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河源遺址
Ⅰ 洮河的流域概況
洮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起源之地,彩陶證明5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存,他們創造內燦爛輝煌的容馬家窯文明、寺窪文明等。彩陶的形制和圖案透露了人類初期與自然的和諧以及向自然索取的生活狀態。
沿洮河文化產業帶以洮河為軸線,南起衙下集鎮姬家河大橋、北至洮陽鎮邊家灣大橋,延綿約28公里、總佔地約24.67平方公里。該片區至2014年已經發展重點文化旅遊項目15個、總投資66.8億元,並規劃投資9.7億元修建東西濱河路51.5公里。
馬家窯文化產業園、甘肅臨洮體育訓練基地、洮之苑文化休閑街區、卧龍灣水鎮等7個項目已於2014年全面開工建設。其中的馬家窯文化產業園,是甘肅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重點規劃建設的項目之一,以打造「世界彩陶之都」為戰略目標,以馬家窯文化遺址為核心區,規劃建設總佔地28.36平方公里,總投資11.95億元,重點建設青少年陶藝體驗中心、甘肅彩陶博物館、洮陶人家、大師工作室、商業街等設施,打造集文化事業、創意產業、特色旅遊、文化體驗、親和宜居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產業基地。
Ⅱ 洮河的發源地在上面地方
李恰如山位於縣城東南50公里處,是洮河的發源地,奇峰聳立,許多具有高原特色的生物物種在專此屬地生長繁衍。李恰如天池座落在石山環繞之中,池面約1500平方米,池水清澈碧綠,每年有大量的白鶴、鷺鷥等珍禽來此棲息。
Ⅲ 洮河的源頭在哪
洮河的的源頭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傾山東麓,洮河於甘肅省永靖縣匯入黃河劉家峽水庫區,洮河流域東以鳥鼠山、馬銜山與渭河、祖厲河分水,西以扎尕梁與大夏河為界,北鄰黃河幹流,南以西秦嶺迭山與白龍江為界。
在黃河各支流中,洮河年水量僅次於渭河,居第二位。徑流模數每平方公里為20.8萬立方米,僅次於白河、黑河,是黃河上游地區來水量最多的支流。
洮河發源於青海省,是黃河水系的重要支流,流經甘肅省碌曲、臨潭、卓尼、岷縣、臨洮等縣,在永靖縣劉家峽大壩附近匯入劉家峽水庫。
(3)洮河源遺址擴展閱讀
洮河的流域概況:
1、地質地貌
洮河流域地跨兩大地貌單元,即甘南高原和隴西黃土高原。二者大致以西秦嶺山脈分支延伸的白石山、太子山、南屏山一線為界,南部為甘南高原,北部屬隴西黃土高原。甘南高原即青藏高原的東北邊緣部分,海拔高程3500 ~4000米,最高處為迭山主峰扎伊克嘎(4483米),甘南高原除有森林覆蓋外,大部分為平坦開闊的草灘和山坡草場。
2、氣候特點
洮河流域氣候,雖屬大陸性氣候,但因受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氣候交綏的影響,大部地區濕潤多雨,降水量較大,除最北部年降水量近400毫米外,其餘90%以上的地區年降水量均在600毫米以上,高海拔林區還高達八九百毫米。
洮河流經甘南、定西、臨夏等地,在臨夏州永靖縣境內的劉家峽水庫大壩上游匯入黃河。幹流河道長673公里,流域面積25527平方公里。
洮河河源高程4260米,河口高程1629米,落差2631米。溝門村站多年平均流量172立方米/秒,年徑流量53億立方米(紅旗水文站)。自產水資源總量47.2億立方米。5~10月佔75%以上,為甘肅中部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
Ⅳ 臨洮的遺跡作文
洮河西岸,我們可以看到一座傍依在洮河邊的著名的西岩寺,昔日有「看河樓」、「臨川閣」,西岩寺、臨川閣是元代臨洮佛教發展鼎盛時期西岩山廟宇建築之一,後均毀於清同治之亂及文革。西岩山居高臨下,巍然屹立,山下洮河如同裙帶繞過,對面與嶽麓山公園遙相呼應,春日可賞沙堤煙柳,夏日可見洮河放筏,秋日俯瞰波濤涌雪,冬日可看洮水流珠,是觀賞「北嶺橫雲」、「定鼎停雲」、「南屏積雪」的理想看台。氣勢巍峨,遊人登臨觀景,文人飲酒賦詩,俯視洮河滾滾北流,秀美的洮陽山川盡收眼底。如今西岩寺重修依舊,古風猶存。
洮河,位於甘肅省南部,是黃河上游第二大支流(僅次於湟水),源出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西傾山東麓,流經甘肅省碌曲、臨潭、卓尼、岷縣、臨洮等縣,在永靖縣境匯入黃河。幹流河道長673公里,流域面積25527平方公里。洮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起源之地,彩陶證明5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存,他們創造燦爛輝煌了馬家窯文明、寺窪文明等。彩陶的形制和圖案透露了人類初期與自然的和諧以及向自然索取的生活狀態。
