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遺址
1. 余秋雨《廢墟》賞析
●但是,代代層累並不是歷史。廢墟是毀滅,是葬送,是訣別,是選擇。時間的力量,理應在大地上留下痕跡;歲月的巨輪,理應在車道間輾碎凹凸。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營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後的凋零,因此廢墟是歸宿;更新的營造以廢墟為基地,因此廢墟是起點。廢墟是進化的長鏈。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廢墟》
賞析:這段話運用排比、擬人、對偶等修辭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廢墟的態度。作者的視角獨特,澎湃的激情從字里行間噴涌而出,文采彪炳,令讀者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字里行間浸透了作者復雜而豐沛的思想感情。
●中國歷史充滿了悲劇,但中國人怕看真正的悲劇。最終都有一個大團圓,以博得情緒的安慰,心理的滿足。唯有屈原不想大團圓,杜甫不想大團圓,曹雪芹不想大團圓,孔尚任不想大團圓,魯迅不想大團圓,白先勇不想大團圓。他們保存了廢墟,凈化了悲劇,於是也就出現了一種真正深沉的文學。
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雪峰是偉大的,因為滿坡掩埋著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為處處漂浮著船楫的殘骸;登月是偉大的,因為有「挑戰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的,因為有白發,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古希臘傍海而居,無數嚮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間前仆後繼,於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臘悲劇。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廢墟》
賞析:作者運用一系列的例子來闡述悲劇,而作者眼中,廢墟文化就是悲劇文化。一連串的排比讀來氣勢洶涌,充滿感染力。
2. 被塵封的遺跡里的亞蒂薩斯在哪裡
在雪地
可以用種子yinyie
也可以一直往一個地方走,上山,就可以看到雪地啦
亞蒂薩斯有一個名字叫雪地雨果,比較矮
3. 有沒有關於成都金沙遺址的詩歌或者抒情散文
《三角洲的謎團》
——記金沙遺址訪問
你永遠是永遠的三角洲的謎
解開你
就像是解開塵封五千年的故事
這故事早發臭
卻有無數人想讀一讀
看能不能
找到自己來歷這個世界的秘密
和一分很是悲傷的愛情
圖中畫著一個妻子
一個妻子如何從古代背叛男人
的證明
4. 專家對一墓葬挖掘多年,當遺址重現天日那一刻,為何在場人全落淚
「喇家遺址」是一座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的位於青海省的大型聚落遺址
科學研究表明,當時發生地震之後又引來了山洪暴發和黃河洪水,在地震中的母親不惜一切、竭盡全力去護孩子周全。然而在龐大的自然力量面前,所有掙扎都是負隅頑抗,終究逃不過被掩埋致死的命運。數千年之後的人們終於讓這些骸骨重見天日,可母親緊擁著孩子的那一幕卻永遠都被定格在那一瞬間,可謂母愛是有多麼的強大,真是值得去看的一份遺址。
5. 中國福建省泉州地區古代有一個地區叫做「東京」么誰揭開下塵封的歷史
「浮福建,沉東京」這個說法台灣與南洋閩系華人已經流傳很多代,也有說變形說「沉東京,浮福建」沉東京浮陸豐」「沉東京浮南澳」等不一而足,考證這個說法的來源相當困難。但是說是因地質破壞導致「沉東京,浮福建」個人認為這個說法可能性不大,除地震史料與遺跡支持不足之外,許多名稱亦自相矛盾,個人認為比較可能是來自反清復明時期流傳下來的一種隱語。
福建地名指現今廣意的福州閩北、泉州閩南大范圍一帶應無爭議,但是這個「東京」地名指的是何處則眾說紛紜。
1.指日本東京---
此說法應予排除在外,日本東京原稱江戶城,清末時期西元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遷都至此而改名東京,此前日本沒有東京這個地名,所以指日本東京沒有可能性。
