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漢代遺址
❶ 清徐縣的建制沿革
清徐,古稱梗陽,始建於春秋,隋開皇16年(596年)置清源縣。金大定29年(1189年)於縣之東境置徐溝縣。1952年7月,清源、徐溝兩縣合並,取兩縣縣名首字,稱為清徐縣,縣城在東湖街道。
據馬峪古文化遺址的考古發現,早在八、九千年以前,在清源這塊土地上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出土的文物有灰陶和紅陶器的沿、底、帶耳、雞冠耳及角、蓋、足等,還發現有石環、紡輪、石斧等,是典型的新石器仰韶文化。
在堯舜時期,唐堯初都在太原,並建唐城,清源就屬唐。實際上的堯都就在今堯城村,並在此立四時八節。
夏分九州,清源屬冀州。
周代,冀州又分為幽、並二州,清源屬並州。
公元前629年秋,晉國在清源檢閱軍隊,建立五軍去抵禦狄人,趙衰為卿。《永樂大典》記載,清原即清源。
公元前555年秋,中行獻子見梗陽之巫皋。後來,梗陽又成為祁氏之食邑。
公元前514年秋,晉國魏獻子為政,將祁氏之田分為七縣,梗陽就是其中之一,這是梗陽成為縣城的開始。
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春秋結束,戰國開始,梗陽屬趙。
公元前288年,即趙惠文王十一年,秦取梗陽,地入於秦。
公元前247年,秦滅趙國,設太原郡,梗陽屬太原郡。西漢郡國並行,梗陽屬韓國。
公元前196年,漢高祖設代國,都晉陽,封其子劉桓為代王。此時,梗陽屬代國。
公元前106年,漢武帝首創十三州刺史部,梗陽降為並州刺史部太原郡榆次縣的鄉。自此時起,西漢、東漢、三國、晉,梗陽一直為榆次縣的西境。
公元448年,南北朝北魏太平真君九年,撤銷榆次縣,梗陽隨之並入晉陽縣。公元500年,北魏景明元年,恢復榆次縣,梗陽又隨之歸屬榆次縣。公元582年,隋初,梗陽又歸屬並州晉陽縣。
公元596年,隋開皇十六年,析晉陽和榆次的部分地區新建立清源縣,在梗陽城北新建縣城,因城西北有清源水而得名,此為清源稱縣之始。公元607年,隋大業三年,又廢清源縣而並入晉陽縣。
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又恢復清源縣。從此開始,唐、五代、金均為清源縣。
公元1220年,金興定四年,清源置晉州,轄徐溝、太谷、祁縣三縣。
元代廢州,仍為清源縣。元、明、清均為清源縣。
公元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清源降為鄉,隸屬徐溝縣管轄。
公元1912年,即民國二年,恢復清源縣建制。民國四年又降為鎮,屬徐溝縣。民國六年又恢復清源縣。
1952年7月,清源、徐溝合並為清徐縣。
❷ 太原地區發現的十萬以前人類活動的遺址是那
太原市上蘭村鎮土堂村發現一處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這是太原地區首次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從遺址發現的文物來看,太原早期人類活動的時間可由原來的公元前1萬年左右推進到公元前50萬年左右。
❸ 清徐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清源文廟
清源文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寬70米,總面積4200平方米。現存建築有帝堯殿、九連洞、娘娘殿、狐仙樓、藏經樓、樂台等。其中帝堯殿為明代建築,余皆清代所建。帝堯殿面闊、進深各五間,平面為正方形,重檐歇山頂。
清徐東湖
東湖水面面積525畝,南北長710米,東西寬520米。水深平均3米,最深處4.5米,湖底為鍋狀形。
千佛洞
都溝石窟(又名千佛洞),在縣城西7公里處的都溝村北山上,與岩香寺渾然一體。該石窟開鑿於唐末會昌年間(841—846)。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石窟開鑿在山腰上半部,現共存五窟。
嚴香寺
嚴香寺又名都溝石窟。據清源縣志載,宋元祐三年(1088年)十月十五日鑿出石洞。北宋紹聖年間(1094-1098年)在洞外建慈雲禪寺,形成禮拜窟與附近建禪院的石窟寺院組合。清末更名為嚴香寺,此後屢有增修,建玉泉閣、羅漢堂、龍王廟、觀音閣等建築。現寺院已廢,僅存小型洞窟五處和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慈雲禪寺重修碑一通。
❹ 山西清徐有那些古建築
寶梵寺
寶梵寺位於清徐縣城西南10公里的東於村北隅。是太原地區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建築。該寺宋代名「寶林禪院」,遼、金時期稱「寶安寺」,明、清兩代為「寶梵寺」。寶梵寺即佛家寶剎之地。據寺院現存「寶林禪院新公塔銘」記載,該寺在宋宣和元年以前就已經香火鼎盛了。之後,明成化十一年重修,清光緒十八年重建。寺內壁畫、塑像、磚雕可謂獨樹一幟,堪稱三絕,是太原地區難得的一處清代藝術寶庫。
現存寶梵寺佔地1000餘平方米,坐北朝南,青磚砌牆,布瓦蓋頂。山門面闊三間,出檐為青磚透雕仿木垂花形,磚雕葡萄、鮮果、鮮花、動物,剔透玲瓏,栩栩如生。處處突出地方特色,體現了古代匠人高超的技藝及較高的藝術品位。山門內泥塑哼哈二將手持兵劍,威風凜凜,分列兩旁。左右各設券門及鍾鼓二樓。彌勒殿似一頂花轎停在院中,內塑彌勒佛坐像笑看世間。爾後拾階而上,為該寺大殿。前廊施石柱石聯,上懸楷書金匾「華嚴真境」。內設神台,上塑三世坐佛,金面金身。
清泉寺
