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漢城遺址規劃
❶ 西安漢長安城遺址什麼時間拆遷改造
2012年起開始。
1、2012年起至2013年12月為第一階段,啟動、完成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申報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這也是特區先期啟動項目。
項目范圍西至西三環路東緣,北至直城門大街北緣外擴20米,東至安門大街東緣外擴20米,南至護城河外擴30-100米不等,包括西安門外由城市快速幹道進入遺址入口區域,共計7.14平方公里。
2、第二階段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完成漢長安城遺址考古普探成果的規劃調整和主要文物本體的保護和展示。全面啟動特區建設范圍內的基礎設施。
3、第三階段為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完成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啟動特區整體保護和建設項目並取得階段性成果,使其成為體制機制完善、管理科學高效、人民安居樂業、生態環境良好、歷史文化特色突出的城市新區,成為彰顯華夏文明歷史文化的重要基地。
(1)西安漢城遺址規劃擴展閱讀
漢長安城的意義:
漢長安城是漢文化的發源地,漢族、漢人、漢語、漢文化等歷史概念誕生於此,文景之治、抗擊匈奴、獨尊儒術、漢武盛世、昭宣中興、編撰《史記》等歷史事件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漢長安城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先後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邁出了中國聯通西域的第一步,張騫鑿空西域所開辟的絲綢之路一直沿用至公元16世紀,使用時間達1800多年。
漢長安城是東方土木結構建築傳統的代表,古羅馬城是石頭建築傳統的代表,分別對古代東方的城市營造和古代歐洲的城市建設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漢長安城與古羅馬城東西相對,遙相輝映,當時並稱為「東長安、西羅馬」。
❷ 西安漢城遺址哪些村拆遷
西安漢城遺址哪些村拆遷待解決
[
標簽:西安,
漢城遺址,
村拆
❸ 漢城遺址內近期有何規劃
近期規劃只是局部重點保護
❹ 近年對西安市未央區漢城遺址有什麼規劃
西安漢長安城遺址被選為國際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以來,這里沒有任何的工作及商業開發。 在這里,幾乎見不到超過3層以上的建築,通往市內的公交車少之又少!店子村、張道口村、南玉豐村、北玉豐村、樊寨村、惠西村、席王村、樓閣台村、唐家村、閆家村、六村堡村、施家寨村、何家寨村、竇寨村、相家巷村,垃圾堆和廢品收購站隨處可見!!!這些村子還停留在60年代!西安(漢長安城文物遺址)被國家遺忘了!
❺ 漢長安城遺址規劃圖
根據《漢長安城遺址環城景觀帶建設規劃》,在遺址外圍環城區域將構建集歷史民俗內文化區、公園文化展示容區、旅遊服務區等為一體的環城景觀帶文化經濟板塊,其中,公園部分將超過1000畝。
漢長安城遺址佔地36平方公里,是西漢時期的都城遺址,位於西安城西北約5公里處未央區漢城鄉。長樂宮、未央宮、明光宮、建章宮是漢長安城最著名的宮殿群。
漢長安城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都城,在西安建都的13個王朝中,10個王朝以漢長安城為都。漢長安城遺址也是迄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都城遺址。長期以來,該區域內實行的是禁止開發的政策,各項事業發展都遠遠滯後於周邊地區
❻ 您好!請問陝西西安市漢城遺址范圍有多大
大哥你沒問對地方
❼ 西安市未央區漢城遺址拆遷補償辦法
具體您可查看西安市新出台的《西安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辦法》
❽ 漢長安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
中國陝西網訊:《漢長安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近日編制完成。 漢長安城遺址保護規劃范圍總面積達75.02平方公里,保護區內將嚴格控制建築物的數量。
規劃范圍分三大部分
漢長安城遺址規模巨大,2001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西北大學等單位正式開始展開規劃編制,近日《漢長安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正式編制完成。
規劃范圍包括漢長安城城址區和建章宮、禮制建築遺址區三個部分,總面積75.02平方公里。保護中將以漢長安城城址區作為重要保護對象,並對建章宮遺址區、禮制建築遺址區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據西北大學文博學院王建新教授介紹,漢長安城城址區規劃范圍為繞城高速公路北段以南、明光路以西、大興路以北、西三環路以東的區域,總面積54.81平方公里。建章宮遺址區的規劃范圍為西三環路以西、隴海鐵路以北、建章宮西側距建章宮西宮牆約380米的規劃道路以東、豐產路西段以南的區域,總面積9.38平方公里。
