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鹿城遺址
A. 誰知道有關絲綢之路的資料!!急用!!!
絲綢之路
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促成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線——絲綢之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再分為南北兩道,南道是出陽關(今甘肅敦煌西南)西行,經鄯善(今羅布淖爾附近),沿昆侖山的北麓,經過於闐(今和田)、莎東、蒲犁(今塔什庫爾干),逾蔥嶺,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羅馬共和國),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門關(今敦煌西北)西行,經車師前國(今吐魯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經焉耆、疏勒,逾蔥嶺,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這條橫貫歐亞的大路交通線上運輸最多的商品是絲綢,因此被稱為「絲路」或「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知多少
絲綢之路是我國古代文明向西方傳播的重要渠道,是溝通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
人們通常所說的絲綢之路是指西漢由張鴦開辟的東起長安、西到羅馬的大陸通道,這條大陸通道有南北兩條支線,南道由敦煌出陽關西行,沿昆侖山麓過蔥嶺,西達大月氏(今新疆和阿富汗東北一帶)、安息 (今伊朗)、條氏(今阿拉伯半島),最後到達羅馬帝國。北路由敦煌出玉門關西行,沿天山南麓過蔥嶺,經大宛、康居(均在今蘇聯中亞境內),再向西南行與南道匯合。這兩條線路通稱"陸上絲綢之路"。
另外,還有兩條絲綢之路卻是鮮為人知附。一條是"西南絲綢之路"。它由四川經雲南過伊洛瓦底江,至緬甸北部的孟拱,再渡親敦江到達印度東北的莫帕爾,然後,沿恆河流域轉人印度西北,至伊朗高原。這條絲綢之路比陸上絲綢之路還要早得多。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四川廣漢市發現了神秘的三星堆遺址,距今約三千多年,遺址出土了一批與西亞和希臘文化相聯系的文物。其中,有長142厘米的金枝,高約4米的 "神樹"和大小不等的銅人、銅頭、銅面具等,專家們認為這些文物很可能是東西方文化交流時傳人的。如果這一觀點能夠成立,則這條絲綢之路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形成了。
還有一條絲綢之路,是從廣州乘船經滿刺加 (今馬六甲)海峽。到錫蘭 (今斯里蘭卡)、印度、東非。這條通道人稱"海上絲綢之路"。據東非索馬里等地出土文物證實,這條 "海上絲綢之路"大約形成於我國宋朝。
"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同世界主要文明古國和文化發源地連接起來,推動了這些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被稱為"東西方對話之路"。據史料記載,當年馬可•波羅就是經 "海上絲綢之路 "來中國的。回國時,也是經此路由福建泉州上船回到家鄉威尼斯的。
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洛陽
中國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洛陽(即東漢時的雒陽),這在《後漢書•西域傳》等史籍中均有記載,絲綢之路,這個名稱的出現是19世紀的德國地理學者、探險家李希霍芬,將西漢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至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由長安通往河間(中亞的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地區,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交通路線稱作「絲綢之路」,繼而延伸到敘利亞及遙遠的西方,以及由成都經東南夷通往身毒(今印度)的南方絲綢之路,今被全世界學術界所公認。
