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文明遺址
❶ 馬家浜文化遺址發現的水稻田是怎樣的
馬家浜文化遺址不僅有相當多的稻穀遺存
❷ 世界上最早種植雜交水稻的人類遺址是什麼
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人類遺址是河姆渡遺址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世界上的人工栽培稻,有亞洲稻和非洲稻兩種。目前已知的最早非洲栽培稻,考古學家認為起源於非洲西部的奈及利亞,最早可追溯到3500年前。亞洲栽培稻要比非洲稻早得多。長期以來學術界大多認為印度是亞洲稻的起源中心,印度曾發現過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稻遺存,20世紀70年代又發現公元前六千至四千多年的人工稻遺址。而我國河姆渡遺址和另一處浙江桐鄉羅家角遺址出土的人工稻穀距今七千年左右。1988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又在湖南澧縣彭頭山發現了更早的碳化稻殼遺跡,距今年代為九千年至八千年。後來,考古工作者又發現了距今約一萬年的湖南道縣玉蟾岩的人工栽培水稻。一些學者認為,我國是水稻的發源地。而另外一些學者則認為:中國和印度都應是亞洲稻的主要起源中心之一。
而雜交水稻是農業部超級雜交水稻培育計劃的成果,該計劃與1996年提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培育計劃。2000年,超級雜交水稻品種達到了第一階段單次水稻產量標准即每公頃產量超10.5噸;2004年,超級雜交水稻達到第二期產量指標;2012年9月24日,湖南省農業廳組織的專家驗收組宣布超級雜交稻第三期大面積畝產900公斤攻關的圓滿實現。袁隆平在很艱難的情況下發明了雜交水稻。並沒有遺址
❸ 到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穀是在哪裡發現的
世界上究竟是誰發明了種稻?這個問題至少在學術上已經爭論了100多年。上一個世紀,有些外國學者以為種稻的發明權應歸於印度人,也有的專家從稻的語音考源,認為最早的種稻人為印度支那的泰國或越南人[1]。以研究中國飲食文化出名的日本學者蓧田統,在他70年代出版的專著中,也認為中國稻是由東南亞順海岸傳過來的[2]。
但是,1973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原始遺址的發現,使這些推斷和設想都令人懷疑了。那裡出土的稻穀,使中外學者不得不重新下結論,最早的種稻人,應是中國長江中下游的原始居民。
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被認為是我國史前考古近幾十年來的一大奇跡。這是距今7000年前的一處原始人居住的遺址。在這遺址中,發現了當時人的住宅和水井遺跡,大量的陶器和石制骨制工具。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批稻穀和米粒。據考古學家敘述,那兒地層中的秕谷、谷殼、穀粒和稻根、稻稈堆積的遺物,
厚度平均達 40—50厘米,計算稻穀總量當在120噸
以上。幾乎在當時人居住的建築遺跡里,到處都有稻穀存在。不少原始居民炊煮用的釜底,也有不少殘留的米粒鍋巴。有些水稻遺物,色澤鮮黃,外形清晰完好。[3]這些豐富遺存,完全證明了早在7000年前,我國長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經完全掌握了水稻的種植技術,他們已經把稻米作為主要食糧。
我國考古學家和農學史專家作了科學的分析比較,認為河姆渡稻穀,不僅是我國發現時間最早的稻穀,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4]這一稻穀,比曾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稻穀」──泰國奴奴克塔遺址出土的稻穀,還要早幾百年。
除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的稻穀外,近30年來,我國南方還有多處古稻穀的發現,如江蘇吳興的錢三漾、吳縣草鞋山、上海青浦崧澤、雲南元謀和廣東曲江馬壩等地原始遺址,都有古代的栽培稻穀出土,共約二、三十處之多。據測定,其中距今6000年以上者,即達3處。我國考古學家嚴文明,匯總了上述所有資料,寫出了《中國稻作農業的起源》一文,指出:「把迄今獲得的考古資料按照時間先後進行排比,最早的水稻僅限於杭州灣和長江三角洲近海一側,然後像波浪一樣,逐級地擴充到長江中游,江淮平原,長江上游和黃河中下游,最後完成了今天水稻分布的格局。這就清楚地說明了長江下游及其附近地區仍是我國栽培稻起源的一個重要中心」。[5]
我國人民最早種植水稻,是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要貢獻。水稻在我國推廣不久,很快就傳到了東亞近鄰一些國家:大約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我國水稻北傳朝鮮,南傳越南。2000年前的漢代,中國粳稻東傳日本[6],隨後又傳到菲律賓。在公元5世紀,水稻經伊朗傳到西亞,然後經非洲傳到歐洲。新大陸發現後再由非洲傳到美洲以至全世界。[7]
