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坑遺址
⑴ 安慶的歷史遺跡的資料
1、迎江寺
安慶迎江寺位於安慶東門外,瀕臨長江,佔地3萬余平方米,始建於北宋開寶七年(974年),歷代均有整修或修建。
據《安慶府志》和《懷寧縣志》記載,迎江寺於明萬曆已未(公元1619年)由懷寧縣士紳阮自華募捐重建、
明光宗曾親書匾額「護國永昌禪寺」,清順治七年(1650年)敕改「迎江禪寺」,乾隆帝賜「善獅子吼」額,光緒八年(1882年)題匾「迎江寺」,
整座寺院建築在長江岸邊的高地上,殿堂巍峨,從十里開外即能見其雄姿。
2、振風塔
振風塔,坐落於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寺內,原名萬佛塔,又名迎江寺塔,後取名「振風」,有「以振文風」之意。振風塔位於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沿江東路北側,瀕臨長江。
安慶振風塔從明穆宗隆慶二年(1568年)開始興建,於明隆慶四年(1570年)建成,是長江沿岸古塔之一。該塔除具有佛塔的功能外,還具有導航引渡的功能。
3、薛家崗遺址
薛家崗遺址,面積6萬平方米,地處安徽省潛山縣(安慶市代管縣)王河鎮永崗村和利華村交界處。它是新石器時代遺留下的古文化遺址。
現出土了大約3000件文物,主要是石器,陶瓷和玉器,並發現了百餘座的墓穴。薛家崗遺址延續時間長,分布范圍廣,文化層堆積厚,遺跡遺物豐富和文化內涵深邃,成為長江中下游地區遠古文化——薛家崗文化的典型代表。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桐城文廟
桐城文廟為明清以來當地祭孔的禮制性建築群,雄居縣城中心,面臨廣場,正對繁華街區和平路,名人故居集中的老街三面環擁,如眾星拱月。
據《安慶府志》、《桐城縣志》,文廟原在縣城東郊外,始建於元延祐初年(公元1314年),元末毀於火。明洪武初移建於今址。
後因屢遭兵火與風雨侵蝕,明清兩代修葺19次。雖然迭經廢興,而今還其原貌,整修一新的文廟,仍然格局堂皇、古樸典雅。
5、六尺巷
六尺巷,位於安徽省桐城市(安慶代管縣市級)的西南一隅,全長100米、寬2米,建成於清朝康熙年間,巷道兩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著「禮讓」二字。
「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存,不見當年秦始皇」。這首「讓牆詩」就出自六尺巷一段歷史典故。
史料記載:張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氏越用之。家人馳書於都,公批書於後寄歸。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故六尺巷遂以為名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六尺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慶桐城文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振風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迎江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薛家崗遺址
