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廟遺址
Ⅰ 歷史文化名城之南京有哪些歷史遺跡
有:南唐二陵 、明孝陵、六合文廟、夫子廟、雞鳴寺等。
1、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祖堂山南麓,包括李昪及其皇後的欽陵和李璟及其皇後鍾氏的順陵,是五代十國時期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於1950至1951年由南京博物院組織發掘,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唐二陵相距約100米,均依山為陵,岡阜環抱,形勢甚佳。由南唐江文尉和韓熙載設計。東為欽陵,西為順陵,二陵均為磚結構多室墓,早年多次遭到盜掘,但陵墓建築完整。
前者刻字填金,標明了陵名及下葬年代,後者有數以百計的男女宮中侍從俑、舞俑以及各種動物俑,為南方唐宋墓中所罕見。
南唐二陵發掘有600多件文物出土,其中玉哀冊、陶俑等尤為珍貴。玉哀冊記錄了封建帝後的祭文,也是判定墓主身份的主要依據。為研究五代十國時期的帝王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2、明孝陵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墓。因皇後馬氏謚號「孝慈高皇後」,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明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先後調用軍工10萬,歷時達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為陵」舊制,又創方墳為圜丘新制。將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達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為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文化與環境美學相結合的優秀典範。
3、六合文廟
六合文廟位於南京市六合區,又名學宮,始建於唐咸通年間,規模居中國第五。文廟主體建築為大成殿。
另外還有奎星亭、照壁、泮池、靈欞門、戟門、東西廡、崇聖堂、明倫堂等古建築,總面積為8000平方米,是江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築。以文廟為首的萬壽宮、清真寺等古建築群,古韻深厚,是六合重要的文化積淀。
4、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江南貢院以西,即南京孔廟、南京文廟、文宣王廟,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也是中國四大文廟。
為中國古代文化樞紐之地、金陵歷史人文薈萃之地,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現為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重要組成部分。
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主要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群組成,佔地極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閣、欞星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
夫子廟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與上海城隍廟、蘇州玄妙觀和北京天橋為中國四大鬧市。
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咸康三年(337年),宋景祐元年(1034年)改建為孔廟,在六朝至明清時期,世家大族多聚於附近。
故有「六朝金粉」之說。范蠡、周瑜、王導、謝安、李白、杜牧、吳敬梓等數百位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有這里創造了不朽的業績,寫下了千古傳誦的篇章。
5、雞鳴寺
雞鳴寺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東麓山阜上,又稱古雞鳴寺,始建於西晉,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譽,是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
雞鳴寺歷史可追溯至東吳的棲玄寺,寺址所在為三國時屬吳國後苑之地,300年(西晉永康元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東晉以後,此處被辟為廷尉署,至527年(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使這里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
1387年(明朝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拆去舊屋,擴大規模,重建寺院。朱元璋題額為「雞鳴寺」。後經明宣德、成化、弘治年間擴建,院落規模宏大,佔地達百餘畝。後來古寺毀於咸豐戰火,雖同治年間重修,規模已大大縮小,但香火卻一直旺盛不衰。