禮制建築遺址區的規劃范圍為大興路以南、豐登北路以西、社稷遺址南圍牆向南350米的東西向平行線以北、阿房路以東的區域,總面積10.83平方公里。
保護區劃分四個等級
規劃中將保護區劃分為重點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分為1類和2類)、遺址景觀協調區四個等級。
對漢長安城遺址的城牆、城門、城壕、道路、宮殿、官署、禮制建築等漢代遺跡和北朝後期至隋代的宮殿、寺院等遺跡本體進行有效保護,根據本體保存現狀,採取相應的管理和技術保護措施。
對於保護區內的1類建設控制地帶即屬地下遺址埋藏區和可能埋藏區,現有建築物和構築物近期維持現狀,遠期該區域納入西安市城市總體規劃保護。如建章宮東半部和禮制建築遺址區部分區域被工廠等單位占壓,目前均維持現狀,但不得再建新的建築。2類建設控制地帶將以保護遺址空間格局及遺址景觀環境為中心,以綠化為主,嚴格控制建築物的數量和規劃,建築物的高度控制在12米以下,建築物的形式、色調應與遺址景觀相協調。
遺址景觀協調區內控制建築物的高度、體量和密度,保持一定范圍的空地和綠地,建築物的形式、色調應與遺址景觀相協調,形成遺址外圍景觀視覺通道和良好的環境背景。
新聞背景
漢長安城遺址
漢長安城遺址是我國現存規模宏大、沿用時間最長、保存較為完整的統一帝國的古代都城遺址,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統一國家的歷史標志和象徵,是漢民族文化形成過程的中心,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是我國歷史上輝煌時期最具代表性和典型的具有核心地位的重大歷史文化遺產。規劃保護的漢長安城遺址,將成為西安市區內面積最大的生態環境優化區、居民休閑區場所和旅遊觀光地,將優化西安市城市空間結構。
將建1萬平方米博物館
漢長安城遺址在保護中將通過多種方式對遺址、遺物進行展示。將建設四大展示區,還將建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的漢長安城遺址博物館。
西北大學文博學院王建新教授解釋說,展示對象主要為遺址區內的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地下和地上的漢代各類遺址、遺物以及其他歷史時期的各類遺跡、遺物,也包括傳統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根據遺址的地點和保存狀況,分別採用露天原狀、館場、標識、基址復原、原狀復原、虛擬和模擬等展示方式,實施必要的保護和展示工程,並選擇考古發掘現場進行展示。將形成宮殿官署遺址展示區、東西市遺址展示區、環城遺址展示區、漢代絲綢之路起點展示區、歷史民俗文化展示區等主題功能區,形成合理的展示和旅遊觀光路線,方便市民游覽。另外,規劃在「西安門」外建設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的漢長安城遺址博物館。
綠化面積可達30餘平方公里
漢長安城遺址在保護中還將大量種植綠色植物,綠化面積可達30.35平方公里,屆時漢長安城遺址將成為西安的綠肺。
漢長安城遺址保護中,將拆除疊壓在遺跡本體上和重點保護范圍內與遺址保護、展示無關的建築物和構築物,清理有害植被。保留的村落和房屋建築、村落布局和建築形式將與遺址風貌相協調。
遺址區內無對環境造成污染和對遺址景觀造成破壞的企業,將漢長安城城址區納入西安市政環衛處理系統,有效防止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物污染。另外,將最大范圍地進行綠化,從而改善遺跡本體的保存環境、遺址的景觀環境和生態環境。綠化的位置、程度和植物品種的選擇,須符合保護和展示遺跡本體及景觀的要求。
據了解,漢長安城城址區規劃綠化種植面積16.2平方公里,加上種植各類農作物的土地,綠化面積可達到30.35平方公里,占漢長安城城址區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段范圍內土地面積的66.73%,漢長安城遺址將成為西安的「綠肺」。
保護區內1.4萬余居民要遷出
《漢長安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中明確提出對於居民住房直接疊壓在遺跡本體的居民則需要搬遷,據悉漢長安城遺址保護范圍內約3946戶、14442人要搬遷。
西北大學文博學院王建新教授介紹說,2005年,漢長安城城址區保護范圍內有55個行政村、13882戶、50788人,其中有1731戶居民住房直接疊壓在遺跡本體之上,對遺跡造成較大破壞。遺址區居民的生產生活和其他人為破壞是遺址保護面臨的關鍵問題。此次規劃確定逐步搬遷重點保護范圍內的村落,在保護范圍內的重點保護范圍之外、經考古工作確認地下無保存價值遺址的區域,現有居民可不搬遷。漢長安城城址區保護范圍內需要搬遷的居民約3946戶、14442人,約占保護范圍內現有人口總量的28.44%。
需要搬遷的村落和居民盡可能近地安置,在現有的集體所有的土地范圍內實行土地使用功能的置換。將占壓遺址本體的村落和居民搬遷到不佔壓遺址本體的地方;原來的村落用地置換為遺址保護用地和農田,原來的部分農田置換為村落用地。
根據遺址區搬遷居民的需要,在漢長安城城址區保護范圍以北的西安繞城高速公路北段南側規劃居民搬遷安置地。
相關新聞
梁帶村遺址保護嚴防盜墓
記者從文物部門獲悉,曾入選200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梁帶村遺址將採取嚴密的安防及環境監控措施保護遺址,並建設博物館展示出土文物。梁帶村遺址位於陝西省韓城市市區東北7公里處黃河西岸。遺址發掘之初盜墓賊十分猖獗,墓葬區有百餘座墓葬,而目前也僅有少數墓葬發掘。