清泉寺位於清徐縣城西北七華里的中隱山小峪溝,俗稱「小峪寺」。因寺前清泉汩汩,晝夜長流,故又名「清泉寺」。山西省人民政府一九五七年公布為省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泉寺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四年,後經明清多次修葺。寺依山而建,群峰環抱。置身寺中,仰可察山巒雲霓,俯可視晉川風光。「清源八景」之一的「中隱環清」即指清泉寺風光。
清泉寺分為西、中、東三院、觀音閣、東西廂房、正殿為中院;西院為僧侶居所,內有水井、石碾、五福洞等建築;東院分為上下兩院,上院九蓮洞依山而建,為主要建築,供香客、遊人留宿。
馬鳴山
馬鳴山森林公園(俗馬鬣寺)地處白石溝中游馬峪鄉碾底村東北面,系中隱山支脈,距榆古干線公路2.4公里,距太祁高速公路4公里,距縣城12公里,距葡峰山莊、貫中祖塋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馬鬣寺始建於唐朝,位於素稱清源古景之一的白石雲松——馬鳴山上,堪稱三晉第一石塔的唐代建築「文殊石塔」屹立山頂,漢唐佛教聖地——馬鬣寺遺址石拱窯洞、潺潺流水歷歷在目。馬鬣寺是集山青、水秀、天藍、林茂、景好於一體的旅遊好去處。
天祿堂
位於清徐徐溝西南坊,天祿堂府第,是一組規模宏大、氣勢雄奇、結構完整、布局錯落有致的建築群體。整個建築群,可分為兩大區:即位於城內西南坊的住宅生活區,佔地估計有6700平方米;二是位於城南的游覽園陵區,包括一座肅穆的陵園,兩座各佔地30畝的秀麗花園。兩區總面積約計55000平方米。
❺ 清徐縣的風景名勝
清源文廟
清源文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金泰和三年(1203年),元、明、清均有修葺。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文廟大成殿是珍貴的早期建築遺構,在金代建築遺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狐突廟
狐突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紀念春秋時晉國大夫狐突而建。廟始建於金明昌元年(1190年),元至元二十六年(1298年)重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增補擴建。廟址坐北朝南,由兩進院落組成。現存獻殿、正殿與碑廊等建築,佔地面積1875平方米。
羅貫中紀念館
羅貫中紀念館是由清徐羅氏第二十一代傳人羅二棟先生融資,於2000年建成的。紀念館坐落在中隱山麓,清泉湖畔,與清徐三國城在一條中軸線上。佔地四千五百平方米,青磚碧瓦,雕梁畫棟,為仿明清時代的園林式建築風格。主要建築有山門、羅貫中石雕站像、主殿、廂房、曲廊、方亭、碧池、花園、玉帶橋、九龍壁、麒麟吐玉書影壁等。
寶梵寺
寶梵寺位於清徐縣城西南10公里的東於村北隅。是太原地區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建築。寶梵寺宋代名「寶林禪院」,遼、金時期稱「寶安寺」,明、清兩代為「寶梵寺」。據寺院現存「寶林禪院新公塔銘」記載,寶梵寺在宋宣和元年以前就已經香火鼎盛了。之後,明成化十一年重修,清光緒十八年重建。寺內有壁畫、塑像、磚雕。現存寶梵寺佔地1000餘平方米,坐北朝南,青磚砌牆,布瓦蓋頂。
清泉寺
清泉寺位於清徐縣城西北七華里的中隱山小峪溝,俗稱「小峪寺」。因寺前清泉汩汩,晝夜長流,故又名「清泉寺」,是山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泉寺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四年,後經明清多次修葺。
馬鳴山
馬鳴山森林公園(俗馬鬣寺)地處白石溝中游馬峪鄉碾底村東北面,系中隱山支脈,距榆古干線公路2.4公里,距太祁高速公路4公里,距縣城12公里,距葡峰山莊、貫中祖塋6公里。馬鬣寺始建於唐朝,位於素稱清源古景之一的白石雲松——馬鳴山上,唐代建築「文殊石塔」屹立山頂,還有漢唐佛教聖地——馬鬣寺遺址石拱窯洞。
天祿堂
天祿堂位於清徐徐溝西南坊,天祿堂府第,是一組建築群體。整個建築群可分為兩大區:即位於城內西南坊的住宅生活區,佔地約6700平方米;二是位於城南的游覽園陵區,包括一座肅穆的陵園,兩座各佔地30畝的秀麗花園。兩區總面積約計55000平方米。
香岩寺
香岩寺俗名無梁殿,創建於金明昌元年(1190年),明、清時期屢有修葺。寺依山而建,主體建築為石結構無梁殿三 座,由東到西依次排列,分別為地藏殿、釋迦殿和觀音殿。佔地面積約3600平方米。據碑文記載,寺院創建於金代明昌元年(1190年)。
清徐堯廟
清徐堯廟古稱陶唐城,始建無考。廟坐北朝南,南北長60米,東西寬70米,總面積4200平方米。現存建築有帝堯殿、九連洞、娘娘殿、狐仙樓、藏經樓、樂台等。其中帝堯殿為明代建築,余皆清代所建。帝堯殿面闊、進深各五間,平面為正方形,重檐歇山頂。
清徐東湖
東湖水面面積525畝,南北長710米,東西寬520米。水深平均3米,最深處4.5米,湖底為鍋狀形。
千佛洞
都溝石窟(又名千佛洞),在縣城西7公里處的都溝村北山上,與岩香寺渾然一體。該石窟開鑿於唐末會昌年間(841—846)。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石窟開鑿在山腰上半部,現共存五窟。
嚴香寺
嚴香寺又名都溝石窟。據清源縣志載,宋元祐三年(1088年)十月十五日鑿出石洞。北宋紹聖年間(1094-1098年)在洞外建慈雲禪寺,形成禮拜窟與附近建禪院的石窟寺院組合。清末更名為嚴香寺,此後屢有增修,建玉泉閣、羅漢堂、龍王廟、觀音閣等建築。現寺院已廢,僅存小型洞窟五處和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慈雲禪寺重修碑一通。
❻ 今天在太原市清徐縣露酒廠遺址幹活在1米多深的牆根底挖出幾瓶紅酒 不知道能不能喝!該怎麼保存!!!
