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游記
⑴ 描寫桂林山水的游記
桂林山水
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地處湘桂走廊南端的槽谷平原,包括桂林市、陽朔縣以及臨桂、靈川、興安、永福、龍勝等縣的部分地區。地勢北高南低,海拔140~600米,為石灰岩岩溶地區。商周時代,這里即與中原有密切關系。秦漢時,是中原與嶺南的重要通道。桂林山水有奇麗俊秀的風貌,宏偉博大的氣勢,氣象萬千的姿態,含蓄深長的意趣,極富浪漫色彩和詩畫情趣。中唐時已是名聞全國的風景勝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贊語流傳古今。1982年定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桂林風景資源十分豐富,尤以山水取勝。唐朝詩人韓愈的「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詩句,是桂林山水的最佳寫照。而簪山、帶水、幽洞、奇石,歷來被譽為桂林風景的四絕,其山水洞石渾然一體的景象組合,舉世無雙。煙雨、光影、植物、動物、田園、村舍、名園、古跡,則被稱為桂林風景的八勝。這些勝、絕的風景因素融合成各具特色的16個風景區和數百個風景點。
⑵ 《桂林山水》是一篇什麼的游記
《桂林山水》是由陳淼所作的一篇散文作品。
這篇散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水:靜、清、綠山:奇、秀、險),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
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
⑶ 桂林山水的課文
現代·陳淼《桂林山水》原文: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乘著木船盪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觀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3)桂林山水游記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此文寫於1962年5月,節選自作者的散文《灕江春雨》,文題是課本編者所加。
桂林,位於廣西東北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構成了別具一格的桂林山水,其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此文即是作者與友人慕名而游之後寫的游記散文。
內容簡介:
《桂林山水》是現代作家陳淼於1962年創作的一篇游記散文。文章先用「桂林山水甲天下」吸引讀者;接下來分述灕江水是如何地「靜、清、綠」,桂林山是如何地「奇、秀、險」,使灕江水、桂林山與眾不同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
最後整合桂林山水,山與水互相映襯、形成連綿畫卷的美景躍然紙上,引起讀者無回味與遐想。全文層次清晰,語句協調,多用對偶,寫得形象生動,引人入勝。
《桂林山水》系游記散文中上佳之作。此文描寫的景色個性特徵鮮明,靜態美如一幅水墨畫,動態美令讀者似隨作者信舟灕江,節奏美似一部優美的交響曲,令人心曠神怡。
海是波瀾壯闊,西湖是水平如鏡,而灕江的水則柔情刻骨靜、清、綠;泰山是峰巒雄偉,香山是紅葉似火,而桂林的山則豪氣沖天——奇、秀、險。
作者通過與其它景物的對比,把桂林山水的個性特徵生動鮮明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令人浮想聯翩、讓人盡情感受它的美輪美奐。
作者簡介:
陳淼(1927—1981年),遼寧大連人。中共黨員。1949年畢業於華北聯大文藝學院文學系研究生部。歷任全國文協創作員,中央文學研究所教務所秘書,研究員。
中國作協秘書室主任,鞍鋼黨委組織部副部長,鞍山市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遼寧分會專業作家。1950年開始發表作品。
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散文集《早晨集》《春雨集》,中篇小說《勞動姻緣》,短篇小說集《煉鋼工人》《紅榜的故事》等。
⑷ 怎樣寫游記(有關桂林山水的)
桂 林 游 記
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暑假我終於到桂林遊了一回,實現了自己夢寐以求的願望。桂林被山峰所包圍,被江湖所保衛,城中有景,景中有城,真可謂「人間仙境」。 因街道兩旁栽滿了桂樹,所以起名為桂林。
我們先遊玩了象鼻山,象鼻山的山形酷似一頭巨象伸長鼻子臨江汲水,在象腿之間造就一輪臨水皓月,構成"象山水月的奇景".我們乘船游覽了灕江.灕江的水無比清澈,灕江的山千姿百態:有的像孫悟空過五指山,有的像九馬畫山,還有得像駱駝奔跑……灕江兩岸的鳳尾竹笑彎了腰,彷彿在招手歡迎我們的到來.
桂林的岩洞以蘆笛岩、銀子岩最為有名。銀子岩最大,洞里的世界更是精彩,講解員的繪生繪色,加上燈光的變幻和我的想像,彷彿走進了童話的世界,那一串串豐收的果實,蘋果、玉米、南瓜、花生,我真想伸手去親自摸一摸,大自然怎麼這樣巧奪天功?在蘆笛岩里,西遊記里龍宮的景象也再現其中,寬敞的洞里,還有著一根頂樑柱——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
第三天我們來到陽朔著名的景點「世外桃源」,這里景色秀麗,空氣清新,宛如來到仙境.我們乘著竹筏來到燕子湖的心願橋下,大家紛紛許了一些願望.我們又來到了原始部落的一個小村莊,酋長夫人「黑珍珠」向我們招手示意.我們和苗族姑娘跳踩踏舞,和壯族姑娘拋綉球.「世外桃源」讓我贊嘆不已! 晚上我們在灕江邊觀看了「印象劉三姐」的大型演出.演出以十二座山峰為背景,有六百多個演員表演……演出氣勢浩大非凡,深深地震撼著每個觀眾的心靈.