臨洮宛如一顆古樸而又散發著現代魅力的明珠,熠熠鑲嵌在洮水之濱。黃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一路奔騰涌來,從西秦嶺末端的海甸峽進入黃土高原末端的臨洮後,由南向北流經縣內ll5公里匯入黃河,所經該縣9個鄉鎮,滋潤著兩岸的山川沃野。洮河由南向北流經臨洮縣苟家灘鄉(今南屏鎮南面的海甸峽棧道遺跡處,這里峽口水面寬僅8米,為臨洮縣境內洮河兩岸相距最窄、河水最深處。河南岸石崖峭壁間上距水面1.5米~2.5米處有古代開鑿的棧道孔兩排,孔間距約1.5,上排孔口略大於下排孔口,孔口方形。大孔邊長約0.30米~0.40米,小孔邊長約0.20米~0.30米。以大、小各為一組計,共有棧道孔30組以上。其上方為架設橫梁之孔,下方為立斜柱之孔。海奠峽為秦漢隴西郡治狄道縣及西漢安故縣城的重要門戶,也是入蜀的捷徑。)、三甲鄉、玉井鎮、西坪鄉、卧龍鄉、新添鄉、辛店鄉、太石鎮、紅旗鄉九個鄉鎮,115公里,滋潤著兩岸的山川沃野。
Ⅳ 中國長城什麼時候造的
中國修建長城始於春秋戰國時代,《詩經·小雅·出車》記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獫狁於襄。」明言北方長城的作用在於防範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掠。在戰國時代,有20多個諸侯國修築過長城。當時築城有「互防」和「拒胡」兩類。前者如楚國、齊國、燕國、魏國、韓國、趙國、秦國等,為了互相防禦在各自的邊境修築長城,《史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後者如秦、趙、燕三國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東胡、林胡、樓煩等游牧民族的侵襲,在與之毗鄰的北方修築的「限戎馬之足」的長城。
秦長城。秦昭王時,秦國修築了北部長城。秦國北部長城西起臨洮郡,經隴西郡、北地郡、上郡三郡的邊境,東至黃河。
趙長城。趙國先後築有兩道長城,分為趙北長城和趙南長城。趙肅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以漳水、滏水(今滏陽河)的堤防為基礎,築長城,以防齊、魏。因所築長城,位於南部,史稱為「趙南長城」。《史記·趙世家》中記載:「 十七年,圍魏黃,不克。築長城」。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於內蒙古雲中、雁門、代郡一帶築長城,以防匈奴。因位於趙境的北部,史稱「趙北長城」。《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⑩,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11),至高闕為塞(12)。而置雲中、雁門、代郡。」趙北長城,西起高闕(今內蒙古臨河),沿陰山山脈,東至代郡(今河北省張北南)。
齊長城。齊長城建於公元前五世紀,在今山東境內,東西走向,西起平陰,經泰山北麓,東至密州琅琊台入海,全長500餘公里。齊長城是中國歷史上建築最早的長城,在中國長城史上地位十分重要。
燕長城。燕國北部長城,西起造陽(今河北獨石山),東至襄平郡。
楚長城。《漢書·地理志》記載:「葉,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曰方城。」。但關於楚長城是否存在,目前學術界尚存爭議。
魏長城。為了防禦強秦的進攻,鞏固河西之地和保衛國都大梁,魏先後修築了魏河西長城(史稱「濱洛長城」)和魏河南長城(史稱「卷之長城」)。
中山國長城。古中山國長城始建於公元前369年,《史記·趙世家》中記載「趙成侯六年,中山國築長城」。
秦代長城
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北逐匈奴,占據河套,並修築長城。「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餘年。」(《史記·蒙恬列傳》)秦長城把過去秦、趙、燕三國長城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秦長城可大致分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於今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北至臨洮縣,經定西縣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甘肅環縣、陝西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向北折至今內蒙古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北段即黃河以北的長城沿陰山西段的狼山,向東至大青山北麓,再向東經今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再向東北經今河北張北、圍場,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後向東南,終於朝鮮清川江入海處。