1958年改為尼眾道場。1983年起,在原住持宗誠法師的帶領下,依明清時規模形制,雞鳴寺逐步恢復並對外開放,成為南京一重要寺院。1992年,《新白娘子傳奇》劇組因當時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來到南京古雞鳴寺借用葯師佛塔來拍雷峰塔相關劇目。
Ⅱ 南京夫子廟的歷史
南京夫子廟是供奉和祭祀中國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它作為古城南京秦淮名勝蜚聲中外,是國內外遊人嚮往的游覽勝地。夫子廟建於景祐元年(1034年),就東晉學宮擴建而成。
六朝時代,南京夫子廟地區已相當繁華,烏衣巷、朱雀街、桃葉渡等處,都是當時高門大族所居。在明代,夫子廟作為國子監科舉考場,考生雲集,因此這里集中了許多服務行業,有各種酒樓、茶館、小吃……與此同時,青樓妓院也應運而生,內秦淮河上「漿聲燈影連十里,歌女花船戲濁波」、「畫船蕭鼓,晝夜不絕」。古典戲劇《桃花扇》里所描寫的「梨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粉影照蟬娟」,十分真切地再現了當時秦淮河上的畸形繁華景象。夫子廟的建築富有明清色彩。它以大成殿為中心,從照壁至衛山南北成一條中軸線,左右建築對稱配列,佔地廣約26300平方米。四周圍以高牆,配以門坊、角樓。
這一組具有東方建築特色、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迭經滄桑,幾番興廢,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後,又在日軍侵入時遭破壞。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重視保護歷史文物,將其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市政府連年撥款,精心維修,使之成為秦淮河畔的標志性建築。
夫子廟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可以遠溯到六朝時期,明清兩朝尤盛,各派菜系和小吃爭奇壯舉勝,風味獨具。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對散落民間的風味小吃發掘整理,在繼承傳統特色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形成了以「秦淮八絕」為代表的秦淮風味小吃。小吃供應干稀搭配,葷素相間,穿插民俗表演,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圍,使餐飲過程同時成普文化欣賞的過程,體現了飲食和文化的精美結合,對中外遊客產生著久遠的吸引力。目前風味小吃已達200多個品種,經濟效益顯著,成為夫子廟旅遊經濟的重要支柱和這一地區的特色文化。近年來,相繼引進了肯德基、麥當勞等西洋快餐,保留了一些夜市大排檔,形成了中西餐合璧、高中低檔共存的餐飲新格局。今日夫子廟已成為聞名遐邇的「美食中心」。 獨領風韻的夫子廟美食街 夫子廟美食街建成於1997年,總投資1.5億元,位於夫子廟南端,東起平江府路,西止來燕路。建築造型各異,高低錯落有致,青磚小瓦,粉牆坡屋,古樸典雅,與夫子廟古建築群融為一體。內部設施一流,頗具現代氣息。仿古花崗岩路面兩側鑲嵌著彩色廣場磚,菱形的花壇、回繞的長廊、花園式的廣場、古典式的矮架路燈,營造出溫馨而優雅的氛圍。沿街座落著晚晴風味軒、晚晴茗軒、金陵春酒樓、夫子廟康樂城、秦淮人家、白鷺賓館等一批知名餐飲娛樂企業,薈萃了海內外美食精品。結合美食街建設,建成了展示六朝文化的王謝古居,恢復了烏衣巷,形成了新的景觀區,拓展了夫子廟景區范圍。
學宮
學宮位於大成殿後街北,原有「東南第一學」門坊,包括明德堂、尊經閣、青雲樓、崇聖祠等古建築。明德堂是學宮的主體建築,科舉時代秀才每月逢朔望都到這里聽訓導宣講。全國的學宮都稱「明倫堂」,而夫子廟的學宮獨稱「明德堂」,據說是宋代文天祥題寫的「明德堂」匾額之故。1986年明德堂維修時又修復了兩旁的「志道」、「據德」、「依仁」、「游藝」四齋。
烏衣巷
烏衣巷位於夫子廟西南數十米,是一條幽靜狹小的巷子,原為東晉名相王導、謝安的宅院所在地。舊時王謝子弟善著烏衣,因而得名。為紀念王導、謝安,在烏衣巷東曾建有來燕堂,建築古樸典雅,堂內懸掛王導、謝安畫像,仕子遊人不斷,成為瞻仰東晉名相、抒發思古幽情的地方。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那首膾炙人口的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就是對此處的感嘆。從此烏衣巷便名播中外,遊人不絕。
江南貢院
江南貢院陳列館,是我國目前唯一的一座以反映中國科舉制度為內容的專業性博物館。江南貢院始建於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起初佔地不大,後經明、清兩代不斷擴建,鼎盛時期規模居全國各貢院之冠,與北京順天貢院並稱為「南圍」和「北圍」。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集鄉試、會試於此。永樂年間,京師遷往北京後, 明清兩代仍作鄉試考場。僅清一代,科考共舉行了112科,其中在江南貢院 鄉試中舉, 後經殿試考中狀元者江蘇籍49名、安徽籍9名,共計58名,佔全 國狀元總數的51.78%。 明清兩代名人唐伯虎、鄭板橋、吳敬梓、施耐庵、 翁同和、張騫、陳獨秀等皆出自於此。
陳列館尚存一批原江南貢院遺留的珍貴文物及寶貴史料,現有東西號舍 八排四十間,其中東部號舍是舉辦「模擬江南鄉試」的場所,中外遊人可以 著古裝、入號舍、答考題,感受科舉考試之苦澀、中舉之喜悅。陳列館還展 出科舉文物、圖片一百餘件,錄像室播放科舉考試程序等電視片。 現在,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已經成為研究中國科舉制度的場所,收藏科 舉文物史料的機構,深受中外人士的贊許。