⑵ 安慶歷史遺跡
倡議安慶文化人沿著皖河行走
---探尋古皖文化的遺跡
在當今火熱的皖江開發開放中,皖西南大地上皖河靜靜地流淌,顯得格外冷清。遙想當年可不是這樣,在近代及其以前,皖河流域是皖西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古老的潛山梅城鎮(古稱舒州)到古皖口,再到安慶城,政治、經濟中心從皖河中游到皖河下游。
皖河水道不僅是經濟紐帶更是文化紐帶,皖河流域歷史文化悠久,人文濟盛,文物豐富。唐宋時期即形成區域性物資集散中心,蠶絲、茶葉、生漆、桐油、竹木器等多經此運銷外地;明清之際,徽商雲聚,商業繁榮,手工業發達。時至今日皖河兩岸生態環境優美,人文歷史遺跡和傳說眾多。
現整理了大觀區與懷寧縣境內皖河沿岸的一些歷史遺存姿料。
皖口,即今山口鄉山口鎮,為古城址,是古代軍事要地,三國吳嘉禾六年(公元237年)大將諸葛恪在此屯兵。南朝陳武帝為抗禦玉琳作亂,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四月,遣鎮北將軍徐渡駐守,六月,臨川王陳倩(陳文帝)在南皖口築城,使徐州刺史錢道戢守之。北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太祖遣將由採石架浮橋過江伐南唐。南唐朱令贇自湖口以戰艦、木筏東下,企圖以斷浮梁以援金陵。行至皖口。宋將行營步兵都指揮劉迂揮兵阻擊,火燒戰艦,朱令贇大敗。
皖口,今為山口鄉漁業村。自漢末至今1700餘年,歷經興廢,當年城池已不可辨認。自漢代以來的歷代墓葬,大片成堆瓦礫、柱礎、瓷片、古錢、民房牆壁上帶有文字的城磚, 皖口遺存著大量文物勝跡,距岸十多米的河床上有古城牆遺址,枯水期可見古城牆基腳,當地百姓早年挖起的古城牆磚上刻有「懷寧縣」「太湖縣」「桐城縣」「潛山縣」等縣捐制字樣,有的城牆磚上,還刻著人名。鎮西塔嶺上可見古時戰壕,還有宋代房屋遺址,古錢製造廠,清代古井。皖口,背臨百子山,面對石門湖,依山傍水,景色迷人。「百子晴嵐」「石門秋泛」為舊時懷寧十二景中著名二景。
皖口曾先後兩次作為懷寧縣縣府所在地。第一次是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 622 年),懷寧縣分為四個縣:皖城、安樂、梅城、皖陽,其中皖陽縣縣治設在皖口,設置時間一年左右。第二次是南宋嘉定十年(公元 1217 年),到南宋景定元年(公元 1260 年),設置縣治時間 43 年。皖口又是懷寧縣古代一座文化重鎮,歷代文人墨客紛紛來此巡遊,吟詩作賦。唐代的李涉曾作七絕詩《井欄沙宿遇夜客》「暮雨蕭蕭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相逢不用相迴避,世上於今半是君」。宋代的王安石曾作《別皖口》《過皖口》《渡長安嶺至皖口》等詩作,黃庭堅曾作》發舒州向皖口道中作寄李德叟》。明曹學全詩作《皖口阻風二首》,劉基詩作《江行,為余庭心》。清汪宗周詩《舟過皖城》,施潤章詩《李陽驛至皖口》《侯風皖口》等等。
楊汝谷墓 位於山口鄉百子村石門湖畔獅子口大橋左側的紗帽山之巔,為夫婦合葬墓,海拔400米,有墓壙、墓碑(無字),正前墓壙石上浮雕舞鶴。距墓2米處立方形華表1對,高近2米,寬0.3米,左側碑文:故光祿大夫予告都察院掌院左都都御史加之三級湓勤恪楊公漳汝谷大人之墓;右側碑文:故誥封一品夫人楊母劉太夫人之墓。兩碑均同樣署:「經廷講官太得保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三等伯加十級張廷玉頓首拜題。」時間兩碑均署「大清乾隆十一年歲次丙寅孟春月丁丑吉旦」(即1747年)。兩碑同署其兩孫、曾孫、玄孫名。
