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文物遺址
❶ 錯金博山爐的文物簡介
出自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1968年於河北省滿城縣陵山出土。高26厘米,足徑9.7厘米。博山爐是古內代常見的一種熏爐容,上面有高而尖的蓋,蓋上雕鏤有象徵海上仙山的「博山」。使用時將香料放在爐內點燃,縷縷香煙通過蓋上的鏤孔飄散四方,馨香撲鼻。,錯金博山爐全器由爐盤、爐蓋和爐座組成,通體錯金絲,爐蓋鏤雕成山巒起伏狀,人和虎、豹、猴、野豬等動物置身其間。足部為透雕蟠龍紋,器腹飾錯金卷雲紋。現藏於河北省博物館 。
專家周筠向記者介紹說,當爐腹內燃燒香料時,煙氣從鏤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氣繚繞,給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覺。這是西漢時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來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穢。
通高26厘米,1968年滿城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爐身似豆形,通體用金絲和金片錯出舒展的雲氣紋。爐盤上部和爐蓋鑄出高低起伏的山巒。爐蓋上因山勢鏤孔,雕塑出生動的山間景色。山間神獸出沒,虎豹奔走,輕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巒峰高處、或騎坐在獸背上嬉戲玩耍,獵人手持弓箭巡獵山間。座把透雕成三龍出水狀,以龍頭擎托爐盤。工藝精湛,裝飾華美,是一件舉世聞名的珍寶。
❷ 誰有關於淄博市博山區的歷史資料,最好是從明代到清代的。越詳細越好,謝謝了
要是想更清楚了解看《青州顏神鎮志》,在貴區方誌館應該有這本書,這本書的歷史地位相當重要。
《顏神鎮志》是福建漳州市長泰縣葉先登在青州時編撰的。葉先登明末清初人,他是明崇禎十二年的舉人,清順治九年的進士,在翰林院住了七年檢討官,後來出外當監司,西涼(甘肅、陝西一帶)參議,遷潞安(山西長治一帶)副使。因撫軍要他把一個偏將考核成「下下」成績,他不幹,就被左遷青州別駕,當了三年,於康熙五年正月回家。他在翰林時考試時,拔榜首曹貞吉。康熙十七年,鄭成功攻破長泰縣城,他被俘虜,在廈門島關了一年放回(其它兩個巨紳死了)。他年九十而逝。他著作甚多,但都難看到,除縣志上一些,還有網上有《木天草》、《顏神鎮志》(
博山古稱「顏神」,人文景觀十分豐富,這里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齊長城; 有「長勺之戰」古戰場,始建於後周的顏文姜祠;有始建於1602年的碧霞元君行宮以及因園、范公祠等。博山還是清代帝師孫廷銓、清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趙執信和「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同志的故鄉。 博山陶瓷琉璃久負盛名,陶琉產品暢銷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博山飲食文化豐厚,別具風味的博山菜餚和地方小吃,在魯菜中佔有重要地位。 顏神是昨天的博山,博山則是顏神的延續和發展。 距離淄博市中心最遠的市轄區博山,是一座美麗的山城。270年以前,這里的地名叫做顏神鎮。四圍群山跌宕起伏,東南方向聳立著山東省第四高峰魯山,淄河、沂河、孝婦河以及汶河的一脈支流從魯中山地汩汩流出,分別向著北方和西、南方向蜿蜒而去。 