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城遺址王城公園
『壹』 洛陽最有名的公園是哪個
最有名的公園是王城公園
王城公園是建在周王城遺址上的,故而得名。
「洛陽牡丹甲天下回」,王城公園的答牡丹是不可不看的。牡丹花朵雍容華貴,朵大——最大近30CM;色多——綠牡丹、黑牡丹舉世聞名。
除牡丹之外,好玩好看的還有很多,如:大型游樂設施、奇珍異獸等等。
王城公園位於市中心,101、102、103等十餘次公共汽車都可到達,交通非常便捷。
門票平常10元,花會期間會漲到40喲。
四月份和十一月初去最好,牡丹和菊花會恭候你的光臨。
『貳』 誰能告訴我東周王城的大致范圍和王城公園的名稱由來啊
王城公園坐落在洛陽市中州路北側,是洛陽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因修建在東周王城遺址上而得名。公園由古文化區、牡丹花圃、動物館、游樂場等幾個部分組成,深厚的傳統意境和濃郁的現代氣息融為一體。
古文化區中,由「紀勝柱」碑林、「神元台」殿閣及「紀成殿」、「懷周亭」、「明德門」等組成的仿古建築群,迴廊環繞,結構東周王城考古:出土「王作」鼎 發現天子墓
墓主可能是東周第一代天子周平王
河南洛陽市考古工作者在長時間慎重考證後,近日透露了東周王城考古中的又一重大發現:在該市27中學附近,發現2座規格極高的東周墓葬。其中一座墓葬中還發掘出一件有「王作」字樣銘文的青銅鼎。考古工作者推測此墓是東周早期一位天子的墓葬,墓主可能是東周第一代天子周平王。
2001年12月至2002年春,洛陽市文物工作隊配合基礎建設,對位於該市27中學附近的2座東周大墓進行發掘。其中一座為「亞」字形墓葬,墓室長6.6米、寬5米,有4條墓道;另一座為「中」字形墓葬,墓室長5.8米、寬4.2米,有2條墓道。兩者相距20多米,屬同一時期。據了解,帶4條墓道的「亞」字形大墓,是迄今我國發現的東周早期級別最高的墓葬。此前,在距「亞」字形大墓幾米遠的地方,還發現了2座陪葬坑(1座車坑和1座馬坑)。車坑中發現了53個車輪的殘骸,馬坑中發現了56匹馬的殘骸。
2座大墓中棺槨及墓主屍骨已難覓,隨葬器物大多被盜,但經過清理,考古工作者在2座墓中清理出200多件青銅器、玉石器、蚌器等器物。考古工作者介紹,這些器物做工較粗糙,說明當時國力已衰微。
在「亞」字形大墓中出土的1個破損青銅鼎的內部,考古人員發現了5個字的銘文,銘文為「王作□ 彝」(中間一字缺失,考古工作者推測應為「寶」字)。根據出土青銅器的形制、紋飾及「王作」字樣的銘文,考古工作者推測,「亞」字形大墓是春秋早期一位天子墓葬,並根據春秋早期天子在位情況,推測該墓的墓主最有可能是東周第一代天子周平王;「中」字形大墓應是東周時期的貴族墓葬。
據悉,這2座墓葬位於東周王城遺址的東牆。此前,在這2座大墓的周圍,如今市27中學、市公安局、東周王城文化廣場附近屢有帶墓道大墓及車馬坑被發現,文物工作者曾推測這里可能是東周王城的一處「王陵區」,但一直沒有確切證據。這次2座大型墓葬的發現,尤其是有確切記載天子墓的發現,為「王陵區」說法提供了有力佐證緊湊,體現了周王都「郟鄏紀勝」的內涵
『叄』 王城公園的建設沿革
王城公園是洛陽市政府為了紀念歷史名城——周王城,在其遺址上修建的。
1955年10月,開始征地291畝修建 ,並建了溫室和辦公室152.64平方米,原有牡丹22個品種214株。次年,將老城畢宅院內15畝牡丹全部移入, 秋季在新村購置牡丹800株。「五一」正式對外開放,建園初期面積約320畝,綠地面積250畝,位於澗河橋南 。 1957年,在大門口內廣場東邊堆假山一座,次年,重建游泳池,新建音樂池一個,後改為滑冰場。59年,新建廣場,重建花展房一排。到1961年,園有牡丹22種增至33種,芍葯原有6種增至25種。建成澗河吊橋和大型牡丹花壇一個。