東漢建都雒陽(今洛陽東),雒陽逐漸取代長安(今西安)成為全國最大的商業中心。在雒陽的東方,青州、兗州地區適宜種植桑麻,民間絲綢手工業得到普遍發展,官府也擁有規模巨大的絲綢手工業,這些民間或官府生產,輸往西方的高級絲綢,由中原商賈或西方商人來到雒陽采購外運。東漢絲綢之路的主要途經地點是自雒陽西行,經長安(今西安西北)、隴西郡狄道(今甘肅臨洮)、張掖郡穌得(今甘肅張掖西北)、敦煌郡敦煌(今甘肅敦煌),走北道出玉門關,傍天山西行,經伊吾(今新疆哈密西)、疏勒(今新疆喀什),過蔥嶺,出大宛、康居、木鹿城(此三城枸在原蘇聯境內),經安息國和櫝城(今伊朗達姆甘)、阿蠻(今伊朗哈馬丹),斯賓(今伊拉克巴格達)至安都城(今敘利亞非拉墓亞),然後還可乘船到大秦(羅馬帝國)。東漢的絲織業比西漢進步,以雒陽為起點的東漢絲路交通較前更加繁榮。
中外許多學者認為,起源於西漢時代的絲綢之路,其真正的起點應該在洛陽,洛陽出土的古代東羅馬金幣、波斯銀幣及大量的三彩胡俑等文物,印證了洛陽與絲綢之路的密切關系
B. 在西漢時期有個叫安息帝國的!請問他們是哪個民族,生活在哪裡的
1.安息帝國
安息王朝的建立與擴張司馬遷《史記·大宛傳》所記載的安息,即西方史書中的帕提亞。帕提亞本土位於伊朗東北部和裏海東南一帶。它先是米底和波斯帝國的屬地,後來當亞歷山大東侵後又成為亞歷山大帝國和塞琉古帝國的一個行省。公元前3世紀中葉,中亞的巴克特利亞(大夏)、索格底安那(粟特)、馬爾吉安那和帕提亞等地區掀起反抗塞琉古統治的斗爭。安息國家的建立,就是帕提亞游牧部落反抗塞琉古統治的結果。帕提亞游牧部落東伊朗語支的帕勒·大益人(達赫人),起初在裏海以東至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草原游牧,公元前3世紀初期進入帕提亞與屬於北伊朗語支的土著居民融合,統稱為帕提亞人。其語言稱為帕提亞語(漢譯梵文為缽羅婆語)。帕勒部落首領阿爾薩息領導了部落群眾起義,於公元前247年稱王,號阿爾薩息一世(公元前247~?年),建立阿爾薩息王朝,定都尼薩城(在今土庫曼的阿什哈巴德西北)。司馬遷《史記·大宛傳》按阿爾薩息的音譯稱其國為安息。公元前239年,阿爾薩息東帕提亞總督,擊敗塞琉古二世率領的軍隊。阿爾薩息死於與大夏的戰斗中。其繼承者提里達特(?~前211年)在阿帕奧爾特納山興建新都達拉城,但不久後又遷都赫卡銅皮洛斯("百門之城")①。
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是安息帝國的興盛時期。安息國王弗拉阿特一世(公元前176~前171年)佔領"裏海門"和附近的拉格斯,並利用塞琉古王朝的內訌,向西擴張。公元前155年左右,國王密特里達提一世(公元前171~前138年)佔領米底大部分地區,公元前148年攻下愛克巴坦那和整個米底,第二年遷都愛克巴坦那。公元前141年,他又佔領兩河流域的重要城市塞琉西亞,並在對岸修築軍事要塞,這即後來成為安息都城的泰西封。巴比倫尼亞並入安息版圖。在東方,他從大夏手中奪取了馬爾吉安那的安條克城(木鹿),建立了一個東起中亞西南部,西至兩河流域的帝國。密特里達提一世統治後期,中亞游牧部落塞種人入侵,他將西部地區委①有學者認為此城即《漢書·西域傳》中的番兜和《後漢書·西域傳》中的和櫝;但也有學者認為番兜即尼薩城(Parthaunisa)。
托其部將,自己回到東方,與入侵的塞種人激戰,再也沒有返回西方。他死後,其子弗拉阿特二世(公元前138~前127年)繼位。他大部分時間也是在與塞種人作戰中度過的,其叔阿塔巴努二世(公元前127~前124年)繼位後也不斷與游牧部落作戰,但此時與之作戰的已不是塞種人而是吐火羅人、阿西人和帕西安人,即我國史書所載的月氏人。月氏人在公元前128年以前就已征服了大夏。公元前124年,阿塔巴努二世戰敗,不久後逝世。游牧部落洗劫了安息大片土地後退回中亞。
阿塔巴努二世之子密特里達提二世(公元前124~前88年)是安息偉大的政治家。他廢除其父阿塔巴努二世對兩河流域統治的殘暴政策,並對軍隊進行了全面改革。在改革前,安息軍隊是較原始的民兵,主力為重裝步兵。改革後建立以重裝騎兵為主的軍隊,號稱"鐵騎兵"或"無敵兵"。公元前115年左右,他奪回馬爾吉安那的安條克城,此後該城一直使用伊朗語的名字,稱為木鹿。他迫使塞種部落轉向南方,定居在今錫斯坦,承認安息宗主權。塞種部落首領蘇林成為安息貴族,其地位僅次於安息國王,是安息第二號人物,獲得為新王加冕和指揮軍隊的世襲特權。安息佔領木鹿綠洲,阿姆河流域成為安息領土。公元前94年,安息又佔領亞美尼亞,並擴張到南高加索和小亞一部分,領土達200萬平方公里。
