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扶宮遺址
Ⅰ 漢唐長安城未央宮遺址是世界文化遺產嗎
漢唐長安城未央宮遺址是世界文化遺產,是世界遺產「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一個遺產點。
遺產名稱: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入選時間:2014年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ii)(v)(vi)
地理位置:N34 18 16 E108 51 26
遺產編號:1442(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共有)
2012年7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與中國及中亞五國政府共同協商,最終確定中國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三國共同申報這一項目,並將申報項目名稱確定為「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遺產項目的線路跨度近5000公里,沿線包括了中心城鎮遺跡、商貿城市、聚落遺跡、交通遺跡、宗教遺跡和關聯遺跡5類代表性遺跡共33處,以及沿途豐富的特色地理環境,申報遺產區總面積為42680公頃,遺產區和緩沖區的總面積為234464公頃。其中,中國境內遺產區總面積為28421公頃,遺產區和緩沖區的總面積為204011公頃。遺產項目共計包括三個國家的33處遺產點,其中吉爾吉斯斯坦境內3處,哈薩克境內8處,中國境內有22處。在會議審定時遺產名稱修改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中國境內22處申遺點,涉及陝西、甘肅、新疆、河南四個省區:
陝西省(7處):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彬縣大佛寺石窟、城固張騫墓。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處):
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克孜爾尕哈烽燧、克孜爾石窟、蘇巴什佛寺遺址、北庭故城遺址。
河南省(4處)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新安縣漢函谷關遺址、陝縣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
甘肅省(5處)
玉門關遺址、懸泉置遺址、鎖陽城遺址、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
哈薩克共和國境內共有8處遺產點:
科斯托比遺址、阿克托貝遺址、庫蘭遺址、開阿利克遺址、塔爾加爾遺址、奧爾內克遺址、阿克亞塔斯遺址、卡拉摩爾根遺址。
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境內共有3處遺產點:
阿克·貝希姆遺址、布拉納遺址、科拉斯納亞·瑞希卡遺址。
Ⅱ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的價值影響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至今留存著4.8平方公里的宏大規模、等級森嚴的建築規格體系,展示了位於絲綢之路東端的亞洲東方文明發展水平,見證了漢長安城在絲綢之路發展歷程中,兼具時間與空間上的雙重起點價值。
在未央宮前殿附屬房屋中發現了一批西漢木筒,簡文有的屬於病歷醫方,說明西漢時代已有病歷醫案。文獻記載,淳於意(前216—前150年)首創「診籍」,他把病人的姓名、住址、病名和選用的醫方記錄在案。這批木簡是其歷史見證。 未央宮遺址發掘的少府所屬建築形制之考究、規模之龐大、位置之顯著都反映了這一機構的重要性。少府或其官署遺址的考古發掘,不僅對研究這一十分重要的中央機構有著特殊的意義,而且對於探討皇宮布局、豐富中國古代建築史資料都將有重大的影響。