雪山洞、普陀寺 普陀寺位於洪鎮鄉冶塘湖東南長安嶺的半山腰間,寺後有洞曰雪山洞,懷寧縣人民政府1982年3月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雪山洞,為寒武紀石灰岩溶洞,深50米,最高5米,曲折下行,寬廣處如大廳,可容百人。洞內有依石壁雕佛象1尊,前置香爐供案。洞門面北,高4米,上有磚砌牌樓,高出洞口4米,3層磚制斗拱,正身橫額楷書石刻「岩脫金身」4字。普陀寺依洞而建,為1座約300平方米的硬山式建築。南北合面,兩個3開間的佛殿,中隔天井,正殿背後直通山洞,寺門在兩殿之間轉折向西,門頭橫額「普陀寺」為清咸豐二年(1852年)所制。
雪山澗牌樓、普陀寺,傳說始建於明,但無文字可考。民國4年《懷寧縣志》僅雲「雪山洞,有寺」。在已發現的碑刻中,最早為洞內石供案上刻有「雍正八年」字樣,另有乾隆二十五年殘碑上有「建洞門以建石樓」之句,寺內和門前壁上嵌的10餘塊重修碑記,最早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最遲為同治四年(1865年),因此,雪山洞牌樓與普陀寺的始建時間應在清初康熙至雍正年間。乾隆至同治百餘年間,曾屢經重修,民國年間也進行過修整,並在東側新建佛殿1座,已毀。此寺早年香火旺盛,百里香客雲集。
石庫道光水文碑 碑立於洪鎮鄉石庫村馬家樓田畈上,高0.5米,寬0.33米,碑文直式楷書陰刻「道光二十九年潮水至此」。左下方署款「斐輔仁立」。立碑者身份不詳,石庫一帶多裴姓,應為當地人士。
石庫地處皖河下游,皖河經此而下15公里於安慶入江,南岸為跨湖北、安徽兩省的長江干堤——同馬堤。此碑系長江水文史的重要資料。1973年長辦復查時發現碑已被人挖走,當即查出,復立原址。1974年3月5日,長江流域規則辦公室水文處曾來函安慶行署文化局索取了該碑的拓片資料。
冶塘湖冶鐵礦遺址 位於洪鎮鄉石庫村冶塘湖畔。地形屬小山環抱的盆地,東側為獅象二山,稱獅象把口,其間開口處水運連接皖河直入長江。遺址當獅象把口之內沿湖畔相連的蛇形嘴、汪家嘴、王家嘴等大小五個山嘴的山坡、灘地,面積約兩平方公里。地面暴露物有鐵渣、鐵礦石和繩紋磚塊,以王家嘴最為密集,文化層堆積0.5~1米厚。傳說有公冶長墓在此。在遺址東面的東山和龍泉嶺尚有鐵礦坑遺跡,民間傳說是秦始皇挖龍脈的坑,近年鄉鎮企業也在老坑附近開挖鐵礦。漢時中國冶鐵業高度發達,懷寧漢屬皖縣,《漢書·地理志》載「皖有鐵官」,漢對皖縣已設官專掌冶鐵,冶塘湖是皖縣的重要冶鐵基地,是屬漢代冶鐵遺址。
金雞碑 位於洪鎮鄉學堂村。碑高1.1米,寬0.75米,白色石料刻成。碑的正文為「金雞社令直之神位」,正文兩側冠「日」、「月」二字。上款「庚戌歲冬月吉旦眾生祀奉」,下款為立碑人「本社」、「信官」、「信士」、「生員」楊文堂等25人姓名。碑邊刻纏枝花紋,碑文楷書陰刻。
金雞碑的立碑時間最晚應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或者上到明代。金雞碑是戲神碑,是研究我國戲曲史的一項重要資料,是研究戲劇史的活化石,全國僅存兩座,「電影金雞獎」名源於此。1984年7月懷寧縣文物普查中發現。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猖神廟碑 在金雞碑南側3米處。高0.9米,寬0.6米。碑額楷書橫行「五猖□碑」(原註:「□」應為「廟」字)。正文4行,記述建廟立碑之緣由,後為捐款建廟名單20餘人及款額。下款「大清慶□□年大呂月立」,部份字跡不清。