❹ 古中國的農作物文明是哪一種
d、水稻文明抄
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農作物的起源中心之一,現今許多的農作物都是我國勞動人民最早從野生植物中經過不斷的栽培而成的。根據現在考古的發現,我國早在新石器的早期,就已經開始種植了粟、稻。
在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了由稻穀、稻殼、稻桿、稻葉的混合堆積,平均厚度約四、五十厘米。這是世界上迄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在江淮、江漢地區,太湖和雲南滇池周圍,廣東劍門、海門等地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中,都發現了秈稻、粳稻粒。說明那個時期在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的原始居民,已經掌握了水稻的種植技術,說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區之一。
❺ 古代稻的起源和發展是怎樣的
稻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我國是亞洲稻的原產地之一,其馴化和栽培的歷史,至少已有7000年。
我國古代在稻的栽培技術方面有很多經驗,如火耕水耨、輪作和套種等,成為世界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並且推廣至東亞近鄰國家。此外,先民對稻資源的利用處於世界先進行列。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流傳著許多關於稻作文明的民間傳說故事。比如,水稻的品種開始的時候是像柚子那麼大的,水漲以後,把它淹沒了,稻神山阿婆把水稻種子拿回來,經過改良,種子才變得小顆,才是現在這個樣子。
還有一種說法是,水稻一年割了好幾次,人們太辛苦了,所以稻神就把它變成了只是一年兩熟或者一年一熟。
這樣的神話和傳說故事,說明這里保留著遠古的信息,都指向了稻作文明的發源。
水稻是我國的本土農作物。我國已發掘的新石器時期稻作遺存,分布廣泛。其中最早的是湖南澧縣彭頭山遺址發掘的水稻遺存,屬新石器時期早期文化,具體年代尚未確定。
其後是浙江羅家角的稻作遺存,距今已有7000多年,秈稻和粳稻並存。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大量碳化稻穀和農作工具,尤為引人注目。它們都是世界是最早的稻穀遺存之一。
黃河流域也發現了不少距今已有四五千年新石器時期的水稻遺存,如河南澠池仰韶文化遺址、河南淅川黃楝樹村和山東棲霞楊家園遺址,充分說明黃河流域稻作栽培的歷史也很悠久。
從史籍記載上看,「稻」字,最初見於金文。《詩經》中涉及稻的詩句不少,如「十月獲稻」、「浸彼稻田」等,說明早在3000多年以前的商周時期,已經有不少稻的明確記載。
戰國時的《禮記.內則》中有「陸稻」,《管子.地員》中亦有「陵稻」,二者都是旱稻。《禮記.月令》中還有「秫稻」的名稱,是糯稻。
水稻起源
❻ 浙江發明水稻的古人類遺址
遇到我抄你算找對人了襲
河姆渡聚落:
1. 距今年代:7000多年
2. 地點:浙江餘姚河姆渡村。
河姆渡居民是最早種植水稻的居民,普遍發現稻穀遺存,有的地方稻穀、稻殼、莖葉等交互混雜,形成 0.2~0.5米厚的堆積層,最厚處超過1米。
稻類遺存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史上罕見的。經鑒定,主要屬於栽培稻秈亞種晚稻型水稻。
❼ 我國史前文明遺址中,標志我國是世界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的遺址是什麼
河姆渡文化遺址。河姆渡在浙江省餘姚市。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於2005年1月宣布回,經4個多月搶救性發答掘,在寧波市江北區境內,位於寧紹平原東部,餘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首次發現了距今約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早期原始村落——傅家山遺址。傅家山遺址是浙江省繼河姆渡遺址發掘之後規模最大,出土器物最多,保存遺址最為完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和另一處浙江桐鄉羅家角遺址出土的人工稻穀距今七千年左右。1988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又在湖南澧縣彭頭山發現了更早的碳化稻殼遺跡,距今年代為九千年至八千年。後來,考古工作者又發現了距今約一萬年的湖南道縣玉蟾岩的人工栽培水稻。另外,城頭山遺址發掘出保存完好的世界最早的水稻田(距今6500年)。這些都證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❽ 最能證明中國是水稻的故鄉的遺址是哪裡
是誰發明了水稻栽培?
