中、外三城,外城總面積56.32平方公里,中城近2平方公里,城址清晰,四門八關,里城(又皇城)依北冢山而建,面積25公頃。漆園舊址 縣城東北渦河北岸姜樓村一帶 戰國時莊子作漆園吏,此地,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鍾鼓樓 縣城老大街中心地段 明萬曆十年(1582)知縣吳一鸞建,清順治九年重修,民國4年縣知事汪篪題橫匾兩幅,北曰"漆園屏障",南曰"滿城如畫"。 文廟(又稱聖人殿 老縣城中心 文廟又稱孔廟,始建於元至元21年(公元1284年),是封建時代祭孔、演禮和辦學的地方。文廟自前而後依次為靈星門、泮池、泮橋(以上待建),大成門和大成殿,靈星門正對青去街,取其"平步青雲"之意。靈星門的西南側有一井,名聖井"聖井甘泉"為蒙城八景之一。大成門東連名宦祠,西接鄉賢祠。大成殿前兩側有東西配廡,殿東為節孝祠,殿西為忠義祠。東院是文昌閣,西院是明倫堂。大成殿,原名先帥殿,又稱聖人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築。殿寬五間,進深三間,為山以頂抬梁式建築,九檁十八架,四十二檐墩,用巨杉作棟梁,飛檐翹角,蔚為壯觀,殿內外上下重油彩繪,雕梁畫棟,金壁輝煌,是我們淮北地區最為宏偉、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建築。從前,殿內正中供孔子神龕牌位,兩旁置顏、曾、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個大字。殿上方懸著康熙,乾隆皇帝御書的"萬世師表"、"生民未有""與天地參"三塊匾額。殿前閱台高一米余,上有一圈漢白玉欄桿,中間和兩旁有石階供人登臨。東西廊房各七間。為灰色筒孔覆頂,車房原供孔子三千弟子,西房原供歷代賢孺牌位。大成門又稱戟門,面闊五間,是通向大成殿的過道門。在其東面的名宦祠原供蘇舜飲,豐稷等在蒙城有政績的官吏,西面的鄉賢祠原供莊子、何惟等地方賢士 萬佛塔 萬佛塔公園東南隅 原名插花塔,因上面鑲有八千多尊佛像,故名萬佛塔。宋崇寧元年(1102),塔東側有寺,名興化寺,故最早塔名叫興化塔。元代丙子年(1356)於塔西旁又建一寺名慈氏寺,明洪武年重修,又名慈氏寺塔。蒙城八景之"慈氏曉鍾"即因此而來。塔建於北宋崇元年至五年,十三層,高42.6米,塔底周長24米,直徑8米。呈八角形,內外嵌砌赭、黃、綠三色琉璃磚。塔身內外遍嵌彩陶佛,計八千餘尊,故稱萬佛塔。每層有四門,七層以下方向一致,七層以上逐遞換向,形成上下錯位。塔頂為鐵制塔剎,裝有復缽一個,每層八角皆有風鈴。塔內結構繁多,四層有小廟,內部塔壁嵌一塊宋代修塔碑記。上塔的階梯為棗木所制,因年代久遠,留下深深的磨損痕跡。從塔內可上至十一層,登高俯視,城貌盡收眼底,遠眺曠野遼闊,平原千里,賞心悅目。解放後,在上級文物部門支持下,經政府多次撥款搶修,已全部修茸加固,恢復了寶塔原貌,是我省著名的宋塔,1964年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十五里上天梯 陳仙橋南岸大柳樹 傳說八仙由此經過,見王店善良的童養媳林英受婆母虐待,渡其從此處登雲而去。當地有很多傳說。 既是現在的陳橋嵇康亭 嵇康亭,位於亳州市蒙城縣東門內,是蒙城人為紀念嵇康而修建的古亭,現為蒙城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麻煩採納,謝謝!