復建後的「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仍保留有「明遠樓」、「貢院碑刻」等很重要歷史古跡。「明遠樓」共三層,該樓為江南貢院的中心,也是最高的一座建築。「明遠」二字取自「大學」中「慎絡追遠,明得歸厚矣」之意,愛國主義者林則徐在擔任江南貢院建臨期間還發明了創造了信炮和號燈制度,有效的保證了考試秩序。 明遠樓兩側是碑廊,陳列著省級文物,明清貢院碑刻二十餘塊,它們銘刻著江南貢院的歷史,是貢院興衰的歷史見證。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號粒民,晚年又號文木老人、秦淮寓客,我國偉大的諷刺文學家。雍正十一年(1733),三十三歲的吳敬梓離開故鄉全椒,移家南京,寓居於秦淮水亭。隨著接觸面的廣泛,進一步拓寬了他的視野,他看到:「有心艷功名富貴而媚人下人者;有依仗功名富貴而驕人代傲人者;有假託無意功名富貴自以為高、被人看破恥笑者。」在歷經世態炎涼、看透八股取士的腐朽性之後,吳敬梓以庄諧兼擅的妙筆,在南京創作了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積十年之餘,終於成書。為了紀念這位偉大文人,秦淮區委、區政府在古桃葉渡遺址旁規劃復建了秦淮水亭,成立了吳敬梓故居陳列館。 陳列館位於南京清溪河與秦淮交界處,毗鄰古桃葉渡,名為秦淮水亭。該館共佔地800平方米,分南、北兩部分。南半部分為古桃葉渡遺址, 因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曾在此迎接過愛妾桃葉而得名,千百年來,歷代文人雅士多在此吟詩賦詞、幽思懷古,留下許多優美詩句和生動民間傳說;北半部分為吳敬梓故居,陳列著各種版本的《儒林外史》著作,反映了吳敬梓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斷,成為研究吳學的又一陣地。
白鷺洲
這是一個以橋為特色的園林,園內宛如襟帶的小橋竟有15座之多,其中有典雅玲瓏的獨孔橋、三孔橋、七孔橋,還有四角重檐的亭橋等。
景色幽麗的白鷺洲公園,歷史上稱為徐太傅園,徐中山園、東園,是明初中山王徐達王府的東花園。解放前夕,已淪為一片廢墟。1951年結合秦淮河整治,灘湖堆山,廣植花木,整合適和新建了煙雨軒、話雨亭等園林建築,園容初具規模,1976年建成開放。重建後的白鷺洲公園,以中國自然山水園為主格調,建築採用明清江南園林的傳統風格,與夫子廟地區明清風格的建築群互為映襯,相得益彰。近來又建成集驚險、刺激、健身、消暑為一體的水上樂園,為遊人提供了新的場所。白鷺洲公園緊鄰夫子廟鬧市區,是鬧中取靜的好去處,猶如鑲嵌在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瞻園
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一座園林,已逾600高齡。 明初,朱元璋因念功臣徐達「未有寧居」,特給中山王徐達建成了這所府邸花園,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時,題書「瞻園」二字。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里先後為東王楊秀清和夏官丞相賴漢英的王府花園。後毀於兵火。1960年修復後的瞻園分東部和西部兩景區,園內還有兩塊宋代奇石-仙人峰、倚雲峰,相傳是宋代花石崗的遺物。
園內的主題建築是靜妙堂,它一面建在水上,宛如水榭。該堂把全園分成兩部分,南小而北大,北寂而南喧,南北各建一假山和水池,以溪水相連,有聚有分,水居山前,隔水望山,相映成趣。瞻園又以石取勝,造景效果與實用功能巧妙結合,「妙境靜觀殊有味,良游重繼又何年」。
瞻園是秦淮風光帶上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在劉敦楨所著《中國園林》巨幅集錦畫冊中,將瞻園作為古金陵園林唯一的代表作,載入我國園林史冊。 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園以石勝」,成為瞻園的主要特色,現今園中北假山即為明代遺物。1958年後,南京市將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設在園中。 而今瞻園,舊院嫵媚,新容俏麗,深厚的基礎更添時代的活力。正是:瞻前顧後皆妙景,懷古賞新兩相宜。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是我國唯一的太平天國史專業博物館,籌建於1951年。1956年10月1日,在堂子街原太平天國某王府建立太平天國紀念館,1958年5月遷至瞻園路128號現址,1961年1月正式更名為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館址所在地瞻園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是一座館園合璧的博物館。東側是展覽區,由一組氣勢雄偉的古建築群組成,西側是被譽為「金陵第一園」的江南著名古典園林——瞻園。館址在六百多年前是明代中山王徐達府邸的西花園,清代為江寧布政使衙署,屋宇曾多達391間,是南京地區僅次於兩江總督署的建築群。太平天國時曾先後作為東王楊秀清的住處、幼西王蕭有和的王府、夏官副丞相賴漢英的衙署,民國年間成為江蘇省長公署國民政府內政部所在地。
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現藏有太平天國歷史文物2140件,一級藏品33件套,以及大量的原始檔案資料、圖書,是全國收藏太平天國文物最多、史料最豐富的研究機構。