角樓建築遺址的發掘,為探索一些重要的漢代建築,如禮制建築和帝陵園建築布局的淵源,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線索。如已發掘的王莽宗廟、西漢明堂和勘探的孝宣王皇後陵園等建築遺址,其主體建築四周均圍築牆垣,四角各置曲尺形建築,無疑後者是仿造宮城角樓營造的。宮城角樓建築遺址過去僅對唐長安城大明宮角樓進行了局部發掘,未央宮西南角樓建築遺址是至今唯一經過全面考古發掘的古代宮城角樓建築遺址,而且也是時代最早的一處,豐富了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的內容。 未央宮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文物,有中央政府或皇室的宮廷檔案,有各式各樣的漢代宮建築材料、兵器、生話用品等,這些文物從宮多層面形象而集中地再現了那個西漢帝國的光輝歷史,成為研究西漢都宮城的皇宮歷史的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有明確紀年骨簽的發現,提供了大量有絕對年代的標型資料。長安骨簽使今人對漢代中央檔案管理制度有了多方面了解和認識,從而豐富了中國古代檔案史的研究內容,中央官署遺址及其骨簽的發掘是中國檔案史上迄今最重大的發現。這批骨簽是研究西漢時代職官制度、官府手工業管理、軍工生產、兵器發展和書法演變等諸多方面極為珍貴,豐富的文物資料,填補了諸多方面歷史研究的空白,是重大學術收獲。
Ⅲ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的歷史沿革
未央宮所在的西漢帝國首都長安,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著名的國際都會。未央宮作為漢帝國的「公宮」,是漢長安城中最重要的建築,對中國古代都城建制有著重要影響,以其使用時代最長、宮城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而成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皇宮之一。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前身)組成漢長安城工作隊,開始了漢長安城考古工作。1961年至1962年工作隊對未央宮范圍進行了初步勘探。20世紀80年代開始,工作隊全面開展了未央宮遺址的考古勘探和重點發掘。
1980年春、秋季對椒房殿建築遺址(編號為未央宮第2號建築遺址)進行了初步調查、鑽探。1981年春季進行了復查。1981年10月至12月、1982年2月至5月對該遺址進行了大規模考吉發掘。1983年3月至5月又進行了補充發掘 。未央宮第2號遺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區未央宮鄉大劉寨村西180米,位於未央宮前殿遺址北330米,天祿閣遺址南275米。
1980年4月至6月、10月至12月對前殿建築遺址(編號為未央宮第1號建築遺址)的A區和B區遺址進行了發掘。
1985年12月至1986年1月、1986年9月至1987年5月對中央官署建築遺址(編號為未央宮第3號建築遺址)進行丁發掘 。該遺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區未央宮鄉盧家口村東100米,位於未央宮前殿遺址西北880米,西距未央宮西宮牆105米。
1987年9月至1988年5月對少府(或所轄官署)建築遺址(編號為未央宮第4號建築遺址)進行了發掘 。該遺址位於西安市未央區未央宮鄉柯家寨村西南,東南距未央宮前殿遺址400米,未央宮第二號建築遺址(即椒房殿遺址)在其東350米。
1988年10月至1989年4月對宮城西南角樓建築遺址(編號為未央宮第5號建築遺址)進行了發掘。地處西安市未央區三橋鎮車劉村北。
此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10年間,還對未央宮布局形制進行了較全面勘探,對有的宮門、宮牆和宮內道路進行了部分試掘。
Ⅳ 秦朝或漢朝有扶柳宮嗎
你好,
秦朝或漢朝沒有扶柳宮,
如滿意請採納
Ⅳ 漢朝三宮遺址
見http://ftrq.wssee.com/whyc/2007/07/11/1184133796d132491.shtml