安息國都隨著國土的擴張而西移,公元前3世紀中期在尼薩,公元前2世紀在赫卡銅皮洛斯、愛克巴坦那,直到公元前90年,才最後選定底格里斯河畔塞琉西亞對岸的泰西封城。
安息的政治與經濟安息在政治上實行君主制,王權屬於阿爾薩息家族。王位按父系繼承,但無定製,既傳子侄,也傳兄弟。國王繼位必須經兩個貴族會議(氏族貴族會議和祭司會議)的共同選舉,權力受兩個貴族會議的限制。貴族,如卡林、蘇林、伊斯帕赫帕特等控制軍事、政治、經濟大權。他們甚至在安息王朝被薩珊王朝取代後仍保有重要的社會地位。宮廷官吏有大主管("百官之首")與王家禁衛軍首領等。
安息地方行政機構較為復雜。國內有許多附屬國,如波斯、埃里邁達、埃德薩、米謝那、阿特羅帕特斯米底、赫卡尼亞、塞伽斯坦等。這些國家由安息宗室或本地世襲王朝統治。各國都依附於中央政權,但依附程度有所不同。其他地區則劃分為若干行省(18、19個或更多個)。行省的最高官吏為總督。行省之下劃分為區,區之下為"設防的村"。區長和村長稱為基茲帕特。
安息時期還將全國劃分為四大行政區,每個大行政區設長官(馬爾茲班,意為大將軍或統治者)管轄,大行政區轄內的行省總督必須服從他的指揮。
安息城市分為兩大類,即希臘化城市和古代東方型城市。希臘化城市,如底格里斯河畔的塞琉西亞、幼發拉底河中游的杜拉歐羅波斯等。這一類城市保留一些城市自治權(設議會和人民大會),但最高行政權屬於安息國王任命的將軍(或總督)和市長,如《後漢書·西域傳》所載:"為置大將,監領諸小城"。古代東方型城市,如尼薩和木鹿等。這一類城市中無民選官吏和自治機構,直接由中央政府派總督、行政區長官以及其下屬控制。這兩類城市都必須履行納稅義務。安息在賦稅方面,土地稅是主要稅收,此外還有人頭稅、特別稅、手工業稅、住宅稅、港口稅、奴隸買賣稅、牧場稅等等。軍隊是國家的主要支柱。密特里達提二世改革後,安息以騎兵為主,步兵為輔。重裝騎兵由貴族組成,輕裝騎兵由同盟的游牧部落組成。安息騎兵機動性好,長於野戰,善於組織集團進攻和戰略反攻。在戰爭中,國王則求助於大貴族帶領私兵助戰,這種臨時徵集的民兵組織紀律和戰鬥力較差。安息建國後,生產力有一定提高,經濟有所發展。但是,它同古代波斯帝國一樣,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很大。中亞的馬爾吉安那木鹿綠洲農業較發展。農作物有稻、麥和葡萄等。《史記·大宛傳》說:"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葡萄酒"。安息向西擴張後,農業素稱發達的兩河流域,成為安息的經濟中心。中亞的草原和山區,盛行帶有氏族制殘余的游牧經濟。裏海南岸半草原地區還有落後的游牧部落,游牧經濟仍占相當重要地位。兩河流域和伊朗的手工業,自古以來就很發達。傳統的技藝,豐富多采;出產物品,花樣繁富。木鹿城是綠洲的手工業中心。城內有專門的手工業區,比鄰近地區先進得多。據考古發掘,最早的鐵器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以前,鐵礦石來自吐斯(今伊朗北部),說明其制鐵歷史悠久。在尼薩王宮(方宮)發現的角杯為安息手工業製品著名代表。角杯最初是用動物角做成,後來也有陶質或金屬仿角形杯。最有名的是尼薩象牙角杯,用幾塊象牙骨料做成,以金屬架固定,雕刻有各種圖案。
安息的城市商業與對外貿易都很繁榮。其商業中心,東部為本鹿,西部為泰西封。公元前2世紀末,安息控制了絲綢之路及其中介貿易,獲取巨大收益。《史記·大宛傳》說:安息"地方數千里,最為大國","城邑如大宛,其屬大小數百城","有市,民商賈,用車及船行旁國,或數千里","其人??善市賈,爭分銖"。
安息錢幣以銀幣為主,分為德拉克馬(每枚約四克)和四德拉克馬(為德拉克馬幣的四倍)。此外還有各種大小銅幣為輔。錢幣為圓形無孔,正面中央是王像,錢幣銘文為希臘文或缽羅婆文,周邊是聯珠紋圖案。每逢新王登基或喜慶,按王像鑄造新幣。《史記·大宛傳》所載:"以銀為錢,如其王面,王死輒更錢,效王面焉",與考古發現的錢幣相符。安息錢幣銘文是研究安息歷史的重要資料。
在土地制度方面,主要根據杜拉歐羅波斯的土地抵押文書、阿弗羅曼(為今胡澤斯坦的古代城鎮)的土地買賣文書和尼薩王室經濟文書所知,安息有王室土地、襖教神廟土地、貴族土地、村社土地和私有地等多種佔有形式。王室土地分為許多地產,地產大小與所轄村莊多少有關。每個地產又分若干葡萄園。地產和葡萄園有各種類型,交納不同的賦稅。王室土地稅收有專門官吏負責,有嚴格的管理制度。襖教神廟土地為王室捐贈的"祭田"。這些地產和葡萄園都須向"王庫"繳納賦稅。王室土地還分成小塊地出租給世襲佃農,按永佃制原則耕種。這些佃農或是自由民或是奴隸,他們必須按時向國家繳納地租。依照法律,其土地可以轉讓、繼承、出租,甚至出售。村社農民佔有的土地,可以由阿弗羅曼文書得知。其(甲)文書記載的是被出賣的土地為私人繼承份額,由兩兄弟共同佔有。(乙)文書則證實擁有永佃權者所佔有的土地可以轉讓他人。這說明公元前1世紀左右,安息農村已出現急劇的財產分化。