近年來,為充分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功能,配合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本館積極探索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搞好基地建設的新方法、新路子,取得了良好成效。先後被列為南京軍區青年官兵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並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省公安專科學校等十餘家單位建立了共建關系。我們立足本館,輻射社會,開展了廣泛的社會宣傳教育工作,學生參觀人數也逐年遞增。
Ⅲ 夫子廟的由來,有哪個知道具體的來歷
南京夫子廟是供奉和祭祀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其全稱是「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廟」,簡稱「文廟」。孔子自古被人們尊稱「孔夫子」,故其廟宇俗稱「夫子廟」。南京夫子廟始建於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由東晉學宮擴建而成。如今的夫子廟煥然一新,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城南京的特色景觀區,也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
秦淮是古城金陵的起源,又是南京文化的搖藍。這里素為「六朝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更兼十代繁華之地,遊客雲集之處。「衣冠文物,盛於江南;文采風流,甲於海內」。「十里秦淮千年流淌,六朝勝地今更輝煌」。秦淮風光帶自從八十年代中期復建以來,至今已是十載有餘。「十里秦淮」如今以內秦淮河為軸線,以夫子廟為中心的具有明清風格、廟市街景合一的文化、旅遊、商業、服務等多功能相結合的秦淮風光景區。
Ⅳ 南京有哪些古跡
[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也是我國現存古代最大的帝王陵之一。坐落在鍾山... [夫子廟]夫子廟即是孔廟,夫子廟是孔廟的俗稱,原來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於宋,位於秦... [中山陵·祭堂]中山先生祭堂現在通常稱靈堂,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築風格的宮殿式建築,長30米,寬25... [總統府] 總統府,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明朝初年曾是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朝為江寧... [雞鳴寺]位於城北雞鳴山東麓,是南京著名古寺之一。本是三國吳後苑,晉為廷尉署。梁大通元年(... [崇正書院]崇正書院在清涼寺東側山坡上,明嘉靖年間修建。書院共三進,前兩進兩側有游廊相連。第... [玄武湖公園] 玄武湖公園位於南京城中,鍾山腳下的國家級風景區、江南三大名湖玄武湖之中,... [千佛岩]千佛岩是從南朝齊永明二年至梁天監十年(484-511年)逐漸開鑿而成。所有佛像或... [南京大學]在山川秀麗、人文薈萃的六朝古都南京,坐落著一所著名的高等學府南京大學,她是中國建... [中山陵·革命歷史圖書館]中山陵革命歷史圖書館位於陵墓西,行健亭東, 1933年夏建成。 [鍾山風景名勝區]鍾山風景區是南京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是國務院公布的44個風景名勝區之一,位於南京... [珍珠泉]位於浦口以西6公里處,現已建成南京地區唯一的省級旅遊度假區,面積1400多公頃。... [弘覺寺塔]弘覺寺塔位於牛首山東峰南坡,始建於唐大歷九年(774年),相傳是唐代宗李豫為「感... [南京固城湖]固城遺址位於高淳城東10公里,今固城鎮政府所在地。固城遺址呈長方形,南北約800... [中山陵·音樂台] 南京中山陵風景區音樂台位於中山陵廣場東南。佔地面積約4200平方米,由楊... [孫中山紀念館]南京孫中山紀念館原名藏經樓,位於中山陵與靈谷寺之間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 [北極閣]北極閣在雞鳴山上。雞鳴山位於鼓樓廣場東面,北依台城,緊臨玄武湖。南朝宋時在山頂上... [夫子廟大成殿]巍峨輝煌的大成殿作為夫子廟的核心景區,是供奉和祭祀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棲霞山]棲霞山位於南京城東北22公里,又名攝山,南朝時山中建有「棲霞精舍」,因此得名。棲... [南京長江大橋]位於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是一座我國自己設計建造的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
Ⅳ 南京夫子廟
夫子廟