博山地區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屬於齊國馬徑邑,稱做「弇中」。秦代屬濟北郡嬴縣。西漢至魏晉,北境屬濟南郡般陽縣,東南境屬泰山郡萊蕪縣,南北朝劉宋時屬泰山郡嬴縣。北魏中興元年(公元531年)劃歸般陽縣,屬清河郡齊州,北齊天保二年(公元550年)改屬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屬齊郡淄川縣。唐初改制,設河南道,隸淄州淄川縣,貞觀經五代至宋代歸屬基本未變,這時候的顏神已成為魯中重鎮。金代屬於山東東路淄州淄川縣,稱顏神店。元代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置顏神鎮,屬益都路益都縣。明代屬青州府益都縣。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博山首次設立縣的建制,在原有的顏神鎮基礎上,又把益都縣的孝婦鄉、懷德鄉,淄川縣的大峪等個村莊、萊蕪縣的樂疃等個村莊合並過來,取名於城區東南方的博山,叫做「博山縣」,縣政府就設在顏神。 顏神在金朝的時候,已經和北方相距百里左右的金嶺、張店一道,並稱為淄川縣三大重鎮。在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三月,由明代後期文壇領袖、時任分巡青州兵備道副使的王世貞創建的石城工程開工,3個月後竣工,環城一周3里。王世貞撰寫了《建顏神石城碑記》,和明代前七子中居首位的李攀龍所作《顏神鎮石城記》一起鐫立於石城之下。一座「周圍三里」的小城落成,竟有兩位文壇領袖為它撰文,為顏神鎮帶來莫大的榮耀。到清同治初年,又圍繞舊城的東西南三面加築了圍牆,稱為東圩;同時在稅務街、西冶街一帶修建圍牆,稱為西圩。這東西兩圩包括的范圍,構成博山城區的主要部分。 顏神店的得名,與鳳凰山下的孝婦河直接相關。孝婦河最早的名字叫做袁水,後來又改叫瀧水,古籍上也有記為籠水的。酈道元的《水經注》、顧野王的《輿地誌》里,都有關於這條河的記載。至於孝婦河的名字,卻出自一個流傳久遠的神話傳說。說的是齊地孝婦顏文姜年輕守寡後,依然孝敬公婆,精心侍奉,遠道挑來甜水,不以三九嚴寒、盛夏酷暑而中斷。終於感動了上天,將靈泉生於顏文姜室內。凶惡的婆婆見她不再挑水,卻天天有水,心生懷疑,找借口將兒媳打發出門,進顏文姜房間揭去靈泉上的籠蓋,泉水噴涌而出,流成孝婦河。這個故事多年流傳民間,情節越來越具體,連顏文姜的籍貫、她翁姑的姓氏也都有了。 早在唐朝天寶年間,就有人在靈泉上建起一座顏文姜祠,統稱「孝婦廟」。宋神宗熙寧年間,有人更進一步為她續起家譜,說她是孔子大弟子顏回的後代。從此,顏文姜沾了聖裔的光,被朝廷封為「順德夫人」,顏文姜祠也被賜額曰「靈泉廟」。 縱覽古今中外,一個城市的形成與發展,總也離不開水源。靈泉廟一帶湧出的水流,吸引先民們在附近居住下來,逐步形成了早期的城鎮,並且一步步發展壯大。然而,並不是所有水源充足的地方都能發展成為一座城市。顏神鎮的發展壯大有著更加具體、更加特殊的原因。顏神鎮四面環山,自古地寡土瘠民貧。史料記載,清雍正十二年設立博山縣時,上、中、下、下下四等地共有7.5萬余畝,其中上、中兩等地只佔17.7%,農業收成滿足不了民眾的口糧,很大一部分需要鄰縣的供給。最早的時候地廣人稀,隨著人口的繁衍,吃飯就越來越成問題。生活在農業社會卻填不飽肚子,顏神人便把目光轉向了農業以外的領域,以尋求維持生活的途徑。於是,顏神人透過瘠薄的土地,發現了地表下的寶藏。那沉睡於地下的煤、鐵、鉛、紅土、陶土、黏土、鋁礬土、焦寶石品種繁多,蘊藏豐富,正可做為農產品不足的重要補充。因為這里離益都縣治180里,地域偏僻,是封建統治階級鞭長莫及的薄弱環節,才使得久禁開採的礦藏以民營、私營的形式發展起來。 