1968年,在大門口內廣場塑漢白玉毛澤東雕像,在牡丹壇中央建標語牌。1977年,拆除吊橋,開辟第二個牡丹壇,在園中央建牡丹閣花壇,其南建環形長廊,完成部分綠化工程。
1982年9月21日,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定牡丹為洛陽市的「市花」,並確定每年的4月15日至25日為「牡丹花會」 。次年,嫁接牡丹2484株。拆除文革時期的「標語塔」,在其原址上新建了「牡丹仙子」 石膏塑像,高達7米。4月,首屆牡丹花會在「牡丹閣」隆重舉行。1985年,引進牡丹37個品種600株。
1986年對西區進行了改造,修建了公園西大門和周文化區及韶樂台,開辟了兩個景區:「紫庭春早」與「郟鄢紀勝」;四個文化點:「河圖洛書」碑,周王城城牆遺址,周代紀勝柱群,及「王城圖案地面」,神元台共七組建築群。在原人工湖的基礎上擴建形狀像鳳的人工湖十畝;新建古色古香的水上茶社「紫筠齋」。同年成立「韶樂藝術團」。
1987年,園內牡丹品種237個,11000餘株,繁殖牡丹2500株,種植竹子13652株。完成西區綠化植物配置,「韶樂台」及其底座雕刻竣工, 畫中雕刻的是從周平王遷都洛陽到秦始皇統一中國這549年間發生的與洛陽有關的32個故事,因此,這面牆壁也就被人稱為「故事牆」。在韶樂台上置有編鍾、編馨、古箏等古典民族樂器。次年4月修建了公園正大門,修建了仿古周鼎。1991年,首次成功舉辦「全國名花展覽會」,首屆無錫全國菊花大賽上榮獲「香型獨頭菊」三等獎和布置優秀獎;大門內新建:「碧桃園」和「十二生肖園」,在橋北動物區新建:「猴山」和「熊池」;在大門內外廣場興建兩組噴泉;在公園東區修建了地下「覓樂宮」,建築面積約2600平方米 。 1992年,擴建竹園3000平方米,利用磚行網種植草坪20000多平方米,補栽草坪4500平方米,種植草花帶1500平方米,新建組景花壇20個,新建溫室花房5座。改造了鴕鳥圈、雞籠2000平方米,繁殖動物9個品種140隻頭。次年新建「櫻花園」1887.6平方米,擴建「竹子園」、「臘梅園」;種植草坪10132平方米,改造東區假山,新植各種灌木1200株;引進牡丹589棵,調整牡丹閣三方牡丹,56個品種120株。動物全部遷移到橋北。改建大門內側為精品牡丹園,新建牡丹仙子和仙子觀景台。
1994年,在大門西側建成2000多平方米的臨街商品房和牡丹詩廊。更換牡丹花壇土500餘立方,更換老弱病株牡丹239株,種植新品種70多個,540株調整補種800多株。全年繁殖動物245隻,孔雀27隻、紅腹錦雞7隻、七彩雞47隻、珍珠雞101隻、烏雞63隻。次年,牡丹仙子塑像移到洛陽牡丹園,在原址修建了「武後賞花」群雕,雕像高3.6米,底座高1.2米。開辟了總面積約2350平方米的牡丹精品區,擴大牡丹種植面積900平方米;並重塑了優質漢白玉質地的「牡丹仙子」塑像,高達5.8米;修建了牡丹仙子觀花台 。
1997年,與蘇州動物園聯合繁殖華南虎,七月在蘇州成功生產一胎四子。12月1日東北虎又產下三仔,首創建園以來老虎在王城公園繁殖先例。當年共繁殖動物12個品種288隻,其中華南虎2隻,東北虎3隻,黑熊2隻,非洲獅3隻,梅花鹿3隻,藍孔雀3隻,紅腹錦雞70隻,褐馬雞1隻,牡丹鸚鵡8隻,虎皮鸚鵡120隻,隼2隻,白鷳4隻。引進動物10個品種25隻,調出動物7種33隻。次年,橋北動物區修建佔地2300平凡米的動物散養場「孔雀苑」。繁殖東北虎7隻,黑熊1隻,梅花鹿2隻,矮馬1隻,食蟹猴1隻,恆河猴2隻,藍孔雀68隻,紅腹錦雞60隻,白鷳24隻,白孔雀3隻,白頸長尾雉2隻,其中白頸長尾雉和食蟹猴首次繁殖成功,白鷳的繁殖數量2009年達到了歷史上沒有的好成績,尤其是東北虎在一年內繁殖兩胎7仔,並且成活率100%,在國內是比較稀少的。動物共繁殖171隻,11個品種 。