Ⅳ 安徽出土過哪些寶貴的文物優秀答案獎勵100分
一、古遺址
(一)古文化遺址
全區已發現古代文化遺址89處,其中滁州23處,來安8處,全椒21處,定遠6處,鳳陽9處,嘉山15處,天長7處。按時代劃分,新石器時代21處,商周時代16處,秦時代11處,漢時代以後41處,其中已發掘和試掘6處。較重要的遺址有:
侯家寨遺址 1978年春發現。位於定遠縣城西45公里的七里塘鄉袁庄村。呈台形,面積3萬平方米。1985、1986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後兩次發掘,揭露面積375平方米,發現灰坑5個,殘居住面3處,以及一批陶器、骨角器、石器等。分4個自然層,經初步整理,將遺址第三、第四層定為一期文化,第二層為二期文化。一期文化以夾砂紅褐陶為主,器形以釜形器、陶支腳為代表。鹿角靴形器數量多且磨製精緻,是該期文化代表性器場。此外,還出土大量的豬、狗、鹿、狼、牛、魚、龜、鱉、鳥類等動物骨骼。二期文化仍以夾砂紅褐陶為主,遺物比一期明顯增多,器形以鼎、甑、缽、豆、壺、形器為代表。伴隨出土還有大量彩陶,其圖案花紋為紅彩,花紋主要是寬窄綵帶。一期盛行的鹿角靴形器,刻劃符號在二期不見,陶釜和陶支腳在二期則被陶鼎、甑等所代替。二期文化發現殘居住面,推測可能是半地穴式建築。經碳14測定,一期文化年代距今約7000年,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是本省1979年以來考古十大發現之一,1981年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濮家墩遺址 位於滁州市大王鄉林樓村濮家莊。為一台形地,南北長65米,東西寬55米,高8.3米。由墩西、墩南的斷面可見有大面積紅燒土層和灰坑,可見五至七層不等的文化層堆積。採集標本有石器、骨器、陶器以及動物骨骼,初步確定為新石器時代遺址。1985年11月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朝陽遺址 位於滁州市擔子鄉萬橋村朝陽庄北500米處。遺址長100米,寬60米,高9米。採集標本有石器、陶器。根據標本初步確定為新石器時代遺址。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龍遺址 位於全椒縣城北10公里譚墩鄉西。遺址南北長80米,東西寬70米,高5米。首次發現有鹿角、紅燒土、陶器殘片以及陶紡輪、鬲足、鼎足、足等。根據標本和文化堆積層分析,確定為新石器時代遺址。1981年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梓遺址 位於定遠縣城西南30公里的九梓鄉街西。遺址呈長方形,南北長81米,東西寬59米,高8米。50年代、70年代曾兩次進行試掘,根據出土的器物初步確定為新石器時代遺址。1981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家墩遺址 位於天長縣漢澗鎮郜山村。有兩個墩子,北面墩子高約10米左右,呈橢圓形,曾出土磨光石刀。初步確定為新石器時代遺址。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頓丘山遺址 位於來安縣城東0.5公里處。遺址呈台形,南北長200米,東西長120米,文化層平均厚度約2.5米。曾出土大量石器、陶器、蚌器、骨器和銅鏃等,其中以卜甲最為珍貴,保存在安徽省博物館內。經專家考證,確定該遺址為殷商早期文化遺址。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桃園遺址 位於全椒縣城西2.5公里的南屏鄉地藏村東北。為台形地,高4米。採集標本有陶片,鬲足,定為商周時代文化遺址。1978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望夫台遺址 位於天長縣漢澗鎮和平村。為一台形地,高約3米,總面積約9120平方米。有大量陶片、瓦礫等,質地以灰陶為主,紋鈽有繩紋、弦紋、方格紋,並有少量印陶紋。台上原有一祠堂,名「萬福堂」,因之名「萬福台」,後誤為望夫台。由實物標本推定為商周時期古文化遺址。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獅子墩遺址 位於天長縣釜山鄉中心村。呈不規則台形,高約5米,面積7540平方米。上有大量陶片,紋飾以繩紋和回紋最多,有少量印陶紋,確定為商周時期古文化遺址。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古城址