如果包裝完整可以喝,紅酒可以保留上千年。
❼ 太原文物保護民居有那些…
國保
1、晉陽古城遺址
位於太原市晉源區晉源鎮、古城營村周圍,遺址面積大約20平方公里。
2、竇大夫祠
位於尖草坪區上蘭鎮。祠是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竇犨而建的祭祀建築,也是歷代地方守臣及民間百姓祈雨場所。
3、天龍山石窟
位於太原市西南約40公里的天龍山。石窟共25窟,分布於東西兩峰南坡山腰間。洞窟編號由東而西,其中東峰12個洞窟,分上下兩層,下層為第1窟~8窟,2、3窟之上存4個未統一編號的洞窟;西峰13個洞窟,即第9窟~21窟。天龍山石窟包含了東魏、北齊、隋、唐四代的作品,在佛教內容的雕塑中,以技巧的嫻熟、洗練,情感的豐富飽滿,表現力的細致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是中國十大石窟之一。
4、龍山石窟
位於晉祠鎮西鎮村西南的龍山東峰(太原市西南約20公里的龍山東峰)。山上原有元建昊天觀,現已全毀。石窟現存8個洞窟,為虛皇龕、三清龕、卧如龕、玄真龕、辯道龕、七真龕、辯道龕等,共存雕像65尊。
5、晉祠
位於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懸瓮山麓,晉水源頭。相傳晉祠以祭祀西周晉國開國之諸侯唐叔虞而得名。晉祠在北齊、唐、宋、元、明時期,都盛極一時。
省保
1、東太堡遺址
位於小店區東太堡、許坦、狄村一帶。面積約5平方公里。1954年發現並部分發掘清理新石器時代遺存, 1980年再次發掘,出土鼎、爵、豆、盆、壺等。東太堡遺存發現較早,並不斷有器物出土,是山西晉中夏文化的代表。
2、孟家井瓷窯遺址
位於迎澤區鄉孟家井村。古稱榆次窯。器物印花主要有菊、蓮、卷草紋、牡丹等花卉和輪式、文字圖案,尤以「木理紋瓷」 為最。
3、香岩寺
位於清徐縣馬峪鄉東馬峪村東北1公里山腰上。寺院建於東西向150米的岩坡上,現存為金、明、清建築,坐北朝南,佔地面積3600平方米。現存石砌建築三大殿,硬山頂,俗稱「無梁殿」,面寬、進深各三間,東為觀音殿,中為三教殿,西為地藏殿。
4、崇善寺
位於迎澤區崇善寺街。原名白馬寺,後改名為延壽寺、宗善寺,明代更名為崇善寺。是明晉恭王朱棡為紀念其母孝慈高皇後而建的。原佔地14萬平方米,建有金剛殿、天王殿等六大殿為主的建築群。清同治三年(1864年)崇善寺被火焚,僅存大悲殿以北部分建築。現存的崇善寺,有山門、鍾樓、大悲殿及東西廂房和東小院等,佔地3000平方米,為原寺的四十六分之一。
5、永祚寺
位於迎澤區郝庄村南。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現存大部分建築為明代建築。寺坐南朝北,由寺院和塔院組成。寺院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三聖閣、禪堂、客堂、東西方丈院,全系以磚砌成的「無梁殿」建築,是我國明代磚砌結構的代表。
6、凈因寺
位於太原市尖草坪區土堂村。寺院依山崖而建,因寺中有土雕大佛一尊,俗稱「大佛寺」。寺院佔地面積5700平方米,東西呈長方形,三進院落。
7、多福寺
位於太原市尖草坪區崛山圍山文物景區,坐落於崛山圍山之巔的小峪中。創建於唐貞元二年(786年),宋末毀於兵火。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重建。
8、清源文廟
位於清徐縣城趙家街北。廟坐北朝南,佔地6519平方米。廟始建於金泰和三年(1203年),元、明、清屢有增修。
9、清真古寺
位於太原市解放路南段東側。現存為元末明初建築。寺坐西向東,三重院建築,佔地2800平方米。大殿為阿拉伯式木結構建築,外不見木,內不見磚,四周築有風火牆。凡拱門、圓柱均瀝粉貼金彩繪,殿內凹壁處鐫刻有貼金的阿拉伯文《古蘭經》,雕工極為精細。省心樓兩側,左右碑亭對峙。
10、龍泉寺
位於太原市西南23公里風峪溝北太山上,故又名太山寺。始建於唐景雲元年(710年),金末元初毀於戰火,明、清均有修繕。現存為明清建築。
11、明秀寺
位於晉源區晉祠鎮王郭村。據明、清重修碑記載,創建於漢代,明嘉靖二十一年(1541年)毀於兵火後重建。寺為重院建築,現存過殿、北配殿、正殿等。
12、文廟
位於迎澤區文廟巷。據明萬曆《太原府志》載,太原文廟建於金天會年間,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清光緒七年(1681年)水淹後在崇善寺廢墟上重建。
13、晉源文廟
位於晉源區晉源鎮東街。據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太原縣志》載,始建於明洪武六年(1373年),後屢有增建、修葺。廟座北向南,為重院建築。
14、純陽宮
位於迎澤區起鳳街東口。據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陽曲縣志》載,明萬曆二十五年(1579年)晉藩王重新布局擴建而成。坐北朝南,現存為五重院落。
15、千佛寺
位於古交市楊家坡。始建年代不詳。原位於古交鎮西梵寺溝,明弘治元年(1881年)遷於古交鎮西南,1990年遷置現址。現佔地面積2700平方米。
16、開化寺