1999年,在正大門內側原草坪地,建成自然風格的國際牡丹園,面積4.9畝,引進國外牡丹品種106個,5800餘株,新建橋北大花壇1400平方米。4月17日東北虎順利產下三隻虎寶寶,繁殖東北虎3隻,華南虎1隻,黑熊1隻,駱駝1隻,鴕鳥1隻,獼猴4隻,長尾猴1隻,梅花鹿3隻,雉雞80隻。橋北動物區新建散養獅虎山3000多平方米。次年,拆除了兩層辦公樓和接待室,改建成甘肅牡丹園,面積約4000平方米,引進甘肅紫斑牡丹600株65個品種;國外牡丹106個品種5000株。繁殖東北虎4隻,梅花鹿2隻,矮馬4隻,藍孔雀58隻,白孔雀17隻,恆河猴5隻,鴕鳥6隻,珍珠雞和鸚鵡100多隻 。
2001年,種植草坪9800平方米,調整移栽花木60餘株,在園內修建青磚小路,涼亭,設置石桌,石凳,對園內道路加寬5200平方米。拆除東大門,搬遷醫務室,重建雕梁畫棟的仿古大門,形成長約1公里錯落有致的仿古建築群。繁殖東北虎4隻,非洲獅2隻,梅花鹿4隻,恆河猴2隻,藍孔雀98隻,白孔雀12隻,恆河猴5隻,鴕鳥36隻,紅腹錦雞22隻,白鷳18隻、珍珠雞、虎皮鸚鵡、牡丹鸚鵡200多隻 。
2002年,對園內:鳳湖北、西南假山改建、牡丹仙子廣場、橋北地宮假山堆建、北大門擴建、十二生肖搬遷、動物區等許多景區進行修整治理。鴕鳥散養展覽場2000平方米,改造小熊貓館2000平方米。2003年7月,王城動物園掛牌成立。今秋調整牡丹598棵,新種牡丹2360棵,擴大種植面積1000平方米。引進動物四隻,增加新品種2個;全年繁殖動物11個品種210頭(只)。2004年,調整精品牡丹598株,在公園北區新植牡丹2360株,擴大牡丹種植面積1000平方米調整精品牡丹598株。2005年,對牡丹詩廊進行了彩繪,對沉香樓進行了內部裝修,設置了貴賓接待室。引植牡丹2000餘株,植於假山之上,滿足了遊客賞花需求。對公園東圍牆進行了改造,實施了拆牆透綠工程。對紫斑牡丹園、沉香樓花壇等地段,調整補栽牡丹1500餘株。新引進馬鹿2隻,白氂牛2隻,白唇鹿2隻,猞猁2隻,金毛羚羊1隻,美洲虎1隻,狒狒2隻,狼1隻。成功繁殖難度較大的小熊貓2隻,獼猴9隻,梅花鹿3隻,黇鹿1隻,稚雞、鳥類80餘只 。
2007年,對沉香樓周邊、原紫斑牡丹園及橋南三角地等地段實施改造,引進牡丹品種50多個4600多株,投資達100萬元,並調整園內牡丹1500餘株,在沉香樓南側種植大株牡丹4棵。2010年,新增牡丹種植面積1500平方米,新植和補栽園內牡丹5200株,並利用豐富的品種優勢,新嫁接牡丹10000餘株。園內動物園共繁育華南虎4隻、松鼠猴4隻、黑帽懸猴1隻、斑馬1隻、鹿類8隻、獼猴9隻,雉雞類100餘只,水禽8隻,鳥類50餘只。園內的華南虎數量已經移居全國第二位,長江以北第一位 。
截至2015年,園內牡丹觀賞區佔地15.5公頃,合233畝,分為牡丹仙子觀賞區、丹香迎賓牡丹觀賞區、紫雲天香台牡丹觀賞區、王城春早牡丹觀賞區、甘棠洲牡丹觀賞區、傲梅渲春牡丹觀賞區、春曉岸牡丹觀賞區等七大牡丹觀賞景點。種植牡丹880個品種,十三萬余株,涵蓋九大色系、十個花型的牡丹,早中晚品種各佔15%,65%,20%。
『肆』 洛陽王城公園摩天輪哪一年建
