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舊遺址
Ⅰ 宣化區的歷史文化
「上谷郡」,是宣化載入史冊最古老最響亮的名字。位於桑乾河流域,宣涿盆地的這塊古老的土地,應該是人類祖先的東方故鄉。在它西南60公里處的泥河灣舊石器時代遺址群證明,早在二百多萬年前,人類就開始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在它東南40公里處的涿鹿,黃帝和炎帝部落之間曾展開阪泉。涿鹿大戰,從而融合發祥了中華文明。
從文獻記載看,宣化城的規模從唐至今變化不大。宣化城城牆每邊邊長約500米左右,這與《周禮.考工記》中「天子之城方九里,則知公七里,伯侯五里,子男三里」的規模大致相符。城池的位置大致在鍾樓西街,皇城橋北街以東的范圍內。最初的宣化城均為土城。
宣化府由於是北京城西的第一座府城,所以人稱「京西第一府」。豎立在鎮朔樓西側,由明代都御使羅享信所撰的《宣化新城之記》碑文這樣描述:「宣府古幽州屬地,秦上谷郡,元宣德府,星野當析木之次,入尾一度,壤土沃衍,四山明秀,洋河經其南,柳川出其北,古今斯為巨鎮,恆宿重兵以控御北狄。」
宣化古城經歷了太多的滄桑。「一抓一把歷史,一靠一身長城」,是人們對古城的贊譽。雖然如今「古上谷郡」的牌坊已難覓蹤跡,屹立不倒的萬米城垣。
文物資源
古城宣化,早在秦朝時就成為上谷郡,明朝時為著名的長城九鎮之一,清朝時是全國72府之一,現今為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被譽為「京西第一府」。
宣化區境內各個歷史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城址、古寺廟和革命文物建築極為豐富,主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清遠樓、鎮朔樓、下八里遼墓群(1區);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5處,宣化城(含拱極樓)、五龍壁、時恩寺大殿、察哈爾省民主政府舊址、下八里遼墓群(2區);張家口市文物保護單位1處,立化寺塔;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
Ⅱ 如何去張家口宣化的遼墓壁畫遺址
207國道,大巴或開車都方便,買本畫冊最清楚
Ⅲ 誰來就有分拿.說說宣化的歷史
宣化歷史悠久。戰國至秦漢屬上谷郡,唐代置武洲,文德元年(年),設文德縣,始建宣化城。遼改武州為歸化州,金改歸化州為宣德州,元中統四年(1263年),始置宣德府。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改宣德府為宣府。次年,置前衛、左衛、右衛,遣將卒把守。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展築宣府城,邊長「六里十三步」,周長達12公里。次年皇子朱橞受封谷王,就藩宣府,宣府成為邊防重地。明正統五年(1440年),城垣包磚,6年後竣工,城高池深,氣象雄偉。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廢宣府衛所,取宣揚教化之意,改置宣化府。宣化縣,府縣治所均在宣化城內,宣化由此得名。因其為北京城西第一座府城,人稱「京西第一府」。 1913年(民國2年),廢宣化府,存宣化縣,屬直隸省口北道。宣化為宣化縣治所。1929年(民國18年),廢道,宣化縣直屬察哈爾省。日偽盤據時期,宣化縣初屬偽察南自治區;1939年,日偽建蒙疆聯合自治政府,設察南政廳領轄宣化縣;1943年復改置偽宣化省,宣化縣為偽宣化省省會。此段時期宣化仍為宣化縣治所。 1945年9月,宣化首次解放。1946年1月,市、縣分設,置宣化縣城區及近效為宣化市,並為察哈爾省省會。當年10月,國民黨政府佔領宣化,仍單置宣化縣。 1948年12月,宣化二次解放,仍市、縣分置。宣化市轄現宣化市及龐家堡和下花園,屬察哈爾省。 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宣化市曾改為察南專屬宣化鎮。1950年2月仍恢復市建制,並於1952年底改隸河北省。 1955年11月,撤銷宣化市,置宣化城區為宣化鎮,屬張家口市。 1958年11月,宣化縣、鎮合並。1959年6月,改合並後的宣化鎮為宣化區,仍屬張家口市。 1960年7月,撤宣化區,改置宣化市,屬張家口地區,由張家口市代管。1961年6月,恢復宣化縣建制,仍市、縣分設。 1963年3月,復改宣化市為宣化區,屬張家口市。