顏神鎮境內的西河、黑山、萬山、山頭、福山、八陡、石炭塢等地,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而且埋藏很淺。幾戶人家聯手,用一架轆轤,數條繩索,三五把鎬,三五盞燈,再有家家戶戶都有的條筐,就可以鑿出兩三米口徑、多米深的煤井,形成源源不斷的產、供、銷一條龍。人口多的,甚至一戶人家就可以挖出煤來。顏神鎮的煤炭不僅換來生活所必須的糧食、布匹,而且為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燃料的便利。到清朝前期,顏神鎮的煤炭開采中出現了資本主義經營方式的雛形。出賣勞力藉以為生的貧苦採煤工人,成為付出開礦資金的原始資本家「攻主」的剝削對象。他們的辛勞,為資本家換來了豐厚的利潤。 陶瓷工業在顏神鎮被稱為「窯業」。博山大街、五龍、山頭、北嶺、窯廣、福山、石炭塢等地,是重要陶瓷產地。窯業的發展與煤炭發展最為密切,靠近煤層的黏土是形成陶瓷坯胎的主要原料,煤炭又是陶瓷燒成工序的便捷燃料,二者形成了相互促進、水乳相融的關系。20世紀發現的大街古窯遺址以及北嶺窯神廟殘碑,證明至少在宋代,顏神人已經開始燒制陶瓷,並且已用煤炭燒窯。煤炭用於燒制陶瓷,這無疑是淄博古陶瓷業一次質的飛躍,它促進了瓷質、色澤上的大幅度提高和燒製成本的大幅度下降。由於顏神陶瓷具備價格低廉、質地堅硬、品種齊全等優點,不僅占據了山東地區的農村市場,而且遠銷黃河流域其他省份和關外,為後來淄博成為中國著名陶瓷產區奠定了基礎。 在陶瓷企業最集中的山頭地區,曾經世代相傳舜王造福人民、合土燒制陶器被奉為窯神的事跡。雖此說無從考證,但早年村北大窯神廟附近的一座小窯神廟內,窯神塑像身後牆壁上繪有一幅「舜王耕田」壁畫,卻是歷代山頭人耳熟能詳的事實。清代山頭窯業發展迅速,窯神崇拜也更加興盛。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山頭各窯主籌集巨資,在小窯神廟旁新建了佔地余畝的大窯神廟。廟坐北朝南,兩側石鼓橫放,鼓面相對;窯神大殿肅穆庄嚴,陶制影壁更是獨具匠心:高米,寬米,方石底座,琉璃瓦蓋頂。影壁前後兩面均用浮雕陶磚砌成,釉面黃褐,技藝精湛。前面雕有三鶴二鹿,叫做「鹿鶴同春」。影壁後面雕有一隻麒麟模樣的怪獸仰首望月,叫做「貪狼望月」,以貪狼腳踏八寶仍不滿足,還妄想得到月亮的傳說,勸喻世人不要貪得無厭。這是淄博歷史上最早的陶瓷壁畫。窯神廟東西三套院間,主體工程窯神大殿殿頂斗拱飛檐,大脊雕刻生動,前檐下方石柱上有一副遒勁有力的對聯: 範金合土,陶鑄五行補造化; 食德飲和,俎豆千載拜冕旒。 大殿三間相通,除正門外東西另有邊門。殿內神台正中是頭戴冕旒的窯神,火神、風神、山神、土地分列兩側。東牆上繪《窯王出巡》,西牆上繪《窯王進京》,後壁是條屏式山水、人物壁畫四幅。爐神廟中院為三面屋、一面牆;後院狹窄,有三間大廳房,叫做「觀廳」。打開觀廳後壁上的高扇木窗,正對石戲台。石戲台為高台尖頂亭式建築,底座以方石砌成,台高1.5米左右,台前場地寬闊,可容納千餘人看戲。依附爐神廟興起的廟會,日期是每年的五月端午、八月十五,屆時四村八庄民眾紛至沓來,廟內香火旺盛,窯主贈匾頌神,石戲台連唱大戲,十分熱鬧。到光緒年間,山頭人范成祥、後峪人劉在英等一批能工巧匠,應邀對窯神廟內外修飾一新。民國初年窯神廟中、後院辦過私塾學堂。解放初期,山頭窯業工會在這里辦過識字班。20世紀50年代末,窯神廟還作過博山陶瓷廠保健站住所,70年代在廠區改造中全部拆除。 琉璃是顏神鎮除煤炭、陶瓷外的第三大產業,產品叫做料貨,從事燒制琉璃業的人被稱為爐匠。大約從元末明初起,琉璃業開始興起。琉璃的主要原料是馬牙石、紫石,顏神鎮境內有岱庄蟠龍山、岳家莊東南山、東石馬南山和岳陽山、黑山多處生產,並且原料色澤豐富,為製作五彩繽紛的料器創造了條件。琉璃屬於裝飾品的范疇,社會需求量明顯少於陶瓷。生產作坊大多在西冶街一帶,產品有珠子、珠簾、屏風、棋子、枕頂、燈壺、燈蓋、燈罩煙嘴、鼻煙壺及各類玩具、零星器物,品種繁多,琳琅滿目。