――探訪萬年仙人洞
2004年9月下旬,江 南一個典型的陰雨天,公路兩旁的稻穗已經開始變黃,對面的大荷山不到300米高的山頂上雲霧繚繞。站在名為「吊桶環」的小丘上,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趙志軍打量了一會兒腳下細雨中的大源盆地,轉身對我說: 「這個地方與10多年前沒什麼變化。當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差點錯過了吊桶環,這一帶有很多洞穴,我們調查了仙人洞和附近一個蝙蝠洞,回來經過吊桶環時,我們的向導、萬年縣博物館的王炳萬館長對我們說:要不要停下來看一看?我曾在小山頂上撿到過碎陶片。然後我們停車上來看,這一看不得了,找到了一萬四千年前的栽培稻,最後這兒發掘的東西比幾百米外的仙人洞還多。我們猜測這兒是仙人洞人的『屠宰場』。」 1.4萬年前的栽培稻(或者按照考古學家「保守」一點的慣例,只說「1.2萬年前」),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也就是說,可能是仙人洞和吊桶環一帶的先民種下了世界上第一棵水稻,這種奇妙的作物從贛東北這個數平方公里的小盆地播向世界,後來養育著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 天生一個仙人洞 「首屆稻作文化旅遊節」和「第四屆農業考古學術討論會」正在江西萬年只有數萬人口的縣城熱熱鬧鬧地進行著,並非所有出席研討會的學者都同意「萬年為世界栽培稻起源地」這樣的陳述,在學者眼中,稻作農業發展史的面目就更加撲朔迷離了。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卓有成效的發掘研究不過10年,關於栽培稻和世界稻作的起源,還將有許多爭論和新材料的呈現。 但近年來,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的重要性無疑已得到學界公認,並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這兒出土了上萬年的栽培稻植硅石和上萬年的陶器,還有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早期期間所有階段的大量石器、骨器、動植物遺存,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權威、北大教授嚴文明曾指出,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是國內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向新石器時代早期過渡地層關系最完整、清晰的地點。世界著名考古學家、發現玉米栽培起源地的美國人馬尼士博士,1993年和1995年兩次作為美方負責人參與對該遺址的中美聯合發掘,他認為,在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發現了許多以前沒人知道的舊石器時代的事,是農業考古發現的最早的人類水稻栽培的證據」,「通過國際合作調查,我們可以改寫部分中國歷史」。 萬年縣位於鄱陽湖東南岸,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從古至今都堪稱稻米之鄉。在離萬年不遠的東鄉縣,發現有最靠北的野生稻分布。從明朝開始,這兒出產一種進貢皇帝享用的「萬年貢米」,米粒細長,香而不膩。據說萬年部分農村今天沿用的谷倉形制,仍與漢代記載一模一樣。 從縣城往東北方向沿鄉村公路行約10公里,便進入大源盆地。「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寫有田園詩句的宣傳牌立在青黃的稻田間,穿過稻田和青青大源河水,走到小荷山的南山腳下,我們便見到仙人洞人1萬年前的居所。這些發明水稻栽培的先人果然聰明,仙人洞的「風水」無疑是一流的。仙人洞是一座冬暖夏涼的石灰岩溶洞,縱深約40米、底寬約19米、弧頂約高14米,洞口約兩米寬。仙人洞前方是大源盆地平坦的盆底,大源河蜿蜒流過。出洞口往右800米即為地勢稍高的吊桶環。 在「六山一水兩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園」的萬年縣境內,像吊桶環這樣的小丘隨處可見。「吊桶環」丘頂上有一對巨石如力士抵角,形成一天然岩廈頂棚,下面可供人避雨、穿行,因形似當地人挑水用的吊桶把手而得名「吊桶環」。