位於陽曲縣高村鄉辛庄村。現存過殿、西配殿和正殿共9間,佔地2300餘平方米。正殿面寬三間,進深三間,懸山頂,有前廊,施雙昂斗拱,柱頭飾泥塑,明、次間辟六抹格子門,殿內塑三身佛、脅侍及力士像共11尊。
17、懸泉寺
位於陽曲縣伙路坪鄉前斧柯村。寺建於高出汾水30米之懸崖凹處,明初始建,成化、弘治年間續建,原為晉王府家廟,清雍正、乾隆年間重修,現存正殿、地藏殿、藏經閣、禪堂,東向l00米處有七佛洞等建築。存有明代鐵鑄地藏菩薩及十大閻君坐像等。
18、大王廟
位於陽曲縣東黃水鎮范庄村。據殿內題記記載,廟始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為藏山神趙武的行宮。現僅存大殿。
19、堯廟
位於清徐縣孟封鎮堯城村。為古代陶唐城(堯城)所留遺跡。廟宇是後人為紀念帝堯而修建的,其創建年代不詳,明正統年間重建。
20、開化寺連理塔
位於晉源區寺底村北。兩塔形制均為四方形單層墓塔,磚土砌築,高8米余。
21、晉源阿育王塔
位於晉源區晉源鎮古城營村。重建於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總高25米,喇嘛式,塔基方形,邊長14米;塔座方形,邊長8.8米,塔座之上為實心白色覆缽體塔身;缽頂上6層立式蓮瓣組成的塔脖子,上置圓錐形13層相輪,相輪上覆有流蘇的華蓋。
22、帖木耳塔
位於陽曲縣楊興鄉史家莊村。有石塔一,磚塔二,呈三角形。石塔為元大德九年武德將軍雲南騰沖路達魯花赤也先帖木兒及兄弟為紀念其父所建,平面呈八角形。南向東西二角建磚塔二座,東塔建於元至正十年(1350年),為也先帖木兒墓塔,西塔建於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為其弟拜延帖木兒墓塔。
23、唱經樓
位於太原市杏花嶺區鼓樓街87號。創建年代不詳。據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陽曲縣志》載,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左布政劉魯重修。縣、鄉試秋榜揭曉唱「五經魁首」的地方,故名。
24、大關帝廟
位於太原市迎澤區廟前街36號。現存為明代建築。
25、山西大學堂舊址
位於迎澤區侯家巷6號。始建於1902年,為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築,是英人李提摩太利用「庚子賠款」所建,現存建築為山西大學堂西學西齋及部分圍牆。
26、督軍府舊址
位於杏花嶺區府東街現省政府院內。這里北宋以前為唐明鎮晉文公重耳廟,元為行中書省,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置山西巡撫衙門至清代,歷代山西巡撫的衙門均設在此。至1911年辛亥革命時,這里為都督府,1916年以後稱督軍府。
27、山西國民師范革命活動舊址
位於太原市杏花嶺區五一路245號,原為山西省立國民師范學校,是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山西省、市黨團組織和學生運動的重要活動場所之一;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的誕生地,被譽為「大革命時期的黃埔軍校」。國民師范學校始建於民國8年(1919年),原佔地面積20萬平方米,房屋890餘間。
28、高君宇故居
位於婁煩縣靜游鎮峰嶺底村。高君宇(1896年—1925年),名尚德,是中國最早的五十七名黨員之一,北京共產主義小組主要成員,發起成立了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也是山西共產黨組織和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
29、趙樹理舊居
位於杏花嶺區南華門十五號院。是著名作家趙樹理生前最後一處住所。該院為一三合院,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是我市保存比較完整的一處文化名人舊居。
30、山城峁遺址
位於婁煩縣婁煩鎮舊婁煩村東約400米。遺址東臨汾河水庫,面積約3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5米。斷崖上暴露遺跡有灰坑多座。曾做過發掘。
31、古交遺址
位於古交鎮。分布在古交以西汾河岸邊的鳳凰崖、王家溝、後梁一帶約15萬平方米的范圍內。1983年,發掘文化層70立方米,獲得石製品459件。
32、婁煩古城遺址
位於婁煩縣馬家莊鄉城東溝村北100米。為戰國時代城址,據清康熙《靜樂縣志》記載,該處為樓煩王城。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000、南北寬700米。現存北牆殘段,殘長400、基寬2、殘高10米,存馬面2座。城內有圓形柱洞遺跡。南、北、西三面有城濠。
33、岩香寺石窟
位於清徐縣西山都溝村的屠谷山山腰間。存5個洞窟。下層坐北朝南,存1、2窟。窟前正東崖岩之上的崖面上,存坐東朝西的3、4、5窟。
34、不二寺
位於陽曲縣城首邑西路74號。原位於陽曲縣北留鄉小直峪村,1989年將大殿遷現址。不二寺大殿建於北漢乾祐九年(956年),現存為金明昌六年(1195年)建築。
35、狐突廟