漢朝(前206—220)長安城主要由三大殿區組成,即長樂宮區、未央區和建章宮區。
長樂宮位於漢朝長安城的南部(其遺址在今西安市西北郊的閣老門村)。長樂宮是在泰(前221—前207)興樂宮的基礎上修葺而成。漢高祖五年(前202)動工,七年(前200)建成。長樂宮是由前殿、宣德殿等14座宮殿台閣組成,周長達10餘公里。
長樂宮建成後,漢高祖劉邦(前206—前195)選了—個黃道吉日,正式在長樂宮臨朝。那天拂曉,文武大臣和各路諸侯早分列兩旁,文官仁東面西,武宮仁西面東,侍衛和儀仗恭候於側。皇帝就在悠揚的樂曲中下輦登上寶座後,百官山呼,依次奉玫,「肅敬至禮」。目睹君尊臣卑、皇威浩盪的情景,昔日只作過泗水亭長的漢高祖喜形於色,樂滋滋地說:「我乃今日知皇帝之貴也。」漢高祖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封建王朝的皇帝。
未央宮位於今西安北7公里處。現存前殿夯土台基遺址2000平方米,最高處在10米以上。未央宮與長樂宮相隔近500米。未央宮是西漢(前206—8)幾個小王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的政治中樞,持續時間較長。未央宮始建於劉邦稱帝後的第七年(前200),由40 多座殿台樓閣組成,周長11公里,宏偉壯觀。這組宮群是由兼何監修的。《漢書·高祖紀》載:劉邦從前方打仗回到長安,見蕭何把未央宮修得這么宏麗,甚為不悅,生氣地問蕭何:「天下匈匈,苦戰數歲,成效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蕭何答:「天子以四海為家,非今壯麗亡以重威,且亡令後世有以加也。」劉邦聽後又轉怒為樂。一次,劉邦在未央宮設宴款待諸王,在向太上皇(劉邦之父)敬酒時,劉邦竟問太上皇:「始大人常以臣七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劉邦的二哥)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劉邦得意之情可見一斑。
未央殿前殿是皇帝常居之處。西漢(前206—8)的許多重大事件均發生在這里。
——漢朝大臣蘇武出使匈奴,漠北牧羊十八載,完節歸漢,在這里受到漢武帝(前140—前l35)的表彰。
——少年將軍霍去病在這里領取兵符,率軍西征,打通匈奴竄擾的河西走廊。
——張騫在這里領取詔令,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並在這里向朝廷稟報了西域的見聞。
——美女王昭君在這里自願請行出塞,和親匈奴。千年來,被後人譽稱「女中英賢」。
——未央宮內的「天祿閣」和「石渠閣」,乃是漢朝的「典籍之府」。這里珍藏著大量的圖書,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國家圖書館。司馬遷《史記》就是在這里參閱圖書、史料而撰寫成的。
建章宮創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就在未央宮側旁。古時兩宮之間架飛閣一過。可飛越往來。建章宮遺址土堆高度與未央宮相差無幾,面積較未央宮寬闊。它附近有個叫雙鳳寨的村莊,村東有兩個大土堆,這便建章宮的北闕門。建章宮遺址土堆北有片窪地,是當年的太液池。為什麼要在建章宮後面挖一個太液池呢?這里還有一個神話故事。相傳在中國東邊的大海里,有三座仙山,名叫蓬萊、方丈、瀛洲。仙山上有神仙居住。這個神話迷住了秦始皇。他想長生不老,多次派人去找仙山,尋求長生不老的葯。他還親自到浙江,山東的海邊去求蓬萊仙人,但沒找到。後來,漢武帝就叫人在建章宮北邊挖一個大池子,名叫「太液池」;象徵那無底大海,中間堆土為山,象徵蓬萊三仙山。隋朝在洛陽、唐朝在長安的後宮里也都建築了太液池和仙山。北京北海公園金朝修建的瓊華島,也是按照這種迷信傳統建成的。古時北海稱為「太液池」,把瓊華島比作「海上蓬萊」。1973年,在建章宮後面的太液
池還發現了一條巨型石鯨,身長約5米,腹圍3米,現存陝西省博物館展出。窪地西北有大約一畝的土台,這就是當年的承露台。古時在這座土台上,建有一座承露盤,即有一個鋼仙人舒掌捧盤,日夜等待天上降下的「甘露」。傳說,漢武帝曾聽信方土的謠言:蓬萊仙島有承露金盤,接受天上的」瓊漿玉液(即露水),人喝了可以長生不老。公元前104年,漢武帝便在建章宮內修建了這座鋼仙承露盤,每天收集了一些露水,加上玉屑一起喝掉。他哪裡知道,細菌和玉屑這些有害的物質隨著露水進了他的肚子。至今,北京北海公園現有一座鋼仙承露盤,據說是清代乾隆皇帝仿效漢武帝承露盤而製作的。