專家猜測,吊桶環以前可能也是一個封閉的山洞,後來部分坍塌才變成可穿行的過道;仙人洞人可能先住在吊桶環,後來在水位退落時搬到更低的仙人洞,而把吊桶環當做處理獵物和採集物的生產場所。 世界各地發現的古人類遺址,大多在喀斯特溶洞發育地區。中國有名的古人類化石,如北京猿人、柳江人、馬壩人、金牛山人、和縣人、山頂洞人等,均發現於石灰岩洞穴中。原始人類在學會建造房屋之前,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冬暖夏涼的石灰岩洞穴棲身。萬年仙人洞所在的大源鄉及臨近的盤嶺正是石灰岩溶洞較多的地區,大源另有一座大型溶洞,名叫「神農宮」。神農氏正是中國古籍記載及民間傳說中發明水稻栽培的先人。 天下水稻本一家? 11年前,趙志軍是作為美國密蘇里大學植物考古學博士出現在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的發掘現場,今天他借「萬年稻作文化節」和「第四屆農業考古學術討論會」故地重遊,身份已成為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 作為上世紀90年代兩次重要發掘的參與者和遺址出土文物中栽培稻植硅石的鑒定者,趙志軍可說是本屆農業考古研討會上最受關注的人。他提醒記者注意「栽培稻」起源和「稻作農業」起源的區別,在1998年接受美國《科學》雜志采訪時,趙志軍就提出這種觀點:從最初下意識的水稻栽培行為到稻作農業的形成,中間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栽培稻的出現並不意味著稻作農業的出現,稻作農業的形成標志還包括生產工具、主要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等。 「我們在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越來越晚近的地層中發現了越來越多的栽培稻植硅石,這表明栽培稻的比重不斷增大,但同時發現了大量獸骨和魚骨,顯示仙人洞人的生產方式仍以漁獵為主,所以我不能說這兒的栽培稻是稻作農業的起源。在浙江河姆渡發現的7000年前的大量稻穀,意義有所不同,因為看起來水稻栽培已成為他們的主要食物來源。」 「可以肯定的是,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栽培稻是在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所以,世界上以稻米為主食的2/3的人類要感謝仙人洞人。」趙志軍笑道。 「但我不認為天下水稻都源自一地,我傾向於水稻多起源說。今天的栽培稻有粳稻和秈稻之分,粳稻適於北方溫帶氣候,生長周期較長,米粒短胖;秈稻米粒細長,適於南方亞熱帶氣候,生長周期短。通過基因分析,人們發現,粳稻和秈稻的差別比它們各自與野生稻的差別還大,所以它們很可能有各自的起源地,從野生稻就開始有區分了。」 堅持天下水稻本一家的一元起源論者也不少。他們認為從野生稻到栽培的秈稻和粳稻之間,存在一種粒型由細長變得越來越短胖的趨勢,適應的地域也越來越廣。野生稻的變異能力很強,完全可能發展出粳秈這樣不同的品種。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朱乃誠研究員提出水稻「中心起源、邊緣發展」學說,頗得人心,指栽培稻在一個中心地區起源,然後逐漸擴散,在周邊地區發展、成熟。爭論的焦點是那一個中心起源地「花落誰家」。 自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發掘後,頗有睥睨群雄之意,與它爭奪栽培稻發明權的最有力競爭者要算湖南道縣玉蟾岩,那兒也是一個古人類住過的石灰岩洞穴,也發現了上萬年前的栽培稻,而且發現的是稻穀(三粒半稻穀),不僅是植硅石。道縣附近的江永縣也有野生稻的存在。一些湖南的研究者便因此極力主張道縣栽培稻的優先權。 江西萬年和湖南道縣均屬於長江中游地區,因此也有學者將栽培稻起源地圈定為「長江中游」或「長江中下游」。這種看法有漸成主流之勢。 但其實很多學者心中都清楚,栽培稻起源到底是一元或多元,不同遺址的水稻間是什麼關系,還會不會發現更早的栽培稻,這些疑問至今並沒有最後結論。 那兩年我看了兩萬個顯微樣品 提到植硅石和稻穀的差別,該請趙志軍博士介紹一點技術細節了。 考古學是一門綜合多種手段和方法、思辨與實踐並行的學科,好的考古學家都是左右腦並用的有趣人物,這一點往往超越行外人的想像。植物考古說起來有點玄,你想,水稻在地層中埋了上萬年,還有多少蛛絲馬跡可尋呢?而且,還要區分出野生稻和栽培稻!? 