2.指北宋首都東京城(今開封)---
北宋東京城繁華一時,金人南侵後將東京改稱汴京,後又稱南京,元朝仍稱開封為南京,南宋中原人士逃往江南,懷念北宋時期東京,故有此說,但這個說法過於牽強。因南宋首都臨安(杭州)比東京(開封)更為繁華,東京(開封)早已兵荒馬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南宋人士其實無心北上東京。
3.指南宋趙昺福建東山島建築的東京城---
據說南宋趙昺原定都福州,元軍追擊至福州因此乘船海路逃亡,途經東山島一帶並在此建城,後不幸地震海嘯而滅城,此說亦不可信,趙昺當時逃亡甚急,先泉州後廣東,斷無可能在荒蕪一片的東山島,再耗重資仿宋東京城建城之理。
4.反清復明的東都明京(今台灣台南)
鄭成功驅逐台灣的荷蘭人,進行養兵屯田與反清復明的志業,但台灣的兵源開拓與屯田墾荒的人力來源始終是問題,因此號召清領之下閩廣一帶的人渡海來台參與軍屯,但是在當時福建在清兵威治之下,公開宣傳說反清復明或前往台灣東都可謂死罪,故鄭氏王朝可能引用孔子"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典故,使用民間耳語編成隱語,破釜「沈」舟往「東」都明「京」,「桴」船離開「福建」,所謂此隱語可能由此而來。
其證是「往東京大路」、「東京大路」這塊石碑不僅泉州有,而且晉江、石獅、漳浦、惠安、東山都有發現,所以這個東京「指示牌」不可能指向千里之外的開封,也不是單指泉州一地,大部份的可能性指向「東」都明「京」,這塊碑可能是提醒福建民眾思憶明鄭,或作為接洽渡海赴台暗號之用,石碑刻字不易損壞有利保存,為騙過清廷將「東都明京」,縮寫為「東京」。大路則指反清復明的大業。
5.泉州的「東京區」
1604年 萬曆年間的泉州外海發生一起重大的海峽地震,北至浙江紹興南至福建泉州的地方誌史料皆有提到這次地震,地震引發海嘯造成泉州等地舟船翻覆等傷亡災害,可推論這起地震震源應在台灣北部海至域到泉州一帶之間。
據傳所謂泉州的「東京區」陸地隨這次地震沉入水面以下,這說法全無根據,若有此類大事為何沒有記載?而且沒有發現任何遺址甚為可疑,此說不能成立,亦解釋不了在福建沿海各地發現「東京大路」石碑的疑問。
6. 殷墟墓葬坑中的人骨、獸骨是原跡還是仿製的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第一批考古學者在洹河兩岸發現了距今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商王陵墓群,並將其命名為商代的「王陵遺址」。這是王陵墓中最早,最完整的陵墓葬群,開創了中國帝陵制度的先河。它的發現為研究殷商文化奠定了基礎,證實了奴隸社會的存在,並成為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石。
在王陵遺址發現的2500多個祭祀坑中,白骨特別多,顯示出了奴隸的悲慘景象。在強行殺死努力之後,他們被埋葬在坑中以祭祀其祖先,這被稱為人祭。人祭排列井井有條,分為幾組,每組代表一個祭祀活動。有活埋的,有先被處死後再埋葬。祭祀的大部分是戰俘,還有一些是奴隸。根據考古學家的長期研究,尚未證實這些人類骨骼和動物骨骼是原始的還是仿製的。
7. 荊楚文化的文化遺址
新近發掘開放的熊家冢車馬陣是大量真車真馬真人陪葬。其宏大的規模氣勢和待解的王朝秘事,令人驚嘆和好奇。熊家冢位於湖北省荊州市,離楚國故都紀南城遺址約26公里,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布局最完整的楚國高等級貴族墓地。
2006年8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後,荊州市啟動熊家冢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工程。整個熊家冢墓地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由主冢、附冢、車馬坑、殉葬墓、祭祀坑等組成。按照現行文保政策,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寢,因此,主冢、附冢迄今塵封未動。從現有車馬坑、殉葬墓的發掘成果來看,其奢華程度令人感嘆。