太平軍石牌城遺址 位於石牌貓山,皖河北岸,與上下石牌隔河相望。城址為相連的四個丘崗,中間一條狹長的窪地縱貫南北,面積約0.8平方公里。現存的遺跡為環城兩條寬約2米、深1.5米的壕溝。群眾傳說西部有「金鑾殿」(即指揮部),北部有炮台,中部有水井、兵工廠。據近年發現的房屋、兵器、炮彈等遺跡遺物,基本上可資印證。
石牌是安慶西部要隘。太平軍三河大捷以後,西南戰場失利,九江失守,危及安慶。保衛安慶,保衛天京西大門的戰斗,猛烈展開。當圍攻安慶的清兵多隆科被擊退縮至宿松後,英王陳玉成布兵鎮守石牌以及太湖、潛山,遏制清兵,保衛安慶。據史料記載,石牌城異常堅固,「上下均開炮眼,周圍深壕3道,外護木城6道,樁簽密布,駐軍數千」。當英王在此布置守兵後,統兵攻往六安時,多隆科乘機襲擊石牌,於咸豐九年(1859年)9月24日夜由茶棚嶺潛至城下,「乘守軍陷於疲憊,越濠爬溝,施放噴筒火箭」。守軍奮起炮擊,英勇抵抗至次日晨,城內起火,守軍數千人犧牲,守將霍天燕榮、石廷玉被俘,石牌城陷落清軍之手。
廣王廟 坐落在小市鄉良湖村。背負山巒,面向皖水,古樸雅靜,別具風韻。建築年代不洋,面積約300平方米。中殿設有廣王大帝神龕,廣王神像居於正中,右為二廣王,三廣王,左為小廣王。廣王神像頭戴皇冠,身著龍袍,足履朝靴,儼然一副帝王偶像。
解放前廟內香火極盛,常住僧2至3人。每年農歷2月間,廣王大帝要到方圓百里內巡狩一次,農民稱為廣王會。足跡所至,涉及潛懷兩縣的小市、梅城、油壩、三祝等6個鄉。廣王所到之處,都要設台,陳列香幾接駕,盛會3天,參加者數以萬計。
據傳,廣王乃是後梁皇帝朱全溫之長兄朱全昱,原系安徽碭山午里溝人。朱全溫參加鎮壓黃巢起義的部隊,戰功顯赫,被唐朝封為魏王,任四鎮節度使,一躍而為晚唐後期獨攬朝政的新貴。朱全溫准備篡唐時,接長兄全昱到京師,委以重任,朱全昱不接受,回到碭山隱住山林。朱全溫即位太祖後,有一次生病,很想長兄全昱來看他,派人到碭山請全昱,錯傳皇帝派人來捉拿全昱。全昱於是隻身向南逃亡,來到皖水東岸的崗巒地帶,定居下來,為當地百姓看病植樹,做了不少好事。以後,他回到碭山,被太祖封為廣王,死後又加封為帝,稱為廣王大帝。後人知道了這段逸事,特在朱全昱的棲身之所立廟,歲時享祀。廣王神龕兩旁有副對聯,可資為證。聯日:身隱碭山,生恥封王死作帝;靈昭皖水,功名及物德嘉民。當地文人謝鴻斌早在20年代也曾為廣王廟題寫一副對聯,亦可作證:寄跡煙霞,碭山一角帝王賊;功垂民社,皖水千秋俎豆馨。
另外馬廟鎮孫家城遺址、小市鎮王家山遺址、《孔雀東南飛》遺址等在這不一一羅列了,至今皖河兩岸古村落、古民居、祠堂、古墓葬等遺存眾多。喜歡探險尋奇的朋友還可到安慶市郊與懷寧縣交界處柏子山區寒武紀溶洞群探險尋奇。近年來在總面積60平方公里的山區發現了大量溶洞群「水晶洞」、「梅花洞」、「麻姑洞」、「蝙蝠洞」、「雪山洞」等,洞景精奇。該區集山秀、洞奇、水美於一體,生態環境優美。
⑶ 洮河石硯有什麼特點
洮河石深浸於水下,石質細膩,紋理如絲,氣色秀潤,用洮河之石製作的洮硯,發墨快、研墨細、不傷筆毫,具備了端、歙二名硯的特點,堪稱色澤艷雅、質地優良的上品。
洮河石顏色有「紅洮」和「綠洮」,前者呈硃砂色,細潤純凈,極為少見,失傳已久,但最近在洮河深水中開采出了赤紫色的紅洮,於是有了延續。綠洮有「鴨頭綠」、「鸚哥綠」等色澤。另外還有少量帶黃標的。黃庭堅有詩贊美洮石色澤的艷麗:「久聞岷石鴨頭綠,可磨桂溪龍文刀;莫嫌義吏不知武,要試飽霜秋兔毫。」