公元1世紀後期,兩河流域形成由商人構成的中等地主階級。他們通過買賣、放貸,兼並許多自由農民的土地。土地急劇集中,強制性的大規模奴隸勞動逐漸為定居在土地上的奴隸、分成制農民和自由農民勞動所代替。尼薩文書記載奴隸被固定在土地上耕種份地,交納租賦。杜拉歐羅波斯23號文書提到土地和奴隸一起出賣。大地主開始大批釋放奴隸,將其變為貧困的"自由農",他們或充當僱工,或成為分成制小佃農。奴隸制正在瓦解,封建制生產方式已經萌芽並有相當大的發展。
盡管如此,安息仍存在大量奴隸。奴隸大體分為兩種類型:班達克和安沙赫利克。班達克本意為被束縛的人,一般譯作臣民、仆從,是安息奴隸的泛稱,但仍有臣民之意。安沙赫利克意為外邦人,初指戰俘奴隸,後來指安置在土地上而享有某些獨立經濟的奴隸。農庄、礦山、手工業和家務都有奴隸勞動。安息王室、大貴族、神廟、大官吏都是大奴隸主。安息大貴族蘇林就是著名的大奴隸主。奴隸被視為主人的財產,可以贈送、抵押或出賣,到後來班達克和安沙赫利克的差別越來越少。杜拉歐羅波斯10號文書還提到村社農民破產,抵押其全部財產淪為債奴的情況。
安息的對外關系公元前2世紀,歐亞大陸並存著三個強大國家:安息、中國的漢朝和歐洲的羅馬。
當時中國漢朝勢力已達到中亞,與安息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均已發生聯系。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聯合月氏夾擊匈奴。這一次出使雖未達到原定目的,但他了解到西域各國的許多情況,其中包括安息。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聯合烏孫共擊匈奴。其副使到達安息。據《史記·大宛傳》記載,他在安息邊界受到熱烈歡迎:"安息王令將二萬騎迎於東界。東界去王都數千里,行比至,過數十城,人民相屬甚多。漢使還,而後發使隨漢使來觀漢廣大,以大鳥卵及黎軒善眩人獻於漢??天子大悅"。這位安息王就是密特里達提二世。他是第一位與我國建立正式關系的伊朗君主。
公元前2世紀,羅馬勢力侵入西亞。羅馬向西亞擴張的目標有二:一是兩河流域,這是西亞政治經濟的重心,財富和資源豐富;二是高加索山以南的亞美尼亞。占據這塊高地,居高臨下,可以鉗制安息。安息為了回擊羅馬向東擴張,進行了斷斷續續達200年之久的抗擊羅馬的戰爭。
公元前65年,羅馬將領龐培東侵,同安息交戰,安息勢力一度後退。
公元前54年至公元前53年,克拉蘇率五個羅馬軍團,五萬餘人,渡過幼發拉底河,侵佔安息要塞,追擊安息騎兵。安息將領蘇林採取誘敵深入戰略和機動靈活的戰術,於公元前53年5月6日在幼發拉底河上游的卡雷城與之交鋒,擊敗羅馬軍,羅馬精旅喪失殆盡。克拉蘇撤出卡雷城後被安息騎兵包圍在一座小山上。克拉蘇見突圍無望,下山談判,結果在混戰中被殺,羅馬軍幾乎全軍覆沒,軍旗被擄。據說,安息王得到克拉蘇頭顱後,因他生前貪婪無厭便下令在其口內填滿黃金,並嘲笑說,"以遂汝欲"。這次戰爭阻止了羅馬向幼發拉底河的擴張,動搖了羅馬在小亞、敘利亞、巴勒斯坦的統治地位,從而建立起安息同羅馬在西亞的均勢。安息大敗克拉蘇之戰,成為軍事史上誘敵深入,以退為進,組織反攻,贏得勝利的著名戰例。
公元前36年,羅馬將軍安敦尼率軍10萬,再度入侵安息。安息王弗拉阿特四世(公元前37~前2年)大力反攻,羅馬慘敗,損失四萬二千餘人。但是,羅馬對安息的陰謀活動,如勾引安息內奸、准備入侵等活動從未停止,而安息也採取相應對策加以反擊。
公元51年至63年,羅馬東侵亞美尼亞,安息出兵應戰,爭奪激烈。最後,雙方簽訂和約,亞美尼亞國王由安息王族充任,由羅馬皇帝加冕。實際上,安息仍占優勢。公元114年至116年,羅馬皇帝圖拉真又率軍侵佔亞美尼亞,並進占兩河流域和泰西封城。但此時,猶太人發動反羅馬起義,圖拉真被迫撤軍,死於西里西亞。此後,雙方仍常啟戰端,但無決定性戰役,均勢局面迄於安息王朝滅亡。
安息衰亡公元1世紀初,貴霜帝國崛起。公元2世紀初,由於貴霜的擴張,安息邊界已退至馬爾吉安那。因此,《後漢書·西域傳》稱安息東界為木鹿城。公元163年至165年羅馬又東侵,攻佔亞美尼亞和兩河流域,並再陷塞琉西亞和泰西封,直達米底。但因羅馬軍中出現鼠疫,士兵大量死亡,被迫撤軍。公元166年,羅馬與安息議和。安息因長期作戰,耗盡國力;王室爭權,內訌不休,政治分裂加劇,安息王朝越來越像一個聯邦了。阿塔巴努五世在位時(公元209~224年),羅馬再度入侵,他雖擊敗羅馬,收復失地,但此時已面臨嚴峻形勢,波斯地區出現新興的薩珊王朝。公元224年,阿塔巴努五世與波斯地區的王公阿達希爾會戰中戰敗被殺,其子阿塔瓦斯德(公元227~228年)退往伊朗北部山區抗戰被俘,解往泰西封處死。安息王朝終於為薩珊勢力所滅亡。