王城公園位於洛陽市中心,坐落在洛陽市中州路北側,洛陽博物館西的東周王城遺址上。地跨澗河兩岸,中間仿玉拱橋相連,佔地一千零八十畝,是全國唯一的遺址公園,也是洛陽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為河南省最大的綜合性公園。是洛陽觀光、文化交流、 休閑娛樂的最佳去處。 王城公園大門樓為仿古建築,紅牆碧瓦,古樸凝重。迎門石壁前設一王權重器巨鼎,是洛陽市金村出土周鼎復制模型。園內東中部為牡丹亭,牡丹園、人工湖、滑冰場、動物園和兒童游樂場,及大片草坪、假山、樹木;園內西部,辟為歷史文化游覽區,有竹林曲徑、「河圖洛書碑」、韶樂台、翠環廊、紀成亭、德勝門、紀勝柱碑群、天成闕、風湖、靚思齋茶室等,整個建築再現了周風、漢風、唐風的余輝。在「河圖洛書碑」北側,有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名台胞聯誼會訪洛者豎立的上書「根在河洛」石碑一通;北部有大片牡丹園及熊貓館、獅虎山、禽類館等。整個公園,景色秀麗,樹木蔥蘢,亭館台榭,布局精巧。人們在此可春賞牡丹,夏觀荷花,秋覽菊展,冬看梅花。三個大型牡丹園,栽種牡丹萬余株。 王城公園始建於1955年,因修建在東周王城遺址上而得名。公園佔地約39.77公頃,集牡丹文化與歷史文 化、人文園林與自然園林為一體,堪稱「城市氧吧」,形成了獨特的「牡丹精品、周鼎雄踞、河圖洛書、靚思飛瀑、鳳闕迎轂」等王城景觀。園內辟有牡丹觀賞區、牡丹文化區、歷史文化區、大型游樂區、動物園五大景區。 牡丹觀賞區主要由「洛陽牡丹園、紫斑牡丹園、精品牡丹園」三大園組成,國色牡丹,萬花一晶,園內共有牡丹品種568個,3萬余株。 牡丹文化區共立碑文100多幅,將歷史上文豪墨客、黨和國家領導人 等賢人哲士贊頌牡丹的名詩絕句、題詞題字,鐫刻於壁,陳列於近500米 的長廊,供遊人欣賞。 歷史文化區主要有河圖洛書碑、根在河洛碑、紀勝柱、周鼎、九鼎 壁、朱雀闕、周王城地面模擬圖、韶樂台、東周故事牆等。王城遺址,記 錄著歷代洛邑之興廢,見證著重大的歷史事件,彰華夏之文明,無不張揚 著「王」氣。
『伍』 洛陽王城公園建於什麼時候
王城公園位於洛陽市中心,坐落在洛陽市中州路北側,洛陽博物館西的東周王城遺址上。地跨澗河兩岸,中間仿玉拱橋相連,佔地一千零八十畝,是全國唯一的遺址公園,也是洛陽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為河南省最大的綜合性公園。是洛陽觀光、文化交流、 休閑娛樂的最佳去處。
王城公園大門樓為仿古建築,紅牆碧瓦,古樸凝重。迎門石壁前設一王權重器巨鼎,是洛陽市金村出土周鼎復制模型。園內東中部為牡丹亭,牡丹園、人工湖、滑冰場、動物園和兒童游樂場,及大片草坪、假山、樹木;園內西部,辟為歷史文化游覽區,有竹林曲徑、「河圖洛書碑」、韶樂台、翠環廊、紀成亭、德勝門、紀勝柱碑群、天成闕、風湖、靚思齋茶室等,整個建築再現了周風、漢風、唐風的余輝。在「河圖洛書碑」北側,有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名台胞聯誼會訪洛者豎立的上書「根在河洛」石碑一通;北部有大片牡丹園及熊貓館、獅虎山、禽類館等。整個公園,景色秀麗,樹木蔥蘢,亭館台榭,布局精巧。人們在此可春賞牡丹,夏觀荷花,秋覽菊展,冬看梅花。三個大型牡丹園,栽種牡丹萬余株。
王城公園始建於1955年,因修建在東周王城遺址上而得名。公園佔地約39.77公頃,集牡丹文化與歷史文 化、人文園林與自然園林為一體,堪稱「城市氧吧」,形成了獨特的「牡丹精品、周鼎雄踞、河圖洛書、靚思飛瀑、鳳闕迎轂」等王城景觀。園內辟有牡丹觀賞區、牡丹文化區、歷史文化區、大型游樂區、動物園五大景區。
牡丹觀賞區主要由「洛陽牡丹園、紫斑牡丹園、精品牡丹園」三大園組成,國色牡丹,萬花一晶,園內共有牡丹品種568個,3萬余株。
牡丹文化區共立碑文100多幅,將歷史上文豪墨客、黨和國家領導人 等賢人哲士贊頌牡丹的名詩絕句、題詞題字,鐫刻於壁,陳列於近500米 的長廊,供遊人欣賞。
歷史文化區主要有河圖洛書碑、根在河洛碑、紀勝柱、周鼎、九鼎 壁、朱雀闕、周王城地面模擬圖、韶樂台、東周故事牆等。王城遺址,記 錄著歷代洛邑之興廢,見證著重大的歷史事件,彰華夏之文明,無不張揚 著「王」氣。