在修築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長城被拆毀:「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史記·秦始皇本紀》)秦長城對於抵禦匈奴的騷擾,保障中原生產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孟姜女的故事便來源於此。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跡殘存。
漢代長城
漢朝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到漢宣帝,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北朝及隋代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其中以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隋文帝時,為防範突厥,多次於冬季征發丁壯修築長城。隋煬帝時,兩次於夏季大規模征發勞力修築,此時防禦的對象還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渾。隋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靈武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
金代長城
金朝為防禦蒙古,開始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明代長城
到了明朝,從洪武至萬曆,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南長城
南長城位於中國湘黔邊界,又稱湘西古長城,是2000年4月才被「發現」的苗族疆防。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北起湘西古丈縣的喜鵲營,南到貴州銅仁境內的黃會營,全長190公里。
Ⅵ 甘肅定西最早的原始先民,是出現在哪個河流區域的
甘肅定西的原始先民當然是黃河流域的原住民了,最早也出現在黃河流域甘肅古屬雍州,省會蘭州.地處黃河上游,位於我國的地理中心,介於北緯32°31′~42°57′、東經92°13′~108°46′之間.它東接陝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內蒙古、寧夏,是古絲綢之路的鎖匙之地和黃金路段,並與蒙古國接壤,它像一塊瑰麗的寶玉,鑲嵌在中國中部的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上,東西蜿蜒1600多公里,縱橫45.3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4.72%.人口2600萬(1949年968萬人),有漢族、回族、藏族、東鄉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哈薩克族、土族、撒拉族、滿族等民族.
近幾年來,該省考古工作者在省境東部秦安縣大地灣發現並挖掘了一處距今7800至4500年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址,出土文物8000餘件,其中發現的7000年前的地畫、5000年前的混凝土和一座建築面積達450平方米的原始社會會堂式宏偉建築,系國內首次發現.這處遺址堪與西安半坡村遺址相媲美.這里發現的罕見的三足缽、三足罐珍品,比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要早1000多年.大地灣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史前史特別是研究古代建築、文字起源和人類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Ⅶ 關於長城的歷史,由來,作用……
長城的名稱由來:
兩千多年來中國各時期長城的修築基本上都有記載,但各朝各代在修築長城和記載長城時,所使用的名稱多有不同,這些不同的名稱,有的在同一歷史時期互相通用,有的僅在某個歷史時期或某個地域用過。