即是孔廟,夫子廟是孔廟的俗稱,原來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 地方。始建於宋,位於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夫子廟以廟前的秦淮河為泮池,南岸的石磚牆為照壁,全長110米,是全國照壁之最。北岸廟前 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建有欞星門、大成 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另外廟東 還有魁星閣。,由於時代要求,孔廟現已成為群眾 文化活動場所。1985年修復夫子廟古建築群,周 圍茶肆、酒樓、店鋪等建築也都改建成明清風格,夫子廟建築群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薈萃而成,是秦淮風光的精華。。臨 河的貢院街一帶則為古色古香的旅遊文化商業街。同時按歷史上形成的廟會的格局, 復建了東市場、西市場。 這里供應的傳統食品和風味小吃不下200種.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八,這里舉行夫子廟燈會,熱鬧非常。
夫子廟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可以遠溯到六朝時期,明清兩朝尤盛,各派菜系和小吃爭奇壯舉勝,風味獨具。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對散落民間的風味小吃發掘整理,在繼承傳統特色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形成了以「秦淮八絕」為代表的秦淮風味小吃。小吃供應干稀搭配,葷素相間,穿插民俗表演,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圍,使餐飲過程同時成普文化欣賞的過程,體現了飲食和文化的精美結合,對中外遊客產生著久遠的吸引力。目前風味小吃已達200多個品種,經濟效益顯著,成為夫子廟旅遊經濟的重要支柱和這一地區的特色文化。近年來,相繼引進了肯德基、麥當勞等西洋快餐,保留了一些夜市大排檔,形成了中西餐合璧、高中低檔共存的餐飲新格局。今日夫子廟已成為聞名遐邇的「美食中心」。 獨領風韻的夫子廟美食街 夫子廟美食街建成於1997年,總投資1.5億元,位於夫子廟南端,東起平江府路,西止來燕路。建築造型各異,高低錯落有致,青磚小瓦,粉牆坡屋,古樸典雅,與夫子廟古建築群融為一體。內部設施一流,頗具現代氣息。仿古花崗岩路面兩側鑲嵌著彩色廣場磚,菱形的花壇、回繞的長廊、花園式的廣場、古典式的矮架路燈,營造出溫馨而優雅的氛圍。沿街座落著晚晴風味軒、晚晴茗軒、金陵春酒樓、夫子廟康樂城、秦淮人家、白鷺賓館等一批知名餐飲娛樂企業,薈萃了海內外美食精品。結合美食街建設,建成了展示六朝文化的王謝古居,恢復了烏衣巷,形成了新的景觀區,拓展了夫子廟景區范圍。
學宮
學宮位於大成殿後街北,原有「東南第一學」門坊,包括明德堂、尊經閣、青雲樓、崇聖祠等古建築。明德堂是學宮的主體建築,科舉時代秀才每月逢朔望都到這里聽訓導宣講。全國的學宮都稱「明倫堂」,而夫子廟的學宮獨稱「明德堂」,據說是宋代文天祥題寫的「明德堂」匾額之故。1986年明德堂維修時又修復了兩旁的「志道」、「據德」、「依仁」、「游藝」四齋。
烏衣巷
烏衣巷位於夫子廟西南數十米,是一條幽靜狹小的巷子,原為東晉名相王導、謝安的宅院所在地。舊時王謝子弟善著烏衣,因而得名。為紀念王導、謝安,在烏衣巷東曾建有來燕堂,建築古樸典雅,堂內懸掛王導、謝安畫像,仕子遊人不斷,成為瞻仰東晉名相、抒發思古幽情的地方。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那首膾炙人口的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就是對此處的感嘆。從此烏衣巷便名播中外,遊人不絕。
江南貢院
江南貢院陳列館,是我國目前唯一的一座以反映中國科舉制度為內容的專業性博物館。江南貢院始建於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起初佔地不大,後經明、清兩代不斷擴建,鼎盛時期規模居全國各貢院之冠,與北京順天貢院並稱為「南圍」和「北圍」。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集鄉試、會試於此。永樂年間,京師遷往北京後, 明清兩代仍作鄉試考場。僅清一代,科考共舉行了112科,其中在江南貢院 鄉試中舉, 後經殿試考中狀元者江蘇籍49名、安徽籍9名,共計58名,佔全 國狀元總數的51.78%。 明清兩代名人唐伯虎、鄭板橋、吳敬梓、施耐庵、 翁同和、張騫、陳獨秀等皆出自於此。
陳列館尚存一批原江南貢院遺留的珍貴文物及寶貴史料,現有東西號舍 八排四十間,其中東部號舍是舉辦「模擬江南鄉試」的場所,中外遊人可以 著古裝、入號舍、答考題,感受科舉考試之苦澀、中舉之喜悅。陳列館還展 出科舉文物、圖片一百餘件,錄像室播放科舉考試程序等電視片。 現在,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已經成為研究中國科舉制度的場所,收藏科 舉文物史料的機構,深受中外人士的贊許。
復建後的「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仍保留有「明遠樓」、「貢院碑刻」等很重要歷史古跡。「明遠樓」共三層,該樓為江南貢院的中心,也是最高的一座建築。「明遠」二字取自「大學」中「慎絡追遠,明得歸厚矣」之意,愛國主義者林則徐在擔任江南貢院建臨期間還發明了創造了信炮和號燈制度,有效的保證了考試秩序。 明遠樓兩側是碑廊,陳列著省級文物,明清貢院碑刻二十餘塊,它們銘刻著江南貢院的歷史,是貢院興衰的歷史見證。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號粒民,晚年又號文木老人、秦淮寓客,我國偉大的諷刺文學家。雍正十一年(1733),三十三歲的吳敬梓離開故鄉全椒,移家南京,寓居於秦淮水亭。隨著接觸面的廣泛,進一步拓寬了他的視野,他看到:「有心艷功名富貴而媚人下人者;有依仗功名富貴而驕人代傲人者;有假託無意功名富貴自以為高、被人看破恥笑者。」