宣化地處河北省西北部,在張家口市東南30公里處,為張家口市轄區,位於東經115°03′,北緯40°37′。東偏南距首都北京170公里,南偏西距省會石家莊280公里,西距大同200公里。總面積264.3平方公里。居住著漢、回、滿、蒙、朝鮮、壯、納西、布依、白、彝、侗、土家、達斡爾等13個民族。共29萬人。
宣化歷史悠久,形勢險要,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有著燦爛的民族文化和眾多文物古跡。從先秦開始,這里是歷代府、州、郡、道、縣和省、市治所的首府。1991年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一、悠久歷史
宣化歷史淵遠流長,是我國開發較早地區之一,從宣化西南60公里處我國著名的泥河灣舊石器遺址和宣化城附近的劉家窯、王河灣、水泉、龍門、趙川、關子口、西望山、李大人庄、小白楊等仰韶、龍山文化遺址的發現,證實這里在6000年前人類活動就已遍及宣化各地。
夏、商時期宣化先屬冀洲後屬幽州。
周武王滅紂後宣化屬燕國領地。
戰國時期(公元前403年至221年)民族割據,宣化曾屬東湖族佔地。
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後。分天下為36郡,宣化屬上谷郡。
魏、晉、南北朝時期宣化屬廣寧郡。
隨、唐時期先後置涿郡、武州。
五代時(公元907--960年)石敬割燕(北京)、雲(大同)16州給遼國,其中包括武州。遼改武州為歸化州。宣化為歸化州治所。 金滅遼後,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改歸化州為宣化州。翌年又改為宣德州。元初改宣德州為順寧府,宣化為順寧府治所。
明初年沿長城設九鎮。宣化改為宣府鎮,轄左、右、前三衛。為萬全都司鎮守總兵元帥駐地。
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改置宣化府。轄一廳三洲七縣。宣化為府城治所,始定今名。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設直隸省口北觀察使(俗稱道)。轄3廳10縣。宣化為口北道治所。
1937年8月日本侵佔後,成立偽察南自治政府。1943年又將察南自治政府改為宣化省。轄11縣,省會定於宣化。
1945年宣化解放後察哈爾省在宣化成立。省會設在宣化。1946年1月設宣化市。1948年12月第二次解放。恢復察哈爾省建制。省會遷張家口市。
1963年3月改宣化市為張家口市轄區至今。
二、形勢險要
宣化位於冀北山間盆地邊緣,地勢險要,氣勢頑固,戰略地位重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誠如舊志所述「宣化全境飛孤(今山西代城飛孤關)紫荊(今河北易縣紫荊關)控其南;長城、獨石(口)枕其北;居庸(關)屹險於左;雲中(大同)固結於右,群山疊障,盤踞峙列,足以拱衛京師……」。素有「神京屏翰」之稱。
據志書記載概略統計,僅漢、唐、宋、明四個朝代,北方部族經宣化南入的較大戰爭達70多次。所以歷代漢民族朝代都非常重視北部邊防,並選派重兵固守。特別是明王朝先後18次增築和修葺長城,沿長城設九鎮駐兵防守。其中宣府鎮擔負著東起四海,西至大同長達1030里的防守任務。洪武、隆慶年間宣府駐扎新舊官軍達151452人。明太祖朱元璋封其十九子朱惠為谷王,在宣化建谷王府(皇城),常駐宣府。明武宗朱厚照在宣府建鎮國府第。清康熙皇帝7次征西,北巡時均路經宣化。乾隆皇帝親書《神京屏翰
》巨匾,懸掛於鎮朔樓上。據《宣府鎮志》載:嘉靖年間,宣化城內有軍戶127497人,官戶4551人,民戶2035人。由此可見,宣府鎮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軍城」。
三、人傑地靈