顏神鎮由此成為中國最著名的琉璃產地。年代初期,在博山大街興建百貨樓的工地上發現一處古琉璃作坊遺址,在400平方米的地槽中,有大型爐址一座,小型爐址21座,爐與爐之間的距離近的只有一米。這樣數量眾多、排列密集的爐群,即使在近代的琉璃作坊中也不多見。專家依據現場地層和出土的元帶瓷器窖藏、明代洪武銅錢,認定這一遺址的年代應在元末明初。遺址中出土了簪、笄、扣、環、圓珠、瑤珠等標本,顏色有紅、黃、藍、綠、白、黑、茶晶、乳白等,非常絢麗多彩,早期的裝飾手法在600多年前已初露端倪。比如白色笄的頂部蘸上紅、藍、綠色斑點,這是近代「蘸花」的先驅。瑤珠的形狀猶如一隻螺栓,是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特別是瑤族衣帽上的特需飾物。清初博山人孫廷銓曾在《顏山雜記》中記載博山琉璃銷售「南至百粵」,瑤珠的出土正好印證了這一點。 如今,博山公園路小學西北的一處高埠上,還有一座爐神廟遺址,廟院為正方形,長寬約10米,廟門為聯攏式建築,正院有前出廈的大殿間,上面覆蓋著琉璃瓦和五脊六獸,殿內雕梁畫棟,上面的金碧繪畫依稀可辨。這座始建於明代的爐神廟,近年以來一直作為博山琉璃業的象徵,它的興衰反映了琉璃業的枯榮。明萬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在博山琉璃業已有很大規模的情況下,由爐行中人徐應元首發倡議,並且徵得爐行著名士紳孫延壽的支持,集資創建了這座爐神廟。初建時規模很小,只有間殿堂,供奉女媧,以女媧煉五彩石補天,琉璃業也煉五彩石為業之意,把女媧認做爐行的祖師,廟名為「祖師爐神廟」。萬曆四十六年,以孫延壽、房宗義、徐應元人結成「爐行醮會」規定每年三月初三為祭祀祖師的日子。這一天全行業停產搞紀念活動,爐工們可以在爐神廟中飲酒作樂,歡度節日,各類商販也都往這里匯集,逐漸形成了博山地區的三月三爐神廟會。後來爐神廟年久失修,加上博山富戶蔣、錢二家在附近建起一座規模很大的洪覺寺,愈顯爐神廟之破敗。到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李元和、姚克章等人出面籌集資金,對爐神廟進行修葺,更名「女媧宮」。此後琉璃業日漸興盛,香火叢集,女媧宮又顯得狹窄。道光四年,在京城做官的博山人蔣天鈞、蔣天珍兄弟獻出女媧宮後的一塊宅基地,作為拓展用地;石經、李鼎鍾、姚潭等人倡導、籌集白銀2000餘兩,用5年工夫實施擴建工程,更名「爐神廟」。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爐行再次修葺爐神廟,並且在廟南隅修築高堰,在上面建造一亭,後世稱為「團瓢」。此亭位於博山制高點,登亭可俯瞰博山城,萬千風景盡收眼底。可惜此亭已經被拆除。至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捻軍攻入博山,爐神廟受到一定的損害,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又一次重修,並加塑一座火帝神像,反映了「熔煉之功莫大於火」、「火帝之功不可不報」的爐行思想觀念。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臘月,爐神廟又成了維系內部團結、體現集體意志的重要場所。爐行公眾上千人痛打候補道員趙爾萃,搗毀了企圖壟斷爐行的「琉璃公司」。事發之前,爐行領袖在爐神廟鳴鑼聚眾,事發之後又在爐神廟內多次開會,商量對策。在這一事件中,青州知府馮如騤站在爐行一邊,為他們仗義執言,事後爐工們把爐神廟北廳辟為馮如騤的生祠,四時香火不斷。民國以後,爐神廟曾經辟為學校,後為「爐業公所」,廟中住著一位法號「大惠」的和尚,常有社會上層人物和富戶到這里聚飲。