1、長城,長城之稱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是長城最通用的稱謂。《史記·楚世家》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
2、方城,稱長城建築為方城,只在春秋時楚國用過。《漢書·地理志》載:「葉,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方城。」
3、塹、長塹、城塹、牆塹,這幾種稱謂基本上相互通用,從戰國直到明代幾乎全都使用過。《史記·秦本紀》在記載秦簡公六年(前409年)沿洛水修築長城時,就只用了「塹洛」兩字,《北史·契丹傳》載:「契丹犯塞,文帝北討至平州(今河北盧龍縣)遂西趣長塹。」
4、塞、塞垣、塞圍,在史書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況有兩種意義:一是用以表示關口要隘。這些被稱之為塞的關隘,有的就在長城之上,有的則在離長城很遠的地方。另一個意義是用以表示長城。
5、長城塞、長城亭障、長城障塞,這是把長城同塞並在一起合稱長城的一種表示形式。這種稱謂在史書中也很常見,如:司馬遷《史記·蒙恬列傳》中有:「行觀蒙恬所為秦築長城亭障。」《晉書·唐彬列傳》載:「遂開拓舊境,卻地千里,復秦長城塞」。
長城的歷史: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萬多千米。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
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
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長城的作用意義:
1、邊帶發展
自秦漢至明清,長城沿線的許多關口成為農、牧兩大經濟、文化系統民族交易的場所或中心,有的逐漸發展成為長城沿線的重要城鎮。長城既保證了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又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補充提供了場所和方便。
2、民族融合
在文化方面,長城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上也起了重要作用。長城的修建和戍守,長城區域的爭戰,反而促使了中國古代漢族和十幾個少數民族進行了廣泛的融合。
3、軍事意義
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4、文化意義
在長城出現的2000多年來,以長城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終沒有停止過。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修建趙長城,號召國人學習「胡服騎射」,進行南北文化交流。
秦漢時期,長城南北文化進行了空前的對話與交流,在長城沿線發現的秦權、詔版,內蒙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單於和親瓦當,還有聞名遐爾的昭君墓等,均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見證。
(7)洮河源遺址擴展閱讀:
象徵:
萬里長城自構築的那天起,就成為中華民族大一統的象徵,2000多年來,任何人都沒有能從認識上割裂萬里長城,因而也就無法割裂中華民族。長城對中國人來說,是意志、勇氣和力量的標志,象徵著中華民族偉大意志和力量。
《義勇軍進行曲》的長期傳唱,使長城在人們心目中已升華為勤勞、智慧、百折不撓、眾志成城、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和意志,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愛國熱情。
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在歷史的進程中自然形成,並在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中,特別是在全民族的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斗爭中被世人所認同,所接受。面對民族的生死存亡,象徵國防和民族統一的長城自然提升為整個中華民族的象徵,喚起整個民族的抗戰意識。
Ⅷ 洮河的發源地在什麼地方
洮河發源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傾山東麓,於甘肅省永靖縣匯入黃河劉家峽水庫區,洮河流域東以鳥鼠山、馬銜山與渭河、祖厲河分水,西以扎尕梁與大夏河為界,北鄰黃河幹流,南以西秦嶺迭山與白龍江為界。