位於清徐縣馬峪鄉西馬峪村,為祭祀春秋時期晉大夫狐突的廟宇。廟坐北朝南,現存獻殿、正殿等建築。
36、太原天主堂
位於杏花嶺區解放路。始建於清同治九年(1870),庚子年焚毀,光緒三十一年(1905)重修,現存禮拜堂系羅馬式建築,總高約37米,另有附屬建築70餘間,保存完好,為太原地區最大的教堂,亦稱太原總堂。
37、清泉寺
位於清徐縣平泉村北中隱山小峪溝,又名「小峪寺」。因寺前清泉汩汩,晝夜長流,故名「清泉寺」。該寺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四年(1365年),明、清多有修繕。
38、王家峰北齊墓群
由徐顯秀墓、狄湛墓、庫狄業墓等組成。其中以徐顯秀墓最具代表性。徐顯秀墓位於太原市迎澤區郝庄鄉王家峰村東「王墓坡」。
市保
1、文殊塔
位於清徐縣碾底鄉碾底村。塔為石質亭閣式,分三層一層為基座,之上建有單層方形塔室,南向有門,塔檐下向外疊澀均雕有蓮瓣,檐上置有塔剎。從其風格看,應為唐代遺物。
2、古圓通寺
位於杏花嶺區東緝虎營街48號。明初為晉藩方山王美垣府佛堂。寺坐北朝南,現存大殿、過殿,佔地面積273平方米。大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懸山頂,琉璃剪邊。過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硬山頂。圓通寺是明、清之際太原盛極一時的佛教廟宇。
3、皇廟
位於太原市花嶺區五一路南段東側,是明、清兩代藩王、皇族和文武官員祭祀先祖和舉行慶典的場所。佔地面積約11000平方米。
4、古關帝廟
位於太原市迎澤區校尉營街。創建年代不詳。元、明、清重修。廟坐北朝南,為二重院建築。
5、徐溝文廟
位於清徐縣徐溝鎮北,城隍廟西側。據清光緒八年(1882年)《徐溝縣志》載,始建於金大定年間(1161年—1173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修。廟坐北朝南,有懸山頂黃琉璃建築的欞星門、戟門、大成殿及兩廡等殿宇33間,圍廊22間,佔地面積4600平方米。
6、徐溝城隍廟
位於清徐縣徐溝鎮北。據清光緒八年(1882年)《徐溝縣志》載,始建於金大定年間(1161年—1173年),明景泰年間(1450年—1456年)重建,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除戲台外,建築均被火焚,後再建。
7、白雲寺
位於迎澤區郝庄鄉紅土溝南。寺創建年代不詳,初名凈業庵,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改稱清涼寺,清初向東擴建。因寺前常有白雲飄飛,故名「白雲寺」。寺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
8、寶梵寺
位於清徐縣東於鎮東於村。始建於宋宣和元年(1119年),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重建,現存為清代建築。寺院坐西朝東,二重院建築,中軸線上有山門、過廳、大殿及兩側的鍾鼓樓、配殿、耳房等殿堂,佔地1000平方米。
9、壽寧寺
位於清徐縣集義鄉大常村北。始建於金大定年間(1161年—1189年),清康熙年間重修。坐北朝南,有山門、前殿、大殿、配殿等殿堂35間,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殿宇均為懸山頂,各有前廊,置各式斗拱,前殿後檐又置單坡歇山頂抱廈。大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懸山頂,琉璃剪邊,前檐有廊。
10、關帝廟(包括其東側的浙江會館)
位於杏花嶺區南肖牆街88號。現存建築為清代手法。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存過殿、正殿、廂房及東、西偏院等建築。正殿為二層單檐歇山頂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前有廊。東偏院正殿面闊五間,硬山頂勾連搭卷棚頂前廊三間。東偏院之東側為浙江會館,民國時期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建築面積135平方米,歇山頂,周圍廊,廊柱間有雀替,保存基本完整。
11、九龍廟
位於晉源區晉源鎮古城營村北,廟系祀九龍聖母即高歡之妻婁太後之廟宇。建於宋代,金皇統年間重建,大定六年(1176年)重修。元、明、清均有修葺,民國十七年(1928年)再修,1992年,由村民集資重修。佔地面積2200平方米,存樂台、配殿、正殿等建築。樂台西向,五檁懸山頂,勾連搭前後卷棚頂,正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歇山頂,三面有廊,殿內置木雕彩畫佛龕,有彩塑金妝九龍聖母像,另有降龍伏虎壁畫30平方米。
12、藏經樓