宣化自古為交通要沖,軍事政治重地,工商業繁榮,文化教育發達。因此,涌現出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和民族精英。據《宣化縣新志》載:元朝設有「景賢書院」,明朝有「上谷書院」。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8年)創立古城最高學府「柳川書院」。光緒二十八年設宣化府中學堂(現宣化一中前身)。革命前輩張蘇、林楓等同志邊任教,邊從事革命活動。爾後宣化府立師范學校、府立中等農業學堂,府立藝徒學堂和上谷大戲院相繼成立,就學者逾千人。
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宣化府從中學堂挑選呂復等19人及州縣志士9人,共28人赴日本留學,開辟了旅外求學之先聲。
由於文化教育事業的發達,宣化涌現了大量歷史文化名人。僅明清兩代中進士者36人、舉人113人、武舉人165人、貢生390人。諸如:
孫世芳:進士出身,官至明翰林院庶吉士,太使,曾主持編篡《宣府鎮志》。
張鏜:進士出身,曾任山西按察副使。
姚世卿:武進士出身,曾任明京城永定門總兵元帥。
張世卿:地方紳士出身,曾任大遼國國子監,監察御史,死後葬於宣化區下八里村北。
郭維城:清末舉人出身,曾任柳川書院院長,從日本考察回國後任府城教育會長。深得地方學子擁戴。
馬 信:1917年生於宣化城內,1936年高中畢業後從事抗日救亡活動,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主席。現為全國政協常委,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
谷鳳翔:龍關人,宣化師范學校畢業,曾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監察部長,司法行政部長。現為台灣察哈爾同鄉會理事。
筱桂挑:女,晉劇表演藝術家,曾任宣化晉劇團團長,全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嚴於治藝,造脂深沉,多次受到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接見。1973年去世。四、燦爛文化 燦爛的民族文化是構成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條件。宣化歷史悠久,遺存在地上、地下歷史文物、古跡十分豐富。現在,宣化地區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庫藏文物1000餘件,其中三級以上國家珍貴文物100餘件。
清遠樓:始建於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頂式的宏偉建築。面寬三跨間,外觀三層,樓高7米,建在高8米的墩台上。墩台下的十字券洞與宣化城四門通衢,與鎮朔樓,拱極樓成一軸線。券洞內的500年前的鐵輪車轍依稀可見。樓體造型別致新穎,具有明顯的明代建築藝術風格。樓上懸有嘉靖十八年鑄造的「宣府鎮城鍾」,高2.5米,重萬斤,鍾聲宏亮悠揚,可傳聲40里。樓的東、西、北三面懸掛《聳峙岩疆》、《震靖邊氛》、《聲通天籟》木製匾。日本學者伊東忠太博士在《東洋建築史的研究》一書中,曾向全世界做過介紹。1984年大修後的清遠樓,青磚碧瓦,玲瓏剔透,格外引人注目,已成為古城一大重要文物景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鎮朔樓:北距清遠樓200米。建於明正統5年(公元1440年)。系重檐九脊歇山頂建築。面寬五跨間,樓高二層15米。建在8米高的墩台上。二層檐下有兩塊匾額。南曰《鎮朔樓》,以明代宣府鎮總兵例佩「鎮朔將軍印」故名。北曰《神京屏翰》為清高宗乾隆皇帝親書,由直隸總督那蘇圖刊懸。樓內置巨大更鼓一面,鼓高2.2米,面徑1.4米。廊下立有4幢石碑,記述宣化歷史和修建鎮朔樓經過。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拱極樓:又名著耕樓,昌平門樓。建於明洪成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置於宣化城牆之上。為城防建築。樓高14米。樓體二層,墩台9米。下有南北走向券洞。與清遠、鎮朔兩樓成一軸線。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宣化城:始建於唐朝。