這次,我看見了桂林的山是那麼的陡峭而壯觀,岩洞是那麼的漂亮而繽紛。桂林之行讓我大開眼界.我愛桂林的山!我愛桂林的水!
⑸ 模仿《桂林山水》寫一篇游記
模仿《桂林山水》(片段):
長白山的雪真白啊,白的讓你感覺不到其他的顏色,長白山的雪真厚啊,厚的可以覆蓋住樹苗,長白山的雪真大啊,彷彿那是天使撒下的鵝毛天上的雲真白啊,白得像都做過九九百十一天的美容SPA。
我見識過怪石嶙峋的張家界,瀏覽過風景秀美的桂林山,但卻從來沒有看到過西安這一帶的山.西安的華山真高啊,一座座山拔地而起,直沖雲霄,從山腳往山上看,根本就看不到頭;西安的華山真奇啊,像一朵盛開的蓮花,像一匹奔騰的駿馬,又像一位羞澀的少女,真是奇峰羅列,姿態萬千;西安的華山真陡啊,雖然每一條路的兩旁都修築了鐵鏈和欄桿,但是一個不小心還是有可能會栽倒下去.
⑹ 誰有關於桂林山水的游記啊
桂林游記 作者:1101131587 發表日期:2006-4-19 10:55:20
交通工具:飛機 | 總天數:4~7天 | 出遊總費用:1000~2000元
六十年代有部經典影片《劉三姐》,看過這部片子的我們都知道「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灘險灣又多」;
小學課本里有篇經典課文《桂林山水》,學過這篇課文的我們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
歌手韓曉有支經典歌曲《我想去桂林》,聽過這支歌的我們都知道「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
帶著從小到大桂林山水給我們留下的美好印象,我們來到了桂林,腦海中的種種想像與點點印記化成了身臨其境的感受。下面就讓我寫寫感受最深的兩處風景吧。
一、灕江泛舟
從楊堤碼頭上船,沿灕江而行,讓人不由得感嘆大自然的造化,站在甲板上放眼一望,所見之景無一不是一副天然的山水畫。記得《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有一組排比與比喻的範本句「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灕江的水真靜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險啊...,桂林的山真秀啊...」,看著眼前的景緻,回想這些句子,覺得這些語言還不能完全形容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一個不能分割的整體,不能把山與水分開來欣賞。如單論山的「奇秀險」,在西部山區也有很多這樣特質的山,但這些山旁沒有江水圍繞,少了一分靈氣;如單論水的「綠靜清」,在東部平原也有很多這樣的湖泊,但湖水不像江水是流動的,而且水邊沒有山峰聳立,少了一分靈性。長江三峽倒是有山有水,但三峽的山是雄渾的,三峽的水是奔騰的,感覺像是一位充滿陽剛之氣的男子漢;而眼前的桂林山水,山是小巧的,水是盈盈的,感覺像是一位柔美的姑娘。
桂林山水是輕靈的,古人雲「山如碧玉簪,水如青羅帶」,船行江上簡直就是人在畫中。桂林山水是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水墨畫特質的,山峰不像一般的山是連綿的,而是平地而起斷開的,極富層次感,近處山峰間露出遠處淡淡的山峰,再顯出再遠處隱隱的山峰,山峰下灕江歡快地流著,這副畫面立刻就生動了起來。一路行船灕江的水都是清澈見底,陽光照射在水面時,由於水的透明度好,江面上幻化出種種美妙的水紋,對於久居重慶的我們來講,見到這樣純凈的江水尤其覺得稀奇。
人們根據山峰的不同形狀取了很多名字,船上的導游一直在講解這像「鯉魚掛壁」那像「童子拜觀音」等等,最出名的就是「九馬畫山」,說周總理三分鍾能看出九匹馬,陳毅副總理只能看出八匹馬。我倒覺得,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就讓我們見仁見智好了,桂林山水純粹是大自然的傑作,我們用不著非得按自己的想法取名字,像什麼其實並不重要。又所謂「賞心悅目」,只要將自己的心情融入這美好的山水,讓自己的心情也美好起來,從而親近自然,感恩自然,也這就足夠了。
二、陽朔放歌
所謂「風土人情」,一個地方如果僅有自然景觀而沒有人文景觀,就好像只有桂林的山而沒有灕江的水,總欠缺一分氣質。而之所以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之說,我以為就是陽朔不僅濃縮了桂林山水的精髓,還出了一位壯族歌仙劉三姐,劉三姐的歌聲使陽朔山水具有了獨特的人文氣質。印象中許多旅遊勝地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像石林的撒尼族,九寨的藏族,海南的黎族等等,我們不僅要欣賞風景更要體驗當地特有的民族風情。陽朔也如此,我們在遇龍河上就過足了劉三姐的歌癮。