Ⅵ 漢長安城及城內宮殿遺址中有什麼
漢長安城及城內宮殿遺址中有大量建築材料、漢俑、簡冊、秦漢封泥等,這些都是研究漢代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也成為後世研究漢代的重要依據之一。
Ⅶ 西安有唐朝大明宮遺址有漢朝未央宮遺址嗎有的話在哪個區
唐朝大明宮遺址公園,已經開發出來了,在未央區和新城區交界。
漢朝未央宮遺址,目前正在前期開發搬遷,在城市西北角,屬於未央區。
Ⅷ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拆遷安置最新方案
拆一還一
Ⅸ 大漢帝國皇宮遺址在什麼地方
西漢時期的皇家宮殿有:長樂宮、未央宮,遺址都在今天的西安市
Ⅹ 漢朝「上林苑」的范圍有多大現在還有遺跡嗎
上林苑是漢武帝劉徹於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個舊苑址上擴建而成的宮苑,規模宏偉,宮室眾多,有多種功能和游樂內容。今已無存。上林苑地跨長安、咸寧、周至、戶縣、藍田五縣縣境,縱橫300里,有霸、產、涇、渭、豐、鎬、牢、橘八水出入其中。上林苑內容,據《漢書·舊儀》載:「苑中養百獸,天子春秋射獵苑中,取獸無數。其中離宮七十所,容千騎萬乘。」可見仍保存著射獵游樂的傳統,但主要內容已是宮室建築和園池。據《關中記》載,上林苑中有三十六苑、十二宮、三十五觀。三十六苑中有供遊憩的宜春苑,供御人止宿的御宿苑,為太子設置招賓客的思賢苑、博望苑等。上林苑中有大型宮城建章宮,還有一些各有用途的宮、觀建築,如演奏音樂和唱曲的宣曲宮;觀看賽狗、賽馬和觀賞魚鳥的犬台宮、走狗觀、走馬觀、魚鳥觀;飼養和觀賞大象、白鹿的觀象觀、白鹿觀;引種西域葡萄的葡萄宮和養南方奇花異木如菖蒲、山姜、桂、龍眼、荔枝、檳榔、橄欖、柑桔之類的扶荔宮;角抵表演場所平樂觀;養蠶的繭觀;還有承光宮、儲元宮、陽祿觀、陽德觀、鼎郊觀、三爵觀等。
上林苑中還有許多池沼,見於記載的有昆明池、鎬池、祀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積草池、東陂池、當路池、大一池、郎池等。其中昆明池是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所鑿,在長安西南,周長40里,列觀環之,又造樓船高十餘丈,上插旗幟,十分壯觀。據《史記·平準書》和《關中記》,修昆明池是用來訓練水軍。據《三輔故事》:「昆明池三百二十五頃,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鯨,刻石為鯨魚,長三丈。」又載:「昆明池中有龍首船,常令宮女泛舟池中,張鳳蓋,建華旗,作濯歌,雜以鼓吹。」在池的東西兩岸立牽牛、織女的石像。上林苑中不僅天然植被豐富,初修時群臣還從遠方各獻名果異樹2000餘種。
上林苑既有優美的自然景物,又有華美的宮室組群分布其中,是包羅多種多樣生活內容的園林總體,是秦漢時期建築宮苑的典型.
上林苑亦是當時漢武帝尚武之地,在此處有皇帝的親兵羽林軍,並由後來的大將軍衛青統領。
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對陝西阿房宮前殿遺址西面至灃河東岸的大面積調查、勘探基礎上,發掘了上林苑1、2號建築遺址,取得了重要收獲。
陝西阿房宮遺址考古發掘出上林苑1、2號建築遺址
上林苑1號建築遺址,位於阿房宮前殿遺址西1150米處,該遺址分為南、北兩部分。遺址南部為宮殿區,其夯土台基已毀壞,現存東西最大長度250米、南北最大寬度45米,面積為11250平方米;北部為園林區,因毀壞嚴重,其范圍已無法確定。考古工作者在對遺址南部宮殿區的西部邊緣進行了發掘,出土遺物以磚、板瓦、筒瓦、瓦當等建築材料為主。遺址建築倒塌堆積層內建築材料中板瓦、筒瓦、瓦當都有被大火燒過的痕跡,此外還有大量被火燒毀的牆皮殘塊出土,這些現象都說明該建築遺址曾經遭遇過很大的火災。上林苑2號建築遺址與1號建築遺址相距僅500米,位於阿房宮前殿遺址西南1200米,是傳說中的「阿房宮烽火台」遺址。該建築分為兩部分,上部為建築,下部為夯土台基。遺址毀壞嚴重,遺存的出土表明該建築應為高台多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