明洪武二十七年展築包磚。展築後的宣化城垣為正方形,每邊六里多,周長24里有餘。城高2丈8尺、雉堞高7尺。通高3丈5尺。環城設7門,南有昌平、宣德、承安三門;北有廣靈,高遠二門;東有安定一門;西有泰新一門,門外設關,環有瓮城、瓮城外連月城,城四角建有角樓,城外設隍塹、護城河、吊橋等。其布局儼然為明代北京城之縮本,僅規模較小、門制不同而已。現在城體雖破環嚴重,但土垣基本完好。為全國少有明城之一。已列入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長城:始建於秦明,位於宣化北部與崇禮縣為界,經人頭山由張家口入境,境內長52公里。在永樂至萬曆年間重修加固。因這段古長城位於明長城之北,故又稱「二道邊」。系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泥河灣遺址:位於宣化城西南60公里處的泥河灣村。屬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晚新生代地層發育,出露完好,化石豐富。其中含有早更新世(距今200萬年)哺乳動物化石。為舉世公認的早更新世標准地層。是研究地層變動、構造和尋找早期人類化石的重點地區,已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柏林寺:位於宣化柏化寺村西,小環山坡下,有原山鑿就的多寶佛塔一座,通高12米,上刻石佛數十;石窟三個,內鑿大小石佛300個余尊,興建年代不詳。但《宣化縣志》記載,明龍慶元年(公元1567年)大修,清代又建龍王殿、三宮殿及禪房等。山上林木叢蔥郁,風景優美。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磚雕五龍壁:在宣化師范學校(原彌陀寺)內,全高4.5米,寬4米,中間是飛騰於雲濤霧海中的五條磚雕巨龍。上檐雕五踩仿木斗拱,下刻飛禽走獸,兩邊是奇花異草。為清初雕刻藝術珍品,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立化寺塔:位於宣化城內西南隅(現駐軍佔地)。該塔始建於元朝。清道光二十二年重修。塔身高14米。為五級8面。下有蓮花座,頂部為鑄鐵寶頂,各角有合角吻獸,造型美觀,工藝精細。據考立化祖師系日本國佛教日蓮宗傳人日持上人。為弘揚南無妙法蓮花經,西渡中國,擔任立化寺主持。並於立化寺坐化圓寂。在日本佛教界頗有影響。近幾年來多有日僧前來朝拜。現為張家口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上谷郡牌坊:位於天泰寺街東口。清道光十七年重修,是一座兩柱單孔歇山布瓦建築。牌坊上方雕有五層九踩斗拱。斗拱下的匾板上刻有《古上谷郡》4個楷書大字。字體雄渾有力。刀工精湛道勁。相傳為清宣化知府方觀承所書。牌坊建築纖巧玲瓏,結構嚴謹,別具一格。原為省級重點文物,可惜毀於「文革」。現在重新規劃設計,正待恢復建築。
察哈爾省民主政府舊址:位於宣化牌樓西街天主教堂東側。始建於1930年,院落為中西結合的三進四合院。1943年日偽宣化省公署所在地。1945年宣化首次解放,全國第一個省級民主政府在這里誕生,為省府辦公駐地。已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時恩寺大殿:位於鎮朔樓西側百米處。始建於明代成化六年,具有典型的明初建築藝術特點,為宣化地區唯一廡殿頂式建築。頂部為黃色琉璃瓦。建築面積為388平方米。已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遼代壁畫墓群:位於下八里村北。從1973年首次發掘出遼代監察御史張世卿墓葬後,最近又在張世卿墓地附近清理發掘出張世本、張公誘、張世右、張匡正、韓師訓、張文藻等9座遼代壁畫墓葬,已構成張家世族壁畫墓群。在墓群發掘中,除出土一大批珍貴文物外,還發現300餘平方米保存完好的遼代彩色壁畫。其中的散樂圖、茶道圖、天文圖、出行圖、侍女圖、備經圖等是在國內首次發現。對研究遼代歷史、文化、天文、民俗、服飾等有著重大意義。墓群中的壁畫技藝之高。墓室結構之新穎考究,隨葬品之豐富多彩,宛如地下藝術殿堂,在遼代考古發掘中是罕見的,頗有研究觀賞價值。