爐神廟會在這一時期分為大爐、小爐,三月三仍然是大爐業主的廟會,而經營小爐的貧苦爐工的廟會被改成了二月初二。解放後爐神廟里住過華東印刷廠、淄博工人報社等機關,並一度成為博山公園路小學的校舍,於八十年代末期恢復成爐神廟,近期復重新修繕,建成琉璃園。 煤炭、陶瓷、琉璃三大行業的發展,帶動了顏神鎮商業的迅速發展。康熙初年《顏神鎮志》和乾隆年間《博山縣志》,多處記載了境內繁華的商業活動。顏神鎮由此一躍成為方圓數百里的商貿中心,又進一步推動了農產品的商品化。人們以窯、爐產品換來了豐富的物資,商品經濟的發展終於換來了一方富庶。世紀初出版的《山東各縣鄉土調查錄》,對顏神鎮的居民結構作過估計,認為這里每礦需要工人百名至數百名,總數有餘人。城區陶瓷、琉璃業工人總數7300餘人。男女都能自給自足,沒有職業的人極少。還記載城區有銀號10家,酒店60家,葯材行4家,炭業行40餘家,其他飯館和零星銷售點為數甚多 顏神鎮經濟蓬勃興起,引起輿地學家和諸多文人學士的的關注。顧祖禹在《讀史方輿記要》中說,顏神鎮適宜陶瓷生產,又出產鉛和煤,人口稠密,商旅接踵而至,政府還在這里設了巡司和課稅局。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記錄了顏神鎮7處鉛礦的分布和守衛情況。王士禛《香祖筆記》記下了顏神鎮多煤礦,引四方商販群聚於此的場面。而李攀龍更進一步把顏神鎮稱做「淄、萊、新、沂之間一都會」。
❸ 淄博歷史文化遺址有哪些
臨淄位於山東省中部,西周、春秋、戰國時為齊國都城,西晉以後,為州、郡、縣治。淄博是齊國故城、田齊王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文化遺址:臨淄墓群、桐林田旺遺址、古墓葬、淄博寶山滑雪場 、淄博玉黛湖滑雪場 、聊齋園 、蒲松齡故居、 東周殉馬坑、 原山國家森林公園 原山泰山行宮、 魯山森林公園 、齊國歷史博物館 、齊故城遺址﹑ 中國古車博物館﹑ 淄博市博物館﹑ 泉河頭風景區 、顏文姜祠、 姜太公旅遊中心、 蒲松齡書館 、.樵嶺前風景區 、趙執信紀念館(因園)、 普照寺(大佛寺)、 奎盛公園 、梓童山風景區 、文峰山公園 、萌山風景旅遊區、淄川游樂園、 博山開元溶洞、 夢泉生態旅遊風景區、 臨淄足球博物館、沂源溶洞景區、沂源九天洞景區、沂源唐山風景區、織女洞森林公園、聖佛山怪石峪休閑樂園、《聊齋志異》
❹ 山東淄博有什麼名勝古跡
★淄博旅遊★
淄博聊齋城 淄博原山國家森林公園
1.淄博寶山滑雪場 淄博玉黛湖滑雪場
2.聊齋園 蒲松齡故居 東周殉馬坑 原山國家森林公園 原山泰山行宮 魯山森林公園 齊國歷史博物館
3.齊故城遺址 中國古車博物館 淄博市博物館 泉河頭風景區 顏文姜祠 姜太公旅遊中心 蒲松齡書館
4.樵嶺前風景區 趙執信紀念館(因園) 普照寺(大佛寺) 奎盛公園 梓童山風景區 文峰山公園
5.萌山風景旅遊區 淄川游樂園 博山開元溶洞 夢泉生態旅遊風景區 臨淄足球博物館
6.沂源溶洞景區 沂源九天洞景區 沂源唐山風景區 織女洞森林公園 聖佛山怪石峪休閑樂園
★淄博美食★:
·豆腐箱:豆腐箱是博山傳統名吃。相傳清乾隆帝南巡時,曾「臨幸」博山,招待用膳時,上有豆腐箱這道菜,乾隆食後贊不絕口。
·博山酥鍋:酥鍋是博山民間傳統名吃。用料是雞、鴨、魚、肉、海帶、白菜、藕等,可任意增減。其特點是魚酥、肉爛,菜味香酥可口,肥而不膩,酸甜適度,老少咸宜。現在酥鍋已發展到淄博各地的賓館、飯店,成為冬季的時令佳餚。
·油粉:油粉是博山名吃。其特點是酸滑、咸、香俱全,能增進食慾。
油粉是一種稀粥型的飲食,它的原料是製作粉皮、粉絲後的下腳料澱粉水(以綠豆製品為最好),和以米糊,加入粉條、豆腐條、豆芽等菜,燒煮而成,出鍋時加蔥、姜、香菜末等調味品即成。
·鹵汁羊肉:鹵汁羊肉是周村地方名吃,迄今有近百年歷史。
製作方法:將精瘦羊肉和生雞切成塊狀,加入南酒(黃酒)、花椒、鹵水、薑片、稍量醬油、食鹽,用急火燒熟,冷凍後即成。遠聞清香,近聞不膻,味美清口,鹹淡適中,不僅是老少咸宜的肉食品,且營養豐富,同時也是風味獨特的冬令上等酒餚。