安息時期的伊朗文化安息立國期間,其文化有顯著進步。但由於安息境內民族復雜,各地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因而其文化表現出缺乏統一的特色;同時,因各個民族的相互接觸、融合,在文化上又表現出混合主義傾向。
安息在建國初曾創制歷法,稱安息歷,它是以公元前247年為紀元始。
安息朝時期,希臘語仍是官方語言之一,但使用更廣泛的是帕提亞語,漢譯佛經稱為缽羅婆語(《雜阿含經》)或波羅婆語(《孔雀王經》)。缽羅婆文是以表意的阿拉米亞文字書寫的帕提亞語。在缽羅婆文獻中加入一些完整的阿拉米亞語的詞、片語和句。缽羅婆文書寫在羊皮卷上,也寫在陶片上或刻在碑石上。《史記·大宛傳》載,安息"畫革旁行以為書記"是就一般常見的書寫於羊皮卷的文字所說的。蘇聯學者發現的尼薩陶片文書(約兩千五百件)是研究缽羅婆語的重要資料。同時,西亞各地繼續使用阿拉米亞文,巴比倫尼亞繼續使用楔形文字。
除尼薩陶片文書外,學者還發現用希臘文書寫的米底農業法規和國王給個別城市的信件以及史詩和編年史,後來成為薩珊朝此類作品的藍本。
安息各地區的藝術也各有特色。
建築以當地原來形式為主,大建築物部分吸取希臘形式,但按安息形式加以改造。建築材料在東部多用土坯,西部則用磚、石。建築遺址相當豐富。雕塑種類繁多。東部(尼薩)流行木架粘土的彩色雕塑,代表中亞風格,同大夏有某種類似,也受到希臘化影響。此外,還有石雕和銀雕,也受到希臘化和中亞風格的影響。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的奔鹿銅鏡,題材受到西徐亞的"野獸風格"的影響。尼薩方宮發現的角杯(酒器,約四十件),其中最有名的尼薩象牙杯為手工業製品的精品,其上雕刻有奧林匹克12神只等,顯然受希臘化的影響。在尼薩還發現大量印章。
繪畫有大型的神廟壁畫,為宗教性質的作品。有的城市盛行裝飾壁畫,現保存有杜拉歐羅波斯的壁畫殘片。
鐵花技術比較高超,也很馳名,遺物較多。
混合主義也表現在宗教方面。各種地方神崇拜頗為流行。太陽神受到普遍奉祀,但各地命名也不相同。其次是奉祀豐產女神。在杜拉歐羅波斯城內,猶太教神廟、基督教教堂、希臘神廟、閃族神廟和祆教神廟並存。木鹿城內有基督教教堂、佛教寺院和祆教神廟。
安息時期雖未確立祆教的國教地位,但安息國王和伊朗人都是祆教徒。
公元1世紀,安息編成祆教經典《阿維斯陀》最早的篇章。在伊朗東部地區,除佔主導地位的祆教外,還流行佛教。早期來我國的佛教徒,很多是安息人或操伊朗語的中亞人。
公元1世紀前後,安息王朝進入"反希臘化"時期。一些城市廢除外來名稱,如馬爾吉安那的安條克改為木鹿,阿拉科細亞的亞歷山大改為排特(來自當地名稱潘哲維依)。約公元前1世紀末,安息錢幣德拉克馬在文書中改稱朱津(Zuzin)。沃洛加西一世時(公元51~79年)錢幣銘文不用希臘文而改用缽羅婆文。
安息文化承前啟後,繼承中亞、波斯、巴比倫和塞琉古文化傳統;同時開啟了亞美尼亞、薩珊朝波斯和中亞的後來文化,因而在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2.大宛國
【說明】《大宛列傳》是記述西域諸國史實的傳記。其中詳記大宛、烏孫、康居、奄蔡、大小月氏、安息、條枝、大夏八國之事;附記扜罙、於窴、樓蘭、姑師、黎軒、身毒、驩潛、大益、蘇薤九國之事;偶涉西南夷駹、冉、徙、邛、僰氏、笮、嶲、昆明、滇、越十國之事,而以大宛、烏孫事為主,且以大宛事開篇,以大宛事終篇,故名曰《大宛列傳》。文中記述了西域諸國的物產風情,著重寫了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經過,展示了漢王朝同西域各國的微妙關系,說明中國與西域諸國有著悠久的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歷史,存在著政治和人員的往來關系。在敘事中,含蓄地表達了司馬遷對漢武帝連年用兵和好大喜功的譏諷與感嘆。但是,漢武帝堅持派張騫打通西域之路,努力控制河西走廊,對於漢朝和中亞諸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維護中國的統一和強大,都做出了重大貢獻,有著積極的歷史作用。