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1998年9月,下八里村北又清理搶救出兩座遼代壁畫墓,出土了銅絲網路和木偶真人雕像,這在河北省屬首次發現,為研究遼代歷史、經濟、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另外,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玄空寺、清真寺、天主教徒會堂等一批古代建築和遺址,也有待於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雙保護、開發、利用,使歷史文化重放異彩。
Ⅳ 宣化區的歷史沿革
在一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宣化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據對宣化西南60公里處的泥河灣遺址和宣化城及附近的劉家夭、王河灣、水泉、趙川、關子口、白廟等地發現的仰韶、龍山文化遺址及出土的石器、陶器等物考證,遠在6000年前人類活動已遍及宣化各地。考古專家論證說,宣化屬中國華北燕山山脈北緣,既有黃河流域的文化特徵,又有北方紅山文化的遺存,是中華民族南北文化交融匯聚的中心地帶,文化積淀豐富,對研究史前文化有重要意義。
夏、商時期中華分九州,宣化先屬幽州、後屬冀州。
周武王滅商紂後,封台公姬爽建立燕國,宣化屬燕國領地。
戰國時期(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1年),由東胡族占據。燕王派秦開破襲東胡,置之不理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等郡,宣化屬上谷郡。
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後,分天下為36郡、宣化為其一的上谷郡,置守尉監,因在谷之上,直名上谷。
漢置幽州刺史部上谷郡,宣化屬上谷郡下洛縣。濡子嬰居攝三年,王莽篡漢,改上谷郡為朔調,並改上谷各縣名。
三國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改下洛縣為廣寧縣。
晉太康年間(公元228年至280年)宣屬廣寧郡地。
南北朝時期(公元488年至550年)設永豐郡,宣化轄境屬懷戍縣。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設涿郡懷戍縣,宣化仍屬懷戍縣置。
唐初改為媯州,屬河北道。僖宗年間(公元885年)設武州、文德縣、宣化為州、縣治所。
五代時,西晉石敬瑭割燕,分16州給契丹,其中包括武州。契丹建遼國,遼改武州為歸化州,仍轄文德縣,屬西京道。宣化為當時州、縣治所。
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改歸化州為宣化州,八年改為宣德州,九年復設宣德州、領文德縣,宣化仍為州、縣治所。
元初,改宣德州為宣寧府,後又改為宣德州。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因地震原因又改為順寧府和宣德縣治所。
明代,宣化是北部邊防重鎮,不設地方政府,只沿長城設九鎮,宣府鎮為九鎮之一,轄四海縣至大同1300里的防禦任務,是宣府鎮總兵駐地和指揮中心,又稱宣府鎮城。
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廢宣府衛所,改置宣化府轄一廳、三州、七縣,宣化為府城所在地。
1913年廢宣化府,存宣化縣,屬直隸省口北道。1929年廢道,宣化縣直屬察哈爾省。1939年日偽建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在宣化設察南政廳。1943年改置宣化省,為偽宣化省會所在地。
1945年9月,宣化首次解放。1946年1月設立宣化市,為察哈爾省會。當年10月,國民黨政府佔領宣化,置宣化縣。
1948年12月,宣化二次解放,恢復宣化市建置,屬察哈爾省。
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宣化市曾改為察南專區宣化鎮。1950年2月仍恢復市建制並於1952年底改隸河北省。