動物園為豫西地區唯一供人們觀賞和了解野生動物的知識樂園,園內 圈養、散養野生動物101種,1372頭(只),其中有華南虎、東北虎、金錢豹、黑熊、棕熊、丹頂鶴等國家一二類野生動物62種,尤其有被列為世界瀕危野生動物華南虎5隻,佔全國人工飼養總數的五分之一。
大型游樂區內有「高架索道」、「過山車」、「激流勇進」、「太空之旅」、 「摩天輪」、「叢林飛鼠」、「渾天球」、「環島列車」等上百種大、中型游樂 玩具供人們娛樂。
『陸』 洛陽王城公園的歷史、頤樂堂、韶樂台的詳細介紹
王城公園坐落在洛陽市中州路北側,是洛陽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因修建在東周王城遺址上而得名。公園由古文化區、牡丹花圃、動物館、游樂場等幾個部分組成,深厚的傳統意境和濃郁的現代氣息融為一體。
古文化區中,由「紀勝柱」碑林、「神元台」殿閣及「紀成殿」、「懷周亭」、「明德門」等組成的仿古建築群,迴廊環繞,結構東周王城考古:出土「王作」鼎 發現天子墓
墓主可能是東周第一代天子周平王
河南洛陽市考古工作者在長時間慎重考證後,近日透露了東周王城考古中的又一重大發現:在該市27中學附近,發現2座規格極高的東周墓葬。其中一座墓葬中還發掘出一件有「王作」字樣銘文的青銅鼎。考古工作者推測此墓是東周早期一位天子的墓葬,墓主可能是東周第一代天子周平王。
2001年12月至2002年春,洛陽市文物工作隊配合基礎建設,對位於該市27中學附近的2座東周大墓進行發掘。其中一座為「亞」字形墓葬,墓室長6.6米、寬5米,有4條墓道;另一座為「中」字形墓葬,墓室長5.8米、寬4.2米,有2條墓道。兩者相距20多米,屬同一時期。據了解,帶4條墓道的「亞」字形大墓,是迄今我國發現的東周早期級別最高的墓葬。此前,在距「亞」字形大墓幾米遠的地方,還發現了2座陪葬坑(1座車坑和1座馬坑)。車坑中發現了53個車輪的殘骸,馬坑中發現了56匹馬的殘骸。
2座大墓中棺槨及墓主屍骨已難覓,隨葬器物大多被盜,但經過清理,考古工作者在2座墓中清理出200多件青銅器、玉石器、蚌器等器物。考古工作者介紹,這些器物做工較粗糙,說明當時國力已衰微。
在「亞」字形大墓中出土的1個破損青銅鼎的內部,考古人員發現了5個字的銘文,銘文為「王作□ 彝」(中間一字缺失,考古工作者推測應為「寶」字)。根據出土青銅器的形制、紋飾及「王作」字樣的銘文,考古工作者推測,「亞」字形大墓是春秋早期一位天子墓葬,並根據春秋早期天子在位情況,推測該墓的墓主最有可能是東周第一代天子周平王;「中」字形大墓應是東周時期的貴族墓葬。
據悉,這2座墓葬位於東周王城遺址的東牆。此前,在這2座大墓的周圍,如今市27中學、市公安局、東周王城文化廣場附近屢有帶墓道大墓及車馬坑被發現,文物工作者曾推測這里可能是東周王城的一處「王陵區」,但一直沒有確切證據。這次2座大型墓葬的發現,尤其是有確切記載天子墓的發現,為「王陵區」說法提供了有力佐證緊湊,體現了周王都「郟鄏紀勝」的內涵
我一個一個字打出來的選我++++++++++++++++++++++++++++++++++++++++++++
『柒』 王城公園動物園怎麼樣,值得去嗎
洛陽王城動物園位於洛陽市中心,坐落在洛陽市中州路北側,地跨澗河兩岸,中間仿玉拱橋相連,是豫西最大的動物園,有很多珍稀動物,值得一去。
王城公園,又名洛陽王城公園。坐落在十三朝古都洛陽西工區,因修建在東周王城遺址上而得名。公園始建於1955年,坐落在洛陽市文化館西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周王城遺址上。佔地一千零八十畝,包含古文化區、牡丹花圃、動物館、游樂場等幾個部分,它是全國第一座遺址公園,歷屆牡丹花會的主會場,豫西最大的動物園。也是河南省最大的綜合性公園。