在灕江上我們乘座的是遊船,而在遇龍河上我們座的就是竹筏,在竹筏上一坐,立馬就有了點影片《劉三姐》的感覺。竹篙輕輕一點,筏子順水而下,這時這是夕陽西下時,桔紅的太陽漸漸沒在山後,金色的余暉灑在水面上,更覺得別有一番風味。
遠遠的,一陣熟悉的歌聲飄過來了:「哎—什麼水面打筋斗也?什麼水面起高樓也?……」只見一位劉三姐打扮的姑娘乘著一葉小筏向我們劃過來,而我們此時則個個都成了阿牛哥,也不管自己唱得好不好,歌詞唱得對不對,都爭先恐後地扯著嗓子唱起來。夕照中的遇龍河成了我們對歌的天然舞台,所謂「漁舟唱晚」的意境也不過如此吧。
慢慢地,「劉三姐」的小筏周圍聚集了幾只遊客的竹筏,「劉三姐」手中也多了一個綉球,她當然要把綉球拋給唱得最好的阿牛哥羅,於是乎各只竹筏上的遊客們精神頭更足了。這時劉三姐的唱詞也不是影片中的原詞了,她用對歌的調子向阿牛哥們提出了各種問題,而阿牛哥們也不甘示弱,也現編出唱詞對答,他們每唱一句,各個竹筏上的遊客也都齊聲呼應,現場的氣氛十分熱烈,只聽得歌聲、笑聲、掌聲連成一片。雖然大家都唱過卡拉OK,但那種感覺哪有在陽朔山水間對歌這樣盡興呢?此時此刻,不管大家來自哪裡,也不論男女老少,都彷彿回到了孩童的純真年代,似乎很久都沒有這樣盡情地唱、縱情地笑了,大家在對歌中都彷彿找到久違了的單純的快樂。
天色漸暗,「劉三姐」給每隻竹筏都拋出了綉球,得到綉球的開心,沒得到綉球的也開心,對於在城市的鋼筋水泥森林裡呆久了的我們來講,能在如此優美的自然風景中對歌,快意於山水之間,都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啊!
除了灕江、遇龍河外,世外桃源的紅帆,與麗江、鳳凰齊名的西街,各種風味的桂林米粉……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些都足以讓我回味很長時間了。
我想從此以後,灕江的水會常在我心裡流,劉三姐歌聲會常在我心頭盪漾……
⑺ 《桂林山水》原文,老舍
原文如下: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乘著木船盪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觀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桂林山水》是現代作家陳淼於1962年創作的一篇游記散文。
(7)桂林山水游記擴展閱讀:
全文賞析:
《桂林山水》系游記散文中上佳之作。此文描寫的景色個性特徵鮮明,靜態美如一幅水墨畫,動態美令讀者似隨作者信舟灕江,節奏美似一部優美的交響曲,令人心曠神怡。
海是波瀾壯闊,西湖是水平如鏡,而灕江的水則柔情刻骨靜、清、綠;泰山是峰巒雄偉,香山是紅葉似火,而桂林的山則豪氣沖天——奇、秀、險。作者通過與其它景物的對比,把桂林山水的個性特徵生動鮮明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令人浮想聯翩、讓人盡情感受它的美輪美奐。
形象生動,引人入勝。與外在美的對立一面便是內情美、意境美。作者為了突出桂林山水的一個「甲」字,展開想像,運用對比和比喻的方法,繪形繪色地將人們引入了桂林山水的勝境中去。
比如作品以「波瀾壯闊的大海」和「水平如鏡的西湖」作陪襯,突出了人們「從沒看見過」的這樣奇異的水,即灕江的水。為了進一步增強人們從比較中獲得更加深刻的印象,就用了比喻的手法來作具體的說明。
寫水綠,綠得彷彿「一塊無暇的翡翠」;寫山奇,奇得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寫山秀,秀得「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作者是「乘著木船,盪舟灕江」來觀賞桂林山水的。
即使灕江的水靜得出奇、清得見底,作者還是能夠在船槳「激起」的微波上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如此靜態之中,就有了一幅動態的畫面。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就像是讓你感到「走進」了這連綿不斷的畫卷。「乘著」、「激起」、「感覺」、「走進」,便成了全文的主線。
⑻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篇課文是游記嗎
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記,教學時既要讓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還要讓學生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結合貫穿教學的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