1955年11月,撤銷宣化市,置宣化城區為宣化鎮,屬張家口市。
1958年11月,宣化縣、鎮合並。1959年6月,改合並後的宣化鎮為宣化區,仍屬張家口市。
1960年7月,撤宣化區,改置宣化市,屬張家口地區,由張家口市代管。1961年6月,恢復宣化縣建制,仍市、縣分設。
1963年3月改宣化市為張家口市轄區。
2016年,同意撤銷宣化縣、宣化區,設立新的宣化區,以原宣化縣、宣化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宣化區的行政區域,政府駐地在原宣化區人民政府駐地。
Ⅳ 關於宣化區的歷史文化和名人軼事
【名人軼事】才子清官錢福森清朝政府覆滅前後,各地貪官污史不顧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利用手中特權和時局變化大肆巧取豪奪,魚肉百姓。也有任官廉明,為民除害出污泥而不染者,錢福森就是值得一書者。他是山西交城、石樓、河北陽原、宣化等地頗有廉名的清官。
錢福森,字竹坪,生於清同治六年(1867),卒於民國十七年(1928),祖籍直隸省口北道宣化縣,現陽原縣化稍營鎮錢家沙窪村。據錢希文(現年88歲,錢福森堂侄)回憶和劉海文同志編著的《宣化出土古代墓誌錄》記載:錢福森兄弟三人,錢福森排行老大,二弟早亡,三弟錢福甲。錢福森幼時讀書「鄉里以才子稱之,20歲後,到宣化柳川書院讀書,老師很器重,好讀史書,擅長詩賦,每次考試名列前茅。清光緒甲午年間(1894),科頌鄉薦,以舉人出身為國史館謄錄官。三年後(1897),考績保獎,分發山西補用孟縣知縣。1911年,到山西理交城知事,後任山西石樓縣知事,又被招至宣化縣授以行政科長,代理知事」。
錢福森任職期間以除莠安良為已責,任山西交城知事時,交城素產鴉片,政府下了禁煙令,錢福森親自率人馬冒酷暑到山谷間巡查,奸佞者有所畏懾。城南鄉一姓韓年輕女子,在溪邊洗衣時,被匪徒誘奸不遂被殺,匪徒遠逃。錢福森微行密訪,得知一姓馬的頗涉嫌疑,可能逃往包頭,便帶人追至包頭,捕獲馬匪,如法治罪。並為韓姓女請旌表(舊時朝政用立牌坊或掛匾額等方式,以表揚遵孝禮教之人)以慰韓女而昭其節烈,此事受到當地百姓稱頌,人稱神明。錢福森在石樓期間,勵薄俗治村政,修古跡亦多,因家有老人卸任回籍。宣化縣李知事早聞錢的為人,托劉壽昌致書招之,授以行政科長而行知縣事。李知事不辭而去後,眾推錢福森為代理知事,以維持宣化縣現狀,錢關懷桑梓,義不容辭,公事紛紜,責無旁貸,及至力竭患病不能起,在宣化縣城公寓病逝,享年61歲。
錢福森任職期間清廉從政,沒有置辦過田宅。在錢家沙窪故居仍是祖上留下的十餘間破瓦房。錢福森生有三子,長子駿文,次子錦文,三子豹文。二子錦文早亡,長子駿文在家務農,三子豹文畢業於山西法政專門學校,曾任武川縣煙酒事務局局長。錢福森在柳川書院讀書時和郭維城為同窗學友,民國十一年,郭維城等纂修出版《宣化縣新志》,卷首列序文三篇,依次為直隸省教育廳長張謹、宣化縣知事陳時雋、山西石樓縣知事錢福森所撰,錢福森也是該志校閱之一。該志卷十七藝文志,載有錢福森所作《響水鋪》、《柳河川》等6篇詩歌。錢過世後,其墓誌碑文便是郭維城撰文、劉景南書寫,孫慶祥篆刻的。
附:
響水鋪
河水滔滔去,砰訇石有聲。
亂山奔絕塞,寒日沒孤城。
涿鹿秋雲合,雞鳴古驛橫。
崎嶇疑蜀道,世路總難平。
Ⅵ 宣化附近有哪些人類早期遺址
早在一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宣化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據對宣化西南60公里處的泥河灣遺址和宣化城及附近的劉家夭、王河灣、水泉、趙川、關子口、白廟等地發現的仰韶、龍山文化遺址及出土的石器、陶器等物考證,遠在6000年前人類活動已遍及宣化各地。考古家論證說,宣化屬中國華北燕山山脈北緣,既有黃河流域的文化特徵,又有北方紅山文化的遺存,是中華民族南北文化交融匯聚的中心地帶,文化積淀十分豐富,對研究史前文化有重要意義。