全區已發現古城遺址31處,其中滁州9處,來安5處,全椒4處,定遠4處,鳳陽3處,嘉山5處,天長1處。
鍾離城遺址 位於鳳陽縣臨淮鎮東2.8公里李二庄鄉。為春秋時鍾離子國故城址。城址東西長360米,南北長380米。城垣殘高3至4米,基寬18米,頂寬6米。東護城河尚存。城牆為黃土夯築。遺址中曾發現戰國時期銅鏃、楚國蟻鼻錢等,地表遺物較多。1931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樑土城遺址 位於天長縣石樑鄉土城村。形成於商周時期,北周改置石樑郡石樑縣。遺址呈長方形,土堆最高處達20米。總面積約2.7萬平方米。散布大量陶片、磚瓦,分別屬於商、周、漢、六朝、唐、宋等各個時期。1961年省文物工作隊曾實地勘察。該城址未作任何挖掘,保存完好。1989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阜陵城遺址 位於全椒縣東南9公里的陳淺鄉百子村。東漢阜陵王劉延(漢光武帝子)建城於此,先後為王國、侯國、縣的治所。遺址呈長方形,長500米,寬300米。至清代,城址尚保存完好,後漸坍塌。建國之初坍塌的城牆基尚可辨認。1965年後,在該遺址上建起了小學、醫院和庄宅,城牆基夷為平地。1978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豐樂城遺址 位於全椒縣城西南35公里的卜集鄉古城隊。南朝粱時,豐樂縣建城於此。武帝大同年間,縣廢。遺址呈四方形,城牆尚存,每邊長800米,城垣清晰。牆高3米,基寬7米,上寬3米,為夯土築成,有對稱四城門。1978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陰陵城遺址 位於定遠縣西北35公里的靠山鄉古城村。《鳳陽府志》載:「鳳陽與定遠二縣之界有莫邪山,山南有故城遺址,周2里,即秦陰陵故城。」遺址上瓦礫遍地;歷年出土有陶器,瓷器、銅器、漢筒瓦等,均系秦漢時期之物。1981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城遺址 位於定遠縣大橋鄉三官集油坊村。秦設東城縣。城遺址輪廓明顯,有內外兩城。內城呈長方形,東西0.75公里,南北0.5公里。四周城基高出地面1米,四角城樓高出地面5米,四周護城濠深約3.33米左右。外城亦呈長方形東西1.5公里,南北1公里,微見斷續城基。城址內散布大量秦磚漢瓦殘片。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吳王城遺址 位於來安縣新安鎮東南35公里處的煙陳鄉姜渡村姜東隊。據民國《六合縣志》載:吳王城為三國東吳所建,因吳王孫權而得名。北齊瓦梁郡治所曾置於吳王城故基上,南唐時廢。遺址呈方形,面積約1.3萬平方米。城垣及四門遺跡清晰可辨。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中都城遺址 位於鳳陽縣府城鎮西北隅。朱元璋即位後建元洪武,以應天府為南京,開封府為北京。明洪武二年(1369年)在家鄉臨濠(今鳳陽)建中都。為營造都城,從全國各地征調匠工、軍士、民夫、移民、罪犯近百萬人,選泥左丞相李善長、光祿大夫湯和負責營造城池宮闕;又派人到川、貴、湖廣等地採伐名貴木材運往鳳陽,供建都之用。經過六年的營建,已具備宮廷建築的基本格局和形制。洪武八年,因「勞資罷之」,終未在此定都。
中都城分外城、皇城、紫禁城三城。外城系土築,呈長方形,城西南伸一角為鳳凰嘴,周長3.04萬米。原外城設9門;南曰洪武門、南左甲第門、前右甲第門:北曰甲第門、後右甲第門;東曰獨山門、長春門、朝陽門;西曰塗山門。外城現已不存。皇城為磚石修壘,為不規則長方形。周長7670米,開有承天門、東安門、西安門、北安門,今亦不存。皇城內建有太廟、歷代帝王廟、大社稷壇、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台等建築。南部東西對稱建築有鼓樓和鍾樓,其間有中都城隍廟和功臣廟等。北部依山建苑圃、龍興寺、觀象台;臨水建百萬倉等,另有國子監、會同館、官署、衛所等布列城內。街道規劃有洪武街、泰安街、長春街、淮南街等24條街道和均衡對稱的104坊,以及商業、交通等設置。現大多已不存,鼓樓僅存樓基,龍興寺尚存部分房舍,已非昔日面貌。紫禁城為磚築,呈南北長、東西稍窄的長方形,周長3580米。開有午門、東華門、西華門、玄武門。今城基殘存,南城牆至西城牆尚存。紫禁城內,正殿曰奉天殿,左右各建樓台,左曰文華殿,右曰武英殿。殿後為宮,前曰乾清官,後曰坤寧宮,同時有高泰殿、奉先殿、柔儀殿、春和殿、文淵閣等分列左右。今均已無存。