位於太原市迎澤區迎澤公園內。原名藏經閣,據碑文記載,始建於清康熙十三年(1763),是太谷資福寺主要建築之一,寺已毀,僅存樓閣。1961年投資23萬元,從太谷遷至於迎澤公園重建。藏經樓坐北向南,為二層四檐歇山頂,高約18米,單體面積179.22平方米,坐落於石砌基座上,四周有石欄桿,佔地約1000平方米。底層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稍間為迴廊,一層頂部下檐為黃琉璃瓦頂。室內有木樓梯通二層,二層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稍間為圍廊,頂部上檐為綠琉璃瓦頂,正脊上排列著6個小獸、通體建築璇子彩畫,保存完整。
13、義井遺址 太原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晉源區義井村西南80米。20世紀50年代以來曾多次調查、試掘,面積約150萬平方米。揭露遺跡有灰坑、陶窯、墓葬等。出土有泥質灰陶和夾砂灰陶片,其紋飾有籃紋、繩紋、附加堆紋,褐、紅、紫及黑彩條帶紋;棋盤格紋、網紋、垂線紋等,器形有罐、壺、盆、碗、甑等。是一處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被考古學界定義為義井文化。
14、太原舊城牆遺址
位於杏花嶺區太原城區舊城一帶。太原城牆建於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明洪武九年(1376年)在原城牆的基礎上擴展,周長土2公里,高u.4米,外包磚內夯土,共開8門,建城樓12座,周垣建小樓92座,敵台32座。太原城牆及城樓在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中遭到嚴重破壞,解放後大都拆除。現僅存位於北大街以南的拱極門城門洞及城牆280餘米,旱西關動物園內也可見少許遺跡。拱極門,俗稱小北門,城門洞為磚砌拱形券門,高4.5—5.5米,寬71米,深22米,城樓已毀。城牆高7—10米,板築。
15、孫中山紀念館 太原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太原市兒童公園北端。原為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 創建的勸工陳列所,亦稱勸業樓。坐北朝南,磚木結構,二層硬山式樓房,上下層均出檐有廊,面闊七間,進深三間,佔地面積326平方米。1912年9月18日孫中山先生到太原視察,19日下午在文瀛公園勸業樓二層向太原各界群眾憑欄發表演說,高度評價辛亥革命山西武裝起義,在全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蒞晉這一大事,1986年5月,將勸業樓辟為「孫中山紀念館」。
16、牛駝寨戰斗遺址(包括烈士陵園、廟碉及工事等)
位於杏花嶺區楊家峪鄉山莊頭村、中澗河鄉牛駝村。牛駝寨戰斗是指解放太原戰役中戰斗最激烈、雙方,付出重大傷亡的一次著名戰斗。閻錫山在東山設置了四大要塞,牛駝寨是其中之一。它有三個大陣地互為犄角。以十號碉(炮碉)為中心的十號陣地上,有一、二、三、八、九、十號碉;其東南有四號碉,即廟碉,為核心陣地,在陣地的東西,有以五、六、七號碉為骨乾的前沿陣地,在每個碉堡的周圍,都築有明暗十碉堡,在這些小碉堡的前面,是十來米高的峭壁,再前,又有台階式的劈坡、鐵絲網、地雷,在各碉間又有無數的地道、暗堡等。現今,這些碉堡的殘骸都在,有的還很完整,如廟碉、牛駝寨下的「地下堡」等。1954年修建了烈士陵園,1989年擴建解放太原紀念館,新增了旅遊景點,有解放太原紀念碑,炸開的碉堡副碑等。1994年8月建成徐向前銅像旅遊區。
17、山西省立一中舊址
位於迎澤區兒童公園內山西省榮軍招待所、起鳳街鐵路宿舍內。原為明清時的貢院,後為山西大學堂、晉陽中學堂等,1913年改為現名。1922年起,高君宇、彭真、賀昌等在此讀書,並進行革命活動,是山西省、太原市黨團組織的誕生地。學校除利用貢院的部分房屋外,還新建了教室、大門等建築,現存有仿清代懸山頂和硬山頂三排教室,豐樹堂(校長室)及部分建築。
18、唐叔虞墓
位於晉源區晉祠鎮牛家口村東晉王嶺。據明嘉靖《太原縣志》載,叔虞為周武王次子,周成王之弟,晉國始祖。唐叔虞及其子燮父墓在晉王嶺。地表曾殘存圓形封土2座,一大一小,俗稱「大王墓」和「小王墓」。大王墓殘高10米;小王墓殘高5米。在陵墓周圍有城牆和漢代建築遺跡。
19、河口聖母廟
位於古交市河口鎮河口村西。廟坐北朝南。始建年代不詳。現僅存戲台和正殿,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正殿面闊、進深各三間,硬山頂,頂飾琉璃脊和剪邊,單昂斗拱,格子門窗,為清代建築。
20、李存孝墓
位於晉源區晉源鎮風峪溝內。李存孝(?—894年),五代時名將,本名安敬思,因作戰勇敢,被李克用收為義子而改名,累官至邢州留後,後因罪被車裂而死。新舊《唐書》均有傳。地面現存圓形封土1座,底徑4米、殘高2米。
21、思西遺址
位於陽曲縣泥屯鎮歸朝村。在地表採集有大量紅陶片、夾砂陶片等,可分器型有彩陶盆、罐、尖底瓶、缽等,紋飾有繩紋、藍紋,也有少量的錐刺紋。
22、琉璜溝石窟
位於晉源區晉祠鎮西鎮村琉璜溝內1.5公里北山石上。石窟開鑿於隋或唐初。存2個洞窟。在寬8米、高5米的巨石上,開一南向洞窟,窟內雕佛像一尊,著袒右式僧衣,衣紋輕薄貼體。窟頂中央畫蓮花藻井,右壁存飛天一身。窟旁西側尚存另一窟,窟內無雕像,僅存佛座,壁間有唐咸通七年(866年)段公悅等題名。
23、西山大佛