本文記事詳略適宜,敘事與議論相結合,「或以序事帶議論,或以議論帶序事,縱橫錯雜而出,其中段落井井,照應楚楚,結構奇絕」(吳見思《史記論文》),確為一篇好文章。
大宛這地方是由張騫發現的。張騫是漢中人,漢武帝建元年間(前140--前145)當過郎官。這時,天子問投降的匈奴人,他們都說匈奴攻打並戰勝月氏王,用他的頭骨當飲酒的器皿。月氏逃跑了,因而常常怨恨匈奴,只是沒有朋友和他們一塊去打匈奴。這時漢朝正想攻打匈奴,聽到這些說法,因此想派使者去月氏聯絡。但是去月氏必須經過匈奴,於是就招募能夠出使的人。張騫以郎官身份應招,出使月氏,和堂邑氏人原來匈奴奴隸名叫甘父的一同從隴西出境,經過匈奴時,被匈奴抓到,又移送給單於。單於留住張騫,說:「月氏在我們北邊,漢朝怎能派使者前去呢?我們要想派使者去南越,漢朝能允許我們嗎?」扣留張騫十餘年,給他娶了妻子,生了孩子,但是張騫一直保持著漢朝使者的符節,沒有丟失。
張騫留居匈奴,匈奴對他的看護漸漸寬松,張騫因而得以同他的隨從逃向月氏,向西跑了幾十天,到達大宛。大宛聽說漢朝錢財豐富,本想與漢朝溝通,卻未成功。如今見到張騫,心中高興,便向張騫問道:「你想到哪兒去?」張騫說:「我為漢朝出使月氏,卻被匈奴攔住去路。如今逃出匈奴,希望大王派人引導護送我們去月氏。若真能到達月氏,我們返回漢朝,漢朝贈送給大王的財物是用言語說不盡的。」大宛認為張騫的話是真實的,就讓張騫出發,並給他派了向導和翻譯,到達康居。康居又把他轉送到大月氏。這時,大月氏的國王已經被匈奴殺死,又立了他的太子當國王。這位國王已把大夏征服,並在這里居住下來。這地方土地肥美富饒,很少有敵人侵犯,心情安適快樂。自己又認為離漢朝很遠,根本沒有向匈奴報仇的心意。張騫從月氏到了大夏,終究沒有得到月氏對聯漢擊匈奴的明確態度。
張騫在月氏住了一年多,回國而來,他沿著南山行進,想從羌人居住的地方回到長安,卻又被匈奴捉到了。他在匈奴住了一年多,單於死了,匈奴左谷蠡王攻擊太子,自立為單於,國內大亂,張騫乘機與胡人妻子和堂邑父一起逃回漢朝。漢朝封張騫為太中大夫,封堂邑父為奉使君。
張騫為人堅強有力量,心胸寬大,誠實可信,蠻夷之人都喜歡他。堂邑父是匈奴人,善於射箭,每當窮困危急之時,就射殺飛禽走獸當飯吃。最初,張騫出使時有一百多隨從,離開漢朝十三年,只有他和甘父兩個人回到漢朝。
張騫所到的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傳說這些國家的旁邊還有五、六個大國,他都一一向漢天子陳述了情況,說: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朝正西面,離漢朝大約一萬里。當地的風俗是定居一處,耕種田地,種稻子和麥子。出產葡萄酒。有很多好馬,馬出汗帶血,它的祖先是天馬的兒子。那裡有城郭房屋,歸它管轄的大小城鎮有七十多座,民眾大約有幾十萬。大宛的兵器是弓和矛,人們騎馬射箭。它的北邊是康居,西邊是大月氏,西南是大夏,東北是烏孫,東邊是扜罙、於寘。於寘的西邊,河水都西流,注入西海。於寘東邊的河水都向東流,注入鹽澤。鹽澤的水在地下暗中流淌,它的南邊就是黃河的源頭,黃河水由此流出。那兒盛產玉石,黃河水流入中國。樓蘭和姑師的城鎮都有城郭,靠近鹽澤。鹽澤離長安大約五千里。匈奴的右邊正處在鹽澤以東,直到隴西長城,南邊與羌人居住區相接,阻隔了通往漢朝的道路。
烏孫在大宛東北大約二千里,是個百姓不定居一處的國家,人們隨著放牧的需要而遷移,和匈奴的風俗相同。拉弓打仗的兵卒有幾萬人,勇敢善戰。原先服從於匈奴,待到強盛後,就取回被束縛在匈奴的人質,不肯去朝拜匈奴。
康居在大宛西北大約二千里,是個百姓不定居一處的國家,與月氏的風俗大多相同。拉弓打仗的戰士有八九萬人,同大宛是鄰國。國家小,南邊被迫服侍月氏,東邊被迫服侍匈奴。
奄蔡在康居西北大約二千里,是個百姓不定居一處的國家,與康居的風俗大多相同。拉弓作戰的戰士有十多萬。它靠近一個大的水澤,無邊無岸,大概就是北海吧。
大月氏在大宛西邊大約二三千里,處於媯水之北。它南邊是大夏,西邊是安息,北邊是康居。是個百姓不定居一處的國家,人們隨著放牧的需要而遷移,同匈奴的風俗一樣。拉弓打仗的戰士也一二十萬。從前強大時,輕視匈奴,等到冒頓立為單於,打敗月氏;到了匈奴老上單於時,殺死了月氏王,用月氏王的頭骨做飲酒器皿。開始時,月氏居住在敦煌、祁連之間,待到被匈奴打敗,大部分人就遠遠離開這里,經過大宛,向西去攻打大夏,並把它打敗,令其臣服於月氏,於是建都在媯水之北,作為王庭。而其餘一小部分不能離開的月氏人,就保全了南山和羌人居住的地方,稱為小月氏。