據考,中都紫禁城宮殿建築巍峨壯麗,雕梁畫棟鮮艷奪目,紅牆黃瓦熠熠生輝。宮殿皆圍以玉石欄桿,兩側皆雕龍鳳、獅子、花卉等圖案;皇宮的台階和御道均用雕有龍風、海馬、海水、雲朵圖案的條石砌鋪而成。現遺址上留有許多彩艷的瓦礫和雕有各種圖案的石構件。城牆均用大方磚砌成,用石灰、桐油和糯米汁混合灰漿抹縫,在關鍵部位用鐵汁灌澆。城內的奉天殿,尚存白玉石蟠龍柱礎4塊,每塊呈正方形,邊長2.7米,高1.1米,上面雕有騰空飛舞的蟠龍,雕工精細,造型逼真。午門兩側須彌座上的白玉石浮雕仍存76塊,總長度486米,圖案為龍鳳、雲朵、方勝(兩個菱形的一部分重疊相連而成)、麒鱗、鹿、獅子滾綉球、牡丹、芍葯、荷花、西番蓮等。浮雕中的動物有的昂首狂奔,有的安閑靜卧,有的左顧右盼,有的振翅高飛,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浮雕中的花卉,線條舒展流暢,布局疏密得體,構圖層次分明。這些浮雕技法嫻熟,刀工精細,是中國現存浮雕中的精品,對研究明代的雕刻藝術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1903年3月,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和人民政府對中都城的保護維修極為重視,建立專門機構進行管理,並多次撥專款進行維修。殘存的午門經過修整,掩埋在灰土中的牆基玉石浮雕已重放光華。塗山門坍塌部分又重新砌好,上城樓的斜階也整修一新。西城牆部份城堞仍保留完好。1981年9月,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明中都城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2月,明中都皇故城暨皇陵石刻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古墓葬
滁縣地區的古墓葬,經考古發掘的已有數百座,出土的文物和資料,分別由地、縣文物管理所收藏。已列入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墓葬共有11處,大多有地面標志和遺跡。
(一)古墓群
北崗漢墓群 位於天長縣安樂鄉北崗村。主要分布在蔡庄,朱庄、蘭庄等處,分布密集。省、地文物工作隊先後發掘墓葬9座,出土漆器、銅器、陶器、鐵器和木器等433件。根據墓葬結構及出土文物分析,為西漢晚期至東漢早期之墓葬。
耿家尖古墓群 為漢、唐、宋時期墓群。位於天長縣湖濱鄉高郵湖耿家尖水下。曾出土過大量宋代瓷器。1980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梅花壠古墓群 為漢宋代墓群。位於全椒縣城西南方向30公里廣平鄉。墓群以廣干園藝場為中心,西南至卜集鄉西石行政村的汪庄、韓庄、胡姨等生產隊,西至峨嵋行政村的高庄、田穀、大何、小錢、大王、山吳等生產隊,北至廣平鄉浦北行政村和窪李隊,東至程家市汽車站。東西長3公里,南北寬2公里。古墓較多,墓冢呈梅花瓣形,比比皆是,故稱「梅花壠」。1978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王古墓群 為漢宋代墓群。位於全椒縣西北45公里西王集。整個墓群環繞西王集南、北、西三面,東西寬約2公里,南北長約3公里。柯陳一帶的漢魏六朝和宋墓葬大部分於「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破壞。1978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8月,在丁窪發掘宋石室墓3座。