製作洮硯的洮石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鴨頭綠,也稱「綠漪石」,色澤綠,有水波狀紋路,石質堅細,瑩潤如玉,是洮石上品。如在綠色紋路中夾雜黃色痕跡者,則更名貴。二是鸚鵡綠,色澤深綠,石質細潤,其中帶有深色「湔墨點」的惹人喜愛。三是柳葉青,色綠而又帶有硃砂點,石質堅硬。四是淡綠色洮石,具有滲水緩慢的特點。洮硯之名貴除了石質優良和色彩絢麗的優點外,還由於硯形繁多,雕刻精細。洮硯的硯式端莊厚重,古樸典雅,在工藝上有不同於其它石硯的獨特風格。在所刻粗細得當的線條內填上黑色,這是洮硯不同於其它石硯的一大特點。
一塊洮硯,需要經過下料制坯、設計、精雕細刻、配製硯河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在雕刻工藝上,吸收了端、歙兩硯之長,發揮了甘肅的「透雕」特點,使雕鏤效果,玲瓏剔透,精緻文雅,美觀大方。
編輯本段開采歷史
洮硯出產於古洮州,即現今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境內的洮河上游,並於洮河深水中採石,故名為洮河硯、洮硯。
洮硯的開采,一說始於唐或更早一些時候。詩人吳蘭修的《端溪硯史》引唐柳公權的《論硯》雲:「蓄硯以青州為第一,絳州次之,後始重端、歙、臨洮。」說明唐代已有洮硯。宋代米芾的《硯史》則指出,宋神宗熙寧年間,朝廷派王韶駐軍臨洮開熙河,洮硯則成為地方特產的貢品,進入開採的鼎盛期。由於洮硯佳石蘊藏於深水中,采之不易,產之也少。在宋代,甚至京城一些士大夫也只聞洮硯其名,未見其物。到明代,洮硯已極難開采,據說,得巴掌大一方也屬難能可貴。而到了清代,洮硯幾近絕跡,有嗜硯者竟以黃金求購。
宋代皇室宗親大鑒賞家趙希鵠《洞天清祿集》雲: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也。
宋代譽洮硯:「臨洮綠石有黃瞟似花玉珍以年逢比之舊端郊寒疲聊備一品圖左史右」。大文豪蘇軾《洮硯銘》 「洗之礪,發金鐵,琢而泓,堅密澤,至中國,棄於劍參筆墨,歲丙寅,斗南北,歸子者,黃魯直」。宋代著名詩人張之潛賦詩銘「明窗試墨吐秀潤,端溪歙州無此色」。譽洮硯,又「洮河石貴又照壁,刻畫無鹽項國」。金代文學家元好問詩中曰「縣官歲費方百萬,才得此硯來臨洮」。明代鑒賞家高濂《洮河綠石硯》釋文曰: 「此洮河綠石硯也,光細如玉,色好新綠,碧沉而深,真硯中寶也」。清末教育家題洮硯銘曰:「頑石點頭,如來頓首,三千毛錐,脫穎而出」。如是我佛合掌說: 「億萬斯年,不朽不朽!」
編輯本段石料特性
硯台的價值在於使用、觀賞。使用者,要用來磨墨、貯墨,要求下墨快,發墨細,不耗墨、不損筆;觀賞者,就石硯而論,除要求後天雕刻製作精巧外,首先要求石質的先天條件:要色澤雅麗、鮮艷,紋絡奇幻,妙自天成。以上特性,具一者易,兼得者難。所以,大凡石硯所用之石,要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石質結構細潤堅密,發墨既快又細;
2.石質水份充足,滋潤溫柔,既不耗墨,又不損筆;
3.石質硬度適中,既可經久耐磨而又便於雕琢;
4.色澤古樸典雅、溢光流彩,紋理成趣。
綜觀幾大類岩石,其特性用來作石硯,具備以上條件者狻少。如玉類石料,色澤雖美、結構也很緊密、雕刻起來雖然吃力,但還能奏刀。但堅不發墨,光滑頑硬;花崗岩、大理岩類的色澤也美觀典雅、紋理奇幻無窮,但石理結構的粒徑太粗、硬度太高。表面粗糙則下墨無光,墨汁呈粗粒粉砂狀,表面光滑則又拒不發墨;石灰岩、砂岩等岩石的結構更粗糙,顆粒組合毫無規則,粒徑大小不一,劈理又極不發育,粒徑不勻、結構粗糙則表面無法研墨,劈理不發育、硬度較高則不能出坯雕刻制硯。所以,岩石中同時具有以上四種特性的石料非常稀少,這些特性各自的優劣程度也有所不同。只有水成岩中的細泥型板頁岩類的岩石,才或多或少具有以上特性。各類作硯的石料,也幾乎都是用這類岩石來充當的。