在歷經世態炎涼、看透八股取士的腐朽性之後,吳敬梓以庄諧兼擅的妙筆,在南京創作了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積十年之餘,終於成書。為了紀念這位偉大文人,秦淮區委、區政府在古桃葉渡遺址旁規劃復建了秦淮水亭,成立了吳敬梓故居陳列館。 陳列館位於南京清溪河與秦淮交界處,毗鄰古桃葉渡,名為秦淮水亭。該館共佔地800平方米,分南、北兩部分。南半部分為古桃葉渡遺址, 因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曾在此迎接過愛妾桃葉而得名,千百年來,歷代文人雅士多在此吟詩賦詞、幽思懷古,留下許多優美詩句和生動民間傳說;北半部分為吳敬梓故居,陳列著各種版本的《儒林外史》著作,反映了吳敬梓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斷,成為研究吳學的又一陣地。
白鷺洲
這是一個以橋為特色的園林,園內宛如襟帶的小橋竟有15座之多,其中有典雅玲瓏的獨孔橋、三孔橋、七孔橋,還有四角重檐的亭橋等。
景色幽麗的白鷺洲公園,歷史上稱為徐太傅園,徐中山園、東園,是明初中山王徐達王府的東花園。解放前夕,已淪為一片廢墟。1951年結合秦淮河整治,灘湖堆山,廣植花木,整合適和新建了煙雨軒、話雨亭等園林建築,園容初具規模,1976年建成開放。重建後的白鷺洲公園,以中國自然山水園為主格調,建築採用明清江南園林的傳統風格,與夫子廟地區明清風格的建築群互為映襯,相得益彰。近來又建成集驚險、刺激、健身、消暑為一體的水上樂園,為遊人提供了新的場所。白鷺洲公園緊鄰夫子廟鬧市區,是鬧中取靜的好去處,猶如鑲嵌在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瞻園
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一座園林,已逾600高齡。 明初,朱元璋因念功臣徐達「未有寧居」,特給中山王徐達建成了這所府邸花園,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時,題書「瞻園」二字。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里先後為東王楊秀清和夏官丞相賴漢英的王府花園。後毀於兵火。1960年修復後的瞻園分東部和西部兩景區,園內還有兩塊宋代奇石-仙人峰、倚雲峰,相傳是宋代花石崗的遺物。
園內的主題建築是靜妙堂,它一面建在水上,宛如水榭。該堂把全園分成兩部分,南小而北大,北寂而南喧,南北各建一假山和水池,以溪水相連,有聚有分,水居山前,隔水望山,相映成趣。瞻園又以石取勝,造景效果與實用功能巧妙結合,「妙境靜觀殊有味,良游重繼又何年」。
瞻園是秦淮風光帶上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在劉敦楨所著《中國園林》巨幅集錦畫冊中,將瞻園作為古金陵園林唯一的代表作,載入我國園林史冊。 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園以石勝」,成為瞻園的主要特色,現今園中北假山即為明代遺物。1958年後,南京市將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設在園中。 而今瞻園,舊院嫵媚,新容俏麗,深厚的基礎更添時代的活力。正是:瞻前顧後皆妙景,懷古賞新兩相宜。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是我國唯一的太平天國史專業博物館,籌建於1951年。1956年10月1日,在堂子街原太平天國某王府建立太平天國紀念館,1958年5月遷至瞻園路128號現址,1961年1月正式更名為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館址所在地瞻園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是一座館園合璧的博物館。東側是展覽區,由一組氣勢雄偉的古建築群組成,西側是被譽為「金陵第一園」的江南著名古典園林——瞻園。館址在六百多年前是明代中山王徐達府邸的西花園,清代為江寧布政使衙署,屋宇曾多達391間,是南京地區僅次於兩江總督署的建築群。太平天國時曾先後作為東王楊秀清的住處、幼西王蕭有和的王府、夏官副丞相賴漢英的衙署,民國年間成為江蘇省長公署國民政府內政部所在地。
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現藏有太平天國歷史文物2140件,一級藏品33件套,以及大量的原始檔案資料、圖書,是全國收藏太平天國文物最多、史料最豐富的研究機構。
近年來,為充分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功能,配合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本館積極探索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搞好基地建設的新方法、新路子,取得了良好成效。先後被列為南京軍區青年官兵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並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省公安專科學校等十餘家單位建立了共建關系。我們立足本館,輻射社會,開展了廣泛的社會宣傳教育工作,學生參觀人數也逐年遞增。
Ⅵ 南京夫子廟的建築分布
古時立學必祀奉孔子,其各地的孔廟,屬於國家祀典內容之一。所以孔廟的特點是廟附於學,和國學、府(州)縣學聯為一體。廟的位置或在學宮的前部,或偏於一側。