安息在大月氏西邊大約幾千里的地方。它們的習俗是定居一處,耕種田地,種植稻子和麥子,出產葡萄酒。它的城鎮如同大宛一樣。它所管轄的大小城鎮有數百座,國土方圓數千里,是最大的國家。靠近媯水,有集市,人們為做生意,用車和船裝運貨物,有時運到附近的國家或者幾千里以外的地方。他們用銀作錢幣,錢幣鑄稱象國王容貌的樣子,國王死去,就改換錢幣,這是因為要模仿國王的面貌。他們在皮革上畫橫作為文字。它西邊是條枝,北邊是奄蔡、黎軒。
條枝在安息西邊數千里,靠近西海。那裡天氣炎熱潮濕。人們耕種田地,種植稻子。那裡出產一種大鳥,它的蛋就象瓮壇那樣大。人口眾多,有的地方往往有小君長,而安息役使管轄他們。把它當做外圍國家。條枝國的人 擅長魔術。安息的老年人傳說條枝國有弱水和西王母,卻不曾見過。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的媯水南面。其地風俗是人們定居一處,有城鎮和房屋。與大宛的風俗相同。沒有大君長,往往是每個城鎮設置小君長。這個國家的軍隊軟弱,害怕打仗。人們善於做買賣。待到大月氏西遷時,打敗了大夏,統治了整個大夏。大夏的民眾很多,大約有一百多萬。它的都城叫藍市城。這里有貿易市場。販賣各種物品。大夏東南有身毒國。
張騫說:「我在大夏時,看見過邛竹杖,蜀布,便問他們:『從哪兒得到了這些東西?』大夏國的人說:『我們的商人到身毒國買回來的。身毒國在大夏東南大約幾千里。那裡的風俗是人們定居一處,大致與大夏相同,但地勢卻低濕,天氣炎熱。它的人民騎著大象打仗。那裡臨近大水。』我估計,大夏離漢朝一萬二千里,處於漢朝西南。身毒國又處於大夏東南幾千里,有蜀郡的產品,這就說明他離蜀郡不遠了。如今出使大夏,要是從羌人居住區經過,則地勢險要,羌人厭惡;要是稍微向北走,就會被匈奴俘獲。從蜀地前往,應是直道、又沒有侵擾者」。天子已經聽說大宛和大夏、安息等都是大國,出產很多奇特物品,人民定居一處,與漢朝人的生活頗相似,而他們的軍隊軟弱,很看重漢朝的財物。北邊有大月氏、康居這些國家,他們的軍隊強大,但可以用贈送禮物,給予好處的辦法,誘使他們來朝拜漢天子。而且若是真能得到他們,並用道義使其為屬,那麼就可以擴大萬里國土,經過輾轉翻譯,招來不同風俗的人民,使漢朝天子的聲威和恩德傳遍四海內外。漢武帝心中高興,認為張騫的話是對的,於是命令張騫從蜀郡、犍為郡派遣秘密行動的使者,分四路同時出發:一路從駹出發,一路從冉起程,一路從徙出動,一路從邛僰啟行,都各自行走一二千里。結果北邊那一路被氐和笮所阻攔,南邊那一路被嶲和昆明所阻攔。昆明之類的國家沒有君長,善於搶劫偷盜,常殺死和搶掠漢朝使者,漢朝使者終究沒能通過。但是,聽說昆明西邊一千餘里的地方,有個人民都騎象的國家,名叫滇越,蜀郡偷運物品出境的商人中有的到過那裡,於是漢朝因為要尋找前往大夏的道路而開始同滇國溝通。最初,漢朝想開通西南夷,浪費了很多錢財,道路也沒開通,就作罷了。待到張騫說可以由西南
C. 古絲綢之路是什麼
我國的 古絲綢之路如下:
第一條絲綢之路:東端起自渭水流域,向西通過河西走廊,或經高昌(今吐魯番)、龜茲(庫車),在疏勒(今喀什市)以西跳過蔥嶺,更經大宛(前蘇聯費爾干納盆地)和康居南部(今撒馬爾罕鄰近)西行,或經鄯善(今若羌)、於闐(今和田),在莎車(今莎車縣)以西翻越蔥嶺,更經大月氏(今阿姆河上、中游)西行,以上兩條西行的道路會於木鹿城(今馬里),然後向西經和櫝城(今裏海東南達姆甘鄰近)、阿蠻(今哈馬丹)、斯賓(今巴格達東南)等地以抵地中海,傳達羅馬各地。這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主幹線。
第二條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幹線:自我國南部直接西航,或經由滇、緬通道再自今緬甸南部使用海道西運,或經由中亞傳達印度半島各港再由海道西運。
第三條是草原絲綢之路:安史之亂後,吐蕃占據了西域和河西區域,華夏與西方的傳統的陸上絲綢之路遭到隔絕,而因為回紇與唐朝聯系對比親近,加之回紇有其共同的地緣優勢,因而,華夏和西方商人大都改道通過回紇進行買賣。這樣,東起蒙古高原,西至黑海沿岸,橫貫歐亞北方草原地帶的草原絲綢之路的重要性就顯得愈加傑出。
第四條是青藏高原絲綢之路:除了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和草原絲綢之路之外。咱們以為,在隋唐期間還有一條自長安經吐谷渾到吐蕃,然後經尼泊爾抵達印度的新的絲綢之路。唐代以後,這條絲綢之路得到進一步的拓寬。為了便於敘述,咱們將其稱為「青藏高原絲綢之路」。
D. 絲綢之路的路線要現在的簡要地點
絲綢之路