據考古調查和考古發掘證實,古遺址、古墓葬、古城牆、古建築、古廟宇、古街道、古民居遍及宣化城內外。地下的春秋戰國墓群、漢墓群、唐墓群、遼金墓群見證宣化城發展演變的過程。歷史上宣化有巍峨的城牆,高大的鍾、鼓樓,皇帝行宮、王爺府第、府台、縣衙、廟宇、牌坊等古建築有上百座。現存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清遠樓,素有「第二黃鶴樓」之稱,是宣化標志性建築,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朔樓是宣化古城內最高大,最宏偉的古代建築,修建於明代正統五年(1440年),至今已有560多年的歷史,1996年被國務院批准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遼代壁畫墓群,位於城西下八里村發現的遼代監察御使國子監祭酒張世卿家族墓群的墓室內,保存完好的彩色壁畫為全國罕見,1993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宣化城牆、磚雕五龍壁、時恩寺大殿、察哈爾省民主政府舊址、遼代契丹家族墓群。市保、區保護單位29處:立化寺塔、清真寺、玄空寺、武廟、財神廟、玉皇廟、馬宅、張自忠故居等。另外,具有保護價值的古遺址、古墓葬、古城牆、古建築、古廟宇、古街道、古民居等文物遺址還有近百處。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Ⅶ 宣化來歷是什麼
宣化的歷史由來:
夏商屬古幽州,戰國、秦漢時,天下分36郡,宣化屬上古郡;唐置武州領文德縣治所,唐天寶年間建雄武軍城;金代最早使用「宣化」名稱並設州;元代為順寧府治所,明代為宣府鎮是著名的長城九鎮之一;元曾為宣德府,明設宣府鎮為長城九邊重鎮之首。
清朝改為直隸省宣化府,是全國72府之一,被譽為「京西第一府」;至清康熙三十二年定名「宣化」,遂沿用至今。解放後,曾屬察哈爾省,置宣化市,後改屬河北省,直到1963年改市為區,屬張家口至今。
古城宣化,坐落於首都北京西北150公里處,宣化地區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人類活動較早的地區之一。通過考古發現證實了五六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同時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
古老深厚的文化積淀鑄就了這座千年古城的靈魂,古老的城牆,巍峨的鍾鼓樓,精彩的遼代壁畫,神秘的立化寺……地上的每一處古老建築,地下的每一處墓葬殘石,無不穿越時空,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歷史,折射出幾千年的華夏文明之光。
(7)宣化舊遺址擴展閱讀:
宣化文化底蘊深厚,是河北省十大歷史文化名城,為全省60張極具河北特色的文化形象名片之一。多元文化在這里交匯、互融,留下了眾多文物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區內現存全國文物保護單位7處共11個點:宣化古城(含清遠樓、鎮朔樓、拱極樓及古城垣)、下八里遼墓群(含Ⅰ區、Ⅱ區)、明長城、時恩寺大殿、柏林寺、佛真猞猁迤邏尼塔、察哈爾省民主政府舊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共6個點:五龍壁、立化寺塔、關子口遺址、小白楊墓群、直隸省立第十六中學堂及天主教堂;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3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王河灣挎鼓,鼓聲如行雲流水,經典鼓點「鳳凰三點頭」極具民間藝術特色。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柏林寺廟會、趄柳樹窗花等彰顯了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
宣化區充分挖掘資源優勢,構建出「文化+旅遊」的產業發展模式,已形成以宣化文化古城景區、王家灣桑乾河大峽谷旅遊區、龐家堡碾兒溝旅遊景區、洋河南青泉戰國紅瑪瑙交易市場、黃羊山文化園、宣化國玉陶瓷文化園為龍頭的環京津旅遊特色景區20處。
Ⅷ 宣化的歷史是什麼
據水泉、龍門、關子口、賈家營、西望山等處發現的古遺址與小白陽、李大人庄出土的石器、陶器、骨器等物證實,新石器時期,宣化地域即有人類繁衍生息。
虞舜更劃十二州,冀分幽、並二州,宣化此地屬幽州。
夏禹恢復九州,宣化此地復屬冀州。