百子古墓群 為兩漢至宋墓群。位於全椒縣陳淺鄉石庄村。墓區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1公里。1973年5月,省、地、縣文物部門聯合發掘石庄漢墓2座,曾出土大量珍貴文物。1978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口古墓群 為漢代墓群。位於來安縣水口鄉上蔡村下蔡隊。1978年曾發掘2座棺墓,出土有陶器、漆器、王莽錢幣等。
常山古墓群 為漢至宋時墓群。位於滁州市常山鄉,以常山集為中心向東西兩側山脊延伸。在集西300至600米下馬庄有古墓7座,1986年修建公路時挖出其中1座,裸露可見拱形頂;集西200米處公路兩側有古墓12座;集東200至600米有古墓14座。1986年5月滁州市文物普查初次發現。1991年地區文物管理所在常山集自來水廠區內發掘古墓3座,出土一批陶器、銅器、鐵器及錢幣。
三角圩漢墓群 位於天長縣城郊鄉。1991年12月,在三角圩興修水利工程工地上,清理、發掘漢代墓葬23座,出土三批漆、木、玉、銅、陶器等文物700多件。其中11件珍品參加中國文物精華展覽。
(二)名人古墓
虞姬墓 也稱虞姬孤堆。位於定遠縣二龍鄉譚村旁。《括地誌》雲:「虞姬墓在濠州定遠縣東六十里」,即此處。墓呈高大封土堆,橢圓形,頂分三半;底部直徑約69米,高約29米。北沿於1958年被挖掉一部分。墓前有一石碑,主文為「西楚霸王虞姬之墓」,橫額:「巾幗千秋」;兩旁對聯:「虞兮奈何自古紅頗多薄命;姬耶安在獨留青冢伴黃昏」。1981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董槐墓 位於定遠縣定城建設小學校內西南角。董槐(?~1263年),宇廷植,定遠縣城人。宋嘉定六年(1213年)中進士,官至右丞相。清《定遠縣志·邱壟》載:「許國公董槐墓,縣西察院後。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知縣張景尉立華表、墓道、邑人凌濤題碑。」墓呈圓墩形,直徑約30米。墓南置一寬約60公分、長約2米的石墓碑。「文化大革命」期間,墓堆、華表、碑記等均被毀壞。唯墓西小巷名董公巷,沿用至今。1981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朱孝子墓 位於天長縣秦欄鎮秦欄中學校內。墓主朱壽昌,宋神宗年間秦欄人,因棄官尋母,被列為「二十四孝」之一。墓建於宋,為高大封土堆,四周有券;墓前立有碑坊、石表、石桌、燭台和墓碑。「文化大革命」中,墓被毀。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皇陵 位於鳳陽縣府城西南8公里處,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的陵墓。朱元璋父母去世時無地埋葬,同村人劉繼祖施捨該墓地。在安葬時「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是草草埋下的。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已稱吳王的朱元璋回到闊別十多年的濠州,看到父母的墳墓仍淹沒在荒郊野草中,准備用隆重的禮儀進行改葬。後因怕改葬會破壞「龍穴天墓」的靈氣,又改變決定,就地培土,增大加固墳墓,並派專人看護。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詔營建皇陵,再次增大加厚陵墓,廣植名貴樹木,開辟神道,立華表、石人、石獸。又築皇陵城。城共有三重,外城為土城,周圍1.4公里,中為磚城,周圍3公里,內為皇城,周長0.25公里。陵墓前有享殿、廊廡、華表、碑亭,及石人石獸36對;另有神廚、官廳、鋪舍數百間,御橋、紅橋、皇堂橋及金門、紅門、欞星門等建築。特設皇陵衛率軍士5000餘駐守;又將當地居民3324戶編為陵戶,負責守夜、打掃環境、置辦供品。設皇陵祠祭署,負責祭祀。朱元璋稱帝後,兩次回鳳陽謁陵,並一再命太子及諸王至鳳陽謁陵。明成祖朱棣稱帝後,曾3次親祀皇陵。崇禎八年(1635年),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破鳳陽,皇陵毀於兵火,僅存石碑2座及石人石獸。