編輯本段洮硯石料特徵
其一,結構細密。洮硯石料具有所有沉積岩中粘土岩類的基本結構,顆粒極細,粒徑在0.01毫米以下,密度 3.04克/厘米』左右,結構以緊密見長。且石料中兼含多種金屬離子。所以,不僅發墨快,而且墨汁細而有光澤。具有滑不拒墨,澀不滯筆的優點。一般來說,這二者相剋相違:石滑者不宜發墨,發墨快細者易損筆毫,最難兼得。而洮硯石料卻恰恰兩美全:石理極細而不滑墨,發墨極快而不傷筆毫。
其二,滋潤滑膩。洮硯石料礦帶瀕臨洮水,由溫潤之氣精養,礦體中水份充足,石料拋光後手感滑膩,呵之即出水珠。由於它的石質結構緊密,水份便不易散發,因而構成它既不滲水,又貯墨日久不幹的特性,故以雖繪暑而傾墨不幹之盛譽稱雄於硯林。
其三,硬度適中。洮硯石料的硬度為摩氏三度。作為硯材,恰到好處:既能抵禦外來磨擦力而經久耐用,又軟硬適中而便於雕琢。加上它板頁岩結構劈理發育,石性溫和,質硬而不脆,作硯更為理想。洮硯石料的以上三個特性已盡善盡美地具備了其作為硯材的根本條件,從使用價值的角度出發,以此優良的石質而名列硯行前茅則是當之無愧。
其四,色澤典雅。洮硯石料呈翠綠色和赤紫、暗紅三種顏色,且以綠色為主。它的綠色,不論從色相、色度、純度、色性哪一方面來說,都居諸硯之首。
在可見光譜中,綠色光波長居中。人眼對綠色的反映最平靜。綠色在各高純度的色光中,是眼睛最能適應和最能得到休息的色光。綠色象徵著和平、生命、春天,它給人以鎮定、健康、安全的感覺。在書房中與筆墨紙搭配在一起就更顯得高雅而富於生機,素靜而不乏靈蘊。所以說,色澤是硯台石料觀賞價值的首要因素。
作為硯石,肌理細潤而堅密可謂之「道德高尚」;發墨快而不損筆毫可謂之「才能出眾」;滋津潤朗貯墨不幹不腐可謂之「品格高雅」;綠質黃章、色澤雅麗可謂之「容貌靈秀」。洮硯石料在硯林中真可謂「德」、「才」、「品」、「貌」四絕,無與倫比!
編輯本段價值
洮硯的石質決定了它的地位和身價。北宋趙希鵠在《洞關清祿》中說:「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潑墨不減端溪下岩,……得之為無價之寶。」因此,歷代文人頗多對洮硯歌贊詩詞。北宋張文潛雲:「明窗吐墨試秀潤,端州歙州無此色」,黃庭堅雲:「洮州綠石含風漪,能淬筆鋒利如錐」,今人趙朴初雲:「風漪分得洮州綠,堅似青銅潤似玉。……一潭碧水凈如玉」。於中可見文人們對洮硯的推崇。
洮硯有紅有綠,以綠洮居多且常見,而以石色綠而藍者為上,古人稱之「鴨頭綠」、「鸚鵡綠」。洮硯貴有膘。在綠洮中,有水波狀紋路並伴生有鐵銹色片痕的「黃膘綠漪石」最為名貴,位處「神、極、珍、妙、能」五品中的極品,古人雲「洮硯貴如何,黃膘帶綠波」即指此之謂。
洮硯,由洮河綠石製作,該石取於甘肅古洮洲,即今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洮硯鄉的喇嘛崖,該地山崖險峻,道路崎嶇,三面環水,水勢激險,取材十分不易,洮石屬泥盆系中變質細泥頁岩,結構細密,且含多種金屬粒子石質瑩潤如玉,叩之無聲,呵之出水珠,用以制硯,貯水不耗,歷寒不冰,澀不留筆,滑不拒墨,且硬度適中,具有發墨快,研墨細,不損筆,揮灑自如,濃淡相宜,用之得心應手,風雅盡賦等特點。