記者在發掘現場看到,圍繞主冢、附冢周圍,殉葬墓就有130餘個。據荊州市文物局副局長楊平介紹,每個殉葬墓里埋有一人,有棺槨埋葬。這意味著,墓主有130餘人殉葬。殉葬墓每排4列,16排之前墓葬挖掘出的文物主要是玉器、水晶、瑪瑙、陶塤之類,說明埋葬的是妾侍、歌姬、舞女等;16排之後挖掘出的文物主要是銅匕首、帶鉤、削刀等兵器,說明埋葬的是侍衛之類。
《墨子·節葬下》記載,「天子殺殉,重則數百,寡則數十」。由此可見,熊家冢墓地殉葬的人數達到「天子」的級別。這種以活人殉葬的做法十分殘酷。值得一提的是,楚國以善制玉器聞名,名滿天下的和氏璧便是楚玉的代表。熊家冢的墓地出土了3000多件套玉器,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材質優異,工藝高超。
據發掘專家介紹,這些玉器涵蓋了春秋以來楚國所有的玉器品種,一些玉器類別此前沒發現過。這批殉葬墓出土的玉器大多是青玉,比以往出土的楚墓玉器材質要好,玉器種類和工藝水平達到了同時期的最高。
時光倒流至2000多年前,楚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開創霸業。然而,從熊家冢墓地不難窺探出楚國君臣「鍾鳴鼎食」的奢華生活。因為熱衷享樂奢華,漸漸失去了獨立自強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著實令人感嘆、省思。站在熊家冢墓地的車馬陣前,依稀可以窺探當年「車轔轔、馬蕭蕭」的場景。一號車馬陣,長130多米,是目前春秋、戰國考古中發現的最大車馬坑。此外,還有呈「一」字形排列的39個小型車馬坑。
據介紹,僅熊家冢一號車馬坑,埋葬43乘車,有164匹馬,車輛可分為禮儀車、戰車、輜重車、配件備用車四種,保存狀況完好。從馬的骨骼來看,選用的是上等良駒。參與發掘的專家認為,這些馬是先用毒酒賜死,然後再殉葬,因此排列出的狀態更整齊、生動,富有畫面感。
除車馬遺存外,車馬坑裡還發掘出大量的玉片串飾甲胄等,十分罕見。逸禮《王度記》記載:「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說明乘車制度有嚴格的等級劃分。熊家冢墓地一號車馬陣發掘出的「天子駕六」級別的馬車有3乘,說明當時禮崩樂壞,墓主「違規配車」。有意思的是,湖北一些地區有俗語「不服周」,來源就是楚王不服周天子,引申為「不服氣」的意思。
熊家冢墓主到底是誰?黃土之下,埋葬的是否是「春秋五霸」之一楚莊王,學界存有爭議。但業內基本達成共識:熊家冢主墓埋葬的是應該是一位楚王,而非普通貴族。據《江陵地名志》記述:「熊家冢,因埋葬熊姓祖先而得名」。而熊姓是楚國王室的姓。據勘探,主冢墓室長70米、寬67米,此座古墓規模非同一般。從殉葬墓來看,出土了一批未加工完畢的玉器,說明當時下葬之前曾趕制過一批玉器。這些充分說明了當時葬禮的隆重和緊湊的安排。
專家認為,熊家冢楚墓作為楚國後期的高級別墓葬,這次發掘或許能夠為研究者展現楚國後期的統治者當初是如何的奢華,並最終使有統一中原實力的王朝走向滅亡。主冢里究竟還有怎樣的文物寶藏?已挖掘出的楚墓顯示,帛畫、壁畫、彩漆畫、彩粉畫、楚綉、楚玉、楚樂,至今仍熠熠生輝。
著名的曾侯乙墓挖掘出了天籟之美的編鍾,而熊家冢的槨室面積與曾侯乙墓的槨室面積相比,大了許多。如果墓主人是楚王,不難引人猜測,他的墓藏應該比他的附屬國曾國曾侯乙的墓藏要多。這讓人們對塵封未動的熊家冢主冢、附冢更好奇。
8. 西北大學段清波院長的秦陵塵封的帝國有人看過嗎
秦始皇陵有內外兩重城垣,內外城廓有高約8~10米的城牆,今尚殘留遺址。內城呈矩形,周長3840米,北牆有2門,東、西、南3牆各有1門,內城裡即為封土所在。外城呈矩形,周長6210米,四角各有門址一處。墓葬區在南,寢殿和便殿建築群在北。 1974年7月,在陵園外城東門附近初步調查了門闕遺址,出土門礎石和石條等建築遺物。8月份對內城的系統勘探,訂正了1962年調查時認為內城是方形的認識,經實測內城形狀是南北大於東西的長方形。 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三級階梯,狀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漢書·楚元王列傳》載:「秦始皇帝葬於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餘丈,周回五里有餘」。 漢承秦制,秦時一尺約為現代23厘米,五十丈即約115米。秦時一里為414米,五里約為2070米,封土底面積約25萬平方米,高115米,這大概就是秦始皇陵當初的規模,(另一資料:封土初高120米,「高大若山」)。可是經過兩千多的自然的侵蝕和人為的剝削,現存的封土比原來的封土縮小了很多,現封土底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高度為87米。 