建國後,1950年在皇陵陵墓的頂部和四周重新種植松柏,現已蔚然成林。1976年皇陵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9月重新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次年2月,皇陵石刻連同明中都皇故城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沐英墓 位於定遠縣城西鄉解放水庫附近。墓主沐英,字文英,定遠縣人。朱元璋收為養子後,從姓朱,由帳前都尉進僉事同知,又晉至征南右副將軍。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病卒於滇,迫封黔寧王。此為一金首玉衣冢。原神道立有石像生和石碑,現大部被毀壞,尚存少數亦損殘不全。1981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物保護單位。
沈仁墓 位於定遠縣大橋鄉沈家湖村西南約50米處的小山坡。墓主沈仁,定遠縣人。元末於縣境的豁鼻山舉旗造反,後歸附朱元璋。從領軍百戶積功至都督僉事、福建司指揮使。墓上有封土堆,墓道兩旁立有翁仲、獅、羊、華表等石刻。1981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沃公墓 位於天長縣天長鎮二鳳村沃公隊。墓主沃田,山東登州人,明代抗倭英雄。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在天長殉難,被安葬在遇難處,朝廷追封為「鎮遠將軍僉事」。民國21年(1932年)天長縣抗日救國會立碑紀念。1989年8月,墓葬遷入新建的沃公祠後院。
Ⅵ 吳王城遺址的規模如何
吳王城遺址呈長方形,現存南城牆夯土城牆一段,城牆外是護城河,現存一段,版名為濠塘。據《元和郡縣權志》記載:孫權故都城,漢將灌嬰所築。《太平寰宇記》記載:城有五門,多以所向為名。西北角多有一道門,名叫流津。流津城門直通吳王苑囿——江邊散花灘。宮城東有雞鳴闕。傳說吳王在宮城完工之後,為了很快地把闕建成,當夜有鬼怪神力相助建闕,一夜之間至天亮雞鳴時即全部完工,故名「雞鳴闕」。唐代詩人陳子昂《感遇詩》中雲:「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即指這一典故。這一故事,在鄂州民間一直廣為流傳。吳王城遺址內有武昌宮,四周有宮城,宮城內有太極殿、禮賓殿、安樂宮。太極殿,是孫權稱帝時大會群臣的金鑾寶殿;禮賓殿是舉行祭禮和接見賓客的地方;安樂宮是孫權的起居之所。吳王城宮殿建築材料昂貴,《太平寰宇記》記:武昌宮殿磚瓦用澄泥製成,可以為硯,一瓦值萬錢。
Ⅶ 吳城遺址的文化研究
【吳文化發祥贛中】
吳文化作為中華民族三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祥地在何處歷來受到史學界、文化界的關注,更為海內外吳氏宗親所看重。早在1907年,蔡元培、吳梅、柳亞子、田漢等人就開始研究吳文化;1937年,蔡元培、吳梅、顧頡剛等人發起成立了「吳越史地研究會」,開始出版《吳越文化論叢》,掀起了吳文化研究的高潮。1984年,在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華東師大歷史系教授吳澤的倡導下,在蘇州成立了中國吳文化研究會,重提吳文化研究與構建。
樟樹市境內的吳城遺址,是江南首次發現的大規模人類居住的商代遺址,經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物局、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和省、市文化工作者的8次發掘,發現了龍窟、水井、墓葬、鑄銅、「逥廊式」路面、宗教場所等重要遺跡,出土的石器、陶器、青銅器、玉器、牙雕等1100多件較完整的文物、文字和符號200個、紋樣40餘種,尤其是商代龍窯的發現,屬我國早期龍窯的首次發現,把我國的龍窯歷史推前了近千年,成為打開研究江南古文化的一把「鑰匙」,引起了史學界、文化界的極大興趣,圍繞吳城文化專題的論文先後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了上百篇。
不僅如此,樟樹市境內的築衛城遺址和新干縣境內商代大墓也引起了眾多專家、學者的重視。