商代襲夏制,宣化此地仍屬冀州。
周武王滅商後,宣化此地屬燕國。
公元前283年,燕國派大將秦開破東胡,置上谷郡,宣化此地屬上谷郡。
趙王喜八年(公元前228年)公子嘉北占燕、代,宣化此地屬趙國。
秦嬴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劃天下為三十六郡、宣化此地屬上谷郡。
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分全國為十三刺吏部,宣化此地屬幽州部上谷郡下洛縣。
獻帝時(公元190年)幽州並於冀,宣化此地改屬冀州部上谷郡,仍名下洛縣。
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幽州從冀州部析出改部,下洛縣隸屬幽州部上谷郡。
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析上谷郡西部置廣寧郡,屬幽州,轄下洛、潘、涿鹿三縣,宣化此地屬廣寧郡下洛縣。
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公元477年),合上谷、廣寧為東燕州,置廣寧郡廣寧縣,宣化此地屬東燕州廣寧郡廣寧縣。
北齊文宣帝天保九年(公元558年),改東燕州為北燕州,置長寧、永豐二郡,宣化屬北燕州永豐郡此地屬懷戎縣。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廢北燕州,改置涿郡。宣化此地隸屬涿郡懷戎縣。
唐高祖武德年間(公元618年),宣化為河北道北燕州懷戎縣,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河北道置媯州,懷戎縣歸屬媯州。僖宗光啟元年至昭居龍紀年間(公元885~公元889年),媯州析置武州,懷戎縣分設文德縣。宣化此地屬東燕州廣寧郡廣寧縣。
北齊文宣帝天保九年,宣化此地屬河北道武州文德縣,宣化為州、縣治所。
五代時期,公元916年契丹立國後,隨即南侵文德縣,宣化地域為契丹所佔據。公元938年石敬瑭割讓包括幽、雲、武州等大部分已屬契丹占據的16州後,契丹改稱遼國,遼改武州為歸化州,仍轄文德縣,屬西京路。宣化仍為歸化州和文德縣治所。
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改歸化州為宣化州;大定八年,又改為宣德州,仍領文德縣;大定二十九年復改文德縣為宣德縣,州、縣均屬西京路。宣化仍為州、縣治所。
蒙古太祖八年(公元1213年)攻陷宣化仍稱宣德縣,歸宣寧州;蒙古世祖中統四年(公元1263年),改宣寧府為宣德府,領宣德縣;宣德府隸屬中書省上都路。
政區圖
民國十七年(1928年)二月,改直隸為河北省,廢口北道,宣化縣屬河北省轄。同年十二月,建察哈爾省,宣化縣又劃歸察哈爾省。日軍侵佔宣化後,曾在宣化拼湊偽察南自治政府,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十月,又將偽蒙古聯合自治政府、晉北自治政府和察南自治政府並為偽察南政廳改為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將宣化縣劃入偽自治政府之察南政廳轄,民國三十二年一月,再將偽察南政廳改為偽宣化省,轄宣化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宣化縣首次解放,建人民民主政權。屬晉察冀邊區民主政府的察哈爾省。民國三十年十月,國民黨政府占據宣化,設縣,屬國民黨察哈爾省。
1948年12月7日,宣化縣再次解放,屬察哈爾省察南專區。1952年11月,政務院撤銷察哈爾省建制。宣化縣改屬河北省張家口地區。1958年10月,撤銷宣化縣建制,化稍營、定方水、沙嶺子等少部分地區分別劃歸蔚縣和張家口市下花園區、茶坊區,大部分地區則並入張家口市宣化鎮。1960年7月1日,宣化鎮升格為宣化市,仍隸屬於張家口市。1961年6月1日,恢復宣化縣建制,除原屬宣化縣之化稍營地區仍屬陽原縣外,沙嶺子、定方水等地區回歸宣化縣,並新劃入趙川地區(原屬龍關縣,1960年7月劃入宣化市),改屬張家口地區。1984年1月,省政府決定,將宣化縣改為張家口市轄縣。
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