趙志軍介紹說,所謂植硅石,是指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形成的石化細胞,因為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不斷從土壤中吸收液態二氧化硅,充填在細胞中,形成類似動物體內「膽結石」一樣的結構,最後整個細胞變石化死掉(比如稻穀殼外層的細胞),這些植硅石能完全保留細胞形態,在地層中也可能被保存下來。植物內部細胞也有形成植硅石的,但基本上以外部的表皮細胞形成最多。 一種植物可能形成不同類型的植硅石,而不同植物也可能有一些同類的植硅石,所以如何利用植硅石鑒定出地層中的植物類型,很難,卻又能發揮強大、獨到的功效,是近年來考古學的研究熱點。「我在密蘇里大學時,花了兩三年時間專門看不同植物的植硅石,我看了4000多種植物,兩萬個顯微樣品,目的就是要找出如何鑒別稻屬植物植硅石的方法。先從禾本科植物中分出稻屬植物,再在稻屬中區分野生稻和栽培稻。」 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的區分有多難?「植硅石只有50微米大,相當於1毫米的1/20,實際就是稻殼的表皮毛細胞,在放大100倍的顯微鏡下只能看到有一個點,我們在400倍顯微鏡下看。稻屬植硅石有一個特徵性的雙峰,對每一個植硅石我們要測量5個數據,如峰高、底寬等,然後,把這些數據代入一個統計學的判別公式來作出判斷,野生稻和栽培稻區分的准確率在90%以上。」 這種判別方法是趙志軍在密蘇里大學做博士論文時建立的。可以說沒有這種方法,就沒有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關於栽培稻的重大發現。因為剛開始他們使用「浮選法」,趙志軍帶著兩個民工幹了兩個月,一無所獲。這是一種大海撈針式的工作。在吊桶環,他們最深的探方挖到了地下近6米;在用竹簽挖掘、網篩篩過上百立方米的泥土後,趙志軍他們最後從40個樣品中「逮」到了600餘個稻屬植硅石個體。 未解之謎:仙人洞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了 在剛正式開放的「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陳列館」,記者見到了根據遺骨復原的「仙人洞人」頭像。看樣子是一位臉頰稍長的中年婦女,面貌、氣質與今天的當地人頗為相似,不知是否因為記者或復原者受到心理暗示的作用。 據20世紀60年代曾參與萬年仙人洞初期發掘的陳文華研究員(現為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會長)介紹,當年他們在仙人洞洞口的大石頭下面挖到這位女性和兩個孩子的遺骨化石,他們分析,當時可能發生了一場類似地震的災難,這位母親帶著孩子在逃出洞口時被滾落的大石砸死。 關於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最具懸念的可能就是:兩萬多年前,仙人洞人從哪裡來?距今七八千年之後,仙人洞人又突然到哪裡去了? 趙志軍告訴我,當年在吊桶環遺址,挖到5米多時,已經是23000多年前的舊時代晚期了,其實還可以往下挖,看得出來下面還有東西,但是主持發掘的嚴文明先生說:不挖了,留著以後搞舊石器時代研究的人來挖吧。嚴先生因為主要研究新石器時代,怕我們沒把握反而破壞下面的地層。所以,仙人洞人的故事還有更古老的部分仍然深埋地下。 發掘還發現,仙人洞和吊桶環的地下遺存到距今七八千年後突然出現斷層,從距今8000年到商周之間是一片空白(萬年縣境內有大量商周時期以來的文化遺存)。其間數千年,難道仙人洞人蒸發了嗎?或者,他們搬到哪裡去了?他們的遷徙與栽培稻的傳播有沒有關系呢?這是一個漫長的故事,中間缺失的數千年的環節,等著我們去重拾和補敘。
❾ 最早稻作遺存是在屈家嶺遺址被發現的嗎
據報道,長江中游農耕文明發祥地屈家嶺遺址於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進行了第四次考古內發掘,容14日在湖北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舉行專家論證會,專家們表示此次考古發掘取得突破性進展,大大深化了對屈家嶺遺址和屈家嶺文化的認識。
屈家嶺遺址的發現,說明長江流域同黃河流域一樣,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說明中華文明發源是多元的,同時還說明屈家嶺文化具有極高的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