三十年代,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顧頡剛在研究清代乾隆年間江西臨江府出土的11件吳國第十五民王宮重器「者減鍾」時就指出:「春秋初年古句吳地城遠在江西」,「臨江府治今為清江縣(現樟樹市),在贛江西岸,又江西新建縣北一百八十里有吳城鎮,當贛江入湖之口,疑當時吳都即在此,其傍鄱陽湖猶之遷蘇後傍太湖也。」
1991年,中國吳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盧水石先生在上海出版的《社會科學報》上,正式提出了吳文化發祥地在江西的觀點;1992年,原江西省博物館袁進同志在《南方文物》上發表了「吳城文化族屬句吳說」,其主要觀點是吳城文化是先吳文化,早於太湖流域的吳文化。吳文化發祥地究竟在何方?素有「吳頭楚尾」之稱的江西已成為有關專家、學者關注的「熱點」。
經江西省社科院牽線,盧水石和張富餘兩位吳文化研究專家親臨樟樹實地考察了吳城商代遺址和築衛城遺址,參觀了樟樹境內出土的各種文物。在隨後舉行的「吳文化經濟發展戰略研討會」上,省社科院副院長陳文華研究員和盧水石先生在研究半個多世紀以來的考古發現後認為,至今在安徽,江蘇所發現的有銘文和吳國青銅器都是十九世紀吳王壽夢以後的,太湖東部地區迄今未發現一件春秋晚期以前的吳國遺物。江西出土的「者減鍾」仍是最早的吳國銅器,同時在贛鄱流域先後出土上百件西周青銅禮器,特別是樟樹市「吳文化」遺址和新干商代大墓及西周列鼎墓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吳城文化」是一種溶合晉陝地區先周文化與漢水流域荊蠻文化及贛鄱流域夷越文化而形成的一支自成體系的青銅文化,其族屬應為句吳,吳城文化的實質就是吳國的早期文化。贛江中游的樟樹、新干一帶,是吳國(古句吳)始建地,也是吳文化的發祥地。
在這次研討會上,與會者一致贊同這一觀點,認為這一研究成果不但在史學研究上是個重大突破,而且必將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強烈反響。
作為一項重大的文化研究活動,還遠遠沒有劃上句號,而作為一個縣級市——樟樹市積極參與這一文化研究活動,在學術界樹立了良好的文化形象。隨著經濟發展中文含量的提高,必將對樟樹經濟文化發展戰略和海內外吳氏宗親的聯誼活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吳城文化與中國遠古紅銅文明】
長期以來,在中原地區出土的早期銅器中,只有青銅器而沒有紅銅器,導致不少國外學者認為中國只有青銅時代而沒有紅銅時代。世界的其他文明古國,在青銅時代之前都經歷了紅銅時代。中國在青銅文明以前有沒有一個漫長的紅銅文明,是關系中國青銅文明從何而來的一個重大問題。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樟樹吳城遺址和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的相繼發現,隨著考古發掘和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在青銅文明以前同樣存在一個漫長的紅銅文明。我省的考古工作者對吳城遺址和我省其他地區出土的部分先秦銅器進行成分測試,標本年代從商晚到西周早、中期,除樟樹橫塘2號扁獸足鼎外,其餘標本含銅量都在90%以上,有的高達99%以上,未見或很少有錫和其他金屬元素的存在。江西出土的先秦銅器,其成色雖也有一些是碧綠透亮的所謂「黑漆古」或「綠漆古」。但多數器壁粗糙、較薄,器表銹蝕嚴重,多有一層銅綠,內心多呈紫紅色。這固然與我省的酸性土壤有關,但更主要的原因在銅器本身,其成分是紅銅即純銅製作。
中國紅銅文明始於何時,還有待於考古發掘新的發現。但通過對部分銅器標本的測試表明,吳城或鄱陽湖——贛江流域的古代先民,從商晚到西周中期,還保留了用紅銅鑄器的原始工藝。在古代文明的演進過程中,每一項技術的產生、發展到消亡都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國紅銅文明的肇始當然遠比商周時期要早得多。在商周時期,由於中原青銅技術影響,先民已開始青銅器的鑄造。與樟樹橫塘2號扁獸足鼎伴出的1號鼎即虎耳夔足鼎,造型與2號鼎風格相近。兩鼎比較,1號鼎器壁較厚,2號鼎相對較薄;前者表層銹蝕不很嚴重,呈淡綠色。後者表層銹蝕相當嚴重,呈深綠色;前者硬度較高,後者硬度較低。雖然1號鼎的成分未曾測試,但從外觀理化性能來看,它的含錫量顯然要比2號鼎高。表明吳城先民在商末已掌握了在銅中加入錫等元素用以改進銅的性能的技術。