秦陵封土下面就是地宮,地宮呈方形,秦始皇陵的一切建築都是以地宮為中心。考古發現地宮面積約18萬平方米,中心點的深度約30米。地宮是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皇陵建築的核心。有關秦陵地宮位置問題,歷來眾說紛紜。史料《漢舊儀》一書中有一段關於秦始皇陵地宮深度的介紹: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報告,稱其帶了72萬人修築驪山陵墓,已經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樣。秦始皇聽後,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說讓秦陵地宮位置更是撲朔迷離。民間曾傳說秦陵地宮在驪山裡,驪山和秦陵之間還有一條地下通道,每到陰天下雨的時候,地下通道里就過「陰兵」,人歡馬叫,非常熱鬧。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考古系教授段清波介紹,用遙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別進行探測,地宮就在封土堆下。規模宏大的地宮位於封土堆頂台及其周圍以下,距離地平面35米深,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5米,主體和墓室均呈矩形狀。墓室位於地宮中央,高15米,大小相當於一個標准足球場。 2003年11月29日,秦始皇陵考古遙感與地球物理技術成果驗收會在北京召開,秦始皇陵考古隊隊長段清波宣布,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圍存在著一圈很厚的細夯土牆,即所謂的宮牆。經驗證,宮牆東西長約168米,南北141米,南牆寬16米,北牆寬22米。 宮牆都是用多層細土夯實而成,每層大約有5~6厘米厚,相當精緻和堅固。在修建宮牆的施工中,為了檢測用泥土夯實的宮牆是否堅硬,施工人員會站在遠處用弓箭射牆,若箭能插進牆體,修好的宮牆必須推倒重建。宮牆頂面甚至高出了當時秦代的地面很多,向下直至現封土下33米,整個牆的高度約30米,非常壯觀。在土牆內側,研究人員又發現了一道石質宮牆。根據探測,發現墓室內沒有進水,而且整個墓室也沒有坍塌。這種宮牆是前所未有的發現,這種嶄新的墓葬形式稱為「秦陵式」。 城門秦始皇陵共發現10座城門,南北城門與內垣南門在同一中軸線上。墳丘的北邊是陵園的中心部分,東西北三面有墓道通向墓室,東西兩側還並列著4座建築遺存,有專家認為是寢殿建築的一部分。秦始皇陵集中體現了「事死如事生」的禮制,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結構殊特。 2010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園的內城西北部勘探發現了一處長方形的十進式院落的龐大建築群,猶如紫禁城,總體上南北長690米左右、東西寬約250米,面積達17萬平方米,為北京紫禁城1/4。這處規模龐大的宮殿建築群雖然僅僅保留下了牆基部分,但其格局基本完好,對研究人類古代皇宮史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和作用。 寢殿便殿在秦始皇陵封土以北發現三組大型宮殿建築群遺址,南北長約750米,東西寬約250米,佔地面積18.75萬平方米,建築密集,規模宏闊,是陵園的禮制性建築即陵寢建築遺跡。 甲組宮殿遺址位於陵墓封土北部偏西53米處;距離原先封土的北邊沿僅有10餘米,是一座近似方形的大型地面建築。南北長65米,東西寬55米,面積3575平方米;建築四面有散水,並繞有環廊,高出環廊1.2米的方形台座上為主體建築。遺址上部覆蓋有殘碎瓦片及紅燒土、灰土等。根據已知情況分析,這座建築結構是重層、瓦頂,中心建築為雙層或三層的大型建築。 乙組宮殿建築遺址位於甲組的北側10餘米處,向南距離陵墓封土北邊沿130米,西邊與內城西牆相鄰。此遺址東西長240米,南北寬20米,佔地面積4800平方米。遺址內有6座建築基址由東向西分布在一條直線上,而且面積從東到西逐漸增大,呈梯次形,大者有1000平方米,小者只有60餘平方米。其中有的建築規格較高,裝飾華貴,設有環廊和散水;有的建築基址內出土了彩繪俑頭殘片及鐵鋌銅鏃等兵器。丙組宮殿建築遺址位於乙組北側僅2米處,南邊距離陵墓封土150米。