中國古代經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陸上貿易通道。因大量中國絲和絲織品多經此路西運,故稱絲綢之路,簡稱絲路。絲綢之路這一名稱是由德國地理學家F.P.W.von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國》一書中首先提出的。原指兩漢時期中國與中亞河中地區以及印度之間,以絲綢貿易為主的交通路線。其後,德國歷史學家A.赫爾曼把絲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亞細亞,確定了絲路的基本內涵。
沿革 絲綢之路很早就已存在。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國是種桑、養蠶、生產絲織品的國家 。考古資料已充分證明,自商、周至戰國時期,絲綢的生產技術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那時中國絲綢經西北各民族之手少量地輾轉販運到中亞、印度。公元前60年漢置西域都護,屯田於烏壘城(今新疆輪台東),以保西域通道。早自張騫西使烏孫結盟後,漢使者、商人便接踵西行。至此絲綢之路益加暢通,大量絲帛錦綉沿此路不斷西運,同時西域各國的珍奇異物也輸入中國。魏晉時,東西商業往來不斷,位於絲路咽喉重地的敦煌,就是胡商的聚集地之一。5~6世紀時,南北朝分立,但沿絲路的東西交往卻進一步繁榮 。北魏建國後不久就派使者前往西域,以後中亞各國的貢使、商人常集於平城(北魏前期都城,今山西大同東北)。遷都洛陽後,洛陽更成為各國商人薈萃之地,北齊的都城中也聚集著不少商胡。隋煬帝曾派黃門侍郎裴矩到張掖招徠西域商人,說明當時絲路的興旺。唐朝西部的疆域超過漢代,在伊州、西州、庭州設立了同於內地的州縣。在龜茲、於闐、疏勒、碎葉設立安西四鎮(後以焉耆代碎葉)駐兵防守,由安西都護府管轄。以後又置北庭都護府,統轄天山北路的羈縻州府,這為絲路的暢通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證。因此唐代長安、洛陽以及其他重要都市都有大量商胡,呈現出國際都會的風貌。從9世紀末到11世紀,由於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向東南沿海轉移,以及阿拉伯世界的興起,東西海上往來逐漸頻繁起來;同時,中國西北地區各民族政權的分裂、對立,使絲路上的安全難以保障,這就降低了這條陸上通道的重要性。在蒙元時期,由於蒙古的西征和對中亞、西亞廣大地區的直接統治,使東西驛路通暢,許多歐洲使者、教士和商人,都沿此路東來中國,絲路又繁榮一時。明朝建立後,採取閉關政策,雖然出嘉峪關經哈密去中亞的道路未斷,但陸上絲路作為中西交通路線已遠不如海路重要了。
走向 絲綢之路的基本走向奠定於兩漢時期。大致東起漢長安,西行上隴坂,通過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門關或陽關,穿過白龍堆,先到樓蘭。樓蘭在古鹽澤(蒲昌海,今羅布泊西北部今羅布泊已近乾涸,古樓蘭遺址幾全為荒沙所湮沒)。漢代西域有南北兩道,樓蘭是兩道的分岔點。北道自此向西,沿孔雀河至渠犁(今新疆庫爾勒 、烏壘 、輪台,再西經龜茲(今新疆庫車)、姑墨(今新疆阿克蘇)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南道自鄯善的扜泥城,西南沿今車爾臣河,經且末、扜彌、於闐(今新疆和田)、皮山、莎車至疏勒。由於千餘年戈壁沙漠向南移徙,致使南道東段逐漸沙漠化,伊循、扜泥諸古城均為沙漠所湮,所以今日的南道東段已遠在古南道之南。永平十六年(公元73)漢明帝北攻匈奴取得伊吾廬(今新疆哈密)地,置宜禾都尉屯田,以阻截北匈奴之南侵西域。此後「新北道」,改由敦煌向北到伊吾,然後西經柳中、高昌壁、車師前部交河城(均在今吐魯番盆地)、越天山經焉耆至龜茲,再循漢北道西行抵疏勒。南北朝時期,南朝與西域的往來,主要是從益州(今四川成都)北上龍涸(今四川松潘),經青海湖旁吐谷渾都城,向西經柴達木盆地,北上敦煌,或更向西越阿爾金山口進入西域鄯善地區。隋唐時期,又開辟了從瓜州北玉門關經伊州、北庭、輪台,越伊犁河至碎葉進入中亞的道路,即北新道。在上述絲路干線外,還有許多支路,而且隨著時代變遷,政治、宗教形勢的演變,各條路線在不同時期的重要性不同,而且不斷有新的道路開辟。一些學者更擴大了絲綢之路的概念,認為上述道路只是通過沙漠綠洲的道路,因稱之為綠洲道。又將通過中國北方游牧民族地區的道路稱為草原道,經中國南方海上西行的道路稱為「海上絲綢之路」或「南海道」等等。這些提法雖然對研究東西交通有意義,但已非原來意義上的絲路了。
絲綢之路上的古驛站遺址.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