郭沫若先生在20世紀50年代曾揣想,銅的冶鑄技術從南方的江淮流域輸入黃河流域「是比較有更大的可能,因為古來相傳江南是金錫的名產地」。雖然考古材料還不足以完全證實郭老的這種揣想,便通過吳城等遺址的發現,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可以支持郭老的揣想。如江西乃至南方是銅的主要產地,有大量的古代銅礦開采和冶煉遺跡,具有煉銅的物質條件;在商周時期還大量採用渾鑄法(即將多塊范、芯緊密扣合,然後一次澆鑄成型)和石范鑄銅這種原始而古老的工藝;在商周時期還繼續著紅銅器物製作。我們可以設想,我國的紅銅冶金術可能起源於江西乃至南方,傳入中原後,又加以改進產生了青銅冶金這一新技術,而中原的青銅冶金技術又對南方各地產生了強烈影響,共同鑄造了我國燦爛的青銅文明。
【江西吳城遺址驚現大量商代人頭骨?】
繼1995年江西省考古所等有關單位對吳城商代遺趾西面城牆進行解剖時發現4具商代人頭骨後,江西省考古專家在對該段城牆進一步挖掘時,在近4米深的外城壕中發現了密集的商代人頭骨——不到10平方米內發掘了近20具頭蓋骨和部分肢骨,專家據此推測城壕兩側還有大量頭蓋骨。
此次發現的近20具頭蓋骨上依稀可見清晰的紋路。據江西省考古專家介紹,在考古中被發掘出的頭蓋骨的產生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戰俘被割首;一種是祭祀中獵頭儀式的產物。就發掘的情況來看,這些頭蓋骨很有可能是大量戰俘被割首所至,每具頭蓋骨的死亡年齡、身份等還有待進一步的測量和考證,此次頭蓋骨的發現反映了當時戰爭的規模、方式和慘烈程度,對於研究商代城邑攻守戰爭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已發掘的頭蓋骨已被妥善保管。
吳城遺址位處樟樹山前吳城鄉吳城村,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1973年修水庫時被發現,是江南地區首次被發現的商代遺址,2001年被評為「中國20世紀百大考古發現」。至今,江西省考古所等有關單位對其先後進行了9次考古發掘,曾發掘出青銅器、陶瓷、窯爐、祭祀廣場等古文物,其中,陶瓷中出現了大量的原始瓷,中國有考古專家認為中國原始瓷就源於吳城。江西省考古專家在吳城遺址設立了專門的考古工作站,他們認為吳城遺址是探尋贛鄱流域古代文明的起源及文明模式、文明物化形態的權威之地。
【吳城遺址發現「中國分襠鬲王」】
鬲,古代一種炊具,似鼎、圓中、足中空而曲。在吳城商代遺址10次發掘中,已出土幾百件、大小不一、形態千姿的鬲。2001年12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樟樹市博物館在該遺址進行第10次發掘時,在遺址高地嶺區清理出一件大型商代陶鬲,經過一年多的晾乾和修補,已復原完整。它高47.8厘米,口徑40.2厘米,腹徑38.7厘米,為灰色夾細砂陶質,敞口,弧腹,三袋足,通體飾粗繩紋,頸部附加一道寬頻繩索堆紋,腹至腿部亦附加繩索堆紋。伴著出土的還有吳城二號鬲,它距今3500多年,出土的一號鬲比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三期最大的陶鬲、河南二里岡文化上層一高43.2厘米,口徑32.7厘米,腹徑35厘米,陶質陶色紋飾均與一號鬲相同。其時代為吳城商代遺址一期早段,期最大的兩件陶鬲都大,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大的一件,專家們稱之為「中國分襠鬲王」。吳城一號鬲的修復問世,是繼吳城遺址獲20世紀中國百年考古發現殊榮後的又一重大發現,對研究吳城文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Ⅷ 安徽省有那些名勝古跡
j下面讓偶本家人來說兩句"
黃山
九華山
三河鎮
巢湖
浮山
廬州燈火
四頂山
蜀山春曉
琥珀流光
新城遺址
包公祠
環城翡翠
逍遙古津
吳王遺蹤
龍城遺址
花園藝苑
包公墓園
袁術古堆墓
大城頭遺址
古埂遺址
吳復墓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