洮硯的名貴一在與石質,二在它的雕刻精神,獨具風格,有:鏤空懸雕,多為龍鳳松鶴,舊時稱為宮庭硯,此外還有人物山水,梅蘭竹菊,花鳥草蟲等表現方式,古樸典雅,粗狂豪放等特點,堪稱民間藝術的瑰寶,今朝新的一代制硯藝術家們,根據石質,因材施藝,小者微厘,大者盈尺,不拘方圓,量石成硯,渾然天成,呈現出一種多層次,集文化素質及藝術修養為一體的藝術佳作,使之具有很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編輯本段工藝
洮硯石料產地有宋、明數代所採掘的老坑遺址,也有清代以後及近代採石者所掘之新洞窟。洞內石料為制硯之珍品,其石質堅潤細密,淡綠色中含有墨色條紋,形成變化萬端的流水、雲霞、風漪、霧露。製成之硯下墨既快又細,發墨生光,石質溫潤而呵之成珠,貯墨硯中,經月不涸不腐。其石表帶有金黃、白玉色油脂狀石膘者更為名貴,故有「洮硯貴如何,黃膘帶綠波」的贊語,還有喑紅紫石,色澤亦佳,勝過端溪石色。
洮硯石料礦帶在縣境內的分布面積約20平方公里,年產石料80噸,硯石集中分布在洮硯鄉所屬的30餘個自然村中。以往都是單家獨戶零星生產,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縣上創建了洮硯製作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洮硯開發事業。
洮硯的製作雕刻工藝是很考究的,從造型中的外型自然型和規矩形,構造中的墨池、水池、「石形帶蓋」,款式有單硯雙硯,裝飾中的圖案裝飾,文字裝飾,都是十分精美的。在近千年的製作雕刻實踐中,硯工們創作流下來的精美傳統圖案成千上萬,如龍鳳圖案中的「龍鳳朝陽」、「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獨龍探海」、 「四龍競雨」、「五龍鬧海」、「九龍戲日」、「鳳穿牡丹」、「龍鳳雙飛」等,宗教器物圖中的「佛八寶」、「仙八寶」、「八吉祥」、「觀音送子」、「八仙慶壽」等;諧音寓意圖案中的「五福棒壽」、「戀子雙魚」、「福壽延年」、「福榮有餘」、「喜上眉稍」等,借物寓意類圖案中的「四君子」、「歲寒三友」、「松菊延年」、「松鶴延年」、「三星高照」、「三陽開泰」、「花好月圓」、「魚躍龍門」、「魚龍戲水」等,傳說故事類圖案中的「桃源三結義」、「文王訪太公」、「武松打虎」、「瓦崗寨」、「康熙訪賢」、「牛朗織女」、「天仙配」、「哪吒鬧海」、「大鬧天宮」、「嫦娥奔月」、「女媧補天」、「瑤池會」等,源於民間戲曲中的「文成公主」、「牧童放牛」、「白蛇傳」、「蘇武牧羊」、「花亭會」、「游西湖」、「夫妻識字」、「兄妹開荒」等;源於民間故事中的「麻姑獻壽」、「吹蕭引鳳」、「跨虎入山」、「踏雪尋梅」、「龍女牧羊」、「八鹿慶壽」等除此之外,名山勝景,僧院古剎,樓台殿閣,奇石怪松,蟲鳥花卉、家禽走獸,琴棋書畫,文房四寶……等等,都是洮硯圖案採用的創作題材,洮硯在近千年的製作雕刻歷史中,利用這些豐富的民間傳說素材,創作出許多令人驚嘆的藝術珍品,這些優秀的傳統圖案,是寶貴的民間文化遺產。
洮硯雕刻工藝中,包含著它所有姊妹藝術的某些成份。如有玉雕、牙雕中的圓雕技法,磚雕、石雕中的高淺浮雕技法及木、石刻字中的篆刻技法。洮硯雕刻技藝中的透雕和浮雕,由它的姊妹藝術幫助形成並充實了自已獨特,系統的藝術風格。洮硯雕刻技藝源於何時,實難准確肯定,但故宮博物院所藏洮河石《蓬萊山硯》和宋文綉院《洮河綠石硯》中硯面的雕刻圖案來看,就開始運用了部分透雕技法,《蓬萊硯》中殿閣上的「蓬萊山」三字和龜員碑面的「雲雲」二字又是洮硯浮雕的先河。