·菜煎餅:煎餅是淄博一方人的主食,有著悠久的歷史。菜煎餅是煎餅的又一吃法,主要工序是拌餡和燒烙。特點:內軟外脆,菜香撲鼻,是一種飯菜合一的經濟飯食。
❺ 山東淄博博山有個公園有個古代女子的石像,提著水桶,桶低部是尖的,那個公園叫什麼
中文名:顏文姜祠
別名:靈泉廟、順德夫人祠,俗稱大廟
始建於:北周(公元回557年)
建築特色:僅存答的3座唐代木質建築物之一
建築面積:1324平方米
成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景點:靈泉、正殿、後院等
地理位置: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
❻ 博山陶瓷博物館的介紹
博山陶瓷琉璃藝術博物館創建於2006年4月,正式開館時間為2007年9月,分為陶瓷博物館和琉璃博專物館,琉璃博物館位於屬博山區西冶街,面積2600平方米,陶瓷博物館位於省陶瓷公司院內,面積1300平方米。陶瓷博物館所藏展品包括博山區政府徵集的文物、社會徵集的文物、山東省陶瓷公司提供的陶瓷藝術品。
❼ 求大家:山東德州,濟南,淄博,博山的古玩市場時間和詳細地址謝謝
德州:每周五,東風西路地道橋西頭路口西北角。和汽車總站僅隔一個地道橋。
❽ 錯金博山爐的文物由來
博山爐漢代始出,多為銅鑄,後代多有仿作。香爐的肇始起因於焚香習俗。古人多內採用焚燒香料的容辦法驅逐蚊蠅或去除生活環境中的濁氣。漢代神仙方術流行,人們多嚮往長生不老的仙境,博山爐蓋作尖錐狀山形,彷彿傳說中的海上仙山,故名博山爐,是漢代的高紋薰香用具。該爐爐身呈半圓形,有疏朗的錯金雲紋飾,蓋為透雕的尖錐狀山形,其間山巒重疊,奇峰聳出,山林間飾錯金線猴、虎、野豬和人物等形象。當薰香點燃時,香煙透過峰谷間鑄有的空隙繚繞於山間,產生山景迷濛,群獸靈動的奇異效果。爐器座較低,由透雕的三條蛟龍盤成圈足。該作品色彩黑、黃呼應,效果極其精美華麗。漢時博山爐有竹節形長柄薰爐和短柄龍座薰爐等形制,而以短柄博山爐最為常見,其器身較短,較適合於當時席地而坐時置於席邊床前或幃帳之中。而另一類長柄爐多適用於宴會等公共場合。博山爐在考古發掘中經常發現,是一種優美的青銅工藝品本圖片介紹的作品是宮廷所制,極其精美,是漢代博山爐中的珍品,較其它普通博山爐有更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
❾ 錯金博山爐的文物傳奇
細考歷史,在西漢初期,漢武帝之前,已經有了許多專用於焚香的香爐。香爐的肇始起因於焚香習俗。古人多採用焚燒香料的辦法驅逐蚊蠅或去除生活環境中的濁氣。特別是在南越(今兩廣地區),熏香的風氣更盛。但那時所用香爐造型大都非常簡單。
相傳,漢武帝嗜好熏香,也信奉道教。道家傳說東方海上有仙山名曰「博山」。武帝即遣人專門模擬傳說中博山的景象製作了一類造型特殊的香爐———博山爐,而後才有了今天世人見到的博山爐。
武帝之後,博山爐依然十分流行。據載,漢宣帝時的博山爐上還刻有劉向作的銘文:「嘉此王氣,嶄岩若山;上貫太華,承以銅盤;中有蘭綺,朱火青煙。」據《西京雜記》記載,漢成帝時,長安的著名工匠丁緩,就曾製作了極為精巧的九層博山爐,鏤以奇禽異獸,「窮諸靈異,皆自然運動」。(丁緩還做出了更為著名的放在被褥里用的「被中香爐」,其原理與現代航空陀螺上的萬向支架完全相同。)
博山爐盛行於兩漢與魏晉時期。後來,這種爐蓋高聳如山的博山爐逐漸演變成香爐的一個固定類型。後世歷代都有仿製,並各有變化,留下了各式各樣的博山爐。
雖然在博山爐之前已經有了熏爐,但都不像博山爐那樣特點明確,使用廣泛,影響久遠,所以人們也常將博山爐推為香爐的鼻祖,並常把「博山」、「博山爐」用作香爐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