遺址內共有4座建築基址,東西向做橫一字形排列,成為一個建築組群。建築基址內出土有鋪地及貼牆用的大批青石板,有瓦當、板瓦、脊瓦、筒瓦等建築材料,錛、鍤、鑿、鏟、鋪首、栓板等鐵質器物,陶井圈、陶灶門及殘銅器等。瓦當背後的半圓形筒覆扣於房脊的一端,瓦當遮住脊部的檁頭,既起到防朽保護作用,又具有美觀裝飾的作用。 在丙組建築遺址以北,還有大批的建築基址,並有石子路面、成排的石下水道及大量的碎瓦、紅燒土等遺物發現。分布情況好像與乙、丙組建築遺址一樣,也是由多座基址作東西向排列成組群。從而和甲、乙、丙三組一起構成由南向北一組組的大型建築群。這批建築群可以籠統地稱為秦始皇陵的陵寢建築。文獻大多記載,陵園內建立寢殿的制度創始於秦始皇時代,如《獨斷》所記:「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寢,起之於墓側,漢因而不改,故今陵上稱寢殿」。秦始皇陵園內的寢殿、便殿規模宏闊,寢殿內應當與漢代一樣有衣冠幾杖等象生之具。陵園內發現的飤官遺址,是掌管寢園祭祀供應膳食的處所。而且和漢代一樣,每日都要為寢殿上食及薦新物,並有專人理被枕,像對待活人一樣照料始皇靈魂的日常生活。
9. 湖南哪一個歷史遺址的發現為研究秦朝歷史提供珍貴資料
關於秦朝的最重大考古發現包括「北有西安兵馬俑,南有里耶秦簡牘」,秦兵馬俑無人不知,而里耶秦簡則鮮為人知,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一口古井中的「秦朝」。
2002年,考古人員在湖南省湘西龍山縣里耶鎮的一口古井中發掘出36000多枚秦代竹木簡,一經發現立刻引爆考古界,湮沒太久的秦朝歷史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復活了!那麼36000枚秦簡中記載了怎樣的信息,它是怎樣顛覆漢代司馬遷《史記》中的權威記載的,秦始皇真的如教科書所言,是一個只知道實行焚書坑儒、徹底廢除西周禮制的暴君嗎?
首先專家們竟然在秦簡中發現了我國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訣表,不禁讓人感慨:原來2200多年前的古人和我們一樣從小就背誦乘法口訣,它證明我們中華民族發明乘法口訣表比西方早了600多年,從一個側面展示了中華文明之燦爛!此外,里耶秦簡大部分是秦統一中國15年間的官方檔案,其內容包羅萬象,內容大到中央的政令、行政區劃的設置、官吏的任免、軍事物資的調配,小到村邑負責人里長(zhang三聲)和郵差的任免等方面,36000枚秦簡、幾十萬的文獻資料,將塵封了2000多年的大量秦朝歷史從一口古井中打撈了出來,展現在我們面前。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秦始皇施行焚書坑儒的文化專制統治,將周朝禮制全部廢除掉了,但里耶秦簡中的大量記載卻證明我們冤枉了這位千古一帝。另外,西漢司馬遷寫的《史記.秦皇本紀》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36郡,但其中沒有一個「洞庭郡」,而里耶秦簡中的7個字「遷陵以郵發洞庭」則推翻了司馬遷的記載。
10. 一群人去塵封千年的古墓探險
3月9日下午,「千年古港——上海青龍鎮遺址考古展」在上海博物館正式對外展出。展覽匯集了青龍鎮歷年考古出土的文物精品100餘件,以東南巨鎮、盛世佛光、絲路遺珍三個板塊進行呈現。《澎湃新聞·古代藝術》帶您先睹為快。去年12月8日,上海博物館對外公布了青浦青龍鎮遺址考古的重要發現,宣布隆平寺塔基及地宮的開啟與發現,出土了大量珍貴的佛教文物。而在此前的2010年——2016年,上海博物館考古部組織的發掘出土了來自福建、浙江、江西等窯口可復原瓷器6000餘件及數十萬片碎瓷片。這些在地底下埋藏了千年的文物,在上博文物修復師的悉心修復下,一改往日出土之初的殘敗與破碎,以全新面目立於世人面前。就歷史而言,青龍鎮遺址可謂「上海第一鎮」。青龍鎮遺址位於今上海西部青浦區白鶴鎮青龍村,據明正德《松江府志》記:「青龍鎮在青龍江上,天寶五年(746)置」。青龍鎮的置鎮比唐天寶十年(751)上海最早設置的華亭縣還早五年,比今天依然興盛的朱家角、七寶老街、南翔、楓涇等古鎮都早好幾百年。唐宋時期的青龍鎮被稱為「東南巨鎮」,是「富商巨賈,豪宗右姓」雲集之地。到南宋時期,青龍鎮因海上貿易的興盛,市鎮規模越發可觀,鎮上有「三亭、七塔、十三寺、二十二橋、三十六坊」,時人譽為「小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