位於晉源區金勝鄉寺底村西北蒙山之陽。開鑿於北齊天保末年(559年),至後主天統五年(569年)竣工。高約46米。現大佛頭部已失,頸以下保存基本完好。佛頸較粗短,寬、厚各5米,高2米余,上部陰刻三道項線,頸至腹高22米,雙肘間距22米。雙肩寬平,肥胛厚胸,身體頗顯雄壯。腹部微鼓,雙手施禪定印,右手存手掌及小指,左手已殘,手以下有高3米用條石砌成的台基。
24、三教寺
位於婁煩縣城監河南岸的南山坡上,是融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古代建築。現存建築為明清手法。整個建築群由寺院和戲院兩部分組成,總佔地面積5500平方米。
25、崇德廬石刻
位於南城區兒童公園西門碑廊內,現鑲嵌刻石39塊。《崇德廬石刻》為清末陽曲回族鑒藏家李希選擇家藏法書墨跡,於咸豐二年至五年(1852年—1855年)刻之於石。抗日戰爭中遺失一部分,現僅存30塊。1958年,李希後裔李玉成捐贈,並增刻《帖刻序》2石,敘述刻石原委。石刻寬0.5米~1.5米,高0.3米~0.5米,青石質,分清、真二卷,收歷代17家法書,卷首鐫「崇德廬帖」楷書4字。與崇德廬石刻陳列在一起的還有清康熙帝御筆行書詩帖石刻7塊,規格大體與崇德廬刻石相仿,保存均完好。
26、蠻王墓
位於清徐縣柳杜鄉東青堆村東南300米。 據清光緒八年(1882年)《清源鄉志》載,北魏正平元年(451年)蠻王到平城(今大同市)朝太武帝時,於途中病逝,葬於此。
27、寶賢堂法帖石刻
位於迎澤區郝庄永祚寺碑廊內,包括《寶賢堂集古法帖》、《古寶賢堂帖》兩套叢帖石刻。
28、開化寺民居
位於開化寺南街的34號、西街的28號院。為清代道台衙門的辦公之地和居住之處,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兩院建築形式均為四合院,硬山頂建築。院落整體布局保存基本完整。34號院坐西向東,原有七進院,兩個偏院,現有四進院,一個北偏院。二進院有雕刻門樓,門兩邊有磚照壁,過庭為五開間;三院建有牌樓門,南北廂間各五間;四院西房五間,南北廂房各五間,北偏院又稱北樓院,樓坐北朝南,為二層建築,硬山頂,五開間,東西廂房為平房,各為三間,南面建二間「喜雨亭」,樓下西面有一地窖,面積約15平米,還有一水井。西南角有一門可通開化寺西街28號。開化寺西街28號又稱南樓院,坐南向北,前後為二進院,里院南樓為二層五開間,東西廂房各四間,為平房,中間過庭為三間,前院東西廂房各三間。兩院共有房屋100餘間,佔地約6.7畝。房屋的窗戶,牆上還保留部分圖案。
29、府東街東花園
位於杏花嶺區府東街省政府東側。為民國五年閻錫山在督軍府東側一帶修築的軍政要員住宅區。現存西偏院稱中和齋,有卷棚頂,面闊5-7間的二座帶廊院子和仿歇山式內北廳(是閻錫山召開秘密會議的地方)組成。北有9間廳堂,是當年閻錫山辦公之地,里院為庭院建築,有正房五間,為閻的食宿地,正南西北有廳堂七間,稱南廳,是閻錫山眷屬居住之所。
30、新民街東花園
位於杏花嶺區新民北街省軍區招待所內,又稱閻公館。民國十七年(1928年)前後所建。大門後正中是大影壁,東側通過月亮門可進入花園,西側是一牌坊式儀門,過門即入宅院,宅院一連三進主院,大廳均為卷棚頂,面闊五間,東西兩側不設廂房,全為半壁長廊,三進主院的兩側均設偏院,偏院房屋均三間,也不設廂房。主院、偏院及長廊建築均雕飾彩繪,金碧輝煌,是一座典型的大型傳統宅院,現保存完好。
31、傅公祠
位於杏花嶺區東緝虎營街省政協院內。民國七年(1918年)為紀念山西名士傅山先生而建。佔地1.4萬平方米,是一組由祠堂小院、組碧樓、會議廳等主要建築組成的園林式布局的建築。祠堂小院為長方形三合院,現存建築保存完好,1983年重修後,將門移至東向稱「西園」,為省政協文化活動中心。組碧樓位於軸線北端,平面呈「H」形,二層樓,是—座具有歐洲中世紀古典式風格的建築。會議廳位於東部,面寬九間,進深五間,四周圍廊,卷棚歇山頂。傅公祠在單體建築上,既有傳統形式的祠堂,又有西式磚木結構的樓房,還有中西合壁的會堂,體現了近代建築過渡階段的特點。
32、晉綏邊區第八分區(專署)舊址
位於古交市岔口鄉關頭村。舊址原為村廟,建於明代,佔地2000平方米,有殿堂15間。1942年冬起為晉綏邊區第八分區地委、專署、分區機關所在地,領導十個縣的軍民開展對敵斗爭、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等。另在村東有明代始建的觀音堂,為八分區干訓隊大禮堂舊址。
33、晉綏八分區殉國烈士紀念碑位於古交市常安鄉睦聯坡村。為了緬懷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獻身的晉綏八分區的革命先烈,表彰他(她)們的豐功偉績,經分區黨政領導研究決定,於1944年7月7日抗戰七周年紀念之時,在睦聯坡村東修建了烈士陵園。
34、河家莊遺址
位於婁煩縣婁煩鎮河家莊村北約150米的澗河北岸台地上。面積約2.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5米。1980、1982年兩次調查,清理龍山文化白燕類型的房址、灰坑各1座,夏商時期的灰坑7座、殘墓1座。
35、石千峰遺址
位於古交市石千峰西南約1公里的花梁山坡一帶。1980年對石千峰一帶進行了調查,共採集到石製品101件,其原料主要是燧石和角頁岩。遺物有石器、石片、石核等。
36、古交文化遺址