南京夫子廟是前廟後學的布局。孔廟、學宮與東側的貢院(通過考試來取士的考場)組成三大文教古建築群。古時候的孔廟有一定的布局形式。
一般前設照壁、欞星門和東西牌坊形成廟前廣場,欞星門前設以半圓形水池,稱為「泮池」。泮池是孔廟的特有形制,源自於周禮,而夫子廟鑿秦淮河為泮池,是唯一利用天名河道作為泮池的遺例。岸北為石欄,有「天下文樞」牌坊,遊人至此可憑欄小憩,瀏覽秦淮河風光。
夫子廟的大照壁位於秦淮河南岸,建於明萬曆三年(1575年),全長110米,為中國照壁之最。
泮池邊的石欄為明正德九年1514年所建,現也修飾完整。東有奎光閣,西有聚星亭,象徵文風昌盛;廟前廣場東西兩側立石柱,上書「文武大臣至此下馬」,以示對「至聖文宣王」的崇敬之意。廟門前有「天下文樞」柏木牌坊一座,牌坊後面為「欞星門」,系丈余高石牌坊,六柱三門,中門刻有「欞星門」三字篆文。三門之間嵌有牡丹磚刻浮雕,柱頭皆有雲雕,形即華表。這是帝王出巡朝聖祀孔的通道,非一般官員百姓所能出入的。平日用木柵欄封閉。
街東西舊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兩坊,民國以後被拆除。廣場左右原有「聚星」、「思樂」二亭。聚星亭重檐六角,夫子廟於1983年復建;思樂亭今移建於東市小廣場。
欞星門由三座單間石牌坊組成,石坊之間牆上嵌有牡丹圖案的浮雕,中間石坊橫楣刻有「欞星門」三個篆字,造型朴實無華。
入欞星門,東西兩側各有持敬門,中間為大成門,又稱戟門。在封建時代,每逢朔、望(農歷初一、十五)朝聖和春秋祭典,府縣官員、教諭、訓導學教官由大成門進,士子走持敬門,不得逾矩。下階為丹墀,東西並立三碑,東為元至順二年(1331年)封至聖夫人碑,西為四亞聖碑,再西為清康熙修學宮碑記。丹墀左右為兩廡,外有走廊通正殿。兩廡供奉孔門的七十二賢人牌位。
正中是為「大成殿」,外有露台,是春秋祭奠時舞樂之地,三面環以石欄,四角設有紫銅燎爐,燃桐油火炬,祭祀多在午夜子時,光如白晝。殿內正中供奉「大成至聖先師孔之位」,左右配享四亞聖——顏回、曾參、孟軻、孔汲。殿的東邊有小門通學宮。
明清時代的大成門為五間,兩側為耳房,供執事人等休息之用,中為三門,門內陳列戟,東設鼓,西置磬,每逢朔望朝聖和春秋祭典,府縣官員由大成門(中門)進,士子執事人等分走旁門。此門與大殿同毀於日軍兵火。1986年新建的大成門面寬三間,門內正中有漢白玉屏風,上鐫刻「重修夫子廟記」,樹立四塊古碑,其中齊永明二年的「孔子問禮圖碑」是由南京市人民政府院內遷至此處的一塊重要的碑銘。
入大成門循甬道丹墀而上,便是夫子廟的主殿大成殿。現大殿是按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的建築為藍本修建的,取消了原孔廟的後牆,使之與學宮融為一體。大殿七間,高18米,重檐歇山頂。原殿內正中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位」牌位,兩旁配享四亞聖。現殿內有孔子銅像,兩旁配有孔子十二弟子漢白玉像。殿前有寬敞的露台,四周繞以石欄板,它是古時祭祀舉行樂舞的地方。殿前兩側有廊廡相連,原是供奉孔門七十二賢人和歷代大儒,及存放祭器的地方。現改作碑廊,牆上鑲嵌陳列當今名流的書法碑石30多塊。
孔廟院牆與學宮之間,東西北三面有寬暢的通道,曾種植幾百棵柏樹,古木參天,鬱郁蒼蒼。那時,在廟外的文德橋上憑欄眺望,大成殿的黃色琉璃瓦屋頂在綠蔭叢中顯得金碧輝煌,雄偉壯觀。殿後為「明德堂」,相傳匾額為南宋文天祥楷書,後由曾國藩改為篆書。堂後為「尊經閣」,閣原為教諭講課講堂,樓上藏有大量儒教典籍的刻板和諸多聖賢畫像。清嘉慶年間又遭戰火破壞。
清同治八年(1869年)曾國藩、李鴻章二人相繼重修擴建,恢復舊貌。然而,孔廟的主要建築均於1937年毀於日本侵略軍的炮火。解放後,原學宮部分作為秦淮區人民游樂場,「名宦鄉賢祠」則改為夫子廟小學;大成殿遺址辟為夫子廟廣場。「文化大革命」中,剩餘建築又遭破壞。1983年,政府撥款重建夫子廟古建築群,主體建築大致恢復舊貌。
夫子廟兩側的東西市場,原是學宮前甬道。東甬道為學宮正門,門前有坊,上書「泮宮」。坊東為明清兩朝狀元、榜眼、探花題名牌坊。坊西為會元、解元題名牌坊,坊的背面是武科題名牌坊。東西甬道旁,原各有三祠兩署。民國以後廢科舉,興學堂,學宮遂漸衰落,祠、署分別改為學校、教育局、圖書館等,學宮甬道也成為攤販市場,東西市場的名稱便從那時開始。
現東西市場於1987年建成,總建築面積為4400平方米,吸收了我國傳統的商業街道的空間形式和尺度,採用明清時代的街市風格,以石板鋪地,店鋪採用「青磚黛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店、廟、市、街合一,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尊經閣在明德堂後,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原為上下兩層各五間,清嘉慶以後曾在此設尊經書院,樓上藏書,樓下講學。1987年重建的尊經閣高三層,18.7米,重檐丁字脊歇山頂,底層五間,二層、三層均為三間。底層辟為「秦淮彩燈館」,二層為「秦淮文物古跡陳列室」,三層備有茶座,可供遊人休息並眺望夫子廟全景。
位於學宮東側的「貢院」,始建於宋乾道四年(1168年)。它是當時建康府、縣學考試的場所,范圍甚小。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集鄉試、會試於此,考生眾多,不敷應用。明成祖永樂年間在此重新興建,貢院始具規模。雖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祖遷都北京,但此地仍為江南鄉試所在地,清承明制,一如其舊,道光年間曾重新修建。咸豐年間文廟、學宮俱遭兵火,貢院卻獨能倖存。同治時又重擴建,范圍更大,考棚號舍有2萬余間,居中國各省之冠。