洮河全長673公里,流域面積25527平方公里,按溝門村水文站資料統計,年平均徑流量53億立方米,年輸沙量0.29億噸,平均含沙量僅5.5公斤每立方米,水多沙少。洮河藏語稱為碌曲(從龍王宮殿流出的泉水意思),是黃河上游右岸的一條大支流。
在黃河各支流中,洮河年水量僅次於渭河,居第二位。徑流模數每平方公里為20.8萬立方米,僅次於白河、黑河,是黃河上游地區來水量最多的支流。
(8)洮河源遺址擴展閱讀:
洮河的流域概況:
1、地質地貌
洮河流域地跨兩大地貌單元,即甘南高原和隴西黃土高原。二者大致以西秦嶺山脈分支延伸的白石山、太子山、南屏山一線為界,南部為甘南高原,北部屬隴西黃土高原。甘南高原即青藏高原的東北邊緣部分,海拔高程3500 ~4000米,最高處為迭山主峰扎伊克嘎(4483米),甘南高原除有森林覆蓋外,大部分為平坦開闊的草灘和山坡草場。
2、氣候特點
流域氣候,雖屬大陸性氣候,但因受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氣候交綏的影響,大部地區濕潤多雨,降水量較大,除最北部年降水量近400毫米外,其餘90%以上的地區年降水量均在600毫米以上,高海拔林區還高達八九百毫米。
3、經濟文化
洮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起源之地,彩陶證明,5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存,他們創造燦爛輝煌的馬家窯文明、寺窪文明等。彩陶的形制和圖案透露了人類初期與自然的和諧以及向自然索取的生活狀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洮河
Ⅸ 思考題,古代歷史論述題。
遍布各地的母系氏族繁榮時期的遺址
一.黃河流域的遺址、仰韶文化、裴李崗文化、大汶口文化
有關母系氏族公社的傳說 《楚辭?天問》、《穆天子傳》、《淮南子》所記神農氏、伏羲氏等即此階段。黃河中下游的典型遺址,以1921年最早在河南澠池仰韶村發掘而得名。他們活動的中心地區在今陝西渭水、晉南汾水流域和豫西一帶。足跡北到內蒙沙漠草原,南達鄂西北江漢平原,西到隴東的洮河上游,東到魯西南。目前發現遺址約1000多處(新石器遺址共有7000多處),據c14測定距今7000到5000年。
二.長江流域的遺址
(1)河姆渡文化:
浙江餘姚河姆渡為中心,分布在浙東一帶。經測定距今6000-7000年。其主要文化特徵:陶器較原始,手制,多為夾炭黑陶,陶質疏鬆,器形不規整,火候稍低,一般在8500c左右。夾炭黑陶是以經燃燒炭化的植物莖葉和稻殼摻和,具有顯著的特點。農業發達,磨製農業石器精製,骨、木器相當進步。
(2)馬家浜文化、
(3)大溪文化
這時期福建有閩侯曇石山貝丘遺址。舊石器晚期有東山近年發現的古人類活動遺址。
其他地區的文化遺址 1.北方細石器文化區 2.紅山文化、女神廟、積石冢群址
三、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的經濟生活
1.以農業為主的多種經濟活動
磁山文化中發現碳化粟,半坡遺址發現菜種。
2.河姆渡文化發現大量碳化稻穀同時還發現有許多植物果實漁獵經濟。
3.原始手工業磨研器、陶器的燒制
「鸛魚石斧圖」、彩繪、刻劃符號、與商周文字有淵源關系,鑽孔技術精美藝術品注意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缽口沿刻有幾何形符號,臨潼姜寨、青海樂都柳灣馬家窯文化,統計起來有100多個符號,50多個個體。涵義未解釋。應是文字的萌芽。
母系氏族社會的初期,生產力水平仍然十分低下。自然界為人類提供生活的資源,同時也使他們面臨嚴峻的環境。氏族是人類向自然界謀求生存的依靠。人類的生產活動——採集、狩獵和捕魚依然必須集體進行,否則就不能有效地抵禦野獸、飢餓和疾病的威脅。他們還沒有私有財產觀念,共同勞動,平均分配,是氏族的宗旨。
母系氏族社會里,存在著按性別和年齡區別的簡單的不穩定分工。青壯年男子外出狩獵、捕魚。婦女則從事採集果實,看守住所,加工食物,縫制衣服,管理雜務,養護老幼等公益勞動。因為當時的採集經濟比漁獵經濟收獲穩定,成為氏族成員生活資料的重要來源,所以是維系氏族生活的基本保證。婦女在生育上的特殊作用,以及氏族成員的世系均按母系計算,更使婦女在氏族中具有崇高的威望,居於主導的地位。
Ⅹ 齊家坪遺址出土了哪些文物
齊家坪遺址位於甘肅省廣河縣洮河西岸。1924年夏季,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及其助手對洮河一帶進行首次考古調查和發掘,在這一帶發現了與仰韶文化截然不同的單色壓花陶器,以及與古希臘、古羅馬的安佛拉瓶造型類似的雙大耳罐,齊家文化便由此地而得名。
1975年,甘肅省文物考古隊發掘齊家坪遺址,出土物除陶器和石器外,還有銅刀、銅錐、銅斧、銅鏡和玉璧、玉琮等器物。我國最早的銅鏡即出自齊家坪,齊家坪遺址由此廣為中外考古界所知。
齊家文化出土的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