繼往開來的卓尼縣洮硯雕刻藝術更是前無故人,後有來者,李茂棣1984 年率先在卓尼辦起了第一個洮硯工藝廠,不僅教授門徒20餘人,且創制了巨型《八仙過海》硯等,傅紅雲從1984年從師刻硯,雕刻的硯台刀工細膩,構圖精湛,曾多次在全國性的藝術品展覽會上參展:1987、1988兩年分別參加了第23、24兩屆全國旅遊工藝品展覽和全國工藝美術展覽,目前,縣古雅洮硯公司法人傅紅雲正在全力以赴地投入以洮硯石料為基本材料的縣城廣場四大標志物的藝術設計,製作雕刻中……。
洮硯的包裝材料以木盒為主,普通木盒有松、榆、柳、野丁香、核桃、杏木等,也有用它們的 根製成的木盒,盒中一般墊以綿緞,絲絨或海綿,塑料泡沫類的防震材料,木盒的面上,也多用文字裝飾,有些採用木板刻字,有些則直接書寫在上面,用清漆或桐油刷面上光。近幾年又興起精美包裝,以便攜帶是絕佳的旅遊紀念品和高雅名貴的饋贈物。
編輯本段卓尼洮硯
卓尼縣地域遼闊,物產豐富,文化燦爛,人傑地靈,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特色文化大縣。
洮硯石就產於卓尼縣洮硯鄉境內的洮河沿岸,由於這個地方歷史上歸洮州管轄,石料又是從洮河岸邊開采,所以,把用這種石料加工成的硯石叫作洮硯。洮硯的礦產面積在卓尼境內約有40平方公里,以洮硯鄉喇嘛崖石料礦帶上當地人稱宋代老坑中所產石料「窩子石」是最有名的上等石料。(傳說,雕刻洮硯的祖師是一名出家修行的喇嘛,很早以前在這個石崖上挖過石頭刻過硯,當地人為了紀念這位洮硯雕刻的祖師,就把這個石崖叫喇嘛崖。)
洮硯能夠與廣東端硯、安徽歙硯齊名,是因為洮硯石料具有結構細密、滋潤滑膩、硬度適中、色澤典雅的特點。這種石料石質細密,手感潤滑,墨汁不揮發,不滲水。耐磨,不脆,軟硬適中。它的代表色是綠色,因顏色的深淺不一有墨綠色、碧綠色、翠綠色、淡綠色等,也有少量赤紫、暗紅色的。綠色硯石,能讓人想像到碧綠的洮河水和洮河岸邊的蒼松翠柏。
洮硯雕刻從唐宋時期開始,到現在有1300 多年的悠久歷史,早在宋代初期就很有名氣。洮硯的雕刻技法有鏤空、圓雕、平雕、浮雕、透雕等多種風格,十分精製。圖案內容非常豐富,花草、人物、山水,鳥獸、亭台等。成形的洮硯工藝精巧美觀,圖案寓意深遠,有代表性的有「五福捧壽」、「福壽延年」、「福榮有餘」、「花好月圓」等吉祥圖案,又有「桃園三結義」、「八仙過海」、「嫦娥奔月」、「九龍硯」等傳說或歷史故事。洮硯形狀按照硯石的形狀而定,圓形方形扇形的都有。
洮硯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藝術價值,自古以來就是收藏珍品,也是最為理想的贈品,深受各個朝代書法家和大詩人的稱贊:北宋著名鑒古家趙希鵠著的《洞天清祿集》中這樣稱贊洮硯:「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蘭,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寶」。宋代書法家黃庭堅贊洮硯:「洮河綠石含風漪,能淬筆鋒利如錐。」當代書法大師趙朴初曾為洮硯題詩:「風漪分得洮州綠,堅似青銅潤如玉」。
卓尼是洮硯的故鄉,在洮河文化的發展史上,一直在默默地書寫著自己的歷史……。故宮博物館藏有宋代的「蓬萊山硯」;在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收藏有明代的「十八羅漢洮河石硯」,故宮博物館也藏有一方橢圓形洮石大硯; 1997年,《九九歸一》巨硯作為甘肅各族人民的慶賀禮品贈予香港特區政府,更使洮硯名聲遠揚。特別在近幾年,由於蘭州、酒泉和敦煌等地的對外開放,洮硯供應日本、港澳等旅遊者,深受國內書外畫家和愛好名硯的收藏家們所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