位於古交市古交鎮李家社村大川河東500的卧龍崗、東勝寺一帶。遺址面積約7萬平方米。在石炭砂頁岩形成的山坡表層,發現大量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有砍砸器、尖狀器、石斧、石刀、石環和陶片等,是一處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存。
❽ 山西有哪些名勝古跡
1、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間,原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
2、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3、平遙古城: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4、五台山:五台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介於北緯38°55'—39°66'、東經113°29'—113°39'之間,景區規劃面積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轄面積436平方千米。五台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5、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❾ 清徐有什麼好玩的地方了
古城清徐有四種新鮮的文化形態:清新秀麗的自然文化;深山蘊奇的佛教文化;源遠流暢的儒家文化和剛正清廉的吏治文化。
清徐西部諸山,風景各異。仁山奇幽,朝夕生霧,變化多端;中隱山,四周高峰,其山中隱,閉合縈繞,水中文石可數,古有中隱寺;鳳山中峰高峙,雙抱如翼;狐突山,有晉大夫狐突廟,為縣之鎮山也,古時產青鐵,宋因以置監,又名馬鞍山,其旁有童子廟,隋《圖經》雲:「北齊天保七年,有童子數人放牧,見山上巨石,遂發心建佛像,高一百一十尺。」白石山,有水,自峪中出,和平泉,曲流十里入汾河。
「城外青山城內河,荷花萬朵柳千株。晉汾一線無顏色,唯有清徐入畫圖。」清徐之美,美在西山,美在東湖。美麗的東湖,如一塊壁玉嵌在城中。春江水暖鴨先知,夏釣門前尺半魚。秋來霜染漪瀾醉,冬雪盈窗夜讀書。做一個清徐人真的好福氣,背倚青山,門對東湖,一年四季,極盡山水之樂。
天下名山僧佔多。清徐西山古時佛宇林立,香火極旺。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建於唐代的岩香寺石窟和晚清的寶瀾寺。岩香寺石窟位於西山都溝的屠谷山山腰間,坐北向南,綿延10餘米,內存大佛像 9尊,小佛像1200餘尊。此窟又名千佛洞,鑿於唐,露面於宋。據清光緒年間《清源鄉志》載:「宋元佑三年(1088) 7月15日,塌出石洞,洞內有大佛像,壁間有小佛像無數。」從現存的釋迦牟尼及千佛石雕像,可以看出唐代的審美價值和藝術觀念。佛陀面目飽滿,胸部豐盈,坐態富貴,氣宇不凡,充分顯示了唐人以胖為美的價值觀念。從雕刻手法而言,人體比例適中,衣飾簡練飄逸,主像莊重祥和,背景淺淡浮襯。從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唐代雕刻藝術臻於完美的創作水平。周圍千餘浮雕小佛,於緊密中求獨立,於統一中求變化,於平凡中求神韻,多彩多姿,栩栩如生。千餘小佛,與端坐正中的大型釋迦牟尼佛之間,形成了千佛朝佛,萬法歸一的構架。岩香寺石窟,為不可多得傳世之作,只因養在深山人未識,歷經千年風雨剝蝕,隨時有傾塌的危險。寶梵寺,位於西山腳下的東於村,是目前太原地區保存最為完美的一座晚清寺院,狀如城堡。周圍農舍林立,置於其中,特別醒目。從佛寺建築藝術的角度來講,許多人認為:自清朝康乾以後,抄襲之風日重,大多平庸之作。如果你去寶梵寺游歷一番,就會有新奇的發現:佛傳大型彩色壁畫,基金宋元山水之美;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雕像,絲毫不遜於盛唐遺風;精巧細致的三晉院落結構,宛若清富商宅地。
清徐儒家文化,有三處代表性建築:君廟堯廟、忠廟狐突廟和清徐文廟。帝堯,為人文初祖,有關其都城遺址,說法有四:山東定陶,河北唐縣,山西臨汾和山西清徐。清徐東南15里處的堯城村,相傳為堯王故城,建於何時史無記載,現存明代復建的四合院廟宇一座,前有牌樓,後有堯王殿,側有配殿。周圍還有奶奶廟、狐仙廟、戲台等附屬建築。近年來又在堯城村附近發現了古都遺跡。《清源鄉志》記載:堯王初為部落首領時,建都於此。他還根據莢草的生長期,制定了歷法。後來部落逐漸壯大,遷都平陽(今臨汾)。史家大都認同這種說法。忠廟狐突廟,位於清徐縣西馬峪村北,是為紀念春秋時期金文共外祖父狐突而建。史傳:狐突雖為重耳長輩,但侍奉公子左右,追隨其流亡十九年,後輔佐重耳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後人敬其忠義無私,於北宋末年在此建廟以祀。現存明清復建的正殿、獻殿和碑廊。正殿內塑有狐突夫婦坐像、官吏、武士、使女十餘尊及各種碑刻18通。狐突廟,古為清徐鎮縣之廟,歷盡劫難,現只存近代修建的大成殿一座,雖以破敗,氣運尤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