王城公園成功繁育4隻華南虎,是我國長江以北地區的第一例,對洛陽打造華南虎養殖繁育基地的品牌、挽救華南虎種群具有重大意義,王城公園因此受到省、市林業部門的表彰獎勵。而「小妞妞」的誕生,使王城公園動物園華南虎數量銳增到10隻。
『捌』 東周王城遺址的簡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建都於東周王城。由平王至景王加上後來的赧王,先後有二十五王在此執政達五百餘年之久。
東周王城的規模、布局和演變,歷代文獻多有記載。但因年代久遠,昔日壯觀的景象如今已盪然無存。二十世紀5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為尋找東周王城的蹤跡,根據文獻記載,在今洛陽市王城公園一帶、澗河兩岸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並在澗河東岸的小屯村發現了漢河南縣城遺址。因漢河南縣城與東周王城之間存在著沿襲關系,於是考古工作者就以漢河南縣城城址為基點,很快在其外圍找到了沉睡地下兩多年的東周王城遺址。進而摸清了東周王城的具體位置、布局和范圍。以後又多次在此區域有重要發現,特別是近幾年在王城東部發現了大型車馬坑和大型墓葬,揭開了東周王城陵區之謎,為了解東周王城的全貌提供了新的珍貴資料 。
『玖』 王城公園的由來
是修建在東周王城遺址上的,自然被稱作「王城」,古文化區中,由「紀勝柱」碑林、「神元台」殿閣等組成,結構東周王城考古:出土「王作」鼎 發現天子墓墓主可能是東周第一代天子周平王
『拾』 東周王城的遺址
東周王城遺址位於今洛陽市王城公園一帶,遺址上多為現代建築。南臨洛河,西跨澗水,呈不規則矩形。城牆夯土築成,1954~1958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發掘,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建都於東周王城。由平王至景王加上後來的赧王,先後有二十五王在此執政達五百餘年之久。根據地層關系推斷,約建於春秋中葉以前,戰國、秦、西漢時迭經修補,西漢後期廢棄。
城牆厚約10米,分段夯築或分塊築成。北城牆址保存較完整,全長2890米,城外有深約5米的壕。東、西城牆址時斷時續,但與北城牆相交的城角和東西牆的走向是清楚的。南城牆址的東部尚未探得,西部有長890米的東西向的城牆,兩端矩折向北。西端北折連接長1140米的南北向城牆,東端北折只餘一小段城角。從形勢看,它可能是附在大城西南角的一座長1140米、寬 890米的矩形的小城,與臨淄齊國故城的情況相似。
東周王城的規模、布局和演變,歷代文獻多有記載。但因年代久遠,昔日壯觀的景象如今已盪然無存。二十世紀5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為尋找東周王城的蹤跡,根據文獻記載,在今洛陽市王城公園一帶、澗河兩岸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並在澗河東岸的小屯村發現了漢河南縣城遺址。因漢河南縣城與東周王城之間存在著沿襲關系,於是考古工作者就以漢河南縣城城址為基點,很快在其外圍找到了沉睡地下兩多年的東周王城遺址。進而摸清了東周王城的具體位置、布局和范圍。以後又多次在此區域有重要發現,特別是近幾年在王城東部發現了大型車馬坑和大型墓葬,揭開了東周王城陵區之謎,為了解東周王城的全貌提供了新的珍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