當時貢院東起今姚家巷,南至貢院東等和貢院街,西至貢院西街與夫子廟隔街相望,北至今建康路。整個貢院成正方形,內有號舍(俗稱考棚)20644間,一人一間,每次考試可容納2萬多人。當時貢院正門在今永和園及秦淮劇場之間。
大門外街之東、西各有木牌坊一座,即東、西轅門。大門外東西有石獅子一對及兩座石牌坊,軸線上有門三道,分別稱「貢院」、「開天文運」及「龍門」。
龍門後依次有明遠樓、至公堂及戒慎堂。堂後有門,門後有飛虹橋。橋之南屬外簾,飛虹橋是內外簾的分界線。最後為衡鑒堂,是主考官閱考卷、評定名次的地方。考試期間內外簾分隔很嚴,不得擅自出入。整個貢院四周圍以高牆,牆外為街道,街道另一邊為店鋪民居。自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後,貢院即閑置無用。民國7年決定拆除貢院,開辟市場,只保留了明遠樓、飛虹橋和明遠樓東西少數號舍及明、清碑刻22方。
明遠樓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清道光年間重建。平面正方形,三層木結構建築。底層四面為牆,各開有圓拱門,四檐柱從底層直通至樓頂,樑柱交織,四面皆窗。登臨四顧,整個貢院一目瞭然。它是考試期間考官和執事官員警戒、發號施令的地方。明遠樓內已辟為科舉制度陳列館——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展出了100多幅反映中國科舉制度的珍貴文獻資料、圖片,並按原樣復建了40間號舍。原安放在貢院內的22方明清碑刻,現集中陳列於明遠樓東西兩側,它是研究明清貢院建制沿革和科舉情況的實物資料。
Ⅶ 夫子廟屬於遺跡嗎
應該算是吧
Ⅷ 南京有哪些明朝遺址
環繞南京主城區的明城牆
御道街的明故宮遺址、午朝門東華門西華門五龍橋
東郊的內孝陵
太平門外容的岐陽王李文忠墓、徐達墓、常遇春墓
河西龍江的鄭和寶船遺址公園
安德門外的浡泥國王墓
中華門外的大報恩寺遺址
還有中山陵東面的靈谷寺
紫金山天文台的古代觀天儀器
夫子廟的明遠樓
Ⅸ 秦淮河、夫子廟,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中山陵四個景點一日遊行程怎麼安排
早上指定時間、地點發車至南京,先游【中山陵】。中山陵是首批國家5A級景區,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靈柩於1929年6月1日奉安於此。中山陵主要建築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陵墓坐北朝南,墓地全局呈「警鍾」形圖案 。
午餐後以下線路二選一
A線:午餐後,前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坐落在當年日軍大屠殺地之一江東門「萬人坑」遺址及屍骨叢葬地之上,刻著「1937.12.13-1938.1」一行黑色大字,標明了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時間。建築物採用灰白色大理石壘砌而成,氣勢恢宏,庄嚴肅穆。是一處以史料、文物、建築、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特大慘案的專史陳列館。該館成為國際間祈禱和平與歷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B線:午餐後,船游【秦淮河】-古名小江、龍藏浦、淮水,在古代主要是運輸皇糧和商貿船隻的通道。相傳秦始皇南巡至此,看到王氣很旺,為保江山永固,於是「斷長壟,以泄王氣」,在舊河道的基礎上又開鑿出一段人工河道,故名秦淮河。全長110公里,至三汊河口入江。
兩條線匯合後前往【夫子廟】,游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中國四大文廟之一。夫子廟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夫子廟始建於宋,位於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廟前的秦淮河為泮池,南岸的石磚牆為照壁,全長110米,高20米,是全國照壁之最。北岸廟前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建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另外廟東還有魁星閣。下午適時返程。
Ⅹ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除了夫子廟和中山陵,還有什麼歷史景點
南京是一座讓人流連忘返的城市,這里不僅是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六朝古都,又是坐擁紫金秦淮的山水名城。所以很多人選擇來南京旅遊,南京作為六朝古都,除了夫子廟和中山陵,還有很多的歷史景點,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
1、玄武湖公園。玄武湖公園古名桑泊、後湖,位於南京市玄武區,是國家重點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之一,被譽為「金陵明珠」,著名景點有玄武十景、玄武晨曦、玄圃等。並且作為南京的歷史景點,玄武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
4、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館,通稱江東門紀念館,是國際公認的二戰期間三大慘案紀念館之一、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看完心情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